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章迎彤)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顾绍培。I大器大气
G u S h ao pei:
Great Pot,Majestic Power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natural bond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between art and nature,which
is interpenetrating and intoxicating.On the fertile land of Yixing,there is a veteran artist of purple clay
teapot,who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 for his decades of creation as“learning from nature,created
with heart”and presents it to readers in the form of a couplet.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顾绍培艺术简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男,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1958年进宜兴紫砂中学读书学艺,启蒙老师潘
春芳教授,转入紫砂工艺厂后,师承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
长期悉心指导提携。从业紫砂已5O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
术个性于一体。
老子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是很难的,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工艺技术支撑,
还需要深谙艺术审美之道,同时也是一种对体
力对毅力的考量。很显然地是,历经六十载的
沉淀与积累,顾绍培早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并成为紫砂陶艺领域独树一帜的新流派。
法自然”。采撷于自然,是众多艺术家热衷的
灵感来源。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之间,也仿
若有着天生的连接纽带,相互渗透,让人沉醉。
在宜兴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这么一位紫砂老
艺人,更是将“道法自然,妙作心造”作为自
身从艺几十载的创作感悟,写为对联,以飨读
者。
《高风亮节壶》以“竹子”为创作题材,
集紫砂方器、塑器和筋囊器等诸多技法于一壶,
以四方十六竹相间组合成壶身,加以束竹环绕,
熟悉紫砂的人都知道,按照器形的不同,
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光素器、花器、方器、筋
囊器等四大类。每位有成就的紫砂手艺人都有
自己尤为擅长的领域。比较代表的顾景舟、吴
壶嘴壶把则由曲竹蜿蜒而成。为控制收缩率和
变形,特别选用上等紫泥,并把硕大的壶嘴处
理成三节一体的形式,进而减少因重力因素导
致的变形。该作品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历
云根就特别擅长光素器:蒋蓉、朱可心尤擅花
器;而王寅春则独善筋囊器。与这些前辈不同
的是,顾绍培对于四种器形都有所涉猎,其中
尤以方器和大型器件著称。
经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减弱它的气场与韵律,
依然散发着“凌云有志、冰霜不屈”的独特魅力。
《仰宇提梁壶》是一件气势恢宏、有着宇
宙生命观内涵的紫砂经典杰作。作品灵感来源
在顾绍培紫砂艺术馆里,我们看到了这些 于《兰亭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如同古代青铜礼器般,象征着权利和霸气的紫
砂大件。无论是陈设类的花瓶,还是“赏”“用”
皆宜的茶具、花盆,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
之盛”一句的启发。壶身设计成半球拱月形,
壶面加以长虹形“弦纹”装饰,下方以紫砂绞
泥纹饰点缀,整体呈现一种空灵的力度和气势。
方圆结合的造型隐喻天圆地方的宇宙,变换自
如的纹饰象征自由驰骋的空间。再如特大紫砂
特征。紫砂花瓶,历来被文人雅士或者达官显
贵作为厅堂陈设,因而对其工艺制作和视觉装
饰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对于如此大体量的
花瓶或茶具而言,要做到不落俗套、雅俗共赏
“百寿瓶”,以“均称贴切,端庄凝重、静中
有动”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庄重宏伟的
37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离风亮节
君提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敬畏之情。作品从正面看是圆形,而两个侧面 要以小见大,小器作为微型把玩之物,不管在
视觉审美还是功能需求上,和大器都有着截然
不同的差异。但是,不论造型大小,最终都应
却呈方形,方形的平面上是中国传统的瑞兽衔
环,这种圆中见方,方圆互补的构成形式,也
很好地诠释了“和谐中庸”的审美之道。 源于生活,只有用心表达,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倘若认为顾绍培只擅长紫砂大件创作,难 以史鉴人,可明心智,以器见人,可辨瑕
免有些太过偏颇。事实上,他的小件茶具作品
同样有巧夺天工之妙。例如陈列在艺术馆橱窗
里一大一小的《紫泥供春壶》,就为我们带来
了截然不同的观感体验。如果说《紫泥大供春
瑜。静观顾绍培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不论
是有着“中国紫砂第一瓶”美誉的《百寿瓶》,
还是透露着君子风骨的《高风亮节壶》,抑或
是气势如虹的《包容提梁壶》都无不凝聚着这
位紫砂老艺人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以及对脚
下这方热土的深沉喜爱。做壶,对顾绍培而言,
壶》注重力度和气势的传达,那么小件紫泥供
春壶则是精巧与灵动的展现。在顾绍培看来,
紫砂造型设计不论大小,都要源于生活,体现
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一
捧荆溪水,一}不紫砂泥。制壶的唯一秘籍是沉
心。手,是心的延伸。心念集于指尖,切不能
生活并高于生活,要健康向上给人一种伸展、
扩张的空间感,作品要用心来做,它是自己心
声的表达。有这样成熟而独具特色的紫砂技艺
及体验,源自于顾绍培对紫砂发自内心的热爱,
让速度主宰了神魂。快与慢,动与静,都应做
到不脱于手,不失于心。
更源白干他近六十年的磨练和坚持。
管子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碎
顾绍培认为做造型设计,节奏感很关键。
不管是大件花器还是小件茶壶,他都有自身独
到的见解。如果只做小件,很难放开,像绣花
一
石故能成其高”。在顾绍培的作品中,这种不
拘一格的胸怀与气魄可谓无处不在。不论是出
于基本造型特色的考虑,还是对于线条和图案
般。而做大件,则需要更为宏观的格局,方
的考量,他都尤为注重力度和生命气息的传达。
单就线条而言,他也一直强调要掌握线的性格,
直线的干净利落、刚劲不阿,曲线的流畅奔放,
丰满柔和,在顾绍培这里,总能找到最恰如其
分的诠释方法,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位手艺人对
能适宜的掌握作品的气度和骨架。此外,他还
提到,小的造型,不仅能体现个性,还能表达
器物的主流技法,将紫砂工艺最根本的东西体
现出来。事实上,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将
小件做的出彩,而小而精巧的作品又尤能体现
紫砂技法上的真功夫。在造型上,顾绍培主张
泥土、对生活另一番别样的感悟。
39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章迎彤)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顾绍培。I大器大气
G u S h ao pei:
Great Pot,Majestic Power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natural bond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between art and nature,which
is interpenetrating and intoxicating.On the fertile land of Yixing,there is a veteran artist of purple clay
teapot,who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 for his decades of creation as“learning from nature,created
with heart”and presents it to readers in the form of a couplet.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顾绍培艺术简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男,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1958年进宜兴紫砂中学读书学艺,启蒙老师潘
春芳教授,转入紫砂工艺厂后,师承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
长期悉心指导提携。从业紫砂已5O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
术个性于一体。
老子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是很难的,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工艺技术支撑,
还需要深谙艺术审美之道,同时也是一种对体
力对毅力的考量。很显然地是,历经六十载的
沉淀与积累,顾绍培早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并成为紫砂陶艺领域独树一帜的新流派。
法自然”。采撷于自然,是众多艺术家热衷的
灵感来源。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之间,也仿
若有着天生的连接纽带,相互渗透,让人沉醉。
在宜兴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这么一位紫砂老
艺人,更是将“道法自然,妙作心造”作为自
身从艺几十载的创作感悟,写为对联,以飨读
者。
《高风亮节壶》以“竹子”为创作题材,
集紫砂方器、塑器和筋囊器等诸多技法于一壶,
以四方十六竹相间组合成壶身,加以束竹环绕,
熟悉紫砂的人都知道,按照器形的不同,
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光素器、花器、方器、筋
囊器等四大类。每位有成就的紫砂手艺人都有
自己尤为擅长的领域。比较代表的顾景舟、吴
壶嘴壶把则由曲竹蜿蜒而成。为控制收缩率和
变形,特别选用上等紫泥,并把硕大的壶嘴处
理成三节一体的形式,进而减少因重力因素导
致的变形。该作品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历
云根就特别擅长光素器:蒋蓉、朱可心尤擅花
器;而王寅春则独善筋囊器。与这些前辈不同
的是,顾绍培对于四种器形都有所涉猎,其中
尤以方器和大型器件著称。
经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减弱它的气场与韵律,
依然散发着“凌云有志、冰霜不屈”的独特魅力。
《仰宇提梁壶》是一件气势恢宏、有着宇
宙生命观内涵的紫砂经典杰作。作品灵感来源
在顾绍培紫砂艺术馆里,我们看到了这些 于《兰亭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如同古代青铜礼器般,象征着权利和霸气的紫
砂大件。无论是陈设类的花瓶,还是“赏”“用”
皆宜的茶具、花盆,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
之盛”一句的启发。壶身设计成半球拱月形,
壶面加以长虹形“弦纹”装饰,下方以紫砂绞
泥纹饰点缀,整体呈现一种空灵的力度和气势。
方圆结合的造型隐喻天圆地方的宇宙,变换自
如的纹饰象征自由驰骋的空间。再如特大紫砂
特征。紫砂花瓶,历来被文人雅士或者达官显
贵作为厅堂陈设,因而对其工艺制作和视觉装
饰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对于如此大体量的
花瓶或茶具而言,要做到不落俗套、雅俗共赏
“百寿瓶”,以“均称贴切,端庄凝重、静中
有动”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庄重宏伟的
37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离风亮节
君提
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
敬畏之情。作品从正面看是圆形,而两个侧面 要以小见大,小器作为微型把玩之物,不管在
视觉审美还是功能需求上,和大器都有着截然
不同的差异。但是,不论造型大小,最终都应
却呈方形,方形的平面上是中国传统的瑞兽衔
环,这种圆中见方,方圆互补的构成形式,也
很好地诠释了“和谐中庸”的审美之道。 源于生活,只有用心表达,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倘若认为顾绍培只擅长紫砂大件创作,难 以史鉴人,可明心智,以器见人,可辨瑕
免有些太过偏颇。事实上,他的小件茶具作品
同样有巧夺天工之妙。例如陈列在艺术馆橱窗
里一大一小的《紫泥供春壶》,就为我们带来
了截然不同的观感体验。如果说《紫泥大供春
瑜。静观顾绍培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不论
是有着“中国紫砂第一瓶”美誉的《百寿瓶》,
还是透露着君子风骨的《高风亮节壶》,抑或
是气势如虹的《包容提梁壶》都无不凝聚着这
位紫砂老艺人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以及对脚
下这方热土的深沉喜爱。做壶,对顾绍培而言,
壶》注重力度和气势的传达,那么小件紫泥供
春壶则是精巧与灵动的展现。在顾绍培看来,
紫砂造型设计不论大小,都要源于生活,体现
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一
捧荆溪水,一}不紫砂泥。制壶的唯一秘籍是沉
心。手,是心的延伸。心念集于指尖,切不能
生活并高于生活,要健康向上给人一种伸展、
扩张的空间感,作品要用心来做,它是自己心
声的表达。有这样成熟而独具特色的紫砂技艺
及体验,源自于顾绍培对紫砂发自内心的热爱,
让速度主宰了神魂。快与慢,动与静,都应做
到不脱于手,不失于心。
更源白干他近六十年的磨练和坚持。
管子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碎
顾绍培认为做造型设计,节奏感很关键。
不管是大件花器还是小件茶壶,他都有自身独
到的见解。如果只做小件,很难放开,像绣花
一
石故能成其高”。在顾绍培的作品中,这种不
拘一格的胸怀与气魄可谓无处不在。不论是出
于基本造型特色的考虑,还是对于线条和图案
般。而做大件,则需要更为宏观的格局,方
的考量,他都尤为注重力度和生命气息的传达。
单就线条而言,他也一直强调要掌握线的性格,
直线的干净利落、刚劲不阿,曲线的流畅奔放,
丰满柔和,在顾绍培这里,总能找到最恰如其
分的诠释方法,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位手艺人对
能适宜的掌握作品的气度和骨架。此外,他还
提到,小的造型,不仅能体现个性,还能表达
器物的主流技法,将紫砂工艺最根本的东西体
现出来。事实上,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将
小件做的出彩,而小而精巧的作品又尤能体现
紫砂技法上的真功夫。在造型上,顾绍培主张
泥土、对生活另一番别样的感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