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从暄玲)
80920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机构入口外观、候诊区、诊室、
中医区、预防保健区、B超心电图室、药房、留观室、住院部、卫生间等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部分功能单元的视觉设计、制作及使用,其他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rimaryhealthcarefacilities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
部和诊所等。
4
4.1
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基本原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最小空间最大利用原则;
——特殊人群照顾原则;
——适应人的习惯性原则;
——满足人的感官原则;
——满足人的舒适原则;
——烘托融洽、和谐气氛原则;
——体现安全与简洁原则。
4.2入口外观
1
8092022
4.2.1
4.2.2
4.2.3
4.2.4
4.3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4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
4.5.1
4.5.2
4.6
4.6.1
在入口的醒目位置悬挂带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识的牌匾。
入口应造型简洁、色彩柔和。建造时宜选择易清洗、导光性好、耐腐蚀和抗氧化的材质。
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
入口外观效果示例见附录A。
候诊区
候诊区应宽敞明亮,采光和通风良好,地面防滑。
走廊两侧应设防撞扶手。
指示牌应悬挂在显著位置。
候诊区应放置适量候诊椅。
候诊区应设置轮椅停留空间。
候诊区宜设置健康宣传栏。
有条件的机构可在候诊大厅设置饮水区或便民服务区。
候诊区效果示例见附录B。
诊室
诊室门口应悬挂科室门牌和医生介绍牌。
诊室设计应突出温馨、亲切的环境特点。
诊室的布局设计应充分保护就诊者的隐私,妇科诊室应单独隔离出检查空间。
诊室的门应设在医生的对面,就诊者的背面。
医生的右手宜是开放的空间,符合医生右手接诊习惯。
污物桶宜放在洗手池的右侧,符合右手扔废弃物的习惯。
检查床的床脚,避免正对着门,应使用布帘隔开。
外窗不使用有色玻璃,在保证采光的同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
诊室效果示例见附录C。
中医区
中医区设计宜体现中医古典特色,采用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材料,营造古典氛围。
中医区效果示例见附录D。
预防保健区
预防保健区宜采用温暖、明快的色彩。
4.6.2儿童候诊区应放置圆角桌椅及没有空隙的长条沙发或长椅,应设置带有防护栏的整理台,方便
给婴儿整理包被或更换衣物。应设置母婴室。
4.6.3
4.7
4.7.1
4.7.2
预防保健区效果示例见附录E。
B超、心电图室
检查床应设置在医生右手边。
检查床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1.5m。
2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从暄玲)
80920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机构入口外观、候诊区、诊室、
中医区、预防保健区、B超心电图室、药房、留观室、住院部、卫生间等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部分功能单元的视觉设计、制作及使用,其他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rimaryhealthcarefacilities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
部和诊所等。
4
4.1
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标准
基本原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单元视觉设计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最小空间最大利用原则;
——特殊人群照顾原则;
——适应人的习惯性原则;
——满足人的感官原则;
——满足人的舒适原则;
——烘托融洽、和谐气氛原则;
——体现安全与简洁原则。
4.2入口外观
1
8092022
4.2.1
4.2.2
4.2.3
4.2.4
4.3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4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
4.5.1
4.5.2
4.6
4.6.1
在入口的醒目位置悬挂带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识的牌匾。
入口应造型简洁、色彩柔和。建造时宜选择易清洗、导光性好、耐腐蚀和抗氧化的材质。
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
入口外观效果示例见附录A。
候诊区
候诊区应宽敞明亮,采光和通风良好,地面防滑。
走廊两侧应设防撞扶手。
指示牌应悬挂在显著位置。
候诊区应放置适量候诊椅。
候诊区应设置轮椅停留空间。
候诊区宜设置健康宣传栏。
有条件的机构可在候诊大厅设置饮水区或便民服务区。
候诊区效果示例见附录B。
诊室
诊室门口应悬挂科室门牌和医生介绍牌。
诊室设计应突出温馨、亲切的环境特点。
诊室的布局设计应充分保护就诊者的隐私,妇科诊室应单独隔离出检查空间。
诊室的门应设在医生的对面,就诊者的背面。
医生的右手宜是开放的空间,符合医生右手接诊习惯。
污物桶宜放在洗手池的右侧,符合右手扔废弃物的习惯。
检查床的床脚,避免正对着门,应使用布帘隔开。
外窗不使用有色玻璃,在保证采光的同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
诊室效果示例见附录C。
中医区
中医区设计宜体现中医古典特色,采用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材料,营造古典氛围。
中医区效果示例见附录D。
预防保健区
预防保健区宜采用温暖、明快的色彩。
4.6.2儿童候诊区应放置圆角桌椅及没有空隙的长条沙发或长椅,应设置带有防护栏的整理台,方便
给婴儿整理包被或更换衣物。应设置母婴室。
4.6.3
4.7
4.7.1
4.7.2
预防保健区效果示例见附录E。
B超、心电图室
检查床应设置在医生右手边。
检查床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1.5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