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匡旭)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E.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可能表示所有天气类型,所以……一定是……
答案C
28.现在许多人很少在深液11点以前安然入睡,他们未必都在熬夜用功,大多是在玩手机或看
电视,其结果就是晚睡,第二天就会头晕脑涨、哈欠连天。不少人常常对此感到后悔,但一到晚
上他们多半还会这么做。有专家就此指出,人们似乎从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
着某种烦恼。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结论?
A.晚睡者内心并不愿意睡得晚,也不觉得手机或电视有趣,甚至都不记得玩过或看过什么,但
他们总是要在睡觉前花较长时间磨蹭。
B.大多数习惯晚睡的人白天无精打采,但一到深夜就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就觉得十分可惜。
C.晚睡其实是一种表面难以察觉的、对“正常生活”的抵抗,它提醒人们现在的“正常生活”
存在着某种令人不满的问题。
D.晚睡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当天的事须当天完成,哪怕晚睡也在所不惜。
E.晨昏交替,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入睡是对当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明天生活的期待,而晚睡者只
想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答案C
29.分心驾驶是指驾驶人为满足自己的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等需求而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
驾驶过程的驾驶行为,常见的分心行为有抽烟、饮水、进食、聊天、刮胡子、使用手机、照顾小
孩等。某专家指出,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近来使用手机已成为我国驾驶人分心驾驶的主要表现形式,59%的人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
的人玩自拍,36%的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
B.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超过1/4的车祸是由驾驶人使用手机引起的。
C.开车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驾驶人边开车边发短信,则发生车祸的
概率是其正常驾驶时的23倍。
D.一项统计研究表明,相对于酒驾、药驾、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形,我国由分心驾驶导致
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
E.驾驶人正常驾驶时反应时间为0.3~1.0秒,使用手机时反应时间则延迟3倍左右。
答案D
30~31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工厂有一员工宿舍住了甲、乙、丙、丁、戊、己、庚7人,每人每周需轮流值日一天,且每
天仅安排一人值日。他们值日的安排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乙周二或者周六值日;
(2)如果甲周一值日,那么丙周三值日且戊周五值日;
(3)如果甲周一不值日,那么己周四值日且庚周五值日;
(4)如果乙周二值日,那么己周六值日。
30.根据以上条件,如果丙周日值日,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第1页 /总页数 8 页
C.丁周二值日
D.戊周三值日。
E.己周五值日。
答案B
31.如果庚周四值日,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C.丙周三值日。
D.戊周日值日。
E.己周二值目。
答案D
32.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根据上述韩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有的弟子必然不如师。
B.有的弟子可能不如师。
C.有的师不可能贤于弟子。
D.有的弟子可能不贤于师。
E.有的师可能不贤于弟子。
答案E
3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反映了从春到冬一年四季的气温、
降水、物候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已知各节气的名称具有如下特点:
(1)凡含“春”“夏”“秋”“冬”字的节气各属春、夏、秋、冬季;
(2)凡含“雨”“露”“雪”字的节气各属春、秋、冬季;
(3)如果“清明”不在春季,则“霜降”不在秋季;
(4)如果“雨水”在春季,则“霜降”在秋季。
根据以上信息,如果从春至冬每季仅列两个节气,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B.惊蛰、春分、立夏、小满、白露、寒露、立冬、小雪。
C.雨水、惊蛰、夏至、小暑、白露、霜降、大雪、冬至。
D.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秋分、寒露、小雪、大寒。
E.立春、谷雨、清明、夏至、处暑、白露、立冬、小雪。
答案E
3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所以,如果你不想落后,就应该多磨刀。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方式最为相似?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如果你想做完人,就应该有真金。
B.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所以,如果你不想空活百岁,就应该立志。
C.妆未梳成不见客,不到火候不揭锅。所以,如果揭了锅,就应该是到了火候。
D.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所以,如果你想富,就应该让马多吃夜草。
E.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所以,如果想获胜,就应该兵精将勇
答案D
35.某市已开通运营一、二、三、四号地铁线路,各条地铁线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
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地铁站。某天早晨,3人同
时都在常青站乘一号线上班,但3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第2页 /总页数 8 页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
张就坐3站后转二号线,再坐4站到北口站。
(2)只有一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之后再转三号线,坐1站到达北口
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B.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C.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D.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E.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答案C
36.最近一项调研发现,某国30岁至45岁人群中,去医院治疗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的人
越来越多,而原来患有这些病症的大多是老年人。调研者由此认为,该国年轻人中“老年病”发
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调研结论?
A.尽管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是常见的“老年病”,老年人患的病未必都是“老年病”。
B.近年来,由于大量移民涌入,该国45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C.由于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相比以往,该国民众更有条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D.“老年人”的最低年龄比以前提高了,“老年病”的患者范围也有所变化。
E.近几十年来,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健康老龄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大。
答案B
37.张教授:利益并非只是物质利益,应该把信用、声誉、情感甚至某种喜好等都归入利益的
范畴。根据这种对“利益”的广义理解,如果每一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
其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良善的社会。
根据张教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社会才可能是良善的。
B.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就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C.如果某些个体的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D.如果有些个体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E.如果一个社会不是良善的,那么其中肯定存在个体损害他人利益或自身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
得到满足的情况。
答案E
38.某学期学校新开设4门课程:“《诗经》鉴赏”“老子研究”“唐诗鉴赏”“宋词选读”。
李晓明、陈文静、赵珊珊和庄志达4人各选修了其中一门课程。已知:
(1)他们4人选修的课程各不相同:
(2)喜爱诗词的赵珊珊选修的是诗词类课程:
(3)李晓明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就是“唐诗鉴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就能确定赵珊珊选修的是“宋词选读”?
A.庄志达选修的是“老子研究”。
B.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老子研究”。
C.庄志达选修的是“《诗经》鉴赏”。
D.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
第3页 /总页数 8 页
E.庄志达选修的不是“宋词选读”。
答案C
39.我国中原地区如果降水量比往年偏低,该地区的河流水位会下降,流速会减缓。这有利于
河流中的水草生长,河流中的水草总量通常也会随之而增加。不过,去年该地区在经历了一次极
端干旱之后,尽管该地区某河流的流速十分缓慢,但其中的水草总量并末随之而增加,只是处于
一个很低的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经过极端干旱之后,该河流中以水草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数量大量减少。
B.河水流速越慢,其水温变化就越小,这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繁殖。
C.如果河中水草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周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危害。
D.该河流在经历了去年极端干旱之后干涸了一段时间,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
E.我国中原地区多平原,海拔差异小,其地表河水流速比较缓慢。
答案D
(4041)某海军部队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艘舰艇,拟阻成两个编队出航,第一编
队3艘舰艇,第二编队4艘舰艇,编列需可满足。
(1)航母己必须编列在第二编队
(2)戊和丙至多一一艘在第一队
(3)甲、丙不在同一队
(4)丙乙在第一队则丁也必须在第一队
40.如果甲在第二队,则下列哪项中的舰艇一定也在第二队
A.乙
B.丙
C.丁
D.戊
E.庚
答案D
41.如果丁和庚在同一队,则可得出下列哪项?
A.甲在一队
B.乙在一队
C.丙在一队
D.戊在二队
E.庚在二队
答案D
42.甲: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乙:你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读书最重要的是陶冶性情,提升境界,没有提升境界,就不能达
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以下哪项与上述反驳方式最为相似?
A.甲: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阅读优秀文与作品。乙:你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文学创作的是观察
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优秀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火热的社会生活
B.甲: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信用。乙:你说的不全面,做人最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如果不遵
纪守法。这就没法讲信用
C.甲: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最重要是能得到广大观众喜爱。乙:你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是具有深刻寓意与艺术魅力,没有寓意与艺术魅力,就不能成为优秀的电
视剧
第4页 /总页数 8 页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匡旭)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E.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可能表示所有天气类型,所以……一定是……
答案C
28.现在许多人很少在深液11点以前安然入睡,他们未必都在熬夜用功,大多是在玩手机或看
电视,其结果就是晚睡,第二天就会头晕脑涨、哈欠连天。不少人常常对此感到后悔,但一到晚
上他们多半还会这么做。有专家就此指出,人们似乎从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
着某种烦恼。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结论?
A.晚睡者内心并不愿意睡得晚,也不觉得手机或电视有趣,甚至都不记得玩过或看过什么,但
他们总是要在睡觉前花较长时间磨蹭。
B.大多数习惯晚睡的人白天无精打采,但一到深夜就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就觉得十分可惜。
C.晚睡其实是一种表面难以察觉的、对“正常生活”的抵抗,它提醒人们现在的“正常生活”
存在着某种令人不满的问题。
D.晚睡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当天的事须当天完成,哪怕晚睡也在所不惜。
E.晨昏交替,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入睡是对当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明天生活的期待,而晚睡者只
想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答案C
29.分心驾驶是指驾驶人为满足自己的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等需求而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
驾驶过程的驾驶行为,常见的分心行为有抽烟、饮水、进食、聊天、刮胡子、使用手机、照顾小
孩等。某专家指出,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近来使用手机已成为我国驾驶人分心驾驶的主要表现形式,59%的人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
的人玩自拍,36%的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
B.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超过1/4的车祸是由驾驶人使用手机引起的。
C.开车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驾驶人边开车边发短信,则发生车祸的
概率是其正常驾驶时的23倍。
D.一项统计研究表明,相对于酒驾、药驾、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形,我国由分心驾驶导致
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
E.驾驶人正常驾驶时反应时间为0.3~1.0秒,使用手机时反应时间则延迟3倍左右。
答案D
30~31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工厂有一员工宿舍住了甲、乙、丙、丁、戊、己、庚7人,每人每周需轮流值日一天,且每
天仅安排一人值日。他们值日的安排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乙周二或者周六值日;
(2)如果甲周一值日,那么丙周三值日且戊周五值日;
(3)如果甲周一不值日,那么己周四值日且庚周五值日;
(4)如果乙周二值日,那么己周六值日。
30.根据以上条件,如果丙周日值日,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第1页 /总页数 8 页
C.丁周二值日
D.戊周三值日。
E.己周五值日。
答案B
31.如果庚周四值日,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C.丙周三值日。
D.戊周日值日。
E.己周二值目。
答案D
32.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根据上述韩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有的弟子必然不如师。
B.有的弟子可能不如师。
C.有的师不可能贤于弟子。
D.有的弟子可能不贤于师。
E.有的师可能不贤于弟子。
答案E
3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反映了从春到冬一年四季的气温、
降水、物候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已知各节气的名称具有如下特点:
(1)凡含“春”“夏”“秋”“冬”字的节气各属春、夏、秋、冬季;
(2)凡含“雨”“露”“雪”字的节气各属春、秋、冬季;
(3)如果“清明”不在春季,则“霜降”不在秋季;
(4)如果“雨水”在春季,则“霜降”在秋季。
根据以上信息,如果从春至冬每季仅列两个节气,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B.惊蛰、春分、立夏、小满、白露、寒露、立冬、小雪。
C.雨水、惊蛰、夏至、小暑、白露、霜降、大雪、冬至。
D.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秋分、寒露、小雪、大寒。
E.立春、谷雨、清明、夏至、处暑、白露、立冬、小雪。
答案E
3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所以,如果你不想落后,就应该多磨刀。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方式最为相似?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如果你想做完人,就应该有真金。
B.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所以,如果你不想空活百岁,就应该立志。
C.妆未梳成不见客,不到火候不揭锅。所以,如果揭了锅,就应该是到了火候。
D.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所以,如果你想富,就应该让马多吃夜草。
E.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所以,如果想获胜,就应该兵精将勇
答案D
35.某市已开通运营一、二、三、四号地铁线路,各条地铁线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
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地铁站。某天早晨,3人同
时都在常青站乘一号线上班,但3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第2页 /总页数 8 页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
张就坐3站后转二号线,再坐4站到北口站。
(2)只有一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之后再转三号线,坐1站到达北口
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B.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C.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D.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E.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答案C
36.最近一项调研发现,某国30岁至45岁人群中,去医院治疗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的人
越来越多,而原来患有这些病症的大多是老年人。调研者由此认为,该国年轻人中“老年病”发
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调研结论?
A.尽管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是常见的“老年病”,老年人患的病未必都是“老年病”。
B.近年来,由于大量移民涌入,该国45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C.由于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相比以往,该国民众更有条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D.“老年人”的最低年龄比以前提高了,“老年病”的患者范围也有所变化。
E.近几十年来,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健康老龄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大。
答案B
37.张教授:利益并非只是物质利益,应该把信用、声誉、情感甚至某种喜好等都归入利益的
范畴。根据这种对“利益”的广义理解,如果每一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
其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良善的社会。
根据张教授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社会才可能是良善的。
B.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就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C.如果某些个体的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D.如果有些个体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E.如果一个社会不是良善的,那么其中肯定存在个体损害他人利益或自身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
得到满足的情况。
答案E
38.某学期学校新开设4门课程:“《诗经》鉴赏”“老子研究”“唐诗鉴赏”“宋词选读”。
李晓明、陈文静、赵珊珊和庄志达4人各选修了其中一门课程。已知:
(1)他们4人选修的课程各不相同:
(2)喜爱诗词的赵珊珊选修的是诗词类课程:
(3)李晓明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就是“唐诗鉴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就能确定赵珊珊选修的是“宋词选读”?
A.庄志达选修的是“老子研究”。
B.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老子研究”。
C.庄志达选修的是“《诗经》鉴赏”。
D.庄志达选修的不是“《诗经》鉴赏”。
第3页 /总页数 8 页
E.庄志达选修的不是“宋词选读”。
答案C
39.我国中原地区如果降水量比往年偏低,该地区的河流水位会下降,流速会减缓。这有利于
河流中的水草生长,河流中的水草总量通常也会随之而增加。不过,去年该地区在经历了一次极
端干旱之后,尽管该地区某河流的流速十分缓慢,但其中的水草总量并末随之而增加,只是处于
一个很低的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经过极端干旱之后,该河流中以水草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数量大量减少。
B.河水流速越慢,其水温变化就越小,这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繁殖。
C.如果河中水草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周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危害。
D.该河流在经历了去年极端干旱之后干涸了一段时间,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
E.我国中原地区多平原,海拔差异小,其地表河水流速比较缓慢。
答案D
(4041)某海军部队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艘舰艇,拟阻成两个编队出航,第一编
队3艘舰艇,第二编队4艘舰艇,编列需可满足。
(1)航母己必须编列在第二编队
(2)戊和丙至多一一艘在第一队
(3)甲、丙不在同一队
(4)丙乙在第一队则丁也必须在第一队
40.如果甲在第二队,则下列哪项中的舰艇一定也在第二队
A.乙
B.丙
C.丁
D.戊
E.庚
答案D
41.如果丁和庚在同一队,则可得出下列哪项?
A.甲在一队
B.乙在一队
C.丙在一队
D.戊在二队
E.庚在二队
答案D
42.甲: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乙:你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读书最重要的是陶冶性情,提升境界,没有提升境界,就不能达
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以下哪项与上述反驳方式最为相似?
A.甲: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阅读优秀文与作品。乙:你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文学创作的是观察
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优秀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火热的社会生活
B.甲: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信用。乙:你说的不全面,做人最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如果不遵
纪守法。这就没法讲信用
C.甲: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最重要是能得到广大观众喜爱。乙:你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是具有深刻寓意与艺术魅力,没有寓意与艺术魅力,就不能成为优秀的电
视剧
第4页 /总页数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