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欧阳子安)
《远洋运输业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远洋运输业务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
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
学时:32
学分:2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学生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础
知识。远洋运输的主要营运方式与特点,班轮运输业务,提单及提单业务,租船运输业务,
集装箱运输业务,远洋运价,海运代理业务及货运事故的处理等相关的业务。通过学习及实
践使学生能胜任远洋运输业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业务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 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
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
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对航海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按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模式来构建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和重视学生在校
学习与船舶营运工作的一致性,突出运用案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将课
堂教学与获取实际职业能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海船驾驶员职业岗位船舶营运业务能力和
职业素养。
本课程标准以航海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船舶营运中涉及到的运输业务及要
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三副的工作岗位实际,确定本课程的工作
模块和课程内容。
三、课程目标
航海技术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国际海船的船员,因此海船船员是一项国际化的职
业,具有极强的涉外性。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设计与活动,使学生掌握船舶航行所
涉及的远洋业务。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 专业能力目标
1) 具有班轮运输业务知识及班轮业务处理能力。
2) 具有提单与提单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3) 具有租船运输业务知识及租船合同业务处理能力。
4) 具有旅客运输业务与拖航运输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5) 具有集装箱运输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6) 具有远洋运价与运费知识及运费计算能力。
7) 具有海运代理业务知识及代理业务处理能力。
8) 具有货运事故处理能力。
9) 具有海事处理相关知识。
2. 社会能力目标:
1)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2) 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等人际交往能力;
3) 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 方法能力目标:
1) 能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的能力;
4) 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学习项目设计
1. 学习项目划分
参考学时
序号 学习项目 任务(项目)单元
理论 实践
基础知识与营运方式
1 班轮业务
传统班轮货运程序 2
4
2
远洋货运单证
提单性质、作用和种类
2
提单及提单业务
提单的内容
提单法规与业务
航次租船业务
3
租船运输业务
航次租船合同
定期租船合同
4
5
6
集装箱运输业务
远洋运价与
运费业务
海运代理业务
集装箱船运输业务
班轮运输运费与运价运价计算
船舶代理、货运代理
理赔与索赔
7
货运事故处理业务
海事处理业务
碰撞事故、海难救助
共同海损、责任限制
课时合计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项目1 班轮业务
学习目标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2
学时 8
具有正确理解远洋运输业务基础知识的能力
具有正确掌握班轮货运程序基的能力
具有远洋货运单证的应用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掌握远洋运输的概念;
了解其重要性及特点;
了解国际航运的发展;
掌握各种营运方式的特点。
熟练掌握从揽货订舱到交付货物的整个货运程序;
能编制及使用各种货运单证;
熟悉班轮公会的主要业务与公会行动守则公约。
3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 、案例分析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2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提单及提单业务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6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提单的概念、性质、功能和分类;
熟悉《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主要内容;
掌握提单记载事项及其证据效力;
掌握提单的首要条款、承运人责任期限、责任条款、免责条款、责任限制
条款;
了解特定货物条款及索赔通知和诉讼时效等条款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熟练掌握提单的概念、性质、功能和分类;
熟悉《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主要内
容;
掌握提单记载事项及其证据效力;
掌握提单的首要条款、承运人责任期限、责任条款、免责
条款、责任限制条款;
了解特定货物条款及索赔通知和诉讼时效等条款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3
学习目标
租船运输业务
具有租船运输程序合同确认的能力
具有航次租船合同内容的理解能力
具有定期租船合同内容的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
租船运输的经营方式;
租船程序、;
租船合同范本;
租船合同条款的分类;
航次租船合同的主要内容;
定期租船合同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4 集装箱运输业务
4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6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2
学习目标
了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动向;熟悉集装箱运输设备和设施;掌握集装箱货
运程序;会填写和使用集装箱提单。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动向;
熟悉集装箱运输设备和设施;
掌握集装箱货运程序;
会填写和使用集装箱提单。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5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远洋运价与运费业务 学时 2
掌握运价和运费的概念;掌握运价的制定和运费的支付及计费的币种;掌
握班轮运价的特点、种类、运费的结构和计费标准;掌握常用的运价表;
了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第一号运价表;杂货班轮运费计算;掌握集装箱海
运运费的计算;了解航次租船费率的估算;了解油船运价。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目标
掌握运价和运费的概念;
掌握运价的制定和运费的支付及计费的币种;
掌握班轮运价的特点、种类、运费的结构和计费标准;
掌握常用的运价表;
了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第一号运价表;
杂货班轮运费计算;
掌握集装箱海运运费的计算;
了解航次租船费率的估算;
了解油船运价。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项目6 海运代理业务
了解代理行为的法律概念;
掌握船舶代理业务范围;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2
学习目标
掌握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要领及其业务范围;
掌握报关业务。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了解代理行为的法律概念;
了解代理行为的有效和无效;
掌握代理关系的确立、变更或终止;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掌握代理人的责任原则;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掌握船舶代理关系的类型及备用金的索汇、使用和结算;
掌握船舶代理业务范围;
5
掌握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要领及其业务范围;
掌握报关业务。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项目7 货运事故处理业务 海事处理业务
掌握货运事故的种类及现场处理;
熟悉货运事故的责任;
能处理相关的索赔、理赔;
具有海事处理的一般知识。
学习内容
掌握船舶货运质量管理;
掌握货运事故的种类及现场处理;
熟悉货运事故的责任;
能处理相关的索赔、理赔
碰撞事故理;
救助业务
共同海损业务
海事索赔责任限制业务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时 6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五、实施建议
1. 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基于项目课程的设计思想。
2) 应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际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3) 编写教材时应将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转
换成学习任务,结合营运货运程序组织教材内容,以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
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
4)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航海英语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教材
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
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 教学组织与设计
6
1)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以工作任
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的教学,使学生在
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真实工作任务,如出口货运程序,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
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
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于内容的案例与教学方法,通常采用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
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某一种教学法,也可以多种教学法
相结合。
3)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料等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在
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 鼓励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
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 推动协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工作责任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
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3. 课程考核与评价
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
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
绩。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1)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
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
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
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
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7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欧阳子安)
《远洋运输业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远洋运输业务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
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
学时:32
学分:2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学生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础
知识。远洋运输的主要营运方式与特点,班轮运输业务,提单及提单业务,租船运输业务,
集装箱运输业务,远洋运价,海运代理业务及货运事故的处理等相关的业务。通过学习及实
践使学生能胜任远洋运输业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业务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 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
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
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对航海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按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模式来构建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和重视学生在校
学习与船舶营运工作的一致性,突出运用案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将课
堂教学与获取实际职业能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海船驾驶员职业岗位船舶营运业务能力和
职业素养。
本课程标准以航海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船舶营运中涉及到的运输业务及要
求,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三副的工作岗位实际,确定本课程的工作
模块和课程内容。
三、课程目标
航海技术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国际海船的船员,因此海船船员是一项国际化的职
业,具有极强的涉外性。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设计与活动,使学生掌握船舶航行所
涉及的远洋业务。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 专业能力目标
1) 具有班轮运输业务知识及班轮业务处理能力。
2) 具有提单与提单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3) 具有租船运输业务知识及租船合同业务处理能力。
4) 具有旅客运输业务与拖航运输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5) 具有集装箱运输业务知识及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6) 具有远洋运价与运费知识及运费计算能力。
7) 具有海运代理业务知识及代理业务处理能力。
8) 具有货运事故处理能力。
9) 具有海事处理相关知识。
2. 社会能力目标:
1)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2) 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等人际交往能力;
3) 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 方法能力目标:
1) 能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的能力;
4) 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学习项目设计
1. 学习项目划分
参考学时
序号 学习项目 任务(项目)单元
理论 实践
基础知识与营运方式
1 班轮业务
传统班轮货运程序 2
4
2
远洋货运单证
提单性质、作用和种类
2
提单及提单业务
提单的内容
提单法规与业务
航次租船业务
3
租船运输业务
航次租船合同
定期租船合同
4
5
6
集装箱运输业务
远洋运价与
运费业务
海运代理业务
集装箱船运输业务
班轮运输运费与运价运价计算
船舶代理、货运代理
理赔与索赔
7
货运事故处理业务
海事处理业务
碰撞事故、海难救助
共同海损、责任限制
课时合计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项目1 班轮业务
学习目标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2
学时 8
具有正确理解远洋运输业务基础知识的能力
具有正确掌握班轮货运程序基的能力
具有远洋货运单证的应用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掌握远洋运输的概念;
了解其重要性及特点;
了解国际航运的发展;
掌握各种营运方式的特点。
熟练掌握从揽货订舱到交付货物的整个货运程序;
能编制及使用各种货运单证;
熟悉班轮公会的主要业务与公会行动守则公约。
3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 、案例分析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2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提单及提单业务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6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提单的概念、性质、功能和分类;
熟悉《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主要内容;
掌握提单记载事项及其证据效力;
掌握提单的首要条款、承运人责任期限、责任条款、免责条款、责任限制
条款;
了解特定货物条款及索赔通知和诉讼时效等条款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熟练掌握提单的概念、性质、功能和分类;
熟悉《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主要内
容;
掌握提单记载事项及其证据效力;
掌握提单的首要条款、承运人责任期限、责任条款、免责
条款、责任限制条款;
了解特定货物条款及索赔通知和诉讼时效等条款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3
学习目标
租船运输业务
具有租船运输程序合同确认的能力
具有航次租船合同内容的理解能力
具有定期租船合同内容的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
租船运输的经营方式;
租船程序、;
租船合同范本;
租船合同条款的分类;
航次租船合同的主要内容;
定期租船合同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4 集装箱运输业务
4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6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2
学习目标
了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动向;熟悉集装箱运输设备和设施;掌握集装箱货
运程序;会填写和使用集装箱提单。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动向;
熟悉集装箱运输设备和设施;
掌握集装箱货运程序;
会填写和使用集装箱提单。
教学媒体与设
备
多媒体教学设
备
学习项目5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础
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远洋运价与运费业务 学时 2
掌握运价和运费的概念;掌握运价的制定和运费的支付及计费的币种;掌
握班轮运价的特点、种类、运费的结构和计费标准;掌握常用的运价表;
了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第一号运价表;杂货班轮运费计算;掌握集装箱海
运运费的计算;了解航次租船费率的估算;了解油船运价。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目标
掌握运价和运费的概念;
掌握运价的制定和运费的支付及计费的币种;
掌握班轮运价的特点、种类、运费的结构和计费标准;
掌握常用的运价表;
了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第一号运价表;
杂货班轮运费计算;
掌握集装箱海运运费的计算;
了解航次租船费率的估算;
了解油船运价。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项目6 海运代理业务
了解代理行为的法律概念;
掌握船舶代理业务范围;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时 2
学习目标
掌握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要领及其业务范围;
掌握报关业务。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了解代理行为的法律概念;
了解代理行为的有效和无效;
掌握代理关系的确立、变更或终止;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掌握代理人的责任原则;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掌握船舶代理关系的类型及备用金的索汇、使用和结算;
掌握船舶代理业务范围;
5
掌握海上货物运输代理的要领及其业务范围;
掌握报关业务。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项目7 货运事故处理业务 海事处理业务
掌握货运事故的种类及现场处理;
熟悉货运事故的责任;
能处理相关的索赔、理赔;
具有海事处理的一般知识。
学习内容
掌握船舶货运质量管理;
掌握货运事故的种类及现场处理;
熟悉货运事故的责任;
能处理相关的索赔、理赔
碰撞事故理;
救助业务
共同海损业务
海事索赔责任限制业务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时 6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对船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航海基
础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
示教学法、案例分析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具有航海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
历初级以上职称。
五、实施建议
1. 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基于项目课程的设计思想。
2) 应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际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3) 编写教材时应将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转
换成学习任务,结合营运货运程序组织教材内容,以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
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
4)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航海英语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教材
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
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 教学组织与设计
6
1)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以工作任
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的教学,使学生在
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真实工作任务,如出口货运程序,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
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
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于内容的案例与教学方法,通常采用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
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某一种教学法,也可以多种教学法
相结合。
3)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料等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在
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 鼓励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
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 推动协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工作责任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
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3. 课程考核与评价
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
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
绩。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1)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
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
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
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
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