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在领英 (LinkedIn)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尧思彤)
在领英 (LinkedIn)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坐在LinkedIn Sunnyvale office的寿司餐厅回答题主(这个食堂比山景城总部的小,但更精致一
些)。
很早就有LinkedIn帐号,但是去年才开始详细关注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当时我斯坦福的朋友
推荐的一本在硅谷很火的书:“The Start-Up of You" by
Reid Hoffman(Co-founder and Chairman of LinkedIn) and Ben Casnocha.
这本书写的是职业规划和职业社交的,我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有感触(比如ABZ理念,
有趣人资金)等等,有兴趣的我可以私下elaborate. 于是后面很高兴拿到Offer,钱又给的最多,
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就来了。
LinkedIn现在有六千多人,工作强度在我的经验里不算轻松,普通上班时间大约是朝9晚6或
者朝10晚7的节奏。工程师比较久,辅助的职位比较轻松一些。着装的话大家都是business
casual,比GOOG, FB要稍微正式一点点。有人开玩笑说,四家最火的大公司的区别,就在于
生活方式——如果喜欢当本科生,就去FB;想当研究生/PhD,就去GOOG;想做young
professional,就来领英;喜欢都市嬉皮风,就去TWTR;想发财,哪个都别选,因为这些公司
都已经上市了。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觉得LinkedIn的技术实力并不是顶尖的,可以说在许多领域都有落后。优
势在于非常专一,基本上整个公司所有资源都在主站和手机app上,所以作为网站来说功能迭
代非常快,常登陆的用户应该能感觉到许多小功能日新月异。对于像我一样痴迷产品和feature
的工程师来说,这点特别可贵,因为我几乎不用把时间花在不一定有用户的内部工具或者很少有
用户的side project上面,我做出的任何改动都能直接影响整个网站的三亿用户,真的太爽了!
我所在的团队里,基本上凝聚了东西海岸各种名校的学生,哈佛耶鲁达茅哥大斯坦福伯克利加州
理工,整个公司也都是以这种名校出身的为主,并且有很多中国人——这在硅谷很少见,多数公
司都是大量印度人为主。
公司很推崇的是建设性交流,因为大部分工程师都是在合作做主站的项目,所以互相有很多交集,
需要大量的交流。我最喜欢的是LinkedIn独特的1-On-1 meeting,和其他公司在办公室和老板
汇报不同,我们是我和老板两个人一起出去绕着栈道走半个小时,边走边聊,既锻炼了身体,交
流也更顺利了。另外,和许多硅谷新公司类似,整个公司几乎没有私人办公室,我的老板和我一
样坐在隔间里,桌子和我的一样大,而VP就坐在不远的地方。扁平化到一定能够程度,那天沈
博阳来总部2029,break room里我就在他旁边,居然没认出来,好遗憾!
Perks方面,应该说四家水平都差不多,食堂少而精,Micro-kitchen里各种饮料果汁新鲜水果开
心果腰果小吃等等种类齐全。我住在SF,每天有wifi commuter shuttle到公司,晚上健身之后
吃完饭再坐回家,一天都不用花一分钱(我已经几天忘带钱包了)。工资水平和股票还可以,TLFG
这样排吧,而且基本上属于干攒,足够活得很开心了。但是绝对不要想像真正的养老公司(软软,
甲骨文)一样拖家带口吃福利,医疗和教育补贴方面还是比不了的。
工程师标配13寸顶配rMBP,我在做iOS于是升级为15寸顶配。公司可以报销iPhone等手机
的合同费和话费。我脚下放一个Xeon E5 16核、64GB内存的Linux Box,应该说给任何工程
师都会很开心啦。
最后上一张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尧思彤)
在领英 (LinkedIn)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坐在LinkedIn Sunnyvale office的寿司餐厅回答题主(这个食堂比山景城总部的小,但更精致一
些)。
很早就有LinkedIn帐号,但是去年才开始详细关注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当时我斯坦福的朋友
推荐的一本在硅谷很火的书:“The Start-Up of You" by
Reid Hoffman(Co-founder and Chairman of LinkedIn) and Ben Casnocha.
这本书写的是职业规划和职业社交的,我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有感触(比如ABZ理念,
有趣人资金)等等,有兴趣的我可以私下elaborate. 于是后面很高兴拿到Offer,钱又给的最多,
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就来了。
LinkedIn现在有六千多人,工作强度在我的经验里不算轻松,普通上班时间大约是朝9晚6或
者朝10晚7的节奏。工程师比较久,辅助的职位比较轻松一些。着装的话大家都是business
casual,比GOOG, FB要稍微正式一点点。有人开玩笑说,四家最火的大公司的区别,就在于
生活方式——如果喜欢当本科生,就去FB;想当研究生/PhD,就去GOOG;想做young
professional,就来领英;喜欢都市嬉皮风,就去TWTR;想发财,哪个都别选,因为这些公司
都已经上市了。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觉得LinkedIn的技术实力并不是顶尖的,可以说在许多领域都有落后。优
势在于非常专一,基本上整个公司所有资源都在主站和手机app上,所以作为网站来说功能迭
代非常快,常登陆的用户应该能感觉到许多小功能日新月异。对于像我一样痴迷产品和feature
的工程师来说,这点特别可贵,因为我几乎不用把时间花在不一定有用户的内部工具或者很少有
用户的side project上面,我做出的任何改动都能直接影响整个网站的三亿用户,真的太爽了!
我所在的团队里,基本上凝聚了东西海岸各种名校的学生,哈佛耶鲁达茅哥大斯坦福伯克利加州
理工,整个公司也都是以这种名校出身的为主,并且有很多中国人——这在硅谷很少见,多数公
司都是大量印度人为主。
公司很推崇的是建设性交流,因为大部分工程师都是在合作做主站的项目,所以互相有很多交集,
需要大量的交流。我最喜欢的是LinkedIn独特的1-On-1 meeting,和其他公司在办公室和老板
汇报不同,我们是我和老板两个人一起出去绕着栈道走半个小时,边走边聊,既锻炼了身体,交
流也更顺利了。另外,和许多硅谷新公司类似,整个公司几乎没有私人办公室,我的老板和我一
样坐在隔间里,桌子和我的一样大,而VP就坐在不远的地方。扁平化到一定能够程度,那天沈
博阳来总部2029,break room里我就在他旁边,居然没认出来,好遗憾!
Perks方面,应该说四家水平都差不多,食堂少而精,Micro-kitchen里各种饮料果汁新鲜水果开
心果腰果小吃等等种类齐全。我住在SF,每天有wifi commuter shuttle到公司,晚上健身之后
吃完饭再坐回家,一天都不用花一分钱(我已经几天忘带钱包了)。工资水平和股票还可以,TLFG
这样排吧,而且基本上属于干攒,足够活得很开心了。但是绝对不要想像真正的养老公司(软软,
甲骨文)一样拖家带口吃福利,医疗和教育补贴方面还是比不了的。
工程师标配13寸顶配rMBP,我在做iOS于是升级为15寸顶配。公司可以报销iPhone等手机
的合同费和话费。我脚下放一个Xeon E5 16核、64GB内存的Linux Box,应该说给任何工程
师都会很开心啦。
最后上一张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