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徕卡和蔡司的对比使用体会

IT圈 admin 29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山飞翮)

徕卡和蔡司的对比使用体会

1970-01-01 08:00

先说徕卡,俺用M系列的徕卡,当初上M徕卡主要是因为我对旁轴比较适应,另外考虑到M徕卡体积较小,重量适

中,适合旅行.不过现在想想这些都是上徕卡的”借口”。

M的机身没啥好说的,简单的说是抓在手里称心,用起来放心。

有人说上旁轴就是用它的广角,原因据说是旁轴的广角镜头素质比SLR的高.对此我不太能认同,素质上的这点

点差距未必能明显看出来,在我看来旁轴的广角头除了体积小些外,和SLR的比实在再没有什么优势.相反它的”劣

势”很明显,就是最佳对焦距离远大于SLR的广角头.用广焦镜头近拍是很有乐趣的,特别是优秀的广角镜头近拍.可

徕卡M系列”剥夺”了我们的这种乐趣。

用了徕卡镜头,除了发现徕卡果然名不虚传外,最深刻的就要算是对其他品牌的镜头存在意义的再认识.对器材

发烧而言,没有用过徕卡是万万不能的,但实际拍摄中徕卡不是万能的(这里不谈机身功能上的限制,另外我对R系列

不了解,这里谈的感受也不包括R)。

根据镜头的焦距的不同,我发现徕卡镜头(M系列),最有“徕卡味道”,也让你大把银子没有白花的“最佳摄影空

间”是被摄主体位于从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到10米左右的这个范围内。或许这个范围正好是所谓的“人文区”?反

正在小小的35毫米底片上,个人感觉徕卡镜头拍摄较远的物体,或者干脆说是拍摄大多数风景都很一般,按照135F2D

C的话说就是不“提神”(特别是在看幻灯的时候)。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是徕卡没有NIKON那种鲜明的轮廓刻画和CZ(或者大多数日头)亮丽活泼的色

彩。当然你可以用胶片来弥补徕卡这些“缺陷”,但这些“缺陷”被掩盖的同时,徕卡风格也被“掩盖”了。

以前那个谁谁谁说过,尼康拍的片子如同“烈日下干裂的土地”(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徕卡(还是徳头?)拍的片子

如同“雨后湿润的小路,仿佛泼了一层油”(大致也是这个意思)。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完美的镜头是不存在的,镜头

风格是有倾向性的,拍雨后的小路尼康或许不如徕卡出色,但拍干裂的土地,尼康一定比徕卡拍得更合适。

看徕卡拍的底片,最容易说的话就是“真细腻啊”,这和看尼康拍的胶片蹦出来的“真TMD锐”没有什么不同。

“锐利”比较好理解,但“细腻”只有看了片子后才能感受到。日本人常常用“线细”来形容徕卡的影像,打个比方

说如果N(NIKON)的锐利的是0.18微米的锐,那么徕卡就是0.09微米的锐.和N比徕卡更加锐利在细节上,所以徕卡

能够有非常饱满的影像效果,清晰而又不扎眼。

但徕卡这种“锐在肉上”并不比N的那种“锐在骨头上”在风景摄影中讨好,丁大的35毫米底片上,对于本来就

细小的物体,再有惊人的细节也是白扯,这时N的那种“风格”反而能发挥了威力。

再说CZ(蔡司),CZ的对于色彩的表现几乎是“神经质”的,另外CZ也有很出色的细节表现。综合看起来,在打幻

灯片一项上,CZ几乎是无敌的。原因是CZ和RDPIII和RVP的亲和性很好,CZ+RDP等于取RDP颗粒细腻之长,用CZ

浓艳的色彩补RDP色彩稍弱和反差平平之短。至于CZ+RVP,更是打幻灯的绝配.相比之下徕卡就没有这个“好命”,

往往是有了色彩丧失了味道(E100VS),有了味道色彩还可以却锐利度欠佳(E100S,E100SW)。

和CZ“外张阳刚”的特性相比,徕卡就“收敛阴柔”很多。两者同是“德头”,却风格迥异,这估计就是135F2D

C始终不同意“某某镜头有德味”笼统的提法。如果按照CZ宣传里常提的“7大特点”来比较一下两者,似乎可以比

较明确看出它们的不同。

所谓CZ的“7大特点”是:色彩(色还原),明暗,层次,立体感(质感),逆光,模糊,透明感。

1. 色彩(色还原)

由于还牵扯到各种底片对色彩还原的特点,所以不好对两者下什么结论性的评价,不过从用各种胶片实拍的结果

来看,徕卡的对色彩的演绎是比较保守的,也可以说它比较“真实”.但色彩在徕卡的镜头风格中不占“主要地位”。

CZ的对色彩的表现就很“精彩”,否则也不会有“色彩的CZ”的说法了.前面说过CZ的色彩很“神经质”,任何

色彩方面细小的变化都能为CZ捕捉,然后加以“夸张”表现在你眼前.CZ的这种“夸张”类似于现代好来坞有出色

视觉效果的大片的拍摄技法,让你只觉得过瘾而不感到失真.

135F2DC同志是一向认为35毫米系统,由于底片面积的限制,135系列的镜头在拼什么分辨率上意义不大,关键是

能传达一种情绪.

记得以前和朋友去北方旅游,在农村赶大集看到农村大闺女都喜欢大红大绿的衣料,有点奇怪(毕竟都90年代

了).在北方农村出身的朋友解释说:“农村不比城市, 像城里那么穿(所谓素雅大方),走在田地里就太没有色彩了”.

同样是CZ T*镜头,135系列就明显比120系列来的色彩浓艳.我个人的看法是CZ的“有心”而非“无意”.35毫米

底片再没有个色彩还咋看(幻灯)啊.

135F2DC一直和我说徕卡不拍黑白可惜了,可我现在没有这个玩黑白的条件.

2. 明暗,层次

镜头的每种特点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每一个割裂开来看的特点上都占优势的镜头,估计首先就不存在,就是

存在也未必拍出的片子最漂亮.

我的体会,徕卡在弱光条件下的表现是非常非常非常出色的,这种感觉难以形容,没有第二种镜头能够给我这种

感觉,CZ的限量周年版也不能够.

我以前开始用NIKON镜头的时候,就很吃惊它在昏暗反差低的光线下都能给人很明快的感觉.往往让后来的观片

者不相信是在那么差的光线下拍的.徕卡在此种条件下拍的片子,其实也不如N“明快”,你依然能够看出现场光线(昏

暗等)的氛围.可对这种氛围中被摄主体的刻画(反映在胶片上),却让你感觉特别,仿佛不是你占在原来的那个拍摄距

离上看到的被摄主体感受,而是你靠近了很多,近距离观看的效果.晕倒的花猫MM说“徕卡拍的东西,像会发光似的”,

还有人说“徕卡镜头对黑暗有很强穿透能力”,估计就是对这个“效果”而言的.

徕卡镜头在对“明暗和层次”的表现上有一种“看起来弱,实际上强”的镜头特性,我对135F2DC说过:“徕卡镜

头拍不出夏天正午那种光影斑驳对比强烈的片子,它总是给你感觉早了或迟了一两个时辰拍的”.当然话有点绝对,

不过徕卡镜头这点上的确“犟头”.

3. 立体感(质感)

立体感上CZ似乎不如徕卡“饱满”,“立体感”的表现除了可以靠构图或者光影运用获得以外, 我个人认为镜

头本身对于”轮廓”和”细节”之间的”平衡表达”很重要.

“立体感”和“明暗,层次”等也不好割裂开来看,徕卡在这几方面的表达也很“神经质”.从我手里的徕卡M 9

0/2 AA来看,它的MTF中5,10线对的值几乎贴近100%,照理它应该视觉上非常锐利才对(根据其他品牌镜头的情况推

断).但事实有点不同,你可以感受到它的高清晰(135F2DC称这头叫“显微镜”),但它给你轮廓的“锐利感受”并不

超过一只普通的NIKON镜头.我用它拍LP,LP虽然抱怨小颗颗或者粉都拍出来了,但从不抱怨轮廓或者头发丝被拍得

太生硬.

原因我估计是就是它的MTF 20,40线对也非常之高(徕卡的MTF是实际样品测试数值而非设计值,CZ同).我以前

有只N的28-70变焦,拍拍负片那叫“清晰锐利”,后来我把它拍的反转片在灯箱看和打幻灯.和徕卡CZ一比,就剩下

轮廓了.

4. 逆光

这个场合下我用的不多,除了日出日落和逆光留影外,那种完全考较镜头”逆光”条件下几乎没有拍过.

5. 模糊,透明感.

我手中的徕卡镜头,对于色彩的表现似乎都没有什么透明感,最多如M 90/2 AA色彩清新亮丽些.而CZ的镜头普

遍色彩纯度高,亮丽,配合RDPIII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所谓的“透明感”.

要说“德头的德味”有什么普遍的共性的话,那么“模糊”出色是一点,优秀的“模糊”表现几乎“德头”的生

命线.

总的来看,徕卡的模糊是“比较真实且宁静”的,CZ的模糊是“幻化且跳动的”.

徕卡的模糊很像是透过静止的细细的雾来看的,焦外的物体都“沉浸”在其中,符合我们对通常模糊概念的认知.

相对CZ而言,拍摄之前的可遇见性大.

CZ的模糊就比较有趣,它不像徕卡的模糊安于做配角,而像一些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跳出来,所以不到最后看

到底片,我对最后的”模糊结果”总是不能肯定(虽然通过取景器).

CZ的模糊“幻化”比较厉害,有些时候我都看不出来,模糊中物体是个啥了,很有蒙太奇的感觉.

据说“模糊”和镜头像差纠正有关,CZ中(Y/C口的)感觉价格中低的镜头的趣味性很大,SONNAR有要比PLANAR结构

的趣味性大.

打个比喻,CZ(Y/C口)好比老庄眼里看到的天地万物,徕卡好比孔孟眼中的世界.现实也好浪漫也好, 总之都是

宗匠级别的理解.

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因素,我个人认为CZ和徕卡的镜头风格都是十分适合业余爱好者的,WHY?因为业余爱好就是

图好玩,CZ和徕卡镜头的潜力非常大,对影像的表现很有弹性和张力,时不时能你给你惊喜和新发现,一个时期你可

能觉得对手里CZ,徕卡看得透了,了解了.可过个时期再换个题材,你又会发现, KAO,居然还有这种出色表现没有发

现!

前面我说“用了徕卡镜头,除了发现徕卡果然名不虚传外, 最深刻的就要算是对其他品牌的镜头存在意义的再认

识”,我感觉像P的LE头,M的LIMITED头,KONICA的RF头,C,N的某些好头.它们和CZ,徕卡之间绝对的素质差是没

有的.CZ和L的优秀原因其实也没有什么日本人不知道的秘密,上面的那些日头,个人感觉都是日本设计师在少有成

本和销量的压力下的比较自由发挥的作品,各家弟兄不买真是可惜了.

相关链接:

徕卡和蔡司的对比使用体会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山飞翮)

徕卡和蔡司的对比使用体会

1970-01-01 08:00

先说徕卡,俺用M系列的徕卡,当初上M徕卡主要是因为我对旁轴比较适应,另外考虑到M徕卡体积较小,重量适

中,适合旅行.不过现在想想这些都是上徕卡的”借口”。

M的机身没啥好说的,简单的说是抓在手里称心,用起来放心。

有人说上旁轴就是用它的广角,原因据说是旁轴的广角镜头素质比SLR的高.对此我不太能认同,素质上的这点

点差距未必能明显看出来,在我看来旁轴的广角头除了体积小些外,和SLR的比实在再没有什么优势.相反它的”劣

势”很明显,就是最佳对焦距离远大于SLR的广角头.用广焦镜头近拍是很有乐趣的,特别是优秀的广角镜头近拍.可

徕卡M系列”剥夺”了我们的这种乐趣。

用了徕卡镜头,除了发现徕卡果然名不虚传外,最深刻的就要算是对其他品牌的镜头存在意义的再认识.对器材

发烧而言,没有用过徕卡是万万不能的,但实际拍摄中徕卡不是万能的(这里不谈机身功能上的限制,另外我对R系列

不了解,这里谈的感受也不包括R)。

根据镜头的焦距的不同,我发现徕卡镜头(M系列),最有“徕卡味道”,也让你大把银子没有白花的“最佳摄影空

间”是被摄主体位于从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到10米左右的这个范围内。或许这个范围正好是所谓的“人文区”?反

正在小小的35毫米底片上,个人感觉徕卡镜头拍摄较远的物体,或者干脆说是拍摄大多数风景都很一般,按照135F2D

C的话说就是不“提神”(特别是在看幻灯的时候)。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是徕卡没有NIKON那种鲜明的轮廓刻画和CZ(或者大多数日头)亮丽活泼的色

彩。当然你可以用胶片来弥补徕卡这些“缺陷”,但这些“缺陷”被掩盖的同时,徕卡风格也被“掩盖”了。

以前那个谁谁谁说过,尼康拍的片子如同“烈日下干裂的土地”(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徕卡(还是徳头?)拍的片子

如同“雨后湿润的小路,仿佛泼了一层油”(大致也是这个意思)。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完美的镜头是不存在的,镜头

风格是有倾向性的,拍雨后的小路尼康或许不如徕卡出色,但拍干裂的土地,尼康一定比徕卡拍得更合适。

看徕卡拍的底片,最容易说的话就是“真细腻啊”,这和看尼康拍的胶片蹦出来的“真TMD锐”没有什么不同。

“锐利”比较好理解,但“细腻”只有看了片子后才能感受到。日本人常常用“线细”来形容徕卡的影像,打个比方

说如果N(NIKON)的锐利的是0.18微米的锐,那么徕卡就是0.09微米的锐.和N比徕卡更加锐利在细节上,所以徕卡

能够有非常饱满的影像效果,清晰而又不扎眼。

但徕卡这种“锐在肉上”并不比N的那种“锐在骨头上”在风景摄影中讨好,丁大的35毫米底片上,对于本来就

细小的物体,再有惊人的细节也是白扯,这时N的那种“风格”反而能发挥了威力。

再说CZ(蔡司),CZ的对于色彩的表现几乎是“神经质”的,另外CZ也有很出色的细节表现。综合看起来,在打幻

灯片一项上,CZ几乎是无敌的。原因是CZ和RDPIII和RVP的亲和性很好,CZ+RDP等于取RDP颗粒细腻之长,用CZ

浓艳的色彩补RDP色彩稍弱和反差平平之短。至于CZ+RVP,更是打幻灯的绝配.相比之下徕卡就没有这个“好命”,

往往是有了色彩丧失了味道(E100VS),有了味道色彩还可以却锐利度欠佳(E100S,E100SW)。

和CZ“外张阳刚”的特性相比,徕卡就“收敛阴柔”很多。两者同是“德头”,却风格迥异,这估计就是135F2D

C始终不同意“某某镜头有德味”笼统的提法。如果按照CZ宣传里常提的“7大特点”来比较一下两者,似乎可以比

较明确看出它们的不同。

所谓CZ的“7大特点”是:色彩(色还原),明暗,层次,立体感(质感),逆光,模糊,透明感。

1. 色彩(色还原)

由于还牵扯到各种底片对色彩还原的特点,所以不好对两者下什么结论性的评价,不过从用各种胶片实拍的结果

来看,徕卡的对色彩的演绎是比较保守的,也可以说它比较“真实”.但色彩在徕卡的镜头风格中不占“主要地位”。

CZ的对色彩的表现就很“精彩”,否则也不会有“色彩的CZ”的说法了.前面说过CZ的色彩很“神经质”,任何

色彩方面细小的变化都能为CZ捕捉,然后加以“夸张”表现在你眼前.CZ的这种“夸张”类似于现代好来坞有出色

视觉效果的大片的拍摄技法,让你只觉得过瘾而不感到失真.

135F2DC同志是一向认为35毫米系统,由于底片面积的限制,135系列的镜头在拼什么分辨率上意义不大,关键是

能传达一种情绪.

记得以前和朋友去北方旅游,在农村赶大集看到农村大闺女都喜欢大红大绿的衣料,有点奇怪(毕竟都90年代

了).在北方农村出身的朋友解释说:“农村不比城市, 像城里那么穿(所谓素雅大方),走在田地里就太没有色彩了”.

同样是CZ T*镜头,135系列就明显比120系列来的色彩浓艳.我个人的看法是CZ的“有心”而非“无意”.35毫米

底片再没有个色彩还咋看(幻灯)啊.

135F2DC一直和我说徕卡不拍黑白可惜了,可我现在没有这个玩黑白的条件.

2. 明暗,层次

镜头的每种特点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每一个割裂开来看的特点上都占优势的镜头,估计首先就不存在,就是

存在也未必拍出的片子最漂亮.

我的体会,徕卡在弱光条件下的表现是非常非常非常出色的,这种感觉难以形容,没有第二种镜头能够给我这种

感觉,CZ的限量周年版也不能够.

我以前开始用NIKON镜头的时候,就很吃惊它在昏暗反差低的光线下都能给人很明快的感觉.往往让后来的观片

者不相信是在那么差的光线下拍的.徕卡在此种条件下拍的片子,其实也不如N“明快”,你依然能够看出现场光线(昏

暗等)的氛围.可对这种氛围中被摄主体的刻画(反映在胶片上),却让你感觉特别,仿佛不是你占在原来的那个拍摄距

离上看到的被摄主体感受,而是你靠近了很多,近距离观看的效果.晕倒的花猫MM说“徕卡拍的东西,像会发光似的”,

还有人说“徕卡镜头对黑暗有很强穿透能力”,估计就是对这个“效果”而言的.

徕卡镜头在对“明暗和层次”的表现上有一种“看起来弱,实际上强”的镜头特性,我对135F2DC说过:“徕卡镜

头拍不出夏天正午那种光影斑驳对比强烈的片子,它总是给你感觉早了或迟了一两个时辰拍的”.当然话有点绝对,

不过徕卡镜头这点上的确“犟头”.

3. 立体感(质感)

立体感上CZ似乎不如徕卡“饱满”,“立体感”的表现除了可以靠构图或者光影运用获得以外, 我个人认为镜

头本身对于”轮廓”和”细节”之间的”平衡表达”很重要.

“立体感”和“明暗,层次”等也不好割裂开来看,徕卡在这几方面的表达也很“神经质”.从我手里的徕卡M 9

0/2 AA来看,它的MTF中5,10线对的值几乎贴近100%,照理它应该视觉上非常锐利才对(根据其他品牌镜头的情况推

断).但事实有点不同,你可以感受到它的高清晰(135F2DC称这头叫“显微镜”),但它给你轮廓的“锐利感受”并不

超过一只普通的NIKON镜头.我用它拍LP,LP虽然抱怨小颗颗或者粉都拍出来了,但从不抱怨轮廓或者头发丝被拍得

太生硬.

原因我估计是就是它的MTF 20,40线对也非常之高(徕卡的MTF是实际样品测试数值而非设计值,CZ同).我以前

有只N的28-70变焦,拍拍负片那叫“清晰锐利”,后来我把它拍的反转片在灯箱看和打幻灯.和徕卡CZ一比,就剩下

轮廓了.

4. 逆光

这个场合下我用的不多,除了日出日落和逆光留影外,那种完全考较镜头”逆光”条件下几乎没有拍过.

5. 模糊,透明感.

我手中的徕卡镜头,对于色彩的表现似乎都没有什么透明感,最多如M 90/2 AA色彩清新亮丽些.而CZ的镜头普

遍色彩纯度高,亮丽,配合RDPIII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所谓的“透明感”.

要说“德头的德味”有什么普遍的共性的话,那么“模糊”出色是一点,优秀的“模糊”表现几乎“德头”的生

命线.

总的来看,徕卡的模糊是“比较真实且宁静”的,CZ的模糊是“幻化且跳动的”.

徕卡的模糊很像是透过静止的细细的雾来看的,焦外的物体都“沉浸”在其中,符合我们对通常模糊概念的认知.

相对CZ而言,拍摄之前的可遇见性大.

CZ的模糊就比较有趣,它不像徕卡的模糊安于做配角,而像一些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跳出来,所以不到最后看

到底片,我对最后的”模糊结果”总是不能肯定(虽然通过取景器).

CZ的模糊“幻化”比较厉害,有些时候我都看不出来,模糊中物体是个啥了,很有蒙太奇的感觉.

据说“模糊”和镜头像差纠正有关,CZ中(Y/C口的)感觉价格中低的镜头的趣味性很大,SONNAR有要比PLANAR结构

的趣味性大.

打个比喻,CZ(Y/C口)好比老庄眼里看到的天地万物,徕卡好比孔孟眼中的世界.现实也好浪漫也好, 总之都是

宗匠级别的理解.

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因素,我个人认为CZ和徕卡的镜头风格都是十分适合业余爱好者的,WHY?因为业余爱好就是

图好玩,CZ和徕卡镜头的潜力非常大,对影像的表现很有弹性和张力,时不时能你给你惊喜和新发现,一个时期你可

能觉得对手里CZ,徕卡看得透了,了解了.可过个时期再换个题材,你又会发现, KAO,居然还有这种出色表现没有发

现!

前面我说“用了徕卡镜头,除了发现徕卡果然名不虚传外, 最深刻的就要算是对其他品牌的镜头存在意义的再认

识”,我感觉像P的LE头,M的LIMITED头,KONICA的RF头,C,N的某些好头.它们和CZ,徕卡之间绝对的素质差是没

有的.CZ和L的优秀原因其实也没有什么日本人不知道的秘密,上面的那些日头,个人感觉都是日本设计师在少有成

本和销量的压力下的比较自由发挥的作品,各家弟兄不买真是可惜了.

相关链接:

徕卡和蔡司的对比使用体会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