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终结性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案七

IT圈 admin 54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卢圣)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终结性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

案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终结性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

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绿

色营销的推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定义为纯粹的( )。

企业行为 2. 网络营销是一种以( )为主导的营销方式。

消费者 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成

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 )。

权力距离 4. 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被称为( )。

兴趣 5. 按消费者购买目标选定程度,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

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结果可以知道,这种决策属于( )。

半确定型 6.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 )。

选择性扭曲 7. 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

称为( )。

学习 8.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

的可能性会增加的顺从技巧被称为( )。

脚在门内技巧 9. 关于顺从的正确表述是( )。

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 10. “踏脚进门技巧”的推销技术利用态度形成

理论中的( )。

自我知觉理论 11. 西尔斯说服模型认为,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时,最好的信息呈现方

式是( )。

书面信息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 )。

听觉编码 13. 人的感官察觉微弱刺激的能力称为( )。

绝对感受性 14. 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

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被称为( )。

能力 15. 关于消费者感知与产品实际质量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实际的质量上升,消费者感知上升,消费者购买时还会有重复性购买行为 二、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 )。

驱力 习惯强度 诱因 2. 就实质而言,绿色营销是一种( )负责任的营销活动。

对自然 对社会 3. 了解一个品牌的竞争力和健康程度,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 )。

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传递 品牌在市场中的直观表现 品牌的竞争前景 4. 消费者想象

的形式可划分为( )。

黏合 夸张 人格化 典型化 5. 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的体液说,后人将人的气质类

型归纳为( )。

抑郁质 黏液质 多血质 胆汁质 6. 关于李克特量表的正确表述是( )。

是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项目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它对单独

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 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的陈述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

常情况下,李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7. 影响口碑型信息源传播效果

的因素包括( )。

口碑的主动搜寻 关系强度 感知风险 8. 网络促销是一种( )的营销方式,可通过信

息和交互式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低成本 人性化 9.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

社会文化因素 绿色教育 消费者自身因素 10. 在消费者购物活动中,存在的两个基本

选择要素是( )。

商品 服务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

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致感觉产生等量的变化。

F × 2. 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的特征是低度消费者介入但有着显著的品牌差异,此时

可看到消费者经常转换品牌。

F × 3. 品牌知晓度是向消费者提示品牌所属品类中的所有竞争品牌时,消费者认识某

品牌的比例。

T √ 4.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通常以语言形式的意见,或非语言形式的动作、行为

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

T √ 5.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F × 6.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

惯,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T √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行为潜能与短缺或需要强度同向变动,与产品的

特性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需要以及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距离呈反向变动。

F × 8. 心理学家认为,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

程度越深,态度改变就越困难。

T √ 9.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家庭成员。

T √ 10. 消费者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T √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通货膨胀程度与消费者行为有什么关

系?(试题分值:10分)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

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

上涨现象。(4分) (1)一般认为,3%以内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3

分) (2)但是,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是有害的。

(3分) 2.什么是消费者购买决策?其特点是什么?(试题分值:10分) 答:(1)消费者购

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选择、购买能满足某一特定

需要的产品的过程。(2分)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有:目的性、(2分)过程性、(2

分)差异性、(2分)复杂性和情景性。(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克

劳德-霍普金斯的广告技巧 喜力滋啤酒曾是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卖得最好的啤酒,但在

它成为美国卖得最好的啤酒之前,它在美国的排名只是第5位,后来现代广告奠基人之一

的克劳德-霍普金斯接手了这个广告,短时间内就让它从第五一跃成为了第一。当时美国啤

酒流行“纯啤酒”大战,每家都宣称自己是纯啤酒,在广告中把“纯”字写的特别大,甚

至后来用两页来写这个“纯”字,但这些做法对消费者毫无意义。用克劳德-霍普金斯的话

说,这些广告都如鹅划水以后留不下任何痕迹。克劳德-霍普金斯在喜力滋啤酒的啤酒广告

中,讲述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滋啤酒“纯啤酒”的独特。

…… 问题:

(1)请利用西尔斯说服模型,解释克劳德-霍普金斯是如何改变消费者态度的? 答:

西尔斯等人发展了霍夫兰德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包括四方面(外部刺激、说服对象、作用

过程和结果)的说服模型。(2分)广告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重要工具。(1分)广告的作用

在于传播与说服。(1分)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做法就是利用广告劝说消费者形成或转变对

喜力滋啤酒的态度,(2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改变消费者对原有商品的态度是用事实说

话,而不是“忽悠”。(2分)在广告大面积轰击消费者的今天,成功的广告可能会有多条

途径,但用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表述,就是:与众不同。(2分)市场经营活动亦然,独出

心裁,另辟蹊径是当今品牌销售时代的捷径。(2分)这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其创意的

思路多被人效仿,但效仿者并非都获得成功。(1分) (2)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对消费者进

行直接说服和间接说服?(试题分值:20分) 答:直接说服就是以语言、文字、画面等为载

体,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直接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以达到改变其固有态度的目的。(2分)

间接说服又称间接影响,它与直接说服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使用各种非语言方式向消

费者施加影响,通过潜移默化,诱导消费者自动改变态度。(2分)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双因

素理论,商品的必备条件是( )。

保健因素 2. 由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下的需要,

属于( )。

社会性消费行为 3. 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稳定的动力

特征被称为( )。

气质 4. 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被称为( )。

选择性注意 5. 按照消费者问题解决的方式,价值低、次数频的商品的购买决策属于

( )。

常规反应决策 6.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时,首先本

着( )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谁经销谁负责 7. 消费者按自己对产品的使用目的和需求状况,综合分析市场上各种

经由正式或非正式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作的抽象的主观评价被称为

( )。

购后感知 8. 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增长经济,尊重生态学原理,并以生态学原理和

方法指导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新模式被称为( )。

稳态经济 9. 在网络营销中,不适宜采用的价格策略有( )。

撇脂价格策略 10.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 )。

选择性扭曲 11. 关于负需要的正确表述是( )。

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或与该商品相联系某一部分感到厌恶,甚至乐于支出一定的货币进

行回避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 )。

听觉编码 1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

成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 )。

权力距离 14. 消费者的人格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自尊心。高自我监控的人的行

为表现为( )。

对外界信息敏感 15.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消费者态度改变模型认为,要说服

消费者发生态度改变,需要经历的首个阶段是( )。

注意 二、多选题(共10题,共10分) 1. 绿色消费需要是一种满足自我、超越自我

的理性行为,其内容一般符合( )原则。

3E 3R 2. 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看,网络营销产生的基础包括( )。

科技创新 消费观念转变 市场竞争 3. 依据能力与消费行为的表现划分,成熟型消费

者表现为( )。

对于所需要的商品不仅非常了解,而且有长期的购买和使用经验 注重从整体角度综合

评价商品的各项性能,能够正确辨别商品的质量优劣 4.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涉及( )几大系统的复合性发展

观念。

自然 经济 社会 5. 根据学习理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 )三种学习方式而逐步获

得和发展的。

联想 强化 模仿 6.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

社会文化因素 绿色教育 消费者自身因素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

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 )。

驱力 习惯强度 诱因 8.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属于社交需要的内容有( )。

友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9.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观察法 问卷法 10.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动反映为( )。

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上升 食品比重逐步下降 服务性支出比重上升,商品

性支出比重下降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从众型购买动机是消费者以追求信

仰、遵守规范、继承传统等为主要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对人的

影响所致。

F × 2. 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总是正相关的。

F × 3. 网络营销是络营销的分销链比传统渠道的要短,一般属于一级渠道,即直接销

售。

F × 4.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F × 5.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

致感觉产生等量的变化。

F × 6. 某些商品或服务的市场需要在不同季节,或一周的不同日子,甚至一天的不同

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要状况被称为超饱和需要。

F × 7.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家庭成员。

T √ 8.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

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引发不舒服的感觉。

F × 9. 分析评价能力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加以直接反映的能力,为

进一步对商品做出分析判断提供依据。

F × 10. 网络应用于企业经营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能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

即所有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在消费者心目中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

距。

T √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如何理解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试

题分值:10分) 答: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发展与延伸,并无本质差异,

主要表现为:(1分) (1)超越自我的绿色需要;

(2分) (2)简约主义的引入;

(2分) (3)强化绿色的引致效应;

(2分) (4)绿色消费的理智性;

(2分) (5)绿色消费的社会性。(1分) 2.简述消费者投诉的范围。(试题分值:10

分) 答:根据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具体规定,消费者在受到下列损害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

反映并进行投诉:

(1)当消费者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利益受到损害时。(2分) (2)消费者受到诱

骗性销售方式的损害。(2分) (3)消费者的有偿服务受到损害。(2分) (4)消费文化

类商品时精神受到损害。(2分) (5)因上述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产生的精神伤害。(2

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经营魔法 反映美国文化和

情趣的迪斯尼乐园在日本千叶县浦安市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东京迪斯尼乐园”。1983

年开业后,当时许多商界人士认为该乐园将失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从开业至1991年5

月,游客累计为1亿多人次。现在该园每天吸引1600多游客,年营业额约1470多亿日

元,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奇迹。该园的成功是运用独特的经营技巧,全方位满足游客旅游消

费心理动机。为了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从规划、建设到经营,处处体现出心理诱

导策略。1.地理位置。该园在最初选址时,就经过审慎的调查和预测分析,最后确定在距东

京约10公里,乘电车20分钟,便可到达的浦安市。这种决策既避开闹市的喧哗,又不失

距离优势。2.占地面积。该乐园占地面积为46.2公顷,面积之大,使游客不可能在一日内

游完乐园的全部景点,而且每一个景点对游客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使游客不愿意放弃其中

的任何一个景点,这无形中提高了游客的“重游率”。

…… 问题:

1.为什么反映美国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能在日本获得成功? 2.日本迪斯尼乐园采取了哪

些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 3.我国上海正在兴建迪斯尼乐园,你认为怎样才能使

未来的上海迪斯尼乐园既不失迪斯尼传统风格,又适应我国游客的需求?(至少要写出3

个方面的理由)(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试题分值:20分) 答:1.说明迪

斯尼乐园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动机,他的成功主要是对日本游客的心理诱导。(3分) 2.在

案例中提到的六个方面,采取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即地理位置、占地面积、

景观环境、适应国情、商品奇俏和设施常新。(6分) 3.结合本案例和所学知识,至少能写

出三方面理由,如融入中国元素;

销售有特色的商品;

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热情等等。(6分)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卢圣)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终结性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

案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终结性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

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绿

色营销的推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定义为纯粹的( )。

企业行为 2. 网络营销是一种以( )为主导的营销方式。

消费者 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成

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 )。

权力距离 4. 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被称为( )。

兴趣 5. 按消费者购买目标选定程度,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

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结果可以知道,这种决策属于( )。

半确定型 6.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 )。

选择性扭曲 7. 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

称为( )。

学习 8.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

的可能性会增加的顺从技巧被称为( )。

脚在门内技巧 9. 关于顺从的正确表述是( )。

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 10. “踏脚进门技巧”的推销技术利用态度形成

理论中的( )。

自我知觉理论 11. 西尔斯说服模型认为,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时,最好的信息呈现方

式是( )。

书面信息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 )。

听觉编码 13. 人的感官察觉微弱刺激的能力称为( )。

绝对感受性 14. 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

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被称为( )。

能力 15. 关于消费者感知与产品实际质量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实际的质量上升,消费者感知上升,消费者购买时还会有重复性购买行为 二、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 )。

驱力 习惯强度 诱因 2. 就实质而言,绿色营销是一种( )负责任的营销活动。

对自然 对社会 3. 了解一个品牌的竞争力和健康程度,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 )。

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传递 品牌在市场中的直观表现 品牌的竞争前景 4. 消费者想象

的形式可划分为( )。

黏合 夸张 人格化 典型化 5. 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的体液说,后人将人的气质类

型归纳为( )。

抑郁质 黏液质 多血质 胆汁质 6. 关于李克特量表的正确表述是( )。

是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项目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它对单独

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 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的陈述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

常情况下,李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7. 影响口碑型信息源传播效果

的因素包括( )。

口碑的主动搜寻 关系强度 感知风险 8. 网络促销是一种( )的营销方式,可通过信

息和交互式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低成本 人性化 9.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

社会文化因素 绿色教育 消费者自身因素 10. 在消费者购物活动中,存在的两个基本

选择要素是( )。

商品 服务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

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致感觉产生等量的变化。

F × 2. 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的特征是低度消费者介入但有着显著的品牌差异,此时

可看到消费者经常转换品牌。

F × 3. 品牌知晓度是向消费者提示品牌所属品类中的所有竞争品牌时,消费者认识某

品牌的比例。

T √ 4.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通常以语言形式的意见,或非语言形式的动作、行为

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

T √ 5.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F × 6.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

惯,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T √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行为潜能与短缺或需要强度同向变动,与产品的

特性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需要以及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距离呈反向变动。

F × 8. 心理学家认为,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

程度越深,态度改变就越困难。

T √ 9.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家庭成员。

T √ 10. 消费者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T √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通货膨胀程度与消费者行为有什么关

系?(试题分值:10分)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

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

上涨现象。(4分) (1)一般认为,3%以内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3

分) (2)但是,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是有害的。

(3分) 2.什么是消费者购买决策?其特点是什么?(试题分值:10分) 答:(1)消费者购

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选择、购买能满足某一特定

需要的产品的过程。(2分)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有:目的性、(2分)过程性、(2

分)差异性、(2分)复杂性和情景性。(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克

劳德-霍普金斯的广告技巧 喜力滋啤酒曾是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卖得最好的啤酒,但在

它成为美国卖得最好的啤酒之前,它在美国的排名只是第5位,后来现代广告奠基人之一

的克劳德-霍普金斯接手了这个广告,短时间内就让它从第五一跃成为了第一。当时美国啤

酒流行“纯啤酒”大战,每家都宣称自己是纯啤酒,在广告中把“纯”字写的特别大,甚

至后来用两页来写这个“纯”字,但这些做法对消费者毫无意义。用克劳德-霍普金斯的话

说,这些广告都如鹅划水以后留不下任何痕迹。克劳德-霍普金斯在喜力滋啤酒的啤酒广告

中,讲述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滋啤酒“纯啤酒”的独特。

…… 问题:

(1)请利用西尔斯说服模型,解释克劳德-霍普金斯是如何改变消费者态度的? 答:

西尔斯等人发展了霍夫兰德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包括四方面(外部刺激、说服对象、作用

过程和结果)的说服模型。(2分)广告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重要工具。(1分)广告的作用

在于传播与说服。(1分)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做法就是利用广告劝说消费者形成或转变对

喜力滋啤酒的态度,(2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改变消费者对原有商品的态度是用事实说

话,而不是“忽悠”。(2分)在广告大面积轰击消费者的今天,成功的广告可能会有多条

途径,但用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表述,就是:与众不同。(2分)市场经营活动亦然,独出

心裁,另辟蹊径是当今品牌销售时代的捷径。(2分)这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其创意的

思路多被人效仿,但效仿者并非都获得成功。(1分) (2)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对消费者进

行直接说服和间接说服?(试题分值:20分) 答:直接说服就是以语言、文字、画面等为载

体,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直接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以达到改变其固有态度的目的。(2分)

间接说服又称间接影响,它与直接说服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使用各种非语言方式向消

费者施加影响,通过潜移默化,诱导消费者自动改变态度。(2分)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双因

素理论,商品的必备条件是( )。

保健因素 2. 由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下的需要,

属于( )。

社会性消费行为 3. 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稳定的动力

特征被称为( )。

气质 4. 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被称为( )。

选择性注意 5. 按照消费者问题解决的方式,价值低、次数频的商品的购买决策属于

( )。

常规反应决策 6.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时,首先本

着( )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谁经销谁负责 7. 消费者按自己对产品的使用目的和需求状况,综合分析市场上各种

经由正式或非正式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作的抽象的主观评价被称为

( )。

购后感知 8. 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增长经济,尊重生态学原理,并以生态学原理和

方法指导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新模式被称为( )。

稳态经济 9. 在网络营销中,不适宜采用的价格策略有( )。

撇脂价格策略 10.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 )。

选择性扭曲 11. 关于负需要的正确表述是( )。

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或与该商品相联系某一部分感到厌恶,甚至乐于支出一定的货币进

行回避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 )。

听觉编码 1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

成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 )。

权力距离 14. 消费者的人格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自尊心。高自我监控的人的行

为表现为( )。

对外界信息敏感 15.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消费者态度改变模型认为,要说服

消费者发生态度改变,需要经历的首个阶段是( )。

注意 二、多选题(共10题,共10分) 1. 绿色消费需要是一种满足自我、超越自我

的理性行为,其内容一般符合( )原则。

3E 3R 2. 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看,网络营销产生的基础包括( )。

科技创新 消费观念转变 市场竞争 3. 依据能力与消费行为的表现划分,成熟型消费

者表现为( )。

对于所需要的商品不仅非常了解,而且有长期的购买和使用经验 注重从整体角度综合

评价商品的各项性能,能够正确辨别商品的质量优劣 4.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涉及( )几大系统的复合性发展

观念。

自然 经济 社会 5. 根据学习理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 )三种学习方式而逐步获

得和发展的。

联想 强化 模仿 6.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

社会文化因素 绿色教育 消费者自身因素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

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 )。

驱力 习惯强度 诱因 8.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属于社交需要的内容有( )。

友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9.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观察法 问卷法 10.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动反映为( )。

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上升 食品比重逐步下降 服务性支出比重上升,商品

性支出比重下降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从众型购买动机是消费者以追求信

仰、遵守规范、继承传统等为主要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对人的

影响所致。

F × 2. 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总是正相关的。

F × 3. 网络营销是络营销的分销链比传统渠道的要短,一般属于一级渠道,即直接销

售。

F × 4.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F × 5.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

致感觉产生等量的变化。

F × 6. 某些商品或服务的市场需要在不同季节,或一周的不同日子,甚至一天的不同

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要状况被称为超饱和需要。

F × 7.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家庭成员。

T √ 8.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

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引发不舒服的感觉。

F × 9. 分析评价能力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加以直接反映的能力,为

进一步对商品做出分析判断提供依据。

F × 10. 网络应用于企业经营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能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

即所有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在消费者心目中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

距。

T √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如何理解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试

题分值:10分) 答: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发展与延伸,并无本质差异,

主要表现为:(1分) (1)超越自我的绿色需要;

(2分) (2)简约主义的引入;

(2分) (3)强化绿色的引致效应;

(2分) (4)绿色消费的理智性;

(2分) (5)绿色消费的社会性。(1分) 2.简述消费者投诉的范围。(试题分值:10

分) 答:根据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具体规定,消费者在受到下列损害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

反映并进行投诉:

(1)当消费者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利益受到损害时。(2分) (2)消费者受到诱

骗性销售方式的损害。(2分) (3)消费者的有偿服务受到损害。(2分) (4)消费文化

类商品时精神受到损害。(2分) (5)因上述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产生的精神伤害。(2

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经营魔法 反映美国文化和

情趣的迪斯尼乐园在日本千叶县浦安市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东京迪斯尼乐园”。1983

年开业后,当时许多商界人士认为该乐园将失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从开业至1991年5

月,游客累计为1亿多人次。现在该园每天吸引1600多游客,年营业额约1470多亿日

元,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奇迹。该园的成功是运用独特的经营技巧,全方位满足游客旅游消

费心理动机。为了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从规划、建设到经营,处处体现出心理诱

导策略。1.地理位置。该园在最初选址时,就经过审慎的调查和预测分析,最后确定在距东

京约10公里,乘电车20分钟,便可到达的浦安市。这种决策既避开闹市的喧哗,又不失

距离优势。2.占地面积。该乐园占地面积为46.2公顷,面积之大,使游客不可能在一日内

游完乐园的全部景点,而且每一个景点对游客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使游客不愿意放弃其中

的任何一个景点,这无形中提高了游客的“重游率”。

…… 问题:

1.为什么反映美国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能在日本获得成功? 2.日本迪斯尼乐园采取了哪

些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 3.我国上海正在兴建迪斯尼乐园,你认为怎样才能使

未来的上海迪斯尼乐园既不失迪斯尼传统风格,又适应我国游客的需求?(至少要写出3

个方面的理由)(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试题分值:20分) 答:1.说明迪

斯尼乐园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动机,他的成功主要是对日本游客的心理诱导。(3分) 2.在

案例中提到的六个方面,采取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即地理位置、占地面积、

景观环境、适应国情、商品奇俏和设施常新。(6分) 3.结合本案例和所学知识,至少能写

出三方面理由,如融入中国元素;

销售有特色的商品;

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热情等等。(6分)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