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拜以冬)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松
果教学设计
【篇一】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采松果》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
系。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
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体会加法交换
律。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 1 页 共 24 页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
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经
过剧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
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
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 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
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
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出
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
法的意义:把两局部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
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
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5.指名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表达。〔1.先把4根和5根合并在
第 2 页 共 24 页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拜以冬)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松
果教学设计
【篇一】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采松果》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
系。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
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体会加法交换
律。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 1 页 共 24 页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
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经
过剧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
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
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 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
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
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出
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
法的意义:把两局部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
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
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5.指名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表达。〔1.先把4根和5根合并在
第 2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