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临床效果观察

IT圈 admin 24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凤淼淼)

6O・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2014,Vo1.17 No.1 

tol,2004,3l(4):853—868. 

少搬动,保持呼吸通畅。予降低颅内压治疗,并监测血压,降 

压药物要能迅速降压,但不降低心脏输出量,保证重要生命 

器官灌注及子宫胎盘血流,并对母婴无不利影响。若出血量 

大,则可行手术治疗。要及时终止妊娠,并监测及防止多脏 

E3]NF—k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 

志,2005,26(5):10。 

[3]Lanska DJ,Kryscio RJ.Risk factors for prepartum and postpar— 

turn stroke and intracranial venous thromhsis[J].Stroke,2000, 

31(6):1 274-1 282. 

器功能衰竭,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临床上为降低妊高征 

并发脑出血的发生,需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发现并治疗妊 

高征,密切关注高危人群(包括初产妇,孕妇年龄<18岁或> 

40岁,多胎妊娠,妊高征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低社会经济 

状况等),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并注意与神经内、外科的联系。 

3参考文献 

F1]Sibai BM,Coppage KH.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stroke during pregnancy/postpa}tum[J].Clinical Perina— 

[43杨冬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脑血管意外[J].实用妇产 

科杂志,2002,18(5):263. 

[5 3 Jeng js,Tang SC,Yip PK.Incidence and etiologies of stroke 

during puerperium as evidenced in Taiwanese women[J]. 

Cerebravsc Dis,2004,18(4):290—295. 

(收稿2013—06—15)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临床效果观察 

张 海 刘 阳 曾令勇 吴贵强 张 波 

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其 

中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 

效果、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完全缓解47.8 和有效8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27.91 和 

6O.47 ;观察组仅有2.17 治疗之后病情仍然进展,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 ,上述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观察组分别有34.78%、1O.87 和32.61%发生胃肠反应、脑水肿加重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25.58 、9.30 

和39.53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1 a生存率为89.13 ,与对照组为74.42 (P>0.05),观察组患 

者3 a生存率为4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2O.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实施同步放化 

疗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胶质瘤;手术;放疗;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4)01—0060—03 

行2周。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约占脑肿 

瘤的5o [1]。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术后易复发,预后往往 

较差。通过对46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辅 

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一O1—2O1O—O1我院收治的脑胶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步化疗。给予患者 

75 mg・m-。・d- 替莫唑胺口服,连续治疗6周。在放疗2周 

后开始给予维持治疗,剂量为15O~200 mg,连续治疗5 d,停 

止用药23 d,然后重复治疗,以28 d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 

治疗期间无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均常规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肿瘤完全消 

失,且至少4周无新的病灶出现为完全缓解;以肿瘤体积缩 

瘤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 

例;年龄22 ̄71岁,平均(49.67±5.30)岁;肿瘤位于幕上34 

例,幕下9例;肉眼全切27例,肉眼残留26例;病理分级Ⅱ 

小一半以上,且至少4周无新病灶出现为部分缓解;以肿瘤 

Ⅲ级29例,IV级14例。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 

体积缩小超过1/4但不足1/2为稳定;以肿瘤体积增大或者 

有新病灶出现为病变进展L2]。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 

效。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 a,统计2组 

患者生存率。 

例;年龄23~72岁,平均(50.03±5.41)岁;肿瘤位于幕上36 

例,幕下1O例;肉眼全切及残留各28例;病理分级Ⅱ~Ⅲ级 

3O例,IV级1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级 

以及手术处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O.05)。 

1.2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1.2.1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治疗。于手术之后2--4周开 

始进行放射治疗。每周进行5次全脑照射治疗,2.0Gy/次, 

连续照射4周。然后缩小照射范围,继续进行治疗,连续进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完全缓解和有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2014,Vo1.17 No.1 ・61・ 

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病情进展患者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 

放疗终末间隙期内肿瘤细胞发生较为快速的增殖;而化疗还 

可避免放疗对细胞产生亚致死性或者潜在致死性损伤之后 

的修复作用,提高放疗的敏感性_5]。通过放疗照射,开放了 

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EE较[ ( )] 

患者的血脑屏障,有利于化疗药物在脑组织的分布。考虑到 

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自身的毒性作用,因此我们以同步放化 

疗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先进行某种治疗而 

引起对另一种治疗的抗性。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莫替唑胺是咪唑四嗪类衍生物,为二代烷化剂,具有极 

2.2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高的生物利用度,在进入体内之后无需经过肝脏代谢,而是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 

注:与对照组相比,0P>O.05 

2.3 生存率2组患者1 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O.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I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讨论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恶性颅脑肿瘤,以侵袭性生长为主, 

往往与周围神经组织的界限不清,由于其发生部位相对特 

殊,特别是部分肿瘤位于功能区,手术治疗时为了兼顾脑组 

织的功能而只能将肿瘤组织进行部分切除¨3],如果不在手术 

之后给予患者其他治疗,肿瘤很容易复发,术后5 a患者的生 

存率低于1/4,甚至很多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即死亡_4] 针 

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 

综合治疗。 

放疗结合化疗,其治疗理论基础是放疗与化疗分别作用 

于不同的解剖部位和身体不同的空间位置,化疗在防止转移 

的同时对局部组织与放疗也具有联合作用;放疗有助于化疗 

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化疗能够使病变体积缩小,有利于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放射敏感性。 

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其所处的细胞周期时相有关, 

G2/M期最敏感,而S期基本无效。化疗药物对S期细胞具 

有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同步放化疗对细胞的杀伤具 

有互补性。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对细胞杀伤的靶部位是 

DNA,化疗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对放射损伤的修复,从而增强 

放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加其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放 

化疗可以作用于不同氧含量、不同pH值以及处于不同细胞 

周期的肿瘤细胞,从而更为有效的减少细胞的增殖,避免在 

在全身进行广泛的分布,并可通过血脑屏障l_6]。该药物在体 

内可转化为一种细胞毒性药物,与肿瘤细胞的DNA发生 甲 

基化改变,从而改变其RNA,进而干扰蛋白质合成,对于脑 

胶质瘤其作用优于其他化疗药物。 

胶质瘤可占颅脑肿瘤的半数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恶性 

肿瘤_7]。经过手术治疗者具有极高的原位复发率,其中超过 

9O%的患者复发部位距离原发肿瘤2 cm以内。随着肿瘤治 

疗的发展,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交 

叉 ]。通过放射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复发 

率。单纯进行放射治疗,虽然可通过提高局部照射量来改善 

治疗效果,但是对正常的脑组织损伤同样加大,因此并不是 

理想的方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基础上实施放 

化疗同步治疗,其有效率达89.13 ,而单纯进行放射治疗的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6O.47 ;观察组患者3 a生存率为 

47.83 ,对照组为2O.9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传统的烷化剂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最为常见 

的不良反应,而莫替唑胺作为新型药物,其毒性较小,而且甚 

少在体内蓄积,所造成的骨髓抑制可以逆转[9],因此我们观 

察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 

别。 

总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实施放化疗同步辅助治疗可改 

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 

的不良反应,因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4参考文献  .

[1] 张俊年,魏大年,史泓浏,等.体外药敏试验及化疗耐药和敏感 

分子特征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临床个体化化疗研究[J].中国 

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476—478. 

[2] 陈娜,刘秀英,吴君心,等.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 

胺化疗的疗效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5):363— 

365. 

[3]孙刚.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 

析[J].四川I医学,2012,33(10):1 776~1 777. 

[43 Yoshino A,Tashiro S,Ogino A,et a1.Gene expression pro— 

files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IFN—eand a combi—nation of te— 

mozolomide and IFN一13in malignant gliomas[J].Int J Oncol, 

2011,39(3):529—542. 

[5]Ogawa K,Ishiuchi S,Inoue O,et a1.Phase II trial of radiothera— 

PY after hyperbaric oxygenation with multiagent chemotherapy 

(procarbazine,nimustine,and vineristine)for high—grade glio— 

mas:Long—term resul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6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 O14,Vo1.17 No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2,82(2):732—738. 

[8]邹燕梅,熊华,于世英.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 

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2):184—187. 

[9]印海林,吴伟莉,金风,等.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及辅助替莫 

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研究[J].肿瘤, 

2011,31(5):428—431. (收稿2O13一O9 12) 

E6]甘燕玲,杨玉山,陈步东,等.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近 

期不良反应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693— 

695. 

[7]周绍兵,刘阳晨,高飞,等.恶性胶质瘤术后莫替唑胺化疗联合 

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34 35. 

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 

床分析 

刘 骥 李正明 惠小波 王彦平 

江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淮安223300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1 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非常高的致死性疾病,病情突 

发,发病时非常凶险,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绝大多数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是伴随自身高血压而引发的脑小 

动脉病变,并在血压突然急速上升时破裂所致¨1]。针对高血 

压脑出血病患,应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无框架 

体征平稳,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密切关注颅内压状况 , 

适量应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降颅压。 

1.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依据卒中评分量表,对其神经功 

能缺损予以评定。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刨抽吸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男98例,女82 

表1 2组临床情况 

例;年龄51~69周岁,平均(64.2±4.2)岁。将180例患者 

随机分成2组,立体定向微创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9O例。 

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 

断标准。全部患者发病时间均<2 d,均经头部CT诊断明 

确,无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病灶均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史 

<8 a。其中,立体定向微创组男41例,女49例;常规治疗组 

男45例,女45例。2组患者的性别、职业、社会层次、年龄等 

各方面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采用如下 

公式,最大层面的短轴×长轴×出血层面/2,出血量22~6O 

mL,常规治疗组(35.8--+11.1)mL,立体定向微创组为(36.9 

±12.3)mL。立体定向微创组手术均在发病2 d内进行,常 

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1.2手术方法微创组: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行微创穿刺 

引流术。操作方法l_2]:选择血肿面积最大层面中心做为穿刺 

靶点,取血肿同侧额部标记穿刺点。根据术前准确测量患者 

头颅CT片上提供的脑内血肿的三维数据,利用直角定位尺 

将上述三维数据以三维直角坐标的形式在病人的同侧额部, 

建立血肿面积最大层面的投影,根据采集的三维数据确定穿 

刺方向及穿刺深度。避开中央沟及静脉窦等重要结构,确定 

额部穿刺点,局部侵润麻醉后(患者采取基础麻醉或全身麻 

醉),定向颅内置管 ],向血肿腔置入圆钝头、多侧孔软硅胶 

1.5血脑障碍测定 在患者脑出血发病2周时问内,对立 

体定向微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腰椎穿刺术,留取脑脊液2 

血肿引流管至术前确定靶点,进行非阻力化缓慢抽吸清除脑 

内血肿,术毕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术后残留血肿于次日行 

4 mL ],所选患者在取脑脊液标本当天的晨起后,由医护 

人员取其空腹静脉血5 mL。对采集的血液和脑脊液,参照 

说明书,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脑脊液白蛋白和血清。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 

尿激酶血肿腔注入治疗,通过纤溶作用引流残存血凝块,至 

残血引出9O 以上拔除软引流管。 

1.3常规治疗组 医护人员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维持生命 

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凤淼淼)

6O・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2014,Vo1.17 No.1 

tol,2004,3l(4):853—868. 

少搬动,保持呼吸通畅。予降低颅内压治疗,并监测血压,降 

压药物要能迅速降压,但不降低心脏输出量,保证重要生命 

器官灌注及子宫胎盘血流,并对母婴无不利影响。若出血量 

大,则可行手术治疗。要及时终止妊娠,并监测及防止多脏 

E3]NF—k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 

志,2005,26(5):10。 

[3]Lanska DJ,Kryscio RJ.Risk factors for prepartum and postpar— 

turn stroke and intracranial venous thromhsis[J].Stroke,2000, 

31(6):1 274-1 282. 

器功能衰竭,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临床上为降低妊高征 

并发脑出血的发生,需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发现并治疗妊 

高征,密切关注高危人群(包括初产妇,孕妇年龄<18岁或> 

40岁,多胎妊娠,妊高征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低社会经济 

状况等),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并注意与神经内、外科的联系。 

3参考文献 

F1]Sibai BM,Coppage KH.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stroke during pregnancy/postpa}tum[J].Clinical Perina— 

[43杨冬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脑血管意外[J].实用妇产 

科杂志,2002,18(5):263. 

[5 3 Jeng js,Tang SC,Yip PK.Incidence and etiologies of stroke 

during puerperium as evidenced in Taiwanese women[J]. 

Cerebravsc Dis,2004,18(4):290—295. 

(收稿2013—06—15)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临床效果观察 

张 海 刘 阳 曾令勇 吴贵强 张 波 

四川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其 

中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 

效果、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完全缓解47.8 和有效8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27.91 和 

6O.47 ;观察组仅有2.17 治疗之后病情仍然进展,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 ,上述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观察组分别有34.78%、1O.87 和32.61%发生胃肠反应、脑水肿加重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25.58 、9.30 

和39.53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1 a生存率为89.13 ,与对照组为74.42 (P>0.05),观察组患 

者3 a生存率为4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2O.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实施同步放化 

疗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胶质瘤;手术;放疗;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4)01—0060—03 

行2周。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约占脑肿 

瘤的5o [1]。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术后易复发,预后往往 

较差。通过对46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辅 

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一O1—2O1O—O1我院收治的脑胶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步化疗。给予患者 

75 mg・m-。・d- 替莫唑胺口服,连续治疗6周。在放疗2周 

后开始给予维持治疗,剂量为15O~200 mg,连续治疗5 d,停 

止用药23 d,然后重复治疗,以28 d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 

治疗期间无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均常规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肿瘤完全消 

失,且至少4周无新的病灶出现为完全缓解;以肿瘤体积缩 

瘤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 

例;年龄22 ̄71岁,平均(49.67±5.30)岁;肿瘤位于幕上34 

例,幕下9例;肉眼全切27例,肉眼残留26例;病理分级Ⅱ 

小一半以上,且至少4周无新病灶出现为部分缓解;以肿瘤 

Ⅲ级29例,IV级14例。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 

体积缩小超过1/4但不足1/2为稳定;以肿瘤体积增大或者 

有新病灶出现为病变进展L2]。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 

效。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 a,统计2组 

患者生存率。 

例;年龄23~72岁,平均(50.03±5.41)岁;肿瘤位于幕上36 

例,幕下1O例;肉眼全切及残留各28例;病理分级Ⅱ~Ⅲ级 

3O例,IV级1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级 

以及手术处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O.05)。 

1.2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1.2.1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治疗。于手术之后2--4周开 

始进行放射治疗。每周进行5次全脑照射治疗,2.0Gy/次, 

连续照射4周。然后缩小照射范围,继续进行治疗,连续进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完全缓解和有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2014,Vo1.17 No.1 ・61・ 

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病情进展患者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 

放疗终末间隙期内肿瘤细胞发生较为快速的增殖;而化疗还 

可避免放疗对细胞产生亚致死性或者潜在致死性损伤之后 

的修复作用,提高放疗的敏感性_5]。通过放疗照射,开放了 

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EE较[ ( )] 

患者的血脑屏障,有利于化疗药物在脑组织的分布。考虑到 

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自身的毒性作用,因此我们以同步放化 

疗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先进行某种治疗而 

引起对另一种治疗的抗性。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莫替唑胺是咪唑四嗪类衍生物,为二代烷化剂,具有极 

2.2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高的生物利用度,在进入体内之后无需经过肝脏代谢,而是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 

注:与对照组相比,0P>O.05 

2.3 生存率2组患者1 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O.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I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讨论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恶性颅脑肿瘤,以侵袭性生长为主, 

往往与周围神经组织的界限不清,由于其发生部位相对特 

殊,特别是部分肿瘤位于功能区,手术治疗时为了兼顾脑组 

织的功能而只能将肿瘤组织进行部分切除¨3],如果不在手术 

之后给予患者其他治疗,肿瘤很容易复发,术后5 a患者的生 

存率低于1/4,甚至很多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即死亡_4] 针 

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 

综合治疗。 

放疗结合化疗,其治疗理论基础是放疗与化疗分别作用 

于不同的解剖部位和身体不同的空间位置,化疗在防止转移 

的同时对局部组织与放疗也具有联合作用;放疗有助于化疗 

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化疗能够使病变体积缩小,有利于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放射敏感性。 

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其所处的细胞周期时相有关, 

G2/M期最敏感,而S期基本无效。化疗药物对S期细胞具 

有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同步放化疗对细胞的杀伤具 

有互补性。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对细胞杀伤的靶部位是 

DNA,化疗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对放射损伤的修复,从而增强 

放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加其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放 

化疗可以作用于不同氧含量、不同pH值以及处于不同细胞 

周期的肿瘤细胞,从而更为有效的减少细胞的增殖,避免在 

在全身进行广泛的分布,并可通过血脑屏障l_6]。该药物在体 

内可转化为一种细胞毒性药物,与肿瘤细胞的DNA发生 甲 

基化改变,从而改变其RNA,进而干扰蛋白质合成,对于脑 

胶质瘤其作用优于其他化疗药物。 

胶质瘤可占颅脑肿瘤的半数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恶性 

肿瘤_7]。经过手术治疗者具有极高的原位复发率,其中超过 

9O%的患者复发部位距离原发肿瘤2 cm以内。随着肿瘤治 

疗的发展,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交 

叉 ]。通过放射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复发 

率。单纯进行放射治疗,虽然可通过提高局部照射量来改善 

治疗效果,但是对正常的脑组织损伤同样加大,因此并不是 

理想的方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基础上实施放 

化疗同步治疗,其有效率达89.13 ,而单纯进行放射治疗的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6O.47 ;观察组患者3 a生存率为 

47.83 ,对照组为2O.9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传统的烷化剂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最为常见 

的不良反应,而莫替唑胺作为新型药物,其毒性较小,而且甚 

少在体内蓄积,所造成的骨髓抑制可以逆转[9],因此我们观 

察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 

别。 

总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实施放化疗同步辅助治疗可改 

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 

的不良反应,因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4参考文献  .

[1] 张俊年,魏大年,史泓浏,等.体外药敏试验及化疗耐药和敏感 

分子特征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临床个体化化疗研究[J].中国 

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476—478. 

[2] 陈娜,刘秀英,吴君心,等.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 

胺化疗的疗效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5):363— 

365. 

[3]孙刚.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 

析[J].四川I医学,2012,33(10):1 776~1 777. 

[43 Yoshino A,Tashiro S,Ogino A,et a1.Gene expression pro— 

files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IFN—eand a combi—nation of te— 

mozolomide and IFN一13in malignant gliomas[J].Int J Oncol, 

2011,39(3):529—542. 

[5]Ogawa K,Ishiuchi S,Inoue O,et a1.Phase II trial of radiothera— 

PY after hyperbaric oxygenation with multiagent chemotherapy 

(procarbazine,nimustine,and vineristine)for high—grade glio— 

mas:Long—term resul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6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月第17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Jan. O14,Vo1.17 No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2,82(2):732—738. 

[8]邹燕梅,熊华,于世英.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 

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2):184—187. 

[9]印海林,吴伟莉,金风,等.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及辅助替莫 

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研究[J].肿瘤, 

2011,31(5):428—431. (收稿2O13一O9 12) 

E6]甘燕玲,杨玉山,陈步东,等.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近 

期不良反应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693— 

695. 

[7]周绍兵,刘阳晨,高飞,等.恶性胶质瘤术后莫替唑胺化疗联合 

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34 35. 

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 

床分析 

刘 骥 李正明 惠小波 王彦平 

江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淮安223300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1 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非常高的致死性疾病,病情突 

发,发病时非常凶险,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绝大多数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是伴随自身高血压而引发的脑小 

动脉病变,并在血压突然急速上升时破裂所致¨1]。针对高血 

压脑出血病患,应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无框架 

体征平稳,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密切关注颅内压状况 , 

适量应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降颅压。 

1.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依据卒中评分量表,对其神经功 

能缺损予以评定。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刨抽吸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男98例,女82 

表1 2组临床情况 

例;年龄51~69周岁,平均(64.2±4.2)岁。将180例患者 

随机分成2组,立体定向微创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9O例。 

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 

断标准。全部患者发病时间均<2 d,均经头部CT诊断明 

确,无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病灶均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史 

<8 a。其中,立体定向微创组男41例,女49例;常规治疗组 

男45例,女45例。2组患者的性别、职业、社会层次、年龄等 

各方面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采用如下 

公式,最大层面的短轴×长轴×出血层面/2,出血量22~6O 

mL,常规治疗组(35.8--+11.1)mL,立体定向微创组为(36.9 

±12.3)mL。立体定向微创组手术均在发病2 d内进行,常 

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1.2手术方法微创组: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行微创穿刺 

引流术。操作方法l_2]:选择血肿面积最大层面中心做为穿刺 

靶点,取血肿同侧额部标记穿刺点。根据术前准确测量患者 

头颅CT片上提供的脑内血肿的三维数据,利用直角定位尺 

将上述三维数据以三维直角坐标的形式在病人的同侧额部, 

建立血肿面积最大层面的投影,根据采集的三维数据确定穿 

刺方向及穿刺深度。避开中央沟及静脉窦等重要结构,确定 

额部穿刺点,局部侵润麻醉后(患者采取基础麻醉或全身麻 

醉),定向颅内置管 ],向血肿腔置入圆钝头、多侧孔软硅胶 

1.5血脑障碍测定 在患者脑出血发病2周时问内,对立 

体定向微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腰椎穿刺术,留取脑脊液2 

血肿引流管至术前确定靶点,进行非阻力化缓慢抽吸清除脑 

内血肿,术毕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术后残留血肿于次日行 

4 mL ],所选患者在取脑脊液标本当天的晨起后,由医护 

人员取其空腹静脉血5 mL。对采集的血液和脑脊液,参照 

说明书,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脑脊液白蛋白和血清。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 

尿激酶血肿腔注入治疗,通过纤溶作用引流残存血凝块,至 

残血引出9O 以上拔除软引流管。 

1.3常规治疗组 医护人员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维持生命 

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