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藏乐心)
第39卷第6期
2021年6月
中华养生保健
CHINESEHEALTHCARE
15
·调查报告·
1639例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曹志勇
1
孟延斌
1
王军峰
2
乔钦增
2
(1.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院骨外科,河北邢台,054001;2.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老年病学科,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目的分析邢台县体检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
年6月在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639例老年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有骨质疏松进行分组,有骨质疏松
524例,无骨质疏松111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BMI、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者有524例,患病率达
31.97%,低骨量者有528例,达35.5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年龄≥80岁骨质疏松患
病率明显升高,体质指数异常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正常体型,高血压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1mmol/L者
骨质疏松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茁=0.466,OR=1.594,95%CI:1.049~2.371)、年龄≥80岁(茁=0.267,
OR=1.306,95%CI:1.051~1.623)、体质指数异常(茁=1.312,OR=3.714,95%CI:1.181~11.887)、有高血压(茁=0.572,OR=1.772,95%
CI:1.488~2.019)及空腹血糖高(茁=1.215,OR=3.370,95%CI:1.981~5.677)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0.05)。结论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高发,保持正常体重,加强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
中图分类号:R6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15-0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
谢性骨病。该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人口老
龄化日趋严重,2018年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0%
[1]
。有研究表明影响
骨质疏松症患病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运动量、膳食
情况、吸烟、饮酒等
[2]
,如果不及早预防和干预将会导致骨折,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本研究对邢台县老年人
进行骨密度体检,了解该地老年人群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
与其他体检指标的关系,为邢台县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预防
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
院进行体检且资料完整的163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
回顾性分析。男性942例,女性697例,平均年龄(71.22±5.86)
岁,按照骨密度测量情况,T值≤2.5为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
524例,无骨质疏松1115例。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医院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②资料完整;
③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甲亢、库欣综合征及肿瘤等影响骨代谢的疾
病;②近1个月内服用影响骨密度的药物如钙剂、糖皮质激素
及维生素D制剂等。
1.3测量方法
骨密度测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体检
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处骨密度,得骨密度值(BMD),与同性
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下降的标准差为T值。根据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T值≥-1.0为正常,-2.5<T值<
-1.0为低骨量,T值≤2.5为骨质疏松。
体格检查:对所有检查者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常规的身高、
体质量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BMI<18.5kg/m
2
为消
瘦,18.5kg/m
2
≤BMI≤23.9kg/m
2
为正常体重,24kg/m
2
≤BMI≤
27.9kg/m
2
为超重,BMI≥28kg/m
2
为肥胖。受检者安静休息坐
位,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当日血压,
每次间隔1min,高血压诊断标准为非同日测量3次收缩压
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实验室检测:受检者空腹超过8h,于体检当日晨起抽取肘
静脉血5mL,检查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
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
1.4观察指标
性别、年龄、BMI、骨密度、FBG、TC、TG、HDL-C、LDL-C。
1.5统计学方法
基金项目: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9ZC259)。
作者简介:曹志勇(1979.10-),男,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本科,主
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外科,骨质疏松症。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依s)描
述,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
16
中华养生保健
CHINESEHEALTHCARE
第39卷第6期
2021年6月
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0.05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密度体检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平均骨密度T值为(-1.32±0.91),骨密
度正常者533例,占32.52%;低骨量者582例,占35.51%;骨
质疏松者达524例,占31.97%。
2.2骨质疏松单因素分析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者年
龄≥80岁,体质指数异常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正常体型,高
血压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1mmol/L骨质
疏松患病率升高(<0.05)。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见
表1。
2.3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因变量赋值:无骨质疏松=0,有骨质疏松=1。自变量赋值:
男=0,女=1;年龄<80岁=0,年龄≥80岁=1;BMI正常=0,
BMI异常=1;无高血压=0,有高血压=1;FBG<6.1mmol/L=0,
FBG≥6.1mmol/L=1。以是否发生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单因素分
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女性、年龄≥80岁、BMI异常、有高血压及空腹血糖高
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0.05)。见表2。
表1骨质疏松分布情况[n(%)]
表2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3讨论
邢台县1639例体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31.97%,较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总患病率的36%稍低
[3]
,与本研究的对象
是体检人群有关,体检者多为对健康重视的人群,其行为生活
方式倾向于健康的因素多,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但老年
人群骨质疏松仍达到近1/3,而且还有35.51%老年人处于低骨
量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老年群体的骨密度,对其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进行治疗。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升高,女性骨质
疏松高于男性,这与其他研究一致
[4]
。年龄影响骨质疏松患病
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功能减弱,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老年人
的运动量偏少,可能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女性容易发生
骨质疏松可能与孕期胎儿需要大量钙,出现负钙平衡,引起骨
密度峰值下降有关;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维生素D受
体敏感性的下降,引起钙盐流失增多,从而引起骨质疏松
[5]
。由
此可见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年女性群体的骨质疏松,加强监测及
筛查。
体检结果分析表明骨质疏松与BMI有关,消瘦者骨质疏
松患病率为正常者的5.942倍,肥胖也是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
因素,这与黄彬彬等
[6]
研究相符。消瘦人群脂肪含量少,脂肪组
织可以分泌瘦素、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而这些调节因
子具有促进骨形成和防止骨量流失
[7]
。适当的增重有助于减少
骨质疏松,但不要过胖,肥胖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正常体重的
1.402倍。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刘颖
等的研究结果类似;空腹血糖升高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国
内也有类似的报道;空腹血糖升高可能存在胰岛素缺乏或抵
抗,有研究表明胰岛素缺乏,可抑制成骨细胞合成,增加骨质流
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高血压人群的管理
及空腹血糖的监测,有效的控制血压及血糖,减少骨质疏松的
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老年群体骨质疏松的检查,特别
关注老年女性人群,老年人不要过度减肥或增肥,保持正常体
重,加强血压和血糖的控制,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
杂志,2019,12(4):317-318.
[2]田利民,杨睿斐,魏莲花,等.甘肃省绝经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流
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11(2):142-148.
[3]贺丽英,孙蕴,要文娟,等.2010-2016年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
率Meta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2):1590-1596.
[4]赵宗权,吴贻红,汤振源,等.老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
施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7):994-997.
[5]ChawlaJ,SharmaN,AroraD,nsitometrystatusanditsassoci-
atedfactorsinperiandpostmenopausalfemales:Acrosssectionalstudy
fromatertiarycarecentreinIndia[J].TaiwanJObstetGynecol,2018,57(1):
100-105.
[6]黄彬彬,赵秀欣.某高校4056例教职工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4):500-502.
[7]ShapsesSA,PopLC,yisaconcernforbonehealthwith
aging[J].NutrRes,2017,39:1-13.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藏乐心)
第39卷第6期
2021年6月
中华养生保健
CHINESEHEALTHCARE
15
·调查报告·
1639例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曹志勇
1
孟延斌
1
王军峰
2
乔钦增
2
(1.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院骨外科,河北邢台,054001;2.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老年病学科,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目的分析邢台县体检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
年6月在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639例老年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有骨质疏松进行分组,有骨质疏松
524例,无骨质疏松111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BMI、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者有524例,患病率达
31.97%,低骨量者有528例,达35.5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年龄≥80岁骨质疏松患
病率明显升高,体质指数异常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正常体型,高血压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1mmol/L者
骨质疏松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茁=0.466,OR=1.594,95%CI:1.049~2.371)、年龄≥80岁(茁=0.267,
OR=1.306,95%CI:1.051~1.623)、体质指数异常(茁=1.312,OR=3.714,95%CI:1.181~11.887)、有高血压(茁=0.572,OR=1.772,95%
CI:1.488~2.019)及空腹血糖高(茁=1.215,OR=3.370,95%CI:1.981~5.677)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0.05)。结论老年女性骨
质疏松高发,保持正常体重,加强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
中图分类号:R6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15-0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
谢性骨病。该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人口老
龄化日趋严重,2018年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0%
[1]
。有研究表明影响
骨质疏松症患病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运动量、膳食
情况、吸烟、饮酒等
[2]
,如果不及早预防和干预将会导致骨折,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本研究对邢台县老年人
进行骨密度体检,了解该地老年人群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
与其他体检指标的关系,为邢台县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预防
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
院进行体检且资料完整的163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
回顾性分析。男性942例,女性697例,平均年龄(71.22±5.86)
岁,按照骨密度测量情况,T值≤2.5为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
524例,无骨质疏松1115例。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医院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②资料完整;
③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甲亢、库欣综合征及肿瘤等影响骨代谢的疾
病;②近1个月内服用影响骨密度的药物如钙剂、糖皮质激素
及维生素D制剂等。
1.3测量方法
骨密度测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体检
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处骨密度,得骨密度值(BMD),与同性
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下降的标准差为T值。根据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T值≥-1.0为正常,-2.5<T值<
-1.0为低骨量,T值≤2.5为骨质疏松。
体格检查:对所有检查者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常规的身高、
体质量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BMI<18.5kg/m
2
为消
瘦,18.5kg/m
2
≤BMI≤23.9kg/m
2
为正常体重,24kg/m
2
≤BMI≤
27.9kg/m
2
为超重,BMI≥28kg/m
2
为肥胖。受检者安静休息坐
位,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当日血压,
每次间隔1min,高血压诊断标准为非同日测量3次收缩压
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实验室检测:受检者空腹超过8h,于体检当日晨起抽取肘
静脉血5mL,检查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
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
1.4观察指标
性别、年龄、BMI、骨密度、FBG、TC、TG、HDL-C、LDL-C。
1.5统计学方法
基金项目: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9ZC259)。
作者简介:曹志勇(1979.10-),男,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本科,主
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外科,骨质疏松症。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依s)描
述,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
16
中华养生保健
CHINESEHEALTHCARE
第39卷第6期
2021年6月
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0.05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密度体检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平均骨密度T值为(-1.32±0.91),骨密
度正常者533例,占32.52%;低骨量者582例,占35.51%;骨
质疏松者达524例,占31.97%。
2.2骨质疏松单因素分析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者年
龄≥80岁,体质指数异常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正常体型,高
血压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1mmol/L骨质
疏松患病率升高(<0.05)。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见
表1。
2.3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因变量赋值:无骨质疏松=0,有骨质疏松=1。自变量赋值:
男=0,女=1;年龄<80岁=0,年龄≥80岁=1;BMI正常=0,
BMI异常=1;无高血压=0,有高血压=1;FBG<6.1mmol/L=0,
FBG≥6.1mmol/L=1。以是否发生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单因素分
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女性、年龄≥80岁、BMI异常、有高血压及空腹血糖高
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0.05)。见表2。
表1骨质疏松分布情况[n(%)]
表2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3讨论
邢台县1639例体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31.97%,较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总患病率的36%稍低
[3]
,与本研究的对象
是体检人群有关,体检者多为对健康重视的人群,其行为生活
方式倾向于健康的因素多,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但老年
人群骨质疏松仍达到近1/3,而且还有35.51%老年人处于低骨
量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老年群体的骨密度,对其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进行治疗。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升高,女性骨质
疏松高于男性,这与其他研究一致
[4]
。年龄影响骨质疏松患病
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功能减弱,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老年人
的运动量偏少,可能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女性容易发生
骨质疏松可能与孕期胎儿需要大量钙,出现负钙平衡,引起骨
密度峰值下降有关;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维生素D受
体敏感性的下降,引起钙盐流失增多,从而引起骨质疏松
[5]
。由
此可见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年女性群体的骨质疏松,加强监测及
筛查。
体检结果分析表明骨质疏松与BMI有关,消瘦者骨质疏
松患病率为正常者的5.942倍,肥胖也是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
因素,这与黄彬彬等
[6]
研究相符。消瘦人群脂肪含量少,脂肪组
织可以分泌瘦素、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而这些调节因
子具有促进骨形成和防止骨量流失
[7]
。适当的增重有助于减少
骨质疏松,但不要过胖,肥胖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正常体重的
1.402倍。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刘颖
等的研究结果类似;空腹血糖升高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国
内也有类似的报道;空腹血糖升高可能存在胰岛素缺乏或抵
抗,有研究表明胰岛素缺乏,可抑制成骨细胞合成,增加骨质流
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高血压人群的管理
及空腹血糖的监测,有效的控制血压及血糖,减少骨质疏松的
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老年群体骨质疏松的检查,特别
关注老年女性人群,老年人不要过度减肥或增肥,保持正常体
重,加强血压和血糖的控制,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
杂志,2019,12(4):317-318.
[2]田利民,杨睿斐,魏莲花,等.甘肃省绝经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流
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11(2):142-148.
[3]贺丽英,孙蕴,要文娟,等.2010-2016年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
率Meta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2):1590-1596.
[4]赵宗权,吴贻红,汤振源,等.老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
施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7):994-997.
[5]ChawlaJ,SharmaN,AroraD,nsitometrystatusanditsassoci-
atedfactorsinperiandpostmenopausalfemales:Acrosssectionalstudy
fromatertiarycarecentreinIndia[J].TaiwanJObstetGynecol,2018,57(1):
100-105.
[6]黄彬彬,赵秀欣.某高校4056例教职工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4):500-502.
[7]ShapsesSA,PopLC,yisaconcernforbonehealthwith
aging[J].NutrRes,2017,3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