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陈苇)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
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2、我们的行为应该在自己内在的态度和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
A.对
B.错
答案: 对
3、作弊者倾向于高估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A.对
B.错
答案: 对
4、一般来说,了解越少,偏见越多。
A.对
B.错
答案: 对
5、人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地反应客观世界。
A.对
B.错
答案: 对
6、人的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基于内在的动力,也可能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压力。
A.对
B.错
答案: 对
7、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
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8、在“基本归因错误”中,当事人通常更多进行内归因,旁观者常常更多做外归因。
A.对
B.错
答案: 错
9、心理学研究发现,个性比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预测效度更好。
A.对
B.错
答案: 错
10、《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与人行为的个体差异
B.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C.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
D.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答案: 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
导我们的
第一章
1、每个人的观点、偏好和心境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2、公开表达反对态度后,“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A.对
B.错
答案: 对
3、从众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4、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
A.对
B.错
答案: 对
5、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决策总是优于个人决策。
A.对
B.错
答案: 错
6、不通过奖惩或竞争,就不可能影响对方。
A.对
B.错
答案: 错
7、群体中的个体与单独的个体,行为表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8、群体成员间相互接触,往往会极化已有的观点和行为。
A.对
B.错
答案: 对
9、当个体绩效容易识别时,就会发生社会懈怠现象。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在团队工作情景下,如果个人业绩难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就可能产生社会懈怠
现象。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人的行为总是建立在自己的态度的基础上。
A.对
B.错
答案: 错
2、人倾向于喜欢在愉悦时见到的人或物,不喜欢在难受时见到的人或物。
A.对
B.错
答案: 对
3、一般父母对最小的孩子关照更多,往往导致产生“百姓爱幺儿”的现象。
A.对
B.错
答案: 对
4、“越来之不易越珍惜”,心理学理论认同这种说法。
A.对
B.错
答案: 对
5、随着视频材料的增多,我们越来越不需要阅读文字了。
A.对
B.错
答案: 错
6、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给别人洗脑是不可能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7、洗脑的基本方法有:
A. 晓之以理
B. 动之以情
C. 导之以行
D. 胡搅蛮缠
答案: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8、人的判断和决策,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强烈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9、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10、人不仅会“先知后行”,也会“先行后知”。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主观的偏见经常能演化为客观的现实。
A.对
B.错
答案:A
2、人的认知可能使我们感知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关系。
A.对
B.错
答案:A
3、为了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人甚至会不惜扭曲对现实的认知。
A.对
B.错
答案:A
4、囚徒困境揭示出: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A.对
B.错
答案:A
5、冲突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的侵犯行为是被迫自卫。
A.对
B.错
答案:A
6、挫折不会引起对第三方的侵犯行为。
A.对
B.错
答案:B
7、直觉在帮助我们快速认知环境的同时,也可能误导我们。
A.对
B.错
答案:A
8、人通常喜欢自己群体的成员胜于喜欢别人群体的成员
A.对
B.错
答案:A
9、一般来说,你与某人的冲突越多,你对他/她的偏见就越多。
A.对
B.错
答案:A
10、有心理学家认为,侵犯本能是一种生存策略。
A.对
B.错
答案:A
11、心理学研究证实了宣泄理论,而不支持学习理论。
A.对
B.错
答案:B
12、冲突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的侵犯行为是被迫自卫。
A.对
B.错
答案:A
13、一般来说,个体遭受的挫折和打击越多,产生的主观偏见也就越多。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
1、进化理论认为,助人行为实质上是一种集体层面上的自私行为。
A.对
B.错
答案:A
2、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
A.对
B.错
答案:A
3、帮助别人,自己能收获快乐。
A.对
B.错
答案:A
4、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源于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遵从。
A.对
B.错
答案:A
5、雌性倾向选择养育能力更优秀的雄性繁衍后代。
A.对
B.错
答案:A
6、雄性倾向于选择生育能力更优秀的雌性繁衍后代。
A.对
B.错
答案:A
7、对于自己熟悉的人或物,我们倾向于产生喜爱性“偏见”。
A.对
B.错
答案:A
8、我们不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
A.对
B.错
答案:A
9、囚徒困境揭示出: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A.对
B.错
答案:A
10、不合作通常来源于对对方的不信任。
A.对
B.错
答案:A
第五章
1、邹三吉是孙成的()
A.丈母娘
B.父亲
C.师傅
D.哥哥
答案:C
2、孙成看上了王家酒店的卖酒姑娘,于是专门去王家酒店买酒。
A.对
B.错
答案:B
3、由于长辈的反对,一对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
A.对
B.错
答案:B
4、孙成与王桂英相好后,决定离家私奔。
A.对
B.错
答案:B
5、最终,一对年轻人和两位老人都结为夫妻。
A.对
B.错
答案:A
6、《孙成打酒》展现了恋爱中男追女的具体细节。
A.对
B.错
答案:B
7、《孙成打酒》故事展现了本课程中曾经提到的女追男的哪些技巧?
A. 接近
B. 接触
C. 控制
D. 冷落
答案:AB
8、王桂英对孙成一见钟情。
A.对
B.错
答案:A
9、邹三吉是孙成的亲爹。
A.对
B.错
答案:B
10、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最终也促成的两位老人的婚事。
A.对
B.错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陈苇)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
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2、我们的行为应该在自己内在的态度和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
A.对
B.错
答案: 对
3、作弊者倾向于高估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A.对
B.错
答案: 对
4、一般来说,了解越少,偏见越多。
A.对
B.错
答案: 对
5、人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地反应客观世界。
A.对
B.错
答案: 对
6、人的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基于内在的动力,也可能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压力。
A.对
B.错
答案: 对
7、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
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8、在“基本归因错误”中,当事人通常更多进行内归因,旁观者常常更多做外归因。
A.对
B.错
答案: 错
9、心理学研究发现,个性比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预测效度更好。
A.对
B.错
答案: 错
10、《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与人行为的个体差异
B.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C.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
D.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答案: 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
导我们的
第一章
1、每个人的观点、偏好和心境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2、公开表达反对态度后,“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A.对
B.错
答案: 对
3、从众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4、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
A.对
B.错
答案: 对
5、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决策总是优于个人决策。
A.对
B.错
答案: 错
6、不通过奖惩或竞争,就不可能影响对方。
A.对
B.错
答案: 错
7、群体中的个体与单独的个体,行为表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A.对
B.错
答案: 对
8、群体成员间相互接触,往往会极化已有的观点和行为。
A.对
B.错
答案: 对
9、当个体绩效容易识别时,就会发生社会懈怠现象。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在团队工作情景下,如果个人业绩难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就可能产生社会懈怠
现象。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人的行为总是建立在自己的态度的基础上。
A.对
B.错
答案: 错
2、人倾向于喜欢在愉悦时见到的人或物,不喜欢在难受时见到的人或物。
A.对
B.错
答案: 对
3、一般父母对最小的孩子关照更多,往往导致产生“百姓爱幺儿”的现象。
A.对
B.错
答案: 对
4、“越来之不易越珍惜”,心理学理论认同这种说法。
A.对
B.错
答案: 对
5、随着视频材料的增多,我们越来越不需要阅读文字了。
A.对
B.错
答案: 错
6、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给别人洗脑是不可能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7、洗脑的基本方法有:
A. 晓之以理
B. 动之以情
C. 导之以行
D. 胡搅蛮缠
答案: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8、人的判断和决策,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强烈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9、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10、人不仅会“先知后行”,也会“先行后知”。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主观的偏见经常能演化为客观的现实。
A.对
B.错
答案:A
2、人的认知可能使我们感知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关系。
A.对
B.错
答案:A
3、为了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人甚至会不惜扭曲对现实的认知。
A.对
B.错
答案:A
4、囚徒困境揭示出: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A.对
B.错
答案:A
5、冲突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的侵犯行为是被迫自卫。
A.对
B.错
答案:A
6、挫折不会引起对第三方的侵犯行为。
A.对
B.错
答案:B
7、直觉在帮助我们快速认知环境的同时,也可能误导我们。
A.对
B.错
答案:A
8、人通常喜欢自己群体的成员胜于喜欢别人群体的成员
A.对
B.错
答案:A
9、一般来说,你与某人的冲突越多,你对他/她的偏见就越多。
A.对
B.错
答案:A
10、有心理学家认为,侵犯本能是一种生存策略。
A.对
B.错
答案:A
11、心理学研究证实了宣泄理论,而不支持学习理论。
A.对
B.错
答案:B
12、冲突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的侵犯行为是被迫自卫。
A.对
B.错
答案:A
13、一般来说,个体遭受的挫折和打击越多,产生的主观偏见也就越多。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
1、进化理论认为,助人行为实质上是一种集体层面上的自私行为。
A.对
B.错
答案:A
2、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
A.对
B.错
答案:A
3、帮助别人,自己能收获快乐。
A.对
B.错
答案:A
4、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源于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遵从。
A.对
B.错
答案:A
5、雌性倾向选择养育能力更优秀的雄性繁衍后代。
A.对
B.错
答案:A
6、雄性倾向于选择生育能力更优秀的雌性繁衍后代。
A.对
B.错
答案:A
7、对于自己熟悉的人或物,我们倾向于产生喜爱性“偏见”。
A.对
B.错
答案:A
8、我们不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
A.对
B.错
答案:A
9、囚徒困境揭示出: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A.对
B.错
答案:A
10、不合作通常来源于对对方的不信任。
A.对
B.错
答案:A
第五章
1、邹三吉是孙成的()
A.丈母娘
B.父亲
C.师傅
D.哥哥
答案:C
2、孙成看上了王家酒店的卖酒姑娘,于是专门去王家酒店买酒。
A.对
B.错
答案:B
3、由于长辈的反对,一对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
A.对
B.错
答案:B
4、孙成与王桂英相好后,决定离家私奔。
A.对
B.错
答案:B
5、最终,一对年轻人和两位老人都结为夫妻。
A.对
B.错
答案:A
6、《孙成打酒》展现了恋爱中男追女的具体细节。
A.对
B.错
答案:B
7、《孙成打酒》故事展现了本课程中曾经提到的女追男的哪些技巧?
A. 接近
B. 接触
C. 控制
D. 冷落
答案:AB
8、王桂英对孙成一见钟情。
A.对
B.错
答案:A
9、邹三吉是孙成的亲爹。
A.对
B.错
答案:B
10、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最终也促成的两位老人的婚事。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