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尤恬畅)
各家
PTA
工艺技术对比评析
【更新时间
:2010-11-6 13:20:44
文章录入
:
中国
PTA
行业网站】
刖言
精对苯二甲酸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简称
PTA
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
,
对苯
二甲酸是无色针状结晶或无定型粉末
(
外观为白色粉末
,
无毒、有刺激性
,
粉尘具
有爆 炸性
,
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会发生爆炸
,
其最低爆炸浓
度为
0.05
克
/
升。分子量
166.13,
密度
1.510
克
/
厘米
3,
比热
0.2873
卡
/
克
•
度
,
升华热
23.5
千卡
/
克分子
,
熔点
(
在封管中
425
℃
,
升华点
402
℃
,
能溶于碱溶液
,
稍溶于热乙
醇
,
微溶于 水。
我国聚酯工业的超速成长
,
极大地刺激了
PTA
投资的快速增长
,
从而加快了
PTA
项目的工艺引进
,
上述成果也不同程度地在新建或改建的
PTA
装置中得到了
应用。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引进
PTA
生产装置
,
目前已形成相当的生产
规模。 但我国
PTA
装置建设的关键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
基础研究薄弱
,
能耗水平与
国际先进 水平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
PTA
装置的生产规模已经与国际接
轨
,
在大型化 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但在工艺优化方面
,
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
仍然有待开发。下 面将各家
PTA
生产工艺技术进行对比
,
来分析各个工艺的优缺
点。
各家
PTA
工艺技术比较
养家曾向
1
名枝米此坡表
,PJ
「老拄利
-J
旧业"甩战
匕必枝同
J
1.£«<{-
:
] Lttt#
(
raj
L
色枝朝丁外
1
总快求
E)
从+快代驾 年
忡
1957 I960 195B 1972 39W
4
口]
1
化
之 果增
玳段*
4*0
*产
W&*
和
5Q n
25 50
春
装a女
|.我施制收社工花冒
LH IJ PTA
14 3 0 7 3 5
1
克
1M…
工艺景
M.
机州通
小式
品归*岁十兄
T由匿肛上也
隔电
热汽
JUJT
十
ftfkfflT+Jtf
尼 ,厕
£
机
♦
麻双机
jSrtar+k
p
魁
uiT
十
配
U tiift
BJffc
机
1
l»KM
粗怩疑出小后
1
1
】
2
3
忙加
科力 :
2
3
也
1
第一
打为:求
亡
TR
端据器
a&.B-fe* ;3d
3,
九电
★总 三杓,第岩*
3
亿襦
(
F
怫
欢
51
他 也显此
方二次缸
1
匕
女就生
VUL
4
5
6
7
&
培利目
«
[
耳福N啤源
»
福帕用
・
八两
■板屏,常小
窿蚯」
£H
犀版哥.粘
Ik
堵
M
斯』淖
* «
*.atfl
累愤
舞立
薛
HI
Affl
叨产黑汽
此校显杂
明产第汽
&新持心松
用小
副产禹丸
乩收址柴
网产原汽
港屈旦杂
中⑷北
it
笑烧
Sf-11I
置产轴
f
欢「粒乂他
副产和
1
无
,19
区扑
坦尺
lift
卿微
斌潜此将
黄幅式牛比住
发注匝中年处
同
Stft
7 5
1 L
5
b
—
•i KK'ZL- n
krccuh.f:
4
1
c
||i-ft^MR
HLKHH
LTUdU
/中
k
i
G
m
IM
函*
L
5 C gxu 4
LKOJIIR,
Iftsd
HFCEU
10
□m
僻第顼
I
IH
P
:
DJ«
1L
厘
1*t*
PUCCL
UMZCI
J
fit:
外
1 hB^H J
U
打*尸
M**
[…
■IlJrt.l
iMc-kz I;
1
四口*用
uiuh
『
tUKk# .TFHirRK-
h i
+fl
腐:“、+
lL/i
禺
3L> II %2
刀
3
FHE + =
E
AH
Z
"
hifinf!
Ji!
小…
1-il-
cblMd
CMR^fr
“
M
£・
仙
♦UH
tRf置.
CMnta.i-
MR
。
■- iztt*
KE-HHn. 4 RAMI.
■.
KUA
-
zurrtfM
ELKIxM
置
♦W
电
、
2
小
HHft V*K gm
■it
建
m
■力心
*
R
<^:4»A JUAcR
1
由耀唯
aC
X4L4.M
津汽/命
5・
■ .^.piais^
鹏
H
用,
■"M.H
A«*II^N
UKfel-V
frfflttt®-
f-
*AMJI
I
:
T
*
『
・
m:・
“MSm
幡也
JirtAhriatfe th
■ 乩a
'Eftff
EFT
M
L
KZE
U*
・
Ii.-Jqpj
:1
忸 7*
1
州
i
降淤
1 4?
” 1
E
1W-W
i.
■.5.1
IM
I
*四
E・
阐7岬
口小
HL
i*j
笛
IF
SM
■. ,,
[.t&
7B-.E
门中 比5叫
1
M
UME
闻
m>G
.
BQ ■D
;na ;
0
3 :
产
EL:L
*审
imn
m _____
%
A
『叱
E・
pec
M?-
c
r.D ■ IA
*炳春、
=
2M-
s
«
L£.
1
!W- rt6
LO DS
- Hi *D
v
M
■ 口
11
q
T
班
151
1
累
n
上话后
1
用面
1 H T*I
皿
必加
1rgDO
/
ko isa
y*
EU
3B
fiCO
42
112
叱
F
'ZTB
Q-
IH,lq
J
:-
224
35S
370
之£ 二工
之用
240
2,S
165
之翔
2.S
2.4
E
iL/kWTi
sta
1.6
2106
B.0
148 130
4.3
2617
10
13S :
3.5
175
13D
2.5
之
4cleI
乙日
1
1
整水/斤|
3
出
3
加
3
胆固体物
GQ
*咕提出曜也
2.6
21S0
14
1.6
Z493
2.7
2
3
ZQ€O
EiJj
1
倏打
1
般
mgK
斛联)
透光系
575±2
&75±2
&75±2
675±2
加
5
士?
675±2
92
T3
5
晚
0WF
色川
APHA
00
<5
<2
90
T4oorvn=g
日
M
£10
<7
< 1 -J <5
<3
52S
S10
£10
<25
£150
£15
£口.
2
*
州曲金属
"10+
小
W14-CBA)/LD'
£
£10
4
w(PTI«i)/10-
60
用华力力
10/
至
10
小三
耳
4
口白
£140
<3
0-1
£150
£1SO
D.2
7
土
”{H
由卜;■聃
ILO
£0.1
100 -130
£0.2
30-110 90 -LLO 13D±Lfl
HPCCU
扁
k H
.更,
LPCCU
:奴讣烫烧
工艺技术
各专利商都拥有工业化生产
PTA
的专利技术
,
拥有近期采用最新技术的专利工
厂
,
并生产出合格的
PTA
产品。都采用回收氧化反应副产蒸汽和反应尾气用于空压
机驱动等节能措施
,
并将尾气用于中间产品
CTA
和成品
PTA
输送。
溶剂回收
:
多数厂家为共沸蒸馏
,
优于常压蒸馏
,
筛板塔逐渐改为填料塔。
催化剂回收
:
工艺技术
(
二的回收技术较简单
,
其他几家公司流程较复杂。
精制母液回收
:
工艺技术
(
六无精制母液回收
,
脱盐水消耗量大
,PTA
损失量大
,
其 他几家都有。
工艺条件
氧化反应温度、压力趋于降低。工艺技术
(
一
(
二
(
三
(
五
(
六为高温氧化工艺
,
工 艺技术
(
四为中温氧化工艺。高温氧化反应温度曾先后采用
230
℃―209 ℃—196 ℃―191 ℃
;
中温
186
℃。高低温氧化温度相差约
50
℃
,
压力
相差约
0. 6 MPa,
主要为减少副反应
,
降低原料消耗。不同的氧化反应温度
,
相应的反
应压力、催化剂配比及反应器型式均有所不同。
设备配置
空压机
:
高温、中温工艺均可采用‘空压机
+
蒸汽轮机
+
尾气膨胀机
+
电机
”,
正常
生产时
,
电机用来发电。
氧化反应器
:
高温工艺均为单台带搅拌反应釜
;
中温为塔式反应器
,
底部带搅拌、
顶部带精馏段
;
中温工艺氧化反应器产能较小。
氧化反应器进料罐
:2000
年之后引进的技术
,
大多采用静态混合器
,
取消进料混
合罐。
CTA
结晶
:
采用
1
段或
3
段结晶。
5
种高温氧化工艺均采用
3
段结晶
;
中温氧化 工
艺仅采用
1
段结晶
,
粒径较小。
分离及干燥
:CTA
均采用
RVF 1
道分离
;PTA
均采用
2
道分离
,
干燥机为列管 式。
产品品质指标
各工艺技术产品品质指标没有大的差异
,
产品品质相近。
物耗能耗
各工艺技术均注重节能及环保。氧化反应副产蒸汽用于蒸汽轮机和脱水塔再沸
器
;
精制结晶闪蒸蒸汽用于浆料预热
;
凝液闪蒸蒸汽用于预热或伴热
;
氧化尾气用于尾
气膨胀机驱动空压机和
CTA /PTA
输送
;
增加氧化母液循环率
,
减少催化剂损失
,
减
少 除盐水消耗。
"
三废
”
排放及治理
废气
:
几种专利技术排放量接近。安全阀排放气体汇集后进入洗涤塔
,
保护环境
;
采用高压焚烧
(HPCCU
、低压焚烧
(LPCCU
或再生热氧化
(RTO
装置处理尾气
,
改
善 环境。
废水
:
工艺技术
(
一
(
五废水量较少
,
其余较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
准 要求。
废渣
:
按照残渣中同样含水量计
,
废渣排放量应相近。废渣治理大多采用焚烧或
生化处理
,
工艺技术
(
六废渣外售。
结语
(1
各专利商都拥有工业化生产
PTA
的专有技术
,
拥有近期采用最新技术的专
利 工厂
,
均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引进技术应
“
货比三家
”,
择优选取。可能情况下
,
宜考 虑技术多元化。
(2
目前
,
国内已引进多家
PTA
专利技术
,PTA
装置单系列产能迅速扩大
;
工艺流
程进一步优化
;
物耗、能耗显著降低
;
安全、环保措施进一步完善
;
整体技术水平显著
提高。
2024年4月8日发(作者:尤恬畅)
各家
PTA
工艺技术对比评析
【更新时间
:2010-11-6 13:20:44
文章录入
:
中国
PTA
行业网站】
刖言
精对苯二甲酸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简称
PTA
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
,
对苯
二甲酸是无色针状结晶或无定型粉末
(
外观为白色粉末
,
无毒、有刺激性
,
粉尘具
有爆 炸性
,
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会发生爆炸
,
其最低爆炸浓
度为
0.05
克
/
升。分子量
166.13,
密度
1.510
克
/
厘米
3,
比热
0.2873
卡
/
克
•
度
,
升华热
23.5
千卡
/
克分子
,
熔点
(
在封管中
425
℃
,
升华点
402
℃
,
能溶于碱溶液
,
稍溶于热乙
醇
,
微溶于 水。
我国聚酯工业的超速成长
,
极大地刺激了
PTA
投资的快速增长
,
从而加快了
PTA
项目的工艺引进
,
上述成果也不同程度地在新建或改建的
PTA
装置中得到了
应用。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引进
PTA
生产装置
,
目前已形成相当的生产
规模。 但我国
PTA
装置建设的关键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
基础研究薄弱
,
能耗水平与
国际先进 水平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
PTA
装置的生产规模已经与国际接
轨
,
在大型化 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但在工艺优化方面
,
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
仍然有待开发。下 面将各家
PTA
生产工艺技术进行对比
,
来分析各个工艺的优缺
点。
各家
PTA
工艺技术比较
养家曾向
1
名枝米此坡表
,PJ
「老拄利
-J
旧业"甩战
匕必枝同
J
1.£«<{-
:
] Lttt#
(
raj
L
色枝朝丁外
1
总快求
E)
从+快代驾 年
忡
1957 I960 195B 1972 39W
4
口]
1
化
之 果增
玳段*
4*0
*产
W&*
和
5Q n
25 50
春
装a女
|.我施制收社工花冒
LH IJ PTA
14 3 0 7 3 5
1
克
1M…
工艺景
M.
机州通
小式
品归*岁十兄
T由匿肛上也
隔电
热汽
JUJT
十
ftfkfflT+Jtf
尼 ,厕
£
机
♦
麻双机
jSrtar+k
p
魁
uiT
十
配
U tiift
BJffc
机
1
l»KM
粗怩疑出小后
1
1
】
2
3
忙加
科力 :
2
3
也
1
第一
打为:求
亡
TR
端据器
a&.B-fe* ;3d
3,
九电
★总 三杓,第岩*
3
亿襦
(
F
怫
欢
51
他 也显此
方二次缸
1
匕
女就生
VUL
4
5
6
7
&
培利目
«
[
耳福N啤源
»
福帕用
・
八两
■板屏,常小
窿蚯」
£H
犀版哥.粘
Ik
堵
M
斯』淖
* «
*.atfl
累愤
舞立
薛
HI
Affl
叨产黑汽
此校显杂
明产第汽
&新持心松
用小
副产禹丸
乩收址柴
网产原汽
港屈旦杂
中⑷北
it
笑烧
Sf-11I
置产轴
f
欢「粒乂他
副产和
1
无
,19
区扑
坦尺
lift
卿微
斌潜此将
黄幅式牛比住
发注匝中年处
同
Stft
7 5
1 L
5
b
—
•i KK'ZL- n
krccuh.f:
4
1
c
||i-ft^MR
HLKHH
LTUdU
/中
k
i
G
m
IM
函*
L
5 C gxu 4
LKOJIIR,
Iftsd
HFCEU
10
□m
僻第顼
I
IH
P
:
DJ«
1L
厘
1*t*
PUCCL
UMZCI
J
fit:
外
1 hB^H J
U
打*尸
M**
[…
■IlJrt.l
iMc-kz I;
1
四口*用
uiuh
『
tUKk# .TFHirRK-
h i
+fl
腐:“、+
lL/i
禺
3L> II %2
刀
3
FHE + =
E
AH
Z
"
hifinf!
Ji!
小…
1-il-
cblMd
CMR^fr
“
M
£・
仙
♦UH
tRf置.
CMnta.i-
MR
。
■- iztt*
KE-HHn. 4 RAMI.
■.
KUA
-
zurrtfM
ELKIxM
置
♦W
电
、
2
小
HHft V*K gm
■it
建
m
■力心
*
R
<^:4»A JUAcR
1
由耀唯
aC
X4L4.M
津汽/命
5・
■ .^.piais^
鹏
H
用,
■"M.H
A«*II^N
UKfel-V
frfflttt®-
f-
*AMJI
I
:
T
*
『
・
m:・
“MSm
幡也
JirtAhriatfe th
■ 乩a
'Eftff
EFT
M
L
KZE
U*
・
Ii.-Jqpj
:1
忸 7*
1
州
i
降淤
1 4?
” 1
E
1W-W
i.
■.5.1
IM
I
*四
E・
阐7岬
口小
HL
i*j
笛
IF
SM
■. ,,
[.t&
7B-.E
门中 比5叫
1
M
UME
闻
m>G
.
BQ ■D
;na ;
0
3 :
产
EL:L
*审
imn
m _____
%
A
『叱
E・
pec
M?-
c
r.D ■ IA
*炳春、
=
2M-
s
«
L£.
1
!W- rt6
LO DS
- Hi *D
v
M
■ 口
11
q
T
班
151
1
累
n
上话后
1
用面
1 H T*I
皿
必加
1rgDO
/
ko isa
y*
EU
3B
fiCO
42
112
叱
F
'ZTB
Q-
IH,lq
J
:-
224
35S
370
之£ 二工
之用
240
2,S
165
之翔
2.S
2.4
E
iL/kWTi
sta
1.6
2106
B.0
148 130
4.3
2617
10
13S :
3.5
175
13D
2.5
之
4cleI
乙日
1
1
整水/斤|
3
出
3
加
3
胆固体物
GQ
*咕提出曜也
2.6
21S0
14
1.6
Z493
2.7
2
3
ZQ€O
EiJj
1
倏打
1
般
mgK
斛联)
透光系
575±2
&75±2
&75±2
675±2
加
5
士?
675±2
92
T3
5
晚
0WF
色川
APHA
00
<5
<2
90
T4oorvn=g
日
M
£10
<7
< 1 -J <5
<3
52S
S10
£10
<25
£150
£15
£口.
2
*
州曲金属
"10+
小
W14-CBA)/LD'
£
£10
4
w(PTI«i)/10-
60
用华力力
10/
至
10
小三
耳
4
口白
£140
<3
0-1
£150
£1SO
D.2
7
土
”{H
由卜;■聃
ILO
£0.1
100 -130
£0.2
30-110 90 -LLO 13D±Lfl
HPCCU
扁
k H
.更,
LPCCU
:奴讣烫烧
工艺技术
各专利商都拥有工业化生产
PTA
的专利技术
,
拥有近期采用最新技术的专利工
厂
,
并生产出合格的
PTA
产品。都采用回收氧化反应副产蒸汽和反应尾气用于空压
机驱动等节能措施
,
并将尾气用于中间产品
CTA
和成品
PTA
输送。
溶剂回收
:
多数厂家为共沸蒸馏
,
优于常压蒸馏
,
筛板塔逐渐改为填料塔。
催化剂回收
:
工艺技术
(
二的回收技术较简单
,
其他几家公司流程较复杂。
精制母液回收
:
工艺技术
(
六无精制母液回收
,
脱盐水消耗量大
,PTA
损失量大
,
其 他几家都有。
工艺条件
氧化反应温度、压力趋于降低。工艺技术
(
一
(
二
(
三
(
五
(
六为高温氧化工艺
,
工 艺技术
(
四为中温氧化工艺。高温氧化反应温度曾先后采用
230
℃―209 ℃—196 ℃―191 ℃
;
中温
186
℃。高低温氧化温度相差约
50
℃
,
压力
相差约
0. 6 MPa,
主要为减少副反应
,
降低原料消耗。不同的氧化反应温度
,
相应的反
应压力、催化剂配比及反应器型式均有所不同。
设备配置
空压机
:
高温、中温工艺均可采用‘空压机
+
蒸汽轮机
+
尾气膨胀机
+
电机
”,
正常
生产时
,
电机用来发电。
氧化反应器
:
高温工艺均为单台带搅拌反应釜
;
中温为塔式反应器
,
底部带搅拌、
顶部带精馏段
;
中温工艺氧化反应器产能较小。
氧化反应器进料罐
:2000
年之后引进的技术
,
大多采用静态混合器
,
取消进料混
合罐。
CTA
结晶
:
采用
1
段或
3
段结晶。
5
种高温氧化工艺均采用
3
段结晶
;
中温氧化 工
艺仅采用
1
段结晶
,
粒径较小。
分离及干燥
:CTA
均采用
RVF 1
道分离
;PTA
均采用
2
道分离
,
干燥机为列管 式。
产品品质指标
各工艺技术产品品质指标没有大的差异
,
产品品质相近。
物耗能耗
各工艺技术均注重节能及环保。氧化反应副产蒸汽用于蒸汽轮机和脱水塔再沸
器
;
精制结晶闪蒸蒸汽用于浆料预热
;
凝液闪蒸蒸汽用于预热或伴热
;
氧化尾气用于尾
气膨胀机驱动空压机和
CTA /PTA
输送
;
增加氧化母液循环率
,
减少催化剂损失
,
减
少 除盐水消耗。
"
三废
”
排放及治理
废气
:
几种专利技术排放量接近。安全阀排放气体汇集后进入洗涤塔
,
保护环境
;
采用高压焚烧
(HPCCU
、低压焚烧
(LPCCU
或再生热氧化
(RTO
装置处理尾气
,
改
善 环境。
废水
:
工艺技术
(
一
(
五废水量较少
,
其余较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
准 要求。
废渣
:
按照残渣中同样含水量计
,
废渣排放量应相近。废渣治理大多采用焚烧或
生化处理
,
工艺技术
(
六废渣外售。
结语
(1
各专利商都拥有工业化生产
PTA
的专有技术
,
拥有近期采用最新技术的专
利 工厂
,
均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引进技术应
“
货比三家
”,
择优选取。可能情况下
,
宜考 虑技术多元化。
(2
目前
,
国内已引进多家
PTA
专利技术
,PTA
装置单系列产能迅速扩大
;
工艺流
程进一步优化
;
物耗、能耗显著降低
;
安全、环保措施进一步完善
;
整体技术水平显著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