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笔记本电脑外壳工艺

IT圈 admin 58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修嘉懿)

【科普】笔记本外壳材料 之二 “羞涩”的铝合金

笔记本外壳材料 之二 “羞涩”的铝合金

虽然标题如此,本部分准备介绍两种常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合金材料,也是最为

典型的轻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

铝合金大家耳熟能详,实在是一种烂大街的东西。现在对生活追求高些的人们,

家里日用东西一概不用塑料,要么不锈钢,要么铝合金,甚至连铝合金都感觉

低档。实际上塑料如果做得好,其性能、外观、手感绝对不逊于金属制品。不

过国内塑料日用品大多是低档到不行而已。题外话,不算字数,哈哈。

老实说,搞这么个系列性的东西还是有些托大了。毕竟对笔记本机壳,对真东

西研究得实在少到不值一提,到底哪些型号用了是铝合金,哪些用了镁合金,

都分别在哪些部位用的,用得哪种型号的合金,实在是找不到资料,也没弄来

样品做过分析。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从事材料学专业教学研究几年来的一点

粗陋的认识,对人们常见的误解,对公关文案上常见的花火做些辨别而已,希

望博乐于阅读技术性文字的朋友一乐。

从何说起呢?实在提不出个头绪来,还是先讲古吧。

铝是年轻的元素,从发现到现在不到200年,从成功炼出铝块(早期在实验室

里得到的都是粉末或小球)到现在不过一百五六十年。从产业化的电解炼铝法

发明算,更仅有一百二十多年。要是从德国人阿弗列•威尔莫发明硬铝,给了柔

弱的铝一副坚硬的筋骨,把它从庙堂请到车间,直接推动了航空、汽车、电力、

建筑等重要工业的发展算起,也就将将一百多年,但是铝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

面貌。二十世纪,是铝的世纪。没有铝就没有现代意义的航空工业,没有航空

工业,就没有我们现在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铝质轻,比重2.7左右,即便与更重的元素,如铜、锌等合金化后,比重增大也

不多。如果大量加入锂后,比重甚至会降到2.0以下,比很多碳纤维和很多塑料

都要轻。纯的铝是很软的,延展性极好,但是强度不足以作为制造设备和零件

的结构材料。但是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之后,利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使

这些高温能完全与铝形成溶液(当然是固态的溶液,材料科学上叫做固溶体)

的合金元素(例如常用的二系铝合金中的铜),在低温(指低到常温范围内)下

沉淀出来,形成沉淀相(叫法很乱,也有叫二次相的)。当然这个沉淀相的出现

并不是说都像液体溶液中析出的沉淀那样都沉到底部。在固体溶液中析出的沉

淀相自然不可能受重力作用都沉到铝合金锭子的底部,实际上它们会弥散地分

布于铝合金内部组织各处。这些沉淀相会阻碍合金受力作用(如拉伸力、压缩

力、扭转力、剪切力等)时,不同部位之间的相对滑移,使材料对载荷(实际

上是对载荷引起的形变)表现出更大的抵抗力,我们就说材料有更高的强度。

这就是铝合金的强化原理——沉淀强化。

当然某些铝合金中也存在另外一种强化机制——固溶强化,但是相对于沉淀强

化作用较次要,也较少见。解释起来又麻烦,恕我偷懒掠过了。

沉淀强化的实际效果需要温度的配合,也就是说把合金元素加到液态铝中浇成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修嘉懿)

【科普】笔记本外壳材料 之二 “羞涩”的铝合金

笔记本外壳材料 之二 “羞涩”的铝合金

虽然标题如此,本部分准备介绍两种常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合金材料,也是最为

典型的轻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

铝合金大家耳熟能详,实在是一种烂大街的东西。现在对生活追求高些的人们,

家里日用东西一概不用塑料,要么不锈钢,要么铝合金,甚至连铝合金都感觉

低档。实际上塑料如果做得好,其性能、外观、手感绝对不逊于金属制品。不

过国内塑料日用品大多是低档到不行而已。题外话,不算字数,哈哈。

老实说,搞这么个系列性的东西还是有些托大了。毕竟对笔记本机壳,对真东

西研究得实在少到不值一提,到底哪些型号用了是铝合金,哪些用了镁合金,

都分别在哪些部位用的,用得哪种型号的合金,实在是找不到资料,也没弄来

样品做过分析。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从事材料学专业教学研究几年来的一点

粗陋的认识,对人们常见的误解,对公关文案上常见的花火做些辨别而已,希

望博乐于阅读技术性文字的朋友一乐。

从何说起呢?实在提不出个头绪来,还是先讲古吧。

铝是年轻的元素,从发现到现在不到200年,从成功炼出铝块(早期在实验室

里得到的都是粉末或小球)到现在不过一百五六十年。从产业化的电解炼铝法

发明算,更仅有一百二十多年。要是从德国人阿弗列•威尔莫发明硬铝,给了柔

弱的铝一副坚硬的筋骨,把它从庙堂请到车间,直接推动了航空、汽车、电力、

建筑等重要工业的发展算起,也就将将一百多年,但是铝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

面貌。二十世纪,是铝的世纪。没有铝就没有现代意义的航空工业,没有航空

工业,就没有我们现在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铝质轻,比重2.7左右,即便与更重的元素,如铜、锌等合金化后,比重增大也

不多。如果大量加入锂后,比重甚至会降到2.0以下,比很多碳纤维和很多塑料

都要轻。纯的铝是很软的,延展性极好,但是强度不足以作为制造设备和零件

的结构材料。但是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之后,利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使

这些高温能完全与铝形成溶液(当然是固态的溶液,材料科学上叫做固溶体)

的合金元素(例如常用的二系铝合金中的铜),在低温(指低到常温范围内)下

沉淀出来,形成沉淀相(叫法很乱,也有叫二次相的)。当然这个沉淀相的出现

并不是说都像液体溶液中析出的沉淀那样都沉到底部。在固体溶液中析出的沉

淀相自然不可能受重力作用都沉到铝合金锭子的底部,实际上它们会弥散地分

布于铝合金内部组织各处。这些沉淀相会阻碍合金受力作用(如拉伸力、压缩

力、扭转力、剪切力等)时,不同部位之间的相对滑移,使材料对载荷(实际

上是对载荷引起的形变)表现出更大的抵抗力,我们就说材料有更高的强度。

这就是铝合金的强化原理——沉淀强化。

当然某些铝合金中也存在另外一种强化机制——固溶强化,但是相对于沉淀强

化作用较次要,也较少见。解释起来又麻烦,恕我偷懒掠过了。

沉淀强化的实际效果需要温度的配合,也就是说把合金元素加到液态铝中浇成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