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碧曼彤)
NONG YE YAN JIU
农业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祁延宝,刘书明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因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和历史欠账等多项因素的交叉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
区域不均衡现象更加突出,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劣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地区120
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同板块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部门、市场和民间组织有机配合;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优先序,选择灵活性针对性强的供给
服务;促进“电子化公共部门”的建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民族地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
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但同时我国基本
的公共服务在质和量的方面存在着量多
质低、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
。重
要的是部分公共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的盲
区,如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偏远地区的
地理劣势等所带来的未能全面覆盖的公
共服务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
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区域不均衡现象更
加突出,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劣
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
[2]
。为此,
深入研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民对
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对于本
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助
推作用。
一、临夏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临夏州民族成分复杂,回、汉、土、
撒拉、东乡和藏等31个少数民族在这
里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
59.2%,信教群众高达180万人,其中
伊斯兰教信仰群众为114万人。临夏州
经济发展落后,全州贫困人口高达90.02
万人,占甘肃全省的11%,贫困面达
52.04%;七县一市中除临夏市外均为国
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4个乡镇中的103
个为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 150个行政村
中的753个为扶贫开发重点村。90万贫
困人口中少数民族60万人,是贫困中的
特贫、困难中的特困。
根据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六大
基本公共服务板块,此次调查通过与和
政县、广河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
拉族自治县的不同民族的居民进行访谈,
并辅之以问卷同时进行,深入了解农村
公共服务的现状。根据回收的问卷,统
计数据分析得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如
图所示。
注:数据为调查问卷数据整理所得。
图 临夏州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
二、临夏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存
在的问题
临夏州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多样
化,六大板块的内容因民族、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导致民众对基本公
共服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尤其是
因为不同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而且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各民族的
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直接导致了差
异性较大。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前教育供
给能力不足
临夏州农村地区公共教育体系中比
较突出的问题为学前教育,其中幼儿园师
资不足、经费单一、硬件设施比较缺乏,
整体水平低下。以和政县炭什村幼儿园为
例,幼儿园建设用地及所需基本上为清真
寺众筹所得,公共部门资金基本没有,严
重缺位。因为国家城乡二元体制化发展的
历史诱因,城市与乡村在基础教育方面差
别巨大。而且在观念层面,对于供给主体
的模糊认识以及地方公共部门的财力有
限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
存在“公共部门缺位”的现象。同时由于
基层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发育得极不成
熟,所以造成类似农村在学前教育供给和
基础供给方面不足。
(二)医疗卫生中医疗收费过高为
主要问题
临夏州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与该地
区较大的医疗需求相差巨大,临夏州没
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
疗设施普遍缺乏。临夏州统计局的官方
数据显示,76%的行政村无标准化卫生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HENANNONGYE
75
农业研究
NONG YE YAN JIU
室,26%的行政村欠缺村医。另外,乡
镇卫生院的医疗费用收费过高,群众对
于医疗需求的高期望导致对公共服务满
意度的期望值大打折扣,因此医疗机构
的层级设置与覆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自然村在离行政村较为偏远的村
子,农村所看病、治病的高需求与现实
的差距更大,村医的严重匮乏影响极大。
(三)公共就业中劳动力所从事行
业的转型较为迫切
因为民族差异的现实,在临夏州农
村地区,各个民族对于公共就业的需求是
不一致的。回族重商对于公共就业的需求
在于启动资金的支持,即惠农贷款、国家
的专项扶贫基金、无息贷款等。藏族因属
安多藏区,在临夏州基本上已放弃半农半
牧的传统生活方式,转而在藏区和临夏州
之间做起了桥梁生意,如虫草、循化黄河
石、牲畜等,扮演着各个民族间掮客的角
色。汉族则以农耕为主,对于公共就业的
需求则为相关技能的培训,以便于进城务
工。撒拉族是迁徙民族,在历史上就是迁
居与河州的中亚人并与当地回、土、汉等
民族融合而发展成的新民族,其公共就业
的需求有其本民族的特性,旨在发展旅游
业,传承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东
乡族和保安族则与回族极为相似,2个民
族在临夏州因居住地域的不同,有着自己
的民族需求,如保安族腰刀工艺的传承与
发扬,东乡族特色面食的传承与发展,均
是各民族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
特色民族性需求。
(四)社会保障中“三户”工作整
体水平低下
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群众兜底的救济
制度,在临夏州农村地区极为重要,但
是在“三户”(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
的评选工作中,群众认为评选流程及基
层工作人员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如何
更好地将“三户”工作做到公开公正,
以达到群众的期望值,是公共部门工作
人员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对于国家的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则在报销流程及
待遇标准方面满意度较高。
(五)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均处于
一般水平
临夏州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76
HENANNONGYE
较低,对于环保意识及城乡道路设施的
维护均感知程度较低,这与公共部门的
宣传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有关,这
两项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的影响
并不明显,也就是说这两个指标及所包
含的二级指标均不显著影响群众对于基
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三、研究结论
临夏州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
自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产
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的
现状。例如,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团体、
非营利组织介入程度远低于城市;民间
组织等为公共部门传递需求信息的渠道
单一且不活跃;地方财力的限制,使得
基层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之时水平
低下。临夏州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
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甘肃省
和全国平均水平,处在全省14个市州和
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后列。临夏州农村
地区对于基础性的民生需求的关切程度
是最高的,只有解决了基础性的需求,
才能谈发展阶段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四、发展建议
(一)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部门、
市场和民间组织有机配合
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有的宗教信仰、
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在公共部门提供基
本公共服务的同时,还需注意到其特殊的
需求,如宗教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弘扬民族精神等。在这些需求面前,社会
组织、宗教团体、非营利组织能更好地了
解并提供更贴切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宗教
团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公共部门管理者
在公民信息的需求方面掌握着一定的优
势,其能直接反映不同民族所在特有的宗
教及文化理念之下所需要的社会服务。而
非营利组织因为其专业性、团体性和公益
性等性质的影响,其会持续关注社会问题
所持续变化的动态接触机制,并能为公共
部门管理者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意见和
建议。因此,公共部门需大力鼓励和提倡
民间组织介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梯
队里,做好引导与护航者,转变公共部门
角色,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只有更好地回
应了群众的需求,公共部门的满意度评价
才会逐渐完善,不断发现良好的机制来实
现供给体系的成熟与常态化
[3]
。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民族地
区财政转移支付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建立成
熟的地方财政体系,尤其是中央及省级
公共部门在收入这一项把主要的税种留
给自己,而把主要的支出责任划给了地
方的县乡公共部门。因此,在完善公共
财政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扩大基层
公共部门在税种中分享的比例,保证基
层公共部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
按照各不同层级公共部门间所应有的受
益范围和可支付能力的标准来合理划分
不同公共部门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事权
范围。再者,建立相对完善的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民族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落
后地区,要增加对落后地区公共产品的
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不同区域间公共产
品供给的均等化。破除城乡二元制的公
共产品供给体系,理应各级公共部门动
态配合,一些地区县级财政能力不高,
转移支付的能力受限,这就要求完善公
共部门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针对
民族地区现实情境及财政体制所存在的
问题,按照公共财政改革所要求的财权、
事权、财力三者相匹配的原则,合理调
整公共部门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为提供
更好的公共服务所配合,以此来提高群
众对于公共部门工作的满意度。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
达机制
实际上,公共部门作为社会问题的
回应者,已经无法唯一化,必须借助于
社会大众、企业和非营利部门的共同治
理(Co-governance)与共同管理(Co-
management)。一个运行良好且效能极高
的公共部门并非是人民需求什么都给予
满足,而应是创建一个共同治理的平台,
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及提供足够的机会和
工具,使人民大众能够解决自己在社会生
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培养自发性解决
问题的责任感及行动力。在提供基本公共
服务之时,改变传统的由公共部门“从上
而下”一刀切的统一安排,转而发展成为
“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这样才能
让供给者提供合乎现实需要的服务。要加
(下转第78页)
农业研究
NONG YE YAN JIU
格按照预算规定执行。有条件的地区,
则应设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利用强制
性制度使农业资金中农技推广份额得以
增加,使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技术
推广获得足够的经费,确保高原特色现
代农业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
[2]
。
(二)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相
互协作
目前,由于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机
构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使得云南
省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处于并轨运行状
态,导致二者彼此缺乏有效结合,为此,
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时制
定出相应的政策指导意见,同时提升农
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地位,使之上升至与
农业科研同等的地位。此外,积极促进
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相互协作,并建
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进而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
供有效服务。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云南省
特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除了要考虑农业
技术及成果的成熟度外,还需有效结合当
地气候与地理条件。一方面,邀请同行或
者农业技术专家对农业科研成果或实用技
术进行反复论证,看其是否成熟并达到可
应用状态;另一方面,当地应进行多点次
试验,看农业技术或科研成果是否能够适
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
。此外,农技人
员在向推广对象宣传和介绍农业技术时,
应就所要推广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信息予以
详细说明,使对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
由于高原特色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和科技
水平比较高,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针
对基层农技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还可以在全省各农业类院校开设专项培
训班,让优秀农业推广人员进班学习,
[3]
让其业务能力与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农业技
术推广过程中,对于取得优异工作成绩
的农技推广人员,应给予肯定,并提供
适当奖励。最后,扩大农技人员工作范围。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社会,身为一
名农技推广人员,仅仅具有专业素质与
业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必要
的市场经济知识,了解农产品深加工及
其市场化运作等有关内容,这样才能在
农技推广工作中更好地为基层农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金勤.基于高原特色农业战略的云南
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
2013(33):304.
[2]杨树朝.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
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
2017(8):10-11.
[3]黄海燕.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分析[J].种
子科技,2017(1):23.
(上接第76页)
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使当地群众参与
到自己需求意愿的表达中来。并通过村民
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宗教组织合理汇集群
众的需求并表达出来,只有自下而上的表
达,才能更好地使供给与需求双方达到合
作的最佳化。
(四)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优
先序,选择灵活针对性强的供给服务
临夏州少数民族占主体的人口分布
情况,决定了这一地域内不同的公共服
务需求。调研过程中,与和政县地质博
物馆工作人员的交谈过程中,知悉当地
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公共需求方面的
差别,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生育观念在临
夏州不同的民族中有着显著的差异。在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族群中,
由于国家生育政策的倾斜,子女较多,
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需
求比汉族群众更高,而高中阶段的教育
则显然低于汉族。这是因为民族间文化
传统的差异,在公共教育体系之间的差
异便如此明显。因此,在提供公共教育
的服务之时要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以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供质量优质的、
均等化、分散式的服务,而不再是传统
的一刀切服务
[4]
。
(五)促进“电子化公共部门”的
建立,提升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电子化公共部门(Electronic Govern-
ment),即建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所要
求的小而能的“服务型”公共部门,具
有很高的信息共享性、回应民众需求的
力度大大增强、公务人员在阳光下行政
等多方面的利好,高服务品质的公共部
门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具有更高
程度的正向评价,亦利于公共部门与民
众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对于社会的良
好发展、公民参与机制的培养有着很大
的推进作用。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非民
族地区,基于大数据的管理信息系统已
成为现代公共部门改革的一个方向,其
便捷性与回应的高效率都在促使公共部
门效能不断提高、内容进一步丰富,进
而引导民众对于公共部门服务满意度的
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合理的变化和
符合需求的评价。电子化公共部门在民
族地区要注意到民族地区的文化习惯、
宗教信仰等等特殊场域性质所带来的不
同社会属性,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不
同收入阶层之间在信息中占有和使用程
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4:53.
[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
公共服务体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26.
[3]刘厚金.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体制分析及
其路径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
(1):32-39.
[4]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
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6):39-47.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78
HENANNONGYE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碧曼彤)
NONG YE YAN JIU
农业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祁延宝,刘书明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因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和历史欠账等多项因素的交叉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
区域不均衡现象更加突出,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劣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地区120
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同板块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部门、市场和民间组织有机配合;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优先序,选择灵活性针对性强的供给
服务;促进“电子化公共部门”的建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民族地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
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但同时我国基本
的公共服务在质和量的方面存在着量多
质低、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
。重
要的是部分公共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的盲
区,如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偏远地区的
地理劣势等所带来的未能全面覆盖的公
共服务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
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区域不均衡现象更
加突出,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劣
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
[2]
。为此,
深入研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民对
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对于本
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助
推作用。
一、临夏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临夏州民族成分复杂,回、汉、土、
撒拉、东乡和藏等31个少数民族在这
里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
59.2%,信教群众高达180万人,其中
伊斯兰教信仰群众为114万人。临夏州
经济发展落后,全州贫困人口高达90.02
万人,占甘肃全省的11%,贫困面达
52.04%;七县一市中除临夏市外均为国
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4个乡镇中的103
个为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 150个行政村
中的753个为扶贫开发重点村。90万贫
困人口中少数民族60万人,是贫困中的
特贫、困难中的特困。
根据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六大
基本公共服务板块,此次调查通过与和
政县、广河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
拉族自治县的不同民族的居民进行访谈,
并辅之以问卷同时进行,深入了解农村
公共服务的现状。根据回收的问卷,统
计数据分析得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如
图所示。
注:数据为调查问卷数据整理所得。
图 临夏州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
二、临夏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存
在的问题
临夏州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多样
化,六大板块的内容因民族、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导致民众对基本公
共服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尤其是
因为不同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而且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各民族的
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直接导致了差
异性较大。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前教育供
给能力不足
临夏州农村地区公共教育体系中比
较突出的问题为学前教育,其中幼儿园师
资不足、经费单一、硬件设施比较缺乏,
整体水平低下。以和政县炭什村幼儿园为
例,幼儿园建设用地及所需基本上为清真
寺众筹所得,公共部门资金基本没有,严
重缺位。因为国家城乡二元体制化发展的
历史诱因,城市与乡村在基础教育方面差
别巨大。而且在观念层面,对于供给主体
的模糊认识以及地方公共部门的财力有
限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
存在“公共部门缺位”的现象。同时由于
基层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发育得极不成
熟,所以造成类似农村在学前教育供给和
基础供给方面不足。
(二)医疗卫生中医疗收费过高为
主要问题
临夏州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与该地
区较大的医疗需求相差巨大,临夏州没
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
疗设施普遍缺乏。临夏州统计局的官方
数据显示,76%的行政村无标准化卫生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HENANNONGYE
75
农业研究
NONG YE YAN JIU
室,26%的行政村欠缺村医。另外,乡
镇卫生院的医疗费用收费过高,群众对
于医疗需求的高期望导致对公共服务满
意度的期望值大打折扣,因此医疗机构
的层级设置与覆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自然村在离行政村较为偏远的村
子,农村所看病、治病的高需求与现实
的差距更大,村医的严重匮乏影响极大。
(三)公共就业中劳动力所从事行
业的转型较为迫切
因为民族差异的现实,在临夏州农
村地区,各个民族对于公共就业的需求是
不一致的。回族重商对于公共就业的需求
在于启动资金的支持,即惠农贷款、国家
的专项扶贫基金、无息贷款等。藏族因属
安多藏区,在临夏州基本上已放弃半农半
牧的传统生活方式,转而在藏区和临夏州
之间做起了桥梁生意,如虫草、循化黄河
石、牲畜等,扮演着各个民族间掮客的角
色。汉族则以农耕为主,对于公共就业的
需求则为相关技能的培训,以便于进城务
工。撒拉族是迁徙民族,在历史上就是迁
居与河州的中亚人并与当地回、土、汉等
民族融合而发展成的新民族,其公共就业
的需求有其本民族的特性,旨在发展旅游
业,传承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东
乡族和保安族则与回族极为相似,2个民
族在临夏州因居住地域的不同,有着自己
的民族需求,如保安族腰刀工艺的传承与
发扬,东乡族特色面食的传承与发展,均
是各民族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
特色民族性需求。
(四)社会保障中“三户”工作整
体水平低下
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群众兜底的救济
制度,在临夏州农村地区极为重要,但
是在“三户”(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
的评选工作中,群众认为评选流程及基
层工作人员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如何
更好地将“三户”工作做到公开公正,
以达到群众的期望值,是公共部门工作
人员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对于国家的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则在报销流程及
待遇标准方面满意度较高。
(五)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均处于
一般水平
临夏州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76
HENANNONGYE
较低,对于环保意识及城乡道路设施的
维护均感知程度较低,这与公共部门的
宣传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有关,这
两项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的影响
并不明显,也就是说这两个指标及所包
含的二级指标均不显著影响群众对于基
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三、研究结论
临夏州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
自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产
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的
现状。例如,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团体、
非营利组织介入程度远低于城市;民间
组织等为公共部门传递需求信息的渠道
单一且不活跃;地方财力的限制,使得
基层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之时水平
低下。临夏州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
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甘肃省
和全国平均水平,处在全省14个市州和
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后列。临夏州农村
地区对于基础性的民生需求的关切程度
是最高的,只有解决了基础性的需求,
才能谈发展阶段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四、发展建议
(一)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部门、
市场和民间组织有机配合
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有的宗教信仰、
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在公共部门提供基
本公共服务的同时,还需注意到其特殊的
需求,如宗教活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弘扬民族精神等。在这些需求面前,社会
组织、宗教团体、非营利组织能更好地了
解并提供更贴切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宗教
团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公共部门管理者
在公民信息的需求方面掌握着一定的优
势,其能直接反映不同民族所在特有的宗
教及文化理念之下所需要的社会服务。而
非营利组织因为其专业性、团体性和公益
性等性质的影响,其会持续关注社会问题
所持续变化的动态接触机制,并能为公共
部门管理者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意见和
建议。因此,公共部门需大力鼓励和提倡
民间组织介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梯
队里,做好引导与护航者,转变公共部门
角色,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只有更好地回
应了群众的需求,公共部门的满意度评价
才会逐渐完善,不断发现良好的机制来实
现供给体系的成熟与常态化
[3]
。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民族地
区财政转移支付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建立成
熟的地方财政体系,尤其是中央及省级
公共部门在收入这一项把主要的税种留
给自己,而把主要的支出责任划给了地
方的县乡公共部门。因此,在完善公共
财政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扩大基层
公共部门在税种中分享的比例,保证基
层公共部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
按照各不同层级公共部门间所应有的受
益范围和可支付能力的标准来合理划分
不同公共部门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事权
范围。再者,建立相对完善的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民族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落
后地区,要增加对落后地区公共产品的
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不同区域间公共产
品供给的均等化。破除城乡二元制的公
共产品供给体系,理应各级公共部门动
态配合,一些地区县级财政能力不高,
转移支付的能力受限,这就要求完善公
共部门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针对
民族地区现实情境及财政体制所存在的
问题,按照公共财政改革所要求的财权、
事权、财力三者相匹配的原则,合理调
整公共部门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为提供
更好的公共服务所配合,以此来提高群
众对于公共部门工作的满意度。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
达机制
实际上,公共部门作为社会问题的
回应者,已经无法唯一化,必须借助于
社会大众、企业和非营利部门的共同治
理(Co-governance)与共同管理(Co-
management)。一个运行良好且效能极高
的公共部门并非是人民需求什么都给予
满足,而应是创建一个共同治理的平台,
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及提供足够的机会和
工具,使人民大众能够解决自己在社会生
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培养自发性解决
问题的责任感及行动力。在提供基本公共
服务之时,改变传统的由公共部门“从上
而下”一刀切的统一安排,转而发展成为
“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这样才能
让供给者提供合乎现实需要的服务。要加
(下转第78页)
农业研究
NONG YE YAN JIU
格按照预算规定执行。有条件的地区,
则应设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利用强制
性制度使农业资金中农技推广份额得以
增加,使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技术
推广获得足够的经费,确保高原特色现
代农业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
[2]
。
(二)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相
互协作
目前,由于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机
构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使得云南
省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处于并轨运行状
态,导致二者彼此缺乏有效结合,为此,
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时制
定出相应的政策指导意见,同时提升农
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地位,使之上升至与
农业科研同等的地位。此外,积极促进
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相互协作,并建
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进而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
供有效服务。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云南省
特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除了要考虑农业
技术及成果的成熟度外,还需有效结合当
地气候与地理条件。一方面,邀请同行或
者农业技术专家对农业科研成果或实用技
术进行反复论证,看其是否成熟并达到可
应用状态;另一方面,当地应进行多点次
试验,看农业技术或科研成果是否能够适
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
。此外,农技人
员在向推广对象宣传和介绍农业技术时,
应就所要推广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信息予以
详细说明,使对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
由于高原特色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和科技
水平比较高,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针
对基层农技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还可以在全省各农业类院校开设专项培
训班,让优秀农业推广人员进班学习,
[3]
让其业务能力与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农业技
术推广过程中,对于取得优异工作成绩
的农技推广人员,应给予肯定,并提供
适当奖励。最后,扩大农技人员工作范围。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社会,身为一
名农技推广人员,仅仅具有专业素质与
业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必要
的市场经济知识,了解农产品深加工及
其市场化运作等有关内容,这样才能在
农技推广工作中更好地为基层农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金勤.基于高原特色农业战略的云南
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
2013(33):304.
[2]杨树朝.云南马龙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
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
2017(8):10-11.
[3]黄海燕.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分析[J].种
子科技,2017(1):23.
(上接第76页)
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使当地群众参与
到自己需求意愿的表达中来。并通过村民
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宗教组织合理汇集群
众的需求并表达出来,只有自下而上的表
达,才能更好地使供给与需求双方达到合
作的最佳化。
(四)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优
先序,选择灵活针对性强的供给服务
临夏州少数民族占主体的人口分布
情况,决定了这一地域内不同的公共服
务需求。调研过程中,与和政县地质博
物馆工作人员的交谈过程中,知悉当地
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公共需求方面的
差别,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生育观念在临
夏州不同的民族中有着显著的差异。在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族群中,
由于国家生育政策的倾斜,子女较多,
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需
求比汉族群众更高,而高中阶段的教育
则显然低于汉族。这是因为民族间文化
传统的差异,在公共教育体系之间的差
异便如此明显。因此,在提供公共教育
的服务之时要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以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供质量优质的、
均等化、分散式的服务,而不再是传统
的一刀切服务
[4]
。
(五)促进“电子化公共部门”的
建立,提升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电子化公共部门(Electronic Govern-
ment),即建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所要
求的小而能的“服务型”公共部门,具
有很高的信息共享性、回应民众需求的
力度大大增强、公务人员在阳光下行政
等多方面的利好,高服务品质的公共部
门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具有更高
程度的正向评价,亦利于公共部门与民
众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对于社会的良
好发展、公民参与机制的培养有着很大
的推进作用。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非民
族地区,基于大数据的管理信息系统已
成为现代公共部门改革的一个方向,其
便捷性与回应的高效率都在促使公共部
门效能不断提高、内容进一步丰富,进
而引导民众对于公共部门服务满意度的
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合理的变化和
符合需求的评价。电子化公共部门在民
族地区要注意到民族地区的文化习惯、
宗教信仰等等特殊场域性质所带来的不
同社会属性,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不
同收入阶层之间在信息中占有和使用程
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4:53.
[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
公共服务体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26.
[3]刘厚金.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体制分析及
其路径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
(1):32-39.
[4]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
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6):39-47.
河南农业 2018年第4期(中)
78
HENANNONG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