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IT圈 admin 73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旗芬)

匕石火匕布亡月、多石、多布、吕;亡万吧夯处万寸万吧万呛石亡万亡万亡万堵月它月、七月亡月、忿布、乡石、多布堵月亡闷亡月、吕布、多布它万心写猎石七石寸万、己布吧石吧石义石吧万亡万、匕万吧纬吧石、七久、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刘艺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历史、文化和比较视野中重新审视杜甫及其西域诗。他的西域诗从反战、爱民

思想出发,对战争充满悲伤、担忧,这与岑参等人充满激情和乐观精神的反映盛唐气象的边塞诗形

成了强烈反差。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的。

关键词:杜甫西域边塞诗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43 (2001) 01-0076 -08

提起唐代的西域边塞诗,人们自然会想到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派名家们雄浑壮丽的诗篇,    

但若悉心研读杜诗,就会发现杜甫虽未身临西域,却也是西域的热心关注者。在杜甫留传下来

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有六十余首涉及西域。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唐代转衰的特定历

史文化背景下,对唐王朝的西域边防政策、战略战术、民族关系及各民族风习的总体看法。这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杜诗“诗史”之誉的恰切。因为一个“史”字中,边塞的经营与否、是战是

和、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当属必不可少的成份,尤其在剧变之际的唐代,边塞问题有时竟

成了事关王朝存亡的大事,这一切,对于身处其境的“诗圣”来说,不可能不引起关注,“诗

史”中也不可能不有所反映。杜甫对西域的关注与反映,与高适、岑参等人的视角不同,侧重

于西域战争带来的苦难,其中虽有得有失,却是唐代西域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杜甫对西域问题的态度及其缘由

对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从文本诊释人手都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系统掌握了文本蕴涵,    

才能进行多维视野的观照。

    杜甫的前期创作中,以《兵车行》为代表已明显表现出对边塞战争的反对态度,这其中当

然包括西域之战。继而,在不少诗中都表露出反战情绪。如“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

出塞九首》其一);“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前出塞九首》其六);“请公问主将,焉用穷

荒为”(《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在《遣怀》一诗中,反战思想表现得更为系统:“先帝正

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组练弃如泥,尺土

负百夫。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坊。”先是皇帝好武,次乃将帅邀功,末为生灵涂炭。追溯可

以看出,杜甫的立足点是人民,看到人民疾苦,所以反对边塞战争,进而谴责好大喜功的君

主。认识愈清楚,其反战态度就愈强烈,而他深痛的是对这一切的无能为力:“不眠忧战伐,

・70・    

万方数据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最终只能“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提封》)。

诸多西域诗产生于杜甫创作的各个时期,其内容虽较复杂,往往“一题不止为一事,一诗    

不止了一题”①,但反战态度是一贯的、鲜明的。从这条主线人手,我们可以进一步看清他对

西域问题的一系列看法。

    在《塞芦子》中,杜甫对肃宗朝整个边防形势进行了深人分析,还提出了防备布署的具体

办法:“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祀。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

略大荒来。晴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

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阁,胡行速如

鬼。”在《奉送郭中t,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中又提出了解决边塞问题的总方针:“和

虏犹怀惠,防边诅敢惊。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再如对朝廷借回给兵平叛一事,杜甫在

许多诗中提出了不满意见:“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自古以为

患,诗人厌薄伐”(《留花门》),认为借兵之举弊大于利。

针对西域战争,杜甫更是多次申述自己的反战、厌战态度。如《遣兴三首》其一:“故老    

行叹息,今人尚开边。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东楼》:“万里

流沙道,西行过此门。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又上后园山脚》:“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

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朝廷任猛将,远寺戎马场。”他强

烈感受到战争不仅伤到戍卒,更伤及各族人民,于是更加渴望和平。

杜甫还有许多西域诗是正面涉及民族关系的。《前出塞九首》中的“中原有斗争,况在狄    

与戎”体现出他希望各民族和平相处的心声。在《近闻》诗中他表示出对和亲政策的赞同:

“峻in -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而一旦有人破坏了

和亲、发动了战争,杜甫就深感不满:“赞普多教使人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其二)。对和亲的失败,杜甫又极为感伤:“闻道

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剩宝衣。群凶犹索战,回

首意多违”(《即事》),可以看出杜甫是由衷地希望各民族免于战争的。

此外,杜甫对西域的民族风情、边塞风光、物产也多有描述。《赠田九判官梁丘》中的    

“宛马总肥秦首v,将军只数汉缥姚”、《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中的“黄羊妖不擅,芦酒多还

醉”、《秦州杂诗》其三中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之类的诗句不少,但这一切往往与战

争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杜甫时刻在为边防形势担忧。他在《蕃剑》、《房兵曹胡马》、《高都护嗯

马行》中对西域良剑名马的赞誉,也多是在托物言志。在《复愁》其七中:“贞观铜牙弩,开

元锦兽张。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其“好”字显然有讽刺意味,旨在反对借兵回给。而

且边地的景物在他眼中也多有悲凉之情,如《秦州杂诗》其七:“莽莽万重山,孤城石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其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

将,何时议筑坛”,诗中充满着深沉的忧伤。

从这一系列诗中可以看出,杜甫西域诗不论其写于玄、肃、代哪一朝,其侧重点如何,其    

反战和平的主张都贯穿始终,当然这指的是总倾向。但杜甫的西域诗也有所变化。到肃、代之

际,边塞事态已严重到不仅是失去边地,而且是到了京师戒严、皇帝离京的地步,此间吐蕃曾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562页。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一度占领长安。在这生死存亡关头,杜甫的反战态度也必有改变。他爱国、忠君,若继续反战

只会亡国亡君。此时他心中的人民便退居第二位了,因为他深知不保君国之大家,何以保百姓

之小家,故其反战态度不那么强烈了,甚至支持那些收复失地之战:“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

朝。犬羊曾烂漫,宫网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会取干

戈利,无令斥候骄。居然双捕虏,自是一缥姚。”(《寄董卿嘉荣十韵))他希望君臣一心,收复

失地,国家再度出现升平景象:“社W -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

忠臣后代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人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二)可以看出杜甫前期反战

主要是反对他所认为的开边之战,后期支持的则是收复失地之战。但即便在后期,他也希望和

平,在《蚕谷行》中他呼吁道:“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

荒田牛得耕。”所以我们说杜甫西域诗中反战态度是一贯的,是主倾向。

杜甫是缘何陷于此种反战悲哀之境的呢?从主观方面看,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因为杜    

甫本性忠厚仁爱。清代仇兆鳌说杜甫“其立言忠厚”,①《新唐书》本传说他“伤时挠弱,情不

忘君,人怜其忠云”。诗人忠厚的本性决定了他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从仁爱出发。战争加重了

人民负担,甚至动辄搭上千万人的性命,在他看来,实在得不偿失,理应谴责。第二,家庭传

统及所受的教育给他打上了很深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从儒家积极影响看,他爱民,反对用兵西

域;同时,他也受到儒家消极、保守一面的影响,严华夷之辨,故而并不十分看重西域这一在

军事、战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宝地,谴责王朝经营西域为“古来无人境,今

代横戈矛”(《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其实,孔子虽然提出“夷夏之防”的主张,但

并未一味排斥夷狄,甚至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悄》)。他还曾“欲

居九夷”,认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然而到了孟子夷夏观中,中原中心观

就较为明显了,他不仅强化了“夷夏之防”,甚至带有了鲜明的尊卑色彩:“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②,这便走上了极端,失之偏颇了。杜甫诗体现的夷夏观,较深受到孟子的

影响。我们从杜甫的“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组练弃如泥,

尺土负百夫”中可以看出他是赞同孟子主张的。第三,杜甫曾被誉为唐诗之集大成者,有着极

深厚的学养,对于前代文学的积淀汲取颇多。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虽时有创新,如《兵车行》

等,拟新题、写时事,但在西域诗方面,总体上继承前代颇多。我国边塞诗,从《诗经》时代

滥筋,经汉魏六朝积淀,直至唐以前,主题多表现战争之痛苦、不幸,谴责穷兵MA武,渴望早

日息战,风格苍凉,感情基调也多哀伤,这或多或少影响到杜甫,使其着眼点集中于民,看到

的多是战争之不幸,风物凄凉,情调悲伤。

从客观方面看,首先是社会现实使杜甫真正走向了群众。仕途蹭蹬,生活贫困,四处漂    

泊,他的人生笼罩在“安史之乱”的社会剧变阴影中,他与群众一同经历苦难,自然站在群众

立场上说话,反对边塞战争,以致看到边地景物都深感哀伤。杜甫正是受苦群众的代言人,他

把边塞间题带来的苦难集中表现在诗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次,“安史之乱”使国势

日渐衰微,而叛乱的挑起者是异族,这多少影响到他的情绪,他仇恨安史叛军,也进而影响到

对边地各族的看法,即总是抱有戒心、担心,总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因而不易从心底喜爱向往

之,也就不可能赞扬唐王朝的经营西域之举。

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中华书局,1979年。

《孟子・滕文公上》,见杨伯峻注《孟子详注》,中华书局,1960年。

・72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二、比较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杜甫西域诗只反映唐代部分人的观点,另有诗人与他视角不同,基调有别,所以我们不妨    

将杜甫放在整个唐代诗人群体中,从比较视野看杜甫及其西域诗。

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也不可能“孤军奋战”,他周围必然有一个层次不等的作家群体,唐    

代边塞诗人正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因诗人立足点不同,可归为两类:一类诗人未到过西域边

塞,却能以关注的目光看边塞;另一类诗人亲临边塞,以切身感受来写边塞。他们的视点不

同,心路历程就不一样,情感基调也各异。

关注者的优势在于视角独特,目光敏锐,正如杜甫,能及时捕捉到边塞出现的问题,对战    

争苦难的一面看得多。杜甫与众不同,极有个性。在一般文士都向往军幕、从军边塞以为仕进

之路的时尚下,杜甫却对军幕不屑一顾。明代胡震亨云:“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

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

缘幕府,摄级进身。”①但杜甫并不象他人那样把投身幕府作为晋升之阶,而是为生计考虑暂

托其中。在杜甫看来,仕途的正路是科举,而风行的买官、终南、从戎则都是旁门左道。传统

的杜甫只屑于走传统的仕路,剧变之际,传统仕路被阻,杜甫一生的悲哀由此而生了。为了生

计,他托身严武幕府,但狂放的本性决定了他受不了这种束缚:“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

诞如此。”②由于没有从军亲赴边塞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使他不可能有更

广阔的视野,不可能受到多方的激发,故而其西域诗无法突破旧的藩篱。在这一点上,他也很

佩服岑参诗之新奇。明代边贡说:“子美尝曰:‘岑参多新诗’。又日:‘篇章接混茫’。又曰:

‘沈鲍得同行’。味斯言也,意未尝不敛枉于嘉州也……夫俊也、逸也、奇也、悲也、壮也五

者,李杜弗能兼也,而岑诗近焉。”③杜甫看到的是战争的消极面,他便强烈反战,他体会不

到战争胜利的自豪感,关注的是战争的苦难,其心理感受是间接引发的,作品的基调也只能是

悲哀的。退一步,即便杜甫到了西域,也不可能成为高、岑一类人。他一心眷恋的是唐王朝及

其统治中心长安,经历动荡、被迫离京,他已受到很大打击,人生的颠沛更使他遍尝酸辛。从

巅峰到深谷的失落,使他心理失衡,因此他一生中苦痛潦倒、情绪低沉。

亲临边塞的诗人,以高、岑为代表。边塞是极锻炼人的地方,许多人历经磨炼,成长起    

来。高适、岑参早岁孤贫,仕途坎坷,历经挫折却不甘沉沦。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

人生,选择了从军之路。边塞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使之生命力更加旺盛,激烈的战争、生与死

的考验更使之心理承受力大为增强。他们的西域诗,展现的是爱国军人眼中的西域,其心理感

受是直接的,感情基调是昂扬乐观的,体会到了为国而战的自豪。其中对边战的礼赞、对风物

人情的喜爱淹没了悲苦。高适的《塞下曲》、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都以豪迈的激

情,给予西域之战极高的赞誉。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对西域风光的描绘更是瑰丽

动人,与杜甫笔下的凄凉之景迥异。高适的《营州歌》、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酒泉太

守席上醉后作》等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边疆风情的喜爱之情。他们注重生活的实感,不再墨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

《旧唐书・文苑本传》。

边贡:《刻岑诗成题其后》,见刘开扬著《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第898页。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守陈规,诗歌也得益于边塞之助,充满了生机。尤其是岑参,在西域生活了六年,其诗中那强

烈的爱国情感、英雄气概,千百年来鼓舞着人们:“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

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出征》)这显然与杜甫的“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不同调。

杜甫与岑参有许多相近之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彼此之间互有诗歌赠答;他们同以儒    

家为主导思想,其他思想成份很少;岑参也像杜甫那样常常自称儒生;其《感旧赋》中的“捧

尧日以云从,扇舜风而草靡”表明其理想和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垂

丈二十二韵》)相同。正因如此,二人十分投缘,但在西域问题上却大相径庭。岑参勇敢地投

身到唐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活动之中,虽饱尝艰辛,却不滞留于苦难,因为这一切与血与火的洗

礼、生与死的考验相比,算不得什么。他从立功报国的角度不断为功业呐喊:“万里奉王事,

一生无所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

使赴碳西官军》),诗中少有哀泣声。而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的苦难痛哭流涕。

经营西域,侧重点有不同,这在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反映。杜甫从旁关注西域问题,对西域    

各方面生活无切身体会,所以不可能像高岑那样受到强烈熏染而爆发出激情,可他却与人民距

离更近,更多将视线投向人民的苦难。岑参等人看到的是另一面,其西域诗不是悲哀的,而是

悲壮的,他们似乎与唐王朝距离更近,更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诗中处处体现的是为国而战,

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尽管杜甫与岑参的作品都很优秀,但相比之下,岑参关注大我—唐王

朝的前途—更符合时代潮流。

杜甫的西域诗,数量不亚于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笔触细腻、题材很广,思想不可谓不深,    

情感不可谓不真,艺术上又是集大成者,各体皆备,运用自如,但为何是高岑代表了西域诗的

最高成就?这或许与各自的侧重点有关。高岑诗反映出了大唐时代风貌,有积极进取精神,集

中体现出唐代边塞诗的特色,唱出了时代强音—盛唐之音。当时需要的正是随时代脉搏而跳

动的强音。杜甫的吟唱,虽然感人,充满了仁爱精神,却低了一个音阶。结合唐代历史文化背

景来看,是有不足之处的。传统理念的束缚、人生经历的限制使之关注重心移向了广大群众的

悲伤、苦难。

三、文化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文学不是孤立的,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文学,而是应当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由

此而产生的一个时代总的精神状态。从大的文化背景下观照杜甫的西域诗,我们可以进一步看

清其优长与不足。

    陈寅悟先生说过,唐代是个胡化华人所建立的政权,对外采取开放政策。其特殊的宏大的

开放格局,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而对异邦异族文化精华的吸纳,造就出文化

史上辉煌的时代。历史上文化的排斥与吸纳、保守与开放素有纷争,尤其对少数民族文化,态

度区别极大,但只要在倡导融合交流的时代,文化就会有长足进步,这是为史实所证明了的。

江应梁先生说过:“早在传说时代,当炎帝之族与黄帝之族在黄河中游逐渐融合的时候,    

在北方居住着狄人……春秋时期,秦穆公合并十二个戎族酋邦……自秦汉至今,我国一直是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华夏民族与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是融合而成的。各族没有根本的不

①江应梁:《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74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同,虽然各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地域差异,但各民族及其文化不应有优劣之分。历史上

以地域种族划分华夷不妥,以文化为标准仍然不合理。中原文化自恃礼乐制度讲究而歧视各

族,倡夷夏之大防,孰不知夏之礼乐即是各族礼乐融合形成的,何以见得华夏礼乐就一定优于

其他各族之礼乐?即便以礼别华夷,也不见得各民族礼就少,就不好。我们若用一元标准看问

题,定会出偏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孔子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汉书・朱浮传》

中朱浮引语曰:“中国失礼,求之于野”,《礼记・明堂位》又说:“《昧》,东夷之乐也,《任》,

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这都说明礼乐不应有优劣之分,各族文

化都有值得吸取之处。

唐代正处在适应此趋势长足发展的时期,其文化领域呈现开放的格局,这与西域诗的创作    

关系极为密切。在杜甫、岑参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西域文化对中原产生了巨大影响,“于

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竟事

纷泊……”①这在音乐方面尤为突出。乐器中羌笛、揭鼓、签模、琵琶、搏集等均来自西域,

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安国乐、康国乐成为唐十部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文化交流的

盛况,在文学中得到广泛的反映。从元镇的《法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中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对中原的熏染;而从沈彬的

《塞下曲》—“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又可以看出西域各族对中原文化的

向往。在这个互为影响的时代中:交往成了诗人“自由驱使”②的重要题材。西域诗因此呈现

繁荣局面。

    文化交融,使唐文化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影响力,并呈现出多元化特色,较少受传统儒家

闭关锁国、排斥异族、摒弃荒外思想的影响。中国之伟大在于多民族,更在于能团结多民族。

这方面唐一开国就开了个好头。高祖建国二年(619)下诏对少数民族要“追革前弊”、“就申

好睦”③,奠定了唐代民族政策的基础。太宗更为英明,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

之如一”④,“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只要“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如“猜忌

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⑤。太宗的可贵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其主张,如对突厥,有人

主张“慑服四夷”,“击之为善”,太宗则纳魏征、长孙无忌之谏,“堰革新文,布德施惠”。,

使双方虽有战争,友好却从未间断。在丰州,汉、突厥群众“交相往来,吏不能禁”⑦。贞观

四年(630),对东突厥汗国降众,不革其俗,安置河南,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

心”⑧,自此至永徽初二十多年间,汉、突厥群众“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

丰足,皆有便宜。”⑨不仅如此,对西北党项、吐谷浑、高昌等,都谨慎从事,一定程度上赢

得了少数民族的普遍拥戴,唐朝皇帝被称之为“天可汗”。太宗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年,第41页。

鲁迅:《坟・看镜有感》,见《鲁迅全集》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98页。

《镇抚夷狄诏》,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八,台湾商务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见(唐书・魏征传》、《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册府元龟・外臣部・备御三》卷九九O,中华书局,1960年。

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卷九八O,中华书局,1960年。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①直至永泰七年

(765)回绝仍称代宗为天可汗。

有唐一代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弱水流沙,并通车酋轩之使;被发左枉,

皆为衣冠之域。正朔所班,无远不届。”③这种局面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各族文化的融合。其

开放格局,打破传统,在传统儒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儒家主张用夏变夷,唐朝却在各族汉化

的同时,盛行胡化。实际上,这正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华文化历来是个开放体系,具有很强

的包容性,在世界诸多古代文明消失过程中,华夏文化却长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这不能不说

是个奇迹,而这正得益于文化融合。

从历史文化背景观照杜甫的西域诗,可以看出,他受到了时代的熏染,虽未到过西域,却    

向之投出了关注的目光,思考西域的各方面问题,写出了不少反战爱民篇章。但也不难看出其

不足,身处文化开放的时代,面对国家对边疆的统一经营,面对唐王朝对文化交融的保护提

倡,杜甫却时有谴责,这不能不说是个局限。从他的思想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知识阶层

的分化,一部分人抱守旧儒术,深感无用武之地,不满现实。另一部分人则发展新儒术,适应

新现实。杜甫是旧儒的代表,他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既然“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

儒”(《草堂》),他也只好“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同谷七歌》之七)了。

四、历史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用之于杜甫尤为恰当,因为其诗是“诗史”。对西域诗,更有必

要回到历史中加以考察。若将历史作为参照系,其纵横座标轴就是宏观历史背景—整个中华

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唐代经营西域的现实。

首先,从宏观历史进程看,边塞问题在任何朝代都具有两面性,不可能只战无和,也不可    

能永无摩擦。但历史总趋向是融合、进步。任何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发生战

争,但主要靠的是和平融合。

当然,统一进程有和平顺利一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战争也不可避免。照理而论,    

各族努力争取更广的生存空间、更好的生活方式,无可非议,但其进步与否,是否乃民心所向

却能说明其合理与否。有些战争是贵族统治者抵制融合挑起的,而各族人民则是向往中原的。

中原的文明发达对之有吸引力,他们愿学《毛诗》、《春秋》,愿求养蚕酿酒之技,不愿征战。

如唐初的吐谷浑人民怨恨与唐为敌的宰相,大宁王顺应人心杀之,举国降唐③,说明各民族心

向中原王朝。所以反映在文学中,统一融合之乐应唱主角。杜甫西域诗中的谴责,虽也基于历

史实际,但确有片面之处。

其次,从唐代边塞实际看,总趋向仍是合,经营主要是和平方式。唐蕃关系中,唐在军事    

上取得胜利后仍然从长远考虑,以金城公主和亲。开元二十九年(741)关系紧张时,吐蕃仍

人唐贡献方物,说明双方友好不会中断。唐与回绝更以友好为主。回绝助唐平叛有功,肃宗乾

元元年(758)将宁国公主嫁之,并册封葛勒为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册文云:“北土不宁,有唐

①王溥:《唐会要》卷一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贞观政要》卷五,公平第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③见《新唐书・吐谷浑传》卷二二一;《旧唐书・吐谷浑传》卷一九八。

・76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封而固之。中原多难,可汗义而赴之”,双方情同“唇齿,奕叶姻好”①,这是唐皇第一次将亲

生女嫁给少数民族领袖,充分反映出友好的真诚。后来,德宗建中元年(780)英义可汗犯塞,

宰相顿莫贺达干苦谏:“唐,大国也,无负于我”②,可汗不听,宰相杀之,自立可汗,遣使人

朝。总的来看,回鹊汗国九十六年中,十三名可汗中有十二位接受册封,朝贡六十多次,唐与

之四次和亲,如此深广之友好关系,古来少有。

和平交往符合各民族心愿,也符合杜甫的初衷,但现实中问题复杂多变,危急时战争也不    

可避免。石堡之战,即是一例。唐欲保关中,必守河涅,石堡乃河惶门户,势在必夺。唐之战

略方针没有错,若谴责也只是战术、战机的问题。天宝八年哥舒翰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克

之,使吐蕃无力向西域出兵,大唐占据优势。安史之乱后,吐蕃入据石堡,进攻中原,唐处于

劣势了。历史证明此战伤亡虽大,结果是好的。对此,储光羲作《哥舒大夫颂德》、王维作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高适作《同李员外加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肯定之,杜甫却斥为: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显然他看到的是此战的负面效应。西域之战又是一例,丝绸之路

的影响非同凡响,唐王朝是在有意识保护之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征战。而一旦吐蕃控制之,丝

路就被阻断了,孰进孰退,结论很明显。杜甫反对用兵西域,在当时并不可取,要成就功业,

必然要付出代价,西域的经营正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移,正面效应显现了,负面效应淡化

了。

    杜甫看到的是唐代边防中的不妥之处,如边将贪功、伤亡较多、和亲失败等,这只是问题

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有英明举措。杜甫反映的苦难一面是客观存在,却非主流。主流是为

维护统一而战及由此激发的英雄主义、爱国精神。唐代是个快乐与悲哀混杂的时代,刚步人快

乐之巅,又跌人悲哀之渊,故其艺术表现的,必定是混合状态。对西域的经营,杜甫看到了悲

伤的一面,而岑参等人看到了光明胜利的一面。我们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认识唐代西域现

实,评价其西域诗,才能看清唐人心态的全貌。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仲高

《册回纶为英武威远可汗文》,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九。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77

万方数据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旗芬)

匕石火匕布亡月、多石、多布、吕;亡万吧夯处万寸万吧万呛石亡万亡万亡万堵月它月、七月亡月、忿布、乡石、多布堵月亡闷亡月、吕布、多布它万心写猎石七石寸万、己布吧石吧石义石吧万亡万、匕万吧纬吧石、七久、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刘艺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历史、文化和比较视野中重新审视杜甫及其西域诗。他的西域诗从反战、爱民

思想出发,对战争充满悲伤、担忧,这与岑参等人充满激情和乐观精神的反映盛唐气象的边塞诗形

成了强烈反差。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的。

关键词:杜甫西域边塞诗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43 (2001) 01-0076 -08

提起唐代的西域边塞诗,人们自然会想到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派名家们雄浑壮丽的诗篇,    

但若悉心研读杜诗,就会发现杜甫虽未身临西域,却也是西域的热心关注者。在杜甫留传下来

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有六十余首涉及西域。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唐代转衰的特定历

史文化背景下,对唐王朝的西域边防政策、战略战术、民族关系及各民族风习的总体看法。这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杜诗“诗史”之誉的恰切。因为一个“史”字中,边塞的经营与否、是战是

和、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当属必不可少的成份,尤其在剧变之际的唐代,边塞问题有时竟

成了事关王朝存亡的大事,这一切,对于身处其境的“诗圣”来说,不可能不引起关注,“诗

史”中也不可能不有所反映。杜甫对西域的关注与反映,与高适、岑参等人的视角不同,侧重

于西域战争带来的苦难,其中虽有得有失,却是唐代西域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杜甫对西域问题的态度及其缘由

对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从文本诊释人手都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系统掌握了文本蕴涵,    

才能进行多维视野的观照。

    杜甫的前期创作中,以《兵车行》为代表已明显表现出对边塞战争的反对态度,这其中当

然包括西域之战。继而,在不少诗中都表露出反战情绪。如“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

出塞九首》其一);“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前出塞九首》其六);“请公问主将,焉用穷

荒为”(《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在《遣怀》一诗中,反战思想表现得更为系统:“先帝正

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组练弃如泥,尺土

负百夫。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坊。”先是皇帝好武,次乃将帅邀功,末为生灵涂炭。追溯可

以看出,杜甫的立足点是人民,看到人民疾苦,所以反对边塞战争,进而谴责好大喜功的君

主。认识愈清楚,其反战态度就愈强烈,而他深痛的是对这一切的无能为力:“不眠忧战伐,

・70・    

万方数据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最终只能“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提封》)。

诸多西域诗产生于杜甫创作的各个时期,其内容虽较复杂,往往“一题不止为一事,一诗    

不止了一题”①,但反战态度是一贯的、鲜明的。从这条主线人手,我们可以进一步看清他对

西域问题的一系列看法。

    在《塞芦子》中,杜甫对肃宗朝整个边防形势进行了深人分析,还提出了防备布署的具体

办法:“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祀。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

略大荒来。晴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

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阁,胡行速如

鬼。”在《奉送郭中t,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中又提出了解决边塞问题的总方针:“和

虏犹怀惠,防边诅敢惊。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再如对朝廷借回给兵平叛一事,杜甫在

许多诗中提出了不满意见:“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自古以为

患,诗人厌薄伐”(《留花门》),认为借兵之举弊大于利。

针对西域战争,杜甫更是多次申述自己的反战、厌战态度。如《遣兴三首》其一:“故老    

行叹息,今人尚开边。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东楼》:“万里

流沙道,西行过此门。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又上后园山脚》:“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

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朝廷任猛将,远寺戎马场。”他强

烈感受到战争不仅伤到戍卒,更伤及各族人民,于是更加渴望和平。

杜甫还有许多西域诗是正面涉及民族关系的。《前出塞九首》中的“中原有斗争,况在狄    

与戎”体现出他希望各民族和平相处的心声。在《近闻》诗中他表示出对和亲政策的赞同:

“峻in -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而一旦有人破坏了

和亲、发动了战争,杜甫就深感不满:“赞普多教使人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其二)。对和亲的失败,杜甫又极为感伤:“闻道

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剩宝衣。群凶犹索战,回

首意多违”(《即事》),可以看出杜甫是由衷地希望各民族免于战争的。

此外,杜甫对西域的民族风情、边塞风光、物产也多有描述。《赠田九判官梁丘》中的    

“宛马总肥秦首v,将军只数汉缥姚”、《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中的“黄羊妖不擅,芦酒多还

醉”、《秦州杂诗》其三中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之类的诗句不少,但这一切往往与战

争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杜甫时刻在为边防形势担忧。他在《蕃剑》、《房兵曹胡马》、《高都护嗯

马行》中对西域良剑名马的赞誉,也多是在托物言志。在《复愁》其七中:“贞观铜牙弩,开

元锦兽张。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其“好”字显然有讽刺意味,旨在反对借兵回给。而

且边地的景物在他眼中也多有悲凉之情,如《秦州杂诗》其七:“莽莽万重山,孤城石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其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

将,何时议筑坛”,诗中充满着深沉的忧伤。

从这一系列诗中可以看出,杜甫西域诗不论其写于玄、肃、代哪一朝,其侧重点如何,其    

反战和平的主张都贯穿始终,当然这指的是总倾向。但杜甫的西域诗也有所变化。到肃、代之

际,边塞事态已严重到不仅是失去边地,而且是到了京师戒严、皇帝离京的地步,此间吐蕃曾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562页。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一度占领长安。在这生死存亡关头,杜甫的反战态度也必有改变。他爱国、忠君,若继续反战

只会亡国亡君。此时他心中的人民便退居第二位了,因为他深知不保君国之大家,何以保百姓

之小家,故其反战态度不那么强烈了,甚至支持那些收复失地之战:“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

朝。犬羊曾烂漫,宫网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会取干

戈利,无令斥候骄。居然双捕虏,自是一缥姚。”(《寄董卿嘉荣十韵))他希望君臣一心,收复

失地,国家再度出现升平景象:“社W -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

忠臣后代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人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二)可以看出杜甫前期反战

主要是反对他所认为的开边之战,后期支持的则是收复失地之战。但即便在后期,他也希望和

平,在《蚕谷行》中他呼吁道:“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

荒田牛得耕。”所以我们说杜甫西域诗中反战态度是一贯的,是主倾向。

杜甫是缘何陷于此种反战悲哀之境的呢?从主观方面看,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因为杜    

甫本性忠厚仁爱。清代仇兆鳌说杜甫“其立言忠厚”,①《新唐书》本传说他“伤时挠弱,情不

忘君,人怜其忠云”。诗人忠厚的本性决定了他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从仁爱出发。战争加重了

人民负担,甚至动辄搭上千万人的性命,在他看来,实在得不偿失,理应谴责。第二,家庭传

统及所受的教育给他打上了很深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从儒家积极影响看,他爱民,反对用兵西

域;同时,他也受到儒家消极、保守一面的影响,严华夷之辨,故而并不十分看重西域这一在

军事、战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宝地,谴责王朝经营西域为“古来无人境,今

代横戈矛”(《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其实,孔子虽然提出“夷夏之防”的主张,但

并未一味排斥夷狄,甚至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悄》)。他还曾“欲

居九夷”,认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然而到了孟子夷夏观中,中原中心观

就较为明显了,他不仅强化了“夷夏之防”,甚至带有了鲜明的尊卑色彩:“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②,这便走上了极端,失之偏颇了。杜甫诗体现的夷夏观,较深受到孟子的

影响。我们从杜甫的“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组练弃如泥,

尺土负百夫”中可以看出他是赞同孟子主张的。第三,杜甫曾被誉为唐诗之集大成者,有着极

深厚的学养,对于前代文学的积淀汲取颇多。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虽时有创新,如《兵车行》

等,拟新题、写时事,但在西域诗方面,总体上继承前代颇多。我国边塞诗,从《诗经》时代

滥筋,经汉魏六朝积淀,直至唐以前,主题多表现战争之痛苦、不幸,谴责穷兵MA武,渴望早

日息战,风格苍凉,感情基调也多哀伤,这或多或少影响到杜甫,使其着眼点集中于民,看到

的多是战争之不幸,风物凄凉,情调悲伤。

从客观方面看,首先是社会现实使杜甫真正走向了群众。仕途蹭蹬,生活贫困,四处漂    

泊,他的人生笼罩在“安史之乱”的社会剧变阴影中,他与群众一同经历苦难,自然站在群众

立场上说话,反对边塞战争,以致看到边地景物都深感哀伤。杜甫正是受苦群众的代言人,他

把边塞间题带来的苦难集中表现在诗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次,“安史之乱”使国势

日渐衰微,而叛乱的挑起者是异族,这多少影响到他的情绪,他仇恨安史叛军,也进而影响到

对边地各族的看法,即总是抱有戒心、担心,总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因而不易从心底喜爱向往

之,也就不可能赞扬唐王朝的经营西域之举。

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中华书局,1979年。

《孟子・滕文公上》,见杨伯峻注《孟子详注》,中华书局,1960年。

・72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二、比较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杜甫西域诗只反映唐代部分人的观点,另有诗人与他视角不同,基调有别,所以我们不妨    

将杜甫放在整个唐代诗人群体中,从比较视野看杜甫及其西域诗。

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也不可能“孤军奋战”,他周围必然有一个层次不等的作家群体,唐    

代边塞诗人正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因诗人立足点不同,可归为两类:一类诗人未到过西域边

塞,却能以关注的目光看边塞;另一类诗人亲临边塞,以切身感受来写边塞。他们的视点不

同,心路历程就不一样,情感基调也各异。

关注者的优势在于视角独特,目光敏锐,正如杜甫,能及时捕捉到边塞出现的问题,对战    

争苦难的一面看得多。杜甫与众不同,极有个性。在一般文士都向往军幕、从军边塞以为仕进

之路的时尚下,杜甫却对军幕不屑一顾。明代胡震亨云:“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

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

缘幕府,摄级进身。”①但杜甫并不象他人那样把投身幕府作为晋升之阶,而是为生计考虑暂

托其中。在杜甫看来,仕途的正路是科举,而风行的买官、终南、从戎则都是旁门左道。传统

的杜甫只屑于走传统的仕路,剧变之际,传统仕路被阻,杜甫一生的悲哀由此而生了。为了生

计,他托身严武幕府,但狂放的本性决定了他受不了这种束缚:“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

诞如此。”②由于没有从军亲赴边塞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使他不可能有更

广阔的视野,不可能受到多方的激发,故而其西域诗无法突破旧的藩篱。在这一点上,他也很

佩服岑参诗之新奇。明代边贡说:“子美尝曰:‘岑参多新诗’。又日:‘篇章接混茫’。又曰:

‘沈鲍得同行’。味斯言也,意未尝不敛枉于嘉州也……夫俊也、逸也、奇也、悲也、壮也五

者,李杜弗能兼也,而岑诗近焉。”③杜甫看到的是战争的消极面,他便强烈反战,他体会不

到战争胜利的自豪感,关注的是战争的苦难,其心理感受是间接引发的,作品的基调也只能是

悲哀的。退一步,即便杜甫到了西域,也不可能成为高、岑一类人。他一心眷恋的是唐王朝及

其统治中心长安,经历动荡、被迫离京,他已受到很大打击,人生的颠沛更使他遍尝酸辛。从

巅峰到深谷的失落,使他心理失衡,因此他一生中苦痛潦倒、情绪低沉。

亲临边塞的诗人,以高、岑为代表。边塞是极锻炼人的地方,许多人历经磨炼,成长起    

来。高适、岑参早岁孤贫,仕途坎坷,历经挫折却不甘沉沦。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

人生,选择了从军之路。边塞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使之生命力更加旺盛,激烈的战争、生与死

的考验更使之心理承受力大为增强。他们的西域诗,展现的是爱国军人眼中的西域,其心理感

受是直接的,感情基调是昂扬乐观的,体会到了为国而战的自豪。其中对边战的礼赞、对风物

人情的喜爱淹没了悲苦。高适的《塞下曲》、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都以豪迈的激

情,给予西域之战极高的赞誉。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对西域风光的描绘更是瑰丽

动人,与杜甫笔下的凄凉之景迥异。高适的《营州歌》、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酒泉太

守席上醉后作》等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边疆风情的喜爱之情。他们注重生活的实感,不再墨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

《旧唐书・文苑本传》。

边贡:《刻岑诗成题其后》,见刘开扬著《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第898页。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守陈规,诗歌也得益于边塞之助,充满了生机。尤其是岑参,在西域生活了六年,其诗中那强

烈的爱国情感、英雄气概,千百年来鼓舞着人们:“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

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出征》)这显然与杜甫的“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不同调。

杜甫与岑参有许多相近之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彼此之间互有诗歌赠答;他们同以儒    

家为主导思想,其他思想成份很少;岑参也像杜甫那样常常自称儒生;其《感旧赋》中的“捧

尧日以云从,扇舜风而草靡”表明其理想和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垂

丈二十二韵》)相同。正因如此,二人十分投缘,但在西域问题上却大相径庭。岑参勇敢地投

身到唐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活动之中,虽饱尝艰辛,却不滞留于苦难,因为这一切与血与火的洗

礼、生与死的考验相比,算不得什么。他从立功报国的角度不断为功业呐喊:“万里奉王事,

一生无所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

使赴碳西官军》),诗中少有哀泣声。而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的苦难痛哭流涕。

经营西域,侧重点有不同,这在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反映。杜甫从旁关注西域问题,对西域    

各方面生活无切身体会,所以不可能像高岑那样受到强烈熏染而爆发出激情,可他却与人民距

离更近,更多将视线投向人民的苦难。岑参等人看到的是另一面,其西域诗不是悲哀的,而是

悲壮的,他们似乎与唐王朝距离更近,更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诗中处处体现的是为国而战,

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尽管杜甫与岑参的作品都很优秀,但相比之下,岑参关注大我—唐王

朝的前途—更符合时代潮流。

杜甫的西域诗,数量不亚于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笔触细腻、题材很广,思想不可谓不深,    

情感不可谓不真,艺术上又是集大成者,各体皆备,运用自如,但为何是高岑代表了西域诗的

最高成就?这或许与各自的侧重点有关。高岑诗反映出了大唐时代风貌,有积极进取精神,集

中体现出唐代边塞诗的特色,唱出了时代强音—盛唐之音。当时需要的正是随时代脉搏而跳

动的强音。杜甫的吟唱,虽然感人,充满了仁爱精神,却低了一个音阶。结合唐代历史文化背

景来看,是有不足之处的。传统理念的束缚、人生经历的限制使之关注重心移向了广大群众的

悲伤、苦难。

三、文化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文学不是孤立的,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文学,而是应当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由

此而产生的一个时代总的精神状态。从大的文化背景下观照杜甫的西域诗,我们可以进一步看

清其优长与不足。

    陈寅悟先生说过,唐代是个胡化华人所建立的政权,对外采取开放政策。其特殊的宏大的

开放格局,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而对异邦异族文化精华的吸纳,造就出文化

史上辉煌的时代。历史上文化的排斥与吸纳、保守与开放素有纷争,尤其对少数民族文化,态

度区别极大,但只要在倡导融合交流的时代,文化就会有长足进步,这是为史实所证明了的。

江应梁先生说过:“早在传说时代,当炎帝之族与黄帝之族在黄河中游逐渐融合的时候,    

在北方居住着狄人……春秋时期,秦穆公合并十二个戎族酋邦……自秦汉至今,我国一直是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华夏民族与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是融合而成的。各族没有根本的不

①江应梁:《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74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同,虽然各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地域差异,但各民族及其文化不应有优劣之分。历史上

以地域种族划分华夷不妥,以文化为标准仍然不合理。中原文化自恃礼乐制度讲究而歧视各

族,倡夷夏之大防,孰不知夏之礼乐即是各族礼乐融合形成的,何以见得华夏礼乐就一定优于

其他各族之礼乐?即便以礼别华夷,也不见得各民族礼就少,就不好。我们若用一元标准看问

题,定会出偏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孔子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汉书・朱浮传》

中朱浮引语曰:“中国失礼,求之于野”,《礼记・明堂位》又说:“《昧》,东夷之乐也,《任》,

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这都说明礼乐不应有优劣之分,各族文

化都有值得吸取之处。

唐代正处在适应此趋势长足发展的时期,其文化领域呈现开放的格局,这与西域诗的创作    

关系极为密切。在杜甫、岑参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西域文化对中原产生了巨大影响,“于

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竟事

纷泊……”①这在音乐方面尤为突出。乐器中羌笛、揭鼓、签模、琵琶、搏集等均来自西域,

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安国乐、康国乐成为唐十部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文化交流的

盛况,在文学中得到广泛的反映。从元镇的《法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中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对中原的熏染;而从沈彬的

《塞下曲》—“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又可以看出西域各族对中原文化的

向往。在这个互为影响的时代中:交往成了诗人“自由驱使”②的重要题材。西域诗因此呈现

繁荣局面。

    文化交融,使唐文化有了很强的生命力、影响力,并呈现出多元化特色,较少受传统儒家

闭关锁国、排斥异族、摒弃荒外思想的影响。中国之伟大在于多民族,更在于能团结多民族。

这方面唐一开国就开了个好头。高祖建国二年(619)下诏对少数民族要“追革前弊”、“就申

好睦”③,奠定了唐代民族政策的基础。太宗更为英明,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

之如一”④,“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只要“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如“猜忌

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⑤。太宗的可贵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其主张,如对突厥,有人

主张“慑服四夷”,“击之为善”,太宗则纳魏征、长孙无忌之谏,“堰革新文,布德施惠”。,

使双方虽有战争,友好却从未间断。在丰州,汉、突厥群众“交相往来,吏不能禁”⑦。贞观

四年(630),对东突厥汗国降众,不革其俗,安置河南,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

心”⑧,自此至永徽初二十多年间,汉、突厥群众“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

丰足,皆有便宜。”⑨不仅如此,对西北党项、吐谷浑、高昌等,都谨慎从事,一定程度上赢

得了少数民族的普遍拥戴,唐朝皇帝被称之为“天可汗”。太宗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年,第41页。

鲁迅:《坟・看镜有感》,见《鲁迅全集》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98页。

《镇抚夷狄诏》,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八,台湾商务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见(唐书・魏征传》、《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册府元龟・外臣部・备御三》卷九九O,中华书局,1960年。

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卷九八O,中华书局,1960年。

万方数据

《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万方数据

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①直至永泰七年

(765)回绝仍称代宗为天可汗。

有唐一代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弱水流沙,并通车酋轩之使;被发左枉,

皆为衣冠之域。正朔所班,无远不届。”③这种局面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各族文化的融合。其

开放格局,打破传统,在传统儒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儒家主张用夏变夷,唐朝却在各族汉化

的同时,盛行胡化。实际上,这正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华文化历来是个开放体系,具有很强

的包容性,在世界诸多古代文明消失过程中,华夏文化却长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这不能不说

是个奇迹,而这正得益于文化融合。

从历史文化背景观照杜甫的西域诗,可以看出,他受到了时代的熏染,虽未到过西域,却    

向之投出了关注的目光,思考西域的各方面问题,写出了不少反战爱民篇章。但也不难看出其

不足,身处文化开放的时代,面对国家对边疆的统一经营,面对唐王朝对文化交融的保护提

倡,杜甫却时有谴责,这不能不说是个局限。从他的思想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知识阶层

的分化,一部分人抱守旧儒术,深感无用武之地,不满现实。另一部分人则发展新儒术,适应

新现实。杜甫是旧儒的代表,他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既然“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

儒”(《草堂》),他也只好“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同谷七歌》之七)了。

四、历史视野中的杜甫西域诗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用之于杜甫尤为恰当,因为其诗是“诗史”。对西域诗,更有必

要回到历史中加以考察。若将历史作为参照系,其纵横座标轴就是宏观历史背景—整个中华

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唐代经营西域的现实。

首先,从宏观历史进程看,边塞问题在任何朝代都具有两面性,不可能只战无和,也不可    

能永无摩擦。但历史总趋向是融合、进步。任何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发生战

争,但主要靠的是和平融合。

当然,统一进程有和平顺利一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战争也不可避免。照理而论,    

各族努力争取更广的生存空间、更好的生活方式,无可非议,但其进步与否,是否乃民心所向

却能说明其合理与否。有些战争是贵族统治者抵制融合挑起的,而各族人民则是向往中原的。

中原的文明发达对之有吸引力,他们愿学《毛诗》、《春秋》,愿求养蚕酿酒之技,不愿征战。

如唐初的吐谷浑人民怨恨与唐为敌的宰相,大宁王顺应人心杀之,举国降唐③,说明各民族心

向中原王朝。所以反映在文学中,统一融合之乐应唱主角。杜甫西域诗中的谴责,虽也基于历

史实际,但确有片面之处。

其次,从唐代边塞实际看,总趋向仍是合,经营主要是和平方式。唐蕃关系中,唐在军事    

上取得胜利后仍然从长远考虑,以金城公主和亲。开元二十九年(741)关系紧张时,吐蕃仍

人唐贡献方物,说明双方友好不会中断。唐与回绝更以友好为主。回绝助唐平叛有功,肃宗乾

元元年(758)将宁国公主嫁之,并册封葛勒为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册文云:“北土不宁,有唐

①王溥:《唐会要》卷一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贞观政要》卷五,公平第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③见《新唐书・吐谷浑传》卷二二一;《旧唐书・吐谷浑传》卷一九八。

・76    

多维视野中的杜甫及其西域边塞诗

封而固之。中原多难,可汗义而赴之”,双方情同“唇齿,奕叶姻好”①,这是唐皇第一次将亲

生女嫁给少数民族领袖,充分反映出友好的真诚。后来,德宗建中元年(780)英义可汗犯塞,

宰相顿莫贺达干苦谏:“唐,大国也,无负于我”②,可汗不听,宰相杀之,自立可汗,遣使人

朝。总的来看,回鹊汗国九十六年中,十三名可汗中有十二位接受册封,朝贡六十多次,唐与

之四次和亲,如此深广之友好关系,古来少有。

和平交往符合各民族心愿,也符合杜甫的初衷,但现实中问题复杂多变,危急时战争也不    

可避免。石堡之战,即是一例。唐欲保关中,必守河涅,石堡乃河惶门户,势在必夺。唐之战

略方针没有错,若谴责也只是战术、战机的问题。天宝八年哥舒翰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克

之,使吐蕃无力向西域出兵,大唐占据优势。安史之乱后,吐蕃入据石堡,进攻中原,唐处于

劣势了。历史证明此战伤亡虽大,结果是好的。对此,储光羲作《哥舒大夫颂德》、王维作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高适作《同李员外加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肯定之,杜甫却斥为: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显然他看到的是此战的负面效应。西域之战又是一例,丝绸之路

的影响非同凡响,唐王朝是在有意识保护之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征战。而一旦吐蕃控制之,丝

路就被阻断了,孰进孰退,结论很明显。杜甫反对用兵西域,在当时并不可取,要成就功业,

必然要付出代价,西域的经营正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移,正面效应显现了,负面效应淡化

了。

    杜甫看到的是唐代边防中的不妥之处,如边将贪功、伤亡较多、和亲失败等,这只是问题

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有英明举措。杜甫反映的苦难一面是客观存在,却非主流。主流是为

维护统一而战及由此激发的英雄主义、爱国精神。唐代是个快乐与悲哀混杂的时代,刚步人快

乐之巅,又跌人悲哀之渊,故其艺术表现的,必定是混合状态。对西域的经营,杜甫看到了悲

伤的一面,而岑参等人看到了光明胜利的一面。我们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认识唐代西域现

实,评价其西域诗,才能看清唐人心态的全貌。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仲高

《册回纶为英武威远可汗文》,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九。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77

万方数据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