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民主的发展历程

IT圈 admin 87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苦骏琛)

关于民主

一、民主的含义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的权利”或“多数人的统治”。其

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

务的国家制度。

二、西方民主的演变

当代最卓越的民主理论家之一的罗伯特·达尔认为,现代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有四大渊源:希腊的直接民主制、罗马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国家

的共和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政治平等理念。

(一)古希腊民主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制,就是古希腊民主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在公元前五

世纪,希腊城邦发生了伟大的政治转型,那就是民主化改革。以达尔的话来说,

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就象汽车的发明以及新大陆的发现。”在那时,希腊并非一

个单一国家,而是由许多独立的城市国家(也称为城邦)组成。一般认为其中的

雅典民主制最具创新意义和经久不衰。

从古雅典民主制的政治理念和目标来看,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指

出,古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由。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自由意味着两点:

“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和“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这样,自由与平等就有了

“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上,自由的第一要素,“轮流执政”就是基于一种平

等的基本观念而提出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平等称为“人数的平等”,“人数的

平等”意味着不论个人能力、道德或财富高低,全民共同参与统治。

从雅典的政治制度来看,公民大会享有主权,也就是说,享有立法和司法方

面的最高权威。公民全体构成“公民大会”,每一个雅典公民都参与其中。公民

大会的理想决策模型是全体公民达成一致。同时,在雅典,国家主权的范围包括

该城邦的所有公共事物。在普通公民和公共官员之间不存在权利区别。除与战争

有关的职务以外,同一公民不能多于两次担任同一官职,而且所有官职都是有任

期限制的。雅典的公务员也得到一定的津贴。

从雅典的政治理想来看,公民平等、自由及遵守法律、正义等对西方政治思

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雅典民主也包含对其他各种价值,如正义、法治以及正当

程序的认同。与后来的自由主义立场不同,“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

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物和共同善业之

下。”在国家与社会、专业官员与公民、或公民与政府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分。与

现代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严格界分不同,雅典人认为最可欲的生活是

“城邦生活”,在城邦中人们作为政治动物通过政治参与和政治辩论得到最高形

式的价值实现。“政府的原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则,那就是直接参与。”治

人者(政府官员)也是被治者。直接与积极的自治是雅典公民权的最高信条。

(二)古罗马的民主

共和主义是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四大渊源之一。它起源于古罗马,进而在中世

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中再现生机。古典共和主义并不强调“民治”或政

治平等,而是主张自治、混合宪法及一种不仅反映“多数”(人民)的意见,而

且也反映“一人”(君主)和“少数”(贵族)利益的政府。

共和主义主张一个政府除了向它所统治的公民外不应向任何其他人或群体

负责。自治的可行性和制度建设是古典共和主义的核心。同时,在“自治”理念

中也隐含着一定的“人民主权”概念,从而显示出共和主义与民主主义之间必然

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主义认为独立及自治的公民、公民参与政府的权利

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角色作出明确安排的宪法框架构成了自由的基础。

古典共和主义的第二个重要主张是政府权力应来自最大多数公民,而不是来

自上帝或其他超自然力量,也不是来自某些享有特权的个人。由于共和政府向社

会全体公民负责,它的权力也必须来自社会全体。古典共和主义认为政府必须有

一个混合宪法以确保其合法性和稳定性。那种由“个人”(君主制)、“少数”

(贵族制)或“多数”(民主制)控制的政府都不具有合法性,因为它们中没有

一个能代表社会整体。只有一个整合了所有群体利益的政府才是真正合法的。这

种政府被称为共和政府。共和政府具有稳定性,其原因很简单──在这样的政体

下很少人会抱怨他们的意见不获关注。

古典共和主义的很多假设和命题都与民主主义相似。古典共和主义与古典民

主拥有共同的目标:一个由公民美德支撑的社会,在其中人们通过参与公共事和

分担公民责任来获得快乐生活。古典政治思想家(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

常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政治的和社会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一个政治集体中人

们才能获得快乐。

(三)中世纪的民主

漫长的中世纪虽然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自由,但是它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形成

了一套正确价值观和基本行为准则(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教会人们如何辨别善

恶、如何正确约束自己。一旦民主自由来临,人们便可以正确的使用民主。

被称为西方的灵魂的基督教对西方民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基督教中有

一个“神喻”:在宇宙中没有比灵魂更重要的了。告诉所有人要团结在上帝名下。

它为民主生活的辩护和维持提供了第三种价值的理性基础。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民主

赫尔德认为古典共和主义日后发展为两个流派,分别为保障性共和主(pro

义和发展性共和主义。

最著名的保障共和主义者是尼古拉.马基雅维利。与古典共和主义者不同,

马基雅维利第一个预见了“公域”与“私域”的现代分野。他在《演讲集》这一

经常被忽略但极为重要的著作中认为,不存在一种天然的或神赐的组织政治秩序

的方式。他认为为世界建构秩序的不是别人,而是“政治家”,而政治家的目标

是力争获取、维持和使用权力。同时,如果一国人民不能享受自由,该国就永不

会强盛有力。保证自由的方式是建立混合宪政,不干预民众的私人生活,以及不

断地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然而,马基雅维利最终仍将集体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

自由之上,因为他更关注的是国家强盛而非个人幸福。也就是说,正如其古典前

辈,马基雅维利仍是一个非自由的共和主义者。

发展性共和主义的最重要代表是卢梭。卢梭被认为是现代民主理论之父。对

卢梭而言,共和主义的吸引力不在其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而在其发展人的潜能和

昭示“公意”(general will)的能力。卢梭是一个非自由主义者,但他对民

主和共和理论的影响很深远。象其古典前辈,卢梭看不到“私域”的价值——他

甚至厌恶“私域”。他认为“私域”的存在伴随着财产不平等、空虚及扭曲,是

人类许多苦难的根源。卢梭希望人们能活得独立和透明(transparency),而只

有人民“公意”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和自由。卢梭视民主共和为获得公意和自

由的途径。

(五)代议制下的民主

到了十八世纪,政治哲学家及政治家们开始关注英国民主党人先前的主张:

通过代议制政府和民主的结合,一个国家可以突破“民主制在规模上的局限性,

后者一直是反民主力量指责民主的重点……这样,代议民主制成为既可靠又可行

政府体制,即使在漫长的时间和广大的疆域跨度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换言之,

“代议的自由民主制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思维的方式。”在1820年,詹姆

斯.穆勒指出,代议制政府体制是“现代一个极为重大的发现”,在其中“包括

构思和实践方面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美国宪法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詹姆斯.麦迪逊认为,代议制度是克服派系斗争题

的最佳工具。在麦迪逊看来,一个派系是指“一定数量的公民(不论相对整体而

言为多数还是少数)拥有共同的情感或利益,团结在一起并威胁其他公民的权利

或社会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很显然,如果一个派系仅是民主社会的少数派问

题就不会存在,因为公平投票的民主程序可以保证多数人击败少数派系的“危险

观点”。然而,如果一个派系占据多数,问题就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民主的

政治方式就会容许多数派系“牺牲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的权利来实现自己的统

治野心和私利。”这一问题常被称为“多数的暴政”。

要解决“多数的暴政”问题,麦迪逊认为必须有一种特殊的宪政安排,其核

心是代议政府体制和一个庞大的选民群体。代议制的一个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

机制,这种机制“将公众的观点通过一个选举出来的公民代表团体来提炼及补

充。公民代表的优点在于他们代表了国家的真正利益,他们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使

其最大程度上地避免采纳短期的、具有派别偏见的意见。通过公民代表的阐述,

公众的意见比人们自己直接的表达更接近公共利益。”

代议制政府理论的意义表现在将民主思想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民主不再

只适合于小城市国家。达尔指出,这个崭新阶段标志着人类政治生活的第二个大

变革。他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从“少数人统治”发展到“多数人统治”是人类

政治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城市国家是这一大变革的载体。与此相对照,第二次

民主化大变革的标志是政治生活从小城市国家向大民族国家的转移。使这一转变

成为可能的思想和制度创新是代议民主的理论和实践。除此之外,随着代议制政

府的引入,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直接、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传统观点过时了。古代

的公民议会被高度复杂的政府体系所取代。事实上,“代议民主政体在很大程度

上使政府远离民众的直接接触范围,以至于有的批评者质疑这一新体制还能否被

冠以民主这一令人崇敬的称号。”

三,对民主的理解

从古到今,民主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看待民主这一问题,决不能以偏概全。

其一,没有哪种民主体制是完美的,是否民主要看该体制是否满足了民主的基本

条件。所谓民主的基本条件,就是看人民是否真正地实现了当家作主。其二,我

们要把民主与善治区分开来。民主往往是善治的前提,但民主并不等于善治,既

有许多民主国家治理无效甚至贪腐横行的情况,也有许多国家在独裁或威权体制

下治理得很好的情况,如新加坡就是一个例子。

因而在寻求民主的道路上,一种类似达尔所描述的政治平等的文化信念是非

常必要的。对普通民众而言,这种政治平等的共同信仰比起任何希腊民主制、罗

马共和制或代议制政府的理论教条更有影响、更有力。同时,对能影响公众意见

的社会和知识精英及制定公共政策的决策者来说,了解平等的不同形态及其与民

主的关系是很有好处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主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苦骏琛)

关于民主

一、民主的含义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的权利”或“多数人的统治”。其

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

务的国家制度。

二、西方民主的演变

当代最卓越的民主理论家之一的罗伯特·达尔认为,现代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有四大渊源:希腊的直接民主制、罗马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国家

的共和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政治平等理念。

(一)古希腊民主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制,就是古希腊民主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在公元前五

世纪,希腊城邦发生了伟大的政治转型,那就是民主化改革。以达尔的话来说,

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就象汽车的发明以及新大陆的发现。”在那时,希腊并非一

个单一国家,而是由许多独立的城市国家(也称为城邦)组成。一般认为其中的

雅典民主制最具创新意义和经久不衰。

从古雅典民主制的政治理念和目标来看,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指

出,古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由。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自由意味着两点:

“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和“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这样,自由与平等就有了

“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上,自由的第一要素,“轮流执政”就是基于一种平

等的基本观念而提出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平等称为“人数的平等”,“人数的

平等”意味着不论个人能力、道德或财富高低,全民共同参与统治。

从雅典的政治制度来看,公民大会享有主权,也就是说,享有立法和司法方

面的最高权威。公民全体构成“公民大会”,每一个雅典公民都参与其中。公民

大会的理想决策模型是全体公民达成一致。同时,在雅典,国家主权的范围包括

该城邦的所有公共事物。在普通公民和公共官员之间不存在权利区别。除与战争

有关的职务以外,同一公民不能多于两次担任同一官职,而且所有官职都是有任

期限制的。雅典的公务员也得到一定的津贴。

从雅典的政治理想来看,公民平等、自由及遵守法律、正义等对西方政治思

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雅典民主也包含对其他各种价值,如正义、法治以及正当

程序的认同。与后来的自由主义立场不同,“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

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物和共同善业之

下。”在国家与社会、专业官员与公民、或公民与政府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分。与

现代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严格界分不同,雅典人认为最可欲的生活是

“城邦生活”,在城邦中人们作为政治动物通过政治参与和政治辩论得到最高形

式的价值实现。“政府的原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原则,那就是直接参与。”治

人者(政府官员)也是被治者。直接与积极的自治是雅典公民权的最高信条。

(二)古罗马的民主

共和主义是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四大渊源之一。它起源于古罗马,进而在中世

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中再现生机。古典共和主义并不强调“民治”或政

治平等,而是主张自治、混合宪法及一种不仅反映“多数”(人民)的意见,而

且也反映“一人”(君主)和“少数”(贵族)利益的政府。

共和主义主张一个政府除了向它所统治的公民外不应向任何其他人或群体

负责。自治的可行性和制度建设是古典共和主义的核心。同时,在“自治”理念

中也隐含着一定的“人民主权”概念,从而显示出共和主义与民主主义之间必然

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主义认为独立及自治的公民、公民参与政府的权利

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角色作出明确安排的宪法框架构成了自由的基础。

古典共和主义的第二个重要主张是政府权力应来自最大多数公民,而不是来

自上帝或其他超自然力量,也不是来自某些享有特权的个人。由于共和政府向社

会全体公民负责,它的权力也必须来自社会全体。古典共和主义认为政府必须有

一个混合宪法以确保其合法性和稳定性。那种由“个人”(君主制)、“少数”

(贵族制)或“多数”(民主制)控制的政府都不具有合法性,因为它们中没有

一个能代表社会整体。只有一个整合了所有群体利益的政府才是真正合法的。这

种政府被称为共和政府。共和政府具有稳定性,其原因很简单──在这样的政体

下很少人会抱怨他们的意见不获关注。

古典共和主义的很多假设和命题都与民主主义相似。古典共和主义与古典民

主拥有共同的目标:一个由公民美德支撑的社会,在其中人们通过参与公共事和

分担公民责任来获得快乐生活。古典政治思想家(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

常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政治的和社会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一个政治集体中人

们才能获得快乐。

(三)中世纪的民主

漫长的中世纪虽然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自由,但是它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形成

了一套正确价值观和基本行为准则(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教会人们如何辨别善

恶、如何正确约束自己。一旦民主自由来临,人们便可以正确的使用民主。

被称为西方的灵魂的基督教对西方民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基督教中有

一个“神喻”:在宇宙中没有比灵魂更重要的了。告诉所有人要团结在上帝名下。

它为民主生活的辩护和维持提供了第三种价值的理性基础。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民主

赫尔德认为古典共和主义日后发展为两个流派,分别为保障性共和主(pro

义和发展性共和主义。

最著名的保障共和主义者是尼古拉.马基雅维利。与古典共和主义者不同,

马基雅维利第一个预见了“公域”与“私域”的现代分野。他在《演讲集》这一

经常被忽略但极为重要的著作中认为,不存在一种天然的或神赐的组织政治秩序

的方式。他认为为世界建构秩序的不是别人,而是“政治家”,而政治家的目标

是力争获取、维持和使用权力。同时,如果一国人民不能享受自由,该国就永不

会强盛有力。保证自由的方式是建立混合宪政,不干预民众的私人生活,以及不

断地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然而,马基雅维利最终仍将集体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

自由之上,因为他更关注的是国家强盛而非个人幸福。也就是说,正如其古典前

辈,马基雅维利仍是一个非自由的共和主义者。

发展性共和主义的最重要代表是卢梭。卢梭被认为是现代民主理论之父。对

卢梭而言,共和主义的吸引力不在其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而在其发展人的潜能和

昭示“公意”(general will)的能力。卢梭是一个非自由主义者,但他对民

主和共和理论的影响很深远。象其古典前辈,卢梭看不到“私域”的价值——他

甚至厌恶“私域”。他认为“私域”的存在伴随着财产不平等、空虚及扭曲,是

人类许多苦难的根源。卢梭希望人们能活得独立和透明(transparency),而只

有人民“公意”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和自由。卢梭视民主共和为获得公意和自

由的途径。

(五)代议制下的民主

到了十八世纪,政治哲学家及政治家们开始关注英国民主党人先前的主张:

通过代议制政府和民主的结合,一个国家可以突破“民主制在规模上的局限性,

后者一直是反民主力量指责民主的重点……这样,代议民主制成为既可靠又可行

政府体制,即使在漫长的时间和广大的疆域跨度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换言之,

“代议的自由民主制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思维的方式。”在1820年,詹姆

斯.穆勒指出,代议制政府体制是“现代一个极为重大的发现”,在其中“包括

构思和实践方面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美国宪法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詹姆斯.麦迪逊认为,代议制度是克服派系斗争题

的最佳工具。在麦迪逊看来,一个派系是指“一定数量的公民(不论相对整体而

言为多数还是少数)拥有共同的情感或利益,团结在一起并威胁其他公民的权利

或社会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很显然,如果一个派系仅是民主社会的少数派问

题就不会存在,因为公平投票的民主程序可以保证多数人击败少数派系的“危险

观点”。然而,如果一个派系占据多数,问题就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民主的

政治方式就会容许多数派系“牺牲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的权利来实现自己的统

治野心和私利。”这一问题常被称为“多数的暴政”。

要解决“多数的暴政”问题,麦迪逊认为必须有一种特殊的宪政安排,其核

心是代议政府体制和一个庞大的选民群体。代议制的一个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

机制,这种机制“将公众的观点通过一个选举出来的公民代表团体来提炼及补

充。公民代表的优点在于他们代表了国家的真正利益,他们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使

其最大程度上地避免采纳短期的、具有派别偏见的意见。通过公民代表的阐述,

公众的意见比人们自己直接的表达更接近公共利益。”

代议制政府理论的意义表现在将民主思想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民主不再

只适合于小城市国家。达尔指出,这个崭新阶段标志着人类政治生活的第二个大

变革。他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从“少数人统治”发展到“多数人统治”是人类

政治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城市国家是这一大变革的载体。与此相对照,第二次

民主化大变革的标志是政治生活从小城市国家向大民族国家的转移。使这一转变

成为可能的思想和制度创新是代议民主的理论和实践。除此之外,随着代议制政

府的引入,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直接、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传统观点过时了。古代

的公民议会被高度复杂的政府体系所取代。事实上,“代议民主政体在很大程度

上使政府远离民众的直接接触范围,以至于有的批评者质疑这一新体制还能否被

冠以民主这一令人崇敬的称号。”

三,对民主的理解

从古到今,民主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看待民主这一问题,决不能以偏概全。

其一,没有哪种民主体制是完美的,是否民主要看该体制是否满足了民主的基本

条件。所谓民主的基本条件,就是看人民是否真正地实现了当家作主。其二,我

们要把民主与善治区分开来。民主往往是善治的前提,但民主并不等于善治,既

有许多民主国家治理无效甚至贪腐横行的情况,也有许多国家在独裁或威权体制

下治理得很好的情况,如新加坡就是一个例子。

因而在寻求民主的道路上,一种类似达尔所描述的政治平等的文化信念是非

常必要的。对普通民众而言,这种政治平等的共同信仰比起任何希腊民主制、罗

马共和制或代议制政府的理论教条更有影响、更有力。同时,对能影响公众意见

的社会和知识精英及制定公共政策的决策者来说,了解平等的不同形态及其与民

主的关系是很有好处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主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