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佛艳卉)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到的电视
画面叫升降镜头。
升降拍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动摄像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乘坐飞机、乘坐建
筑工地的升降电梯等情况外,很难找到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可以说升降镜头的画
面造型效果是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甚至能给观众以新奇、独特的感受。
升降拍摄通常需在升降车或专用升降机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有时候也可肩扛或怀
抱摄像机,采用身体的蹲立转换来升降拍摄,但这种升降镜头幅度较小,画面效果并不明
显。升降镜头在作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也形成多视点的表现特点,其具体运动方式可分为垂
直升降、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等。
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一般来说,升降拍摄在新闻节目的拍摄中并不常见,而在电视剧、文艺晚会、音乐电
视等的摄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这大概也跟升降镜头对特殊升降设备的依赖性不无关联。
这可说是升降镜头与其他运动镜头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了。除此之外,升降镜头在画面
造型上有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摄像机的机位就如同人的站位。所谓“登高而望远”,当摄像机的机位升高之后,视
野向纵深逐渐展开,还能够越过某些景物的屏蔽,展现出由近及远的大范围场面。而当摄
像机的机位降低时,镜头距离地面越来越近,所能展示的画面范围也渐渐逼窄起来。
(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在一个镜头中随着摄像机的高度变化和视点的转换,给观众以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
比如有一个陕北腰鼓队的集体表演是在黄河的壶口瀑布边进行的,摄制人员运用升降设备,
拍摄了这样一个镜头:画面开始是一个腰鼓队员欢蹦乱跳、笑逐颜开的全景镜头,然后逐
渐向侧后方升起,画面中由个体到群体,又由群体转换到壶口瀑布人画后的大全景场面,
只见众人齐舞、飞瀑急流,非常好地表现出了那种欢天喜地的气势和民族振兴的雄心。这
个镜头从单人到众人,再到人河共容的画面转换是一气呵成的,构图样式的变化和运动形
式的升起与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非常吻合。我们可以利用升降镜头中构图连续转换的特点,
通过造型上的变化传达出情绪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备个局部
升降镜头在垂直地展现高大物体时不同于垂直的摇镜头。垂直的摇镜头由于机位固定、
透视变化,高处的局部可能会发生变形;而升降镜头则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距和
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地再现。以拍摄同一幅悬挂起来的巨型竖幅标语为例,用
竖摇镜头从最上一个字摇到最下一个字,本来一样大的字体会在画面中呈现出由小到大的
变化;而用升降镜头拍摄时,画面中的字从头至尾基本还是一样大。
(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
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某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
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某面中某点的情况。比如说电视剧中表现战争场面时常常用
到升降镜头,假设画面从战壕中发出射击命令的军官升起来,展现出整个壕沟里应声开枪
迎敌的众多战士,这就说明了“点”(军官)与“面”(士兵)的相互关系。再比如晚会
中歌伴舞的节目中,也可以从众多伴舞者的大场面起幅把镜头向演唱者降下去,表现“众
星”(面)捧“月”(点)的表演实况。
(三)升降镜头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升降镜头能够强化画内空间的视觉深度感,引发高度感和气势感。特别是在一些大场
面中,控制得当的升降镜头能够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现场的宏大气势。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
拍摄陕北腰鼓队数百人齐舞的升降镜头就是个例证。再比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
演时,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展示出大景别画面中的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模
浩大的现场感,这是固定镜头所难以表现的。
(四)镜头的升降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升降镜头从高至低或从低至高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
的转换。比如,升镜头中较远的景物或人物最初被画面中的形象所遮挡,随着镜头升起后
逐渐显露出来。反之,降镜头可以实现从大范围画面形象向某一较近的形象的调度。举例
来说,升镜头的起幅画面中两个日本监工正在树荫下吃西瓜,随着镜头升起,这两人出画,
观众看到了在不远处的采石场里,众多中国劳工正顶着烈日拼死干活。在电视剧中这样一
个镜头中的意蕴并不难懂,这种画面主体形象的调度也不难实现。换言之,如果把上述升
镜头的顺序颠倒过来用降镜头加以表现,也就完成了从“中国劳工”到“日本监工”的形
象调度和内容转换。
(五)升降镜头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升降镜头视点升高时,镜头呈现俯角效果,表现对象变得低矮、渺小,造型本身富有
蔑视之意;当其视点下降时,镜头呈现仰角效果,表现对象有居高临下之势,造型本身带
有敬仰之感。这种俯仰角度的情感效应与固定的俯仰镜头是一致的,但升降镜头感情状态
的变化却是在连续的升降运动中得以表现出来的,因此又与前者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比如
在一部反映中学生活动的电视剧中,与同学们产生“矛盾”而被称为老师的“马屁精”的
班长放学后走出教室,她本想跟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可是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地把她
甩在了身后,她站在那里发呆似地低头思索着什么。这时候镜头缓缓升起,她变得越来越
小,与同学们越来越远。这种镜头运动表现出了这个“不受欢迎的班长”被同学们孤立、
冷落的尴尬情境。此外,镜头的升降运动还可以起到深化画面意境、发挥情感余韵等造型
作用,常在情节电视节目的段落结尾或全片结束时得到运用。
总之,升降镜头借助特殊装置所表现出的独特画面造型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视
觉感受和调度画面形象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我们把升降镜头与推、拉、摇及变焦距镜头
运动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结合使用时,会构成一种更加复杂多样、更为流畅活跃的表现形
式,能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场景中取得收放自如。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当然,由于升降
镜头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比较特别,容易令观众感到节目编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容易让观
众产生一种对画面造型效果的“距离感”,因此,对升降镜头应当慎用,特别是拍摄新闻
纪实类节目时尤其需要慎重考虑,否则,画面造型的表现性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佛艳卉)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到的电视
画面叫升降镜头。
升降拍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动摄像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乘坐飞机、乘坐建
筑工地的升降电梯等情况外,很难找到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可以说升降镜头的画
面造型效果是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甚至能给观众以新奇、独特的感受。
升降拍摄通常需在升降车或专用升降机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有时候也可肩扛或怀
抱摄像机,采用身体的蹲立转换来升降拍摄,但这种升降镜头幅度较小,画面效果并不明
显。升降镜头在作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也形成多视点的表现特点,其具体运动方式可分为垂
直升降、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等。
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一般来说,升降拍摄在新闻节目的拍摄中并不常见,而在电视剧、文艺晚会、音乐电
视等的摄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这大概也跟升降镜头对特殊升降设备的依赖性不无关联。
这可说是升降镜头与其他运动镜头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了。除此之外,升降镜头在画面
造型上有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摄像机的机位就如同人的站位。所谓“登高而望远”,当摄像机的机位升高之后,视
野向纵深逐渐展开,还能够越过某些景物的屏蔽,展现出由近及远的大范围场面。而当摄
像机的机位降低时,镜头距离地面越来越近,所能展示的画面范围也渐渐逼窄起来。
(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在一个镜头中随着摄像机的高度变化和视点的转换,给观众以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
比如有一个陕北腰鼓队的集体表演是在黄河的壶口瀑布边进行的,摄制人员运用升降设备,
拍摄了这样一个镜头:画面开始是一个腰鼓队员欢蹦乱跳、笑逐颜开的全景镜头,然后逐
渐向侧后方升起,画面中由个体到群体,又由群体转换到壶口瀑布人画后的大全景场面,
只见众人齐舞、飞瀑急流,非常好地表现出了那种欢天喜地的气势和民族振兴的雄心。这
个镜头从单人到众人,再到人河共容的画面转换是一气呵成的,构图样式的变化和运动形
式的升起与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非常吻合。我们可以利用升降镜头中构图连续转换的特点,
通过造型上的变化传达出情绪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备个局部
升降镜头在垂直地展现高大物体时不同于垂直的摇镜头。垂直的摇镜头由于机位固定、
透视变化,高处的局部可能会发生变形;而升降镜头则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距和
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地再现。以拍摄同一幅悬挂起来的巨型竖幅标语为例,用
竖摇镜头从最上一个字摇到最下一个字,本来一样大的字体会在画面中呈现出由小到大的
变化;而用升降镜头拍摄时,画面中的字从头至尾基本还是一样大。
(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
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某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
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某面中某点的情况。比如说电视剧中表现战争场面时常常用
到升降镜头,假设画面从战壕中发出射击命令的军官升起来,展现出整个壕沟里应声开枪
迎敌的众多战士,这就说明了“点”(军官)与“面”(士兵)的相互关系。再比如晚会
中歌伴舞的节目中,也可以从众多伴舞者的大场面起幅把镜头向演唱者降下去,表现“众
星”(面)捧“月”(点)的表演实况。
(三)升降镜头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升降镜头能够强化画内空间的视觉深度感,引发高度感和气势感。特别是在一些大场
面中,控制得当的升降镜头能够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现场的宏大气势。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
拍摄陕北腰鼓队数百人齐舞的升降镜头就是个例证。再比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
演时,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展示出大景别画面中的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模
浩大的现场感,这是固定镜头所难以表现的。
(四)镜头的升降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升降镜头从高至低或从低至高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
的转换。比如,升镜头中较远的景物或人物最初被画面中的形象所遮挡,随着镜头升起后
逐渐显露出来。反之,降镜头可以实现从大范围画面形象向某一较近的形象的调度。举例
来说,升镜头的起幅画面中两个日本监工正在树荫下吃西瓜,随着镜头升起,这两人出画,
观众看到了在不远处的采石场里,众多中国劳工正顶着烈日拼死干活。在电视剧中这样一
个镜头中的意蕴并不难懂,这种画面主体形象的调度也不难实现。换言之,如果把上述升
镜头的顺序颠倒过来用降镜头加以表现,也就完成了从“中国劳工”到“日本监工”的形
象调度和内容转换。
(五)升降镜头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升降镜头视点升高时,镜头呈现俯角效果,表现对象变得低矮、渺小,造型本身富有
蔑视之意;当其视点下降时,镜头呈现仰角效果,表现对象有居高临下之势,造型本身带
有敬仰之感。这种俯仰角度的情感效应与固定的俯仰镜头是一致的,但升降镜头感情状态
的变化却是在连续的升降运动中得以表现出来的,因此又与前者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比如
在一部反映中学生活动的电视剧中,与同学们产生“矛盾”而被称为老师的“马屁精”的
班长放学后走出教室,她本想跟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可是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地把她
甩在了身后,她站在那里发呆似地低头思索着什么。这时候镜头缓缓升起,她变得越来越
小,与同学们越来越远。这种镜头运动表现出了这个“不受欢迎的班长”被同学们孤立、
冷落的尴尬情境。此外,镜头的升降运动还可以起到深化画面意境、发挥情感余韵等造型
作用,常在情节电视节目的段落结尾或全片结束时得到运用。
总之,升降镜头借助特殊装置所表现出的独特画面造型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视
觉感受和调度画面形象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我们把升降镜头与推、拉、摇及变焦距镜头
运动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结合使用时,会构成一种更加复杂多样、更为流畅活跃的表现形
式,能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场景中取得收放自如。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当然,由于升降
镜头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比较特别,容易令观众感到节目编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容易让观
众产生一种对画面造型效果的“距离感”,因此,对升降镜头应当慎用,特别是拍摄新闻
纪实类节目时尤其需要慎重考虑,否则,画面造型的表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