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发(作者:定长卿)
功夫熊猫》系列中“道”文化意象的传递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制作、派拉蒙影业 出品发
行的动画影片,已于 2008 年、2011 年推出两部。两部影 片都借用了
中国文化的诸多因素, 再加上好莱坞的精密制作, 让 国内爱影人爱恨交
加。 本文在析出电影中技术与娱乐因素的基础 上力图挖掘分析该影片中
的“道”文化内涵即道家文化和道教 文化意象在电影中如何得到了成功
地展现,这既能促进“西方 化”的中国文化因素的国内接受, 又能为中
国文化的“西送”提 供新的视角。
一、“道”文化意象的构成
(一)文化意象的概念 文化意象作为一个国家、 民族精神财富的精
华, 它不仅是一 种特有的文化符号,还具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文化内
涵。不同 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 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往
往 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但是在谢天振教授的专著《译介学》 中的
“文化意象” [1] “并未和传统的意象进行对比,指出其差 别,导致文
化意象与传统意象的混淆” [2] 。事实上,文化意象 只是翻译学词汇表
述层面的一个简单术语, 并无其独特的中国文 化内涵, 我们可以将它应
用到任何文化主体的表述关系中。 在表 述人们对周遭事物的观感时, 人
们通常用具体的事物来指代抽象 的概念,以已知、易知来推测未知或难
知。而文化意象其实就由 这两个层面构成即物象和寓象。 前者作为一种
感性经验, 可以呈 现为一种乃至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 后者作为一种
抽象的思想 或 感情,可以被理解为“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
化 环境中的引申” [3] 。物象一般是信息意义载体,是文化意象构 成中
的客观部分, 寓象呈现更多的则是主观因素。 文化意象通常 在文艺作品
方面表现得更为深邃, 因为文艺作品常常赋予具体生 活事实想象与虚拟
的层面。 《功夫熊猫》系列作为美国好莱坞以 “中国功夫 +中国国宝大
熊猫”信息粘贴为模式的巨型制作,少 不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意象的深入
体悟。而影响中国几千年的 “道”的文化意象在此系列影片中虽看似缥
缈,却框架清晰。
(二)“道”文化意象的构成 “道”文化在这里包括道家文化与道
教文化两部分。 前者可 以被理解为由老子、 庄子开创, 并在魏晋被重
新发明的哲学思想 流派文化。 后者可以被理解为形成于两汉, 后又有若
干发展分化 的宗教文化,从范围上讲,它一般会涉及教主、教义、教仪
等, 且有诸多的具象呈现,指涉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 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 它需要具 有一些
基本的要素即道教的观念、 道教的体验、 道教的行为和道 教的组织制度。
各个要素相互伴生、相互制约。从逻辑上看,它 们分属不同层次。 其中
“道教宗教观念是核心基础层, 道教体验 和道教的崇拜行为属于亚层次”
[4] ,而道教观念信条化、道教 信徒组织化、 道教行为仪式化、 道教生
活规范化和制度化则只能 算作道教体系最外层”。道教奉老子为教主,
以《道德经》 (后 改为《太平经》)为经典,以道观为传播教义场所,
主张得道成 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至于道家,它起初只是先秦时期
的一 个思想派别只是后来由于社会需要而被建构成一种思想体系。 它 以
老庄等人的思想为主要代表,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斗争,有辩 证法的因
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后赖于各个时代的建构与释解演化 成为一个宏大的
思想体系包括政治观、文化观、道德观、养生观 等。
二、《功夫熊猫》系列中传递的“道”文化意象 “梦工厂着力于拼贴
各种精彩的娱乐元素: 有话题价值的题 材、古怪的造型、抵死的幽默、
大明星配音和疯狂的市场营 销。” [5] 这是我们普通人对《功夫熊猫》
的理解。但是我们也 要注意到梦工厂也是作为美国移民文化的代表而出
现到我们的 视野之中的, 它在提取异质文化元素时似乎没有一点心理障
碍或 文化负担。至于《功夫熊猫》也毫不例外。
(一) 道教文化意象的传递 限于影视艺术的特点, 道教宗教文化意
象中的具象不可能一 一获得呈现。但是《功夫熊猫》系列已经将道教宗
教文化意象的 核心形象展现齐全即道教的传播场所道教建筑意象、 道教
的道教 师徒关系和道教教义中的得道成仙理念。
和平谷就是一个根据道教理念和智慧搭建起来的理想国度。 而座于
半山之上的武术道馆则更是凸显了道教的“出世”风格, 远离世人,接
近自然,云雾袅绕,山花烂漫,流水相依。所谓的 道馆,你可以看到它
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它的消失,这里是功夫 的发源地。
电影中的师徒关系也为道教文化意象增色不少。
预言能力的长寿的龟大师、羊仙姑作为年老之人,既是得道高人, 又
是精神领袖。至于浣熊师傅则是在道教之“道”上努力奋进的 一个人。
盖世五侠各显神通,却似乎对道知晓了了,他们只能成 为普普通通的道
教徒。反道的太郎曾经是浣熊师傅的爱徒, 只不 过他太过于追求“名”,
在“道”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到师父、师爷心理上的放逐,以至于普通的道教徒弟也算不上。
道教教义上有得道成仙这一说,浣熊师傅仍然是浣熊师傅, 阿宝仍
然是阿宝,他们都成不了仙,只有龟大师走到了这个境界。 当浣熊师傅
收到太郎越狱的信息时,马上命令手下
充满
“什
统加倍”。乌龟大师则说了一句“欲避之,反迎之”。当盖世五 侠
在擂台上参加选拔、老虎将要被指定为龙武士时, 一只熊猫从 天而降,
却得到了乌龟大师的认可。浣熊师傅不相信,而龟大师 却已经到了“无”
的境界: 老虎超越不了浣熊师傅,更不是太郎 的对手,只有白纸熊猫才
有可能。之后乌龟大师对浣熊师傅说
“没有偶然,你只要去相信”,类似偈语,无不体现着他的无上 智
慧。他相信阿宝要成为神龙大侠, 做到了“致虚极,守静笃”。 当移交
完道教之权杖时龟仙人走了,悠扬的乐曲中,桃花散尽, 飘若还无,最
后幻化成一缕青烟!乌龟大师得道了。
道家文化意象的传递
除了道教文化意象, 《功夫熊猫》系列也展现了诸多道家文 化意象。
《道德经》八十一章弃事言理,从头到尾,没有人物, 没有故事。它的
重心是各种辩证关系,比如正反、阴阳,动静、 有无等。 在系列电影中
这些都有所呈现, 但我们这里只谈最为凸 显的正反、有无及动静关系。
在《功夫熊猫》 1 中龟大师、浣熊师傅、盖世五侠以及阿宝 都是正
面角色,太郎是反派角色。但是在起初,太郎也是浣熊师 傅的爱徒,浣
熊师傅喜欢他甚至超过盖世五侠。《功夫熊猫》 2 中,沈王爷是反派角色,
因为他打算用无人能挡的机密武器火药 征服中国并且毁灭功夫。 但是起
初,沈王爷也是父母的珍宝。 《功 夫熊猫》 1 中武功秘籍充当了诱惑物
导致了这种转变,而《功夫 熊猫》2 中则是火药充当了诱惑物。事实上
武功秘籍与火药也能 让阿宝变为反派, 但是发生改变的不是阿宝, 而是
太郎和沈王爷。 而且如若没有太郎和沈王爷, 神龙大侠也无所谓存在。
理由很简 单,武功秘籍与火药打破了这个世界道的和谐, 演化成了剧情
中 的正反关系。这种正反关系原本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剧中的面条哲学和武功哲学都是老子哲学, 充满了“有”与 “无”
的智慧。当阿宝满怀希望的打开卷轴时,一声惨叫,因为 他发现卷轴上
什么都没有。 其实这就是“无”的境界, 可惜阿宝 这个时候还没领悟,
浣熊师傅也没有弄明白。 于是师傅命令大家 一起撤退,由他来对付太郎。
在撤退的过程中,阿宝的鹅爸爸告 诉他一个做面条的祖传秘笈――那就是,
什么都没有! 但是你相 信有,就有。随即熊猫灵光一闪,打开卷轴,看
到了自己的脸: 你相信你行,你就行!于是熊猫找到了自信,开始去进
行决斗。 毕竟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思想的一种境界观。 《老子》以 “水”
为喻。水虽求下,至柔,但是它也融合了动静的所有细微 的变化。因此
《功夫熊猫》 1 中龟仙人总说到心静如水的比喻, 而浣熊师傅一直在追
2024年5月3日发(作者:定长卿)
功夫熊猫》系列中“道”文化意象的传递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制作、派拉蒙影业 出品发
行的动画影片,已于 2008 年、2011 年推出两部。两部影 片都借用了
中国文化的诸多因素, 再加上好莱坞的精密制作, 让 国内爱影人爱恨交
加。 本文在析出电影中技术与娱乐因素的基础 上力图挖掘分析该影片中
的“道”文化内涵即道家文化和道教 文化意象在电影中如何得到了成功
地展现,这既能促进“西方 化”的中国文化因素的国内接受, 又能为中
国文化的“西送”提 供新的视角。
一、“道”文化意象的构成
(一)文化意象的概念 文化意象作为一个国家、 民族精神财富的精
华, 它不仅是一 种特有的文化符号,还具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文化内
涵。不同 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 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往
往 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但是在谢天振教授的专著《译介学》 中的
“文化意象” [1] “并未和传统的意象进行对比,指出其差 别,导致文
化意象与传统意象的混淆” [2] 。事实上,文化意象 只是翻译学词汇表
述层面的一个简单术语, 并无其独特的中国文 化内涵, 我们可以将它应
用到任何文化主体的表述关系中。 在表 述人们对周遭事物的观感时, 人
们通常用具体的事物来指代抽象 的概念,以已知、易知来推测未知或难
知。而文化意象其实就由 这两个层面构成即物象和寓象。 前者作为一种
感性经验, 可以呈 现为一种乃至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 后者作为一种
抽象的思想 或 感情,可以被理解为“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
化 环境中的引申” [3] 。物象一般是信息意义载体,是文化意象构 成中
的客观部分, 寓象呈现更多的则是主观因素。 文化意象通常 在文艺作品
方面表现得更为深邃, 因为文艺作品常常赋予具体生 活事实想象与虚拟
的层面。 《功夫熊猫》系列作为美国好莱坞以 “中国功夫 +中国国宝大
熊猫”信息粘贴为模式的巨型制作,少 不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意象的深入
体悟。而影响中国几千年的 “道”的文化意象在此系列影片中虽看似缥
缈,却框架清晰。
(二)“道”文化意象的构成 “道”文化在这里包括道家文化与道
教文化两部分。 前者可 以被理解为由老子、 庄子开创, 并在魏晋被重
新发明的哲学思想 流派文化。 后者可以被理解为形成于两汉, 后又有若
干发展分化 的宗教文化,从范围上讲,它一般会涉及教主、教义、教仪
等, 且有诸多的具象呈现,指涉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 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 它需要具 有一些
基本的要素即道教的观念、 道教的体验、 道教的行为和道 教的组织制度。
各个要素相互伴生、相互制约。从逻辑上看,它 们分属不同层次。 其中
“道教宗教观念是核心基础层, 道教体验 和道教的崇拜行为属于亚层次”
[4] ,而道教观念信条化、道教 信徒组织化、 道教行为仪式化、 道教生
活规范化和制度化则只能 算作道教体系最外层”。道教奉老子为教主,
以《道德经》 (后 改为《太平经》)为经典,以道观为传播教义场所,
主张得道成 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至于道家,它起初只是先秦时期
的一 个思想派别只是后来由于社会需要而被建构成一种思想体系。 它 以
老庄等人的思想为主要代表,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斗争,有辩 证法的因
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后赖于各个时代的建构与释解演化 成为一个宏大的
思想体系包括政治观、文化观、道德观、养生观 等。
二、《功夫熊猫》系列中传递的“道”文化意象 “梦工厂着力于拼贴
各种精彩的娱乐元素: 有话题价值的题 材、古怪的造型、抵死的幽默、
大明星配音和疯狂的市场营 销。” [5] 这是我们普通人对《功夫熊猫》
的理解。但是我们也 要注意到梦工厂也是作为美国移民文化的代表而出
现到我们的 视野之中的, 它在提取异质文化元素时似乎没有一点心理障
碍或 文化负担。至于《功夫熊猫》也毫不例外。
(一) 道教文化意象的传递 限于影视艺术的特点, 道教宗教文化意
象中的具象不可能一 一获得呈现。但是《功夫熊猫》系列已经将道教宗
教文化意象的 核心形象展现齐全即道教的传播场所道教建筑意象、 道教
的道教 师徒关系和道教教义中的得道成仙理念。
和平谷就是一个根据道教理念和智慧搭建起来的理想国度。 而座于
半山之上的武术道馆则更是凸显了道教的“出世”风格, 远离世人,接
近自然,云雾袅绕,山花烂漫,流水相依。所谓的 道馆,你可以看到它
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它的消失,这里是功夫 的发源地。
电影中的师徒关系也为道教文化意象增色不少。
预言能力的长寿的龟大师、羊仙姑作为年老之人,既是得道高人, 又
是精神领袖。至于浣熊师傅则是在道教之“道”上努力奋进的 一个人。
盖世五侠各显神通,却似乎对道知晓了了,他们只能成 为普普通通的道
教徒。反道的太郎曾经是浣熊师傅的爱徒, 只不 过他太过于追求“名”,
在“道”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到师父、师爷心理上的放逐,以至于普通的道教徒弟也算不上。
道教教义上有得道成仙这一说,浣熊师傅仍然是浣熊师傅, 阿宝仍
然是阿宝,他们都成不了仙,只有龟大师走到了这个境界。 当浣熊师傅
收到太郎越狱的信息时,马上命令手下
充满
“什
统加倍”。乌龟大师则说了一句“欲避之,反迎之”。当盖世五 侠
在擂台上参加选拔、老虎将要被指定为龙武士时, 一只熊猫从 天而降,
却得到了乌龟大师的认可。浣熊师傅不相信,而龟大师 却已经到了“无”
的境界: 老虎超越不了浣熊师傅,更不是太郎 的对手,只有白纸熊猫才
有可能。之后乌龟大师对浣熊师傅说
“没有偶然,你只要去相信”,类似偈语,无不体现着他的无上 智
慧。他相信阿宝要成为神龙大侠, 做到了“致虚极,守静笃”。 当移交
完道教之权杖时龟仙人走了,悠扬的乐曲中,桃花散尽, 飘若还无,最
后幻化成一缕青烟!乌龟大师得道了。
道家文化意象的传递
除了道教文化意象, 《功夫熊猫》系列也展现了诸多道家文 化意象。
《道德经》八十一章弃事言理,从头到尾,没有人物, 没有故事。它的
重心是各种辩证关系,比如正反、阴阳,动静、 有无等。 在系列电影中
这些都有所呈现, 但我们这里只谈最为凸 显的正反、有无及动静关系。
在《功夫熊猫》 1 中龟大师、浣熊师傅、盖世五侠以及阿宝 都是正
面角色,太郎是反派角色。但是在起初,太郎也是浣熊师 傅的爱徒,浣
熊师傅喜欢他甚至超过盖世五侠。《功夫熊猫》 2 中,沈王爷是反派角色,
因为他打算用无人能挡的机密武器火药 征服中国并且毁灭功夫。 但是起
初,沈王爷也是父母的珍宝。 《功 夫熊猫》 1 中武功秘籍充当了诱惑物
导致了这种转变,而《功夫 熊猫》2 中则是火药充当了诱惑物。事实上
武功秘籍与火药也能 让阿宝变为反派, 但是发生改变的不是阿宝, 而是
太郎和沈王爷。 而且如若没有太郎和沈王爷, 神龙大侠也无所谓存在。
理由很简 单,武功秘籍与火药打破了这个世界道的和谐, 演化成了剧情
中 的正反关系。这种正反关系原本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剧中的面条哲学和武功哲学都是老子哲学, 充满了“有”与 “无”
的智慧。当阿宝满怀希望的打开卷轴时,一声惨叫,因为 他发现卷轴上
什么都没有。 其实这就是“无”的境界, 可惜阿宝 这个时候还没领悟,
浣熊师傅也没有弄明白。 于是师傅命令大家 一起撤退,由他来对付太郎。
在撤退的过程中,阿宝的鹅爸爸告 诉他一个做面条的祖传秘笈――那就是,
什么都没有! 但是你相 信有,就有。随即熊猫灵光一闪,打开卷轴,看
到了自己的脸: 你相信你行,你就行!于是熊猫找到了自信,开始去进
行决斗。 毕竟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思想的一种境界观。 《老子》以 “水”
为喻。水虽求下,至柔,但是它也融合了动静的所有细微 的变化。因此
《功夫熊猫》 1 中龟仙人总说到心静如水的比喻, 而浣熊师傅一直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