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SOLO评价法在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禄妙之)
【摘 要】探究性立意题在高考中的逐年增加说明国家考试和地区评价的改革非常重视
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作业中教与学过程的生成性,一定程度上符合校本评价强调形成性功
能的特点。同时,SOLO评价法作为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之一,为探究性学习活动
的开展提供了更开阔的评价空间。
【关键词】考试评价改革; 探究性学习; SOLO评价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旨在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
师成长、课程不断发展的功能。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途径又体现在两个层面:外部评价
(国家或地区评价)和内部评价(校本评价)。国家或地方举行的外部考试既要求确保合格毕
业生的基本水平,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这一任务便落在了考试命题的改革上。
同时,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评价更强调“形成性评价”功能,把握学生发展的特点,关注学
生的进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从而为外部考试提供一定的内在基础。
一、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
(一)“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凸现
“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逐年增加,是考试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更符合
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难在解题技巧上,而是难在使学生终生受益
的信息整合和知识运用上。因此,理科的高考命题充分凸现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评价,注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培养;
并进一步鼓励学生模仿科学探究,进行学生尝试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
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等。
例: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福建、湖南等)
(22分)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
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
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
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
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
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分析预测的结果。
(二)探究性作业在校本评价实施中的尝试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和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的实际
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的学习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作业。我们以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内容参照,将其
中主要能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实现生物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如表1-1。并以这些内容为
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作业,贯穿于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些在探究性学
习中积累的学生成长记录材料,则无疑成为校本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验探究类: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
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课堂推理类:某人为了减肥,采用了禁食脂肪,而其它食物不限的方法,为什么没有达到
减肥的目的?以后采用适当节食,增加运动量的办法,取得一定效果。但在节食过程中,在
食物的成分组成上,要注意保障哪种成分的供给?为什么?
二、SOLO评价法在探究性试题中的运用
从SOLO五个层次分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SOLO评价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
相近的字眼,更不在乎学生写出了多少字,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
思维层次。因此,SOLO评价法所做的工作主要不是去改变题目的提问方法,而是改变答案的
评分方法。下面仅举两例评分细则:
(一)探究性立意题
针对06年高考题(上面已列出)作SOLO分类 :
1.前结构的回答:作出与本题无关或思路相差深远的回答。
2.单点结构的回答:将试管放在日光灯下,或暗培养箱中。
3.多点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看到实验结果;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看到实验结果。
4.网络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蒸
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5.抽象拓展层次:
第一步和第二步中能作出同网络结构类似的回答,并能解释原因:
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
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
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用消耗了叶片间隙的O2,放出的CO2溶于
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而蒸馏水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
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以上可看出,SOLO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思维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
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确定,不一定要五个层次都具备,三个或者四个层次也可以。
(二)探究性作业
针对上面已列出的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类)进行SOLO分析:
传统评价方法(按步骤给分)
1.制备蛋清;2.取唾液;3.对比实验操作;4.结果观察;5.得出结论
SOLO分析则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评分时也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是通过学生
的回答判断其处在怎样的思维层次。如实验原理一项,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否达到了多点结构
层次,一般应明确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产生红紫
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酶的本质。
综上所述,无论是由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外部考试评价,还是学校自主开展的校本评价,都
要求我们重视探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过程中有关学生成长记录材料的积累,为我们更合理地
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从而真正把握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实质。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禄妙之)
【摘 要】探究性立意题在高考中的逐年增加说明国家考试和地区评价的改革非常重视
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作业中教与学过程的生成性,一定程度上符合校本评价强调形成性功
能的特点。同时,SOLO评价法作为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之一,为探究性学习活动
的开展提供了更开阔的评价空间。
【关键词】考试评价改革; 探究性学习; SOLO评价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旨在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
师成长、课程不断发展的功能。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途径又体现在两个层面:外部评价
(国家或地区评价)和内部评价(校本评价)。国家或地方举行的外部考试既要求确保合格毕
业生的基本水平,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这一任务便落在了考试命题的改革上。
同时,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评价更强调“形成性评价”功能,把握学生发展的特点,关注学
生的进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从而为外部考试提供一定的内在基础。
一、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
(一)“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凸现
“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逐年增加,是考试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更符合
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难在解题技巧上,而是难在使学生终生受益
的信息整合和知识运用上。因此,理科的高考命题充分凸现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评价,注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培养;
并进一步鼓励学生模仿科学探究,进行学生尝试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
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等。
例: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福建、湖南等)
(22分)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
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
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
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
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
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分析预测的结果。
(二)探究性作业在校本评价实施中的尝试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和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的实际
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的学习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作业。我们以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内容参照,将其
中主要能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实现生物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如表1-1。并以这些内容为
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作业,贯穿于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些在探究性学
习中积累的学生成长记录材料,则无疑成为校本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验探究类: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
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课堂推理类:某人为了减肥,采用了禁食脂肪,而其它食物不限的方法,为什么没有达到
减肥的目的?以后采用适当节食,增加运动量的办法,取得一定效果。但在节食过程中,在
食物的成分组成上,要注意保障哪种成分的供给?为什么?
二、SOLO评价法在探究性试题中的运用
从SOLO五个层次分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SOLO评价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
相近的字眼,更不在乎学生写出了多少字,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
思维层次。因此,SOLO评价法所做的工作主要不是去改变题目的提问方法,而是改变答案的
评分方法。下面仅举两例评分细则:
(一)探究性立意题
针对06年高考题(上面已列出)作SOLO分类 :
1.前结构的回答:作出与本题无关或思路相差深远的回答。
2.单点结构的回答:将试管放在日光灯下,或暗培养箱中。
3.多点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看到实验结果;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看到实验结果。
4.网络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蒸
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5.抽象拓展层次:
第一步和第二步中能作出同网络结构类似的回答,并能解释原因:
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
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
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用消耗了叶片间隙的O2,放出的CO2溶于
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而蒸馏水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
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以上可看出,SOLO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思维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
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确定,不一定要五个层次都具备,三个或者四个层次也可以。
(二)探究性作业
针对上面已列出的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类)进行SOLO分析:
传统评价方法(按步骤给分)
1.制备蛋清;2.取唾液;3.对比实验操作;4.结果观察;5.得出结论
SOLO分析则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评分时也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是通过学生
的回答判断其处在怎样的思维层次。如实验原理一项,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否达到了多点结构
层次,一般应明确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产生红紫
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酶的本质。
综上所述,无论是由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外部考试评价,还是学校自主开展的校本评价,都
要求我们重视探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过程中有关学生成长记录材料的积累,为我们更合理地
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从而真正把握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