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宦华晖)
杏花岭区(中学/小学)学科思政课教学设计
<学科:_语文_>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学校: 杏花岭小学 教师姓名:张新宇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端午粽》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是一篇描写
传统节日的课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
事,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课文贴近学生生
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这个中华
传统习俗。在了解端午吃粽子习俗由来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诗
人屈原,进而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
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同时,将识字
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
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
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
生活实际相融合。
二. 学情分析
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
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懂得借助标点符号读好长句子,但单纯借助标
点符号并不能达到读好长句子的目的,还需分解内容。在理解课文内
容基础上,做好长句子的朗读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爱国
的认知还只是局限于词语,真正的含义还不理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
毒期间,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学会读长句子。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
的来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
源,激发爱国热情。
四. 思政切入点: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
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借此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寻找身边的爱国事例,激发爱国热情。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介绍粽子;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体会爱国之情。
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及其风俗
习惯。
讨论法:学生小组为单位,围绕爱国事例,各抒己见,通过讨论,
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任务驱动法:课前给学生布置搜集爱国故事的任务,学生查阅资
料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七.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课件、板书贴纸
学生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爱国故事
八.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今年5月日历,谁能找到端午节这一天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师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端午节会吃粽子、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赛龙舟活动……
(3)师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
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
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
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
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
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
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
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吃粽子大赛。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
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
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
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
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对于一年级来
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玩中学。本环节的集中识字设
计了“吃粽子”游戏,比赛谁吃的粽子多,认识的生字多,孩子们自
主地参与到识字环节,在玩游戏的同时认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认
识表示食物的字,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品味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
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
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
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
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
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
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既完成了教学目标里会说“( )的( )”
的短语,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读好长句子,采用这种有顺序的介绍,
实际上是对内容的分解,抓住“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的词,借助
停顿符号,引导学生对长句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了句子表达的内容,
训练学生朗读长句子的能力。并迁移运用,会按照一定顺序说一说。】
5.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
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6.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
的习俗?
预设: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3)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
情境朗读、合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
述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
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
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通过对本节课
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端午节这个民
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五、拓展爱国情感
1.师讲: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也是一
个有着非常多伟人的国家。回看历史,祖国历经千辛万苦,但是无数
爱国人士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甘愿作出牺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历
史中的爱国故事。
请同学讲爱国故事:
(1)文天祥宁死不降
(2)林则徐虎门销烟
2.再看今天,先是神舟五号,再是神舟七号,接着是嫦娥一号,天宫
一号……祖国的发展似火箭般的速度飞快地前进着!2008年北京奥运
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是金牌数最多的一个,让西方的人们对我们刮目
相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雄伟的中国馆,那精致的英国馆,那形
状怪异的日本馆,让我们更为祖国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工程师而骄傲,
因为有了像詹天佑一样的爱国工程师,中国的建设才会有今天。还有
像季羡林,巴金,冰心,老舍这样的爱国著名作家,中国的文化才会
有这样的辉煌的成就。(边说边展示图片)
3.在离我们很近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也涌现了无数爱国儿
女。医护人员、公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都在为更多人的人
都在努力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爱国。
(播放疫情期间感人视频)
同学们,让我们抛弃过去,展望未来!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
朵,是未来的希望。出生在这个时代便认定了我们是新世纪的主宰,
是祖国母亲的希望。同学们,让我们从先辈的手上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为祖国的未来添上灿烂的一笔!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思政内容拓展,从古至今的名人
故事使学生对爱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如何爱国有更深的了解,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九. 板书设计
端午粽
色
香
味
爱国情
十. 教学反思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宦华晖)
杏花岭区(中学/小学)学科思政课教学设计
<学科:_语文_>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学校: 杏花岭小学 教师姓名:张新宇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端午粽》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是一篇描写
传统节日的课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
事,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课文贴近学生生
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这个中华
传统习俗。在了解端午吃粽子习俗由来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诗
人屈原,进而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
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同时,将识字
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
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
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
生活实际相融合。
二. 学情分析
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
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懂得借助标点符号读好长句子,但单纯借助标
点符号并不能达到读好长句子的目的,还需分解内容。在理解课文内
容基础上,做好长句子的朗读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爱国
的认知还只是局限于词语,真正的含义还不理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
毒期间,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学会读长句子。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
的来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
源,激发爱国热情。
四. 思政切入点: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
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借此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寻找身边的爱国事例,激发爱国热情。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介绍粽子;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体会爱国之情。
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及其风俗
习惯。
讨论法:学生小组为单位,围绕爱国事例,各抒己见,通过讨论,
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任务驱动法:课前给学生布置搜集爱国故事的任务,学生查阅资
料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七.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课件、板书贴纸
学生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爱国故事
八.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今年5月日历,谁能找到端午节这一天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师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端午节会吃粽子、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赛龙舟活动……
(3)师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
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
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
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
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
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
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
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吃粽子大赛。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
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
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
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
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对于一年级来
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玩中学。本环节的集中识字设
计了“吃粽子”游戏,比赛谁吃的粽子多,认识的生字多,孩子们自
主地参与到识字环节,在玩游戏的同时认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认
识表示食物的字,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品味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
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
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
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
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
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
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既完成了教学目标里会说“( )的( )”
的短语,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读好长句子,采用这种有顺序的介绍,
实际上是对内容的分解,抓住“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的词,借助
停顿符号,引导学生对长句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了句子表达的内容,
训练学生朗读长句子的能力。并迁移运用,会按照一定顺序说一说。】
5.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
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6.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
的习俗?
预设: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3)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
情境朗读、合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
述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
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
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通过对本节课
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端午节这个民
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五、拓展爱国情感
1.师讲: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也是一
个有着非常多伟人的国家。回看历史,祖国历经千辛万苦,但是无数
爱国人士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甘愿作出牺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历
史中的爱国故事。
请同学讲爱国故事:
(1)文天祥宁死不降
(2)林则徐虎门销烟
2.再看今天,先是神舟五号,再是神舟七号,接着是嫦娥一号,天宫
一号……祖国的发展似火箭般的速度飞快地前进着!2008年北京奥运
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是金牌数最多的一个,让西方的人们对我们刮目
相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雄伟的中国馆,那精致的英国馆,那形
状怪异的日本馆,让我们更为祖国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工程师而骄傲,
因为有了像詹天佑一样的爱国工程师,中国的建设才会有今天。还有
像季羡林,巴金,冰心,老舍这样的爱国著名作家,中国的文化才会
有这样的辉煌的成就。(边说边展示图片)
3.在离我们很近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也涌现了无数爱国儿
女。医护人员、公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都在为更多人的人
都在努力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爱国。
(播放疫情期间感人视频)
同学们,让我们抛弃过去,展望未来!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
朵,是未来的希望。出生在这个时代便认定了我们是新世纪的主宰,
是祖国母亲的希望。同学们,让我们从先辈的手上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为祖国的未来添上灿烂的一笔!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思政内容拓展,从古至今的名人
故事使学生对爱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如何爱国有更深的了解,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九. 板书设计
端午粽
色
香
味
爱国情
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