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喜一雯)
大气成就大器——北京四中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今天,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因为它关乎整个人
类的命运,关乎这个星球的未来。人类智慧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既增加了人类的福祉,
也增加了人类生存的危险。人类早在3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毁灭自身的技术和力量。
直到现在,人类智慧成果被应用于毁灭自己的同类甚至自身的现象仍然存在。与此同时,
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对自然资源无情掠夺,使得后辈子孙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此外,人类之间的相互歧视和不平等严重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这不能不令我们担忧:我们在努力提高青少年技能的同时,是否培育了他们善良、宽
容等良好的品行?人类的道德文明能否驾驭人类已经掌握的物质力量?我们是否具有了使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持续繁衍所必需的智慧与远见?这是今天的教育者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
题。而要真正正视这些问题,显然需要我们教育者自身具有大气的胸襟,需要我们站在比
书本、比试卷、比升学、比科技等等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去践行。北京四中的百年历史,
见证并影响着我国现当代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于以上提到的种种教育忧患,四中人始终毫
不回避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研究并身体力行。北京四中的办学思想,在这样的自我提升的
过程中得以发展、完善并走向成熟。四中百年来的教育工作者,始终地认为,“人”是教育
的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思考最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今天的四中校园里已见不到多少有形的历史痕迹了。20多年
前,四中实施了全面的校舍改造工程,旧时的顺天府学堂已经变成一座设施现代、造型别
致、色调明快、气韵生动的庭院式建筑群体。它出现后很快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
为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学的亮点,甚至成为人们心目中对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诠释与
向往。然而,面对这座崭新的校园,人们却很难再感受到北京四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
化以及它伴随中国新学发展与民族图存振兴的百年艰辛。
尽管我们深知挖掘四中百年文化积淀之重要,虽然我们已经正在着手努力,然而遗憾
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对四中的思想和文化进行简洁且全面的概括。但在不断的回顾和总结
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些凝固不变的东西,贯穿于学校发展历程的始终,那
就是:四中人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以极其大气的胸怀进行着思考和实践,以极其大
气的胸怀关注着民族和民生。这种大气的胸怀,已经成为四中人的代代相传的血脉和基因,
固化在了四中的百年历史和美丽校园之中。
草坪上的训诫石——一块采自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源头的巨大冰川漂砾——告诉
了我们这所著名学校的教育思想在其孕育之始就是那般的大气和磅礴:贡献于群众者不啬,
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
无名志士纪念碑——以战争和建设这两个主题——这也是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所有
的四中人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主题——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前辈校友在百年国家发展历程中的
不朽贡献,它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四中精神的大气之魂;
二老铜像——四中人以非凡的大气,将两位对四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和产生深刻影响
的普通教师的铜像,树立在校园里以让我们永远瞻仰,永远纪念,并时时思考前辈教育家
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
国际艺术评比的头奖作品“追求”——这个锻铜浮雕记述了一个著名的、成功的教育
故事——四中的教师是怎样以自己的理解、宽容与博大的胸怀成就了一个男孩子成为艺术
家的梦想,这是反映北京四中大气的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天四中校园中的一切景物,几乎都与四中的过去有关。它们记载着四中思想文化发
育的过程,记述着四中人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它们是四中的符号,是凝固的文化,是物化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喜一雯)
大气成就大器——北京四中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今天,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因为它关乎整个人
类的命运,关乎这个星球的未来。人类智慧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既增加了人类的福祉,
也增加了人类生存的危险。人类早在3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毁灭自身的技术和力量。
直到现在,人类智慧成果被应用于毁灭自己的同类甚至自身的现象仍然存在。与此同时,
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对自然资源无情掠夺,使得后辈子孙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此外,人类之间的相互歧视和不平等严重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这不能不令我们担忧:我们在努力提高青少年技能的同时,是否培育了他们善良、宽
容等良好的品行?人类的道德文明能否驾驭人类已经掌握的物质力量?我们是否具有了使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持续繁衍所必需的智慧与远见?这是今天的教育者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
题。而要真正正视这些问题,显然需要我们教育者自身具有大气的胸襟,需要我们站在比
书本、比试卷、比升学、比科技等等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去践行。北京四中的百年历史,
见证并影响着我国现当代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于以上提到的种种教育忧患,四中人始终毫
不回避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研究并身体力行。北京四中的办学思想,在这样的自我提升的
过程中得以发展、完善并走向成熟。四中百年来的教育工作者,始终地认为,“人”是教育
的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思考最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今天的四中校园里已见不到多少有形的历史痕迹了。20多年
前,四中实施了全面的校舍改造工程,旧时的顺天府学堂已经变成一座设施现代、造型别
致、色调明快、气韵生动的庭院式建筑群体。它出现后很快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
为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学的亮点,甚至成为人们心目中对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诠释与
向往。然而,面对这座崭新的校园,人们却很难再感受到北京四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
化以及它伴随中国新学发展与民族图存振兴的百年艰辛。
尽管我们深知挖掘四中百年文化积淀之重要,虽然我们已经正在着手努力,然而遗憾
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对四中的思想和文化进行简洁且全面的概括。但在不断的回顾和总结
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些凝固不变的东西,贯穿于学校发展历程的始终,那
就是:四中人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以极其大气的胸怀进行着思考和实践,以极其大
气的胸怀关注着民族和民生。这种大气的胸怀,已经成为四中人的代代相传的血脉和基因,
固化在了四中的百年历史和美丽校园之中。
草坪上的训诫石——一块采自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源头的巨大冰川漂砾——告诉
了我们这所著名学校的教育思想在其孕育之始就是那般的大气和磅礴:贡献于群众者不啬,
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
无名志士纪念碑——以战争和建设这两个主题——这也是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所有
的四中人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主题——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前辈校友在百年国家发展历程中的
不朽贡献,它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四中精神的大气之魂;
二老铜像——四中人以非凡的大气,将两位对四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和产生深刻影响
的普通教师的铜像,树立在校园里以让我们永远瞻仰,永远纪念,并时时思考前辈教育家
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
国际艺术评比的头奖作品“追求”——这个锻铜浮雕记述了一个著名的、成功的教育
故事——四中的教师是怎样以自己的理解、宽容与博大的胸怀成就了一个男孩子成为艺术
家的梦想,这是反映北京四中大气的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天四中校园中的一切景物,几乎都与四中的过去有关。它们记载着四中思想文化发
育的过程,记述着四中人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它们是四中的符号,是凝固的文化,是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