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柯泰清)
技术与检测◎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张利伟
摘 要:文章对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特点进行了介绍ꎬ列举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常见缺陷与产生部位ꎬ阐述检测条件、仪
器检测与调试ꎬ最后ꎬ总结了对比结果ꎮ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ꎻ超声波检测
一、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凝固时未发生相变ꎬ室温下仍以铸态
柱状奥氏体晶粒存在ꎬ这种柱状晶的晶粒粗大ꎬ组织不均匀ꎬ
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ꎬ给超声波检测带来许多困难ꎮ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粒取向与冷却方向、温度梯度
有关ꎮ一般晶粒冷却方向生长取向基本垂直于熔化金属凝
固时的等温线ꎬ对接焊缝晶粒取向大致垂直于坡口面ꎮ如图
1所示:
图1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粒取向示意图
柱状晶粒的特点是同一晶粒从不同方向测定有不同的
尺寸ꎮ例如ꎬ某奥氏体柱状晶粒直径仅0.1~0.5mmꎬ而长度
却达10mm以上ꎮ对于这种晶粒ꎬ从不同方向探测引起的衰
减与信噪比不同ꎬ当波束与柱状晶夹角小时衰减较小ꎬ信噪
比较高ꎬ当波束垂直于柱状晶时ꎬ其衰减较大ꎬ信噪比较低ꎬ
这就是衰减与信噪比的各向异性ꎮ
多道焊成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ꎬ由于焊接工艺、规范存
在差异ꎬ致使焊缝中不同部位的组织不同ꎬ声速及声阻抗也
随之发生变化ꎬ从而使声束传播方向产生偏离ꎬ出现底波游
动现象ꎬ不同部位的底波幅度出现明显差异ꎬ给缺陷定位、定
量带来许多困难ꎮ
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部位
(1)
(2)
气孔、夹杂等ꎬ焊缝表面或焊缝中ꎻ
(3)
未熔合
晶间腐蚀
ꎬ焊缝中或熔合线上
ꎬ热影响区、焊缝表面或熔合线上
ꎻ
(4)热裂纹ꎬ焊缝中ꎮ
ꎻ
三、检测条件的选择
(
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中
一)波型
ꎬ一般选用纵波检测ꎬ由于
同一介质中纵波波长约为横波波长的两倍ꎬ其信噪比高ꎬ衰
减小ꎬ分辨力和检测灵敏高ꎮ
(二)探头角度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ꎬ不同方向探测信噪比和
衰减不同ꎬ一般主要采用折射角β
=
45°和β
=
70°的聚焦纵波
斜探头ꎬ信噪比、分辨力和检测灵敏较高ꎮ
(三)频率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晶粒粗大ꎬ若选用较高的频率ꎬ
将会引起严重衰减ꎬ示波屏上出现大量草状波ꎬ使信噪比明
显下降ꎬ超声波穿头能力显著降低ꎮ宜适用较低的探伤频
率ꎬ通常为2MHzꎮ
(四)探头种类
聚焦探头分为液浸聚焦和接触聚焦两大类ꎬ文章采用点
聚焦探头ꎮ聚焦探头具有声束细ꎬ能量集中ꎬ分辨力和灵敏
度高等优点ꎬ用聚焦探头测定大型缺陷的面积或指示长度的
测定和裂纹高度的测定等比常规探头精确ꎮ但其最大的缺
点是声束细ꎬ每次扫查范围小ꎬ探测效率低ꎬ每只探头仅适用
于探测某一深度范围内的缺陷ꎮ对于大厚度的奥氏体不锈
钢焊缝应采用不同焦距的聚焦探头分层检测ꎬ以确保产品的
质量ꎮ
1.双晶点聚焦斜探头(2P10
×
12F5K2.7)
检测深度为0~10mmꎮ
2.单晶点聚焦斜探头
10~30mmꎮ
(1)单晶点聚焦斜探头(2PΦ20F20K1.0)检测深度为
30~50mmꎮ
(2)单晶点聚焦斜探头(2PΦ20F30K1.0)检测深度为
(3)
(4)
双晶直探头
四、
单晶直探头
(2PΦ14
仪器的调整与检测
(2P14D)
F5)
检测深度为
检测深度为
10~
0~
50mmꎮ
10mmꎮ
(一)时基线比例在对比试块上的调整
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时ꎬ一般利用材质、几何形状、焊
接工艺与工件相同的自制的对比试块ꎮ
利用CTS
-
1010超声仪分别测出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和奥
—153—
氏体不锈钢焊缝对比试块的声速ꎬ测量出一系列波速后取平
均值ꎮ
试块焊缝 C
1
L
=
5310m/s (参考值
参考值
)
试块母材 C
L
=
5820m/s ()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探头K值将发生变化ꎬ若试块母
材中折射角为βꎬ试块焊缝中折射角为β
1
K
=
tgβ
=
1.0ꎻβ
=
45°
ꎮ
sin
sin
β
β
1
=
C
1
C
L
L
(1)
β
1
=
sin
-
1
(
5310sin45°
K
1
=
tgβ
1
=
0.84
5820
)
=
40.18°
1∶n
=
1∶1
×
C
1
C
L
cosβ
1
L
1∶n
=
1∶1
×
5310cos40.18°
cosβ
5820cos45°
=
1∶0.98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扫描速度也发生变化ꎬ工件中实
际扫描速度为:
图2 不锈钢试块
(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缺陷的定位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探头K值也将发生变化ꎬ给缺陷
定位带来十分不便ꎮ
1.外圆周向探测圆柱曲面时的缺陷定位
缺陷的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ꎮ
H
=
R
-
(Kd)
2
R
+
(R
-
d)
2
L
=
180
πθ
=
180
Rπ
tg
-
1
(
R
Kd
-
d
)
式中:R———工件外半径ꎻ
d———平板工件中缺陷深度ꎻ
K———探头折射角正切值ꎮ
由上式计算出探头外圆周向探测Φ500
×
50圆柱曲面时
—154—
的不同d值所对应的H和L:
表1 外圆周向探测定位修正
K值d(mm)1020304050
工件(不修正)1.0
L(mm)1022344761
H(mm)1019283644
工件(修正)0.84
L
实
H
8.728.5
实
(mm)
(mm)
9.8
19.4
18.228.6
39.6
37.3
51.7
45.6
2.外圆轴向探测圆柱曲面时的缺陷定位
只要调整好超声波仪器在工件中的实际扫描速度ꎬ缺陷
的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ꎮ
H
=
nτ
f
L
=
K
1
nτ
=
0.98τ
f
(检测中在示波屏水平刻度值)
f
=
、对比实验
0.84
×
0.98τ
f
=
0.82τ
f
五
用超声波检测了自制的三块试板ꎬ按本工艺规程定位焊
缝缺陷ꎮ通过射线检测确定缺陷的长度、距焊缝中心距离、
距区边距离ꎬ以及现场解剖返修焊缝部位来确定缺陷的深
度ꎬ结论如下ꎮ
表2 超声波检测结论
序号
焊缝距区边
编号
区号缺陷号
1
2
试11
(mm)
距焊缝中心距检测面深度缺陷长度
3
试
1
1
-
2
2
50
(mm)(mm)(mm)
4
试
1
试
12
-
2
1
-
52
+
-
5
4
1345
5
1104
63
+
0
13
4
15
35
16
4
6
试
21
-
3
试
2
3
2
-
2
2
-
-
3
3
1
1
-
152
79
+
0
3
13
19
14
32
28
表3 射线检测结论
序号
焊缝距区边
编号
区号缺陷号
1
(mm)
距焊缝中心缺陷解剖深度
2
试1
3
试
11
2
51
(mm)(mm)
缺陷长度
(mm)
53
+
-
6
5
1549
4
试
11
-
2
5
试
12
-
2
1
-
1
-
61
36
2
6
试
2
试
2
3
2
-
3
21
-
106
+
0
14
5
17
2
-
-
3
3
1
1150
78
+
0
15
2
14
18
13
30
25
试验证明超声波检测与射线检测的长度、距焊缝中心距
离、距区边距离结果基本相符ꎬ大多数误差在2~4mmꎬ超声
波检测缺陷深度有时比实际缺陷深度大ꎬ有时比实际缺陷深
度小ꎬ大多数误差在1~3mmꎮ
作者简介:
张利伟ꎬ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ꎮ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柯泰清)
技术与检测◎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张利伟
摘 要:文章对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特点进行了介绍ꎬ列举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常见缺陷与产生部位ꎬ阐述检测条件、仪
器检测与调试ꎬ最后ꎬ总结了对比结果ꎮ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ꎻ超声波检测
一、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凝固时未发生相变ꎬ室温下仍以铸态
柱状奥氏体晶粒存在ꎬ这种柱状晶的晶粒粗大ꎬ组织不均匀ꎬ
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ꎬ给超声波检测带来许多困难ꎮ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粒取向与冷却方向、温度梯度
有关ꎮ一般晶粒冷却方向生长取向基本垂直于熔化金属凝
固时的等温线ꎬ对接焊缝晶粒取向大致垂直于坡口面ꎮ如图
1所示:
图1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粒取向示意图
柱状晶粒的特点是同一晶粒从不同方向测定有不同的
尺寸ꎮ例如ꎬ某奥氏体柱状晶粒直径仅0.1~0.5mmꎬ而长度
却达10mm以上ꎮ对于这种晶粒ꎬ从不同方向探测引起的衰
减与信噪比不同ꎬ当波束与柱状晶夹角小时衰减较小ꎬ信噪
比较高ꎬ当波束垂直于柱状晶时ꎬ其衰减较大ꎬ信噪比较低ꎬ
这就是衰减与信噪比的各向异性ꎮ
多道焊成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ꎬ由于焊接工艺、规范存
在差异ꎬ致使焊缝中不同部位的组织不同ꎬ声速及声阻抗也
随之发生变化ꎬ从而使声束传播方向产生偏离ꎬ出现底波游
动现象ꎬ不同部位的底波幅度出现明显差异ꎬ给缺陷定位、定
量带来许多困难ꎮ
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部位
(1)
(2)
气孔、夹杂等ꎬ焊缝表面或焊缝中ꎻ
(3)
未熔合
晶间腐蚀
ꎬ焊缝中或熔合线上
ꎬ热影响区、焊缝表面或熔合线上
ꎻ
(4)热裂纹ꎬ焊缝中ꎮ
ꎻ
三、检测条件的选择
(
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中
一)波型
ꎬ一般选用纵波检测ꎬ由于
同一介质中纵波波长约为横波波长的两倍ꎬ其信噪比高ꎬ衰
减小ꎬ分辨力和检测灵敏高ꎮ
(二)探头角度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柱状晶ꎬ不同方向探测信噪比和
衰减不同ꎬ一般主要采用折射角β
=
45°和β
=
70°的聚焦纵波
斜探头ꎬ信噪比、分辨力和检测灵敏较高ꎮ
(三)频率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晶粒粗大ꎬ若选用较高的频率ꎬ
将会引起严重衰减ꎬ示波屏上出现大量草状波ꎬ使信噪比明
显下降ꎬ超声波穿头能力显著降低ꎮ宜适用较低的探伤频
率ꎬ通常为2MHzꎮ
(四)探头种类
聚焦探头分为液浸聚焦和接触聚焦两大类ꎬ文章采用点
聚焦探头ꎮ聚焦探头具有声束细ꎬ能量集中ꎬ分辨力和灵敏
度高等优点ꎬ用聚焦探头测定大型缺陷的面积或指示长度的
测定和裂纹高度的测定等比常规探头精确ꎮ但其最大的缺
点是声束细ꎬ每次扫查范围小ꎬ探测效率低ꎬ每只探头仅适用
于探测某一深度范围内的缺陷ꎮ对于大厚度的奥氏体不锈
钢焊缝应采用不同焦距的聚焦探头分层检测ꎬ以确保产品的
质量ꎮ
1.双晶点聚焦斜探头(2P10
×
12F5K2.7)
检测深度为0~10mmꎮ
2.单晶点聚焦斜探头
10~30mmꎮ
(1)单晶点聚焦斜探头(2PΦ20F20K1.0)检测深度为
30~50mmꎮ
(2)单晶点聚焦斜探头(2PΦ20F30K1.0)检测深度为
(3)
(4)
双晶直探头
四、
单晶直探头
(2PΦ14
仪器的调整与检测
(2P14D)
F5)
检测深度为
检测深度为
10~
0~
50mmꎮ
10mmꎮ
(一)时基线比例在对比试块上的调整
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时ꎬ一般利用材质、几何形状、焊
接工艺与工件相同的自制的对比试块ꎮ
利用CTS
-
1010超声仪分别测出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和奥
—153—
氏体不锈钢焊缝对比试块的声速ꎬ测量出一系列波速后取平
均值ꎮ
试块焊缝 C
1
L
=
5310m/s (参考值
参考值
)
试块母材 C
L
=
5820m/s ()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探头K值将发生变化ꎬ若试块母
材中折射角为βꎬ试块焊缝中折射角为β
1
K
=
tgβ
=
1.0ꎻβ
=
45°
ꎮ
sin
sin
β
β
1
=
C
1
C
L
L
(1)
β
1
=
sin
-
1
(
5310sin45°
K
1
=
tgβ
1
=
0.84
5820
)
=
40.18°
1∶n
=
1∶1
×
C
1
C
L
cosβ
1
L
1∶n
=
1∶1
×
5310cos40.18°
cosβ
5820cos45°
=
1∶0.98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扫描速度也发生变化ꎬ工件中实
际扫描速度为:
图2 不锈钢试块
(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缺陷的定位
由于工件声速的改变ꎬ探头K值也将发生变化ꎬ给缺陷
定位带来十分不便ꎮ
1.外圆周向探测圆柱曲面时的缺陷定位
缺陷的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ꎮ
H
=
R
-
(Kd)
2
R
+
(R
-
d)
2
L
=
180
πθ
=
180
Rπ
tg
-
1
(
R
Kd
-
d
)
式中:R———工件外半径ꎻ
d———平板工件中缺陷深度ꎻ
K———探头折射角正切值ꎮ
由上式计算出探头外圆周向探测Φ500
×
50圆柱曲面时
—154—
的不同d值所对应的H和L:
表1 外圆周向探测定位修正
K值d(mm)1020304050
工件(不修正)1.0
L(mm)1022344761
H(mm)1019283644
工件(修正)0.84
L
实
H
8.728.5
实
(mm)
(mm)
9.8
19.4
18.228.6
39.6
37.3
51.7
45.6
2.外圆轴向探测圆柱曲面时的缺陷定位
只要调整好超声波仪器在工件中的实际扫描速度ꎬ缺陷
的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ꎮ
H
=
nτ
f
L
=
K
1
nτ
=
0.98τ
f
(检测中在示波屏水平刻度值)
f
=
、对比实验
0.84
×
0.98τ
f
=
0.82τ
f
五
用超声波检测了自制的三块试板ꎬ按本工艺规程定位焊
缝缺陷ꎮ通过射线检测确定缺陷的长度、距焊缝中心距离、
距区边距离ꎬ以及现场解剖返修焊缝部位来确定缺陷的深
度ꎬ结论如下ꎮ
表2 超声波检测结论
序号
焊缝距区边
编号
区号缺陷号
1
2
试11
(mm)
距焊缝中心距检测面深度缺陷长度
3
试
1
1
-
2
2
50
(mm)(mm)(mm)
4
试
1
试
12
-
2
1
-
52
+
-
5
4
1345
5
1104
63
+
0
13
4
15
35
16
4
6
试
21
-
3
试
2
3
2
-
2
2
-
-
3
3
1
1
-
152
79
+
0
3
13
19
14
32
28
表3 射线检测结论
序号
焊缝距区边
编号
区号缺陷号
1
(mm)
距焊缝中心缺陷解剖深度
2
试1
3
试
11
2
51
(mm)(mm)
缺陷长度
(mm)
53
+
-
6
5
1549
4
试
11
-
2
5
试
12
-
2
1
-
1
-
61
36
2
6
试
2
试
2
3
2
-
3
21
-
106
+
0
14
5
17
2
-
-
3
3
1
1150
78
+
0
15
2
14
18
13
30
25
试验证明超声波检测与射线检测的长度、距焊缝中心距
离、距区边距离结果基本相符ꎬ大多数误差在2~4mmꎬ超声
波检测缺陷深度有时比实际缺陷深度大ꎬ有时比实际缺陷深
度小ꎬ大多数误差在1~3mmꎮ
作者简介:
张利伟ꎬ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