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生态型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思考——以德钦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象雨旋)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生态型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
方向的思考
—以德钦县国有林场为例——
杨天淼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00)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通过适宜的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从而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
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德钦县属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森林经营应当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以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功能与效益。
:森林经营;生态型;国有林场;可持续
基本情况
德钦县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滇、川、
藏三省(区)接合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8°35′06〞
~99°32′20〞,北纬27°33′04〞~29°15′02〞。
德钦县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两江峡
谷褶皱带。德钦县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436413.2hm
2
,
分布在德钦县各乡镇,场部设在县林业局,下设8个分
场,分场场部均在各乡(镇)驻地,分别为佛山分场、升
平分场、云岭分场、燕门分场、羊拉分场、奔子栏分场、
霞若分场、拖顶分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凸显了德
钦县国有林场的生态职能。
2资源情况
参照2016年德钦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德钦
县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436413.2hm
2
。其中:林地面积
311879.3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71.46%;非林地面积
124533.9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28.54%。森林覆盖率
69.8%,林木绿化率71.1%。德钦县国有林场活立木总
蓄积量56143780m
3
,其中:有林地蓄积56077820m
3
,占
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9.88%;疏林地蓄积25840m
3
,
散生木蓄积量34810m
3
,四旁树蓄积量5310m
3
。
林地面积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242092.4hm
2
,疏
林地面积857.0hm
2
,灌木林地面积68039.2hm
2
,未成林
2
造林地面积522.7hm(含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无立
木林地面积290.6hm
2
,宜林地面积77.4hm
2
。按森林类
别分,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11303.5hm
2
,占99.82%;商
品林面积570.9hm
2
,占0.18%。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
林资源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封山护林,人工造林、滇池
面山绿化造林等工程,森林蓄积量持续大幅增加,森林
(收稿:2020-06-22)
质量显著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申春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
息,2020(06):83-84.
1
304086.8hm
2
、蓄积56094010m
3
;人工林面积
2
、
蓄积2020m
3
。按林地保护等级分为:Ⅰ级
Ⅱ级115818.1hm
2
,Ⅲ级15435.2hm
2
,Ⅳ级180050.2hm
2
,
570.9hm
2
。按优势树种分冷杉、栎类、高山松、云杉、落
叶松面积和蓄积量较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森林资
源分布广,区位特殊;德钦县属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
带,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同时也因为海拔高等原因导致
生态十分脆弱;②林地面积比重大,天然林起源占绝对
优势;林场林地起源以天然林为主,有林地中起源为天
然林面积达304086.8hm
2
,占有林地面积的99.86%。③
生态公益林比例大,保护等级高;德钦县国有林场是一
个典型的生态公益型林场,生态公益林比例高达
71.33%,林场为公益性事业林场。林地保护等级为Ⅰ
级的林地面积有180050.2hm
2
,占林地面积的57.73%。
④纯林比重大,针叶林优势明显;德钦县国有林场林分
比较单一,纯林比例大,树种主要为冷杉、栎类、高山
松、云杉。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311874.4hm
2
,其中
纯林面积为213413.1hm
2
,占林地面积的68.43%。冷杉
纯林占纯林面积的比例达60.0%。⑤林种结构中,特用
林超过一半;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311874.4hm
2
,
其中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为171994.0hm
2
,占林地面积的
55.15%。⑥海拔高,林木生长量缓慢;其中怒山山脉海
拔4000~5000m的山峰20座,5000~6000m的山峰27
座,6000m以上山峰6座;云岭山脉海拔4000~5000m
的山峰243座,5000m以上山峰27座。乔木林(纯林、
混交林)林木年净生长量1020616m
3
,综合年净生长率
[3]张帆,史鸿飞,冯倩,等.昆明市方旺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
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146-147+184.
[4]莫继有,吴永富,兰俊,等.广西东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
展策略[J].桉树科技,2011,28(01):53-56.
:夏卫春,(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
究工作。
:黄蓉,(1988-),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学领域文
献情报研究。
訛輴輫
2021年第3期现代园艺
1.82%,乔木林年均生长量为4.22m
3
/hm
2
,低于全省
4.91m
3
/hm
2
的平均水平。
3森林经营方案存在的问题
3.1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在树种、龄组结构不合理。幼、中、近、成、
过各龄组结构按面积比例为1.3︰5.6︰18.1︰61.0︰
13.9,成、过熟林比例过高,后备资源不足。乔木林中针
叶林面积200917.0hm
2
,占乔木林地面积的83.0%。针
叶纯林多,主要为冷杉、高山松、云杉、云南松。针叶纯
林群落结果较简单,已成为德钦县林场森林火灾和病
虫害防治的潜在威胁。通过森林经营等措施改变当前
林分龄组结构,适当调整树种结构,用近自然林理论,
营造仿天然混交林,以促进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逐步稳定提高。
3.2林业有害生物的潜在威胁
乔木林郁闭度过大,受暖冬、干旱少雨、冻害、雪
灾、霜害等自然灾害影响,枯死木、濒死木、衰弱木增
多,造成了云南木蠹象、云杉叶疫病、云杉叶蜂、云南松
毛虫等病虫害较为严重。
3.3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
建设落后
2017年,云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启动,德钦县
升平国有林场、拖顶国有林场重新组建成立德钦县国
有林场,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
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目前场部的办公、生活条
件及管护点、营林区的道路、通讯、生活设施还有待改
善。
3.4经营管理体制不合理
国有林场管理、运行体制未理顺,导致计划经济体
制模式仍然是国有林场主要的经济体制模式。
3.5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
经营机制僵化、经营人才短缺,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
3.6资金、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的不足限制了森林经
营活动
一是林业为生态公益性项目,其生态、防护、社会
效益难以以货币形式体现,导致林场的直接经济收入
很少;二是林场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水电管网、道路、
交通亟需改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开展不便;三是
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和现代化管理设备不足,影响
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实施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3.7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发资源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网络系统,动态监测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已成为当务之
急。
4森林经营方向的思考
4.1指导方针
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强化
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严格限制采伐,保护生物多样
性,发展适宜的经营模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生
态效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结合德钦县国有林场实际
情况,其森林经营应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坚持生态优
先、分类施策。坚持生态优先,坚持严格保护森林资源,
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林场承担的生态职能。②坚持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林场现有区域特点、资源状况、
人员结构等实际,尊重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
合理的经营措施。③坚持多功能经营、全周期经营理
念。以分类经营为基础,树立多功能全周期森林经营理
念,对不同阶段的森林,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经营
措施,确保森林连续覆盖、持续发展。④坚持近自然经
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重点采取封山管
护、森林抚育等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林龄结构、林层结
构,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坚持林场经营符合国家相关政
策法规,符合地方总体规划和林场经营方针,统一规
划,科学布局,持续经营,有序实施。⑥坚持近期规划与
长远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林场资源特点,适度开发利
用,持续经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多元化。⑦
全面培育森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提高森林生态效
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森林培育坚持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人工封造与
天然更新相结合、优先采用新技术与适度规模的原则
充分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保护生物多样性
针对这些极小种群和极度濒危的重要保护对象,
加大迁地保护设施建设,强化离体保护措施,形成以就
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为辅的较为完善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使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种
质资源和景观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在林场经营区范
围内划分专门的自然保护小区,以就地保护为主,人工
促进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增长,达到保护和拯救濒
危野生动物的目的;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偷
砍盗伐树木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宣传教育,提
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4.3适度发展林下经济
德钦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
野生药材、野生蔬菜、食用菌等林下植物创造了良好的
天然繁衍、生长环境。目前已开发的有:藏族传统木制
工艺品、以松茸为主的食用菌、以野生花卉为主的观赏
植物、以虫草为主的珍贵药材、以竹叶菜为代表的野菜
等。因其稀有性,产品价格高,效益好,(下转第80
訛輵輫
页)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兑现机制,加快落实兑现工作,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
坚,提高民众参与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4.3引进科技服务,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油茶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建50人以上的
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团队,做到县有技术专家、
乡(镇)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其中,县级技术团
队要由3~5名专家组成,负责解决全县油茶技术应用
过程中的问题,负责千亩示范基地和重点企业的技术
指导工作;乡(镇)级技术团队要由2名骨干组成,负责
协调解决本乡(镇)的技术培训、技术难题,负责乡(镇)
示范基地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指导工作;各村要动员企
业、合作社、大户等熟悉生产和加工技术的人员组成乡
土专家团队,负责本行政村的技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宣
传。可以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科技特派员选派
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桂科农字〔2014〕60号)文
件精神,制定本地油茶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案,安排必要
的工作经费,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技术人员
活跃在田间地头,确保产业技术指导覆盖油茶新造和
低产林改造全过程,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管理的专业化、
精细化水平。
4.4打造示范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都安县发展油茶产业要与创建油茶高产高效示范
基地、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
目相结合,引导和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参与
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千百十”县乡
村三级油茶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良种良法应
用,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各乡镇、各部门要鼓励
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专业大户、个人等投资种植油
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
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或合作社经营、农户土
地入股的运作模式。要巩固提升已经建设的示范基地
和示范片,也可根据本乡镇条件建立新的示范点。各单
位既分工又配合,加强协调,密切沟通,抓好油茶产业
建设各个环节,共同完成任务,共同促进都安县油茶产
业的发展。
(收稿:2020-08-18)
:
[1]陈志永.加快贺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路[J].广西经济,2019(12):
51-53.
[2]赖有华.广东梅州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园
艺文摘,2014(11):217-218.
[3]陆荣民,韦燕妮,玉肖芬.百色油茶产业化发展战略及科技支撑路径
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1-22.
[4]刘光快,陈竑,彭发基,等.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
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1):151-155.
[5]杨小兰,唐毓道.都安瑶族自治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南
林业调查规划,2013,32(3):17-20.
[6]潘梦羚.平南县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
备,2020(3):187-189.
[7]莫水英.大力发展贺州油茶产业巩固脱贫成果[J].农业与技术,2020,
40(5):171-173.
[8]王朝晖.巢湖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前景与对策[J].安徽农学
通报,2011,17(16):6-7.
[9]彭巍巍,李程,代和平.九江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
农业科技,2015(12):313-316.
[10]刘春雷.衡东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
(2):145-148.
[11]黄良华,申屠惠良,吴柏林,等.常山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
讨[J].华东森林经理,2018,32(4):37-41.
[12]欧阳峰林,鄢斌.丰城市高产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J].防护林科技,2016,157(10):80-82.
[13]李忠信.兴宁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
通报,2019,15(16):10-85.
[14]黎丽玲.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
33(8):220
(上接第77页)很多山区群众通过采松茸、挖虫草等脱
贫致富奔小康。德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山区,困
难在山区,希望也在山区。山区群众通过发展林下经
济,采集林副产品,来增加经济收入,采集虫草和松茸
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应当保护好国有林
场内虫草、松茸、森林蔬菜等的生长环境,使虫草、松茸
的产量相对稳定,相关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基地起到示
范作用,为德钦林业经济作出贡献。
4.4适度发展旅游资源
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森林旅游资
源,开展森林游憩、生态旅游等活动。德钦县内重峦叠
嶂,沟壑交错,坡陡谷深,江河纵横,雪峰林立。森林分
布特征具备多个气候带特征,动植物资源景观极其丰
富。
林场将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藏族文
化风情、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结合梅里雪山景区、梅
里雪山雨崩、飞来寺等森林景观景点,在资源保护完好
的前提下,开展科普性强的森林观光、森林探险、森林
体验等森林旅游项目,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体验
和生态服务,让更多的城乡居民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享受自然,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收稿:2020-08-09)
:
[1]邱立红.辽宁省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4
(04).
[2]苏勇飞.云龙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J].林业调查
规划,2006(S1).
[3]谢茂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
济,2019(04).
[4]孙建萄.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下保护森林资源[J].花卉,2019
(06).
[5]苏振飞.有效保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8(03).
訛輮輬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象雨旋)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生态型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
方向的思考
—以德钦县国有林场为例——
杨天淼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00)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通过适宜的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从而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
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德钦县属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森林经营应当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以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功能与效益。
:森林经营;生态型;国有林场;可持续
基本情况
德钦县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滇、川、
藏三省(区)接合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8°35′06〞
~99°32′20〞,北纬27°33′04〞~29°15′02〞。
德钦县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两江峡
谷褶皱带。德钦县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436413.2hm
2
,
分布在德钦县各乡镇,场部设在县林业局,下设8个分
场,分场场部均在各乡(镇)驻地,分别为佛山分场、升
平分场、云岭分场、燕门分场、羊拉分场、奔子栏分场、
霞若分场、拖顶分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凸显了德
钦县国有林场的生态职能。
2资源情况
参照2016年德钦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德钦
县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436413.2hm
2
。其中:林地面积
311879.3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71.46%;非林地面积
124533.9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28.54%。森林覆盖率
69.8%,林木绿化率71.1%。德钦县国有林场活立木总
蓄积量56143780m
3
,其中:有林地蓄积56077820m
3
,占
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9.88%;疏林地蓄积25840m
3
,
散生木蓄积量34810m
3
,四旁树蓄积量5310m
3
。
林地面积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242092.4hm
2
,疏
林地面积857.0hm
2
,灌木林地面积68039.2hm
2
,未成林
2
造林地面积522.7hm(含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无立
木林地面积290.6hm
2
,宜林地面积77.4hm
2
。按森林类
别分,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11303.5hm
2
,占99.82%;商
品林面积570.9hm
2
,占0.18%。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
林资源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封山护林,人工造林、滇池
面山绿化造林等工程,森林蓄积量持续大幅增加,森林
(收稿:2020-06-22)
质量显著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申春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
息,2020(06):83-84.
1
304086.8hm
2
、蓄积56094010m
3
;人工林面积
2
、
蓄积2020m
3
。按林地保护等级分为:Ⅰ级
Ⅱ级115818.1hm
2
,Ⅲ级15435.2hm
2
,Ⅳ级180050.2hm
2
,
570.9hm
2
。按优势树种分冷杉、栎类、高山松、云杉、落
叶松面积和蓄积量较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森林资
源分布广,区位特殊;德钦县属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
带,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同时也因为海拔高等原因导致
生态十分脆弱;②林地面积比重大,天然林起源占绝对
优势;林场林地起源以天然林为主,有林地中起源为天
然林面积达304086.8hm
2
,占有林地面积的99.86%。③
生态公益林比例大,保护等级高;德钦县国有林场是一
个典型的生态公益型林场,生态公益林比例高达
71.33%,林场为公益性事业林场。林地保护等级为Ⅰ
级的林地面积有180050.2hm
2
,占林地面积的57.73%。
④纯林比重大,针叶林优势明显;德钦县国有林场林分
比较单一,纯林比例大,树种主要为冷杉、栎类、高山
松、云杉。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311874.4hm
2
,其中
纯林面积为213413.1hm
2
,占林地面积的68.43%。冷杉
纯林占纯林面积的比例达60.0%。⑤林种结构中,特用
林超过一半;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311874.4hm
2
,
其中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为171994.0hm
2
,占林地面积的
55.15%。⑥海拔高,林木生长量缓慢;其中怒山山脉海
拔4000~5000m的山峰20座,5000~6000m的山峰27
座,6000m以上山峰6座;云岭山脉海拔4000~5000m
的山峰243座,5000m以上山峰27座。乔木林(纯林、
混交林)林木年净生长量1020616m
3
,综合年净生长率
[3]张帆,史鸿飞,冯倩,等.昆明市方旺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
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146-147+184.
[4]莫继有,吴永富,兰俊,等.广西东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
展策略[J].桉树科技,2011,28(01):53-56.
:夏卫春,(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
究工作。
:黄蓉,(1988-),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学领域文
献情报研究。
訛輴輫
2021年第3期现代园艺
1.82%,乔木林年均生长量为4.22m
3
/hm
2
,低于全省
4.91m
3
/hm
2
的平均水平。
3森林经营方案存在的问题
3.1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在树种、龄组结构不合理。幼、中、近、成、
过各龄组结构按面积比例为1.3︰5.6︰18.1︰61.0︰
13.9,成、过熟林比例过高,后备资源不足。乔木林中针
叶林面积200917.0hm
2
,占乔木林地面积的83.0%。针
叶纯林多,主要为冷杉、高山松、云杉、云南松。针叶纯
林群落结果较简单,已成为德钦县林场森林火灾和病
虫害防治的潜在威胁。通过森林经营等措施改变当前
林分龄组结构,适当调整树种结构,用近自然林理论,
营造仿天然混交林,以促进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逐步稳定提高。
3.2林业有害生物的潜在威胁
乔木林郁闭度过大,受暖冬、干旱少雨、冻害、雪
灾、霜害等自然灾害影响,枯死木、濒死木、衰弱木增
多,造成了云南木蠹象、云杉叶疫病、云杉叶蜂、云南松
毛虫等病虫害较为严重。
3.3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
建设落后
2017年,云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启动,德钦县
升平国有林场、拖顶国有林场重新组建成立德钦县国
有林场,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
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目前场部的办公、生活条
件及管护点、营林区的道路、通讯、生活设施还有待改
善。
3.4经营管理体制不合理
国有林场管理、运行体制未理顺,导致计划经济体
制模式仍然是国有林场主要的经济体制模式。
3.5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
经营机制僵化、经营人才短缺,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
3.6资金、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的不足限制了森林经
营活动
一是林业为生态公益性项目,其生态、防护、社会
效益难以以货币形式体现,导致林场的直接经济收入
很少;二是林场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水电管网、道路、
交通亟需改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开展不便;三是
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和现代化管理设备不足,影响
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实施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3.7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发资源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网络系统,动态监测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已成为当务之
急。
4森林经营方向的思考
4.1指导方针
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强化
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严格限制采伐,保护生物多样
性,发展适宜的经营模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生
态效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结合德钦县国有林场实际
情况,其森林经营应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坚持生态优
先、分类施策。坚持生态优先,坚持严格保护森林资源,
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林场承担的生态职能。②坚持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林场现有区域特点、资源状况、
人员结构等实际,尊重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
合理的经营措施。③坚持多功能经营、全周期经营理
念。以分类经营为基础,树立多功能全周期森林经营理
念,对不同阶段的森林,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经营
措施,确保森林连续覆盖、持续发展。④坚持近自然经
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重点采取封山管
护、森林抚育等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林龄结构、林层结
构,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坚持林场经营符合国家相关政
策法规,符合地方总体规划和林场经营方针,统一规
划,科学布局,持续经营,有序实施。⑥坚持近期规划与
长远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林场资源特点,适度开发利
用,持续经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多元化。⑦
全面培育森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提高森林生态效
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森林培育坚持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人工封造与
天然更新相结合、优先采用新技术与适度规模的原则
充分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保护生物多样性
针对这些极小种群和极度濒危的重要保护对象,
加大迁地保护设施建设,强化离体保护措施,形成以就
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为辅的较为完善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使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种
质资源和景观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在林场经营区范
围内划分专门的自然保护小区,以就地保护为主,人工
促进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增长,达到保护和拯救濒
危野生动物的目的;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偷
砍盗伐树木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宣传教育,提
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4.3适度发展林下经济
德钦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
野生药材、野生蔬菜、食用菌等林下植物创造了良好的
天然繁衍、生长环境。目前已开发的有:藏族传统木制
工艺品、以松茸为主的食用菌、以野生花卉为主的观赏
植物、以虫草为主的珍贵药材、以竹叶菜为代表的野菜
等。因其稀有性,产品价格高,效益好,(下转第80
訛輵輫
页)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兑现机制,加快落实兑现工作,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
坚,提高民众参与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4.3引进科技服务,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油茶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建50人以上的
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团队,做到县有技术专家、
乡(镇)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其中,县级技术团
队要由3~5名专家组成,负责解决全县油茶技术应用
过程中的问题,负责千亩示范基地和重点企业的技术
指导工作;乡(镇)级技术团队要由2名骨干组成,负责
协调解决本乡(镇)的技术培训、技术难题,负责乡(镇)
示范基地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指导工作;各村要动员企
业、合作社、大户等熟悉生产和加工技术的人员组成乡
土专家团队,负责本行政村的技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宣
传。可以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科技特派员选派
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桂科农字〔2014〕60号)文
件精神,制定本地油茶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案,安排必要
的工作经费,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技术人员
活跃在田间地头,确保产业技术指导覆盖油茶新造和
低产林改造全过程,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管理的专业化、
精细化水平。
4.4打造示范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都安县发展油茶产业要与创建油茶高产高效示范
基地、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
目相结合,引导和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参与
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千百十”县乡
村三级油茶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良种良法应
用,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各乡镇、各部门要鼓励
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专业大户、个人等投资种植油
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
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或合作社经营、农户土
地入股的运作模式。要巩固提升已经建设的示范基地
和示范片,也可根据本乡镇条件建立新的示范点。各单
位既分工又配合,加强协调,密切沟通,抓好油茶产业
建设各个环节,共同完成任务,共同促进都安县油茶产
业的发展。
(收稿:2020-08-18)
:
[1]陈志永.加快贺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路[J].广西经济,2019(12):
51-53.
[2]赖有华.广东梅州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园
艺文摘,2014(11):217-218.
[3]陆荣民,韦燕妮,玉肖芬.百色油茶产业化发展战略及科技支撑路径
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1-22.
[4]刘光快,陈竑,彭发基,等.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
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1):151-155.
[5]杨小兰,唐毓道.都安瑶族自治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南
林业调查规划,2013,32(3):17-20.
[6]潘梦羚.平南县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
备,2020(3):187-189.
[7]莫水英.大力发展贺州油茶产业巩固脱贫成果[J].农业与技术,2020,
40(5):171-173.
[8]王朝晖.巢湖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前景与对策[J].安徽农学
通报,2011,17(16):6-7.
[9]彭巍巍,李程,代和平.九江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
农业科技,2015(12):313-316.
[10]刘春雷.衡东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
(2):145-148.
[11]黄良华,申屠惠良,吴柏林,等.常山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
讨[J].华东森林经理,2018,32(4):37-41.
[12]欧阳峰林,鄢斌.丰城市高产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J].防护林科技,2016,157(10):80-82.
[13]李忠信.兴宁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
通报,2019,15(16):10-85.
[14]黎丽玲.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
33(8):220
(上接第77页)很多山区群众通过采松茸、挖虫草等脱
贫致富奔小康。德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山区,困
难在山区,希望也在山区。山区群众通过发展林下经
济,采集林副产品,来增加经济收入,采集虫草和松茸
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应当保护好国有林
场内虫草、松茸、森林蔬菜等的生长环境,使虫草、松茸
的产量相对稳定,相关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基地起到示
范作用,为德钦林业经济作出贡献。
4.4适度发展旅游资源
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森林旅游资
源,开展森林游憩、生态旅游等活动。德钦县内重峦叠
嶂,沟壑交错,坡陡谷深,江河纵横,雪峰林立。森林分
布特征具备多个气候带特征,动植物资源景观极其丰
富。
林场将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藏族文
化风情、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结合梅里雪山景区、梅
里雪山雨崩、飞来寺等森林景观景点,在资源保护完好
的前提下,开展科普性强的森林观光、森林探险、森林
体验等森林旅游项目,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体验
和生态服务,让更多的城乡居民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享受自然,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收稿:2020-08-09)
:
[1]邱立红.辽宁省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4
(04).
[2]苏勇飞.云龙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J].林业调查
规划,2006(S1).
[3]谢茂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
济,2019(04).
[4]孙建萄.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下保护森林资源[J].花卉,2019
(06).
[5]苏振飞.有效保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8(03).
訛輮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