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武广客运专线XJDI标段沪蓉高速特大桥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吉玮艺)
.
武广客运专线XJDI标段沪蓉高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一. 工程概况
〔1ZK620+851.5、YK620+825中桥
中桥横跨峡河,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U"型河谷,河道较窄,
蜿蜒曲折,两岸岸坡不对称,小桩号一侧向外凸出,坡度较陡,约59°左右,坡面
上有危岩分布;大桩号一侧向凹进,坡度较陡,为44~58°。河底高程1225.4m,
两岸山顶高程1488.6m左右,相对高差260m左右。桥梁中心桩号为ZK620+851.5、
YK620+825,右偏角90°,上部结构采用3-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本桥
两岸桥台均与隧道洞门相接,为方便隧道施工,桥台前设置有施工平台及便道,具
体设置及工程数量详见道路相关图纸。桥梁施工前先实施挡土墙及砌石路基,做
好施工平台后,安装隧道台车,再进行洞身掘进。桥台施工前先挖除干砌片石边坡
及部分填筑的片石,再进行桥台施工,U台侧墙施工时注意预留隧道手孔井及隧
道中心水沟位置,确保隧道中心水沟的水顺畅排出。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崩坡积碎石和冲洪积碎石等。
崩坡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大桩号一侧的岸坡,主要为基岩沿节理裂隙面崩坡积形成,
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松散,厚度不均匀。冲洪积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峡河沟道
上部,褐红色,稍湿,可塑,土质不均。冲洪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峡河沟,主要由碎石
组成,含少量块石,稍密,砂土充填,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较高。上三系〔N岩层,桥
址区以砾岩为主,产状105°∠12°,在河道两岸出露,暗红色,泥钙质胶结,成岩
性较好,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本桥桥址区不良地质作用为危岩,设计采用了光面爆破清理危岩的措施,具
体爆破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ZK623+480,YK623+478大桥
大桥沿峡河河道及两岸布置,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V"型河
谷,河道狭窄,较顺直,一般宽25~35m,两岸岸坡较陡,边坡自然坡度45°左右,
河岸两侧局部基岩裸露,岩性为第三系砾岩为主,泥岩、砂砾次之,岩层风化强烈,
崩塌、危石发育。河底高程1276~1294m,两岸山顶高程1480~1500m,相对高差
220m左右。本桥左线上部结构采用43-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右线上部
结构采用42-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部施工采用预制安装施工;下部结
构桥墩采用柱式墩配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和肋板台。本桥0号台距离
隧道洞门较近,施工时注意衔接。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及崩坡积碎石土、冲洪积
碎石土等。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岩全风化后
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较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崩坡积碎石主要分
布于峡河河道两侧坡岸坡脚,为两侧基岩受风化、卸荷作用形成,主要由块石、碎
石组成,堆积较松散,局部架空。冲洪积碎石分布于峡河河床及河道两岸局部残余
阶地,厚度1~3m,稍密~中密,以碎石为主,砂土填充。第三系〔N岩层,以砾岩为
主,局部夹泥岩、泥质砂岩,产状65~105°∠15°,在河道两岸及部分河底均有
出露,泥质结构,块状及厚层状构造,岩层风化强烈,崩塌、危石发育。
本桥桥址区不良地址作用为泥石流和崩塌、危石。对于泥石流和崩塌,设计
中对受泥石流影响的桥墩采用了防撞措施,具体设置详见桥涵通用图;对于危石,
设计采用了光面爆破清理危岩的措施,具体爆破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左幅K624+970、右幅K624+950大桥
1 / 29
.
大桥斜跨峡河,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U"型河谷,河道相对
较宽,蜿蜒曲折,两岸岸坡不对称,自然坡度30~40°,坡面凹凸不平,冲沟发育。
河底高程1313~1317m,两岸山顶高程1500m左右,相对高差约200m。本桥上部结
构采用预应力砼〔后法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凳式台,5
号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冲洪积及滑坡堆积的粉质粘
土、冲洪积碎石土等。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
岩全风化后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干燥~稍湿,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冲洪积
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阶地上部,阶地表层后8m左右,表层植物根系及腐殖质含量
高,植被发育,含砾石、碎石等,可见水平层理,可塑~硬塑。冲洪积碎石分布于峡
河河床及河道两岸局部残余阶地,厚度1~3m,稍密~中密,以碎石为主,砂土充
填。第三系〔E砾岩、泥岩、泥质砂岩,以砾岩为主,夹泥岩、泥质砂岩,局部呈
互层状,产状355°∠20°,在河道两岸及部分河底有出露,块状及厚层状构造。
K624+800左侧发育一大型滑坡。滑坡体长约240m,宽约100-180m,滑动面埋
藏深度为4~24m,滑坡基本沿岩土分界面、粉质粘土与碎石土分界面滑动,为大
型黄土、碎石土滑坡。该滑坡体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埋深较浅,雨季饱水易发生
滑动,施工时严禁大挖方,同事做好滑坡截排水工作。
二.总体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钻孔桩基础—桩基检测—承台施工〔桥台—墩台身施工—箱梁架
设施工—桥面系工程施工。
1.施工工艺和方法
1.1.陆上钻孔桩基础施工
本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1.3m和1.5m,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
膨润土泥浆护壁,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测量孔深、孔径、斜度
2 / 29
制备泥浆
桩位放样
安放护筒
钻机就位、对中
钻进
清孔
平整场地<安设钻机平台>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吉玮艺)
.
武广客运专线XJDI标段沪蓉高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一. 工程概况
〔1ZK620+851.5、YK620+825中桥
中桥横跨峡河,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U"型河谷,河道较窄,
蜿蜒曲折,两岸岸坡不对称,小桩号一侧向外凸出,坡度较陡,约59°左右,坡面
上有危岩分布;大桩号一侧向凹进,坡度较陡,为44~58°。河底高程1225.4m,
两岸山顶高程1488.6m左右,相对高差260m左右。桥梁中心桩号为ZK620+851.5、
YK620+825,右偏角90°,上部结构采用3-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本桥
两岸桥台均与隧道洞门相接,为方便隧道施工,桥台前设置有施工平台及便道,具
体设置及工程数量详见道路相关图纸。桥梁施工前先实施挡土墙及砌石路基,做
好施工平台后,安装隧道台车,再进行洞身掘进。桥台施工前先挖除干砌片石边坡
及部分填筑的片石,再进行桥台施工,U台侧墙施工时注意预留隧道手孔井及隧
道中心水沟位置,确保隧道中心水沟的水顺畅排出。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崩坡积碎石和冲洪积碎石等。
崩坡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大桩号一侧的岸坡,主要为基岩沿节理裂隙面崩坡积形成,
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松散,厚度不均匀。冲洪积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峡河沟道
上部,褐红色,稍湿,可塑,土质不均。冲洪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峡河沟,主要由碎石
组成,含少量块石,稍密,砂土充填,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较高。上三系〔N岩层,桥
址区以砾岩为主,产状105°∠12°,在河道两岸出露,暗红色,泥钙质胶结,成岩
性较好,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本桥桥址区不良地质作用为危岩,设计采用了光面爆破清理危岩的措施,具
体爆破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ZK623+480,YK623+478大桥
大桥沿峡河河道及两岸布置,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V"型河
谷,河道狭窄,较顺直,一般宽25~35m,两岸岸坡较陡,边坡自然坡度45°左右,
河岸两侧局部基岩裸露,岩性为第三系砾岩为主,泥岩、砂砾次之,岩层风化强烈,
崩塌、危石发育。河底高程1276~1294m,两岸山顶高程1480~1500m,相对高差
220m左右。本桥左线上部结构采用43-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右线上部
结构采用42-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部施工采用预制安装施工;下部结
构桥墩采用柱式墩配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和肋板台。本桥0号台距离
隧道洞门较近,施工时注意衔接。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及崩坡积碎石土、冲洪积
碎石土等。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岩全风化后
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较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崩坡积碎石主要分
布于峡河河道两侧坡岸坡脚,为两侧基岩受风化、卸荷作用形成,主要由块石、碎
石组成,堆积较松散,局部架空。冲洪积碎石分布于峡河河床及河道两岸局部残余
阶地,厚度1~3m,稍密~中密,以碎石为主,砂土填充。第三系〔N岩层,以砾岩为
主,局部夹泥岩、泥质砂岩,产状65~105°∠15°,在河道两岸及部分河底均有
出露,泥质结构,块状及厚层状构造,岩层风化强烈,崩塌、危石发育。
本桥桥址区不良地址作用为泥石流和崩塌、危石。对于泥石流和崩塌,设计
中对受泥石流影响的桥墩采用了防撞措施,具体设置详见桥涵通用图;对于危石,
设计采用了光面爆破清理危岩的措施,具体爆破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左幅K624+970、右幅K624+950大桥
1 / 29
.
大桥斜跨峡河,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峡河在该段呈"U"型河谷,河道相对
较宽,蜿蜒曲折,两岸岸坡不对称,自然坡度30~40°,坡面凹凸不平,冲沟发育。
河底高程1313~1317m,两岸山顶高程1500m左右,相对高差约200m。本桥上部结
构采用预应力砼〔后法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凳式台,5
号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冲洪积及滑坡堆积的粉质粘
土、冲洪积碎石土等。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
岩全风化后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干燥~稍湿,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冲洪积
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阶地上部,阶地表层后8m左右,表层植物根系及腐殖质含量
高,植被发育,含砾石、碎石等,可见水平层理,可塑~硬塑。冲洪积碎石分布于峡
河河床及河道两岸局部残余阶地,厚度1~3m,稍密~中密,以碎石为主,砂土充
填。第三系〔E砾岩、泥岩、泥质砂岩,以砾岩为主,夹泥岩、泥质砂岩,局部呈
互层状,产状355°∠20°,在河道两岸及部分河底有出露,块状及厚层状构造。
K624+800左侧发育一大型滑坡。滑坡体长约240m,宽约100-180m,滑动面埋
藏深度为4~24m,滑坡基本沿岩土分界面、粉质粘土与碎石土分界面滑动,为大
型黄土、碎石土滑坡。该滑坡体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埋深较浅,雨季饱水易发生
滑动,施工时严禁大挖方,同事做好滑坡截排水工作。
二.总体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钻孔桩基础—桩基检测—承台施工〔桥台—墩台身施工—箱梁架
设施工—桥面系工程施工。
1.施工工艺和方法
1.1.陆上钻孔桩基础施工
本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1.3m和1.5m,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
膨润土泥浆护壁,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测量孔深、孔径、斜度
2 / 29
制备泥浆
桩位放样
安放护筒
钻机就位、对中
钻进
清孔
平整场地<安设钻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