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国访儿)
2021-2022九上期语文中考试试卷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一(23 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6 分)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温庭筠《商山早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月是故乡明。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
(5)朝晖夕阴,
(6)
,人迹板桥霜。
。
,在乎山水之间也。
2. 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分)
3.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
.
( ),中华大地满目
疮痍,形势间
.
( )不容发。值此民族存亡的关头,伟大的抗战精神在炮火声中凝聚,中
华儿女浴血奋战,捍卫家园。今天,新时代抗战精神激 lì( )我们奋勇向前,为我们的
成长把 duò( )导航!
(2)间
.
( )不容发 (1)劫掠
.
( )
(3)激 lì( ) (4)把 duò( )导航
4. 小秦同学在《艾青诗选》中挑选了《吹号者》(选段)作为朗诵脚本,并与小淮同学展
开讨论。(4 分)
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短促的,急迫的,
激昂的
...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切都美丽
小秦:我觉得诗中“激昂的”一词可以换成“低沉的”,这样能体现吹号者内心的沉痛, 你觉得
呢?
小淮:(1)
小秦: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一句的重音应该怎
么处理呢?
小淮:(2)
5. 2020 年抗疫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式的人物。请你为抗疫英雄写一首小诗。(3 分)
要求:诗句中要用到关联词“虽然……但是……”或“不仅……而且”。
6. 如果推荐一位梁山好汉去参加抗疫行动,以下两人,你认为推荐谁更合适?请结合《水
浒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A.安道全
我推荐(
B.戴宗
),理由:
二(47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8 题。(5 分)
闻武均州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选自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年 4 月版)
[注]①赦令:大赦天下的诏令。②悬知:推想。③寒食:指清明前三日,古人多在这几日扫墓。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洛阳)。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
祭扫。
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首联写白发将军收复西京的伟业,歌颂老将军的雄心壮志与赫赫战功。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胡儿”要灭宋是痴心妄想。
C.颈联中以“疾风雷”形象地写出中兴赦令会迅速传布到天下,安抚大宋臣民。
D.尾联描绘诗人所见“驿路梨花”盛开的场景,表达了陆游对失地收复的喜悦之情。
8. 如果武均州可以带一位水浒好汉去收复北方失地,以下两人,你认为推荐谁更合适?请
结合《水浒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A.杨志
②③
①
B.张顺
我推荐( ),理由: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9—12 题。(12 分)
烟艇记
①
[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
.
②③
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陆子曰:“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予
.
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
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
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
,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
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
(选自陆游《渭南文集》,吉林出版集团 2005 年 5 月版,有删减)
[注]①写作此文时,37 岁的陆游正受主和派打击。②楹:间。③烟艇:烟波江上的小船。
④高明奥丽:高大明亮,幽深华美。⑤棹:桨,文中代指船。
9.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4 分)
(1)若小舟然
.
( )
)
(2)子则过矣
.
( )
⑤
④
(3)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
( (4)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
.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 分)
自 计 不 能 效 尺 寸 之 用 于 斯 世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
12. 陆游为什么将小屋命名为“烟艇”?(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10 分)
柏果树
薛冰
当街炒卖白果的,用的是烧木炭的小风炉。炒锅也不是锅,而是小皮球大小的细铁丝网笼
或铁勺,两半相合,可闭可开,一端有长柄,包了木把,可以用手握着翻动,十来粒白果在里面
晃悠着,听见一声声硬壳炸裂的脆响,就可以出笼了。趁热剥开来,果肉碧若琉璃, 又香又
糯,就是择去两瓣间的心,仍微有苦辛,可回味无穷。
我们小学旁边的巷子,就叫柏果树,巷中有两株参天大银杏,树龄已不止五百年,老远就
能望见。见大树而知旧家,想来那地方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园林,时移世变,主人和庭院都已泯灭
无迹,唯有大树犹存。前人以“树小墙新画不古”讥讽暴发的土豪,是颇有道理的。不过如今也做
不得准了,不但古代名画可以上拍卖场竞标,古树名木也可以从深山老林移植。 遗憾的是,“人挪活,
树挪死”,移植的大树难以成活,数百年蓄积的生命力,不过三五年间便已耗尽,成了一根枯木。
只有挖取大树留下的深坑,仿佛是山林睁圆的眼睛,痴痴地巴望着一去不归的游子。
因为柏果树这个地名,使我在很多年里,都误以为柏果是银杏的别称,其实只有白果才是银杏
的又名。南京俗称银杏为“鸭脚子”,大约是因为银杏叶的形状似鸭蹼。明人顾起元
《客座赘语》中就写道,南都的“鸭脚子亦巨于它产,实糯而甘,以火煨之,色青碧如琉璃, 香味冠绝。
秋深都人点茶,以此为胜”。在用于茶泡的干果中,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柏果树的这两棵银杏树,一度名声很大。据说日寇侵占南京期间,两树渐渐枯萎,终于死寂;
然而一九四九年后,其中一株忽然又萌发新枝,生机勃勃。于是被视为神奇,风传为社会清明的祥瑞
之兆,“树犹如此”云云。然而好景不长,我小学还没毕业,那株大银杏就彻底死掉了。所谓枯木逢春,
不过是回光返照。
说不清哪一年,枯树也被人伐去。只有柏果树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已经成了
新建的居民小区,当年的古巷旧宅了无痕迹,留在记忆中的,只有白果的清香了。
(选自薛冰《饥不择食》,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年 7 月版,有删改)
13. 文中的白果有什么特点?(3 分)
14. 语言赏析。(4 分)
(1)十来粒白果在里面晃悠着,听见一声声硬壳炸裂的脆响,就可以出笼了。
(2)只有挖取大树留下的深坑,仿佛是山林睁圆的眼睛,痴痴地巴望着一去不归的游子。
15. 本文蕴含了哪些情感?(3 分)
(四)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三回(节选),完成 16—19 题。(11 分)
李逵道:“又来作怪!夺你女儿的是谁?”太公道:“他是梁山泊头领宋江,有一百单八
个好汉,不算小军。”李逵道:“我且问你:他是几个来?”太公道:“两日前,他和一个小后
生各骑着一匹马来。”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
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
到这里怕不做出来!”李逵便对太公说道:“你庄里有饭,讨些我们吃。 我实对你说,则我便是梁山
泊‘黑旋风’李逵,这个便是‘浪子’燕青。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太公拜谢
了。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直到忠义堂上。
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
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众人都吃一
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
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燕青向前道:
“哥哥听禀一路上备细。将近荆门镇,当日天晚了,便去刘太公庄上投宿。只听得太公两口儿
一夜啼哭,他睡不着,巴得天明,起去问他。刘太公说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个年纪小的
后生,骑着两匹马到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吃到
半夜,两个把他女儿夺了去。’李逵大哥听了这话,便道是实。我再三解说道:
‘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娃的在外头胡做。’李大哥道:‘我见他在 东京
时,兀自恋着唱的李师师不肯放,不是他是谁?因此来发作。”
宋江听罢,便道:“这般屈事,怎地得知?如何不说?”李逵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 你原
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宋江喝道:“你且听我说!我和三二千军马回来,两匹马落路时,
须瞒不得众人。若还抢得一个妇人,必然只在寨里。你却去我房里搜看。”李逵道:“哥哥你说甚
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
你原来是酒色之徒。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
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宋江道:“你且不要闹嚷,那刘太公不死,庄客都在,俺们同去
面对。若还对翻了,就那里舒着脖子,受你板斧。如若对不翻,你这厮没上下,当得何罪?”李逵道:
“我若还拿你不着,便输这颗头与你!” 宋江道:“最好,你众兄弟都是证见。”便叫裴宣写了
赌赛军令状二纸,两个各书了字。宋 江的把与李逵收了,李逵的把与宋江收了。
(选自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10 月版,有删改)
16. 在得知宋江强夺了刘太公的女儿以后,李逵依次做了哪些事情?下列依据情节排序正
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辨明真相 ②斥责宋江 ③负荆请罪 ④砍倒旗帜 ⑤立军令状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①②⑤③
17. 金圣叹评价李逵,认为他是“上上人物”,而且“威武不能屈”。你赞同吗?请结合
《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的看法。(4 分)
18. 请具体写出燕青这一角色在选文中的作用。(2 分)
19. 如果是鲁智深遇到刘太公女儿被抢这件事,他会像李逵这样处理吗?请结合相关内容
阐明理由。(3 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2 题。(9 分)
从山林到廊庙——梁山泊的礼治之道
李庆西
《三国演义》写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即封五虎大将。谁知尽管五虎居首,关羽还是觉得跌
份了。像这样愤愤不平地计较地位,未见于梁山好汉中间。晁盖一干人上山后,林冲火并 王伦,
梁山头领重新排定座次,林冲请晁盖、吴用、公孙胜坐了前三位,还要再让刘唐,在 晁盖等劝说下
才坐了第四位。此后每有好汉上山入伙,都会重新排定座次,却从未因为摆不 平而产生龃龉,更未
有谁像关羽那样发飙。唯独有过争议的一回,是宋江要将头把交椅让于 卢俊义,结果被众人劝住。
显然,《水浒传》是着意营造梁山众人和衷共济、互相谦让的气氛。直至第七十一回,受石
碣天书,原来各人位次都是天数,故而有谓:“天地之意,物理定数,谁敢违拗?”小说家借
故上苍早已分定,完全摒除了梁山内部争位夺利的可能性。其实各人性情相异,抱负亦自有别,
彼此竟从未有过嫌隙和抵牾,这也显出施耐庵之用心。
还有一点很特别,梁山一百零八人不曾有谁背叛山寨。《三国演义》以蜀汉寄托恢复汉室之大
义,也算是一种政治理想,所以蜀汉阵营少有内讧,亦少有投敌者。不过,也有糜芳等数者投魏,诸
葛亮死后还有魏延之叛。《水浒传》则是写了一支更纯粹的队伍,梁山泊是天意安排的大聚义,故团
体内部不讲个人利益,标举“各无异心,生死相托”,乃将一百零八人抟捏成不可离间的整体,可见施
耐庵心中自有某种理想主义构图。
梁山泊能够凝聚众多好汉,自然有一种力量,以宋江人格为标志的江湖道义是一个基本因素。
然而,当松散的隐秘状态的江湖社会变身为公然割据一方的军政实体,并且有了“替天行道”的责任
与使命,单纯的行侠仗义的江湖伦理已难以统辖人心。
梁山泊的存在已然放大了正义与公平的诉求,故而《水浒传》将熟人圈内的江湖人情变成
了兄弟之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出自《论语·颜渊》。小说是暗用儒门故事,这看似不
留痕迹的修辞大有深意,内中潜台词不啻是说光靠鲁智深这样的独行侠解决不了问题,革弊除奸
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礼治之道,需要一种更有涵容的政治情怀。《水浒传》竭力以兄弟之谊建构
梁山泊内部关系,自然是要打造一个可以作为礼治标本的儒家理想国。
(选自《读书》2019 年 02 期,有删改)
20. 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
A.梁山好汉之间从未有过嫌隙是施耐庵有意为之。
B.宋江人格是梁山泊凝聚众好汉的基本因素之一。
C.像鲁智深这样的独行侠是无法做到革弊除奸的。
D.《水浒传》想以江湖道义打造一个儒家理想国。
21. 文章两次例举《三国演义》,有什么作用?(3 分)
22.李逵因刘太公女儿之事与宋江立下军令状,真相大白后的结局是什么?
从结局看,体现
了梁山泊的礼治之道吗?请结合本文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50 分)
22. 请以“磨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23.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21-2022 九上期中考试(解析)
一(23 分)
1.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露从今夜白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鸡声茅店月 (5)气象万千 (6)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古诗文内容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注意灵活结合 具体
的语境,另外需要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尤其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2. 【答案】(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正楷需要注意写字时要有笔锋;行楷注意笔意连贯。
3. 【答案】(2)lüè (2)jiān (3)励 (4)舵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音字形,学生首先要对课内字词非常熟悉,并注意易错字的读 音和
写法。劫掠 lüè 间 jiān 不容发 fà 激励 lì 把舵 duò导航
4. 【答案】(1)我觉得还是原诗的“激昂的”更好。首先《吹号者》这首诗描写的是战
争年代的号角声,是用来唤醒中华民族、激励鼓舞中华民族奋勇前进、抵御外敌的声音, 因此
这声音应当是激昂的;另外,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格调,前文用“短促的、急迫的” 形容号角
声,号角声给人的感受应是一致的,因此选择“激昂的”更恰当一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诗朗读节奏技巧的运用以及对现代诗情感的理解分析,注 意艾
青的这首《吹号者》写作于 1939 年,属于前期创作的诗歌,更多是表达对中华民族遭受
苦难的痛心、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希望中华民族觉醒崛起的决心。另外注意本道 题是情景对
话的考查形式,需要注意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
【答案】(2)我认为“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这句诗应该在“决不”处重读,
因为“决不”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坚定不移的抗争意志和决心,表现作者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
民誓死抵抗外敌,顽强斗争精神的赞美和歌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诗朗读节奏技巧的运用以及对现代诗情感的理解分析,但 凡是
诗歌中需要重读的词句,一定是能够突出强调作者情感的词句,因此“在死亡之前 决不中止的
冲锋号”这句话中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誓死抵御外敌、顽强斗争精 神的赞美和歌颂。
5. 【答案】示例:虽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英勇的你们仍旧坚定地选择逆流
而上/虽然新冠病毒亮出了疯狂恶毒的獠牙/但是无畏的你们依旧顽强地选择正面回
击/虽然你们没有手握钢枪/但是你们却用自己的身躯为中国人民筑起了钢铁长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诗的仿写与创作,大家如能掌握基本的现代诗写作技巧,回答
本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创作现代诗需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包括主题的要求(赞美抗疫
英雄)、格式要求(诗句中要用到关联词“虽然……但是……”或者“不仅……而且……”)、
字数要求(3 分,需要写四到六行)。
6. 【答案】示例一:A 理由:安道全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神医”,负责医治受
伤生病的梁山好汉,宋江的病就是安道全治好的,最后被召进皇宫当太医,可见医术相 当
高明。安道全去参加抗疫行动,可以协助医护人员早日研制出抗击病毒的疫苗,拯救 更多病
人的生命;相比之下,戴宗只是行走速度非常快,能够承担的抗疫工作较少,因 此我认为推荐
安道全更适合。
示例二:B 理由:戴宗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
里。我推荐戴宗参加抗疫行动,因为他可以大大提升运送重要物资的效率,能够解决 偏僻地
区物资运送的问题,为抗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相比之下,安道全的医术相对于 现代医学比较
落后,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我认为推荐戴宗更适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身上的特色(能力、 特
长),说明该人物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可以作出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二(47 分)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手法的理解和赏析。注意结合诗文内容,按照选项内容匹配诗歌
内容的思路进行判断。D 选项中的“尾联描绘诗人所见的‘驿路梨花’盛开的场景, 表
达了陆游对失地收复的喜悦之情”表达有误,根据注释尾联中的“悬知”是“推想” 的意
思,表明收复失地后驿路梨花处处盛开的景象并不是诗人亲眼所见,而是想象之景
,因此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选择 D。
8. 【答案】示例:A.杨志 理由:杨志在《水浒传》中绰号是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
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后成为梁山一百零八将第十七位,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武艺高强,带兵作战经验丰富,可以协助武均州去收复北方失地;相比之下,张顺则是
水上作战能力更强,更适合在南方作战,不适合跟随武均州去收复北方湿地,因此我认
为推荐杨志更适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身上的特色(能力、 特
长),说明该人物在帮助武均州收复失地中可以作出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
B.张顺;理由:张顺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浪里白条,水性精熟,一百零八将之一, 排
第三十位,职司为水军头领,在对抗官军的水战中生擒高俅,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涌金门,
武艺高强,生性勇猛,可以协助武均州去收复北方失地,因此我推荐张顺。综合考虑,本题
推荐学生推荐杨志。
9. 【答案】(1)像,好像,仿佛 (2)过错,错误
(3)景象,景观 (4)怎么,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字词翻译,注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等现象。
10. 【答案】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注意结合句子意思,按照句子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断句。
“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的意思是:自己知道对这个世界是不会有半点功用的
。
11. 【答案】虽然(我)只是坐在只能容纳膝盖的(狭小的)居室中,却常常感觉像顺着水 流
摇桨一般,一眨眼就到了千里之外。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
“留” “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2. 【答案】①根据原文中“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可知
陆游的小屋很窄很深,狭长的形状就好像小船一般,所以将屋子命名为“烟艇”。②陆游
曾经想要浪迹江湖,但是现实中未能实现,但内心始终向往、留恋着一艘小船,因此将住所
命名为“烟艇”;③陆游借“烟艇”解浪迹江湖之思,实现自己悠闲自在生活、 泛舟饱览湖光
山色的美好愿望,彰显出豁达洒脱的胸怀。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文章关键信息筛选,注意题干要求是概括陆游将小屋命名为
“烟艇”的理由,不仅要找到浅层原因(形似),更要找到深层原因(内心追求泛舟江
湖,快意潇洒的生活)。
13. 【答案】①白果果肉碧若琉璃,口感香糯微苦,回味无穷;②白果味道清香;③白果是 一种
非常适合茶泡的干果;④白果烹饪过程简单,当街可以进行制作售卖。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筛选,注意结合题干要求和分值,在文中依次筛选描写白果 特点
的句子并进行概括,注意不要将题干看成是概括白果树的特点。
14. 【答案】(1)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连用“晃悠、炸裂、出
笼”一系列的动词,将白果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果的制作烹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
白果的喜爱和怀念。(2)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坑比作山林睁圆的眼睛,贴切
地写出了白果树被砍伐后留下的树坑形状,流露出对白果树深切的怜惜心痛、 不舍无奈,表达了
对能够白果树存活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题,注意结合语句准确找出手法,然后按照“点—析—评” 的步
骤进行作答。
15. 【答案】①白果口感香甜软糯,是作者记忆中的美食,本文表达作者对白果的喜爱与怀
念之情;②白果树战火期间枯萎,抗战胜利后萌发新芽,重现生机,流露出作者对白果树
参天粗壮、长寿茂盛、生命力顽强的惊叹与赞美之情;③表达对白果树因为种种原因 消失不再,
只能在脑海中回忆白果树的清香的感慨、惋惜与怀念,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 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分析,需要把握整体的文章,结合文中表情达 意的
关键语句进行作答,切忌脱离文本先入为主地进行分析。
1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的相关情节,注意需要将原著情节细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 进行
梳理。①辨明真相 ②斥责宋江 ③负荆请罪 ④砍倒旗帜 ⑤立军令状,以上这五件事的
顺序应该是:④②⑤①③。文章涉及的情节是:重阳节赏菊大会上,宋江重提 招安之事,
李逵怒而离席,宋江怕李逵再生事端,便让燕青尾随其后。燕青一路追着李 逵来到刘太公府上,
得知刘太公府闹鬼,李逵便要捉鬼,待捉到“鬼”才发现闹鬼之事 是无稽之谈,原来是刘太公
的女儿一直在装神弄鬼,刘太公的女儿刘瑾娘称自己不愿当 宋江的压寨夫人才和情郎王世勋出
此下策,刘瑾娘拿出红袖褡膊,将宋江和鲁智深百般 无赖的骚扰之事告诉李逵和燕青,李逵一听
事关宋江又开始发作,他不顾燕青劝阻怒气 冲冲的回到梁山,不由分说的砍倒杏黄旗,大骂宋江,
一时之间忠义堂上乱作一团。宋 江得知事情经过,为证明自己便同李逵签下生死状(军令状),
携鲁智深一同下山,随 着李逵来到刘太公府指认,刘太公辨认再三后称强抢刘瑾娘的宋江和
鲁智深不是眼前二 人,李逵哑口无言,万分羞愧,只得负荆请罪,请求宋江的原谅。
17. 【答案】赞同。①李逵天真烂漫、一身正气,是梁山好汉中的“上上人物”。他面对李鬼的
拦路抢劫,毫不畏惧;得知李鬼家有老母需要赡养,立刻原谅李鬼,并给他钱财, 内心善良
孝顺纯真。②李逵侠肝义胆,不惧权势,威武不能屈。李逵是梁山好汉里反叛性极强的一位,
直言要杀到东京,夺了鸟位。③李逵恩怨分明,正直刚强。当得知宋江强抢民女的消息后,李逵
砍到杏黄旗,直言斥责大哥宋江:“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
给老刘,倒还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④李逵一生极具反叛精神,拒绝招安,死后在宋徽宗梦中出现,仍旧直接找徽宗讨说法、 替兄弟
报仇。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需要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对人物 的形
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到事件和人物形象一一对应。“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 有诤臣。留
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这是水浒传中对李逵的评价,就是说李 逵这个人有一身
正气,只要有他在,所有的正义就能得到伸张。
18. 【答案】①燕青为人做事稳妥可靠、心思缜密、通情达理,借此可以衬托李逵的做事没
头脑、鲁莽;②燕青在文段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关键信息的作用,一方面要向宋
江说明李逵砍倒杏黄旗的缘由,一方面要调和宋江和李逵的关系,起到润滑剂和助推剂 的作
用。
【解析】本题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从塑造烘托主要人物、交代社会环境等背景信 息的线
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小说主旨这几点作用。
19. 【答案】鲁智深不会采取和李逵一样的处理方式。①鲁智深有一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侠义之心,为搭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屡次锄强扶弱,因此鲁智深这次依旧 会选
择为刘太公女儿打抱不平,伸张正义。②但是与李逵不同,鲁智深心思缜密、做事 负责、粗
中有细,定会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再做决断,不会像李逵一样鲁莽,直接砍倒杏 黄旗,大闹忠
义堂。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需要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对人物 的形
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到时间和任务形象一一对应。注意区分鲁智深和李逵的人物形象。
2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观点概括,注意需要紧紧贴合原文进行分析判断, 切忌先
入为主。B.宋江人格是梁山泊凝聚众好汉的基本因素之一。这一说法和文中内容有出入,
原文内容是“梁山泊能够凝聚众多好汉,自然有一种力量,以宋江人格为标志的江湖道义是
一个基本因素”,并非指的是宋江人格是凝聚众好汉的因素,属于偷换概
念。A.梁山好汉之间从未有过嫌隙是施耐庵有意为之。在文中第二段出现。C.像鲁智深
这样的独行侠是无法做到革弊除奸的。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D.《水浒传》想以江湖
道义打造一个儒家理想国。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
21. 【答案】①第一次例举《三国演义》,通过将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仍对位次不满与梁
山好汉几乎从未出现争权排位形成对比,引出下文施耐庵有意构建梁山的儒家理想礼制社会
这一观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第二次例举《三国演义》,借蜀汉政权以光复汉室作为
政治理想,内部少有内讧,但是与梁山好汉相比,仍旧不够团结统一,从而引出施耐庵心中独
特的理想主义构图,并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得出“建立礼治之道,
拥有涵容的政治情怀才能真正建成儒家的理想国”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关键语段的作用以及对比手法的作用,需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 体的
分析理解。
22. 【答案】①结局:李逵负荆请罪,宋江原谅李逵,兄弟重归于好。②从结局看,体现了 梁山
泊的礼治之道。因为梁山泊既讲究公平正义,同时也以兄弟之谊建构梁山泊内部关 系,李逵误
会宋江,自愿负荆请罪;宋江出于兄弟情义,出于儒家的礼治之道,选择宽 恕原谅了李逵,
因此结局符合礼治之道。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名著情节的记忆和理解,需要对重点情节进行精确的记忆
和理解。另外需要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做到有理有据。
三(30 分)
23. 【答案】请以“磨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解析】本次秦淮区考查的作文,主题明确,文体明确,难度中等偏下。注意中心论点 明确
且唯一、议论结构明晰、论证角度新颖、论据丰富充实。
参考范文:
磨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 其
所为。”只有经过严冬才能迎来盛春,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经受磨炼才 能收获
成功。
沉睡于地下的种子,不甘心将自己的生命虚掷,任凭泥土磨砺自己的身躯,尽管血水
与泪水和着流下,但她坚信光明就在前面。终于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冰心曾说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 洒遍了牺牲的血
雨。”是的,通往荣誉的道路并非铺满鲜花。
爱迪生穷困潦倒时,被列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这样的境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
有磨去他的意志,反而炼就了他不畏艰难的意志。众所周知,爱迪生为世界留下了不灭的灯光。
弗洛伊德说:“我在痛苦里学会沉思”。
诺贝尔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夺去了他的亲人和朋友,而他没有放弃,他成了 最
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终年生活在放射性物质中,正是她的研究成果夺去了她的生 命,可
她的人生并不暗淡,她成了最有作为的女科学家;贝多芬失去了音乐人最重要的 听觉,但他
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成了最著名的音乐家。
经受磨炼,誓不言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在这思潮荡漾的渡口,前人的帆影已经远去,汹涌 的浪
涛已沾湿我的衣襟。
中考备战阶段,也正是磨炼意志的阶段。我深深懂得:“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耐 得住
寂寞,经得起磨炼的人,绝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罗斯福说:“与其讥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当苦难突然降临时,不要慌乱,不
要回避,更不要颓废,就勇敢地去面对吧!纵是赤漠飞沙掩白日,拔剑云霄又何妨?相 信吧!
上天给人一种磨炼,同时也给人一种意志。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国访儿)
2021-2022九上期语文中考试试卷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一(23 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6 分)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温庭筠《商山早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月是故乡明。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
(5)朝晖夕阴,
(6)
,人迹板桥霜。
。
,在乎山水之间也。
2. 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分)
3.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
.
( ),中华大地满目
疮痍,形势间
.
( )不容发。值此民族存亡的关头,伟大的抗战精神在炮火声中凝聚,中
华儿女浴血奋战,捍卫家园。今天,新时代抗战精神激 lì( )我们奋勇向前,为我们的
成长把 duò( )导航!
(2)间
.
( )不容发 (1)劫掠
.
( )
(3)激 lì( ) (4)把 duò( )导航
4. 小秦同学在《艾青诗选》中挑选了《吹号者》(选段)作为朗诵脚本,并与小淮同学展
开讨论。(4 分)
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短促的,急迫的,
激昂的
...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切都美丽
小秦:我觉得诗中“激昂的”一词可以换成“低沉的”,这样能体现吹号者内心的沉痛, 你觉得
呢?
小淮:(1)
小秦: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一句的重音应该怎
么处理呢?
小淮:(2)
5. 2020 年抗疫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式的人物。请你为抗疫英雄写一首小诗。(3 分)
要求:诗句中要用到关联词“虽然……但是……”或“不仅……而且”。
6. 如果推荐一位梁山好汉去参加抗疫行动,以下两人,你认为推荐谁更合适?请结合《水
浒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A.安道全
我推荐(
B.戴宗
),理由:
二(47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8 题。(5 分)
闻武均州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选自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年 4 月版)
[注]①赦令:大赦天下的诏令。②悬知:推想。③寒食:指清明前三日,古人多在这几日扫墓。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洛阳)。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
祭扫。
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首联写白发将军收复西京的伟业,歌颂老将军的雄心壮志与赫赫战功。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胡儿”要灭宋是痴心妄想。
C.颈联中以“疾风雷”形象地写出中兴赦令会迅速传布到天下,安抚大宋臣民。
D.尾联描绘诗人所见“驿路梨花”盛开的场景,表达了陆游对失地收复的喜悦之情。
8. 如果武均州可以带一位水浒好汉去收复北方失地,以下两人,你认为推荐谁更合适?请
结合《水浒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A.杨志
②③
①
B.张顺
我推荐( ),理由: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9—12 题。(12 分)
烟艇记
①
[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
.
②③
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陆子曰:“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予
.
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
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
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
,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
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
(选自陆游《渭南文集》,吉林出版集团 2005 年 5 月版,有删减)
[注]①写作此文时,37 岁的陆游正受主和派打击。②楹:间。③烟艇:烟波江上的小船。
④高明奥丽:高大明亮,幽深华美。⑤棹:桨,文中代指船。
9.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4 分)
(1)若小舟然
.
( )
)
(2)子则过矣
.
( )
⑤
④
(3)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
( (4)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
.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 分)
自 计 不 能 效 尺 寸 之 用 于 斯 世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
12. 陆游为什么将小屋命名为“烟艇”?(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10 分)
柏果树
薛冰
当街炒卖白果的,用的是烧木炭的小风炉。炒锅也不是锅,而是小皮球大小的细铁丝网笼
或铁勺,两半相合,可闭可开,一端有长柄,包了木把,可以用手握着翻动,十来粒白果在里面
晃悠着,听见一声声硬壳炸裂的脆响,就可以出笼了。趁热剥开来,果肉碧若琉璃, 又香又
糯,就是择去两瓣间的心,仍微有苦辛,可回味无穷。
我们小学旁边的巷子,就叫柏果树,巷中有两株参天大银杏,树龄已不止五百年,老远就
能望见。见大树而知旧家,想来那地方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园林,时移世变,主人和庭院都已泯灭
无迹,唯有大树犹存。前人以“树小墙新画不古”讥讽暴发的土豪,是颇有道理的。不过如今也做
不得准了,不但古代名画可以上拍卖场竞标,古树名木也可以从深山老林移植。 遗憾的是,“人挪活,
树挪死”,移植的大树难以成活,数百年蓄积的生命力,不过三五年间便已耗尽,成了一根枯木。
只有挖取大树留下的深坑,仿佛是山林睁圆的眼睛,痴痴地巴望着一去不归的游子。
因为柏果树这个地名,使我在很多年里,都误以为柏果是银杏的别称,其实只有白果才是银杏
的又名。南京俗称银杏为“鸭脚子”,大约是因为银杏叶的形状似鸭蹼。明人顾起元
《客座赘语》中就写道,南都的“鸭脚子亦巨于它产,实糯而甘,以火煨之,色青碧如琉璃, 香味冠绝。
秋深都人点茶,以此为胜”。在用于茶泡的干果中,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柏果树的这两棵银杏树,一度名声很大。据说日寇侵占南京期间,两树渐渐枯萎,终于死寂;
然而一九四九年后,其中一株忽然又萌发新枝,生机勃勃。于是被视为神奇,风传为社会清明的祥瑞
之兆,“树犹如此”云云。然而好景不长,我小学还没毕业,那株大银杏就彻底死掉了。所谓枯木逢春,
不过是回光返照。
说不清哪一年,枯树也被人伐去。只有柏果树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已经成了
新建的居民小区,当年的古巷旧宅了无痕迹,留在记忆中的,只有白果的清香了。
(选自薛冰《饥不择食》,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年 7 月版,有删改)
13. 文中的白果有什么特点?(3 分)
14. 语言赏析。(4 分)
(1)十来粒白果在里面晃悠着,听见一声声硬壳炸裂的脆响,就可以出笼了。
(2)只有挖取大树留下的深坑,仿佛是山林睁圆的眼睛,痴痴地巴望着一去不归的游子。
15. 本文蕴含了哪些情感?(3 分)
(四)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三回(节选),完成 16—19 题。(11 分)
李逵道:“又来作怪!夺你女儿的是谁?”太公道:“他是梁山泊头领宋江,有一百单八
个好汉,不算小军。”李逵道:“我且问你:他是几个来?”太公道:“两日前,他和一个小后
生各骑着一匹马来。”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
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
到这里怕不做出来!”李逵便对太公说道:“你庄里有饭,讨些我们吃。 我实对你说,则我便是梁山
泊‘黑旋风’李逵,这个便是‘浪子’燕青。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太公拜谢
了。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直到忠义堂上。
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
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众人都吃一
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
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燕青向前道:
“哥哥听禀一路上备细。将近荆门镇,当日天晚了,便去刘太公庄上投宿。只听得太公两口儿
一夜啼哭,他睡不着,巴得天明,起去问他。刘太公说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个年纪小的
后生,骑着两匹马到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吃到
半夜,两个把他女儿夺了去。’李逵大哥听了这话,便道是实。我再三解说道:
‘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娃的在外头胡做。’李大哥道:‘我见他在 东京
时,兀自恋着唱的李师师不肯放,不是他是谁?因此来发作。”
宋江听罢,便道:“这般屈事,怎地得知?如何不说?”李逵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 你原
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宋江喝道:“你且听我说!我和三二千军马回来,两匹马落路时,
须瞒不得众人。若还抢得一个妇人,必然只在寨里。你却去我房里搜看。”李逵道:“哥哥你说甚
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
你原来是酒色之徒。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
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宋江道:“你且不要闹嚷,那刘太公不死,庄客都在,俺们同去
面对。若还对翻了,就那里舒着脖子,受你板斧。如若对不翻,你这厮没上下,当得何罪?”李逵道:
“我若还拿你不着,便输这颗头与你!” 宋江道:“最好,你众兄弟都是证见。”便叫裴宣写了
赌赛军令状二纸,两个各书了字。宋 江的把与李逵收了,李逵的把与宋江收了。
(选自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10 月版,有删改)
16. 在得知宋江强夺了刘太公的女儿以后,李逵依次做了哪些事情?下列依据情节排序正
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辨明真相 ②斥责宋江 ③负荆请罪 ④砍倒旗帜 ⑤立军令状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①②⑤③
17. 金圣叹评价李逵,认为他是“上上人物”,而且“威武不能屈”。你赞同吗?请结合
《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的看法。(4 分)
18. 请具体写出燕青这一角色在选文中的作用。(2 分)
19. 如果是鲁智深遇到刘太公女儿被抢这件事,他会像李逵这样处理吗?请结合相关内容
阐明理由。(3 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2 题。(9 分)
从山林到廊庙——梁山泊的礼治之道
李庆西
《三国演义》写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即封五虎大将。谁知尽管五虎居首,关羽还是觉得跌
份了。像这样愤愤不平地计较地位,未见于梁山好汉中间。晁盖一干人上山后,林冲火并 王伦,
梁山头领重新排定座次,林冲请晁盖、吴用、公孙胜坐了前三位,还要再让刘唐,在 晁盖等劝说下
才坐了第四位。此后每有好汉上山入伙,都会重新排定座次,却从未因为摆不 平而产生龃龉,更未
有谁像关羽那样发飙。唯独有过争议的一回,是宋江要将头把交椅让于 卢俊义,结果被众人劝住。
显然,《水浒传》是着意营造梁山众人和衷共济、互相谦让的气氛。直至第七十一回,受石
碣天书,原来各人位次都是天数,故而有谓:“天地之意,物理定数,谁敢违拗?”小说家借
故上苍早已分定,完全摒除了梁山内部争位夺利的可能性。其实各人性情相异,抱负亦自有别,
彼此竟从未有过嫌隙和抵牾,这也显出施耐庵之用心。
还有一点很特别,梁山一百零八人不曾有谁背叛山寨。《三国演义》以蜀汉寄托恢复汉室之大
义,也算是一种政治理想,所以蜀汉阵营少有内讧,亦少有投敌者。不过,也有糜芳等数者投魏,诸
葛亮死后还有魏延之叛。《水浒传》则是写了一支更纯粹的队伍,梁山泊是天意安排的大聚义,故团
体内部不讲个人利益,标举“各无异心,生死相托”,乃将一百零八人抟捏成不可离间的整体,可见施
耐庵心中自有某种理想主义构图。
梁山泊能够凝聚众多好汉,自然有一种力量,以宋江人格为标志的江湖道义是一个基本因素。
然而,当松散的隐秘状态的江湖社会变身为公然割据一方的军政实体,并且有了“替天行道”的责任
与使命,单纯的行侠仗义的江湖伦理已难以统辖人心。
梁山泊的存在已然放大了正义与公平的诉求,故而《水浒传》将熟人圈内的江湖人情变成
了兄弟之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出自《论语·颜渊》。小说是暗用儒门故事,这看似不
留痕迹的修辞大有深意,内中潜台词不啻是说光靠鲁智深这样的独行侠解决不了问题,革弊除奸
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礼治之道,需要一种更有涵容的政治情怀。《水浒传》竭力以兄弟之谊建构
梁山泊内部关系,自然是要打造一个可以作为礼治标本的儒家理想国。
(选自《读书》2019 年 02 期,有删改)
20. 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
A.梁山好汉之间从未有过嫌隙是施耐庵有意为之。
B.宋江人格是梁山泊凝聚众好汉的基本因素之一。
C.像鲁智深这样的独行侠是无法做到革弊除奸的。
D.《水浒传》想以江湖道义打造一个儒家理想国。
21. 文章两次例举《三国演义》,有什么作用?(3 分)
22.李逵因刘太公女儿之事与宋江立下军令状,真相大白后的结局是什么?
从结局看,体现
了梁山泊的礼治之道吗?请结合本文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50 分)
22. 请以“磨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23.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21-2022 九上期中考试(解析)
一(23 分)
1.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露从今夜白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鸡声茅店月 (5)气象万千 (6)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古诗文内容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注意灵活结合 具体
的语境,另外需要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尤其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2. 【答案】(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正楷需要注意写字时要有笔锋;行楷注意笔意连贯。
3. 【答案】(2)lüè (2)jiān (3)励 (4)舵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音字形,学生首先要对课内字词非常熟悉,并注意易错字的读 音和
写法。劫掠 lüè 间 jiān 不容发 fà 激励 lì 把舵 duò导航
4. 【答案】(1)我觉得还是原诗的“激昂的”更好。首先《吹号者》这首诗描写的是战
争年代的号角声,是用来唤醒中华民族、激励鼓舞中华民族奋勇前进、抵御外敌的声音, 因此
这声音应当是激昂的;另外,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格调,前文用“短促的、急迫的” 形容号角
声,号角声给人的感受应是一致的,因此选择“激昂的”更恰当一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诗朗读节奏技巧的运用以及对现代诗情感的理解分析,注 意艾
青的这首《吹号者》写作于 1939 年,属于前期创作的诗歌,更多是表达对中华民族遭受
苦难的痛心、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希望中华民族觉醒崛起的决心。另外注意本道 题是情景对
话的考查形式,需要注意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
【答案】(2)我认为“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这句诗应该在“决不”处重读,
因为“决不”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坚定不移的抗争意志和决心,表现作者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
民誓死抵抗外敌,顽强斗争精神的赞美和歌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诗朗读节奏技巧的运用以及对现代诗情感的理解分析,但 凡是
诗歌中需要重读的词句,一定是能够突出强调作者情感的词句,因此“在死亡之前 决不中止的
冲锋号”这句话中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誓死抵御外敌、顽强斗争精 神的赞美和歌颂。
5. 【答案】示例:虽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英勇的你们仍旧坚定地选择逆流
而上/虽然新冠病毒亮出了疯狂恶毒的獠牙/但是无畏的你们依旧顽强地选择正面回
击/虽然你们没有手握钢枪/但是你们却用自己的身躯为中国人民筑起了钢铁长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诗的仿写与创作,大家如能掌握基本的现代诗写作技巧,回答
本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创作现代诗需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包括主题的要求(赞美抗疫
英雄)、格式要求(诗句中要用到关联词“虽然……但是……”或者“不仅……而且……”)、
字数要求(3 分,需要写四到六行)。
6. 【答案】示例一:A 理由:安道全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神医”,负责医治受
伤生病的梁山好汉,宋江的病就是安道全治好的,最后被召进皇宫当太医,可见医术相 当
高明。安道全去参加抗疫行动,可以协助医护人员早日研制出抗击病毒的疫苗,拯救 更多病
人的生命;相比之下,戴宗只是行走速度非常快,能够承担的抗疫工作较少,因 此我认为推荐
安道全更适合。
示例二:B 理由:戴宗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
里。我推荐戴宗参加抗疫行动,因为他可以大大提升运送重要物资的效率,能够解决 偏僻地
区物资运送的问题,为抗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相比之下,安道全的医术相对于 现代医学比较
落后,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我认为推荐戴宗更适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身上的特色(能力、 特
长),说明该人物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可以作出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二(47 分)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手法的理解和赏析。注意结合诗文内容,按照选项内容匹配诗歌
内容的思路进行判断。D 选项中的“尾联描绘诗人所见的‘驿路梨花’盛开的场景, 表
达了陆游对失地收复的喜悦之情”表达有误,根据注释尾联中的“悬知”是“推想” 的意
思,表明收复失地后驿路梨花处处盛开的景象并不是诗人亲眼所见,而是想象之景
,因此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选择 D。
8. 【答案】示例:A.杨志 理由:杨志在《水浒传》中绰号是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
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后成为梁山一百零八将第十七位,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武艺高强,带兵作战经验丰富,可以协助武均州去收复北方失地;相比之下,张顺则是
水上作战能力更强,更适合在南方作战,不适合跟随武均州去收复北方湿地,因此我认
为推荐杨志更适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身上的特色(能力、 特
长),说明该人物在帮助武均州收复失地中可以作出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
B.张顺;理由:张顺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浪里白条,水性精熟,一百零八将之一, 排
第三十位,职司为水军头领,在对抗官军的水战中生擒高俅,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涌金门,
武艺高强,生性勇猛,可以协助武均州去收复北方失地,因此我推荐张顺。综合考虑,本题
推荐学生推荐杨志。
9. 【答案】(1)像,好像,仿佛 (2)过错,错误
(3)景象,景观 (4)怎么,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字词翻译,注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等现象。
10. 【答案】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注意结合句子意思,按照句子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断句。
“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的意思是:自己知道对这个世界是不会有半点功用的
。
11. 【答案】虽然(我)只是坐在只能容纳膝盖的(狭小的)居室中,却常常感觉像顺着水 流
摇桨一般,一眨眼就到了千里之外。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
“留” “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2. 【答案】①根据原文中“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可知
陆游的小屋很窄很深,狭长的形状就好像小船一般,所以将屋子命名为“烟艇”。②陆游
曾经想要浪迹江湖,但是现实中未能实现,但内心始终向往、留恋着一艘小船,因此将住所
命名为“烟艇”;③陆游借“烟艇”解浪迹江湖之思,实现自己悠闲自在生活、 泛舟饱览湖光
山色的美好愿望,彰显出豁达洒脱的胸怀。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文章关键信息筛选,注意题干要求是概括陆游将小屋命名为
“烟艇”的理由,不仅要找到浅层原因(形似),更要找到深层原因(内心追求泛舟江
湖,快意潇洒的生活)。
13. 【答案】①白果果肉碧若琉璃,口感香糯微苦,回味无穷;②白果味道清香;③白果是 一种
非常适合茶泡的干果;④白果烹饪过程简单,当街可以进行制作售卖。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筛选,注意结合题干要求和分值,在文中依次筛选描写白果 特点
的句子并进行概括,注意不要将题干看成是概括白果树的特点。
14. 【答案】(1)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连用“晃悠、炸裂、出
笼”一系列的动词,将白果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果的制作烹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
白果的喜爱和怀念。(2)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坑比作山林睁圆的眼睛,贴切
地写出了白果树被砍伐后留下的树坑形状,流露出对白果树深切的怜惜心痛、 不舍无奈,表达了
对能够白果树存活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题,注意结合语句准确找出手法,然后按照“点—析—评” 的步
骤进行作答。
15. 【答案】①白果口感香甜软糯,是作者记忆中的美食,本文表达作者对白果的喜爱与怀
念之情;②白果树战火期间枯萎,抗战胜利后萌发新芽,重现生机,流露出作者对白果树
参天粗壮、长寿茂盛、生命力顽强的惊叹与赞美之情;③表达对白果树因为种种原因 消失不再,
只能在脑海中回忆白果树的清香的感慨、惋惜与怀念,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 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分析,需要把握整体的文章,结合文中表情达 意的
关键语句进行作答,切忌脱离文本先入为主地进行分析。
1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的相关情节,注意需要将原著情节细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 进行
梳理。①辨明真相 ②斥责宋江 ③负荆请罪 ④砍倒旗帜 ⑤立军令状,以上这五件事的
顺序应该是:④②⑤①③。文章涉及的情节是:重阳节赏菊大会上,宋江重提 招安之事,
李逵怒而离席,宋江怕李逵再生事端,便让燕青尾随其后。燕青一路追着李 逵来到刘太公府上,
得知刘太公府闹鬼,李逵便要捉鬼,待捉到“鬼”才发现闹鬼之事 是无稽之谈,原来是刘太公
的女儿一直在装神弄鬼,刘太公的女儿刘瑾娘称自己不愿当 宋江的压寨夫人才和情郎王世勋出
此下策,刘瑾娘拿出红袖褡膊,将宋江和鲁智深百般 无赖的骚扰之事告诉李逵和燕青,李逵一听
事关宋江又开始发作,他不顾燕青劝阻怒气 冲冲的回到梁山,不由分说的砍倒杏黄旗,大骂宋江,
一时之间忠义堂上乱作一团。宋 江得知事情经过,为证明自己便同李逵签下生死状(军令状),
携鲁智深一同下山,随 着李逵来到刘太公府指认,刘太公辨认再三后称强抢刘瑾娘的宋江和
鲁智深不是眼前二 人,李逵哑口无言,万分羞愧,只得负荆请罪,请求宋江的原谅。
17. 【答案】赞同。①李逵天真烂漫、一身正气,是梁山好汉中的“上上人物”。他面对李鬼的
拦路抢劫,毫不畏惧;得知李鬼家有老母需要赡养,立刻原谅李鬼,并给他钱财, 内心善良
孝顺纯真。②李逵侠肝义胆,不惧权势,威武不能屈。李逵是梁山好汉里反叛性极强的一位,
直言要杀到东京,夺了鸟位。③李逵恩怨分明,正直刚强。当得知宋江强抢民女的消息后,李逵
砍到杏黄旗,直言斥责大哥宋江:“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
给老刘,倒还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④李逵一生极具反叛精神,拒绝招安,死后在宋徽宗梦中出现,仍旧直接找徽宗讨说法、 替兄弟
报仇。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需要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对人物 的形
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到事件和人物形象一一对应。“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 有诤臣。留
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这是水浒传中对李逵的评价,就是说李 逵这个人有一身
正气,只要有他在,所有的正义就能得到伸张。
18. 【答案】①燕青为人做事稳妥可靠、心思缜密、通情达理,借此可以衬托李逵的做事没
头脑、鲁莽;②燕青在文段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关键信息的作用,一方面要向宋
江说明李逵砍倒杏黄旗的缘由,一方面要调和宋江和李逵的关系,起到润滑剂和助推剂 的作
用。
【解析】本题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从塑造烘托主要人物、交代社会环境等背景信 息的线
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小说主旨这几点作用。
19. 【答案】鲁智深不会采取和李逵一样的处理方式。①鲁智深有一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侠义之心,为搭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屡次锄强扶弱,因此鲁智深这次依旧 会选
择为刘太公女儿打抱不平,伸张正义。②但是与李逵不同,鲁智深心思缜密、做事 负责、粗
中有细,定会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再做决断,不会像李逵一样鲁莽,直接砍倒杏 黄旗,大闹忠
义堂。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需要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对人物 的形
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到时间和任务形象一一对应。注意区分鲁智深和李逵的人物形象。
2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观点概括,注意需要紧紧贴合原文进行分析判断, 切忌先
入为主。B.宋江人格是梁山泊凝聚众好汉的基本因素之一。这一说法和文中内容有出入,
原文内容是“梁山泊能够凝聚众多好汉,自然有一种力量,以宋江人格为标志的江湖道义是
一个基本因素”,并非指的是宋江人格是凝聚众好汉的因素,属于偷换概
念。A.梁山好汉之间从未有过嫌隙是施耐庵有意为之。在文中第二段出现。C.像鲁智深
这样的独行侠是无法做到革弊除奸的。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D.《水浒传》想以江湖
道义打造一个儒家理想国。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
21. 【答案】①第一次例举《三国演义》,通过将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仍对位次不满与梁
山好汉几乎从未出现争权排位形成对比,引出下文施耐庵有意构建梁山的儒家理想礼制社会
这一观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第二次例举《三国演义》,借蜀汉政权以光复汉室作为
政治理想,内部少有内讧,但是与梁山好汉相比,仍旧不够团结统一,从而引出施耐庵心中独
特的理想主义构图,并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得出“建立礼治之道,
拥有涵容的政治情怀才能真正建成儒家的理想国”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关键语段的作用以及对比手法的作用,需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 体的
分析理解。
22. 【答案】①结局:李逵负荆请罪,宋江原谅李逵,兄弟重归于好。②从结局看,体现了 梁山
泊的礼治之道。因为梁山泊既讲究公平正义,同时也以兄弟之谊建构梁山泊内部关 系,李逵误
会宋江,自愿负荆请罪;宋江出于兄弟情义,出于儒家的礼治之道,选择宽 恕原谅了李逵,
因此结局符合礼治之道。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名著情节的记忆和理解,需要对重点情节进行精确的记忆
和理解。另外需要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做到有理有据。
三(30 分)
23. 【答案】请以“磨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解析】本次秦淮区考查的作文,主题明确,文体明确,难度中等偏下。注意中心论点 明确
且唯一、议论结构明晰、论证角度新颖、论据丰富充实。
参考范文:
磨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 其
所为。”只有经过严冬才能迎来盛春,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经受磨炼才 能收获
成功。
沉睡于地下的种子,不甘心将自己的生命虚掷,任凭泥土磨砺自己的身躯,尽管血水
与泪水和着流下,但她坚信光明就在前面。终于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冰心曾说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 洒遍了牺牲的血
雨。”是的,通往荣誉的道路并非铺满鲜花。
爱迪生穷困潦倒时,被列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这样的境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
有磨去他的意志,反而炼就了他不畏艰难的意志。众所周知,爱迪生为世界留下了不灭的灯光。
弗洛伊德说:“我在痛苦里学会沉思”。
诺贝尔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夺去了他的亲人和朋友,而他没有放弃,他成了 最
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终年生活在放射性物质中,正是她的研究成果夺去了她的生 命,可
她的人生并不暗淡,她成了最有作为的女科学家;贝多芬失去了音乐人最重要的 听觉,但他
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成了最著名的音乐家。
经受磨炼,誓不言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在这思潮荡漾的渡口,前人的帆影已经远去,汹涌 的浪
涛已沾湿我的衣襟。
中考备战阶段,也正是磨炼意志的阶段。我深深懂得:“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耐 得住
寂寞,经得起磨炼的人,绝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罗斯福说:“与其讥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当苦难突然降临时,不要慌乱,不
要回避,更不要颓废,就勇敢地去面对吧!纵是赤漠飞沙掩白日,拔剑云霄又何妨?相 信吧!
上天给人一种磨炼,同时也给人一种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