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浮欣笑)
浅谈溶胶凝胶法在制备杂化材料上的应用
摘要:通过杂化材料制备与研发课程的学习,大体上了解了杂化材料的一些相关知识。
本文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原
理对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性
能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胶凝胶法,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有机改性硅酸盐,基质,聚合物
引 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单一性能的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通过两种或多种材料的
功能复合,性能互补和优化,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预
测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在纳米尺度结
合的复合材料,两相间存在强的作用力或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由于其兼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
机材料的性能,可以克服单一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的局限性,同时在光学、力学、电学以及电化学
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性,因此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4]
。
1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理论和方法
1.1溶胶凝胶法的特点
由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热稳定性差别较大,无机材料的制备大多需要经l000℃以上的退火处
理,而有机物在此温度下则会发生分解,因此不能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1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该方法是一般是将金属
(Si,Ti,Al,Fe,Zr等)的有机醇盐或添加过强螯合剂、柠檬酸 、EDTA等的无机盐在控制一定条件
下,如溶液的pH 值温度和浓度等,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形成溶胶凝胶,并经热处理而成为氧化物
或其他固体化合物的方法。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由于反应组分在纳米级均匀混合,因此材料的均一性好,化学成分可
以有选择的掺杂,制品的纯度高,可以制得块状玻璃、薄膜、纤维等不同形态的制品,反应温度
在300 ℃以内,比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大大降低。因此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低温有机溶液下,将有
机物与无机物复合形成杂化材料成为可能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有机化合物所起的作用主要是:1.
制备无机材料中,有机基团可控制反应介质的反应速率,溶胶的流变性,凝胶的均一性及微观结
构。高温焙烧时可将之分解而获得纯的无机材料,不会影响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在制备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因最终的材料是无机物和聚合物的互穿网络结构,有机基
团可用来改进无机组分的性能或使其功能化,从而加强了无机物和聚合物之间的键结合力,改善了
网络结构。
1.2溶胶凝胶法中金属醇盐的水解缩聚机理
在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金属醇盐的水解缩聚反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硅醇盐为例
[5-6]
。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率快,而缩聚速率低,凝胶化时间长,反应形成大分子聚合物,交联度高,
使得凝胶透明度低 、结构疏松。而在酸催化条件下,水解由 H
3
O
+
的亲电机理引起,缩聚反应在水解完全进行之前即已开始,生成的聚合物分子小,交联度低,
制得的干凝胶透明致密,因此一般采用酸性条件下或先酸后碱条件下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对于金属醇盐而言,由于硅原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配位饱和,故硅醇盐反应活性低,
2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浮欣笑)
浅谈溶胶凝胶法在制备杂化材料上的应用
摘要:通过杂化材料制备与研发课程的学习,大体上了解了杂化材料的一些相关知识。
本文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原
理对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性
能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胶凝胶法,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有机改性硅酸盐,基质,聚合物
引 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单一性能的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通过两种或多种材料的
功能复合,性能互补和优化,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预
测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在纳米尺度结
合的复合材料,两相间存在强的作用力或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由于其兼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
机材料的性能,可以克服单一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的局限性,同时在光学、力学、电学以及电化学
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性,因此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4]
。
1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理论和方法
1.1溶胶凝胶法的特点
由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热稳定性差别较大,无机材料的制备大多需要经l000℃以上的退火处
理,而有机物在此温度下则会发生分解,因此不能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1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该方法是一般是将金属
(Si,Ti,Al,Fe,Zr等)的有机醇盐或添加过强螯合剂、柠檬酸 、EDTA等的无机盐在控制一定条件
下,如溶液的pH 值温度和浓度等,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形成溶胶凝胶,并经热处理而成为氧化物
或其他固体化合物的方法。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由于反应组分在纳米级均匀混合,因此材料的均一性好,化学成分可
以有选择的掺杂,制品的纯度高,可以制得块状玻璃、薄膜、纤维等不同形态的制品,反应温度
在300 ℃以内,比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大大降低。因此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低温有机溶液下,将有
机物与无机物复合形成杂化材料成为可能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有机化合物所起的作用主要是:1.
制备无机材料中,有机基团可控制反应介质的反应速率,溶胶的流变性,凝胶的均一性及微观结
构。高温焙烧时可将之分解而获得纯的无机材料,不会影响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在制备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因最终的材料是无机物和聚合物的互穿网络结构,有机基
团可用来改进无机组分的性能或使其功能化,从而加强了无机物和聚合物之间的键结合力,改善了
网络结构。
1.2溶胶凝胶法中金属醇盐的水解缩聚机理
在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金属醇盐的水解缩聚反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硅醇盐为例
[5-6]
。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率快,而缩聚速率低,凝胶化时间长,反应形成大分子聚合物,交联度高,
使得凝胶透明度低 、结构疏松。而在酸催化条件下,水解由 H
3
O
+
的亲电机理引起,缩聚反应在水解完全进行之前即已开始,生成的聚合物分子小,交联度低,
制得的干凝胶透明致密,因此一般采用酸性条件下或先酸后碱条件下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对于金属醇盐而言,由于硅原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配位饱和,故硅醇盐反应活性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