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少林寺历史上名人

IT圈 admin 33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以觅儿)

少林寺历史上名人

周隋间少林寺有菩萨僧(带发修行)一百廿人,著名的有慧远(532~592)、洪遵(530~

680)、灵斡(535~612)等。慧远曾从僧稠学禅,隋时出任洛州沙门都维那,开皇七年(587

年)奉敕入长安。洪遵约于551年入少林寺,从道云攻律学。道云著有《四分律疏》九卷,

洪遵扣其关户。后北上邺都,依止道晖。大象二年再入少林,亦于开皇七年奉敕入长安大兴

善寺。十一年中(591年)共印度僧译经;十六年(596年)敕立为“讲律众主”。他的弟子,开

启了唐代律学的相部宗(法砺)及东塔宗(怀素)。隋文帝开皇年中(581~600年),下诏将柏谷

屯一百顷田地赐给少林寺。大业末年,天下大乱。山贼曾攻入少林寺,遭到僧众的抵抗,便

纵火焚烧了塔院。奇怪的是埋葬跋陀的“灵塔”(木制)却不起火,得以保存下来。武德二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称帝,号“郑国”,派其侄王仁则扼守柏谷屯,改为州。武德四年四

月廿七日(621年5月23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寺僧昙宗、普惠、

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等十三位僧人,在城内州司马赵孝宰等

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了州城,擒拿了王仁则,归顺了秦王李世民。秦王派王君廓占领了

这个军事要塞州城。三天后,李世民派李安远持秦王教书,往少林寺宣慰。这就是传说的“少

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来源。后来,秦王下令将柏谷屯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赐给

少林寺。

武德五年(622年),因少林寺原属“伪郑”之地,被下令废,这是少林寺第二次被废。

但是,少林寺僧因有“翻城之功”,不伏减省,上表申诉。至武德七年七月(624年)才获敕

“依旧置立“。八年二月(625年)土地登记时,又错误地注明为“口分田”,直到贞观六年(632

年),才改正为“赐田”。又依《均田令》,每位和尚还可以分得“口分田”30亩,赐田和口

分田,是少林寺的财政来源。经过“贞观之治”,少林寺走向繁荣。这时的少林寺依地势高

卑分为上方(西台)、下方,共有十二院。上方风景最佳,分布着翻经堂、舍利塔、跋陀灵塔、

普光佛堂等建筑。

唐初,少林寺以律学著称,有明遵、慈云、元素、智勤律师,虚求一义,洞真谛之源。

明遵是相部宗法砺之弟子。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600~664),家乡在少林寺西北约12公里

偃师县府店滑城村。他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645年),显庆二年九月廿日(657年)两次上

表,请求入少林寺译经、修禅观,并以此送终,均不获允准。

唐高宗、武则天对少林寺深表关注。咸亨三年十月三日(672年),唐高宗御书《般若碑》

碑额,王知敬书写了碑文;武则天为其亡毋杨氏(?~670)作功德于少林寺,又为高宗升遐(684

年)作功德于少林寺。禅宗五祖弘忍的十一位大弟子中,就有慧安(俗称老安,582~709)、

法如(638~689)驻锡过少林寺。法如奉侍弘忍十六年,弘忍去世后才离开黄梅。他于永淳

二年(683年)来到少林寺,“守本全朴,弃世浮荣”,默默修禅。至垂拱二年(686),他才在

少林寺开演禅法,“光复正化”,“再振玄纲”。他主张“一行三昧”,以一印之法,密印于众

意。《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立于689年,是关于禅宗史最早的碑刻史料。该碑提出

了禅宗第一个传承表:“天竺相承,本无文字。入此门者,唯意相传。……南天竺三藏菩提

达摩绍隆此宗……入魏传可,可传粲,粲传信,信传忍,忍传如。当传之不可言者,非曰其

人,孰能传哉!”这应是最早的“六祖”说,即五祖弘忍传法于法如。此碑立于少林寺东,

此时神秀、老安、惠能等大师都健在,未见其提出异议,可知这一传承表较符史实。法如弟

子中较著名者有李元圭(644~716)及新罗僧惠超。裴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撰于开元十

六年七月十五日(728年),文云:“复有大师讳法如,为定门之首,传灯妙理。弟子惠超,

妙思奇拔,远契玄纵,文翰焕然,宗途易晓。”惠超后西行求法,撰有《往五天竺国传》,今

只存残本,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武周长安四年四月七日(704),三藏法师义净(635~713)在少林寺设立“戒坛”,依《根

本说一切有部律》为“标相”而设。中国律仪,一向依昙无德部《四分律》为准。义净则移

植了有部律仪。少林寺“三纲”即寺主义奖、上座智宝、都维那大举、法济等禅师及都城洛

阳的大德高僧们都参加了结坛仪式。这可能是一个“琉璃戒坛”。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以觅儿)

少林寺历史上名人

周隋间少林寺有菩萨僧(带发修行)一百廿人,著名的有慧远(532~592)、洪遵(530~

680)、灵斡(535~612)等。慧远曾从僧稠学禅,隋时出任洛州沙门都维那,开皇七年(587

年)奉敕入长安。洪遵约于551年入少林寺,从道云攻律学。道云著有《四分律疏》九卷,

洪遵扣其关户。后北上邺都,依止道晖。大象二年再入少林,亦于开皇七年奉敕入长安大兴

善寺。十一年中(591年)共印度僧译经;十六年(596年)敕立为“讲律众主”。他的弟子,开

启了唐代律学的相部宗(法砺)及东塔宗(怀素)。隋文帝开皇年中(581~600年),下诏将柏谷

屯一百顷田地赐给少林寺。大业末年,天下大乱。山贼曾攻入少林寺,遭到僧众的抵抗,便

纵火焚烧了塔院。奇怪的是埋葬跋陀的“灵塔”(木制)却不起火,得以保存下来。武德二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称帝,号“郑国”,派其侄王仁则扼守柏谷屯,改为州。武德四年四

月廿七日(621年5月23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寺僧昙宗、普惠、

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等十三位僧人,在城内州司马赵孝宰等

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了州城,擒拿了王仁则,归顺了秦王李世民。秦王派王君廓占领了

这个军事要塞州城。三天后,李世民派李安远持秦王教书,往少林寺宣慰。这就是传说的“少

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来源。后来,秦王下令将柏谷屯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赐给

少林寺。

武德五年(622年),因少林寺原属“伪郑”之地,被下令废,这是少林寺第二次被废。

但是,少林寺僧因有“翻城之功”,不伏减省,上表申诉。至武德七年七月(624年)才获敕

“依旧置立“。八年二月(625年)土地登记时,又错误地注明为“口分田”,直到贞观六年(632

年),才改正为“赐田”。又依《均田令》,每位和尚还可以分得“口分田”30亩,赐田和口

分田,是少林寺的财政来源。经过“贞观之治”,少林寺走向繁荣。这时的少林寺依地势高

卑分为上方(西台)、下方,共有十二院。上方风景最佳,分布着翻经堂、舍利塔、跋陀灵塔、

普光佛堂等建筑。

唐初,少林寺以律学著称,有明遵、慈云、元素、智勤律师,虚求一义,洞真谛之源。

明遵是相部宗法砺之弟子。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600~664),家乡在少林寺西北约12公里

偃师县府店滑城村。他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645年),显庆二年九月廿日(657年)两次上

表,请求入少林寺译经、修禅观,并以此送终,均不获允准。

唐高宗、武则天对少林寺深表关注。咸亨三年十月三日(672年),唐高宗御书《般若碑》

碑额,王知敬书写了碑文;武则天为其亡毋杨氏(?~670)作功德于少林寺,又为高宗升遐(684

年)作功德于少林寺。禅宗五祖弘忍的十一位大弟子中,就有慧安(俗称老安,582~709)、

法如(638~689)驻锡过少林寺。法如奉侍弘忍十六年,弘忍去世后才离开黄梅。他于永淳

二年(683年)来到少林寺,“守本全朴,弃世浮荣”,默默修禅。至垂拱二年(686),他才在

少林寺开演禅法,“光复正化”,“再振玄纲”。他主张“一行三昧”,以一印之法,密印于众

意。《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立于689年,是关于禅宗史最早的碑刻史料。该碑提出

了禅宗第一个传承表:“天竺相承,本无文字。入此门者,唯意相传。……南天竺三藏菩提

达摩绍隆此宗……入魏传可,可传粲,粲传信,信传忍,忍传如。当传之不可言者,非曰其

人,孰能传哉!”这应是最早的“六祖”说,即五祖弘忍传法于法如。此碑立于少林寺东,

此时神秀、老安、惠能等大师都健在,未见其提出异议,可知这一传承表较符史实。法如弟

子中较著名者有李元圭(644~716)及新罗僧惠超。裴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撰于开元十

六年七月十五日(728年),文云:“复有大师讳法如,为定门之首,传灯妙理。弟子惠超,

妙思奇拔,远契玄纵,文翰焕然,宗途易晓。”惠超后西行求法,撰有《往五天竺国传》,今

只存残本,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武周长安四年四月七日(704),三藏法师义净(635~713)在少林寺设立“戒坛”,依《根

本说一切有部律》为“标相”而设。中国律仪,一向依昙无德部《四分律》为准。义净则移

植了有部律仪。少林寺“三纲”即寺主义奖、上座智宝、都维那大举、法济等禅师及都城洛

阳的大德高僧们都参加了结坛仪式。这可能是一个“琉璃戒坛”。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