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篇

IT圈 admin 21浏览 0评论

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同青易)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

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中国人顺应自然,发现自然,

于自然中寻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胆

创新,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神农氏制造耒耜(lěisì),传授五谷种植之术时,一定想不到,

他的子孙们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依靠农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

文明古国。在这个国度里,人们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诲,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时至今日,终于实现了“五谷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正是从年轻的袁隆平在田野间找

到一株优良的'种稻开始的。在稻香飘逸的原野上,袁隆平与他的前

辈宋应星跨时空相遇。这一瞬间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延续

的必然。这是中国人给予土地里的圣贤们的最高礼赞,书写了一部关

于粮食的伟大篇章。

“读书人心怀天下,读书与功名无关!”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

高的价值观。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应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开物》,凝结了《尚书》和《易经》的哲学思想,在

人与自然的实践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

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

科全书式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图。

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

物成务”,“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

《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

(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

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

《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

和《珠玉》。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依旧以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

见证人,走进老年宋应星在乡间教书授艺的私塾,撒贝宁拿出现代电

子设备上的《天工开物》展示给宋应星看,并告诉他,这本书在三百

年后依然被中国人所尊崇,此时学童们一起诵读书中经典片段:“生

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一幕镜头预

示着,中华文明的种子将永远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撒贝宁尊称宋应星为“奉新明儒,田间老人。”这让我不由得想

起袁隆平的形象,他们是如此的相似。他们像土地一样平凡,也像土

地一样的伟大。宋应星和袁隆平们是神农氏的化身,是中华之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午假期,《典

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期《论

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

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

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

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

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

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

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

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

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

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

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

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

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

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

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

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

________。”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

“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

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

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

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

之弥高,钻之弥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

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

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

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

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

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

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

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

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

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

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

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

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

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

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

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

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

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

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

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

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

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

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

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

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

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

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

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

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

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

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

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来年

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

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

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

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

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

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

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

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

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

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

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

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

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

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

延展到了未来。去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

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

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

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

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

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

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

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

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

《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他发出一

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

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

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

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

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

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

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

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

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

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

《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

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

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

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

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

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

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

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

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

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

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

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

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

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

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

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

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

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

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

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

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

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

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

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

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

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

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

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

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

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

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

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

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

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

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

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

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

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同青易)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

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中国人顺应自然,发现自然,

于自然中寻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胆

创新,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神农氏制造耒耜(lěisì),传授五谷种植之术时,一定想不到,

他的子孙们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依靠农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

文明古国。在这个国度里,人们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诲,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时至今日,终于实现了“五谷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正是从年轻的袁隆平在田野间找

到一株优良的'种稻开始的。在稻香飘逸的原野上,袁隆平与他的前

辈宋应星跨时空相遇。这一瞬间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延续

的必然。这是中国人给予土地里的圣贤们的最高礼赞,书写了一部关

于粮食的伟大篇章。

“读书人心怀天下,读书与功名无关!”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

高的价值观。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应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开物》,凝结了《尚书》和《易经》的哲学思想,在

人与自然的实践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

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

科全书式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图。

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

物成务”,“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

《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

(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

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

《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

和《珠玉》。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依旧以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

见证人,走进老年宋应星在乡间教书授艺的私塾,撒贝宁拿出现代电

子设备上的《天工开物》展示给宋应星看,并告诉他,这本书在三百

年后依然被中国人所尊崇,此时学童们一起诵读书中经典片段:“生

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一幕镜头预

示着,中华文明的种子将永远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撒贝宁尊称宋应星为“奉新明儒,田间老人。”这让我不由得想

起袁隆平的形象,他们是如此的相似。他们像土地一样平凡,也像土

地一样的伟大。宋应星和袁隆平们是神农氏的化身,是中华之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午假期,《典

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期《论

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

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

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

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

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

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

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

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

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

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

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

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

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

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

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

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

________。”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

“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

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

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

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

之弥高,钻之弥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

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

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

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

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

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

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

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

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

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

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

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

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

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

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

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

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

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

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

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

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

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

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

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

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

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

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

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

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

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

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

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来年

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

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

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

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

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

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

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

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

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

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

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

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

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

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

延展到了未来。去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

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

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

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

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

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

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

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

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

《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他发出一

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

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

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

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

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

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

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

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

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

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

《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

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

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

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

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

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

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

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

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

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

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

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

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

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

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

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

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

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

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

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

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

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

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

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

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

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

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

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

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

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

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

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

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

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

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

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

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

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