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发(作者:段鸿志)
2016年3月
ISSN1009-5039
OverseasEnglish
海外英语
******************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Tel:+86-551-6569
文化翻译视角下《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余珺,陈秋乙,欧冰睿,文宁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国内大受追捧的电视剧出口后却频频遇冷,原因之一是台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导致文化交流受阻。文化
负载词作为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语言信息,其翻译不再仅仅局限于两种语言间的转换,
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该文从文化翻译角度出发,对美版《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微观
上通过译例举隅,分析剧中不同类别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需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在精准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目的语中寻找合适的方式表达,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
差异,以“文化再现”为原则,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负载词;文化再现;美版《甄嬛传》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05-0133-03
1背景
在中国大受好评的《甄嬛传》经翻译重新制作后,在英语市
场上的表现却远不如预期。《甄嬛传》台词中涉及大量反映中国
传统文化的文化负载词,不甚恰当的翻译直接导致目标语观众
的理解障碍。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义空缺,即原语词汇所
[1]
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廖七一认为文化负载
词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
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
[2]
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传
统观念上认为的“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
换过程,需要译者在准确理解词语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差异的同
时,忠实地传达本国语言的精髓,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
之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文化翻译视角出发,就美版《甄嬛传》中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研究探讨。
族文化色彩;其次,文化再现还指再现原语文化信息,翻译不拘
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要深刻理解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在
译文中再现出来。”
3美版《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在美版《甄嬛传》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累计达236个,其
中“妃”、“嫔”等称呼头衔类名词69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等古语25条;“粘杆处”等机构组织名词12个;“养心殿”等地点
名词25个;“合谷穴”等中医药词语20个;其他文化负载词85
个。下面就举例评析剧中不同类别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3.1称呼头衔类
2文化翻译与“文化再现”
近三十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文化意识日
益觉醒,当翻译界逐渐达成共识,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定
义翻译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理解翻
[3]
译。文化翻译就是把整个翻译活动置于一个更广更深的文化
大背景下对翻译文本中存在的代表性特征、译者的策略选择及
译评的主要内容作历史和文化上的研究,把文化意识形态作为
译者和研究者的首要考虑因素。文化的范畴包罗万象,需要译
者仔细体会文化负载词,通过有限的词汇、运用恰当的方法处
理和转换成“原汁原味”的目标译本,这也就是文化翻译的主要
[4]
任务。
白靖宇在《文化与翻译》中指出:“依据翻译的性质和任务,
我们完全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
现。”“要做到文化再现,首先要再现原语文化特色,翻译需力求
保持原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能任意抹杀和损害原语民
作为清装宫廷剧,《甄嬛传》里涉及大量清朝官名、皇帝妃
嫔等级名称等,这些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在西方
文化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称呼头衔复杂繁多,翻译不
当极易造成目标语观众理解上的困难;要想译好这些名称,不
仅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要对西方文化语言有很
好的掌握。
清朝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清代后宫
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
常在、答应、官女子,这些在《甄嬛传》中均有涉及,但对应的英
文翻译却欠妥,表达显得混乱、让人费解。笔者对剧中后宫号
位翻译进行了整理,结果见表1。
表1美版《甄嬛传》中后宫号位翻译整理
地位
1
2
3
中文名称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翻译
Empress
ImperialNobleConsort
NobleConsort
收稿日期:2016-01-10修回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X2015414)
作者简介:余珺(1996—),女,安徽芜湖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陈秋乙(1995—),女,重庆大足人,中文专业大二在读;欧冰睿
(1996—),男,广西柳州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文宁(1996—),女,湖南长沙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
翻译研究
133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4
5
6
7
8
9
妃
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官女子
Consort
Concubine/ImperialConcubine
Lady/NobleLady
FirstAttendant
SecondAttendant
FemaleAttendant
2016年3月
不难看出,除“皇后”一词外,其余的翻译表达均有待商
榷。将“官女子”翻译成“FemaleAttendant”,只是从字面上体现
了“女子”,但却无法体现与“答应”、“常在”的等级高低关系;此
外,“attendant”意为“服务人员”,在柯林斯词典中解释为“aper⁃
sonemployedtoassist,guide,orprovideaserviceforothers,esp
forthegeneralpublic”,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陶女俑的翻译
即为“FemaleAttendant”,而陶女俑的形象就是宫女。清朝官女
子介于宫女与妃嫔之间,其职能也已远远大于普通宫女,更不
用说“答应”和“常在”。因此,用“attendant”翻译这三者明显不
妥。
将“贵人”翻译成“Lady”和“NobleLady”也只是停留在字面
的翻译上。在西方国家,以至今仍保留着贵族阶层世袭制的英
国为例,“Lady”和“NobleLady”可用来指任何贵族的夫人小姐,
也就是说剧中的嫔妃均可以用“Lady”和“NobleLady”来称呼,
若仅仅用来指称贵人,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模糊。同样用
“concubine”翻译“嫔”也会造成误解。美国影片《怒火救援》中
提到“TheemperorofChinahad1000ofconcubines.”;在大英百
科全书中,对杨贵妃的介绍称其为“Chineseconcubine”,可见
“concubine”一词在西方已成为中国皇帝后宫嫔妃的统称;美版
《甄嬛传》中前前后后分别使用了“concubine”和“imperialcon⁃
cubine”来指代“嫔”,而“nobleconsort”和“imperialnobleconsort”
在剧中却又分别指向两种地位不同的“贵妃”和“皇贵妃”,这也
对观众理清人物关系造成困难。
此外,将“妃”译为“consort”也欠得当,“consort”指“统治者
的配偶”,常用于“queenconsort”指皇后,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
异下,用“consort”来表示“妃”将使英语国家观众无法领会到中
国古代定制严明的各个后宫号位之间的差别。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目
标语中找不到对等语,上述这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面临着
词汇空缺,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要想译成英文必然具有一
定的不可译性。这时,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色彩,激发英语国
家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探索心理,同时也可以展示汉语的
风格,扩大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针对美版《甄嬛传》中后
宫号位英译的改动建议,见表2。
表2美版《甄嬛传》中后宫号位翻译改动建议
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中文名称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官女子
翻译
Empress
Huangguifei(1ClassConcubine)
Guifei(2ClassConcubine)
Fei(3ClassConcubine)
Pin(4ClassConcubine)
Guiren(5ClassConcubine)
Changzai(6ClassConcubine)
Daying(7ClassConcubine)
Guannyuzi(8ClassConcubine)
《甄嬛传》台词多处引经据典,使用了精炼的古语表达。古
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固定短语,往
往来源于典故,意思精辟,思想内涵深刻。汉语古语不能仅按
照字面的意思翻译,否则将无法准确地传达相应的文化信息。
直译古语势必会加重目标观众的理解负担,观众需要自行揣摩
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若只采用意译又会丧失原语的文化内涵
和韵味。所以译者在这里需采用直译加注的手法表达出其字
面义和引申义,在言简意赅的基础上,符合目标语观众的思维
方式和表达习惯。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Whentheshepherdsquarrel,thewolfhasawinninghan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意思是螳
螂一心在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要吃它。这条成语用来比
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告诫人们不能
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然而美版《甄嬛传》中
将其翻译成“Whentheshepherdsquarrel,thewolfhasawinning
hand.”,这实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鹬蚌相争”是
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说是河蚌
和鹬鸟发生了争执,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这则
成语用来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却使第三者得利。可见,这
样翻译并没有忠于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
偏差,译文无法体现原文“螳螂”的短视以及竞争激烈、危机四
伏的深层含义。
2015年8月11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菲星报(The
PhilippineStar)特刊的文化类栏目“中国之窗”中,曾介绍过这
条成语:Themantisstalksthecicada,unawareoftheoriolewaiting
inthebackdrop.并且在后面加了解释性文字:Thissayingde⁃
scribesthoseshortsightedpeoplewantingtohurtothers,unaware
ofgreaterlurkingdanger.这样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可以让西方
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人精妙的比喻,也可以直接理解其引申义。
3.3机构组织类
剧中提及的机构组织在翻译中也是难点之一。这些在中
国特定历史时期下存在的官署机构,需要在明确其职能和历史
背景的前提下,简明扼要地翻译出来。重点要传达出词语所承
载的文化信息,而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
美版《甄嬛传》在处理“粘杆处”的翻译时,将其译作“theCi⁃
cadaRemovalService”,而“粘杆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之所以
叫“粘杆处”,是因为它起先是一个专事操杆粘蝉捉蜻蜒并随侍
皇帝钓鱼娱乐的服务组织。后来这里的侍卫暗中负责稽查官
员,且有权命令缉拿形迹可疑的人员。可见"粘杆处"表面上是
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若将“粘杆
处”翻译成“theCicadaRemovalService”,只是片面地摘取了它
表面的一层意思,而根本无法体现其根本实际的含义,所传递
的文化信息有失完整性,着实会让西方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考虑到“粘杆处”更合适的翻译方式,首先要了解这个单位
的本质职能,即“特务机关”;其次汉语用“粘杆处”这一名称代
表特务组织,实际上是使用了委婉语,这些在译文中均需要体
现出来。笔者认为较为妥当的翻译为“theImperialSurveillance
Department”,既用“surveillance”体现出特务机关盯梢、监视的
职能,又委婉地避开了使用“spying”。
3.4地点类
3.2古语类
地名虽然只是一个个简短的名称,但其背后却蕴藏了一个
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精髓。翻译这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地名,通常只采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但这样翻译过来,在西
方人眼里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空洞的符号,难免会抹杀掉源语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读本》中强调了要“力求讲出中
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
心价值,显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
134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2016年3月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
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
形象。”
在美版《甄嬛传》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想必更有
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例1“:养心殿”
“养心”体现了中医讲求的保持心理平衡的思想,中医认为
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
康长寿;《黄帝内经》里说“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
神自娱的心境。故笔者认为将其译作“theHallofTranquility
andEquilibrium”。
例2“:寿康宫”
起名为“寿康宫”,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健康长寿的祈
求,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和愿望。故可以直译成“theHallofLon⁃
gevityinWellbeing”。
3.5中医药类
国家观众的不解。“鹤顶红”只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
法而已,砒石有白砒和红砒之分,红砒提炼不纯,所以呈红色,
似丹顶,故被命名为“鹤顶红”。对“鹤顶红”的翻译直接处理成
“arsenic”即可。
4结束语
以上通过列举美版《甄嬛传》中的译例,分析不同类型文化
负载词出现误译的原因,积极寻求更加合适的翻译方式。遵循
“文化再现”的原则翻译文化负载词,译者要以保留源语文化特
色、忠实传递源语文化信息为宗旨,理解词语蕴含的文化内涵、
体会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考虑到中西方语言、文化和思维
的差异,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促成中国文化的顺利传播。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04:10.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232.
[3]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刘芳,王坤.从文化翻译角度透视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汉语文
化负载词的翻译[J].黑龙江教育,2014(12):1-2.
[5]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6]刘成,王小芳,刘力力等.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之民族性原
则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3394-3396.
[7]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孔莎.从中国英语英译词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2(6):73-7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
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承载着独具特色的汉民族文化
信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中西方历
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大多数中医药词语都具有一定的不
可译性,它们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因此在翻译
中提倡使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必要时增加注释进一步说
明,以求最大限度彰显民族性和文化归属,使其成为一种文化
标签,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美版《甄嬛传》中将“合谷穴”译为“Hegupoint”;“气”译为
“chi”等,都体现出了文化再现原则,且考虑到了英汉语的发音
差异。但剧中将“鹤顶红”译成“crane’sredcrown”,会造成英语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
135
2024年5月21日发(作者:段鸿志)
2016年3月
ISSN1009-5039
OverseasEnglish
海外英语
******************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Tel:+86-551-6569
文化翻译视角下《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余珺,陈秋乙,欧冰睿,文宁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国内大受追捧的电视剧出口后却频频遇冷,原因之一是台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导致文化交流受阻。文化
负载词作为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语言信息,其翻译不再仅仅局限于两种语言间的转换,
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该文从文化翻译角度出发,对美版《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微观
上通过译例举隅,分析剧中不同类别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需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在精准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目的语中寻找合适的方式表达,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
差异,以“文化再现”为原则,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负载词;文化再现;美版《甄嬛传》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05-0133-03
1背景
在中国大受好评的《甄嬛传》经翻译重新制作后,在英语市
场上的表现却远不如预期。《甄嬛传》台词中涉及大量反映中国
传统文化的文化负载词,不甚恰当的翻译直接导致目标语观众
的理解障碍。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义空缺,即原语词汇所
[1]
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廖七一认为文化负载
词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
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
[2]
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传
统观念上认为的“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
换过程,需要译者在准确理解词语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差异的同
时,忠实地传达本国语言的精髓,从而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
之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文化翻译视角出发,就美版《甄嬛传》中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研究探讨。
族文化色彩;其次,文化再现还指再现原语文化信息,翻译不拘
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要深刻理解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在
译文中再现出来。”
3美版《甄嬛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在美版《甄嬛传》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累计达236个,其
中“妃”、“嫔”等称呼头衔类名词69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等古语25条;“粘杆处”等机构组织名词12个;“养心殿”等地点
名词25个;“合谷穴”等中医药词语20个;其他文化负载词85
个。下面就举例评析剧中不同类别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3.1称呼头衔类
2文化翻译与“文化再现”
近三十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文化意识日
益觉醒,当翻译界逐渐达成共识,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定
义翻译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理解翻
[3]
译。文化翻译就是把整个翻译活动置于一个更广更深的文化
大背景下对翻译文本中存在的代表性特征、译者的策略选择及
译评的主要内容作历史和文化上的研究,把文化意识形态作为
译者和研究者的首要考虑因素。文化的范畴包罗万象,需要译
者仔细体会文化负载词,通过有限的词汇、运用恰当的方法处
理和转换成“原汁原味”的目标译本,这也就是文化翻译的主要
[4]
任务。
白靖宇在《文化与翻译》中指出:“依据翻译的性质和任务,
我们完全可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
现。”“要做到文化再现,首先要再现原语文化特色,翻译需力求
保持原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能任意抹杀和损害原语民
作为清装宫廷剧,《甄嬛传》里涉及大量清朝官名、皇帝妃
嫔等级名称等,这些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在西方
文化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称呼头衔复杂繁多,翻译不
当极易造成目标语观众理解上的困难;要想译好这些名称,不
仅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要对西方文化语言有很
好的掌握。
清朝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清代后宫
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
常在、答应、官女子,这些在《甄嬛传》中均有涉及,但对应的英
文翻译却欠妥,表达显得混乱、让人费解。笔者对剧中后宫号
位翻译进行了整理,结果见表1。
表1美版《甄嬛传》中后宫号位翻译整理
地位
1
2
3
中文名称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翻译
Empress
ImperialNobleConsort
NobleConsort
收稿日期:2016-01-10修回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X2015414)
作者简介:余珺(1996—),女,安徽芜湖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陈秋乙(1995—),女,重庆大足人,中文专业大二在读;欧冰睿
(1996—),男,广西柳州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文宁(1996—),女,湖南长沙人,英语专业大二在读。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
翻译研究
133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4
5
6
7
8
9
妃
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官女子
Consort
Concubine/ImperialConcubine
Lady/NobleLady
FirstAttendant
SecondAttendant
FemaleAttendant
2016年3月
不难看出,除“皇后”一词外,其余的翻译表达均有待商
榷。将“官女子”翻译成“FemaleAttendant”,只是从字面上体现
了“女子”,但却无法体现与“答应”、“常在”的等级高低关系;此
外,“attendant”意为“服务人员”,在柯林斯词典中解释为“aper⁃
sonemployedtoassist,guide,orprovideaserviceforothers,esp
forthegeneralpublic”,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陶女俑的翻译
即为“FemaleAttendant”,而陶女俑的形象就是宫女。清朝官女
子介于宫女与妃嫔之间,其职能也已远远大于普通宫女,更不
用说“答应”和“常在”。因此,用“attendant”翻译这三者明显不
妥。
将“贵人”翻译成“Lady”和“NobleLady”也只是停留在字面
的翻译上。在西方国家,以至今仍保留着贵族阶层世袭制的英
国为例,“Lady”和“NobleLady”可用来指任何贵族的夫人小姐,
也就是说剧中的嫔妃均可以用“Lady”和“NobleLady”来称呼,
若仅仅用来指称贵人,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模糊。同样用
“concubine”翻译“嫔”也会造成误解。美国影片《怒火救援》中
提到“TheemperorofChinahad1000ofconcubines.”;在大英百
科全书中,对杨贵妃的介绍称其为“Chineseconcubine”,可见
“concubine”一词在西方已成为中国皇帝后宫嫔妃的统称;美版
《甄嬛传》中前前后后分别使用了“concubine”和“imperialcon⁃
cubine”来指代“嫔”,而“nobleconsort”和“imperialnobleconsort”
在剧中却又分别指向两种地位不同的“贵妃”和“皇贵妃”,这也
对观众理清人物关系造成困难。
此外,将“妃”译为“consort”也欠得当,“consort”指“统治者
的配偶”,常用于“queenconsort”指皇后,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
异下,用“consort”来表示“妃”将使英语国家观众无法领会到中
国古代定制严明的各个后宫号位之间的差别。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目
标语中找不到对等语,上述这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面临着
词汇空缺,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要想译成英文必然具有一
定的不可译性。这时,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色彩,激发英语国
家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探索心理,同时也可以展示汉语的
风格,扩大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针对美版《甄嬛传》中后
宫号位英译的改动建议,见表2。
表2美版《甄嬛传》中后宫号位翻译改动建议
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中文名称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官女子
翻译
Empress
Huangguifei(1ClassConcubine)
Guifei(2ClassConcubine)
Fei(3ClassConcubine)
Pin(4ClassConcubine)
Guiren(5ClassConcubine)
Changzai(6ClassConcubine)
Daying(7ClassConcubine)
Guannyuzi(8ClassConcubine)
《甄嬛传》台词多处引经据典,使用了精炼的古语表达。古
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固定短语,往
往来源于典故,意思精辟,思想内涵深刻。汉语古语不能仅按
照字面的意思翻译,否则将无法准确地传达相应的文化信息。
直译古语势必会加重目标观众的理解负担,观众需要自行揣摩
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若只采用意译又会丧失原语的文化内涵
和韵味。所以译者在这里需采用直译加注的手法表达出其字
面义和引申义,在言简意赅的基础上,符合目标语观众的思维
方式和表达习惯。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Whentheshepherdsquarrel,thewolfhasawinninghan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意思是螳
螂一心在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要吃它。这条成语用来比
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告诫人们不能
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然而美版《甄嬛传》中
将其翻译成“Whentheshepherdsquarrel,thewolfhasawinning
hand.”,这实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鹬蚌相争”是
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说是河蚌
和鹬鸟发生了争执,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这则
成语用来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却使第三者得利。可见,这
样翻译并没有忠于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
偏差,译文无法体现原文“螳螂”的短视以及竞争激烈、危机四
伏的深层含义。
2015年8月11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菲星报(The
PhilippineStar)特刊的文化类栏目“中国之窗”中,曾介绍过这
条成语:Themantisstalksthecicada,unawareoftheoriolewaiting
inthebackdrop.并且在后面加了解释性文字:Thissayingde⁃
scribesthoseshortsightedpeoplewantingtohurtothers,unaware
ofgreaterlurkingdanger.这样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可以让西方
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人精妙的比喻,也可以直接理解其引申义。
3.3机构组织类
剧中提及的机构组织在翻译中也是难点之一。这些在中
国特定历史时期下存在的官署机构,需要在明确其职能和历史
背景的前提下,简明扼要地翻译出来。重点要传达出词语所承
载的文化信息,而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
美版《甄嬛传》在处理“粘杆处”的翻译时,将其译作“theCi⁃
cadaRemovalService”,而“粘杆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之所以
叫“粘杆处”,是因为它起先是一个专事操杆粘蝉捉蜻蜒并随侍
皇帝钓鱼娱乐的服务组织。后来这里的侍卫暗中负责稽查官
员,且有权命令缉拿形迹可疑的人员。可见"粘杆处"表面上是
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若将“粘杆
处”翻译成“theCicadaRemovalService”,只是片面地摘取了它
表面的一层意思,而根本无法体现其根本实际的含义,所传递
的文化信息有失完整性,着实会让西方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考虑到“粘杆处”更合适的翻译方式,首先要了解这个单位
的本质职能,即“特务机关”;其次汉语用“粘杆处”这一名称代
表特务组织,实际上是使用了委婉语,这些在译文中均需要体
现出来。笔者认为较为妥当的翻译为“theImperialSurveillance
Department”,既用“surveillance”体现出特务机关盯梢、监视的
职能,又委婉地避开了使用“spying”。
3.4地点类
3.2古语类
地名虽然只是一个个简短的名称,但其背后却蕴藏了一个
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精髓。翻译这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地名,通常只采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但这样翻译过来,在西
方人眼里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空洞的符号,难免会抹杀掉源语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读本》中强调了要“力求讲出中
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
心价值,显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
134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2016年3月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
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
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
形象。”
在美版《甄嬛传》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想必更有
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例1“:养心殿”
“养心”体现了中医讲求的保持心理平衡的思想,中医认为
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
康长寿;《黄帝内经》里说“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
神自娱的心境。故笔者认为将其译作“theHallofTranquility
andEquilibrium”。
例2“:寿康宫”
起名为“寿康宫”,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健康长寿的祈
求,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和愿望。故可以直译成“theHallofLon⁃
gevityinWellbeing”。
3.5中医药类
国家观众的不解。“鹤顶红”只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
法而已,砒石有白砒和红砒之分,红砒提炼不纯,所以呈红色,
似丹顶,故被命名为“鹤顶红”。对“鹤顶红”的翻译直接处理成
“arsenic”即可。
4结束语
以上通过列举美版《甄嬛传》中的译例,分析不同类型文化
负载词出现误译的原因,积极寻求更加合适的翻译方式。遵循
“文化再现”的原则翻译文化负载词,译者要以保留源语文化特
色、忠实传递源语文化信息为宗旨,理解词语蕴含的文化内涵、
体会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考虑到中西方语言、文化和思维
的差异,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促成中国文化的顺利传播。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04:10.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232.
[3]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刘芳,王坤.从文化翻译角度透视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汉语文
化负载词的翻译[J].黑龙江教育,2014(12):1-2.
[5]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6]刘成,王小芳,刘力力等.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之民族性原
则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3394-3396.
[7]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孔莎.从中国英语英译词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2(6):73-7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
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承载着独具特色的汉民族文化
信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中西方历
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大多数中医药词语都具有一定的不
可译性,它们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因此在翻译
中提倡使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必要时增加注释进一步说
明,以求最大限度彰显民族性和文化归属,使其成为一种文化
标签,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美版《甄嬛传》中将“合谷穴”译为“Hegupoint”;“气”译为
“chi”等,都体现出了文化再现原则,且考虑到了英汉语的发音
差异。但剧中将“鹤顶红”译成“crane’sredcrown”,会造成英语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