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中嘉悦)
1:某化合物C
9
H
10
O,其IR光谱主要吸收峰位为3080,3040,2980,2920,1690(s),1600,
1580,1500, 1480,1370,750,690cm
-1
,试推断分子结构。
解: Ω=1+n
4
+(n
3
-n
1
)/2=5,可能含有苯环,而 3080,3040 苯环氢1600,1500,1580cm
-1
这三个峰的存在更证实了含有苯环结构,而750,690cm
-1
,这两个峰的存在说明是
单取代。 1690cm
-1
这个说明可能含有C=O , 2920 cm
-1
可能含有CH2, 2980 1370cm
-1
说明可能含有CH
3
。
.
2:未知物分子式为C
3
H
6
O,其红外图如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解:1. 由其分子式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1。
2. 以3084、3014、1647、993、919cm
-1
等处的吸收峰,可判断出该化合物具有端取代
乙烯。
3. 因分子式含氧,在3338cm
-1
处又有吸收强、峰形圆而钝的谱带。因此该未知化合物
必为--醇类化合物。再结合1028cm
-1
的吸收,知其为伯醇。
综合上述信息,未知物结构为:CH
2
=CH-CH
2
-OH。
3: 由元素分析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
H
6
O
2
,测得红外光谱如图,试推测其结构。
解: 由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U = 4-6/2+1= 2
特征区:3070cm
-1
有弱的不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与1650cm
-1
的v
c=c
谱带对
应表明有烯键存在,谱带较弱,是被极化了的烯键。
1765cm
-1
强吸收谱带表明有羰基存在,结合最强吸收谱带1230cm
-1
和1140cm
-1
的
C-O-C吸收应为酯基。
这个化合物属不饱和酯,根据分子式有如下结构:
(1) CH
2
=CH-COO-CH
3
丙烯酸甲酯
(2) CH
3
-COO-CH=CH
2
醋酸乙烯酯
这两种结构的烯键都受到邻近基团的极化,吸收强度较高。
普通酯的v
C=O
在1745cm
-1
附近,结构(1)由于共轭效应v
C=O
频率较低,估计在1700cm
-1
左右,且甲基的对称变形振动频率在1 440cm
-1
处,与谱图不符。谱图的特点与结构
(2) 一致,v
C=O
频率较高以及甲基对称变形振动吸收向低频位移(1365cm
-1
),强度
增加, 表明有CH
3
COC-结构单元。vs
C-O-C
升高至1140cm
-1
处。且强度增加,表明
不饱和酯。
指纹区:δ=CH 出现在955和880cm
-1
,由于烯键受到极化,比正常的乙烯基δ=CH
位置(990和910cm
-1
)稍低。
由上图谱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为(2),可与标准图谱对照
4:未知物分子式为C
6
H
8
N
2
,其红外图如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解:1. Ω=4
2. 可能有苯环,此推测由3031、1593、1502的吸收峰所证实,由750cm
-1
的吸收知
该 化合物含邻位取代苯环。
3. 3285、3193 cm
-1
的吸收是很特征的伯胺吸收。(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中嘉悦)
1:某化合物C
9
H
10
O,其IR光谱主要吸收峰位为3080,3040,2980,2920,1690(s),1600,
1580,1500, 1480,1370,750,690cm
-1
,试推断分子结构。
解: Ω=1+n
4
+(n
3
-n
1
)/2=5,可能含有苯环,而 3080,3040 苯环氢1600,1500,1580cm
-1
这三个峰的存在更证实了含有苯环结构,而750,690cm
-1
,这两个峰的存在说明是
单取代。 1690cm
-1
这个说明可能含有C=O , 2920 cm
-1
可能含有CH2, 2980 1370cm
-1
说明可能含有CH
3
。
.
2:未知物分子式为C
3
H
6
O,其红外图如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解:1. 由其分子式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1。
2. 以3084、3014、1647、993、919cm
-1
等处的吸收峰,可判断出该化合物具有端取代
乙烯。
3. 因分子式含氧,在3338cm
-1
处又有吸收强、峰形圆而钝的谱带。因此该未知化合物
必为--醇类化合物。再结合1028cm
-1
的吸收,知其为伯醇。
综合上述信息,未知物结构为:CH
2
=CH-CH
2
-OH。
3: 由元素分析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
H
6
O
2
,测得红外光谱如图,试推测其结构。
解: 由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U = 4-6/2+1= 2
特征区:3070cm
-1
有弱的不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与1650cm
-1
的v
c=c
谱带对
应表明有烯键存在,谱带较弱,是被极化了的烯键。
1765cm
-1
强吸收谱带表明有羰基存在,结合最强吸收谱带1230cm
-1
和1140cm
-1
的
C-O-C吸收应为酯基。
这个化合物属不饱和酯,根据分子式有如下结构:
(1) CH
2
=CH-COO-CH
3
丙烯酸甲酯
(2) CH
3
-COO-CH=CH
2
醋酸乙烯酯
这两种结构的烯键都受到邻近基团的极化,吸收强度较高。
普通酯的v
C=O
在1745cm
-1
附近,结构(1)由于共轭效应v
C=O
频率较低,估计在1700cm
-1
左右,且甲基的对称变形振动频率在1 440cm
-1
处,与谱图不符。谱图的特点与结构
(2) 一致,v
C=O
频率较高以及甲基对称变形振动吸收向低频位移(1365cm
-1
),强度
增加, 表明有CH
3
COC-结构单元。vs
C-O-C
升高至1140cm
-1
处。且强度增加,表明
不饱和酯。
指纹区:δ=CH 出现在955和880cm
-1
,由于烯键受到极化,比正常的乙烯基δ=CH
位置(990和910cm
-1
)稍低。
由上图谱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为(2),可与标准图谱对照
4:未知物分子式为C
6
H
8
N
2
,其红外图如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解:1. Ω=4
2. 可能有苯环,此推测由3031、1593、1502的吸收峰所证实,由750cm
-1
的吸收知
该 化合物含邻位取代苯环。
3. 3285、3193 cm
-1
的吸收是很特征的伯胺吸收。(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