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IT圈 admin 47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邱问春)

第8卷第2期 

河南司法警官职、 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2010年6月 

June,2010 

Vo1.8 NO.2 

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孙延庆 ,费鹏煜 ,张颖。 

(1,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近年来,监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袭警案件发生率持续上升,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监狱 

警察预防袭警的基础是学会识别危险,预防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提高危机意识、培养自我防护能力、 

强化单警装备和提高干警现场处置能力,从而避免遭受罪犯的暴力袭击。 

关键词:监狱警察;暴力袭警;预谋性袭警;个体预防 

中图分类号:DF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3(2010)02—0010—04 

・ t一夺.+-々・夺・夺・专・÷・夺・专・ ・÷・÷・ ・夺・÷・幸・々・卡・寺・÷・专・ ・々・々・卡・专・审・÷・夺・串・专・专・专・串・牛・牛・ ・寺・+・幸・牛・夺・ ・ ・ 

暴力袭警案件频发是近些年狱内犯罪活动的新 

情况,它以突发性、暴力性和危害性被监狱工作人员 

高度重视。暴力袭警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 

仅是对警察个体的人身权利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对 

整个监狱执法环境的破坏,对国家行刑权力的公然 

挑衅。如2009年内蒙古第二监狱发生的“10・l7” 

暴力袭警越狱案件,引起中央和自治区领导高度重 

人身安全。尤其是监狱警察单独执勤,出现防范漏 

洞而牺牲,如内蒙古第二监狱的袭警案件,教训惨 

痛,因此,监狱领导和广大民警必须高度重视,并且 

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确保监狱的稳定和监狱 

警察的人身安全。 

(二)动机复杂,难以掌控 

从作案动机来看,狱内袭警案件基本可以分为 

视,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尽快侦破此案。案件经各大 

媒体的报道,一度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事件。 

对于狱内袭警犯罪的预防,尽管监狱采取狱情分析、 

危险犯控制、狱内侦查等手段,狱内袭警案件依然频 

发,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两种:预谋性袭警和激情性袭警。激情性袭警是指 

罪犯因一时的恼怒、气愤实施袭警行为。少数罪犯 

脾气暴躁,易于冲动,对干警的批评、处理不服,恼羞 

成怒,对干警实施袭击行为。如某监狱罪犯王某在 

厂区劳动时私自泡方便面,执勤民警指出后该犯不 

予理睬,民警让其离开,该犯还恶语顶撞:“我就是 

狱内袭警犯罪预防的迫切性 

(一)发案频繁,形势严峻 

不出去,你能拿我怎么样!”并动手打民警,被当场 

制止。这种袭警行为往往是在监狱民警管教过程 

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有效的交流造成的,有时是由 

于当事民警不能理性对待罪犯的对抗行为和过激言 

辞,采用强硬态度,反而刺激了罪犯的逆反心理,导 

致矛盾激化。激情性袭警犯罪,罪犯的注意力只在 

感情的发泄,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但这类袭警犯 

近年来,监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押犯成分构成 

日趋复杂,其中暴力犯罪、流窜犯罪、毒品犯罪、具有 

黑社会性质恶势力团伙犯罪、经济犯罪等呈明显上 

升趋势,监狱袭警案件发生率持续上升。有资料表 

明:1995~2000年,监狱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牺牲的 

就有169人,因公伤残的达919人。…监狱袭警事件 

频繁发生对监狱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 

计,2003年至2005年全国监狱发生的13起袭警案 

件中,为了脱逃袭警的占78.6%,为报复而袭警的 

罪危害性一般较小,警察注重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 

培养,提高现场的紧急处置水平,就能使激情性袭警 

犯罪得到及时的控制。 

占18.7%。狱内袭警,不仅会挫伤监狱民警的士气 

和工作积极性,减损执法效果,而且弱化了监狱机关 

的执法权威,严重威胁了监狱的稳定和监狱警察的 

收稿日期:2010—04—10 

预谋性袭警行为的动机主要出自报复或脱逃 

等,预谋时间长,犯罪后果严重,对民警危害较大,往 

往造成民警的死亡,是狱内袭警犯罪防范的重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09年院级青年教师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Q200901。 

作者简介:1.孙延庆(1976一),男,河北邯郸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2.费鹏煜(1981一),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煤 

炭医学院讲师;3.张颖(1976一),女,安徽蚌埠人,中央司涛警官学院教师 

第2期 孙延庆,费鹏煜,张颖: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监管警戒设施的逐步完善,罪犯脱逃越 

来越不容易。于是,有的罪犯图谋袭击门卫干警,强 

行脱逃;有的罪犯图谋杀害干警,着警服,伪装脱逃; 

有的罪犯图谋劫持干警暴力越狱。内蒙古自治区第 

二监狱的袭警脱逃案件中,罪犯预谋长达一年多的 

时间。预谋性暴力袭警犯罪是罪犯在与民警发生人 

际纠葛后,怀恨在心,经过精心策划,有目标、有准备 

地实施暴力袭警犯罪的行为,或者是罪犯为了脱逃 

的目的,杀害民警获取警服或排除障碍,因此犯罪结 

果往往是罪犯事先设计好的,具有明显的预定性。 

罪犯预谋越久,准备越周全,袭警犯罪的隐蔽性就越 

强,危害就越大。狱内袭警的隐蔽性是由罪犯袭警 

的预谋性决定的。这种隐蔽 is ̄Dil了袭警犯罪发现 

的难度,监狱民警很难透过表象发现罪犯袭警的动 

机,使得这类犯罪难以掌控。 

(三)手段残忍,后果严重 

从目前我国监狱发生的袭警案件来看,罪犯袭 

警手段残忍,特别是脱逃袭警的案件,其野蛮、疯狂、 

残忍的程度更加突出。既有用木棍袭击民警头部致 

死的,也有用电线将民警活活勒死的,对执勤民警的 

人身安全危害极大。福建省闽西监狱罪犯李某、张 

某在家属办理会见手续后,由干警林某带至分监区 

办公室会见。在会见过程中,李、张二犯乘林某不 

备,用电线将林某勒死,驾驶林某的私人小车,冲出 

监狱大门脱逃。在这起案件中,罪犯本性凶狠残暴, 

作案手段极其野蛮、残忍。作案时肆无忌惮,心狠手 

毒,对犯罪对象肆意摧残、杀戮,可见他们具有凶残 

野蛮的暴力特征。 

二、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的前提:学会 

识别危险 

罪犯在实施袭警犯罪前,在心理和行为上往往 

有所流露,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犯罪者的行迹是 

可以发现的。因此,需要监狱干警主动出击、多方搜 

集、全面观察犯罪主体的活动,以高度的警觉、敏锐 

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犯罪线索,达到预测的目的。在 

预测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析,对可能 

导致狱内袭警的各种因素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有 

的放矢地制定有效防范对策。 

(一)心理危险 

据狱内袭警案件调查发现,袭警罪犯不仅多数 

属于抢劫、杀人的暴力型罪犯,而且文化水平低、技 

能差、家庭条件差,具有强烈的仇富、仇官心态。入 

狱后,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约束,使罪犯失去人身 

自由和丰厚的物质生活享受,罪犯心理与监狱环境 

必然发生对立冲突。 同时,罪犯关注的利益长期 

得不到解决,更能促使罪犯在私欲和利益的驱动下, 

实施脱逃、抢劫等暴力袭警行为。基层干警必须采 

取各种妥善的方法,随时掌握罪犯心理动态,明察罪 

犯实情,特别是对个别高危罪犯的心理动态更要时 

刻把握,定期给罪犯进行心理评定,对情绪波动较大 

的罪犯要讲究处理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排 

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对个别有攻击倾向或者心理、精 

神出现问题的罪犯要密切注意,对其言语、行动、人 

身能及时控制,防其突然袭警。狱内袭警案件中罪 

犯表现的心理危险,主要包括:其一,主观心理危险, 

此类犯人思想极端反动和落后,仇恨社会,无视法 

纪,胆大妄为。其危险动机往往深藏不露,不易觉 

察,但在其策划袭警行动的过程中则不可能不留痕 

迹。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信息,随时提高警惕,是可以 

预先掌握其动向的。其二,客观心理危险,也可以称 

作突发性危险。主要是由于客观因素而引发其袭警 

危险动机。如家人死亡、妻子提出离婚、干警管理不 

当或他犯的欺压等客观原因的刺激,使其思想上一 

时想不通而引发袭警暴力行为。对这类行为只要及 

时掌握情况,布置监控,做好工作,其危险是可以消 

除的。其三,心理疾病危险。神经系统患有疾病的 

犯人,在其精神病发作期间具有较大袭警危险,应严 

加看管。 

(二)目标危险 

目标危险指有些监狱干警本身具有一些吸引罪 

犯袭击的因素,有足以导致罪犯袭警犯罪动机的明显 

标志,使得其成为“合适”的犯罪目标。从被害人学 

来讲,这些人称为“易被害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自身 

具有的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特 

征而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构成的特殊群体。 例 

如,怀有脱逃袭警意图的罪犯,在物色其侵害对象时, 

往往选择符合犯罪条件的“合适人选”以及适合作案 

的犯罪实施场所。脱逃袭警旨在抢夺警服,虽然着警 

服的民警都会成为袭击的目标,但为了更有把握得 

逞,罪犯对作案目标都作了精心选择,以便找到易于 

得手的突破口。罪犯袭击的目标主要指向那些思想 

麻痹、缺乏警惕,或身材矮小、年老多病或刚刚从事监 

狱工作又缺乏对敌斗争经验的民警。如某监狱罪犯 

黄某为实施暴力越狱,将目标指向身材矮小、老弱多 

病的一名民警和一名工人,制造了袭警血案。 

在报复袭警犯罪中,监狱警察成为罪犯袭警的 

对象存在着目标诱发性。在监狱行刑过程中,改造 

与反改造的冲突和矛盾必然存在。在这种冲突中, 

罪犯袭击的目标一般是与自己有怨仇的民警,少数 

罪犯在与民警发生冲突后,特别是在受到批评教育 

或是惩罚后,怀恨在心,使之产生报复袭警的念头。 

(三)情景危险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正 

情景危险是指监狱 F警不幸陷于某种有利于罪 

而训练少,政策法律多而具体操作动作技术少,读文 

犯袭击之情景,从而让加害者有可乘之机。在狱内 

袭警案件中,这种被害情景是指出现有利于罪犯袭 

警的空问、时间或警力状态组成的犯罪情景,或是民 

警被引诱到适合于罪犯袭警的不利情景。在狱内袭 

警案件中,单一警力、密闭空问、特殊时段等因素都 

属于易感情景。如鹿泉监狱袭警案件中,服刑人员 

件容易实际操作难。一没时间,二没经费,造成了能 

文不能武、勇敢有余智慧不足的状况。l5 

(二)培养自我防护能力 

由于监狱干警长期在监狱工作,有少数干警存 

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之平时缺乏警体技能训 

练和防范措施,一旦发生袭警犯罪,有些干警防身制 

周某向民警报告,有一部手机藏在监舍。由于手机 

属于监狱管理中的一类违禁品,民警立即带领周某 

到监舍搜查,从而出现单一警力、密闭空间等有利于 

罪犯袭警的情景,造成该民警被袭死亡。再如,郴州 

监狱警察朱某在该区三楼管教室找罪犯邓某进行个 

别谈话教育时,邓某趁民警不备,用一木凳突然袭击 

其后脑,致其当场倒地昏迷不醒,后终因伤势过重牺 

牲,朱某当时所处场所就是一个易被袭击的情景。 

三、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危机意识 

监狱民警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 

被害预防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被害预防意识是指 

民警在监狱管理工作中,对可能遭受不法侵害及其 

严重后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警觉行为。“警惕应是 

警察的一种职业习惯,除了装备和训练之外,真正能 

救命的是个人安全意识。如果没有足够的警惕性, 

装备再好,训练再多也会被人轻易干掉。总之无论 

什么时候,眼睛要多看,耳朵要多听,培养自己的警 

察直觉。” 。 被害预防意识包含思维和行为两个层 

面。首先,在思维层面,被害预防意识是民警对袭警 

犯罪现象尤其是对自身是否会遭受袭击侵害以及遇 

害后果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一切被害预防意识 

的前提,一个人防范意识的强弱,完全取决于他对犯 

罪行为及其后果的认识程度。其次,在行为层面,民 

警被害预防意识不只是停留在对袭警犯罪的认识 

上,而是在这种I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警觉性 

敌的能力不强,有时不但没有制服罪犯,反而付出了 

生命。血的教训唤醒每位干警要充分认识到监狱工 

作的危险性,一定要时刻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强化 

自我防护能力。监狱应坚持实战训练为主的指导思 

想,制订和建立民警必需的体能和技能培训规划,提 

高民警的自身防护能力①。 

是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培训。监狱民警的自我 

防护意识差,必然会成为袭警中的牺牲者。二是进 

行自我防护判断能力的训练。自我防护意识的提 

高,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果一名警察对情 

况判断错误,就会导致自身伤亡。如在罪犯袭警情 

况发生时,应当使用什么样的警械武器来应对发生 

的情况,而且还要保证使用的应对手段在法律上、战 

术运用上是正确的,这种准确的判断能力,需要通过 

模拟情景的对抗训练来解决。三是进行防护装备熟 

练操作训练。每一名监狱警察上岗执勤时,必须按 

规定佩带防护装备。但先进的装备还需要有熟练的 

操作技能相配合。手铐、警棍等装备,必须放在随手 

就能拿到的地方,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要做到这 

点,需要对每一名监狱警察进行实战操作技术动 

作的训练。这些熟练使用防护装备的训练,对保护 

警察iq身安全极为重要,是自我防护训练中绝对不 

可忽视和缺少的内容。 

(三)强化单警装备 

针对当前狱内袭警案件多发的势头,要切实关 

行为。具体而言,民警被害预防意识其实就是要求 

监狱民警形成警惕意识、防范意识、观察意识、应变 

意识,目的是监狱民警嘲绕自身安全,在遭遇特殊事 

件、处于危险场合、应对敏感罪犯时所具有的敏锐观 

察力、迅速应变力和高度的戒备心理。目前,关于这 

种意识的培养问题还很突出,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王太元教授所言:这种意识的提高目前是教育多 

心爱护监狱民警,加大经费装备投入,改善一线民警 

的防护条件,提高其防护能力,减少伤害。在经费保 

障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警用装备,基层一线执法单 

位和民警,要配备有一定数量各类驱逐性、制服性、 

约束性警械,防御性装备和警用武器。目前,一些单 

位对民警防护装备的投入明显不足,防护装备陈旧 

简陋,与公安民警及发达国家的监狱警察相比警务 

装备十分落后,监狱民警除了携带老掉牙的对讲机 

① 据了解,天水益狱根倨司法邵监狱管理局通报的5起狱内袭警案件,结合监狱实际,拟定了“如何有效预防狱内袭警 

案件”的调研课题,成立了调研组,寻找预防袭警案件发生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调研组进行了巡回宣讲,从五个方面重点介绍 

了预防袭警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监狱民警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对监内袭警案件的思 

想认识和警惕性;及时清除可供罪犯袭警的工具等环境条件;值班警察预防袭警措施;警察带领罪犯列队行进时的预防袭警; 

生产现场警察预防袭警措施。 、 

第2期 孙延庆,费鹏煜,张颖: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以外,就只带着一张嘴,空着两只手参加到每天紧张 程度,这是监狱民警的职责。科学、高效的预警系 

而危险的执勤值班之中,难怪基层民警都戏称自己 

是玩“空手道”的。这科1装备器材的现状与现在的 

严峻狱情形势不相适应,与刑罚执行和民警执法的 

本身特性和要求不相符合,也与监狱民警人身安全 

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差距较大。所以监狱必须尽快 

配齐、配强、配精专用警戒具和警用防护器材(可参 

统,包括狱情预测、狱内侦查、危险甄别、教育转化、 

监管警戒设施和防控、应急措施等配套的预警系统。 

其次,要成立监狱暴力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 

心和应急防暴分队,制定多套符合实际、严密周详的 

《监狱处置突发袭警案件应急预案》,掌握对敌 .争 

照公安机关《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执行)①。在 

的主动权 .明确处置袭警犯罪应掌握的原则、方法 

及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 

民警预防袭警的器材装备中应提高科技含量。一般 到每个具体环节。确保一旦发牛突发事件,能立即 

来讲,监狱民警应配备的防护装备有:一是报警装 

启动预案,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备,在民警人身受到威胁和攻击的时刻,民警能及时 

再次,要强化干警的现场处置 监狱发牛暴力 

地把被害信息传递出去,除一般用的对讲机外,最好 

袭警案件需要一线警察立即行动,迅速出击,以强有 

配备按压式的单警报警装置;二是制服和自卫器械, 

力手段及时控制事态。一旦袭警案件发生,要启动 

如警棍和手铐等。有一定数量各类驱逐性、制服性、 

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措施,7支时予以控制 

约束性警械,防御性装备和警用武器。 

和制止。监狱警察在遭遇突发性暴力袭警时,幢当 

(四)提高干警现场处置能力 

沉着冷静、反应敏捷。监狱=r警必须能够迅速掌握 

首先,针对当前的狱内袭警形势,要建立预警防 

罪犯的真实意图,并迅速判断罪犯暴力所产生的后 

范机制,防患于未然。要不断适应罪犯袭警突发案 

果,从而准确回应罪犯的袭警行为。这些要求监狱 

件的新情况,提高监狱预测袭警狱情和处置罪犯袭 

干警头脑要灵活,要善于随机应变,要反应敏捷,正 

警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狱内袭警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确判断态势并做出同应。 

参考文献: 

[1]杨林.监狱袭警事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9). 

[2]童团结.戤内袭警的分析与丘对[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1). 

[3]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 

[4][5]江明月.袭警“风险社会”下的暴力冲动[EB/OL].新世纪周刊.hitp://xsjz.qikan.COn1.(2010 05—01) 

Research on the Individual Prevention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Prison 

SUN Yan—qing ;FEI Peng—yu ;ZHANG Ying 

(1,3.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Correctional Police,Baoding,Hebei 07 1000; 

2.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Tangshan,Hebei 063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situation of security is veu grim in prison.The incident of assanhitlg policemel1 COIl— 

tinues to rise and the consequences are extremely seriou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im situatior1 1he authol S con— 

sider that a police officer must learn to recognize danger.These are sotne speciifc measures fol’prmrention such as 

increasing sense of crisis,training self defense capability,strengthening single police equipment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olice officers on site disposa1. 

Key words:prison police;assaulting policemen;assaulting policemen in premeditation;individua1 pl’ex,,ention 

(责任编辑连春亮) 

①2006年8月初,公安部制定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规定了全国各级公安机关 

民警个人的基本装备配备。其中,十件必配装备:警服、伸缩警棍、手铐、催泪喷射器、强七手电、警用制式刀具、警用水壶、急 

救包、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 五件选配装备:防剌服、对讲饥、警务通、警用装备包、转轮手枪。除警目艮和警节装备包外,其他 

装备放在大小不同的l叟套内,由一簪多功能警用豫带串起,伴随民警执法执勤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邱问春)

第8卷第2期 

河南司法警官职、 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2010年6月 

June,2010 

Vo1.8 NO.2 

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孙延庆 ,费鹏煜 ,张颖。 

(1,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近年来,监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袭警案件发生率持续上升,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监狱 

警察预防袭警的基础是学会识别危险,预防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提高危机意识、培养自我防护能力、 

强化单警装备和提高干警现场处置能力,从而避免遭受罪犯的暴力袭击。 

关键词:监狱警察;暴力袭警;预谋性袭警;个体预防 

中图分类号:DF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3(2010)02—0010—04 

・ t一夺.+-々・夺・夺・专・÷・夺・专・ ・÷・÷・ ・夺・÷・幸・々・卡・寺・÷・专・ ・々・々・卡・专・审・÷・夺・串・专・专・专・串・牛・牛・ ・寺・+・幸・牛・夺・ ・ ・ 

暴力袭警案件频发是近些年狱内犯罪活动的新 

情况,它以突发性、暴力性和危害性被监狱工作人员 

高度重视。暴力袭警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 

仅是对警察个体的人身权利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对 

整个监狱执法环境的破坏,对国家行刑权力的公然 

挑衅。如2009年内蒙古第二监狱发生的“10・l7” 

暴力袭警越狱案件,引起中央和自治区领导高度重 

人身安全。尤其是监狱警察单独执勤,出现防范漏 

洞而牺牲,如内蒙古第二监狱的袭警案件,教训惨 

痛,因此,监狱领导和广大民警必须高度重视,并且 

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确保监狱的稳定和监狱 

警察的人身安全。 

(二)动机复杂,难以掌控 

从作案动机来看,狱内袭警案件基本可以分为 

视,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尽快侦破此案。案件经各大 

媒体的报道,一度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事件。 

对于狱内袭警犯罪的预防,尽管监狱采取狱情分析、 

危险犯控制、狱内侦查等手段,狱内袭警案件依然频 

发,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两种:预谋性袭警和激情性袭警。激情性袭警是指 

罪犯因一时的恼怒、气愤实施袭警行为。少数罪犯 

脾气暴躁,易于冲动,对干警的批评、处理不服,恼羞 

成怒,对干警实施袭击行为。如某监狱罪犯王某在 

厂区劳动时私自泡方便面,执勤民警指出后该犯不 

予理睬,民警让其离开,该犯还恶语顶撞:“我就是 

狱内袭警犯罪预防的迫切性 

(一)发案频繁,形势严峻 

不出去,你能拿我怎么样!”并动手打民警,被当场 

制止。这种袭警行为往往是在监狱民警管教过程 

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有效的交流造成的,有时是由 

于当事民警不能理性对待罪犯的对抗行为和过激言 

辞,采用强硬态度,反而刺激了罪犯的逆反心理,导 

致矛盾激化。激情性袭警犯罪,罪犯的注意力只在 

感情的发泄,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但这类袭警犯 

近年来,监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押犯成分构成 

日趋复杂,其中暴力犯罪、流窜犯罪、毒品犯罪、具有 

黑社会性质恶势力团伙犯罪、经济犯罪等呈明显上 

升趋势,监狱袭警案件发生率持续上升。有资料表 

明:1995~2000年,监狱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牺牲的 

就有169人,因公伤残的达919人。…监狱袭警事件 

频繁发生对监狱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 

计,2003年至2005年全国监狱发生的13起袭警案 

件中,为了脱逃袭警的占78.6%,为报复而袭警的 

罪危害性一般较小,警察注重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 

培养,提高现场的紧急处置水平,就能使激情性袭警 

犯罪得到及时的控制。 

占18.7%。狱内袭警,不仅会挫伤监狱民警的士气 

和工作积极性,减损执法效果,而且弱化了监狱机关 

的执法权威,严重威胁了监狱的稳定和监狱警察的 

收稿日期:2010—04—10 

预谋性袭警行为的动机主要出自报复或脱逃 

等,预谋时间长,犯罪后果严重,对民警危害较大,往 

往造成民警的死亡,是狱内袭警犯罪防范的重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09年院级青年教师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Q200901。 

作者简介:1.孙延庆(1976一),男,河北邯郸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2.费鹏煜(1981一),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煤 

炭医学院讲师;3.张颖(1976一),女,安徽蚌埠人,中央司涛警官学院教师 

第2期 孙延庆,费鹏煜,张颖: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监管警戒设施的逐步完善,罪犯脱逃越 

来越不容易。于是,有的罪犯图谋袭击门卫干警,强 

行脱逃;有的罪犯图谋杀害干警,着警服,伪装脱逃; 

有的罪犯图谋劫持干警暴力越狱。内蒙古自治区第 

二监狱的袭警脱逃案件中,罪犯预谋长达一年多的 

时间。预谋性暴力袭警犯罪是罪犯在与民警发生人 

际纠葛后,怀恨在心,经过精心策划,有目标、有准备 

地实施暴力袭警犯罪的行为,或者是罪犯为了脱逃 

的目的,杀害民警获取警服或排除障碍,因此犯罪结 

果往往是罪犯事先设计好的,具有明显的预定性。 

罪犯预谋越久,准备越周全,袭警犯罪的隐蔽性就越 

强,危害就越大。狱内袭警的隐蔽性是由罪犯袭警 

的预谋性决定的。这种隐蔽 is ̄Dil了袭警犯罪发现 

的难度,监狱民警很难透过表象发现罪犯袭警的动 

机,使得这类犯罪难以掌控。 

(三)手段残忍,后果严重 

从目前我国监狱发生的袭警案件来看,罪犯袭 

警手段残忍,特别是脱逃袭警的案件,其野蛮、疯狂、 

残忍的程度更加突出。既有用木棍袭击民警头部致 

死的,也有用电线将民警活活勒死的,对执勤民警的 

人身安全危害极大。福建省闽西监狱罪犯李某、张 

某在家属办理会见手续后,由干警林某带至分监区 

办公室会见。在会见过程中,李、张二犯乘林某不 

备,用电线将林某勒死,驾驶林某的私人小车,冲出 

监狱大门脱逃。在这起案件中,罪犯本性凶狠残暴, 

作案手段极其野蛮、残忍。作案时肆无忌惮,心狠手 

毒,对犯罪对象肆意摧残、杀戮,可见他们具有凶残 

野蛮的暴力特征。 

二、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的前提:学会 

识别危险 

罪犯在实施袭警犯罪前,在心理和行为上往往 

有所流露,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犯罪者的行迹是 

可以发现的。因此,需要监狱干警主动出击、多方搜 

集、全面观察犯罪主体的活动,以高度的警觉、敏锐 

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犯罪线索,达到预测的目的。在 

预测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析,对可能 

导致狱内袭警的各种因素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有 

的放矢地制定有效防范对策。 

(一)心理危险 

据狱内袭警案件调查发现,袭警罪犯不仅多数 

属于抢劫、杀人的暴力型罪犯,而且文化水平低、技 

能差、家庭条件差,具有强烈的仇富、仇官心态。入 

狱后,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约束,使罪犯失去人身 

自由和丰厚的物质生活享受,罪犯心理与监狱环境 

必然发生对立冲突。 同时,罪犯关注的利益长期 

得不到解决,更能促使罪犯在私欲和利益的驱动下, 

实施脱逃、抢劫等暴力袭警行为。基层干警必须采 

取各种妥善的方法,随时掌握罪犯心理动态,明察罪 

犯实情,特别是对个别高危罪犯的心理动态更要时 

刻把握,定期给罪犯进行心理评定,对情绪波动较大 

的罪犯要讲究处理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排 

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对个别有攻击倾向或者心理、精 

神出现问题的罪犯要密切注意,对其言语、行动、人 

身能及时控制,防其突然袭警。狱内袭警案件中罪 

犯表现的心理危险,主要包括:其一,主观心理危险, 

此类犯人思想极端反动和落后,仇恨社会,无视法 

纪,胆大妄为。其危险动机往往深藏不露,不易觉 

察,但在其策划袭警行动的过程中则不可能不留痕 

迹。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信息,随时提高警惕,是可以 

预先掌握其动向的。其二,客观心理危险,也可以称 

作突发性危险。主要是由于客观因素而引发其袭警 

危险动机。如家人死亡、妻子提出离婚、干警管理不 

当或他犯的欺压等客观原因的刺激,使其思想上一 

时想不通而引发袭警暴力行为。对这类行为只要及 

时掌握情况,布置监控,做好工作,其危险是可以消 

除的。其三,心理疾病危险。神经系统患有疾病的 

犯人,在其精神病发作期间具有较大袭警危险,应严 

加看管。 

(二)目标危险 

目标危险指有些监狱干警本身具有一些吸引罪 

犯袭击的因素,有足以导致罪犯袭警犯罪动机的明显 

标志,使得其成为“合适”的犯罪目标。从被害人学 

来讲,这些人称为“易被害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自身 

具有的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特 

征而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构成的特殊群体。 例 

如,怀有脱逃袭警意图的罪犯,在物色其侵害对象时, 

往往选择符合犯罪条件的“合适人选”以及适合作案 

的犯罪实施场所。脱逃袭警旨在抢夺警服,虽然着警 

服的民警都会成为袭击的目标,但为了更有把握得 

逞,罪犯对作案目标都作了精心选择,以便找到易于 

得手的突破口。罪犯袭击的目标主要指向那些思想 

麻痹、缺乏警惕,或身材矮小、年老多病或刚刚从事监 

狱工作又缺乏对敌斗争经验的民警。如某监狱罪犯 

黄某为实施暴力越狱,将目标指向身材矮小、老弱多 

病的一名民警和一名工人,制造了袭警血案。 

在报复袭警犯罪中,监狱警察成为罪犯袭警的 

对象存在着目标诱发性。在监狱行刑过程中,改造 

与反改造的冲突和矛盾必然存在。在这种冲突中, 

罪犯袭击的目标一般是与自己有怨仇的民警,少数 

罪犯在与民警发生冲突后,特别是在受到批评教育 

或是惩罚后,怀恨在心,使之产生报复袭警的念头。 

(三)情景危险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正 

情景危险是指监狱 F警不幸陷于某种有利于罪 

而训练少,政策法律多而具体操作动作技术少,读文 

犯袭击之情景,从而让加害者有可乘之机。在狱内 

袭警案件中,这种被害情景是指出现有利于罪犯袭 

警的空问、时间或警力状态组成的犯罪情景,或是民 

警被引诱到适合于罪犯袭警的不利情景。在狱内袭 

警案件中,单一警力、密闭空问、特殊时段等因素都 

属于易感情景。如鹿泉监狱袭警案件中,服刑人员 

件容易实际操作难。一没时间,二没经费,造成了能 

文不能武、勇敢有余智慧不足的状况。l5 

(二)培养自我防护能力 

由于监狱干警长期在监狱工作,有少数干警存 

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之平时缺乏警体技能训 

练和防范措施,一旦发生袭警犯罪,有些干警防身制 

周某向民警报告,有一部手机藏在监舍。由于手机 

属于监狱管理中的一类违禁品,民警立即带领周某 

到监舍搜查,从而出现单一警力、密闭空间等有利于 

罪犯袭警的情景,造成该民警被袭死亡。再如,郴州 

监狱警察朱某在该区三楼管教室找罪犯邓某进行个 

别谈话教育时,邓某趁民警不备,用一木凳突然袭击 

其后脑,致其当场倒地昏迷不醒,后终因伤势过重牺 

牲,朱某当时所处场所就是一个易被袭击的情景。 

三、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危机意识 

监狱民警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 

被害预防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被害预防意识是指 

民警在监狱管理工作中,对可能遭受不法侵害及其 

严重后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警觉行为。“警惕应是 

警察的一种职业习惯,除了装备和训练之外,真正能 

救命的是个人安全意识。如果没有足够的警惕性, 

装备再好,训练再多也会被人轻易干掉。总之无论 

什么时候,眼睛要多看,耳朵要多听,培养自己的警 

察直觉。” 。 被害预防意识包含思维和行为两个层 

面。首先,在思维层面,被害预防意识是民警对袭警 

犯罪现象尤其是对自身是否会遭受袭击侵害以及遇 

害后果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一切被害预防意识 

的前提,一个人防范意识的强弱,完全取决于他对犯 

罪行为及其后果的认识程度。其次,在行为层面,民 

警被害预防意识不只是停留在对袭警犯罪的认识 

上,而是在这种I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警觉性 

敌的能力不强,有时不但没有制服罪犯,反而付出了 

生命。血的教训唤醒每位干警要充分认识到监狱工 

作的危险性,一定要时刻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强化 

自我防护能力。监狱应坚持实战训练为主的指导思 

想,制订和建立民警必需的体能和技能培训规划,提 

高民警的自身防护能力①。 

是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培训。监狱民警的自我 

防护意识差,必然会成为袭警中的牺牲者。二是进 

行自我防护判断能力的训练。自我防护意识的提 

高,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果一名警察对情 

况判断错误,就会导致自身伤亡。如在罪犯袭警情 

况发生时,应当使用什么样的警械武器来应对发生 

的情况,而且还要保证使用的应对手段在法律上、战 

术运用上是正确的,这种准确的判断能力,需要通过 

模拟情景的对抗训练来解决。三是进行防护装备熟 

练操作训练。每一名监狱警察上岗执勤时,必须按 

规定佩带防护装备。但先进的装备还需要有熟练的 

操作技能相配合。手铐、警棍等装备,必须放在随手 

就能拿到的地方,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要做到这 

点,需要对每一名监狱警察进行实战操作技术动 

作的训练。这些熟练使用防护装备的训练,对保护 

警察iq身安全极为重要,是自我防护训练中绝对不 

可忽视和缺少的内容。 

(三)强化单警装备 

针对当前狱内袭警案件多发的势头,要切实关 

行为。具体而言,民警被害预防意识其实就是要求 

监狱民警形成警惕意识、防范意识、观察意识、应变 

意识,目的是监狱民警嘲绕自身安全,在遭遇特殊事 

件、处于危险场合、应对敏感罪犯时所具有的敏锐观 

察力、迅速应变力和高度的戒备心理。目前,关于这 

种意识的培养问题还很突出,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王太元教授所言:这种意识的提高目前是教育多 

心爱护监狱民警,加大经费装备投入,改善一线民警 

的防护条件,提高其防护能力,减少伤害。在经费保 

障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警用装备,基层一线执法单 

位和民警,要配备有一定数量各类驱逐性、制服性、 

约束性警械,防御性装备和警用武器。目前,一些单 

位对民警防护装备的投入明显不足,防护装备陈旧 

简陋,与公安民警及发达国家的监狱警察相比警务 

装备十分落后,监狱民警除了携带老掉牙的对讲机 

① 据了解,天水益狱根倨司法邵监狱管理局通报的5起狱内袭警案件,结合监狱实际,拟定了“如何有效预防狱内袭警 

案件”的调研课题,成立了调研组,寻找预防袭警案件发生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调研组进行了巡回宣讲,从五个方面重点介绍 

了预防袭警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监狱民警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对监内袭警案件的思 

想认识和警惕性;及时清除可供罪犯袭警的工具等环境条件;值班警察预防袭警措施;警察带领罪犯列队行进时的预防袭警; 

生产现场警察预防袭警措施。 、 

第2期 孙延庆,费鹏煜,张颖:监狱警察个体预防袭警犯罪的对策分析 

以外,就只带着一张嘴,空着两只手参加到每天紧张 程度,这是监狱民警的职责。科学、高效的预警系 

而危险的执勤值班之中,难怪基层民警都戏称自己 

是玩“空手道”的。这科1装备器材的现状与现在的 

严峻狱情形势不相适应,与刑罚执行和民警执法的 

本身特性和要求不相符合,也与监狱民警人身安全 

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差距较大。所以监狱必须尽快 

配齐、配强、配精专用警戒具和警用防护器材(可参 

统,包括狱情预测、狱内侦查、危险甄别、教育转化、 

监管警戒设施和防控、应急措施等配套的预警系统。 

其次,要成立监狱暴力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 

心和应急防暴分队,制定多套符合实际、严密周详的 

《监狱处置突发袭警案件应急预案》,掌握对敌 .争 

照公安机关《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执行)①。在 

的主动权 .明确处置袭警犯罪应掌握的原则、方法 

及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 

民警预防袭警的器材装备中应提高科技含量。一般 到每个具体环节。确保一旦发牛突发事件,能立即 

来讲,监狱民警应配备的防护装备有:一是报警装 

启动预案,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备,在民警人身受到威胁和攻击的时刻,民警能及时 

再次,要强化干警的现场处置 监狱发牛暴力 

地把被害信息传递出去,除一般用的对讲机外,最好 

袭警案件需要一线警察立即行动,迅速出击,以强有 

配备按压式的单警报警装置;二是制服和自卫器械, 

力手段及时控制事态。一旦袭警案件发生,要启动 

如警棍和手铐等。有一定数量各类驱逐性、制服性、 

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措施,7支时予以控制 

约束性警械,防御性装备和警用武器。 

和制止。监狱警察在遭遇突发性暴力袭警时,幢当 

(四)提高干警现场处置能力 

沉着冷静、反应敏捷。监狱=r警必须能够迅速掌握 

首先,针对当前的狱内袭警形势,要建立预警防 

罪犯的真实意图,并迅速判断罪犯暴力所产生的后 

范机制,防患于未然。要不断适应罪犯袭警突发案 

果,从而准确回应罪犯的袭警行为。这些要求监狱 

件的新情况,提高监狱预测袭警狱情和处置罪犯袭 

干警头脑要灵活,要善于随机应变,要反应敏捷,正 

警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狱内袭警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确判断态势并做出同应。 

参考文献: 

[1]杨林.监狱袭警事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9). 

[2]童团结.戤内袭警的分析与丘对[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1). 

[3]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 

[4][5]江明月.袭警“风险社会”下的暴力冲动[EB/OL].新世纪周刊.hitp://xsjz.qikan.COn1.(2010 05—01) 

Research on the Individual Prevention of Assaulting Police in Prison 

SUN Yan—qing ;FEI Peng—yu ;ZHANG Ying 

(1,3.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Correctional Police,Baoding,Hebei 07 1000; 

2.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Tangshan,Hebei 063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situation of security is veu grim in prison.The incident of assanhitlg policemel1 COIl— 

tinues to rise and the consequences are extremely seriou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im situatior1 1he authol S con— 

sider that a police officer must learn to recognize danger.These are sotne speciifc measures fol’prmrention such as 

increasing sense of crisis,training self defense capability,strengthening single police equipment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olice officers on site disposa1. 

Key words:prison police;assaulting policemen;assaulting policemen in premeditation;individua1 pl’ex,,ention 

(责任编辑连春亮) 

①2006年8月初,公安部制定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规定了全国各级公安机关 

民警个人的基本装备配备。其中,十件必配装备:警服、伸缩警棍、手铐、催泪喷射器、强七手电、警用制式刀具、警用水壶、急 

救包、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 五件选配装备:防剌服、对讲饥、警务通、警用装备包、转轮手枪。除警目艮和警节装备包外,其他 

装备放在大小不同的l叟套内,由一簪多功能警用豫带串起,伴随民警执法执勤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