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孔同)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5篇
第一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今天,我们踏上了去旅顺日俄监狱的车,天空晴朗,沐浴阳光,
车在平坦的道路上奔驰,也许是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我很期待,对
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包着一丝 好奇和期盼。下了车,不是很大的门
脸,匆匆买完票,检完票,我们就进去了,很狭窄的路,还有路线图,
站在监狱里,一堵高高的红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挡住了 外面的一缕
缕阳光,挡住了一个个渴望自由的灵魂。里面一片草地,枯黄的小草
无力的挣扎着,在篱笆里有一朵白花,渲染着悲凉。
走进日俄监狱,首先看到的是挂着各种颜色囚服的检身室。为防
止犯人携带武器等,入监时每个人都要脱光衣服,穿上土红色的囚衣。
有些人刑期长,经过几年后,看守认为其表现好的话就给换上深蓝色
囚衣。据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旅顺。1941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疯狂逮捕抗日战士和爱国同胞,从东北、
华北等地用列车押送到旅顺监狱囚禁。当这些“囚犯”做完工后,就
要脱光衣服,经过一番赤裸裸的几乎没有人性的检查,之后才能穿上
这些分等级的衣服。
监狱里,一条狭窄的走道,两边是用粗铁棍隔开的牢房.日俄监狱
的牢房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型,在每间面积仅十几平方米左右的牢房
里,往往要关押七八个人,里面所有的生活用具就只有一个饭桶和一
个粪桶.夏天牢房里闷热,空气混浊,里面有马桶的臭味、东西发霉腐
烂的气味,加上蚊子叮、虱子咬,让人不堪忍受。一旦瘟疫流行,许
多人便被夺去了生命。冬天,监狱里很冷,牢房里没有取暖设备,墙
壁上结着厚厚的冰霜,每个人身上穿的仅仅是能遮住身体的薄薄的囚
衣以及一条不足二尺宽的薄褥子铺在地板上,被子同样又薄又短,无法
御寒。每个人身上穿的仅仅是能遮住身体的薄薄的囚衣!据说在这里
冬天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我们上了二楼的“刑讯室”,这里摆放着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东
西:鞭子、捆人用的木架、还有一个“火”字形的老虎凳。当年那些
爱国同胞在这里过着非人的生 活,日本鬼子剥光犯人们的衣服,将他
们强行捆绑在老虎凳上,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等伤口结疤了以后,再
用竹签把这些伤疤挑开,浇上辣椒水„„就这样反反复 复,我们的同胞
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等到合适的时候,他们就将被送到“绞刑室”惨杀。
但是,酷刑的折磨并没有让共产党人失去信念,有一种狱中诗写得好:
“共 产党人志气雄,狱中磨难自从荣。仰天长叱腔中血,染上红旗旗
更红!”
绞刑室里的场面更是令人震惊!从房顶上身下来一根铁钩,下面
是一个高台,高台的中间是用木头做的一扇可以打开的小门。小门的
下面放着一个大木桶。“犯人” 被送到绞刑室首先诱法医验明正身,
然后便被一条绳子套住脖子挂到铁钩上,这时脚还可以踩到木板上,
突然一下木板被打开,一下子人就悬空了。不用几分钟的功 夫“犯人”
就被绞死。在被验明确实死亡之后,把绳子割断,尸体就掉进下面的
木桶里,然后就被送到东山墓地掩埋。现场陈列着一个60年代被发掘
出的木桶,里 面只剩下一具卷曲的白骨!国家危亡,民不聊生,旅顺
城内尸殍遍野、血流漂杵。面对这一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没有放弃过
振兴祖国的信念,他们顽强的同外来侵略者做着斗争。1944年 秋,8
工厂被关押者集体越狱,用半把剪刀刺死看守,冲出北大门。勇于反
抗的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使旅顺监狱解体。这座罪恶的
监狱终于不再是 人间的地狱了,但她却时时警醒着我们。
走出日俄监狱,我们的心情无比的沉重,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日本
人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悲痛之后,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
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软弱,我们 的家园曾被列强的铁蹄践踏;因为软
弱,我们的同胞曾在侵略者的弹炮声中血肉模糊;因为软弱,东亚病
夫的帽子我们带了多少年;因为软弱啊,我们的国家风雨飘 零。然而,
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我们用反抗证明着我们的存在,我
们用顽强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证明了我们的不屈不挠。终于,在
今天我们用我 们势不可挡的发展潜力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强大。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站在这已经沉寂的旧址门前,有着无限的
悲壮,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只剩下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历史已是过
去,未来还要我们打造,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已经不再是软弱
的了,走出历史,我们中华民族会更加坚强,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盛!
第二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2012年10月14日,在我院东软支部党组织的组织下,我们班的
所有党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党内活动,进行党内学习,这次活动主题
是缅怀革命英烈——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早上八点多钟我们从大
连东软河口软件园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旅顺,来
到了日俄监狱旧址,来到了这个曾经残害无数革命英烈的地方。一踏
入监狱的高墙,我便没有来由的感到一阵窒息。
这是由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列强
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我沉重的迈了进去。
我们首先来到了检身室,一排排的木架子上,挂满了单薄、破旧
的现已经退了色的囚衣。当时,犯人在去劳作前,要脱下衣服高举双
手跨过横栏,换上工作服再去劳作,回来也是如此。看着那些衣服,
我忽然感觉那些囚衣有了生气,好像在代替他们的主人,诉说那个时
代的屈辱。
检身室紧挨着牢房,一走进去,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让我冷
冷的颤抖了一下,这儿视乎只能用阴暗、不见天日来形容,牢房中的
小窗和每层楼地板上的透气网照进来的光,只能衬托的这儿更为晦暗。
我在一间牢房的铁门向内望去,里面有两个木桶,一个马桶,一个饭
桶,而这十多平方的小房子里,竟要关押8—10个犯人。墙上贴了一
张中、朝、日三国文字写成的狱规,有什么不准说话,不准倚墙,不
准对面,不准向外张望或走动等一堆荒诞的规定,于是,我便不难想
像出当时的监狱里,近十个人抱膝而坐,不敢正视别人,不敢说话,
只能呆滞地凝望着地面的死气沉沉的样子,整个牢房犹如一个安静的
坟墓,也许只有狱官巡视的脚步、偶尔的训斥及犯人被毒打时的惨叫
声叫做点缀吧!这个阴冷潮湿的地方,又不知冻死、饿死或被打死了
多少仁人志士呢!这儿还有暗牢,入口仅有五十厘米高,外面又加了
铁门,二平方米多的空间里,只有一个小洞供监狱官监视,用来关押
“严重违犯狱规”的犯人。
接下来是刑讯室,墙上挂着说明,刑具的种类用法等,还有当年
在这儿关押过的犯人的照片,身上有些部位已被毒打变形,这儿最残
酷的刑具之一是“老虎凳”,犯人趴上后,塞住嘴巴,不准发出惨叫,
毒打后挑开伤疤,淋辣椒水。。。中、日、俄、朝乃至埃及一些反侵
略的爱国人士,都在这儿受尽了凌辱。
当我从这座监狱大楼出来时,胸腔中像被什么东西沉甸甸的填埋,
闷得喘不过气来,脑海中也被一种复杂又不可名状的情绪纠结。走出
监狱楼,外面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青青的小草边有一块石碑,上面
记载着日本投降后第二天,五位爱国的中国共产党员,从这条路上奔
赴刑场,壮烈牺牲。于是,我便觉得这阳光、小草也就不再美好了,
如果这难得一见的美好是通向死亡的前奏,怎能不让人更难受呢?
绞刑室很简单,几根绳索,犯人站在活门板上,脖子上套上绳子,
活门板忽然打开,犯人向下一坠,便勒死了,装在下面的木桶里,埋
到山上,绞刑架前放着一具装在木桶里的挖掘出来的白骨,森然闪着
白光,控诉着列强犯下的滔天罪行。
若说在这狱中,在这飘满亡灵的狱中有什么能给我力量和慰籍的
话,那就是狱中的仁人志士流下的诗篇。“铁门每日弯腰入,人自愁
容我笑颜”的乐观,“为党捐躯甘一死,磷光夜夜照神州”的气概,
“不因囹囵改信念”的坚定。。。这些满腔热血的诗像黑暗中的火光,
让我在敬畏中明白: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爱国志士,我们中国才
能在一次次的炮火中屹立吧!
将所有的遗址和遗物都看过之后,心情说不出的沉重,走出监狱
旧址,望着现代化的新城市,心中的情感起伏不定。同学们眼神凝重,
互相望了望,心中那份悲壮、激烈、愤怒的感情久久无法释怀。这种
情感催人奋进,激人向上!让我们从灵魂深处真正感受到一种前进的
动力,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想对长眠于这里的烈士说很多话,
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能说些什么呢!语言是那样的苍白,纪念碑
呢?纵使是一次平凡的殉难,都会令后人纪念一生!而我们,作为二
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只能以火热的生命,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和钢铁般的身躯告慰先烈,从今以后,绝不允许外国强盗侵入!绝不
允许外国军人踏入国门半步,绝不允许!
这次活动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我们如今生长在和平的年代,幸
福地在象牙塔中尽情地汲取着知识,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
都是祖国的先烈们用坚强的生命和顽强的意志换来的。正是有了祖国
几代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得付出与奉献,才有了今日强大的祖国。
我们身为祖国的未来,身上的担子是很沉重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用自己的劳动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历史在那里,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什么,它见证着一次又一
次的变迁、改革、兴衰,它用它的存在让后人记得这幸福生活的来之
不易。藏在历史中的印记,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身
边的每一个亲人朋友,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牺牲,用一颗伟大、
宽容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的不愉快,面对我们美丽未知的未来。
藏在历史中的印记,见证历史的变迁;藏在历史中的印记,见证
人性的善与恶;藏在历史中的印记,预知美好的未来。
汇报人:李俊 2012年10月20日
第三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及白玉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及白玉山有感
一段悲惨史,一片虔诚心,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
—题记
今年五一我和小伙伴们进行了旅顺日俄监狱和白玉山一日游,此
次出行让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更多地了解,更加深刻的感受
到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艰辛道路,而且对旅顺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日俄监狱,监狱有三层,看着阴森森的,牢房
有检身室、刑讯室和绞刑室。在每间牢房的墙壁上,还贴有一张日、
韩、中三国文字的狱规。《狱规》共有11条:“不准说话,不准对面,
不准倚墙,不准向外张望和走动„„”,一旦违反狱规,就要遭受看守
毒打。在检身室里,一些碗筷被陈列在橱窗里,餐具被分为七等,有
七个不同厚度的木模具,把木模具放入铁桶后再盛饭。这样7类的只
能乘约2两饭了。中国犯人在这里受到最严酷的迫害。监狱规定,日
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韩国犯人可以吃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
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国人如果吃了白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
处罚。检身室。囚犯先脱下囚衣,然后全身赤裸高举双手跨过木杠,
换上工作服后去监狱内的各种车间劳作。下班后再赤裸身体跨过木杠,
换上囚服。囚服。红色为刚入狱或表现一般的犯人。表现好的犯人可
以穿上灰色囚服。在监狱二楼的行刑室。行刑时,受刑者被剥光衣服,
俯卧在“火”字型的虎凳上,四肢被皮带勒紧,看守使用灌满了铅条
的竹条抽打,这叫“笞刑”。每隔一天打一次,因伤口好不了,最后
就会形成一道深沟。当时的《关东州刑法令》规定,笞刑只能用于毒
打中国人,而不用于日本犯人。每只脚带的圆球形脚镣每个约重8公
斤。我们还参观了绞刑室内展出的桶棺、日本鬼子用白布蒙住他们的
面部,用绳索将其勒死。当他们死了以后,可恨的日本鬼子仍然不肯
罢休,将他们头朝下丢进木桶内,然后把尸体扔进深山野林让野狼嘶
咬他们的身体。据说,这代表着小日本要让中国人民永世不得翻身„„
日军占领满洲期间围剿抗日力量的统计数字,尤其是其阵亡比,让我
深感反日抗日之惨烈和艰难。以辑安地区为例。抵抗力量死217人,
伤77人,俘虏103人,投降80人,才换来日方死6人,伤17人的
代价。然而100次战斗的数字,也展现了铁蹄统治下的抗日烽火的不
屈不挠。然后我们又参观了近年打捞出海的舰炮、日俄战争有关实物
展、专为关押安重根而修建的红砖房和日本战犯回访中国时的谢罪碑
文。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白玉山,春天的白玉山郁郁葱葱,往下看又可
以将远处的海景尽收眼底。难以想象如此美丽的山河竟长期被外国势
力侵占。白玉山塔也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为纪念在旅顺战死的日军官兵
在此兴建的——时名“表忠塔”,高高的耸立在白玉山上。日俄战争
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
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
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表忠塔”于1907年开工,到1909年建
成,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耗资25万日元,建塔工人20000名。该塔
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
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改为
“白玉山塔”。据说在 1953年,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多洛
维奇·赫鲁晓夫访问旅顺时,曾经蛮横无理地要求将白玉山塔拆除,并
用其“原汤原料”,在对面的黄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
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将领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
总理断然严辞拒绝。周总理说:“中国的领土,决不能再给任何外国
侵略者竖牌立传”。为周总理喝彩!
从白玉山下来,我和同伴默默无言。我们都在心中默默的感慨,
中国人民在近现代为争取民族独立,抵御外敌入侵流了太多的血。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任凭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争夺对中国的
侵略权,而东北三省的中国人民沦为帝国主义之争的炮灰,被肆意的
残杀迫害,连作为囚犯都要被划为末等。国弱,人命就贱了。而在各
国势力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封建腐朽的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下,中国
的仁人志士是何等的不易才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一段悲惨
史,一片虔诚心,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日本是一个岛国,扩张侵略
是它必走的路,而作为地大物博只有一水之隔的中国必定是它首先觊
觎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还有现在呼声很高的抵制
日货运动,我希望我们不只是一种口号和形式,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
的,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日本大和民族有
其先天的劣根性:无视生命,把侵略作为正义。而俄罗斯在最近的亚
信峰会上与中国签订了400万亿天然气合同,不少网民指责俄罗斯在
中国侵占中国的土地上开采天然气来卖给中国,并且,并不是以同盟
优惠价卖出,可见俄罗斯也并非善类。中国当下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关
键时期,而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小国开始觊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
地挑衅,中国不仅要保持着警醒,更要以史明智,决不能走清政府的
老路,坚决保卫中国的每一寸领土。我们大学生更是社会前进的先锋
队,我们要以身作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忘先辈们为我们今天幸
福的生活所流的血和泪,以先辈为榜样,时刻准备为捍卫祖国做出自
己的贡献。
第四篇: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已经有点疲倦的我们坐在学校的校车
上,欣赏着车窗外阳光普照下的茂盛生长着的绿树红花,和路边的为
游客们精心准备的各种园艺雕塑等。在旅顺上学已经两年了,要不是
看到这里我差一点忘了,旅顺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风景秀丽,是著
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它也是承载了中国近代屈辱史历史名城。
“你发现了吗?这里的景色有种很宁静的美感!”“对啊,我想
正是应为它曾鉴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才使它比别的旅游地区
显得更深邃,更沉稳,有历史的厚重感,日俄监狱快到了哦!准备下
车吧!”周围同学的提醒使我意识到,下一个目的地是日俄监狱。我
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心情好像从夏威夷的海滩上一下跌落到阿富汗的
战场。小的时候看各种抗日题材的电影的时候就知道,其中对犯人的
花样百出的酷刑,想想让人不寒而栗。因为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来
之前专业课老师还开玩笑说:参观完,恐怕你会放弃学日语的。每天
接触日本文化的我,今天来到这里,不知为什么,隐隐约约有一点的
愧疚。就这样,我带着复杂的心情下了车。准备接受着来自历史的洗
礼。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监
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
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场。监狱围墙外,
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
22.6万平方米。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
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而且中国人受得毒害最
深。
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座漂亮的白色洋房,那种优雅很难与阴森
的监狱联想到一起。就好像是近代的中国一样,入侵过来的帝国主义
们在中国过着的养尊处优的奢靡的生活,而完全不会顾及此时中国人
民受的压迫和蹂躏,不会顾及亿万中国人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那
份屈辱。往前走我们进入了监狱的大门,门口的阿姨高高瘦瘦的,穿
着素色的制服,一脸严肃。我内心不禁一颤,仿佛顺着时光机穿越回
到了一百年前的这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一个中国的囚犯的心情,感受
到了那是笼罩在所有中国人民身上的屈辱。我们沿着小路走进了关押
犯人的地方。小路边已经不再是盛夏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而是荒芜
的杂草野花,一种令人厌倦的了无生机。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地点是检身室,听讲解员说,每天,被监禁的
人们每天要两次过这个“鬼门关”。囚犯先脱下囚衣,然后全身赤裸
高举双手跨过木杠,换上工作服后去监狱内的各种车间劳作。下班后
再赤裸身体跨过木杠,换上囚衣。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排排的破烂儿
单薄的囚衣,大概有三种颜色橘色,蓝色和白色,当然也许因为时间
太久,颜色几乎已经褪的干净。看着这一排排的囚衣,我一下子严肃
起来,这些衣服好像是在默默地暗示这一种超越肉体的痛苦,无法言
喻的悲愤。我拿起相机,想记录一下这历史的证据,但不知什么心情
让我放弃了这一举动。我在做什么呢?也许此时已经被这里的气氛吸
引了的我,很难再以游客的身份参观,我没法举起相机对着面前受尽
屈辱与折磨的那些中国人的狱衣拍照。我不想参观同胞们曾经的痛苦,
而是想静静地感受,此时的我该给予的也许只有同情和祝福的沉默。
顺着阴暗狭小的通道,我们来到了,监狱的牢房,如我们之前想
的那样,牢房里没有床,只有几个木桶和几双草鞋。空间狭小闭塞,
冬冷夏热,犯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在一个屋子里完成,条件及其恶
劣。讲解员特别说道,刺杀伊藤博文的朝鲜民主英雄安重根的牢房也
在旅顺监狱。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狱规的人会被关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
的一平见方的小黑屋子里,里面及其潮湿阴冷,有许多在这里关押的
犯人因为长时间待在黑暗的环境下,被放出来后受到强光的刺激而双
目失明。监狱规定,日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韩国犯人可以吃
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国人如果吃了白
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处罚。在自己的土地上受着外来的野蛮民族
的迫害,这不能不让人长叹。
“接下来,我们参观一下二楼的行刑室,”我有点害怕了,我可
以想象那行刑时的残酷的景象。我决定躲在人群的后边。行刑室,布
满了吊杠、虎凳等刑具。行刑时,受刑者被剥光衣服,俯卧在“火”
字型的虎凳上,四肢被皮带勒紧,看守使用灌满了铅条的竹条抽打,
这叫“笞刑”。当时的《关东州刑法令》规定,笞刑只能用于毒打中
国人,而不用于日本犯人。”我觉得自己很懦弱,竟然连感受受刑气
氛的勇气都没有,不禁对近代中国人们受过的苦难肃然起敬。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医务室,绞刑场等,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气氛,
阴森的环境,令人发指的酷刑,花样百出的压榨和迫害,都在我心里
打上烙印,内心沉重的难以平静。同学拿着相机问我要不要和那个大
门合影留念。以前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摆一些自认为可爱的造型
等,但是现在的我觉得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地方,
又怎么会轻浮地把在这里照相。在同胞们的苦难面前,在祖国被蹂躏
面前,自己的存在显得那么的渺小。
在路边不起眼的位置,在长满杂草的围墙上,有个一米见方的小
门,上面严肃地写着三个字:探监室。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地
方也可以被称为“室”,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迈的母亲带着攒了几个
月的干粮和全部的钱来看望无辜入狱的儿子。母子俩默默对视,儿子
看着年迈的母亲,不仅无法让老人安度晚年,却要让她一把年纪为自
己担心,随时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而母亲,看着自己年轻的
儿子在狱中已被折磨的不成样子,欲哭无泪。只能握着儿子的手,把
干粮塞给他,加上一句:别饿着自己了。或许旁边会站着一个凶神恶
煞的小日本兵,边呵斥着谁也不懂的日语,边举起皮鞭就要打。母亲
只能低三下四的拿出那全部的积蓄,哀求着那为瘟神多给些时间,走
后好好对待自己的儿子。
听说在日本人投降前夜,最后一任监狱长,把监狱里的资料用一
把大火烧毁,大火在围墙外面烧了三天,至始至终,无从考证日俄监
狱一共迫害过多少仁人志士。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负罪累累的监狱长,
最后的命运竟是被特赦回国。在证物展示馆我发现了一张处置战犯的
表格,中国政府对侵华的日军几乎是零处死,大多都经过思想改造后
遣送回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宽容。
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座城市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痕迹,没有了历史
带来的伤痛,人们生活幸福,安定。我不禁感激现在的生活。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未来的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重蹈屈辱的覆辙,才
会使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青
年的我,突然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上的重担。
第五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实践报告
5月1日,在小长假期间,我与同学一同前往旅顺日俄监狱遗址参
观。初进大门,正面只见挂着“旅顺日俄监狱遗址”牌匾的白色小洋
楼,四下安静,左侧参天大树洒下一片阴凉。
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监狱,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
日本扩建而成监狱,检衣室内,一排排囚衣让人不寒而栗。牢房里,
通道狭小无比,两侧囚房编排着号码,门边有标注囚犯号码的小牌子,
门上绕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透过铁丝网向里望去,可以看见脏乱的
地面,以及鞋子或者水桶之类的东西。囚房设计为冬冷夏凉,条件极
其艰苦,可以想象,当时的囚徒过着怎样暗无天日的生活。走到暗牢,
囚禁着重犯的地方,可以看到小小的监视窗,透过小窗望去,一片漆
黑,让人后背发凉,难以想象那时被监禁其中的人到底挨着怎样的让
人发狂的恐惧。一步步走过通道,在这昏暗的地方,仿佛能听到从前
一个世纪传来的痛苦呻吟与绝望的哭号。
这座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帝国主义
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当
时落后的中国受着怎样的屈辱,被他国蹂躏,却无言反抗。中国犯人
在这里受到最严酷的迫害。监狱规定,日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
韩国犯人可以吃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
国人如果吃了白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处罚。从墙上于其仁老人等
回忆图片可以知道,惩罚是极其可怕和非人道的。影视剧和书籍里老
虎凳的再现和描写让人觉得这段历史距离自己非常遥远,所以难以感
知其中的痛苦,而进入刑讯室,看到真实的镣铐和老虎凳等刑讯工具,
看到图片上隋学敏老人的再现描述,那些超乎想像的折磨与疼痛让人
感同身受。
牢中日子并非是忍受日寇非人的管理和刑讯那么简单,每日囚犯
们都要劳作,夏日劳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即使冬日也要劳作6小时
以上。而那些犯错逃跑的囚犯们,还要带上11公斤重的铁球劳作,甚
至睡觉也不能摘掉。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据1936年日本《刑务要览》
记载,仅1936这一年,监狱劳动榨取的利润就高达8.6万日元。当时
的8.6万日元,可以购买4万袋面粉。而那些展出的监狱里制造的器
械,更是有力的显示了日本在侵略占领期间收获了多大好处。在其他
民族血肉之上建筑起来的帝国的繁荣,光辉灿烂之下一片血肉尸骨。
遗址内各处排列整齐的工厂遗址,琳琅满目的陈设器械,被奴役压迫
的感觉让胸口闷得说不出话。
参观的多处遗址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其中之一是教
诲室内金光灿灿的大佛龛。马.普顿尔曾言,人活着就是要用生命去解
释自己的信仰。申采浩,李会荣等先烈和无数共产党人与革命志士用
身生性命贯彻自己的信仰,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自己的信仰。如
狱中抄诗所言,革命党人志气雄,狱中磨练自从容,仰天叱出腔中血,
染上红旗旗更红。虽然狱卒给了志士们一个看似光辉明亮的信仰,然
而胸中热血却不能让真正的英雄们屈服,纵使佛僧整日教诲超度,也
定不会抹去心中的真正的信仰。
另一个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医务所院内的大花树。正值春假,旅顺
一片花香一片粉白,连这里也不例外,在昏暗的医务所外,小小的监
牢外,两大颗花树在庭院里,阳光照耀下盛开的十分美丽。与之后看
到的医师古贺初一描述的绞刑室内可怖的情形宛如天堂与地狱之分。
小小尸骸坠入桶中,就被无名的掩埋在地下,祭奠堂内这样还原的景
象触目惊心,心中的伤痛久久不能消除。日本人一生爱樱花,爱她的
壮烈与绚烂,也许那些被关押其中的先烈志士们也是这样的,壮烈的
活着,然后洒脱的死去。
一次参观下来,我觉得历史是可感的,它就在那里,不声不响等
待你,那些真实的过去不会自己去夸张,你看它的时候它就活过来平
静的告诉你,不会愤怒不会悲哀,然后却让你揪心不已,心中的波澜
久久未能平息。影视剧也好书籍也罢,看过也仅仅是知道并不能产生
巨大的共鸣,然而在这里我却受到深深的震撼,真实的了解到过去的
中国是多么弱小,在日俄强大的威胁下苟延残喘,备受欺凌。也懂得
了战争年代,人如草芥,命如鸿毛,日本的先进和以他国血肉构建的
帝国与可怖。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让我几度不能继续参观,但同时也
深切的告诉我,强大与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不该忘记这一切,因为他熔铸在这个民族的历史里,但我们
也不该对他国怀有敌意,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以历史警示
今天。如今,我们可以以和平方式富国强民,避免战争,让过去沉睡
在那里,不再发生。化解仇恨,以和平方式发展,共同进步。
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孔同)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5篇
第一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今天,我们踏上了去旅顺日俄监狱的车,天空晴朗,沐浴阳光,
车在平坦的道路上奔驰,也许是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我很期待,对
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包着一丝 好奇和期盼。下了车,不是很大的门
脸,匆匆买完票,检完票,我们就进去了,很狭窄的路,还有路线图,
站在监狱里,一堵高高的红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挡住了 外面的一缕
缕阳光,挡住了一个个渴望自由的灵魂。里面一片草地,枯黄的小草
无力的挣扎着,在篱笆里有一朵白花,渲染着悲凉。
走进日俄监狱,首先看到的是挂着各种颜色囚服的检身室。为防
止犯人携带武器等,入监时每个人都要脱光衣服,穿上土红色的囚衣。
有些人刑期长,经过几年后,看守认为其表现好的话就给换上深蓝色
囚衣。据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旅顺。1941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疯狂逮捕抗日战士和爱国同胞,从东北、
华北等地用列车押送到旅顺监狱囚禁。当这些“囚犯”做完工后,就
要脱光衣服,经过一番赤裸裸的几乎没有人性的检查,之后才能穿上
这些分等级的衣服。
监狱里,一条狭窄的走道,两边是用粗铁棍隔开的牢房.日俄监狱
的牢房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型,在每间面积仅十几平方米左右的牢房
里,往往要关押七八个人,里面所有的生活用具就只有一个饭桶和一
个粪桶.夏天牢房里闷热,空气混浊,里面有马桶的臭味、东西发霉腐
烂的气味,加上蚊子叮、虱子咬,让人不堪忍受。一旦瘟疫流行,许
多人便被夺去了生命。冬天,监狱里很冷,牢房里没有取暖设备,墙
壁上结着厚厚的冰霜,每个人身上穿的仅仅是能遮住身体的薄薄的囚
衣以及一条不足二尺宽的薄褥子铺在地板上,被子同样又薄又短,无法
御寒。每个人身上穿的仅仅是能遮住身体的薄薄的囚衣!据说在这里
冬天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我们上了二楼的“刑讯室”,这里摆放着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东
西:鞭子、捆人用的木架、还有一个“火”字形的老虎凳。当年那些
爱国同胞在这里过着非人的生 活,日本鬼子剥光犯人们的衣服,将他
们强行捆绑在老虎凳上,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等伤口结疤了以后,再
用竹签把这些伤疤挑开,浇上辣椒水„„就这样反反复 复,我们的同胞
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等到合适的时候,他们就将被送到“绞刑室”惨杀。
但是,酷刑的折磨并没有让共产党人失去信念,有一种狱中诗写得好:
“共 产党人志气雄,狱中磨难自从荣。仰天长叱腔中血,染上红旗旗
更红!”
绞刑室里的场面更是令人震惊!从房顶上身下来一根铁钩,下面
是一个高台,高台的中间是用木头做的一扇可以打开的小门。小门的
下面放着一个大木桶。“犯人” 被送到绞刑室首先诱法医验明正身,
然后便被一条绳子套住脖子挂到铁钩上,这时脚还可以踩到木板上,
突然一下木板被打开,一下子人就悬空了。不用几分钟的功 夫“犯人”
就被绞死。在被验明确实死亡之后,把绳子割断,尸体就掉进下面的
木桶里,然后就被送到东山墓地掩埋。现场陈列着一个60年代被发掘
出的木桶,里 面只剩下一具卷曲的白骨!国家危亡,民不聊生,旅顺
城内尸殍遍野、血流漂杵。面对这一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没有放弃过
振兴祖国的信念,他们顽强的同外来侵略者做着斗争。1944年 秋,8
工厂被关押者集体越狱,用半把剪刀刺死看守,冲出北大门。勇于反
抗的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使旅顺监狱解体。这座罪恶的
监狱终于不再是 人间的地狱了,但她却时时警醒着我们。
走出日俄监狱,我们的心情无比的沉重,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日本
人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悲痛之后,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
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软弱,我们 的家园曾被列强的铁蹄践踏;因为软
弱,我们的同胞曾在侵略者的弹炮声中血肉模糊;因为软弱,东亚病
夫的帽子我们带了多少年;因为软弱啊,我们的国家风雨飘 零。然而,
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我们用反抗证明着我们的存在,我
们用顽强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证明了我们的不屈不挠。终于,在
今天我们用我 们势不可挡的发展潜力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强大。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站在这已经沉寂的旧址门前,有着无限的
悲壮,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只剩下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历史已是过
去,未来还要我们打造,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已经不再是软弱
的了,走出历史,我们中华民族会更加坚强,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盛!
第二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2012年10月14日,在我院东软支部党组织的组织下,我们班的
所有党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党内活动,进行党内学习,这次活动主题
是缅怀革命英烈——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早上八点多钟我们从大
连东软河口软件园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旅顺,来
到了日俄监狱旧址,来到了这个曾经残害无数革命英烈的地方。一踏
入监狱的高墙,我便没有来由的感到一阵窒息。
这是由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列强
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我沉重的迈了进去。
我们首先来到了检身室,一排排的木架子上,挂满了单薄、破旧
的现已经退了色的囚衣。当时,犯人在去劳作前,要脱下衣服高举双
手跨过横栏,换上工作服再去劳作,回来也是如此。看着那些衣服,
我忽然感觉那些囚衣有了生气,好像在代替他们的主人,诉说那个时
代的屈辱。
检身室紧挨着牢房,一走进去,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让我冷
冷的颤抖了一下,这儿视乎只能用阴暗、不见天日来形容,牢房中的
小窗和每层楼地板上的透气网照进来的光,只能衬托的这儿更为晦暗。
我在一间牢房的铁门向内望去,里面有两个木桶,一个马桶,一个饭
桶,而这十多平方的小房子里,竟要关押8—10个犯人。墙上贴了一
张中、朝、日三国文字写成的狱规,有什么不准说话,不准倚墙,不
准对面,不准向外张望或走动等一堆荒诞的规定,于是,我便不难想
像出当时的监狱里,近十个人抱膝而坐,不敢正视别人,不敢说话,
只能呆滞地凝望着地面的死气沉沉的样子,整个牢房犹如一个安静的
坟墓,也许只有狱官巡视的脚步、偶尔的训斥及犯人被毒打时的惨叫
声叫做点缀吧!这个阴冷潮湿的地方,又不知冻死、饿死或被打死了
多少仁人志士呢!这儿还有暗牢,入口仅有五十厘米高,外面又加了
铁门,二平方米多的空间里,只有一个小洞供监狱官监视,用来关押
“严重违犯狱规”的犯人。
接下来是刑讯室,墙上挂着说明,刑具的种类用法等,还有当年
在这儿关押过的犯人的照片,身上有些部位已被毒打变形,这儿最残
酷的刑具之一是“老虎凳”,犯人趴上后,塞住嘴巴,不准发出惨叫,
毒打后挑开伤疤,淋辣椒水。。。中、日、俄、朝乃至埃及一些反侵
略的爱国人士,都在这儿受尽了凌辱。
当我从这座监狱大楼出来时,胸腔中像被什么东西沉甸甸的填埋,
闷得喘不过气来,脑海中也被一种复杂又不可名状的情绪纠结。走出
监狱楼,外面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青青的小草边有一块石碑,上面
记载着日本投降后第二天,五位爱国的中国共产党员,从这条路上奔
赴刑场,壮烈牺牲。于是,我便觉得这阳光、小草也就不再美好了,
如果这难得一见的美好是通向死亡的前奏,怎能不让人更难受呢?
绞刑室很简单,几根绳索,犯人站在活门板上,脖子上套上绳子,
活门板忽然打开,犯人向下一坠,便勒死了,装在下面的木桶里,埋
到山上,绞刑架前放着一具装在木桶里的挖掘出来的白骨,森然闪着
白光,控诉着列强犯下的滔天罪行。
若说在这狱中,在这飘满亡灵的狱中有什么能给我力量和慰籍的
话,那就是狱中的仁人志士流下的诗篇。“铁门每日弯腰入,人自愁
容我笑颜”的乐观,“为党捐躯甘一死,磷光夜夜照神州”的气概,
“不因囹囵改信念”的坚定。。。这些满腔热血的诗像黑暗中的火光,
让我在敬畏中明白: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爱国志士,我们中国才
能在一次次的炮火中屹立吧!
将所有的遗址和遗物都看过之后,心情说不出的沉重,走出监狱
旧址,望着现代化的新城市,心中的情感起伏不定。同学们眼神凝重,
互相望了望,心中那份悲壮、激烈、愤怒的感情久久无法释怀。这种
情感催人奋进,激人向上!让我们从灵魂深处真正感受到一种前进的
动力,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想对长眠于这里的烈士说很多话,
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能说些什么呢!语言是那样的苍白,纪念碑
呢?纵使是一次平凡的殉难,都会令后人纪念一生!而我们,作为二
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只能以火热的生命,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和钢铁般的身躯告慰先烈,从今以后,绝不允许外国强盗侵入!绝不
允许外国军人踏入国门半步,绝不允许!
这次活动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我们如今生长在和平的年代,幸
福地在象牙塔中尽情地汲取着知识,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
都是祖国的先烈们用坚强的生命和顽强的意志换来的。正是有了祖国
几代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得付出与奉献,才有了今日强大的祖国。
我们身为祖国的未来,身上的担子是很沉重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用自己的劳动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历史在那里,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什么,它见证着一次又一
次的变迁、改革、兴衰,它用它的存在让后人记得这幸福生活的来之
不易。藏在历史中的印记,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身
边的每一个亲人朋友,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牺牲,用一颗伟大、
宽容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的不愉快,面对我们美丽未知的未来。
藏在历史中的印记,见证历史的变迁;藏在历史中的印记,见证
人性的善与恶;藏在历史中的印记,预知美好的未来。
汇报人:李俊 2012年10月20日
第三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及白玉山有感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及白玉山有感
一段悲惨史,一片虔诚心,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
—题记
今年五一我和小伙伴们进行了旅顺日俄监狱和白玉山一日游,此
次出行让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更多地了解,更加深刻的感受
到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艰辛道路,而且对旅顺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日俄监狱,监狱有三层,看着阴森森的,牢房
有检身室、刑讯室和绞刑室。在每间牢房的墙壁上,还贴有一张日、
韩、中三国文字的狱规。《狱规》共有11条:“不准说话,不准对面,
不准倚墙,不准向外张望和走动„„”,一旦违反狱规,就要遭受看守
毒打。在检身室里,一些碗筷被陈列在橱窗里,餐具被分为七等,有
七个不同厚度的木模具,把木模具放入铁桶后再盛饭。这样7类的只
能乘约2两饭了。中国犯人在这里受到最严酷的迫害。监狱规定,日
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韩国犯人可以吃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
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国人如果吃了白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
处罚。检身室。囚犯先脱下囚衣,然后全身赤裸高举双手跨过木杠,
换上工作服后去监狱内的各种车间劳作。下班后再赤裸身体跨过木杠,
换上囚服。囚服。红色为刚入狱或表现一般的犯人。表现好的犯人可
以穿上灰色囚服。在监狱二楼的行刑室。行刑时,受刑者被剥光衣服,
俯卧在“火”字型的虎凳上,四肢被皮带勒紧,看守使用灌满了铅条
的竹条抽打,这叫“笞刑”。每隔一天打一次,因伤口好不了,最后
就会形成一道深沟。当时的《关东州刑法令》规定,笞刑只能用于毒
打中国人,而不用于日本犯人。每只脚带的圆球形脚镣每个约重8公
斤。我们还参观了绞刑室内展出的桶棺、日本鬼子用白布蒙住他们的
面部,用绳索将其勒死。当他们死了以后,可恨的日本鬼子仍然不肯
罢休,将他们头朝下丢进木桶内,然后把尸体扔进深山野林让野狼嘶
咬他们的身体。据说,这代表着小日本要让中国人民永世不得翻身„„
日军占领满洲期间围剿抗日力量的统计数字,尤其是其阵亡比,让我
深感反日抗日之惨烈和艰难。以辑安地区为例。抵抗力量死217人,
伤77人,俘虏103人,投降80人,才换来日方死6人,伤17人的
代价。然而100次战斗的数字,也展现了铁蹄统治下的抗日烽火的不
屈不挠。然后我们又参观了近年打捞出海的舰炮、日俄战争有关实物
展、专为关押安重根而修建的红砖房和日本战犯回访中国时的谢罪碑
文。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白玉山,春天的白玉山郁郁葱葱,往下看又可
以将远处的海景尽收眼底。难以想象如此美丽的山河竟长期被外国势
力侵占。白玉山塔也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为纪念在旅顺战死的日军官兵
在此兴建的——时名“表忠塔”,高高的耸立在白玉山上。日俄战争
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
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
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表忠塔”于1907年开工,到1909年建
成,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耗资25万日元,建塔工人20000名。该塔
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
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改为
“白玉山塔”。据说在 1953年,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多洛
维奇·赫鲁晓夫访问旅顺时,曾经蛮横无理地要求将白玉山塔拆除,并
用其“原汤原料”,在对面的黄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
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将领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
总理断然严辞拒绝。周总理说:“中国的领土,决不能再给任何外国
侵略者竖牌立传”。为周总理喝彩!
从白玉山下来,我和同伴默默无言。我们都在心中默默的感慨,
中国人民在近现代为争取民族独立,抵御外敌入侵流了太多的血。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任凭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争夺对中国的
侵略权,而东北三省的中国人民沦为帝国主义之争的炮灰,被肆意的
残杀迫害,连作为囚犯都要被划为末等。国弱,人命就贱了。而在各
国势力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封建腐朽的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下,中国
的仁人志士是何等的不易才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一段悲惨
史,一片虔诚心,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日本是一个岛国,扩张侵略
是它必走的路,而作为地大物博只有一水之隔的中国必定是它首先觊
觎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还有现在呼声很高的抵制
日货运动,我希望我们不只是一种口号和形式,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
的,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日本大和民族有
其先天的劣根性:无视生命,把侵略作为正义。而俄罗斯在最近的亚
信峰会上与中国签订了400万亿天然气合同,不少网民指责俄罗斯在
中国侵占中国的土地上开采天然气来卖给中国,并且,并不是以同盟
优惠价卖出,可见俄罗斯也并非善类。中国当下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关
键时期,而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小国开始觊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
地挑衅,中国不仅要保持着警醒,更要以史明智,决不能走清政府的
老路,坚决保卫中国的每一寸领土。我们大学生更是社会前进的先锋
队,我们要以身作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忘先辈们为我们今天幸
福的生活所流的血和泪,以先辈为榜样,时刻准备为捍卫祖国做出自
己的贡献。
第四篇: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观旅顺日俄监狱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已经有点疲倦的我们坐在学校的校车
上,欣赏着车窗外阳光普照下的茂盛生长着的绿树红花,和路边的为
游客们精心准备的各种园艺雕塑等。在旅顺上学已经两年了,要不是
看到这里我差一点忘了,旅顺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风景秀丽,是著
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它也是承载了中国近代屈辱史历史名城。
“你发现了吗?这里的景色有种很宁静的美感!”“对啊,我想
正是应为它曾鉴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才使它比别的旅游地区
显得更深邃,更沉稳,有历史的厚重感,日俄监狱快到了哦!准备下
车吧!”周围同学的提醒使我意识到,下一个目的地是日俄监狱。我
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心情好像从夏威夷的海滩上一下跌落到阿富汗的
战场。小的时候看各种抗日题材的电影的时候就知道,其中对犯人的
花样百出的酷刑,想想让人不寒而栗。因为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来
之前专业课老师还开玩笑说:参观完,恐怕你会放弃学日语的。每天
接触日本文化的我,今天来到这里,不知为什么,隐隐约约有一点的
愧疚。就这样,我带着复杂的心情下了车。准备接受着来自历史的洗
礼。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监
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
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场。监狱围墙外,
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
22.6万平方米。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
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而且中国人受得毒害最
深。
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座漂亮的白色洋房,那种优雅很难与阴森
的监狱联想到一起。就好像是近代的中国一样,入侵过来的帝国主义
们在中国过着的养尊处优的奢靡的生活,而完全不会顾及此时中国人
民受的压迫和蹂躏,不会顾及亿万中国人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那
份屈辱。往前走我们进入了监狱的大门,门口的阿姨高高瘦瘦的,穿
着素色的制服,一脸严肃。我内心不禁一颤,仿佛顺着时光机穿越回
到了一百年前的这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一个中国的囚犯的心情,感受
到了那是笼罩在所有中国人民身上的屈辱。我们沿着小路走进了关押
犯人的地方。小路边已经不再是盛夏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而是荒芜
的杂草野花,一种令人厌倦的了无生机。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地点是检身室,听讲解员说,每天,被监禁的
人们每天要两次过这个“鬼门关”。囚犯先脱下囚衣,然后全身赤裸
高举双手跨过木杠,换上工作服后去监狱内的各种车间劳作。下班后
再赤裸身体跨过木杠,换上囚衣。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排排的破烂儿
单薄的囚衣,大概有三种颜色橘色,蓝色和白色,当然也许因为时间
太久,颜色几乎已经褪的干净。看着这一排排的囚衣,我一下子严肃
起来,这些衣服好像是在默默地暗示这一种超越肉体的痛苦,无法言
喻的悲愤。我拿起相机,想记录一下这历史的证据,但不知什么心情
让我放弃了这一举动。我在做什么呢?也许此时已经被这里的气氛吸
引了的我,很难再以游客的身份参观,我没法举起相机对着面前受尽
屈辱与折磨的那些中国人的狱衣拍照。我不想参观同胞们曾经的痛苦,
而是想静静地感受,此时的我该给予的也许只有同情和祝福的沉默。
顺着阴暗狭小的通道,我们来到了,监狱的牢房,如我们之前想
的那样,牢房里没有床,只有几个木桶和几双草鞋。空间狭小闭塞,
冬冷夏热,犯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在一个屋子里完成,条件及其恶
劣。讲解员特别说道,刺杀伊藤博文的朝鲜民主英雄安重根的牢房也
在旅顺监狱。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狱规的人会被关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
的一平见方的小黑屋子里,里面及其潮湿阴冷,有许多在这里关押的
犯人因为长时间待在黑暗的环境下,被放出来后受到强光的刺激而双
目失明。监狱规定,日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韩国犯人可以吃
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国人如果吃了白
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处罚。在自己的土地上受着外来的野蛮民族
的迫害,这不能不让人长叹。
“接下来,我们参观一下二楼的行刑室,”我有点害怕了,我可
以想象那行刑时的残酷的景象。我决定躲在人群的后边。行刑室,布
满了吊杠、虎凳等刑具。行刑时,受刑者被剥光衣服,俯卧在“火”
字型的虎凳上,四肢被皮带勒紧,看守使用灌满了铅条的竹条抽打,
这叫“笞刑”。当时的《关东州刑法令》规定,笞刑只能用于毒打中
国人,而不用于日本犯人。”我觉得自己很懦弱,竟然连感受受刑气
氛的勇气都没有,不禁对近代中国人们受过的苦难肃然起敬。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医务室,绞刑场等,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气氛,
阴森的环境,令人发指的酷刑,花样百出的压榨和迫害,都在我心里
打上烙印,内心沉重的难以平静。同学拿着相机问我要不要和那个大
门合影留念。以前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摆一些自认为可爱的造型
等,但是现在的我觉得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地方,
又怎么会轻浮地把在这里照相。在同胞们的苦难面前,在祖国被蹂躏
面前,自己的存在显得那么的渺小。
在路边不起眼的位置,在长满杂草的围墙上,有个一米见方的小
门,上面严肃地写着三个字:探监室。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地
方也可以被称为“室”,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迈的母亲带着攒了几个
月的干粮和全部的钱来看望无辜入狱的儿子。母子俩默默对视,儿子
看着年迈的母亲,不仅无法让老人安度晚年,却要让她一把年纪为自
己担心,随时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而母亲,看着自己年轻的
儿子在狱中已被折磨的不成样子,欲哭无泪。只能握着儿子的手,把
干粮塞给他,加上一句:别饿着自己了。或许旁边会站着一个凶神恶
煞的小日本兵,边呵斥着谁也不懂的日语,边举起皮鞭就要打。母亲
只能低三下四的拿出那全部的积蓄,哀求着那为瘟神多给些时间,走
后好好对待自己的儿子。
听说在日本人投降前夜,最后一任监狱长,把监狱里的资料用一
把大火烧毁,大火在围墙外面烧了三天,至始至终,无从考证日俄监
狱一共迫害过多少仁人志士。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负罪累累的监狱长,
最后的命运竟是被特赦回国。在证物展示馆我发现了一张处置战犯的
表格,中国政府对侵华的日军几乎是零处死,大多都经过思想改造后
遣送回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宽容。
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座城市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痕迹,没有了历史
带来的伤痛,人们生活幸福,安定。我不禁感激现在的生活。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未来的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重蹈屈辱的覆辙,才
会使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青
年的我,突然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上的重担。
第五篇: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实践报告
5月1日,在小长假期间,我与同学一同前往旅顺日俄监狱遗址参
观。初进大门,正面只见挂着“旅顺日俄监狱遗址”牌匾的白色小洋
楼,四下安静,左侧参天大树洒下一片阴凉。
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监狱,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
日本扩建而成监狱,检衣室内,一排排囚衣让人不寒而栗。牢房里,
通道狭小无比,两侧囚房编排着号码,门边有标注囚犯号码的小牌子,
门上绕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透过铁丝网向里望去,可以看见脏乱的
地面,以及鞋子或者水桶之类的东西。囚房设计为冬冷夏凉,条件极
其艰苦,可以想象,当时的囚徒过着怎样暗无天日的生活。走到暗牢,
囚禁着重犯的地方,可以看到小小的监视窗,透过小窗望去,一片漆
黑,让人后背发凉,难以想象那时被监禁其中的人到底挨着怎样的让
人发狂的恐惧。一步步走过通道,在这昏暗的地方,仿佛能听到从前
一个世纪传来的痛苦呻吟与绝望的哭号。
这座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帝国主义
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当
时落后的中国受着怎样的屈辱,被他国蹂躏,却无言反抗。中国犯人
在这里受到最严酷的迫害。监狱规定,日本犯人可以在狱中吃白米饭,
韩国犯人可以吃小米,而中国犯人在狱中只能吃发霉的高粱米饭。中
国人如果吃了白米饭立即可以“经济犯”处罚。从墙上于其仁老人等
回忆图片可以知道,惩罚是极其可怕和非人道的。影视剧和书籍里老
虎凳的再现和描写让人觉得这段历史距离自己非常遥远,所以难以感
知其中的痛苦,而进入刑讯室,看到真实的镣铐和老虎凳等刑讯工具,
看到图片上隋学敏老人的再现描述,那些超乎想像的折磨与疼痛让人
感同身受。
牢中日子并非是忍受日寇非人的管理和刑讯那么简单,每日囚犯
们都要劳作,夏日劳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即使冬日也要劳作6小时
以上。而那些犯错逃跑的囚犯们,还要带上11公斤重的铁球劳作,甚
至睡觉也不能摘掉。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据1936年日本《刑务要览》
记载,仅1936这一年,监狱劳动榨取的利润就高达8.6万日元。当时
的8.6万日元,可以购买4万袋面粉。而那些展出的监狱里制造的器
械,更是有力的显示了日本在侵略占领期间收获了多大好处。在其他
民族血肉之上建筑起来的帝国的繁荣,光辉灿烂之下一片血肉尸骨。
遗址内各处排列整齐的工厂遗址,琳琅满目的陈设器械,被奴役压迫
的感觉让胸口闷得说不出话。
参观的多处遗址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其中之一是教
诲室内金光灿灿的大佛龛。马.普顿尔曾言,人活着就是要用生命去解
释自己的信仰。申采浩,李会荣等先烈和无数共产党人与革命志士用
身生性命贯彻自己的信仰,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自己的信仰。如
狱中抄诗所言,革命党人志气雄,狱中磨练自从容,仰天叱出腔中血,
染上红旗旗更红。虽然狱卒给了志士们一个看似光辉明亮的信仰,然
而胸中热血却不能让真正的英雄们屈服,纵使佛僧整日教诲超度,也
定不会抹去心中的真正的信仰。
另一个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医务所院内的大花树。正值春假,旅顺
一片花香一片粉白,连这里也不例外,在昏暗的医务所外,小小的监
牢外,两大颗花树在庭院里,阳光照耀下盛开的十分美丽。与之后看
到的医师古贺初一描述的绞刑室内可怖的情形宛如天堂与地狱之分。
小小尸骸坠入桶中,就被无名的掩埋在地下,祭奠堂内这样还原的景
象触目惊心,心中的伤痛久久不能消除。日本人一生爱樱花,爱她的
壮烈与绚烂,也许那些被关押其中的先烈志士们也是这样的,壮烈的
活着,然后洒脱的死去。
一次参观下来,我觉得历史是可感的,它就在那里,不声不响等
待你,那些真实的过去不会自己去夸张,你看它的时候它就活过来平
静的告诉你,不会愤怒不会悲哀,然后却让你揪心不已,心中的波澜
久久未能平息。影视剧也好书籍也罢,看过也仅仅是知道并不能产生
巨大的共鸣,然而在这里我却受到深深的震撼,真实的了解到过去的
中国是多么弱小,在日俄强大的威胁下苟延残喘,备受欺凌。也懂得
了战争年代,人如草芥,命如鸿毛,日本的先进和以他国血肉构建的
帝国与可怖。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让我几度不能继续参观,但同时也
深切的告诉我,强大与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不该忘记这一切,因为他熔铸在这个民族的历史里,但我们
也不该对他国怀有敌意,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以历史警示
今天。如今,我们可以以和平方式富国强民,避免战争,让过去沉睡
在那里,不再发生。化解仇恨,以和平方式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