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HDCD、DSD、SACD、XRCD、LPCD、K2HD比较

IT圈 admin 60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集品韵)

HDCD、DSD、SACD、XRCD、LPCD、K2HD比较

前言

CD现状

不知不觉间CD(Compact Disc)激光唱盘问世已有十几年光景了,像笔者一样收藏了

数百甚至数千张CD的音乐爱好者、发烧友不计其数,然而在新世纪伊始,我们不得不面对

这样一个现实:CD的变种(或称增强版CD)、SACD、DVD-Audio已经逐渐形成三雄争霸

的局面。作为消费者应何去何从?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12cm 的CD 激光唱片问世至今已十几年的光景了。由于它许多特有的优势如:小型、

容易保存、频响宽、信噪比高、动态范围大,至今仍是 Hi Fi 设备的主要音源。随着人们鉴

赏力的提高,CD 音源固有的缺陷也日渐突出。同传统 LP 唱片相比,CD 所播放的声音总

有一点生硬感,细节少,临场感欠缺。如果把近几年风起的 VCD 音质也列于其内的话,那

就更使许多烧友、行家们宛惜之声不绝了。

对于 CD 这种固有缺陷,得从 CD 当年制定的红皮书规格说起。

限于当时微处理技术软硬件的限制,1982年2月发布的CD DA激光唱盘红皮书标准做

了如下规定:唱盘直径120mm,盘速1.2m/s,调制方式EFM,误码校正CIRC,数据速率

0.6Mbps,数据量0.7GB。如要将变化着的模拟音频信号记录到这张光盘上,首先要对模拟

信号进行采样,其重现信号波形的条件基于香农定理:设信号带宽为Bw,采样频率为fs,

如满足Bw<=fs/2的条件,即可完整重现原波形。基于人耳可听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这

一研究结果,CD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将采样所得的采样值相对于振幅进行离散的数值

化操作(即量化)就可得到一系列的脉冲串,再加上CIRC纠错码、同步信号和地址信息之后,

再经EFM格式调制后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即可灌制到CD唱片上了。

由于受当时激光唱盘容量和芯片技术的制约,量化采用了16 bit 操作,其能够表现的

动态范围D为D=20lg2+1.76[dB]=98dB(n=16),这就是CD的理论动态范围。

20kHz的频响,97dB的动态范围再加上低不可测的抖晃度,使得激光的唱盘在数字音

响领域中大放异彩,很短的时间内即成为Hi?Fi放声设备的重要音源,以致人们毫不犹豫地

抛弃了磁带和胶木唱片。但是,随着数字音响进一步深化和探讨。这种44.1 kHz/16bit的记

录格式其缺陷已日渐突出。

首先,44.1kHz采样率是影响音质、音色的第一要素,44.1 kHz 的采样能够完整重现

一个20kHz的正弦波,却难以完整重现一个7kHz的非正弦信号。这是因为非正弦信号可分

解一个基波加上二次三次…谐波组成。虽然基波能够重现,但三次以上的谐波在D/A转换后

可能丢失或畸变,至使最终得到的波形与原始信息产生差距,造成音色的变化。

受当时的认识和条件制约,激光唱片的数据信息记录格式定义为16bit其能够实现的理

论动态范围为98dB,实际上为留有一个安全裕量,以免出现强限幅,尚不能完全用足16bit,

加上录制编码至解码过程的丢失,使得动态范围难以突破96dB,这对于 表现古典打击乐

(118dB)显然不够。这是人们发现的数字音频所特有一种失真—缺损性失真(Subtractive

distortions)。

由于原始模拟信息是无限连续变化着的。而激光唱盘上的信息是将这些原始信息分成

65536个阶段进行记录的。16bit的CD录音为完善信息只得把处理阶段之间的声音四舍五

入,加到上一阶段或下一阶段中去。这样一来,CD所含有的信息即使能够完全复原 也与原

来的声音相比有误差。

如果量化的精度高,则重现原始模拟信息越逼真,细节更丰富,用一个16位游戏机和

32位游戏机的画面做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低位的量化使得量化后的误差也比高位的量化

大,这些量化后产生的误差(量化噪声)使得听感发刺、混浊,尤其是小信号时影响更加突 出,

这些原信号中未有的谐波成份构成了添加失真(additive distortion)。

做为数字音响的一个特例,VCD所表现的音质更是典型的数字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它

较之普通CD唱片放音感觉更为空洞缺乏细节和层次,高音尖刺感更突出,这是因为VCD

为兼顾图像声音信息能够在一张12cm的光盘上重放,对图像和声音信息利用人耳的掩蔽

效应忽视了那些人们不易察觉的信息,对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压缩和编码重组,其过程为一大

幅度减法运算,其最终结果是形似而神少。

如果采用高比特和高取样率进行数字处理其音质可获得质的飞跃,实际上,不少录音公

司已在CD先期制作采用如96kHz取样率、20~24bit的录音技术制作母带,但在制作CD

唱片时,受制于现行CD规格,不得不重新进行编码处理使得符合16bit/44.1kHz的格式,

因此我们所能见到的标有20、24bitCD唱盘,实际上仍然为16bit的数据流。

如要改变CD现状,一是推翻现有CD格式,采用高取样,高比特记录格式和播放设备,

这无疑要增加信息容量和传输速度。现行CD机无法胜任,好在DVD的面世已可解决这个

问题。但是高品质音频光盘的记录格式尚未确定,而一旦确定则意味着已风光市场十几年 的

CD转盘、DAC、LD、VCD机将与其无缘而成为玩具,即使上万元的CD机也难逃厄运。

解决问题另一办法则是对先行CD进行改良,以求得在现行体制下能有所突破,如同当

年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过渡一样。HDCD技术则是这类方案中一个成功而成熟的典范。

CD为什么要被陶汰?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是以往数码

录音的缺陷,这正是普通CD的一个根本的问题。16BIT的CD的动态范围只有40-50DB,

高频颗粒感与微弱的讯号丧失令发烧友无法忍受;此外A/D和D/A转换所引起的添加失真,

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是以往数码录音的缺陷。在世纪末,对

于Hi-end级发烧友来说,最靓声的音源媒介毫无疑问仍然是早已淘汰多年的模拟LP黑胶唱

机!虽然要忍受诸如性噪比差、易用性低、成本极高等缺点,但高级LP系统回放出的声音

确实是要比CD甚至现在的SACD、DVD-AUDIO动听的多,无论是同价位产品的A/B切换

对比还是追求音乐韵味的发烧友,LP仍是最佳选择。但时代是需要进步的,如何改进普通

CD的音质、如何全面超越LP的音质尤其是LP的音乐生命力成为新的课题。显然已经诞生

近20年光景的CD已显廉颇老矣!CD之后听什么?什么是最佳选择?本文不会给你答案,

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延续CD发烧生命的使者

1.壮志未酬身先死-HDCD

HDCD的全名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中文名是高清晰兼容数码

CD。HDCD诞生于著名的美国太平洋音响软件公司,自1986年起开始研究,至1992年终

于开发出一套复杂的编码技术从而提高了CD的音质。你可能已经听说过HDCD或拥有许多

HDCD盘片,也可能经常在一些C D唱机甚至盗版CD上看到HDCD的标识,可到底什么是

HDCD呢?您可以使用高级的Hi-end级CD机,这样即使播放普通CD也有极其出色的效果,

如世界著名音响公司马兰士的旗舰产品CD7(定价40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是一款16BITCD

机,但它的重播效果依然出类拔萃,因为它的A/D、D/A、转盘、电源等等设计不计成本、

出类拔萃。但我们不能否认原始的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既数

码录音过程中的损失是极大的。HDCD既是针对CD这一弱点提出的改进方案,HDCD可以

说是从录音到再生的完整技术,录音时以一个高品质的A/D转换器为开端,其规格高于

16BIT/44.1KHZ,其后再以11只摩托罗拉DSP56001处理器运算。运算的程序基于音响心

理学与听觉生理学,同时兼顾机械原理,数码讯号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人耳能感知的信息被

编码为PCM数码信号,另外一部分被编码成隐藏的控制信号。当使用带有HDCD 解码的机

器播放HDCD编码的软件时,隐藏的信号会启动解码器的解码功能,机器的显示窗口的

HDCD指示灯点亮,信息被准确的还原出来。这一信号随后以20BIT信号取样方式输出到唱

机中的D/A转换,就会获得更自然、低失真与高动态的声音。优点:比较一个用HDCD编

解码的母带和一个传统的16bit/44.1kHz版本的母带,HDCD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解析度;

音色的还原也更加准确;高音部分更加平滑,也少了许多人工的痕迹;更宽的动态范围;大

动态和复杂的章节更有透明度;更宽广的声场;当其他大音量的乐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聆

听小音量乐器的精微演 绎。如果对HDCD比较感兴趣而自己的CD播放机又支持HDCD解

码的话,可以视听以下三张CD作为参考:(First Impression Music) Audiophile

Reference 4(见图1) 以HDCD技术加上24K金CD作为主打招牌的"一听钟情"公司曾是

HDCD技术的坚定支持者,Audiophile Reference则是HDCD中招牌的招牌。(Reference

Recoding)TUTTI!(见图2)国内俗称"无敌天碟"的就是它了!既然敢称为"参考级录音",

当然是实力非凡了,不但录音靓到极点而且动态范围之巨大骇人听闻,如果自认为器材够档

次却从没试过这张碟的话,恐怕会被人笑话的哦。 3.马可波罗公司的吕思清版《四季》(见

图3)中国小提琴大师吕思清用6把价值上亿的名琴演绎维瓦尔第的传世名作,加之马可波

罗公司顶级的录音器材、24K金盘、HDCD技术辅佐,造就了这张演录俱佳的发烧名盘。

缺点:什么样的人需要HDCD?!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HDCD前景堪忧,甚至已经在

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中沦落为鸡肋的角色。HDCD刚推出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由于受到

日本厂商抵制以及缺乏DG、DECCA、飞利浦等国际唱片巨鳄的支持,加之欧美Hi -Fi器材

厂商生产的带有HDCD编码器的高级CD机越来越少,因此逐渐失势。近几年采用HDCD

技术的国产Hi-Fi CD机倒是很多,前两年炒得也较火,甚至许多几百元的国产DVD也号称

支持HDCD解码(效果之差可想而知!)……笔者前些年购买过2款国产HDCD播放机,分

别为山灵CD-S100(见图4)和原创A9(见图5),单纯从音乐欣赏角度考虑,个人认为在

低价位Hi-Fi CD机中HDCD功能显得无所适从。目前在发烧友中基本形成了"带HDCD解码

功能的国产DVD、CD机均是入门级的骗人玩意"的概念,虽然有失偏颇,但市场的否定决

定了HDCD的未来将是走向灭亡的。

2.叫好不叫座的另类王者-XRCD

上文提到,导致HDCD市场推广受阻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需要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

CD播放机"硬解压"。日本JVC公司的XRCD此时应运而生,并号称完美的16位CD。XRCD

不同于HDCD,它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最高音响效果

来。JVC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续、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

数字讯号经过K2接口,最大的作用是降低时基误差既发烧友常说的Jitter失真。事实上唯

有真正降低时基误差,才能得到正确无误的数字讯号,这也是K2接口的最大功效。在数字

化过程中,JVC把讯号储存在Sony的PCM-9000MO光盘上,最后一连串的K2编码,以及

K2刻盘、压片,全由JVC位于横滨的工厂内进行,中间绝不假手他人。透过SDIF-2传输(Sony

开发的数字传输技术,JVC认为比工业标准的AES/EBU更好),以及尔后的每个环节,JVC

在时钟位准与电源净化上都下了很多功夫,确保数字讯号不受任何干扰。K2所用的20位,

128倍超取样A/D转换,动态范围可达108dB,总谐波失真-96dB,有效频宽范围内频率误

差小于0.05dB。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

体感与珠圆玉润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的CD。与一些粗制滥造的HDCD截然不同,XRCD

绝无那种阳光夺目、高频过亮的现象,既 拥有超越普通CD的解析力,又带来了更好的音

乐感,那些乐器、人声的棱角被修整得平顺无比,难怪无数胆机(电子管功放)、LP(模拟

唱盘机)爱好者也对其刮目相看!优点:"不食人间烟火"XRCD共经历了3代发展,分别为

XRCD、XRCD2和XRCD24,其中笔者在亲耳聆听过XRCD2版《邓丽君十五周年》(见图6)

后毫不犹豫将其买下,酷似LP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让人足以忘却200元/张的"天

价"带来的肉痛!

一、什么是HDCD?

HDCD即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性数码技术)的缩写,它采

用一种新的录音技术,在将母带上的模拟音频信号送入HDCD编码器的时候,以超过传统

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编成数码信号,此时产生的信号将多于普通CD所能容

纳的信号,高兼容高解析度的HDCD

HDCD简述

为改善现有CD记录格式的缺陷,使之既能高度兼容而在音质上又能有所突破,美国

Pacific Microsonics公司推出了具有专利保护的HDCD录播新技术,它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译为高解析度的CD。用HDCD方式编码制造的激光唱片与

普通CD具有高度的兼容性,用在普通的激光唱机上播放,已可领略到HDCD编码录音技术

的优越性,如用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CD唱机播放,则可充分欣赏到全部释放的HDCD

信息所 特有的魅力: 音质清晰细腻、动态范围广阔、信噪比极高,音色更为自然逼真。

HDCD的编码与制造

针对传统CD录音格式的局限与不足,PM公司的两位HDCD创始人,Keith O·Johnson

录音师和Michael er计算机专家在多年音响制作中,查找并证实了对CD音质影响

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HDCD技术是在前期录音制作中即重视所录制信号的完整和精确性,采用高于常规两倍

的取样频率88.1kHz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以最大限度地展宽高频响应,减少缺损性失真,

高的采样率也为HDCD编码运算留足了空间。

用24bit量化其取样值为1677216个,它比16bit系统高出256倍,采用高位元处理技

术可以提高处理精度,降低量化误差,增加动态范围至120dB。

在模拟至数字信号转换过程中,HDCD技术十分重视转换精度,尽量减少串音和处理的

稳定性,其能够达到的指标为转换精度百万分之一,失真分量<-120dBfs。

这个高精度、宽频带的数字信号构成HDCD编码制造的基础,其数据信息量十分庞大。

用常规CD PCM编码格式无法将其容纳。如要在普通CD机上兼容播放,需经特殊运算编码

方可。

用高采样和高比特技术进行CD的录音制作已被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但提醒一点是目

前市场上所能见到的20、24bit CD激光唱盘其实质应是录音过程中采用的比特数,由于

CD“红皮书”所制定的44.1kHz/16bit标准格式制约,这些高信息量的母带在灌制CD唱片时,

均经过重新运算,编码制成16bit的CD唱片。因此,我们现在CD唱机所能解读出来的规

格仍然是16bit/44.1kHz,由于各唱片公司在转化过程所采用手法不同 ,我们现在能听到的

不同版本的CD音质也的确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比特高取样技术制作的CD音

质远胜16bit/44.1kHz录音格式制作的CD。

那么HDCD技术又是怎样制作与普通CD兼容的高清晰度唱片呢?

取样频率转换。首先对88.1kHz取样数据进行动态转换,这是HDCD技术一大特色。

它采用多个数据插值滤波器经分析系统做动态控制,这个系统实时分析信号频带宽度,波峰

能量和高频信息,以高分辨信号精确控制滤波器的波通特性。执行结果使得即使变化 为

44.1kHz最后采样率,其频宽在16kHz~22kHz变化仍然很少。该系统有超越44.1kHz取样

率的记录,能够反映声音的每个精细微妙的变化。

振幅分析。HDCD技术另一特点就是对振幅进行了有效控制,由Decimation滤波器传

送的是一个24bit/44.1kHz的信号,为了容纳这个信号,编码器在这一级被精确地进行振幅

解析和增益控制量化编辑为20bit然后再分配到16bit格式中运行。

自然界的音响变化范围是很宽的,突响的声压能造成记录设备瞬时过载出现削峰现象,

在模拟磁带记录过程中采用电平压缩方式以避免磁带的饱含失真,而对于一个数字记录系统

过载可导致出现不必要的量化误差(数据碎片),同样会对音质产生影响。为此普通A/D转换

器设备都有一个绝对最大录音电平(0dB)以保证峰值不削波。HDCD采用独特的振幅编码技

术,可获得比常规数字记录多出一个比特(相当于+6dB)的容量来处理大动态信号。由于采

用数字运算处理方式,这个扩展信息能以精确稳定的特性控制重放设备的 译码器复原。加

上数字处理特有的“超前处理”(Look ahead)能力,所以系统能在一个大信号开始前瞬时恢复

增益,提供更大信息容量避免信号瞬时过载。

对于这个一个比特的信息扩张量,何时操作受制于HDCD的隐含控制码(稍后讲到),对

于普通CD播放,信息无变化,而用HDCD译码器播放,则可在隐含码的控制下,信息准确

膨胀,达到大动态播放的目的。

高频扰动技术(Dither)。采用高频扰动技术,可提高量化信号的分辨能力,使之量化器

的非线性变换特性得以改善,降低低电平信号的谐波失真,而且有可能重现低于量化差值的

信号。但如添加不当,高频振荡(dither)将会变成真正的添加噪声。HD CD技术采用了改良

的高频扰动技术,使得音乐细节更为丰富而噪声低不可闻。

HDCD隐含控制码。对于HDCD的最后量化操作部分,为准确控制HDCD编码记录的

超量信息在解码器上精确播放,特设置一相关的控制代码,这个代码被插入数据记录的字组

段中的最小有效位LSB位,如被普通CD机播放该码为隐含而不被激发。由于所处的 特定

位置且只占LSB位元的1%~5%,对于CD音质的影响弱不可闻。当用HDCD解码器播放

时,系统可准确捕捉该隐含码并用来激活主要数据通道的信息,使得信息量膨胀,得到数倍

于普通CD格式的信息输出,经DA转换即可获得大动态、细节丰富、高信噪比的 模拟音

频信号。

为避免误码操作,HDCD采用在主副通道设置双重代码同步计时器,这样它与该字组段

中的主要信息相伴而生时序不会错位。只有在隐含码与主要相关代码呼应时,主通道选择数

据才有效,否则取消解码操作。

模拟音频信号经缓冲器低通滤波后,先进行模数转换,并用一个高频扰动信号对ADC

实时控制,量化产生88.1kHz、24bit数据流,该数据流向主副两通道,主通道信息被延迟

存储,而副通道信息相对于主通道提前一个分量进行数据分析产生控制信号,该 信号动态

控制数字滤波器做取样率变换,振幅编码和增益控制。最后由微处理器将分析、滤波、数据

再格式化容易被漏失的信息分离(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到音色、声场、微细声音),与控制码一

起组合生成隐含码被插入主通道音频数据LSB位,经高频扰动处理后再量化为

16bit/44.1kHz标准CD格式输出,完成全套HDCD编码过程。

HDCD的解码过程与PMD100

HDCD的解码操作是编码过程的逆动作。设计目的是在DAC的数字滤波器部位用HDCD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取代,完成HDCD信息解码及超取样数字滤波双重作用。

解码器首先检测数据流中的LSB位中是否携带有HDCD隐含码,如有则按照隐含码的

连续指令激活主通道音频数据信息使之膨胀,恢复在编码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压缩。由于隐

含码的控制,可准确地对波峰进行适时扩展,对低于平均电平值的信息做适当的增益下减 ,

因此HDCD方式可获得高于常规的大动态及小信号的高清晰度。

作为HDCD的唯一解码芯片是美国PMI公司生产的PMD100,该芯片需经授权使用。

它是一个28脚DIP封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当PMD100接收到输入数据为HDCD编码方式则自动转换到HDCD解码格式下工作,

并在其27脚输出电流驱动LED发光管做状态指标。

当非HDCD信号时,信息数据被接收做常规超取样数字滤波处理,因此该器件有双重

特性。在做普通CD格式数字滤波器使用时该器件特性也相当优良,通带纹波从0~20kHz

不超过0.0001dB,阻带衰减>120dB。

该器件的其它特性为:

·具有2、4、8倍超取样数字滤波

·可接受24bit输入数据及同精度处理

·可按受32~ 55kHz任一输入取样频率

·输出16、18、20及24bit不同数据格式

·具有数字去加重功能

·可用0.188dB步长进行数字音量控制

·时钟频率为256fs或384fs可选

·具有软、硬两种静噪方式

·提供硬件设定及程序方式两种控制模式,

·提供8种不同类型的高频扰动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DAC

·提供恒定输出时钟到DAC,即使输入数据和主脉冲都丢失也能保证DAC输出无偏移和

产生脉冲的可能

解码芯片PMD 100的管脚排列与一些顶级数字滤波器有相似之处,如SM5842、SM5803、

DF1700等,因此在有上述滤波器的DAC或CD机上,通过稍加改动就可将普通CD机或DAC

改为具有HDCD解码功能的处理器了。

二、SACD简介

SACD全称叫Super Audio CD,是超级音频光盘系统,它是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

发的一款具有全面取代CD音源实力的最新格式的数码系统。SACD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

它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SACD是一种新型的光盘,它不是CD格式,而类似

DVD光盘,播放时需使用SACD专用的播放设备。

SACD光盘结构大致与DVD相似,播放面有单面和双面,信息层有单层和双层。目前

市场上的SACD光盘较多采用单面双层结构,一层是0.6mm基片上储存16bits传统CD格

式的信号,可与CD兼容,另一层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层,储存SACD格式的信

号,再将两片基片像DVD盘片那样粘合而成。这种光盘可以在普通CD播放机上播放,也

可以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当然,两者的音质是有差别的。

SACD的技术指标远优于CD,而与DVD-Audio相似。SACD的核心技术是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 直接数据流),它与CD、DVD-Audio的多bit录制原理有根本的区别。

DSD的技术要点

DSD的技术,简单地讲:它是将信号以2.8224MHz采样、经多阶Δ-∑调制,输出1bit

信号流。

多阶(如:7阶 7th Order)Δ-∑调制器,运用负反馈,将信号与上次采样的波形进行

比较(差分运算),“大于”便输出“1”,“小于”便输出“0”。利用求和器将波形在一个采样周期

中积累,以形成下次的比较波形。Δ和∑则分别是差分和求和的含义。由此可见,1bit信号

流是相对值,而传 统的PCM记录的量化值是绝对值。

是一个正弦波经多阶Δ-∑调制后1bit数据流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正半周,振幅越大,

出现“1”越多;负半周,振幅越大,出现“0”越多。这个图让我们想起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空

气中传播的情形:正半周,纸盆推出,压缩扬声器前方的空气,使空气密度增加,振幅越大

密度也越大;负 半周,纸盆拉回,使空气密度降低,振幅越大,密度也越低。由此可见,

1bit信号流竟然反映的是原始的模拟信号作用于扬声器后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的疏密程度!目

前,有的公司已经在研究开发数字功放和数字扬声器,希望将1bit二进制的数据经过数字

功率放大器 放大后,直接提供给数字扬声器,数字扬声器既是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又

是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换能器,这样,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提高了重放性能,相信不久以

后,我们会看到这种数字器件的实际应用。

与传统的PCM信号比较,1bit信号流调制过程较为简单,而且精度高、成本低,解调

过程更是简捷方便。从理论上讲,重放端仅需要一个RC积分电路就可成功地还原音频模拟

信号。同时,又从根本上剔除了PCM所固有的一些失真,使音频信号得以高度的返真还原 。

DSD制式的取样频率为2.8224MHz,较传统CD的取样频率 44.1kHz高出64倍,而总的信

息容量为传统CD的4倍。理论上可以把频响范围扩展至0Hz-400kHz,这就大大超越传统

CD的20 kHz的极限。而64倍于CD的超取样频率,又可使听域范围的量化噪声完全被分

配到人耳的听域之外。更因为DSD技术中又开发了所谓的"噪声整形电路"可进一步把可闻

频带(0 ~ 20kHz)内的噪声进一步转移到20kHz以上的超音频范围中去,从而令SACD的

信噪比高达120dB以上。

SACD与DVD-Audio比较,两者原理虽然不同、电路也各有差异,但都比传统CD的音

质改善甚多。而就技术指标而言,SACD和DVD-Audio可谓旗鼓相当。因而两者之争至今也

无法统一。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SACD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首先:在硬件供应方面,SACD已先一步走到DVD-Audio之前,早在两、三年前,SONY

公司就有一款轰动业界的SCD-1旗舰问世,之后接踵而来的SCD-777SE、SCD-555、

SCD-XB940,甚至影音兼容的DVP-S9000ES、Manantz公司的SA-1、SHARP公司的DX-SX1、

先锋公司的DXAX100;飞利浦公司的SACD1000,还有日本著名的Hi-Fi精品金嗓子

DP-100/DC-101分体机,其它如日本安桥、爱华、第一音响等等,不胜枚举。而DVD-Audio

阵容到目前为止也仅有松下、胜利、天龙等几家公司的少量品种应市。不过近来DVD-Audio

也在加快步伐追赶。

其次,软件供应方面也是SACD捷足先登,至今已有超过300款SACD唱片面世,国内

看得到的也有近百种,其中SONY和Philips一方面凭借自己旗下的唱片公司源源不断地出

版SACD碟以示支持。另一方面更说服Telarc、DMP、拿索丝、DI GITAL等发烧唱片公司加

盟SACD陈营,不断推出SACD软件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极深印象。而

DVD-Audio却时乖命蹇,还在摇篮中就被计算机黑客破解了防盗版密码,从而大大推迟了

DVD-Audio唱片推出的时间表,这也是许多饱受盗版之苦的唱片公司暂不考虑对DVD-Audio

阵营支持的主要原因。

档次方面:SACD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Hi-end级别,索尼推出的第一台旗舰SCD-1

可谓极尽发烧之能事,无论内部用料、整机工艺都严格按Hi-end唱机规格设计,以后推出

的中低档机型也严格按厚重沉稳,用料实在的发烧理念设计制造。深受广大Hi-Fi发烧友的

青眯与肯定。而DVD-Audio阵营在与SACD的争斗中,一直把DVD-Audio当作是一种花费

不多,效果不错的功能附加在普及型DVD影碟机上进行宣传的,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大路货,

加之DVD-Audio功能众多但并不专一,机身纤薄,用料一般,故在广大音响发烧友心目中

并不好看,从而在档次上输给了SACD。

音质方面:由于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比特量化DSD直接数据流在技术方面的简洁

和优势,大多数资深的音响发烧友经过亲耳聆听后,主观感觉都认为SACD在音质上略胜一

筹。因而音响界许多朋友都认为,若组建家庭影院兼容Hi-Fi,DVD-Audio应该是首选。但

若以玩高保真音乐为主,特别是以追求音质音色的至真至纯为目的的朋友而言,SACD是您

理想的选择。

三、xrcd介绍

xrcd是采用日本JVC公司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序、硬件与

理论等多方面成果。发明这一技术,在CD制作的各个环节都以独创的主时钟系统对时基进

行控制,使CD制版的抖晃失真系数以及玻璃母模的组误差系数有大幅降低 ,制版精度相

应地则有大幅提高,从而使CD制作中的保真度有了很大的保证。

xrcd可以说是完美的16位,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

最高音响效果来。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

体感与珠圆一滑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CD。好透明的声音,好干净的背景, 丝毫不带

火气与毛边的乐器与人声,这是首次听XRCD者共同的印象。原来的CD都像有一层薄雾遮

掩在聆听者与演奏者之间。xrcd如同一阵风吹散了轻烟,眼前一片通清明朗。

xrcd2则是xrcd的升级版。

xrcd2向完善的数码音频这一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她是JVC多年来刻意追求再现原音的

代表性技术成果。xrcd2是通过对母版进行艺术加工及工业加工过程中,对有关的设备及理

论进行深层次研究后才开发出来的录音制品,她将xrcd系列以更加卓越的版本方 式提供给

追求高水准音质的听众。同时,与xrcd家族的其它产品一样,它不必使用特殊解码器及专

用的CD唱机。

通常的CD加工工序是在整理母版后,用U-matic1630格式磁带或者PMCD、DDP磁带

的载体形态送到加工工厂去压片。此后,表演者、制片人、导演及录音师只能祈祷从工厂出

来的产品—CD是与他们所精心创作的作品声音不要发生太大的变化。录音棚和生产加工工

厂之间没有一个声音的判断基准, 即使数码系列是正确的,也未必能保证实现最高音质的

再现。另外,CD的生产工序是由多种设备及技术构成的,结果是其音质也受各种设备的状

况所左右。这意味着要想忠实再现记录在原始母版上的声音,必须对从CD母版的调音制作

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要精 心的实现追求。因此,不能只满足现有检测数据单纯

的高指标。所以,不只是依靠单纯的测试数据,而是加上活用长期以来的听觉感受,判断采

用了最好听觉效果的精良设备构成方案。这种努力甚至包括从安装及连接方法、交流电源系

统、时钟的精度、记录格式、交接系统 直至生产CD的材质都作了各种组合的测试,其结

果即是xrcd2。她是迄今为止比任何CD都明了的对原音进行了鲜明、清晰的忠实描写,从

而实现了成功提供音质更加卓越的CD。

xrcd2的工艺是从对母版的加工开始的。先将模拟信号经过特制的母版加工专用调音台,

再用JVC产20比特K2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码信号。再将这个20比特数码信号通过新开

发的数码K2从SDIF-2接口器输出,记录在磁光盘(MO)上。在这个过程中用数码K2遮

断数码部分给模拟部分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高纯度模数变换。另外,xrcd2的加工工序

使用了具有安定性及20比特以上记录能力的磁光盘作为送到生产工序的音频记录载体。

拿到JVC横滨工厂的20比特PCM-9000格式磁光盘,再一次通过数码K2重放。在这个阶

段重放中寄生在数码信号中的“吉塔”噪音除掉。接下来,由K2超级编码器将20比特信号变

换成具有20比特优势的16比特信号,再经过EFM编码送入K2激光。在此,将EFM信号

在送入激光刻盘机之前 的一刻进行重放。在最后的阶段,将留在数据流中的时间性“吉塔”

噪音除去。

通过上述的从母版到生产过程的各工序,实现了将原版母带的最高音质传送到CD。充

分的照顾到原音的细节,从而再现表演者的细腻表演,将这种与录下时的声音不走样的重放

出来,让听众充分领略到表演者、制片人、导演、录音师的声音表演意图,这就是xrcd2。

Xrcd技术已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而最新问世的xrcd2版本产品,更加强了xrcd系列

忠实再现原音的优势。JVC公司为了保持xrcd品牌的优势,在选择母带品质上极为严格,

而且对母带的xrcd再制作、刻母盘、压片等各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加之技 术保密等原因,

JVC公司严格规定只能在本公司的本土的定点制作室及定点工厂加工生产。由于这些特性,

即使是以数码对数码的刻制母盘这样严格方式进行非法复制,加工时不使用xrcd技术,xrcd

的优势也将毫无显现。因此xrcd又被称为是“不能被盗版的 光盘”。

四、LPCD:艺术感觉+高新科技

雨果创办人、著名录音监制、资深音乐家易有伍先生积35年音乐实践体会和20年录

音制作经验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它凭借一整套独特的技术处理,让你能在普通CD机上得

到LP密纹唱片的仿真音质感受。

易先生研究LPCD由来已久。20年来他亲自担纲的录音产品不下300余辑,但每每把

音乐录音产品和母带比较,他都觉得存在听觉上的差异和区别,总感到美中不足,便思考解

决办法。怎奈一个“忙”字了得!直到2003年推出两张LP后,才着手对现有的CD、XRCD、

SACD等分析研究:为何CD与LP有如此大的听感区别?

普通发烧友们都认为,和LP比较,CD (普通CD、24KCD、 XRCD、 SACD、 DVD-Audio

等)音色偏紧,令人产生紧张和压抑感(用大音量听尤甚,让人不能长时间集中欣赏音乐与

音响),高低频两端延伸有局限,高频生硬,低频缺乏弹性,能量感薄等等。易先生也是LP

迷,当然有同感,但他确信只有在反复监听自己的录音产品后才能找到答案,才有绝对的发

言权。

现有的CD加工生产线制造出来的CD产品,在把母带加工成CD产品期间,数码格式

需转换5-6次:母带-母盘CDR-玻璃模-金属模-压碟-CD。特别是最后两道损耗性工

序,对音质影响最为严重。压碟过程同时就是盘片音质不断劣化的过程。这多次的转换对音

质的劣化程度,可用简单的计算机烧录试验来说明,把拷贝了5-6次的碟和原CD比较就知

道了。发烧友都知道,无论是LP或CD,买头版碟比较靓声,原因就在此。

如何让一直关心支持雨果的发烧友们享受到更高保真的靓声音乐?易先生针对上述缺

点和数码失真问题,把LPCD的研究开发分成两大部分:

一、LPCD母带制作

应用雨果自行开发的音频处理系统,(A) 把原仿真母带用最高精度格式转成数码格式;

(B) 把原数码母带升频至现有最高精度数码格式,并仿真化处理,之后在高精度格式化的数

码系统里精细微调母带的能量密度感、动态、频宽等,最后才转成CD格式16Bit/44.1KHz。

在数码处理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在高纯度的电源和军用级高精度的数码时钟下,并且运

用自主开发的抗振设备对各个组件进行严格的抗振,确保处理过程真正的零失真。

但顶级的设备还只是有利的工具。母带制作最根本的是一个应用技术进行艺术加工的庞

大工程,是制作人员技术能力与艺术修行的体现,而不是纯技术式“过机”处理那么简单,过

程非常复杂和烦琐,制作一辑母带需时约20小时!

二、碟片的制作

主要针对减低CD机内的数码读取系统的信号失真和纠错系统大幅度“纠错失真”。通过

特殊处理的材料和加工程序减少激光光束散射,加强集中激光光束的读取能量和输出信号的

精度,增强盘片转动的稳定性,减低抖晃率,减轻伺服系统的工作压力和由此形成的信号失

真。历经试验,最后LPCD采取了以上最直接,也是最麻烦的方法。呈现给你的是一张比一

般母盘制作还要精细数十倍的母盘品质的产品,独特的工艺使它不会有压铸损耗和格式转换

音质劣化的问题,特殊的材料也能让LPCD保存更久远。雨果除了自行出版,也会为其他制

作出版商代加工生产,但必须具有高品质的录音水准。LPCD产品规格分为LPCD33 和

LPCD45, LPCD33是特殊加工处理的CD产品;LPCD45是录音水准顶峰代表的产品,也是

CDR母盘规格最高的。消费者要先确认所使用的CD唱机能否播放CDR。

现在,您可以不用服侍LP唱机,不用再受噪音、抖摆率等的虐待却能享受到非常高端

LP系统的声音。朋友,好好享受LPCD美妙的音乐和音响吧!

五、K2HD

CD自1980年面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以今日数码科技的水平回首当年,CD的

规格差强人意。事实上,CD初面世时的音响有如指甲刮沙纸般的尖锐刺耳,令人闻声胆丧!

当然,厂家也不是耳聋的,在过去二十余年,数码科技不断地完善,从CD转盘、数码时基

至解码器都取得大幅度地改进。

由于CD规格的局限,要得脱胎换骨的改善,就必需改头换面。于是,Philips与Sony

在1999年携手推出了全新的光碟制式――SACD,无论规格或音质都比CD更为优越,可惜

的是SACD叫好不叫座。八年后的今天,CD仍是市场的注流,而SACD光碟的数目少得可

怜!身为SACD的开山鼻祖,Philips与Sony似乎后劲不足,近几年都不见新机种的推出。

要享受SACD的音响,当然得添置SACD机;相比之下,JVC的改善方式则温和得多,

它所开发的XRCD及XRCD24都是以重新处理母带的方式改善音质,不会面对兼容的困扰,

在任何CD机上都可以播放。

2004年,JVC的母带处理技术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居然可以在CD的规格里,

承载频宽高达100kHz,分析度高达192KHz24-bit的高密度数码信息。K2HDMastering技术

在日本国内试用了三年多后,JVC认为技术已经成熟,于是邀请FIM的老总马先生到东京体

验K2HD的威力。

为了一探K2HD Mastering有多少斤两,马先生带着《江河水》的母带,千里迢迢地飞

到东京踢馆。结果一比之下,无论是XRCD24或母带,全都败在K2HD手下!马先生大惊

失色之余,心花怒放!原因是他已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K2HD Mastering将会是发烧碟的

主流。于是当机力断,一口气预订十五张K2HD碟的时间表;对于向来慢工出细货的FIM

而言,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马先生早年纵横香港音响界数十年,是位深具影响力的教父级人物,K2HD究竟有何魔

力,能令见惯大场面的马先生如此激动呢?据马先生表示,K2HD音效之佳是他一生未曾有

过的突出经验,令他非常兴奋!他认为K2HD已超越音效的层次,而是一种聆听的感受。这

种鲜有的感受,令人浑然投入到音乐里,与演奏者的内心感情产生共鸣,与音乐融汇为一,

完全忘记了音效。

为了让喜欢音乐与音响的朋友先听为快,FIM首先推出了This is K2 HD Sound精选碟,

挑选了十六首风格迥异的乐曲,包括了:管弦乐、器乐、人声、爵士乐等,全面展现K2HD

的威力。当乐声响起,你将发现K2HD的音响竟是如此地从容自然,声音的密度及清晰度很

高,音符被一层空气所笼罩着,空气感盎然。活泼生动的音响,普通CD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继Thisis K2 HD Sound之后,FIM计划出版的K2HD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录音、名

演奏,其中包括了Cantate Domino,Nowthe Green Blade Riseth,Jazz at the Pwanshop

及AntiphoneBlues等,一想到这些经典录音即将以目前最佳的K2HD方式处理及面世后,

肯定令全球发烧友雀跃与期待!

二.未来音频之王

1.新构架、新阵营、新价格--SACD:

SACD(Super Audio Compact Disc,超级音乐压缩光盘片)是日本索尼和荷兰飞利浦

(原先开发出CD光碟的两家大公司)再度联手研制出的新一代数字音乐光碟,相对于HDCD、

XRCD甚至DVD-Audio的"换汤不换药",SACD可谓音频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虽然SACD

和CD均采用120MM直径碟片,但SACD的信息容量已大大增加,由CD的650MB增加到

4.7GB+650MB或8.5GB。SACD采用了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技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即直接流数码。这种编码技术使音频编码和解码过程得到简化。与CD所采用的

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相比,可减少录音过程中的很多失真。

DSD采用1BIT量化精度,对录音信号作连续脉冲调制直接录音,而它的取样频率又高达

2.8224MHZ,是CD的64倍,因而不需在录音和放音过程中附加滤波器,减少了数码处理

过程中的失真。由 于信息数码处理过程中失真的减小,SACD输出的音频信号与输入的模

拟信号非常接近,重放频带宽度达100KHZ,是CD格式的5倍,动态范围也由CD的98DB

提高到120DB。此外SACD采用PSP PIT SIGNAL PROCESSING,即PIT信号处理技术对版

权进行保护,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SACD采用的PSP保护技术包括不可见水印,可见水印,

内容加密等。理论上,SACD的频响可延伸至1.4MHz,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则限制在100kHz

之内。1bit系 统是利用串联的数字比较器传达各音频信号取样电压与设定值的差异,其优

点是1bit数模转换器仅需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在硬件方面的技术要求远比多比特的转换

器更为简单,但仍能获得高保真的原音重现。SACD可以同时记录74分钟六声道的音乐,

以及兼有两 声道74分钟的CD音乐,以便与目前的CD唱机相兼容。目前唯一能与SACD

相抗衡的是DVD-Audio,但其格式仅是原来CD与DVD格式的扩充而已,亦即其取样率/量

化精度由原来CD的44.1kHz/16bit向上提升,变成从二声道的最高取样率192kHz/24bit直

到六声道的96kHz/24bit等。从SACD和DVD-Audio这两种格式可知,它们彼此最大的区别

就在于1bit和24bit的数字技术应用上的不同。未来发烧友的主流选择:SACD阵营目前已

经推出多款高性能SACD播放机,日本的SONY、马兰士、金嗓子,法国米格等等Hi-end

厂家均已有各种规格、档次的成品机问世,国内发烧厂商亦是大跟SACD之风,新德克、山

灵、钟神、欧博等已经先后推出了自己的SACD播放机,甚至如先锋6550这样的中档DVD

播放机也已经全面兼容SACD播放……软件支持方面SACD也明显走在 了对手前面,DG、

拿索斯、Telarc等近期均有大批SACD软件上市,图11即为FIM著名的SACD软件《江河

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SACD软件均含有CD播放层,即使用普通CD机亦可播放,这对

于DVD-Audio阵营来说又是一个优势了。笔者个人认为SACD最有可能继CD之后成为纯音

乐欣赏制式的王者,而DVD-Audio似乎更适合多声道的视听玩家。

2.皇家血统、正宗接班人-DVD-Audio

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共同制订的规格。从外表来看,DVD-Audio同CD一样,单层单面DVD-Audio

碟片可存储4.7GB的数据,大约是CD碟的7倍。如果以 CD 44.1kHz/16bit的格式存储两

声道立体声的话,存储时间可达400分钟;如果用线性PCM 96kHz/24bit的格式的6声道,

或是以难以置信的192kHz/24bit的格式存储2声道的声音,存储时间为74分钟。逼真的细

节再生,意味着能够通过DVD-Audio获得完美的音响效果和真实度。DVD-Audio不仅能够

播放2声道的超高保真音响,还能播放线性PCM 最多6个声道的环绕声音响(96kHz/24bit)。

超越CD的高音质和如同音乐厅般的全方位立体声环绕音效,实现了全新的音乐空间再生:

DVD-Audio能够再现宛如坐在观众席上充满现场感的声场空间,让您感受置身音乐会现场的

浓厚氛围气息。DVD-Audio引以为豪的最大192kHz/24bit的取样频率,可完美再现演奏现

场的真实感。由于频带扩大使得再生频率接近100kHz(约CD的4.4倍),因此能够逼真再

现各种乐器层次分明、精细微妙的音色成分。而且量子化比特数最大为24bit,确保了约

100kHz再生频率的最大动态范 围可达144dB。DVD-Audio实现了比CD高约1000倍的高

解析能力。此高频分量确保可播放20kHz以上的音频信号(影响人在可听范围内的感觉)。

由于能够把原音波形非常接近真实的记录和再生,所以不仅能够出色演绎各种高音乐器的固

有音色并使其层次更加清晰分明,而且也 使中低音乐器的声音还原悦耳,立体声效果更真

实,声场方位感更明确。目前DVD-Audio阵营的技术先锋为英国Merdian(子午线)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Hi-end级别数码音频产品的大碗,其缔造者早期就参加了CD格式的制定,

对数码音频格式有着独到的见解,其定价20多万人民币的顶级DVD-Audio播放系统

Reference8000堪称全球高烧友心目中的麦加圣地,技术实力无庸置疑。不过目前DVD-A

阵营软件的跟进速度不容乐观,加上日本公司的心不在焉,使得DVD-A仍显得曲高和寡,

和SACD的高歌猛进形成强烈反差。

后记:目前的音频格式之争错综复杂,除了以上介绍的4种较常见的之外,DTS公司

的DTS CD、Dobly公司的SURROUND CD等只能称之为"概念化CD衍生品",多为显示公

司实力和满足另类玩家猎奇需求的非主流制品,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再惘述了。

什么是EP?

什么是AVCD?

什么是HDCD?

什么是DTS?

什么是LC?

什么是XRCD?

什么是SACD?

什么是DSD?

什么是蓝光DVD?

什么是K2HD?

什么是母带直刻CD?

什么是AQCD?

什么是24K金碟?

什么是24BIT?

什么是AAD?

什么是DDD?

什么是Hi-Fi?

什么是LD?

什么是LP?

什么是DOLBY?

什么是LPCD?

什么是SHM-CD?

什么是AMCD?

1、什么是EP?

EP:Extended Play,慢速唱片。EP是CD的一种,播放设备亦与普通CD一样,没什么特殊要

求。EP与CD又略有区别,每张EP所含曲目量较CD少,一般有1-3首歌左右,最多也不会

超过5首歌,价位比一般CD低。

2、什么是AVCD?

AVCD的标志是排在第一首的是电脑文件,不能播放。AVCD是VCD的一种。

AVCD,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声音(Audio),又有图像(Video)的碟。AVCD是近年来出现的新

型光盘,它以数字音乐为主,添加了VCD的内容,而图像部分常常是与音乐主题有关的MTV。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AVCD专栏

3、什么是HDCD?

HDCD即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数码)的缩写,1993年由美国

REFENENC RECORDS公司推出。它采用一种新的录音技术,在将母带上的模拟音频信号送入

HDCD编码器的时候,以超过传统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编成数码信号,

此时产生的信号将多于普通CD所能容纳的信号。

HDCD编码器让多出来的信号进入以11个Motorola DSP56001处理器组成的超强电脑处理,

以连续且即时处理的方式,配合工程师所研究的音响心理学的影响,将全部信号筛选后再分成传

统的CD音轨所能容纳的部分和超出的信号部分,HDCD编码器将后一部分信息放在传统CD

的隐藏式指令轨里面,以便能与现有的CD系统相兼容。

因此HDCD解码芯片PMD100包含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字滤波,另一部分是HDCD

解码。在播放普通CD唱片时,HDCD解码部分是不工作的,此时的PMD100可看作一片高性

能的数字滤波器,其音质优于现在广泛使用的NPC系统的数字滤波器。当播放以HDCD方式录

制的CD片时,PMD100中的HDCD解码器会自动检测到CD片隐藏式指令轨中的信号,并将

之还原成高分辨率信号,经数模转换输出,即可感受到高分辨率CD的独特魅力了。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HDCD专栏

4、什么是DTS?

DTS的全称(Digital Theater Systems)意为“数码影院系统”“DIGITAL SURROUND”意为

“数码环绕立体声”。

5、什么是LC?

LC是发烧CD的一种,制作成本比较高,音质效果比较好.

6、什么是XRCD?

顶级发烧唱片的典范,目前细分为XRCD、XRCD2、XRCD24等小类。

XRCD全称“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意为超解析力CD。1997年日本JVC

公司推出,XRCD技术的发明开创了录音硬件、理论的新境界,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

序、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独创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CD的制作精度及高保真度。

XRCD可以说是完美的16位,不需要专门的硬件解码设备,任何一部CD机都可使用。XRCD很

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体感与珠圆一滑的质感等方面,有非凡的表现力与震憾力,

自然是顶级享受,在发烧音响中的效果更是无与伦比。由于制作成本高昂,目前只有少数的知名

艺术家的知名作品被制成XRCD,因而XRCD的品种不算多。是音乐发烧友的最爱。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XRCD专栏

7、什么是SACD?

发烧唱片的一种。发烧试音碟、发烧示范碟经常采用的形式。SACD全称叫Super Audio CD,

是超级音频光盘系统,它是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SACD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它

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即使使用普通CD机,音乐的效果在音场、清澈度、乐器和

人声的细致层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同XRCD一样,由于制作成本不低,有资格制作成SACD的

艺术家的作品不多,品种上稍比XRCD丰富。

SACD播放时有的需使用SACD专用的播放设备,目前大部分的SACD可在普通CD机与SACD

上同时使用。通常这种CD上会贴有标识,长方形灰色的标识就是适合所有CD播放设备的,音

乐吧上SACD的说明一般都有此项文字说明。

图片典型范例:/?Product_Id=421067097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SACD专栏

8、什么是DSD?

发烧CD的一种,价位上跟普通CD差不多。目前DSD录音技术传至中国,国内原版有一些质

素高的低成本DSD作品。例如柏菲唱片及广州某些唱片公司出的的部分作品。

DSD CD 系列采用了DSD制式及SBM-DIRECT去将DSD处理过的信息还原至16BIT,DSD

CD无信纸在声音的自然度,语气的细极度,乐器的质感度与及音场背景之宽深度都有大大的改

善,务求令广大乐迷可以享受更靓声的音乐。DSD CD可在所有CD机上播放。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DSD专栏

9、什么是24K金碟?

24K金碟 是在制造CD的物料上电镀一层24K金膜,由于金属特性使然,分子分布非常平均,

电镀层平滑如镜,使镭射光束得以百分之百完全反射,音效亦特佳,是为现今科技下音效最标致

的CD物料.

10、什么是24BIT?

24Bit 指每一秒声音的点数为24点,对于音质上能更细腻,特别是在于最大声、最小声的处理

上,能将音乐细节描述得更为清楚,而这种超高解析度的处理,将让音乐的色彩更鲜明、层次分

明。“24K金碟,24BIT”经常同时使用在CD制作当中,这种CD在上也有不少,大部

分制成金碟的都是经典作品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24K金碟/24BIT专栏

11、什么是AAD?

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字制碟

12、什么是DDD?

数字录音、数字混音、数字制碟

13、Hi-Fi是什么意思?

Hi-Fi :High fidelity的缩写,高保真的意思,一般用来表达硬件音响设备的优质功能,Hi-Fi唱片

指的是录音质素优良的唱片。

14、LD是什么?

LD :LASER DISC 激光影碟

15、LP是什么?

LP :密纹慢放唱片,现在一般指老的黑胶唱片。

16、DOLBY是什么意思?

DOLBY Digital:杜比数码,DOLBY是音效的技术标准之一,产生于美国DOLBY杜比实验室,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应用于电影立体声喇叭,经过多声道、降噪、数码解析等技术处理,

使得音效产生立体逼真的现场感。此技术后被广泛应用在影音业当中,并形成标准制式。如:

Dolby AC-3/DTS 等等。直到现在DOLBY实验室依然在不停的研究此技术,版本不断提升和更

新。

采用DOLBY制式制作的硬、软件产品(如DVD)一般都会在包装醒目的位置上标有DOLBY

字样和图标,代表着影音产品的品质。

17、什么是蓝光DVD?

高清晰度高容量数码DVD

2006年,HD-DVD和Blu-ray作为新一代磁盘标准诞生了,它能够提供远远多于现行DVD标准

的存储容量。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出,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DVD光盘已经逐步让位于

EVD、HD-DVD、Blu-ray等存储格式。随着HDDVD设备的逐步占领市场,全球首张高清晰度

HDDVD碟片诞生了,2007年12月2号,这就是郑秀文的SAMMI 2007 SHOW MI演唱会

BLU-RAY 天碟(蓝光DVD)。

由于制作成本的原因,HDDVD碟的价格相当昂贵,我们希望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制式的

标准化、国际化,以后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数码视听领域,多出一些HDDVD的碟,成本能够

更低一些。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蓝光DVD专栏

18、什么是LPCD?

值得骄傲的是,LPCD是不属于日本的专利技术。

2003年,雨果唱片自行开发了音频处理软件,在纯净电源及高精确数码时基的控制下,将母带

升频至最高 精度的数码规格,并从艺术的角度调整与处理能量的密度、动态及频宽等。在压制

CD时,以特殊的材料和工序 ,提升镭射光束读取讯号的精确度,降低因CD及机械振动所造

成的失真等。并以最直接及最耗时的方式,制作 出比一般CD母盘还要精确数十倍的LPCD碟。

LPCD采用独家专利的生产技术,它不存在压铸损耗和格式转换而导 致音质劣化的弊病,特殊

材料的运用让LPCD更为经久耐用。

简单地说,LPCD采用独家专利的技术,加上艺术感觉的处理,即使在普通CD机上亦能取得

LP(黑胶唱 片)般的音乐享受。雨果唱片公司展开了与多家唱片公司的合作,截止到2007年

底,已经推出约30种著名的经典 产品,LPCD价位与SACD相似。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LPCD专栏

19、什么是K2HD?

K2HD 即金24BIT High Definition ——超高解析度兼容数码金碟的缩写。承载频宽高达100kHz,

分析度高达192KHz 24-bit的高密度数码信息。

2004年日本JVC公司开始在HDCD的基础上试验K2HD技术,2007年此技术已颇为成熟,研

发成果开始应于制碟。2007年3月,JVC邀请FIM一听钟情唱片公司的创办人马濬先生到JVC

东京总部,了解K2HD的混音製作和效果,马先生以《江河水》母带与XRCD24作参照,这两种

都比不过K2HD!因而是他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K2HD Mastering将会是发烧碟的主流。因而

当即与JVC公司签订了制造15种K2HD的合约。

2007年8月,世界首张一听钟情K2HD 诞生了,《THIS IS K2 HD SOUND!》

2008年4月,已有7种K2HD碟在FIM一听钟情发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发烧

友欣喜万分的接纳K2HD的碟。

K2HD与XRCD一样,可以在普通CD机上播放,

近年各大唱片公司纷纷把重点歌手的优质作品以K2HD的形式版,2011年,数量超过百种。以

UNIVERSAL环球公司为例,经常把前一千个下生产线的产品印刷上独立的编号作为纪念版和限

量版,与普通版有什么区别?其实欣赏价值一样,收藏价值少许区别。即使是普通版K2HD,产

量也有限。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K2HD专栏

20、什么是SHM-CD?

首版音质再生可能高音质CD

SHM-CD是SUPER HIGH MATERIAL CD 的缩写,意即超高端材料CD

SHM-CD音质评价:

音质、解像度、音量感、歪感、透明感五大方面均优于普通CD,

低频比XRCD24的表现要好,更加有现场感

SHM-CD与K2HD的比较SHM-CD更加真实自然,不夸张

SHM-CD SHM-CD,在2007年由日本JVC公司研发,与DG、DECCA、PHILIPS等老牌公司

合作,至2008年已出版了至少数十种经典产品,大多以古典为主,也有爵士、摇滚。这些经典

老作品大多首度出版于上世纪后半叶,首版大多绝迹,而SHM-CD是最能还原首版音质的新格

式。SHM-CD为日本生产限定盘,虽然收藏价值极高,可惜发行不多,数量有限。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SHM-CD专栏

21、什么是母带直刻CD?

母带直刻碟,是与母带效果最为贴近的刻录方式,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发烧制作的终极版本。最

早是2008年由香港TIS唱片公司推出的。

母带直刻碟的制作方式与制作母带的程序几乎一样,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母带的音质,减少中间

制作环节对音质的损耗,世界发烧制作界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无外乎用提高母带制作水平、用昂

贵的金属材料提高保真度等等,母带直刻碟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真——人工方

式刻录,每次只能生产一张碟,每一张碟制作的时间都很漫长,因而母带直刻碟的生产方式与批

量机器生产完全是两种概念。

母带直刻碟处处有手工制作的痕迹,除了音质之外,外包装手工制作的痕迹明显,甚至可以用粗

糙来形容,有的没歌词本,有时曲目、碟名甚至是手工写上去的,真是简单的不得了。

由于制作方式的特别,母带直刻碟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收藏价值也是非同一般的。同时带来的

麻烦是,由于数量少,制作周期长,备货周期相对也延长许多,某些断货的产品甚至要等几周才

能重新有货。

母带直刻碟的品质高低可说完全取决于母带本身的制作水平,由于TIS唱片公司向来追求高品

质的录音,母带录音制作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所以TIS唱片公司的发烧碟多年来在发烧友中向

来有口皆碑。

22、什么是AQCD?

AQCD(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采用特别研发的紫色基片,以更耐热、耐光的银

合金(SILVER ALLOY )取代传统的铝质表面涂层,透过精密的技术印制,重现模拟乙烯基密

纹(黑胶唱片)的效果,减少了数字CD光盘的误差,提高了音频重播的精度,无论现场感、平

衡度与细节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音效表现明显比一般CD优胜。

23、什么是AMCD?

全港首创 纯银PURE SILVER CD ,真正还原黑胶LP模拟音色,美国制造,所谓的首批限量版,每

张皆编印独立编号,就是把前一千个下生产线的产品印刷上独立的编号作为纪念版和限量版.

与普通版有什么区别?

其实欣赏价值一样,收藏价值少许区别。 但普通版产量也有限。

一些关于LP黑胶的知识

要步进发烧音响的殿堂,笔者认为回归黑胶唱盘是第一步,毕竟黑胶唱片带给我们的仿佛是

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不像CD这类数码科技时代的产物那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充满工业味道

的不纯粹音乐。

有许多希望走上发烧之道的入门级朋友,阅读了一些关于发烧音响的文章,读了很多遍仍然

不知所云,觉得发烧一词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仅仅对音乐、音响有着浓厚的兴

趣,同时也对很多器材以及各种发烧音响玩法都充满着好奇,唯独对音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

足,故欲成为发烧玩家而不知从何入手。也有许多人认为玩发烧音响和玩黑胶唱盘都是很深

奥难懂的事,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发烧的真谛。其实,笔者认为迈

出理想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以此文章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谈谈黑胶唱盘的入门之道。

凡事有人赞成也就自然会有人反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就请对黑胶唱片感兴趣的同道,

与我携游黑胶的历史之河,一同窥视发烧领域的初貌。

进入90年代,镭射唱片(CD,Compact Disc)技术大行其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占

领了整个音乐世界。镭射唱片凭借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集数码重播以及镭射光学

先进科技之大成,与当前数码时代接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供了一种最

佳的媒介。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于1993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而黑胶

唱片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与古董一词牵上关系了。不过,

在现代人互相追逐CD、MD、MP3以至MP4等等高科技音乐产物的同时,回到黑胶唱片怀

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刚刚浅涉发烧领域的初哥,也有拥有n年烧龄的老鸟,他们受

不了CD那种工业气息浓郁的声音,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黑胶唱片所独有的自然纯洁的音

乐世界来。黑胶唱片如今反倒发展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开始逐渐融入“新生代人类”的话

题中。每当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柔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质准确、音色逼真、原汁原味的声

音再现时,总会让人回忆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

黑胶唱片——即LP,英文全称Long Playing,来源于黑胶唱片的特性:唱片的响应频率与转

速形成正比关系,黑胶唱片转得越快,其响应的频率就越宽,但这样却引出了一个问题——

可录音时间的缩短。这是因为在唱片发展早期,技术还不够成熟,唱片必须以高转速来维持

较宽的响应频率,带出有保障的音质,从而造成可录音时间的不足。自从1948年开始,33

又3分之1转的黑胶唱片开始发行,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唱片单面可录音时间提升至约

30分钟,比以往的可录音时间增加了许多,其由此得名Long Playing。相对科技状况而言,

最初的黑胶唱片被称为SP,Standard Playing,其转速为78转/每分种;而后期发行的黑胶唱

片几乎都是33转/每分钟,黑胶唱片就被称为LP。此后,新的黑胶LP由于再技术和音质方

面都胜于旧式的SP,逐渐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时至今日LP就完全成为黑胶唱片的

代名词了。

今天要介绍的,是黑胶长片系统的传动设计。首先,入门者要知道的是黑胶唱盘的播放有别

于CD。我们听CD时只需要将其放进CD机就可以播放了,但黑胶唱片的播放却挺有学问。

播放黑胶唱片时动手成分比较多,不像CD机那样全自动,表面看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听黑胶

意味着落后,有种原始时代与科技时代之间的差距;但正因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调整音色、

改变音域等等,黑胶的魅力正源于此。

黑胶唱盘的推动设计主要分为三种:直接驱动式驱动(Direct Drive,简称直驱式)和皮带传

动式驱动(Belt Drive,简称带动式)。直驱式设计是指黑胶转盘直接由马达驱动,不使用任

何辅助零件。直接驱动唱盘出现时间较晚,在1970年由日本松下电器推出的Technics SP-10

为最早的直接驱动式黑胶唱盘。直接驱动式的基本原理在于将马达与转盘组合在一起,由马

达直接带动转盘的旋转,这种技术就当时来讲是相当有创新意念的。直驱式黑胶唱盘的优点

在于避免了带驱式唱盘皮带老化的问题,而另外一个闪光点则在于启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如

果配上较大扭力的马达,则几乎可以说是转停随人意,你要它转就转,停就停,滞后时间几

乎感觉不到。对于直驱式唱盘来说,马达的品质是整个唱盘优劣的关键,如其是否不产生转

动噪音等等。目前,直接驱动式唱盘比较少见,大多为日本产品,例如Technics、DENON、

SONY等大公司都曾经生产过直驱式黑胶唱盘。

带动式设计是以马达带动橡胶带拉动唱盘的转动。带动式黑胶唱盘可以说是黑胶唱盘中沿用

最为广泛者,其突出之处在于马达带动转盘是以皮带为介质的,皮带的传动过程可以部分抵

消马达带来的晃动,从而能够稳定音源,提升音质。与直驱式唱盘相比,其缺点在于启动速

度较慢,有明显的滞后感觉,另外就是皮带存在老化问题(其实大家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

如果您每天都使用机子的话皮带老化松驰的速度是不会太快的,其使用时间可能长达10多

年,反而不经常使用机子的话皮带一两年就会损坏)。由于带动式唱盘能带来更有味道的音

乐,其仍然居于黑胶唱盘的主流地位。从纯HiFi的角度来说,带动式黑胶唱盘所播放的音色

较纯正,杂音较少。而直驱式唱盘与之相比较,只在于保养方面比较简单(只要一般保养工

作做得好,即使一年才开一两次机也没多大问题)。如果大家想像DJ那样纯粹为了玩捽碟、

Remix等,直驱式唱盘就是你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只有直驱式唱盘的马达才能承受得起强制

式的前后转动、急停以及快速回复常速播放。但若你是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带动式唱

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其发出的美妙音质将令你如痴如醉。

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唱盘驱动技术——惰轮(中介轮)式驱动。惰轮式驱动即在转盘与马达之

间放放置一惰轮,作为两者的传动媒介,其作用在于可以仅仅依靠惰轮的接触与否来控制转

盘的转动,这一优点曾经为DJ津津乐道。DJ们只要控制惰轮与转盘的接触与否,就能随时

更换唱片。不过因其受惰轮的品质影响过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现在市场已不常见,

笔者也只在这里略提一下。

德国DUAL 瑞士LENCO 比较多使用

唱盘的驱动方式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一开始主打市场的是惰轮式驱动,紧接着是带驱式唱

主角,后来技术发展了,直驱式开始占领市场;最后,直驱式唱盘又退居二线,把首把椅子

让回带驱式唱盘。70年代,直接驱动式唱盘受日本厂商的大力推动,直驱式唱盘几乎占据

了整个高端市场,直驱成了音响界里高级的代名词了。由于直驱式唱盘所带来的音质似乎比

不上带驱式,这就成为带驱式现在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直驱式唱盘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如其可以成套使用,免了一般调整安装所带来的麻烦,

比较适合入门者;品质有一定保证;转速够稳定,且稳定下来的时间很短。后来直驱式退居

二线,是因为许多曾是直驱式唱盘的爱好者投向CD唱盘的阵营了,致使其开始没落。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级收藏玩家偏向于带驱式唱盘,与此同时仍在继续生产和销售黑胶

唱盘的厂家也多数以提供带驱式唱盘为主,大量二手直驱式旧唱盘流入市场,并且供货量相

对充足,因此玩家们更容易以低价在二手市场上买到。对于各位初级发烧友来讲,笔者建议

还是先买部直接驱动式唱盘,因为其价格较低,同时使用与保养也很容易。在大家对黑胶唱

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升级自己的黑胶系统吧。在一般的音量下,直接驱动式唱盘

的马达所造成的杂音其实不是太明显的,除非您将扩大机的音量开到最顶峰,才会有很明显

的杂音。试问一个爱好聆听温柔和谐音乐的黑胶发烧友又怎会忍受得了高音量对耳膜的刺激

呢!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

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

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

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

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

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

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 Cartridge)的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

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

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

电平。其中 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

的力推者。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 Cartridge)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

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 为主要生产代表厂

商,其生产的MI唱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MC,Moving-Coil Cartridge)是在针杆的后方绕上又小又薄的线圈,通过针杆

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生输出。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唱头中的唱针也是比较重要的配件,在这里笔者要略为提一下。

一般的唱针针尖可以分为圆形针尖、椭圆形针尖、超椭圆形针尖三种。其中,圆形针尖加工

程序比较简单,成本较为低廉。相对的,由于唱片的沟槽是 V形的90度角,圆形针尖因其

天生的缺陷使得它无法接触到沟槽的最底部;椭圆针尖则较为接近沟槽的形状,因此它能够

接触到更细微更底部的沟槽,其所拾取到的声音细节也就比圆形针尖丰富得多,播放效果比

圆形针尖要好得多。经过精密加工的超椭圆针尖,其边缘更加薄,能更加广泛地接触到高频

的沟槽。可以认为,超椭圆针尖所再生的频宽最高,椭圆针尖次之,圆形针尖的高频再生能

力最差。当然,也不能说圆形针尖一无是处的。圆形针尖因为容易调整,非常适合初学者使

用;相反,椭圆形针尖和超椭圆形针尖由于太薄,比较容易产生杂音、磨损、定位等问题。

唱头的角度是需要调整的,它的角度直接关系到唱针在唱盘沟槽里接触的情况,直接影响到

唱针接收信号的好坏程度。如果各种唱头的角度不准确,不仅会产生出声音单调、二声道音

量大小不对、相位不正确、杂音增多等问题,还会衍生出定位不准确、二声道声音不平衡、

音质不佳、音色不正确、声音沉闷等问题。简单来说,唱头角度的调整方法就是自己面对着

唱头,将唱头沿顺时钟或逆时钟的方向摆动。顺着这个调整步骤,用耳朵细心的聆听吧;当

你听到最和谐的、最不尖锐刺耳、声音层次感分明的、定位最明晰、杂音最少的声音时,说

明唱头的角度已经调整到恰到好处,你可以安下心来,慢慢品味着那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吧。

对于发烧友来说,整个黑胶系统如音箱等都是要经过“煲”的过程,才能使各个部件功能发

挥出极致的功效。所谓的“煲”,就是对一个部件一开始不断的使用,使整个部件真正运动

起来,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唱头也不例外,经过“煲”才能令其完全融入整个黑胶系统。

唱头“煲”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唱针放在唱片上,不断播放唱片,用心去听,直到你觉得

所播放的声音比较完美为止。这个过程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定,通常经过50到100个小时“煲”

的过程,就一定能令你感到唱头脱胎换骨,所播放的声音再不是刚开始时那般木讷了,而是

富有感情的、人性化的声音。

虽然动圈式唱头适宜中级以上者使用,刚入门的朋友应以动磁或者动铁唱头作为起步点,但

过渡到动圈式唱头已是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在前面着重介绍了动圈式唱头,希望对大家未来

的黑胶系统升级作一点启发性指导。

LP唱片的系统

现在如果想建立一套可以聆听LP唱片的系统,需要一台唱臂唱头皆完整的LP唱盘,以及有

『PHONE』输入端的扩音机(前级或综合皆可),如果没有『PHONE』输入端,则另需一部

『唱头放大器』,下面,我们就从最基础开始,与LP唱片开始一段美丽的相遇!

唱头放大器 PHONO唱头放大器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RIAA等化曲线之等化,另一个是

放大。我们先谈放大。一般而言,在CD为主流的今天,前级扩音机多半设计给CD唱盘或

其它『高电平输出』的讯源机器使用,一般CD唱盘的输出大约2V上下,可是唱头的输出

(MM唱头)大约才3mV上下,所以必须先经由一次放大,把唱头的输出提升到高电平水

准,才能回放出来。

如果使用的是MC唱头,那么输出将更低,大约才MM唱头的30分之1,所以MC唱头必

须经过两道放大手续,将MC唱头输出提升到MM唱头水准的这一段工作,可以用『前前

级』,或『升压器』。

有的唱头放大器或前级(或合并扩音机)的PHONE输入端,同时可接受MM及MC唱头,

此时则不需升压器或前前级(切换即可);反之,若唱头放大器或PHONE输入端只能接受

MM唱头,使用MC唱头时则必须。

那等化又是什么?这得细说了。唱片的录制是在唱片上刻出一道沟纹来记录声音,这道

沟纹的振幅与声音的频率有关(详细公式此略),低音振幅大,高音振幅小。

唱片发展之初遇到的难题就是:低音振幅往往过大,以致占据太多唱片面积,进而缩短

了可录音时间,偏偏高音又振幅太小,又被表面灰尘或杂因给掩盖了。为解决 此问题,就

有『施加等化』的作法,也就是录音时将低频压制(让振幅缩小),高频扩张(振幅放大),

放音时倒过来,将曲线还原,则两个问题就能同时解决。

早期唱片公司各有各的等化曲线,一直到1965年,RIAA(美国录音工业协会)将曲线统

一,所以后来的唱头放大器也有人称为RIAA唱头放大器。市售唱头放大器、有PHONO输

入端的扩音机,都内建此等化线路。

黑胶唱盘的迷思

最近,黑胶唱盘在音响市场上出现了回潮的现象。对于死抱黑胶唱片不放的朋友,当然

乐于见到回潮;对于从未玩过黑胶唱盘的朋友,更是跃跃欲试。值得注意的是,回潮的现象

只集中于硬件(黑胶唱盘),软件(黑胶唱片)并没有跟上。因此,对于开始玩黑胶系统的

新手,黑胶唱片的来源主要得靠二手碟;状况不错的二手碟,价格不菲,而且供应有限,不

是你想要的都能找到,而新录音几乎都不发行黑胶唱片,因此你只能听旧录音。此外,状况

欠佳的黑胶唱片,恼人的碟面噪音有如冤魂不散般地佯随着音乐,耳根更是难得清静。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死抱着黑胶唱片不放呢?

黑胶唱片最大的优点是音响从容自然、具有活生感,令人听了舒服。话虽如此,在新加

坡我听过无数的黑胶系统,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套。第一套是在瑞士FM Acoustics

的欣赏会上,由FM的老总Mr Manuel Huber亲自主持。在欣赏会上,他示范了FM-222磁

头放大器多种均衡曲线的威力。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磁头放大器与黑胶唱片的均衡曲线

准确配搭后,即使是单声道录音,音响同样生猛活泼,原来单声道录音竟是如此出色!五、

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在压片时采用不同的压缩曲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重放时,如果没有

配合适当的均衡曲线,根本无法重现准确的音响。

第二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医生的黑胶系统,它的动态凌厉、瞬态快如闪电,令人难以

置信!可惜的是,他将系统升级后,音响反而大不如前。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许多变数在影响着黑胶系统的表现,如: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

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等。以上调校都得靠眼睛目测及耳朵验收,结果

的高下优劣全在于个的眼力与听觉。此外,不同的唱头、唱臂、唱盘的音色亦截然不同,对

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

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这也就是为何很难听

到一套高水平黑胶系统的真正原因。

CD机的致命伤是音质神经兮兮,音响较为刻板,但自从Reimyo CDP-777出现后,其丰

富的音乐感及活生感已足以与黑胶唱盘平起平坐。任何黑胶唱盘只要稍为不在状况,随时都

会被拉下马来。遗憾的是,Reimyo CDP-777的价格高昂而且已经停产!

黑胶唱盘在最佳状况时,其表现确实会好过许多CD机,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精力却

是巨大的。想玩黑胶唱盘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黑胶唱盘的迷思

最近,黑胶唱盘在音响市场上出现了回潮的现象。对于死抱黑胶唱片不放的朋友,当然

乐于见到回潮;对于从未玩过黑胶唱盘的朋友,更是跃跃欲试。值得注意的是,回潮的现象

只集中于硬件(黑胶唱盘),软件(黑胶唱片)并没有跟上。因此,对于开始玩黑胶系统的

新手,黑胶唱片的来源主要得靠二手碟;状况不错的二手碟,价格不菲,而且供应有限,不

是你想要的都能找到,而新录音几乎都不发行黑胶唱片,因此你只能听旧录音。此外,状况

欠佳的黑胶唱片,恼人的碟面噪音有如冤魂不散般地佯随着音乐,耳根更是难得清静。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死抱着黑胶唱片不放呢?

黑胶唱片最大的优点是音响从容自然、具有活生感,令人听了舒服。话虽如此,在新加

坡我听过无数的黑胶系统,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套。第一套是在瑞士FM Acoustics

的欣赏会上,由FM的老总Mr Manuel Huber亲自主持。在欣赏会上,他示范了FM-222磁

头放大器多种均衡曲线的威力。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磁头放大器与黑胶唱片的均衡曲线

准确配搭后,即使是单声道录音,音响同样生猛活泼,原来单声道录音竟是如此出色!五、

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在压片时采用不同的压缩曲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重放时,如果没有

配合适当的均衡曲线,根本无法重现准确的音响。

第二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医生的黑胶系统,它的动态凌厉、瞬态快如闪电,令人难以

置信!可惜的是,他将系统升级后,音响反而大不如前。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许多变数在影响着黑胶系统的表现,如: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

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等。以上调校都得靠眼睛目测及耳朵验收,结果

的高下优劣全在于个的眼力与听觉。此外,不同的唱头、唱臂、唱盘的音色亦截然不同,对

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

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这也就是为何很难听

到一套高水平黑胶系统的真正原因。

CD机的致命伤是音质神经兮兮,音响较为刻板,但自从Reimyo CDP-777出现后,其丰

富的音乐感及活生感已足以与黑胶唱盘平起平坐。任何黑胶唱盘只要稍为不在状况,随时都

会被拉下马来。遗憾的是,Reimyo CDP-777的价格高昂而且已经停产!

黑胶唱盘在最佳状况时,其表现确实会好过许多CD机,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精力却

是巨大的。想玩黑胶唱盘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黑胶味道

黑胶唱机的声音,更真实,温暖。给人自然的感觉。

午后在家看书,听了几张CD,忽然想听黑胶,就去书房拿出一张陈松龄的 《天涯歌女》。

开启后,陈松龄的声音在房间里面飘起。这是一张近20年前的唱片了,其中唱的一些

歌曲,又是近百年前老上海滩的流行歌曲,如“天涯歌女”,“花好月圆”“龙华的桃花”等。

听着这些,让我回想流行音乐在沧桑古朴的老时代也曾辉煌,心中一时沉醉到许多电影里面

的老上海舞会情景。也算是有趣的听感。 科学上,黑胶唱片能保存和重放50%的接近现

场的原声。而CD只能保持1/3 不到。MD,MP3这些载体则更没有现场感可言在。正是由

于这样的原因,加让对音乐欣赏的某种执着追求,许多人选择用黑胶欣赏音乐,而不是选择

CD。黑胶唱片现在很少生产了,但是黑胶的音乐资料是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听越久远的

音乐,有时候就象喝越陈的普洱茶。

第一次从网上买到的LP唱片是--”BEEGEES 的SPIRITS HAVING FLOWN“,听后感觉很

好,黑胶真好听。而且这是一张刚好我出生那年发行的专集。也就是说,这是和我一样岁数

的的。这感觉让我兴奋。

其实真正的发烧友玩黑胶,是花大量金钱的。LP唱机,唱头,唱头放大器,公放,音

箱,这里的每一样设备,稍微讲究一点,都需要上万元一件。那样配置的音响系统就可听到

纯正的黑胶味道。而我这样的穷人,所谓听黑胶,只是用几百元的2手唱机,自制的唱头放

大器,加廉价的唱头而已。设备虽然低级,但是也具有黑胶韵味,音效优于普通CD机播放

的效果。

穷则穷玩。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带个人情感的东西.自己既然能够从中得到乐趣,那

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这所谓的‘黑胶味道’吧!

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

以下是一些正确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各位发烧友如能遵守,一定会有更佳的唱片重播效果。

(一)唱头位置调校

唱头的位置,必须调校在最准确的地方上,角度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严重影响重播效果。

就算你有最高级的转盘/唱臂/唱头的组合,假如唱头的位置调在不正确的地方上,可能只得

普通套机音色或甚至更差。

要调校唱头,使之在最佳位置和最佳角度,有三个地方是要注意:第一,为了使唱针能

完完全全垂直在唱片槽里循迹,或说避免则面循迹误差,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唱头位置,如

唱头只能牢牢的装在唱头壳上而又不能移动的话,就要将整支唱臂移前或移后了,量度仪器

方面量好采用一些随唱臂或唱盘附送的咭纸,将咭纸的小圆孔套在转盘的转轴功率平放在唱

盘执上,咭纸上有两点,分别代表唱片的外围的每一条纹与转至近中心时的最后一条纹,首

先将唱针放到最外的一点上,然后在唱头前面观察唱头是否能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出现偏

则,就试将唱头的位置移后或移前,以求调在唱头能与横线平行的最佳位置上。以相同的方

法再将唱针放在剩下的一点上,同样观察唱头能否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两点都没有问题,

唱头移前移后的工夫便大功告成。

第二,唱头的方位角是否在水平位置,这个调校更简单,如可以的话,旋转唱头到你认

为是水平的位置,然后取一面镜子,放在唱盘垫上,再将唱针放在镜上,然后在唱头前看看,

镜里唱头的倒影是否与唱头对称,有没有偏向左或偏向右,务求要唱头的倒影与唱头能百分

百对称,这样唱头的水平调节工夫便告妥当。水平调节不当,会影响声道分隔能力。

第三,最后看看唱头的高度是否正确。唱头的唱针在不加任何针压时,亦即唱臂在完全

的平衡状态时,唱针是否刚刚落在唱盘垫之上(记着是不是压着唱盘垫),如果不是就要调

校唱臂是不能调校高度,但如可能的话,也要将唱臂的高度调节器至最准备的位置。

(二)收紧螺丝

当你完成唱头的位置调校后,你一定要固定它在唱头壳之上,螺丝一定要收紧,好紧。

如此音色会靓些,但收紧至什么程度才算理想呢?绝对不可以像大水牛一样去扭紧螺丝,因

为可能会弄毁唱头的外壳与唱头壳,甚至螺丝扭至那一程度才是理想。建议大家在认为已是

扭至最紧最紧时,向后退回1/8转(即45度),那点应该是最理想的位置。

又选择螺丝与丝母也不能马虎,尼龙或塑胶的螺丝的丝母是最差的材料,大家切记不可

使用。普通铝质的算是不过不失,但最好还是用一些钢造的螺丝和丝母,效果最佳。

将唱头装上唱头壳时,最佳的方法是先将唱头壳除下来,装上唱头后才套回臂管上,但

有些唱头壳是与唱臂管连体设计,是不能除下来,这时候你便应将唱臂管除下来,才将唱头

装腔作势上唱头壳上。这样,唱头的安装工夫便办妥。

(三)循迹力与偏压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有很多人仍然不知唱头循迹力的重要性。不是其物理上的影响--

这是人所共知;而是它对音色平衡的影响力。只调整循迹力0.05g,也会有可闻的音色分别。

基本上低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轻而薄,高频光辉;高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过重,音色混浊.在两者之

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循迹力,便有最理想的音色。

一些测试循迹力的特别唱片,其实功效不大,因为单是测试某一个频率的循迹力是不准

确的,其实不能代表了一段真实的音乐演奏。要测试你唱头的循迹力,最好使用一些钢琴音

乐或大合唱等,因为假如循迹力不佳时,会很容易听到音色的变化。但要知道循迹力的表现

是随着唱针移动至近中心的唱片末段时越入越差,所以不可单试某一段唱片纹。

唱片的偏压往往使唱臂受一种向内移动时的向外反压力,引致声道分隔能力变差,而影

响音质。和调校循校迹力一样,最好使用音乐的片段来测试,单一频率的测试是没有意思的。

增加循迹力会减少垂直循迹角度,相等于将唱臂弄低了。所以增加循迹力会改善音调平

衡,但如将唱臂高度轻微校高,就会将定位与生动感变坏,所以如果你是减轻循迹力,最好

尝试将唱臂高度调低。

(四)唱盘的承托

将唱盘放在一个稳阵的地方,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最好就是找一张专用来承放唱盘的台

去承唱唱盘,例如英国Sound Organisation的唱盘台;又或可找一张轻但坚固的茶几去承唱

盘,虽然是多花一点金钱,但对重播效果有改善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将唱盘放在组合柜或其他柜里,应将螺丝转入木板内,但不可整粒螺丝转入木

板里,要留下螺丝头暴露于木板上,然后才将唱盘放在板上面,这个避震法据说是一们美国

发烧友想出来的计仔,闻说效果倒不错。

原理很简单,因为承托唱盘的木板,物理学上是一件低通滤波器,是很容易传导低频的震荡。

而选项用轻的材料因为重量是能量储存器,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

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将唱盘放在一张大而重的台上或放在摆满唱片的

柜里时,会受很大的储存能量影响,使动态减低,音像显得模糊。螺丝的原理是将木板连唱

盘与组合柜隔离,所以受到的震荡也减至最少。

唱盘受则面传来的震荡,往往是比从垂直传来的震荡大很多,所以在设计唱盘承托器时,

最好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尽量避免则面震荡。

(五)唱针清洁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火柴盒则面的火药面搽唱针,是有最佳的清洁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但如果因此弄毁你心爱的唱针的话,我们恕不负责,因为这只是专家的意见而已!

如果传统的清洁方法,即用搽涂一些清洁液在唱针上扫几次,清洁液与扫最好用Disc

Washer Kit。因为它被一致公认为其有基溶济品质最高,短毛唱针扫设计出色而不浪费清洁

液,对清除针上的顽积很有效。

使用电子唱针清洁器,效果也不错。当唱针放到能活动的垫上时,唱针的污秽便会在垫

上,但这类电子唱针清洁器有很多牌子的产品,所以选择时要留有那一款效果比较好,才买

那个。

清洗唱针时,搽唱针的方向要留意,一定要从后拉向前,绝对不能从前扫向后,或从旁

边扫唱针,因为唱针的悬挂系统会因此受损;又清洁时,应将扩音机的音量旋至最低,以免

损害扬声器。如果肯花多一点,购买一个放大镜是个不错的主意,对检查唱针尖的情形更一

目了然。

唱片知识简介—SP、EP、LP各种唱片类型详解

时间:2012-12-18 14:34来源:51555 作者:蓝岭飞鸟 点击:524次 0条评论

SP EP LP唱盘跟录音技术史和唱片史有关 SP——Single Playing EP——extended

play Single叫单曲,EP就大致等同于迷你碟 单曲(Single) 通常是一首比较好

听的歌曲,为了扩大影响,这首歌曲被乐队和唱片公司挑出来单独发行。通过电台

和电视台的反复播放,吸引歌迷购买单曲唱片,单曲的销售量排名就成了单曲排行

榜(chart),这无形中反映了某首歌曲在一定时间内的流行程度,同时为乐队带来

了好名声。这种专为上排行榜的单曲同时也叫做hit,就是热门歌曲的意思。

什么是EP?

EP:Extended Play,慢速唱片。EP是CD的一种,播放设备亦与普通CD一样,没什

么特殊要求。 EP(extended-playing record)是一种专辑模式,指的是短专辑。

所谓EP,是指时长远远不足一小时的短专辑,其实它更主要的意思是艺人的一种过

渡性专辑,是相对于专辑的一种独立概念的作品集合。 EP往往是一张唱片推出前,

发行一个简单的版本来刺探市场。它也经常派发到电台,作用有点像白版,但它是

在市场上流通的。

EP以普通规格的为最常见,其次是小规格的3寸版本,它可以放在碟机托盘最中心

的一槽。其次是图形版本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规则的图形状在CD

机读取时,因要读取信号机器飞速运转、虽然可以正常播放,但很伤机。EP因为不

像专辑或者精选可以录制近10首或者10首以上的歌曲,一般只能在五首以内,所

以叫“细碟”,它的发行量比普通大碟(专辑)小,有的EP的价格甚至远远超过了

大碟。

如:普通EP:张学友[忘记他]

3寸EP:香港新力公司90年初推出的一系列歌手单曲CD(如:徐小凤有三张,林

忆莲有三张)

图形EP:关淑怡[夜靠谁] 大碟(CD/LP) 专辑通常有两种,一种更为正式,收录

的歌曲较多(10首?),时间较长(40分钟以上?),能够让歌迷一次过足瘾,而

音乐家在上面花的心思也更多一些。象这种正式和规矩的专辑就称为大碟,或者干

脆就叫专辑。80年代以前专辑的主要发行方式是胶木唱片和磁带(Cassette),其

中胶木唱片更适合于收藏,而90 年代之后CD成为更为主要的介质。所以大碟通常

就是LP,但现在也渐渐用CD来称呼了。

密纹时代,因为录音的标准不同,转速不同,各种唱盘的音质也不同 45转的EP就

是比100/3转的LP要好很多,以前还有78转SP,我没听过,估计质量会…… 其

实简单想想就知道,78转,一张牒一面只能录一两首歌,所以Standard Playing 也

就被称作Single Playing,现在很多单曲唱片都是有两首歌的,为什么Single会

有两首?

就是密纹时代一面一首的传统(其实现在也不能说密纹时代过去了,黑胶唱片的音

质 绝对是好于母板较差的激光唱片的,具体的问题在录音技术里算一门学问) 到

了EP技术,一张牒正反面各能录3首歌左右,到了LP,一面五首,总共60分钟的

录音时间,唱片也才作为标准录音器材走入千家万户。

数码化之后,黑胶被CD取代,CD本身,是一个压缩的概念,普通LP 8、90分钟的

录音时间, 能够压缩在CD盘的一面上。

不论Single,EP,LP,都是一张塑料片解决 所以单曲EP的概念也就从录音技术定

义演化成唱片经销定义了 日本和欧美的歌手,很习惯于发Single,如果有人买他

们的唱片,就一只一只的做下去,时间差不多了,就合起来发一张Album,如果凑

的歌不是很多,就发成EP。 香港唱片业是以LP为主,他们一般没有单独发的Single,

但是有小一号的盘(mini-cd),EP,和常见的LP,大碟。

不过,现在很多EP也是拿大盘来做了,典型的比如黎明的EP和张国荣的EP。 香

港的唱片流程是,先用单曲打榜,成绩比较好,就会筹备整张大牒,然后一面卖一

面用接力主打和第三主打派台做宣传。容祖儿的第一张EP就是这样,五首歌全部打

到熟 。 新歌手,或者来不及筹备大牒的时候,歌手就会出EP,这个跟概念专辑不

是一回事,有的乐评人自己搞混了,虽然EP因为歌曲少,一般商业性的东西都会相

对少,整体结构也明显,确实有不少概念专辑以EP形式存在。

香港区分EP LP和单曲,其实是有标准的,不过似乎是IFPI定的标准,具体我记不

得了 用大号牒和小号牒发行的就不说了,即使都是大号牒,少于6个track,总时

间短于30分钟的都叫EP,而且,总track少于4个,并且总时间少于15分钟的EP,

是不作为IFPI标准唱片统计销量的,为了达到这一点,很多公司都学会凑track,

我记得这件事上,EEG的叶佩雯的EP,曾经有过争议。 Single呢,两个track,时

间短于12分钟?大致是这样吧,记不准 再补充说一下细碟 细碟(MCD/EP) 也就

是小专辑,时间也比较短,通常在15-20分钟左右。它是一种较不正式的专辑,乐

队有了几首成熟的作品,需要及时推出,但又够不上一张大碟的数量,所以就发行

这种细碟,当然也可能纯粹就是为了赚点外快。

日本歌手多会在一、两个月推出单曲,并将此单曲(俗称side A歌)配合一至两首较

为另类的 歌曲(俗称side B歌)结集成「细碟」发售。为了使细碟更具有吸引力,

乐队有时会在细碟上放一些较为罕见的歌曲,如现场或翻唱歌曲。作为一支摇滚乐

队来说,大碟是不可缺少的,细碟就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在胶木唱片时代这种

细碟叫做EP,现在当然就叫MCD了。mcd也可以用标准cd也可以用mini cd做。关

键看作品本身的长度。

另外,如果碰到Promo或Advanced Edition都是指在正式发行前提前流出的版本,

可能会和正式版本有一定的差别,地区性明显。 推出EP(CD细碟)已经成为一个新

趋势,随著市场的竞争,近几年推出的EP,形式亦渐趋多样化,就以近期所推出的

EP为例,已经可以分为几类型。

第一类:传统型 这类EP不玩花巧,全碟只收录四、五首歌,什麽VCD版、卡

拉OK版一律欠奉。因为这类EP的卖点是“好歌”,通常较有实力的歌手会推出这

类EP,例如王菲的《玩具》、莫文蔚最新的同名广东EP、古巨基的《跳飞机》等。

第二类:优惠型 这类EP以有著数吸引“买家”,碟内除了有四、五首新歌外,

还会附送多只MTV碟或卡拉OK碟之类,当然还有一大堆护肤品试用装、赠券、公仔

等,总之务求让消费者觉得买这只碟是绝对“有赚”的。通常推出这类碟的,多是

新进的偶像派,如张柏芝的《任何天气》、容祖儿的首张同名EP及最新的《不容错

失》、小雪的《说清楚》、陈晓东的《黑色领带》等。

第三类:换汤不换药型 这类EP话就话收录了四、五首新歌,但其实只是同一

首歌,多弄几个版本罢了,例如什麽卡拉OK版、欧陆Remix版、音乐版等。 蒋

嘉莹最新推出的首张EP《约会》,就是其中一个好例子。这张EP,其实只收录了三

首歌:《假如真的再有约会》、《单独约会》及《约会之後》,不过有些歌加多了

一个欧陆Remix版本及音乐版,于是又当是新歌收录。

另一张代表作,是天王张学友的《当我想起你》,这张EP只收录了三首歌,但其实

是一首歌而已,因为三首歌的旋律都一模一样,只是演绎的语言不同,包括广东话

版的《爱下去》、国语版的《当我想起你》及英文版的《Something Only you can do》。

第四类:混合型 属於这类的,是某些可能不愿推出EP的歌手,但又只有三、

四首新歌,於是加些旧歌推出“新歌加精选”。严格来说,这类碟不算是EP,亦不

可说是精选大碟,而是两者的混合体。

赵学而的《最好慢慢来》,就是属於这类EP唱碟,由五首新歌,再加十多首旧歌凑

成一只大碟。而黄耀明的《有朋岁月》,全碟更只有一首新歌《漂流睡房》,再加

十多首旧作及翻唱歌,又成了一只“新曲精选”大碟。但有一点很不明白的,黄耀

明在推出《有朋岁月》不久,又推出全新大碟《光天化日》,那又为何特别要先推

出一首新歌,出只“新曲精选”碟呢!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集品韵)

HDCD、DSD、SACD、XRCD、LPCD、K2HD比较

前言

CD现状

不知不觉间CD(Compact Disc)激光唱盘问世已有十几年光景了,像笔者一样收藏了

数百甚至数千张CD的音乐爱好者、发烧友不计其数,然而在新世纪伊始,我们不得不面对

这样一个现实:CD的变种(或称增强版CD)、SACD、DVD-Audio已经逐渐形成三雄争霸

的局面。作为消费者应何去何从?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12cm 的CD 激光唱片问世至今已十几年的光景了。由于它许多特有的优势如:小型、

容易保存、频响宽、信噪比高、动态范围大,至今仍是 Hi Fi 设备的主要音源。随着人们鉴

赏力的提高,CD 音源固有的缺陷也日渐突出。同传统 LP 唱片相比,CD 所播放的声音总

有一点生硬感,细节少,临场感欠缺。如果把近几年风起的 VCD 音质也列于其内的话,那

就更使许多烧友、行家们宛惜之声不绝了。

对于 CD 这种固有缺陷,得从 CD 当年制定的红皮书规格说起。

限于当时微处理技术软硬件的限制,1982年2月发布的CD DA激光唱盘红皮书标准做

了如下规定:唱盘直径120mm,盘速1.2m/s,调制方式EFM,误码校正CIRC,数据速率

0.6Mbps,数据量0.7GB。如要将变化着的模拟音频信号记录到这张光盘上,首先要对模拟

信号进行采样,其重现信号波形的条件基于香农定理:设信号带宽为Bw,采样频率为fs,

如满足Bw<=fs/2的条件,即可完整重现原波形。基于人耳可听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这

一研究结果,CD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将采样所得的采样值相对于振幅进行离散的数值

化操作(即量化)就可得到一系列的脉冲串,再加上CIRC纠错码、同步信号和地址信息之后,

再经EFM格式调制后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即可灌制到CD唱片上了。

由于受当时激光唱盘容量和芯片技术的制约,量化采用了16 bit 操作,其能够表现的

动态范围D为D=20lg2+1.76[dB]=98dB(n=16),这就是CD的理论动态范围。

20kHz的频响,97dB的动态范围再加上低不可测的抖晃度,使得激光的唱盘在数字音

响领域中大放异彩,很短的时间内即成为Hi?Fi放声设备的重要音源,以致人们毫不犹豫地

抛弃了磁带和胶木唱片。但是,随着数字音响进一步深化和探讨。这种44.1 kHz/16bit的记

录格式其缺陷已日渐突出。

首先,44.1kHz采样率是影响音质、音色的第一要素,44.1 kHz 的采样能够完整重现

一个20kHz的正弦波,却难以完整重现一个7kHz的非正弦信号。这是因为非正弦信号可分

解一个基波加上二次三次…谐波组成。虽然基波能够重现,但三次以上的谐波在D/A转换后

可能丢失或畸变,至使最终得到的波形与原始信息产生差距,造成音色的变化。

受当时的认识和条件制约,激光唱片的数据信息记录格式定义为16bit其能够实现的理

论动态范围为98dB,实际上为留有一个安全裕量,以免出现强限幅,尚不能完全用足16bit,

加上录制编码至解码过程的丢失,使得动态范围难以突破96dB,这对于 表现古典打击乐

(118dB)显然不够。这是人们发现的数字音频所特有一种失真—缺损性失真(Subtractive

distortions)。

由于原始模拟信息是无限连续变化着的。而激光唱盘上的信息是将这些原始信息分成

65536个阶段进行记录的。16bit的CD录音为完善信息只得把处理阶段之间的声音四舍五

入,加到上一阶段或下一阶段中去。这样一来,CD所含有的信息即使能够完全复原 也与原

来的声音相比有误差。

如果量化的精度高,则重现原始模拟信息越逼真,细节更丰富,用一个16位游戏机和

32位游戏机的画面做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低位的量化使得量化后的误差也比高位的量化

大,这些量化后产生的误差(量化噪声)使得听感发刺、混浊,尤其是小信号时影响更加突 出,

这些原信号中未有的谐波成份构成了添加失真(additive distortion)。

做为数字音响的一个特例,VCD所表现的音质更是典型的数字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它

较之普通CD唱片放音感觉更为空洞缺乏细节和层次,高音尖刺感更突出,这是因为VCD

为兼顾图像声音信息能够在一张12cm的光盘上重放,对图像和声音信息利用人耳的掩蔽

效应忽视了那些人们不易察觉的信息,对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压缩和编码重组,其过程为一大

幅度减法运算,其最终结果是形似而神少。

如果采用高比特和高取样率进行数字处理其音质可获得质的飞跃,实际上,不少录音公

司已在CD先期制作采用如96kHz取样率、20~24bit的录音技术制作母带,但在制作CD

唱片时,受制于现行CD规格,不得不重新进行编码处理使得符合16bit/44.1kHz的格式,

因此我们所能见到的标有20、24bitCD唱盘,实际上仍然为16bit的数据流。

如要改变CD现状,一是推翻现有CD格式,采用高取样,高比特记录格式和播放设备,

这无疑要增加信息容量和传输速度。现行CD机无法胜任,好在DVD的面世已可解决这个

问题。但是高品质音频光盘的记录格式尚未确定,而一旦确定则意味着已风光市场十几年 的

CD转盘、DAC、LD、VCD机将与其无缘而成为玩具,即使上万元的CD机也难逃厄运。

解决问题另一办法则是对先行CD进行改良,以求得在现行体制下能有所突破,如同当

年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过渡一样。HDCD技术则是这类方案中一个成功而成熟的典范。

CD为什么要被陶汰?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是以往数码

录音的缺陷,这正是普通CD的一个根本的问题。16BIT的CD的动态范围只有40-50DB,

高频颗粒感与微弱的讯号丧失令发烧友无法忍受;此外A/D和D/A转换所引起的添加失真,

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是以往数码录音的缺陷。在世纪末,对

于Hi-end级发烧友来说,最靓声的音源媒介毫无疑问仍然是早已淘汰多年的模拟LP黑胶唱

机!虽然要忍受诸如性噪比差、易用性低、成本极高等缺点,但高级LP系统回放出的声音

确实是要比CD甚至现在的SACD、DVD-AUDIO动听的多,无论是同价位产品的A/B切换

对比还是追求音乐韵味的发烧友,LP仍是最佳选择。但时代是需要进步的,如何改进普通

CD的音质、如何全面超越LP的音质尤其是LP的音乐生命力成为新的课题。显然已经诞生

近20年光景的CD已显廉颇老矣!CD之后听什么?什么是最佳选择?本文不会给你答案,

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延续CD发烧生命的使者

1.壮志未酬身先死-HDCD

HDCD的全名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中文名是高清晰兼容数码

CD。HDCD诞生于著名的美国太平洋音响软件公司,自1986年起开始研究,至1992年终

于开发出一套复杂的编码技术从而提高了CD的音质。你可能已经听说过HDCD或拥有许多

HDCD盘片,也可能经常在一些C D唱机甚至盗版CD上看到HDCD的标识,可到底什么是

HDCD呢?您可以使用高级的Hi-end级CD机,这样即使播放普通CD也有极其出色的效果,

如世界著名音响公司马兰士的旗舰产品CD7(定价40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是一款16BITCD

机,但它的重播效果依然出类拔萃,因为它的A/D、D/A、转盘、电源等等设计不计成本、

出类拔萃。但我们不能否认原始的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既数

码录音过程中的损失是极大的。HDCD既是针对CD这一弱点提出的改进方案,HDCD可以

说是从录音到再生的完整技术,录音时以一个高品质的A/D转换器为开端,其规格高于

16BIT/44.1KHZ,其后再以11只摩托罗拉DSP56001处理器运算。运算的程序基于音响心

理学与听觉生理学,同时兼顾机械原理,数码讯号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人耳能感知的信息被

编码为PCM数码信号,另外一部分被编码成隐藏的控制信号。当使用带有HDCD 解码的机

器播放HDCD编码的软件时,隐藏的信号会启动解码器的解码功能,机器的显示窗口的

HDCD指示灯点亮,信息被准确的还原出来。这一信号随后以20BIT信号取样方式输出到唱

机中的D/A转换,就会获得更自然、低失真与高动态的声音。优点:比较一个用HDCD编

解码的母带和一个传统的16bit/44.1kHz版本的母带,HDCD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解析度;

音色的还原也更加准确;高音部分更加平滑,也少了许多人工的痕迹;更宽的动态范围;大

动态和复杂的章节更有透明度;更宽广的声场;当其他大音量的乐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聆

听小音量乐器的精微演 绎。如果对HDCD比较感兴趣而自己的CD播放机又支持HDCD解

码的话,可以视听以下三张CD作为参考:(First Impression Music) Audiophile

Reference 4(见图1) 以HDCD技术加上24K金CD作为主打招牌的"一听钟情"公司曾是

HDCD技术的坚定支持者,Audiophile Reference则是HDCD中招牌的招牌。(Reference

Recoding)TUTTI!(见图2)国内俗称"无敌天碟"的就是它了!既然敢称为"参考级录音",

当然是实力非凡了,不但录音靓到极点而且动态范围之巨大骇人听闻,如果自认为器材够档

次却从没试过这张碟的话,恐怕会被人笑话的哦。 3.马可波罗公司的吕思清版《四季》(见

图3)中国小提琴大师吕思清用6把价值上亿的名琴演绎维瓦尔第的传世名作,加之马可波

罗公司顶级的录音器材、24K金盘、HDCD技术辅佐,造就了这张演录俱佳的发烧名盘。

缺点:什么样的人需要HDCD?!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HDCD前景堪忧,甚至已经在

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中沦落为鸡肋的角色。HDCD刚推出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由于受到

日本厂商抵制以及缺乏DG、DECCA、飞利浦等国际唱片巨鳄的支持,加之欧美Hi -Fi器材

厂商生产的带有HDCD编码器的高级CD机越来越少,因此逐渐失势。近几年采用HDCD

技术的国产Hi-Fi CD机倒是很多,前两年炒得也较火,甚至许多几百元的国产DVD也号称

支持HDCD解码(效果之差可想而知!)……笔者前些年购买过2款国产HDCD播放机,分

别为山灵CD-S100(见图4)和原创A9(见图5),单纯从音乐欣赏角度考虑,个人认为在

低价位Hi-Fi CD机中HDCD功能显得无所适从。目前在发烧友中基本形成了"带HDCD解码

功能的国产DVD、CD机均是入门级的骗人玩意"的概念,虽然有失偏颇,但市场的否定决

定了HDCD的未来将是走向灭亡的。

2.叫好不叫座的另类王者-XRCD

上文提到,导致HDCD市场推广受阻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需要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

CD播放机"硬解压"。日本JVC公司的XRCD此时应运而生,并号称完美的16位CD。XRCD

不同于HDCD,它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最高音响效果

来。JVC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续、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

数字讯号经过K2接口,最大的作用是降低时基误差既发烧友常说的Jitter失真。事实上唯

有真正降低时基误差,才能得到正确无误的数字讯号,这也是K2接口的最大功效。在数字

化过程中,JVC把讯号储存在Sony的PCM-9000MO光盘上,最后一连串的K2编码,以及

K2刻盘、压片,全由JVC位于横滨的工厂内进行,中间绝不假手他人。透过SDIF-2传输(Sony

开发的数字传输技术,JVC认为比工业标准的AES/EBU更好),以及尔后的每个环节,JVC

在时钟位准与电源净化上都下了很多功夫,确保数字讯号不受任何干扰。K2所用的20位,

128倍超取样A/D转换,动态范围可达108dB,总谐波失真-96dB,有效频宽范围内频率误

差小于0.05dB。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

体感与珠圆玉润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的CD。与一些粗制滥造的HDCD截然不同,XRCD

绝无那种阳光夺目、高频过亮的现象,既 拥有超越普通CD的解析力,又带来了更好的音

乐感,那些乐器、人声的棱角被修整得平顺无比,难怪无数胆机(电子管功放)、LP(模拟

唱盘机)爱好者也对其刮目相看!优点:"不食人间烟火"XRCD共经历了3代发展,分别为

XRCD、XRCD2和XRCD24,其中笔者在亲耳聆听过XRCD2版《邓丽君十五周年》(见图6)

后毫不犹豫将其买下,酷似LP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让人足以忘却200元/张的"天

价"带来的肉痛!

一、什么是HDCD?

HDCD即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性数码技术)的缩写,它采

用一种新的录音技术,在将母带上的模拟音频信号送入HDCD编码器的时候,以超过传统

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编成数码信号,此时产生的信号将多于普通CD所能容

纳的信号,高兼容高解析度的HDCD

HDCD简述

为改善现有CD记录格式的缺陷,使之既能高度兼容而在音质上又能有所突破,美国

Pacific Microsonics公司推出了具有专利保护的HDCD录播新技术,它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译为高解析度的CD。用HDCD方式编码制造的激光唱片与

普通CD具有高度的兼容性,用在普通的激光唱机上播放,已可领略到HDCD编码录音技术

的优越性,如用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CD唱机播放,则可充分欣赏到全部释放的HDCD

信息所 特有的魅力: 音质清晰细腻、动态范围广阔、信噪比极高,音色更为自然逼真。

HDCD的编码与制造

针对传统CD录音格式的局限与不足,PM公司的两位HDCD创始人,Keith O·Johnson

录音师和Michael er计算机专家在多年音响制作中,查找并证实了对CD音质影响

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HDCD技术是在前期录音制作中即重视所录制信号的完整和精确性,采用高于常规两倍

的取样频率88.1kHz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以最大限度地展宽高频响应,减少缺损性失真,

高的采样率也为HDCD编码运算留足了空间。

用24bit量化其取样值为1677216个,它比16bit系统高出256倍,采用高位元处理技

术可以提高处理精度,降低量化误差,增加动态范围至120dB。

在模拟至数字信号转换过程中,HDCD技术十分重视转换精度,尽量减少串音和处理的

稳定性,其能够达到的指标为转换精度百万分之一,失真分量<-120dBfs。

这个高精度、宽频带的数字信号构成HDCD编码制造的基础,其数据信息量十分庞大。

用常规CD PCM编码格式无法将其容纳。如要在普通CD机上兼容播放,需经特殊运算编码

方可。

用高采样和高比特技术进行CD的录音制作已被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但提醒一点是目

前市场上所能见到的20、24bit CD激光唱盘其实质应是录音过程中采用的比特数,由于

CD“红皮书”所制定的44.1kHz/16bit标准格式制约,这些高信息量的母带在灌制CD唱片时,

均经过重新运算,编码制成16bit的CD唱片。因此,我们现在CD唱机所能解读出来的规

格仍然是16bit/44.1kHz,由于各唱片公司在转化过程所采用手法不同 ,我们现在能听到的

不同版本的CD音质也的确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比特高取样技术制作的CD音

质远胜16bit/44.1kHz录音格式制作的CD。

那么HDCD技术又是怎样制作与普通CD兼容的高清晰度唱片呢?

取样频率转换。首先对88.1kHz取样数据进行动态转换,这是HDCD技术一大特色。

它采用多个数据插值滤波器经分析系统做动态控制,这个系统实时分析信号频带宽度,波峰

能量和高频信息,以高分辨信号精确控制滤波器的波通特性。执行结果使得即使变化 为

44.1kHz最后采样率,其频宽在16kHz~22kHz变化仍然很少。该系统有超越44.1kHz取样

率的记录,能够反映声音的每个精细微妙的变化。

振幅分析。HDCD技术另一特点就是对振幅进行了有效控制,由Decimation滤波器传

送的是一个24bit/44.1kHz的信号,为了容纳这个信号,编码器在这一级被精确地进行振幅

解析和增益控制量化编辑为20bit然后再分配到16bit格式中运行。

自然界的音响变化范围是很宽的,突响的声压能造成记录设备瞬时过载出现削峰现象,

在模拟磁带记录过程中采用电平压缩方式以避免磁带的饱含失真,而对于一个数字记录系统

过载可导致出现不必要的量化误差(数据碎片),同样会对音质产生影响。为此普通A/D转换

器设备都有一个绝对最大录音电平(0dB)以保证峰值不削波。HDCD采用独特的振幅编码技

术,可获得比常规数字记录多出一个比特(相当于+6dB)的容量来处理大动态信号。由于采

用数字运算处理方式,这个扩展信息能以精确稳定的特性控制重放设备的 译码器复原。加

上数字处理特有的“超前处理”(Look ahead)能力,所以系统能在一个大信号开始前瞬时恢复

增益,提供更大信息容量避免信号瞬时过载。

对于这个一个比特的信息扩张量,何时操作受制于HDCD的隐含控制码(稍后讲到),对

于普通CD播放,信息无变化,而用HDCD译码器播放,则可在隐含码的控制下,信息准确

膨胀,达到大动态播放的目的。

高频扰动技术(Dither)。采用高频扰动技术,可提高量化信号的分辨能力,使之量化器

的非线性变换特性得以改善,降低低电平信号的谐波失真,而且有可能重现低于量化差值的

信号。但如添加不当,高频振荡(dither)将会变成真正的添加噪声。HD CD技术采用了改良

的高频扰动技术,使得音乐细节更为丰富而噪声低不可闻。

HDCD隐含控制码。对于HDCD的最后量化操作部分,为准确控制HDCD编码记录的

超量信息在解码器上精确播放,特设置一相关的控制代码,这个代码被插入数据记录的字组

段中的最小有效位LSB位,如被普通CD机播放该码为隐含而不被激发。由于所处的 特定

位置且只占LSB位元的1%~5%,对于CD音质的影响弱不可闻。当用HDCD解码器播放

时,系统可准确捕捉该隐含码并用来激活主要数据通道的信息,使得信息量膨胀,得到数倍

于普通CD格式的信息输出,经DA转换即可获得大动态、细节丰富、高信噪比的 模拟音

频信号。

为避免误码操作,HDCD采用在主副通道设置双重代码同步计时器,这样它与该字组段

中的主要信息相伴而生时序不会错位。只有在隐含码与主要相关代码呼应时,主通道选择数

据才有效,否则取消解码操作。

模拟音频信号经缓冲器低通滤波后,先进行模数转换,并用一个高频扰动信号对ADC

实时控制,量化产生88.1kHz、24bit数据流,该数据流向主副两通道,主通道信息被延迟

存储,而副通道信息相对于主通道提前一个分量进行数据分析产生控制信号,该 信号动态

控制数字滤波器做取样率变换,振幅编码和增益控制。最后由微处理器将分析、滤波、数据

再格式化容易被漏失的信息分离(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到音色、声场、微细声音),与控制码一

起组合生成隐含码被插入主通道音频数据LSB位,经高频扰动处理后再量化为

16bit/44.1kHz标准CD格式输出,完成全套HDCD编码过程。

HDCD的解码过程与PMD100

HDCD的解码操作是编码过程的逆动作。设计目的是在DAC的数字滤波器部位用HDCD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取代,完成HDCD信息解码及超取样数字滤波双重作用。

解码器首先检测数据流中的LSB位中是否携带有HDCD隐含码,如有则按照隐含码的

连续指令激活主通道音频数据信息使之膨胀,恢复在编码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压缩。由于隐

含码的控制,可准确地对波峰进行适时扩展,对低于平均电平值的信息做适当的增益下减 ,

因此HDCD方式可获得高于常规的大动态及小信号的高清晰度。

作为HDCD的唯一解码芯片是美国PMI公司生产的PMD100,该芯片需经授权使用。

它是一个28脚DIP封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当PMD100接收到输入数据为HDCD编码方式则自动转换到HDCD解码格式下工作,

并在其27脚输出电流驱动LED发光管做状态指标。

当非HDCD信号时,信息数据被接收做常规超取样数字滤波处理,因此该器件有双重

特性。在做普通CD格式数字滤波器使用时该器件特性也相当优良,通带纹波从0~20kHz

不超过0.0001dB,阻带衰减>120dB。

该器件的其它特性为:

·具有2、4、8倍超取样数字滤波

·可接受24bit输入数据及同精度处理

·可按受32~ 55kHz任一输入取样频率

·输出16、18、20及24bit不同数据格式

·具有数字去加重功能

·可用0.188dB步长进行数字音量控制

·时钟频率为256fs或384fs可选

·具有软、硬两种静噪方式

·提供硬件设定及程序方式两种控制模式,

·提供8种不同类型的高频扰动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DAC

·提供恒定输出时钟到DAC,即使输入数据和主脉冲都丢失也能保证DAC输出无偏移和

产生脉冲的可能

解码芯片PMD 100的管脚排列与一些顶级数字滤波器有相似之处,如SM5842、SM5803、

DF1700等,因此在有上述滤波器的DAC或CD机上,通过稍加改动就可将普通CD机或DAC

改为具有HDCD解码功能的处理器了。

二、SACD简介

SACD全称叫Super Audio CD,是超级音频光盘系统,它是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

发的一款具有全面取代CD音源实力的最新格式的数码系统。SACD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

它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SACD是一种新型的光盘,它不是CD格式,而类似

DVD光盘,播放时需使用SACD专用的播放设备。

SACD光盘结构大致与DVD相似,播放面有单面和双面,信息层有单层和双层。目前

市场上的SACD光盘较多采用单面双层结构,一层是0.6mm基片上储存16bits传统CD格

式的信号,可与CD兼容,另一层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层,储存SACD格式的信

号,再将两片基片像DVD盘片那样粘合而成。这种光盘可以在普通CD播放机上播放,也

可以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当然,两者的音质是有差别的。

SACD的技术指标远优于CD,而与DVD-Audio相似。SACD的核心技术是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 直接数据流),它与CD、DVD-Audio的多bit录制原理有根本的区别。

DSD的技术要点

DSD的技术,简单地讲:它是将信号以2.8224MHz采样、经多阶Δ-∑调制,输出1bit

信号流。

多阶(如:7阶 7th Order)Δ-∑调制器,运用负反馈,将信号与上次采样的波形进行

比较(差分运算),“大于”便输出“1”,“小于”便输出“0”。利用求和器将波形在一个采样周期

中积累,以形成下次的比较波形。Δ和∑则分别是差分和求和的含义。由此可见,1bit信号

流是相对值,而传 统的PCM记录的量化值是绝对值。

是一个正弦波经多阶Δ-∑调制后1bit数据流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正半周,振幅越大,

出现“1”越多;负半周,振幅越大,出现“0”越多。这个图让我们想起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空

气中传播的情形:正半周,纸盆推出,压缩扬声器前方的空气,使空气密度增加,振幅越大

密度也越大;负 半周,纸盆拉回,使空气密度降低,振幅越大,密度也越低。由此可见,

1bit信号流竟然反映的是原始的模拟信号作用于扬声器后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的疏密程度!目

前,有的公司已经在研究开发数字功放和数字扬声器,希望将1bit二进制的数据经过数字

功率放大器 放大后,直接提供给数字扬声器,数字扬声器既是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又

是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换能器,这样,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提高了重放性能,相信不久以

后,我们会看到这种数字器件的实际应用。

与传统的PCM信号比较,1bit信号流调制过程较为简单,而且精度高、成本低,解调

过程更是简捷方便。从理论上讲,重放端仅需要一个RC积分电路就可成功地还原音频模拟

信号。同时,又从根本上剔除了PCM所固有的一些失真,使音频信号得以高度的返真还原 。

DSD制式的取样频率为2.8224MHz,较传统CD的取样频率 44.1kHz高出64倍,而总的信

息容量为传统CD的4倍。理论上可以把频响范围扩展至0Hz-400kHz,这就大大超越传统

CD的20 kHz的极限。而64倍于CD的超取样频率,又可使听域范围的量化噪声完全被分

配到人耳的听域之外。更因为DSD技术中又开发了所谓的"噪声整形电路"可进一步把可闻

频带(0 ~ 20kHz)内的噪声进一步转移到20kHz以上的超音频范围中去,从而令SACD的

信噪比高达120dB以上。

SACD与DVD-Audio比较,两者原理虽然不同、电路也各有差异,但都比传统CD的音

质改善甚多。而就技术指标而言,SACD和DVD-Audio可谓旗鼓相当。因而两者之争至今也

无法统一。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SACD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首先:在硬件供应方面,SACD已先一步走到DVD-Audio之前,早在两、三年前,SONY

公司就有一款轰动业界的SCD-1旗舰问世,之后接踵而来的SCD-777SE、SCD-555、

SCD-XB940,甚至影音兼容的DVP-S9000ES、Manantz公司的SA-1、SHARP公司的DX-SX1、

先锋公司的DXAX100;飞利浦公司的SACD1000,还有日本著名的Hi-Fi精品金嗓子

DP-100/DC-101分体机,其它如日本安桥、爱华、第一音响等等,不胜枚举。而DVD-Audio

阵容到目前为止也仅有松下、胜利、天龙等几家公司的少量品种应市。不过近来DVD-Audio

也在加快步伐追赶。

其次,软件供应方面也是SACD捷足先登,至今已有超过300款SACD唱片面世,国内

看得到的也有近百种,其中SONY和Philips一方面凭借自己旗下的唱片公司源源不断地出

版SACD碟以示支持。另一方面更说服Telarc、DMP、拿索丝、DI GITAL等发烧唱片公司加

盟SACD陈营,不断推出SACD软件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极深印象。而

DVD-Audio却时乖命蹇,还在摇篮中就被计算机黑客破解了防盗版密码,从而大大推迟了

DVD-Audio唱片推出的时间表,这也是许多饱受盗版之苦的唱片公司暂不考虑对DVD-Audio

阵营支持的主要原因。

档次方面:SACD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Hi-end级别,索尼推出的第一台旗舰SCD-1

可谓极尽发烧之能事,无论内部用料、整机工艺都严格按Hi-end唱机规格设计,以后推出

的中低档机型也严格按厚重沉稳,用料实在的发烧理念设计制造。深受广大Hi-Fi发烧友的

青眯与肯定。而DVD-Audio阵营在与SACD的争斗中,一直把DVD-Audio当作是一种花费

不多,效果不错的功能附加在普及型DVD影碟机上进行宣传的,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大路货,

加之DVD-Audio功能众多但并不专一,机身纤薄,用料一般,故在广大音响发烧友心目中

并不好看,从而在档次上输给了SACD。

音质方面:由于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比特量化DSD直接数据流在技术方面的简洁

和优势,大多数资深的音响发烧友经过亲耳聆听后,主观感觉都认为SACD在音质上略胜一

筹。因而音响界许多朋友都认为,若组建家庭影院兼容Hi-Fi,DVD-Audio应该是首选。但

若以玩高保真音乐为主,特别是以追求音质音色的至真至纯为目的的朋友而言,SACD是您

理想的选择。

三、xrcd介绍

xrcd是采用日本JVC公司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序、硬件与

理论等多方面成果。发明这一技术,在CD制作的各个环节都以独创的主时钟系统对时基进

行控制,使CD制版的抖晃失真系数以及玻璃母模的组误差系数有大幅降低 ,制版精度相

应地则有大幅提高,从而使CD制作中的保真度有了很大的保证。

xrcd可以说是完美的16位,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

最高音响效果来。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

体感与珠圆一滑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CD。好透明的声音,好干净的背景, 丝毫不带

火气与毛边的乐器与人声,这是首次听XRCD者共同的印象。原来的CD都像有一层薄雾遮

掩在聆听者与演奏者之间。xrcd如同一阵风吹散了轻烟,眼前一片通清明朗。

xrcd2则是xrcd的升级版。

xrcd2向完善的数码音频这一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她是JVC多年来刻意追求再现原音的

代表性技术成果。xrcd2是通过对母版进行艺术加工及工业加工过程中,对有关的设备及理

论进行深层次研究后才开发出来的录音制品,她将xrcd系列以更加卓越的版本方 式提供给

追求高水准音质的听众。同时,与xrcd家族的其它产品一样,它不必使用特殊解码器及专

用的CD唱机。

通常的CD加工工序是在整理母版后,用U-matic1630格式磁带或者PMCD、DDP磁带

的载体形态送到加工工厂去压片。此后,表演者、制片人、导演及录音师只能祈祷从工厂出

来的产品—CD是与他们所精心创作的作品声音不要发生太大的变化。录音棚和生产加工工

厂之间没有一个声音的判断基准, 即使数码系列是正确的,也未必能保证实现最高音质的

再现。另外,CD的生产工序是由多种设备及技术构成的,结果是其音质也受各种设备的状

况所左右。这意味着要想忠实再现记录在原始母版上的声音,必须对从CD母版的调音制作

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要精 心的实现追求。因此,不能只满足现有检测数据单纯

的高指标。所以,不只是依靠单纯的测试数据,而是加上活用长期以来的听觉感受,判断采

用了最好听觉效果的精良设备构成方案。这种努力甚至包括从安装及连接方法、交流电源系

统、时钟的精度、记录格式、交接系统 直至生产CD的材质都作了各种组合的测试,其结

果即是xrcd2。她是迄今为止比任何CD都明了的对原音进行了鲜明、清晰的忠实描写,从

而实现了成功提供音质更加卓越的CD。

xrcd2的工艺是从对母版的加工开始的。先将模拟信号经过特制的母版加工专用调音台,

再用JVC产20比特K2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码信号。再将这个20比特数码信号通过新开

发的数码K2从SDIF-2接口器输出,记录在磁光盘(MO)上。在这个过程中用数码K2遮

断数码部分给模拟部分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高纯度模数变换。另外,xrcd2的加工工序

使用了具有安定性及20比特以上记录能力的磁光盘作为送到生产工序的音频记录载体。

拿到JVC横滨工厂的20比特PCM-9000格式磁光盘,再一次通过数码K2重放。在这个阶

段重放中寄生在数码信号中的“吉塔”噪音除掉。接下来,由K2超级编码器将20比特信号变

换成具有20比特优势的16比特信号,再经过EFM编码送入K2激光。在此,将EFM信号

在送入激光刻盘机之前 的一刻进行重放。在最后的阶段,将留在数据流中的时间性“吉塔”

噪音除去。

通过上述的从母版到生产过程的各工序,实现了将原版母带的最高音质传送到CD。充

分的照顾到原音的细节,从而再现表演者的细腻表演,将这种与录下时的声音不走样的重放

出来,让听众充分领略到表演者、制片人、导演、录音师的声音表演意图,这就是xrcd2。

Xrcd技术已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而最新问世的xrcd2版本产品,更加强了xrcd系列

忠实再现原音的优势。JVC公司为了保持xrcd品牌的优势,在选择母带品质上极为严格,

而且对母带的xrcd再制作、刻母盘、压片等各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加之技 术保密等原因,

JVC公司严格规定只能在本公司的本土的定点制作室及定点工厂加工生产。由于这些特性,

即使是以数码对数码的刻制母盘这样严格方式进行非法复制,加工时不使用xrcd技术,xrcd

的优势也将毫无显现。因此xrcd又被称为是“不能被盗版的 光盘”。

四、LPCD:艺术感觉+高新科技

雨果创办人、著名录音监制、资深音乐家易有伍先生积35年音乐实践体会和20年录

音制作经验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它凭借一整套独特的技术处理,让你能在普通CD机上得

到LP密纹唱片的仿真音质感受。

易先生研究LPCD由来已久。20年来他亲自担纲的录音产品不下300余辑,但每每把

音乐录音产品和母带比较,他都觉得存在听觉上的差异和区别,总感到美中不足,便思考解

决办法。怎奈一个“忙”字了得!直到2003年推出两张LP后,才着手对现有的CD、XRCD、

SACD等分析研究:为何CD与LP有如此大的听感区别?

普通发烧友们都认为,和LP比较,CD (普通CD、24KCD、 XRCD、 SACD、 DVD-Audio

等)音色偏紧,令人产生紧张和压抑感(用大音量听尤甚,让人不能长时间集中欣赏音乐与

音响),高低频两端延伸有局限,高频生硬,低频缺乏弹性,能量感薄等等。易先生也是LP

迷,当然有同感,但他确信只有在反复监听自己的录音产品后才能找到答案,才有绝对的发

言权。

现有的CD加工生产线制造出来的CD产品,在把母带加工成CD产品期间,数码格式

需转换5-6次:母带-母盘CDR-玻璃模-金属模-压碟-CD。特别是最后两道损耗性工

序,对音质影响最为严重。压碟过程同时就是盘片音质不断劣化的过程。这多次的转换对音

质的劣化程度,可用简单的计算机烧录试验来说明,把拷贝了5-6次的碟和原CD比较就知

道了。发烧友都知道,无论是LP或CD,买头版碟比较靓声,原因就在此。

如何让一直关心支持雨果的发烧友们享受到更高保真的靓声音乐?易先生针对上述缺

点和数码失真问题,把LPCD的研究开发分成两大部分:

一、LPCD母带制作

应用雨果自行开发的音频处理系统,(A) 把原仿真母带用最高精度格式转成数码格式;

(B) 把原数码母带升频至现有最高精度数码格式,并仿真化处理,之后在高精度格式化的数

码系统里精细微调母带的能量密度感、动态、频宽等,最后才转成CD格式16Bit/44.1KHz。

在数码处理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在高纯度的电源和军用级高精度的数码时钟下,并且运

用自主开发的抗振设备对各个组件进行严格的抗振,确保处理过程真正的零失真。

但顶级的设备还只是有利的工具。母带制作最根本的是一个应用技术进行艺术加工的庞

大工程,是制作人员技术能力与艺术修行的体现,而不是纯技术式“过机”处理那么简单,过

程非常复杂和烦琐,制作一辑母带需时约20小时!

二、碟片的制作

主要针对减低CD机内的数码读取系统的信号失真和纠错系统大幅度“纠错失真”。通过

特殊处理的材料和加工程序减少激光光束散射,加强集中激光光束的读取能量和输出信号的

精度,增强盘片转动的稳定性,减低抖晃率,减轻伺服系统的工作压力和由此形成的信号失

真。历经试验,最后LPCD采取了以上最直接,也是最麻烦的方法。呈现给你的是一张比一

般母盘制作还要精细数十倍的母盘品质的产品,独特的工艺使它不会有压铸损耗和格式转换

音质劣化的问题,特殊的材料也能让LPCD保存更久远。雨果除了自行出版,也会为其他制

作出版商代加工生产,但必须具有高品质的录音水准。LPCD产品规格分为LPCD33 和

LPCD45, LPCD33是特殊加工处理的CD产品;LPCD45是录音水准顶峰代表的产品,也是

CDR母盘规格最高的。消费者要先确认所使用的CD唱机能否播放CDR。

现在,您可以不用服侍LP唱机,不用再受噪音、抖摆率等的虐待却能享受到非常高端

LP系统的声音。朋友,好好享受LPCD美妙的音乐和音响吧!

五、K2HD

CD自1980年面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以今日数码科技的水平回首当年,CD的

规格差强人意。事实上,CD初面世时的音响有如指甲刮沙纸般的尖锐刺耳,令人闻声胆丧!

当然,厂家也不是耳聋的,在过去二十余年,数码科技不断地完善,从CD转盘、数码时基

至解码器都取得大幅度地改进。

由于CD规格的局限,要得脱胎换骨的改善,就必需改头换面。于是,Philips与Sony

在1999年携手推出了全新的光碟制式――SACD,无论规格或音质都比CD更为优越,可惜

的是SACD叫好不叫座。八年后的今天,CD仍是市场的注流,而SACD光碟的数目少得可

怜!身为SACD的开山鼻祖,Philips与Sony似乎后劲不足,近几年都不见新机种的推出。

要享受SACD的音响,当然得添置SACD机;相比之下,JVC的改善方式则温和得多,

它所开发的XRCD及XRCD24都是以重新处理母带的方式改善音质,不会面对兼容的困扰,

在任何CD机上都可以播放。

2004年,JVC的母带处理技术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居然可以在CD的规格里,

承载频宽高达100kHz,分析度高达192KHz24-bit的高密度数码信息。K2HDMastering技术

在日本国内试用了三年多后,JVC认为技术已经成熟,于是邀请FIM的老总马先生到东京体

验K2HD的威力。

为了一探K2HD Mastering有多少斤两,马先生带着《江河水》的母带,千里迢迢地飞

到东京踢馆。结果一比之下,无论是XRCD24或母带,全都败在K2HD手下!马先生大惊

失色之余,心花怒放!原因是他已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K2HD Mastering将会是发烧碟的

主流。于是当机力断,一口气预订十五张K2HD碟的时间表;对于向来慢工出细货的FIM

而言,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马先生早年纵横香港音响界数十年,是位深具影响力的教父级人物,K2HD究竟有何魔

力,能令见惯大场面的马先生如此激动呢?据马先生表示,K2HD音效之佳是他一生未曾有

过的突出经验,令他非常兴奋!他认为K2HD已超越音效的层次,而是一种聆听的感受。这

种鲜有的感受,令人浑然投入到音乐里,与演奏者的内心感情产生共鸣,与音乐融汇为一,

完全忘记了音效。

为了让喜欢音乐与音响的朋友先听为快,FIM首先推出了This is K2 HD Sound精选碟,

挑选了十六首风格迥异的乐曲,包括了:管弦乐、器乐、人声、爵士乐等,全面展现K2HD

的威力。当乐声响起,你将发现K2HD的音响竟是如此地从容自然,声音的密度及清晰度很

高,音符被一层空气所笼罩着,空气感盎然。活泼生动的音响,普通CD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继Thisis K2 HD Sound之后,FIM计划出版的K2HD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录音、名

演奏,其中包括了Cantate Domino,Nowthe Green Blade Riseth,Jazz at the Pwanshop

及AntiphoneBlues等,一想到这些经典录音即将以目前最佳的K2HD方式处理及面世后,

肯定令全球发烧友雀跃与期待!

二.未来音频之王

1.新构架、新阵营、新价格--SACD:

SACD(Super Audio Compact Disc,超级音乐压缩光盘片)是日本索尼和荷兰飞利浦

(原先开发出CD光碟的两家大公司)再度联手研制出的新一代数字音乐光碟,相对于HDCD、

XRCD甚至DVD-Audio的"换汤不换药",SACD可谓音频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虽然SACD

和CD均采用120MM直径碟片,但SACD的信息容量已大大增加,由CD的650MB增加到

4.7GB+650MB或8.5GB。SACD采用了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技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即直接流数码。这种编码技术使音频编码和解码过程得到简化。与CD所采用的

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相比,可减少录音过程中的很多失真。

DSD采用1BIT量化精度,对录音信号作连续脉冲调制直接录音,而它的取样频率又高达

2.8224MHZ,是CD的64倍,因而不需在录音和放音过程中附加滤波器,减少了数码处理

过程中的失真。由 于信息数码处理过程中失真的减小,SACD输出的音频信号与输入的模

拟信号非常接近,重放频带宽度达100KHZ,是CD格式的5倍,动态范围也由CD的98DB

提高到120DB。此外SACD采用PSP PIT SIGNAL PROCESSING,即PIT信号处理技术对版

权进行保护,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SACD采用的PSP保护技术包括不可见水印,可见水印,

内容加密等。理论上,SACD的频响可延伸至1.4MHz,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则限制在100kHz

之内。1bit系 统是利用串联的数字比较器传达各音频信号取样电压与设定值的差异,其优

点是1bit数模转换器仅需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在硬件方面的技术要求远比多比特的转换

器更为简单,但仍能获得高保真的原音重现。SACD可以同时记录74分钟六声道的音乐,

以及兼有两 声道74分钟的CD音乐,以便与目前的CD唱机相兼容。目前唯一能与SACD

相抗衡的是DVD-Audio,但其格式仅是原来CD与DVD格式的扩充而已,亦即其取样率/量

化精度由原来CD的44.1kHz/16bit向上提升,变成从二声道的最高取样率192kHz/24bit直

到六声道的96kHz/24bit等。从SACD和DVD-Audio这两种格式可知,它们彼此最大的区别

就在于1bit和24bit的数字技术应用上的不同。未来发烧友的主流选择:SACD阵营目前已

经推出多款高性能SACD播放机,日本的SONY、马兰士、金嗓子,法国米格等等Hi-end

厂家均已有各种规格、档次的成品机问世,国内发烧厂商亦是大跟SACD之风,新德克、山

灵、钟神、欧博等已经先后推出了自己的SACD播放机,甚至如先锋6550这样的中档DVD

播放机也已经全面兼容SACD播放……软件支持方面SACD也明显走在 了对手前面,DG、

拿索斯、Telarc等近期均有大批SACD软件上市,图11即为FIM著名的SACD软件《江河

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SACD软件均含有CD播放层,即使用普通CD机亦可播放,这对

于DVD-Audio阵营来说又是一个优势了。笔者个人认为SACD最有可能继CD之后成为纯音

乐欣赏制式的王者,而DVD-Audio似乎更适合多声道的视听玩家。

2.皇家血统、正宗接班人-DVD-Audio

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共同制订的规格。从外表来看,DVD-Audio同CD一样,单层单面DVD-Audio

碟片可存储4.7GB的数据,大约是CD碟的7倍。如果以 CD 44.1kHz/16bit的格式存储两

声道立体声的话,存储时间可达400分钟;如果用线性PCM 96kHz/24bit的格式的6声道,

或是以难以置信的192kHz/24bit的格式存储2声道的声音,存储时间为74分钟。逼真的细

节再生,意味着能够通过DVD-Audio获得完美的音响效果和真实度。DVD-Audio不仅能够

播放2声道的超高保真音响,还能播放线性PCM 最多6个声道的环绕声音响(96kHz/24bit)。

超越CD的高音质和如同音乐厅般的全方位立体声环绕音效,实现了全新的音乐空间再生:

DVD-Audio能够再现宛如坐在观众席上充满现场感的声场空间,让您感受置身音乐会现场的

浓厚氛围气息。DVD-Audio引以为豪的最大192kHz/24bit的取样频率,可完美再现演奏现

场的真实感。由于频带扩大使得再生频率接近100kHz(约CD的4.4倍),因此能够逼真再

现各种乐器层次分明、精细微妙的音色成分。而且量子化比特数最大为24bit,确保了约

100kHz再生频率的最大动态范 围可达144dB。DVD-Audio实现了比CD高约1000倍的高

解析能力。此高频分量确保可播放20kHz以上的音频信号(影响人在可听范围内的感觉)。

由于能够把原音波形非常接近真实的记录和再生,所以不仅能够出色演绎各种高音乐器的固

有音色并使其层次更加清晰分明,而且也 使中低音乐器的声音还原悦耳,立体声效果更真

实,声场方位感更明确。目前DVD-Audio阵营的技术先锋为英国Merdian(子午线)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Hi-end级别数码音频产品的大碗,其缔造者早期就参加了CD格式的制定,

对数码音频格式有着独到的见解,其定价20多万人民币的顶级DVD-Audio播放系统

Reference8000堪称全球高烧友心目中的麦加圣地,技术实力无庸置疑。不过目前DVD-A

阵营软件的跟进速度不容乐观,加上日本公司的心不在焉,使得DVD-A仍显得曲高和寡,

和SACD的高歌猛进形成强烈反差。

后记:目前的音频格式之争错综复杂,除了以上介绍的4种较常见的之外,DTS公司

的DTS CD、Dobly公司的SURROUND CD等只能称之为"概念化CD衍生品",多为显示公

司实力和满足另类玩家猎奇需求的非主流制品,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再惘述了。

什么是EP?

什么是AVCD?

什么是HDCD?

什么是DTS?

什么是LC?

什么是XRCD?

什么是SACD?

什么是DSD?

什么是蓝光DVD?

什么是K2HD?

什么是母带直刻CD?

什么是AQCD?

什么是24K金碟?

什么是24BIT?

什么是AAD?

什么是DDD?

什么是Hi-Fi?

什么是LD?

什么是LP?

什么是DOLBY?

什么是LPCD?

什么是SHM-CD?

什么是AMCD?

1、什么是EP?

EP:Extended Play,慢速唱片。EP是CD的一种,播放设备亦与普通CD一样,没什么特殊要

求。EP与CD又略有区别,每张EP所含曲目量较CD少,一般有1-3首歌左右,最多也不会

超过5首歌,价位比一般CD低。

2、什么是AVCD?

AVCD的标志是排在第一首的是电脑文件,不能播放。AVCD是VCD的一种。

AVCD,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声音(Audio),又有图像(Video)的碟。AVCD是近年来出现的新

型光盘,它以数字音乐为主,添加了VCD的内容,而图像部分常常是与音乐主题有关的MTV。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AVCD专栏

3、什么是HDCD?

HDCD即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数码)的缩写,1993年由美国

REFENENC RECORDS公司推出。它采用一种新的录音技术,在将母带上的模拟音频信号送入

HDCD编码器的时候,以超过传统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编成数码信号,

此时产生的信号将多于普通CD所能容纳的信号。

HDCD编码器让多出来的信号进入以11个Motorola DSP56001处理器组成的超强电脑处理,

以连续且即时处理的方式,配合工程师所研究的音响心理学的影响,将全部信号筛选后再分成传

统的CD音轨所能容纳的部分和超出的信号部分,HDCD编码器将后一部分信息放在传统CD

的隐藏式指令轨里面,以便能与现有的CD系统相兼容。

因此HDCD解码芯片PMD100包含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字滤波,另一部分是HDCD

解码。在播放普通CD唱片时,HDCD解码部分是不工作的,此时的PMD100可看作一片高性

能的数字滤波器,其音质优于现在广泛使用的NPC系统的数字滤波器。当播放以HDCD方式录

制的CD片时,PMD100中的HDCD解码器会自动检测到CD片隐藏式指令轨中的信号,并将

之还原成高分辨率信号,经数模转换输出,即可感受到高分辨率CD的独特魅力了。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HDCD专栏

4、什么是DTS?

DTS的全称(Digital Theater Systems)意为“数码影院系统”“DIGITAL SURROUND”意为

“数码环绕立体声”。

5、什么是LC?

LC是发烧CD的一种,制作成本比较高,音质效果比较好.

6、什么是XRCD?

顶级发烧唱片的典范,目前细分为XRCD、XRCD2、XRCD24等小类。

XRCD全称“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意为超解析力CD。1997年日本JVC

公司推出,XRCD技术的发明开创了录音硬件、理论的新境界,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

序、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独创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CD的制作精度及高保真度。

XRCD可以说是完美的16位,不需要专门的硬件解码设备,任何一部CD机都可使用。XRCD很

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体感与珠圆一滑的质感等方面,有非凡的表现力与震憾力,

自然是顶级享受,在发烧音响中的效果更是无与伦比。由于制作成本高昂,目前只有少数的知名

艺术家的知名作品被制成XRCD,因而XRCD的品种不算多。是音乐发烧友的最爱。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XRCD专栏

7、什么是SACD?

发烧唱片的一种。发烧试音碟、发烧示范碟经常采用的形式。SACD全称叫Super Audio CD,

是超级音频光盘系统,它是由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SACD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它

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即使使用普通CD机,音乐的效果在音场、清澈度、乐器和

人声的细致层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同XRCD一样,由于制作成本不低,有资格制作成SACD的

艺术家的作品不多,品种上稍比XRCD丰富。

SACD播放时有的需使用SACD专用的播放设备,目前大部分的SACD可在普通CD机与SACD

上同时使用。通常这种CD上会贴有标识,长方形灰色的标识就是适合所有CD播放设备的,音

乐吧上SACD的说明一般都有此项文字说明。

图片典型范例:/?Product_Id=421067097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SACD专栏

8、什么是DSD?

发烧CD的一种,价位上跟普通CD差不多。目前DSD录音技术传至中国,国内原版有一些质

素高的低成本DSD作品。例如柏菲唱片及广州某些唱片公司出的的部分作品。

DSD CD 系列采用了DSD制式及SBM-DIRECT去将DSD处理过的信息还原至16BIT,DSD

CD无信纸在声音的自然度,语气的细极度,乐器的质感度与及音场背景之宽深度都有大大的改

善,务求令广大乐迷可以享受更靓声的音乐。DSD CD可在所有CD机上播放。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DSD专栏

9、什么是24K金碟?

24K金碟 是在制造CD的物料上电镀一层24K金膜,由于金属特性使然,分子分布非常平均,

电镀层平滑如镜,使镭射光束得以百分之百完全反射,音效亦特佳,是为现今科技下音效最标致

的CD物料.

10、什么是24BIT?

24Bit 指每一秒声音的点数为24点,对于音质上能更细腻,特别是在于最大声、最小声的处理

上,能将音乐细节描述得更为清楚,而这种超高解析度的处理,将让音乐的色彩更鲜明、层次分

明。“24K金碟,24BIT”经常同时使用在CD制作当中,这种CD在上也有不少,大部

分制成金碟的都是经典作品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24K金碟/24BIT专栏

11、什么是AAD?

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字制碟

12、什么是DDD?

数字录音、数字混音、数字制碟

13、Hi-Fi是什么意思?

Hi-Fi :High fidelity的缩写,高保真的意思,一般用来表达硬件音响设备的优质功能,Hi-Fi唱片

指的是录音质素优良的唱片。

14、LD是什么?

LD :LASER DISC 激光影碟

15、LP是什么?

LP :密纹慢放唱片,现在一般指老的黑胶唱片。

16、DOLBY是什么意思?

DOLBY Digital:杜比数码,DOLBY是音效的技术标准之一,产生于美国DOLBY杜比实验室,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应用于电影立体声喇叭,经过多声道、降噪、数码解析等技术处理,

使得音效产生立体逼真的现场感。此技术后被广泛应用在影音业当中,并形成标准制式。如:

Dolby AC-3/DTS 等等。直到现在DOLBY实验室依然在不停的研究此技术,版本不断提升和更

新。

采用DOLBY制式制作的硬、软件产品(如DVD)一般都会在包装醒目的位置上标有DOLBY

字样和图标,代表着影音产品的品质。

17、什么是蓝光DVD?

高清晰度高容量数码DVD

2006年,HD-DVD和Blu-ray作为新一代磁盘标准诞生了,它能够提供远远多于现行DVD标准

的存储容量。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出,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DVD光盘已经逐步让位于

EVD、HD-DVD、Blu-ray等存储格式。随着HDDVD设备的逐步占领市场,全球首张高清晰度

HDDVD碟片诞生了,2007年12月2号,这就是郑秀文的SAMMI 2007 SHOW MI演唱会

BLU-RAY 天碟(蓝光DVD)。

由于制作成本的原因,HDDVD碟的价格相当昂贵,我们希望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制式的

标准化、国际化,以后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数码视听领域,多出一些HDDVD的碟,成本能够

更低一些。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蓝光DVD专栏

18、什么是LPCD?

值得骄傲的是,LPCD是不属于日本的专利技术。

2003年,雨果唱片自行开发了音频处理软件,在纯净电源及高精确数码时基的控制下,将母带

升频至最高 精度的数码规格,并从艺术的角度调整与处理能量的密度、动态及频宽等。在压制

CD时,以特殊的材料和工序 ,提升镭射光束读取讯号的精确度,降低因CD及机械振动所造

成的失真等。并以最直接及最耗时的方式,制作 出比一般CD母盘还要精确数十倍的LPCD碟。

LPCD采用独家专利的生产技术,它不存在压铸损耗和格式转换而导 致音质劣化的弊病,特殊

材料的运用让LPCD更为经久耐用。

简单地说,LPCD采用独家专利的技术,加上艺术感觉的处理,即使在普通CD机上亦能取得

LP(黑胶唱 片)般的音乐享受。雨果唱片公司展开了与多家唱片公司的合作,截止到2007年

底,已经推出约30种著名的经典 产品,LPCD价位与SACD相似。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LPCD专栏

19、什么是K2HD?

K2HD 即金24BIT High Definition ——超高解析度兼容数码金碟的缩写。承载频宽高达100kHz,

分析度高达192KHz 24-bit的高密度数码信息。

2004年日本JVC公司开始在HDCD的基础上试验K2HD技术,2007年此技术已颇为成熟,研

发成果开始应于制碟。2007年3月,JVC邀请FIM一听钟情唱片公司的创办人马濬先生到JVC

东京总部,了解K2HD的混音製作和效果,马先生以《江河水》母带与XRCD24作参照,这两种

都比不过K2HD!因而是他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K2HD Mastering将会是发烧碟的主流。因而

当即与JVC公司签订了制造15种K2HD的合约。

2007年8月,世界首张一听钟情K2HD 诞生了,《THIS IS K2 HD SOUND!》

2008年4月,已有7种K2HD碟在FIM一听钟情发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发烧

友欣喜万分的接纳K2HD的碟。

K2HD与XRCD一样,可以在普通CD机上播放,

近年各大唱片公司纷纷把重点歌手的优质作品以K2HD的形式版,2011年,数量超过百种。以

UNIVERSAL环球公司为例,经常把前一千个下生产线的产品印刷上独立的编号作为纪念版和限

量版,与普通版有什么区别?其实欣赏价值一样,收藏价值少许区别。即使是普通版K2HD,产

量也有限。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K2HD专栏

20、什么是SHM-CD?

首版音质再生可能高音质CD

SHM-CD是SUPER HIGH MATERIAL CD 的缩写,意即超高端材料CD

SHM-CD音质评价:

音质、解像度、音量感、歪感、透明感五大方面均优于普通CD,

低频比XRCD24的表现要好,更加有现场感

SHM-CD与K2HD的比较SHM-CD更加真实自然,不夸张

SHM-CD SHM-CD,在2007年由日本JVC公司研发,与DG、DECCA、PHILIPS等老牌公司

合作,至2008年已出版了至少数十种经典产品,大多以古典为主,也有爵士、摇滚。这些经典

老作品大多首度出版于上世纪后半叶,首版大多绝迹,而SHM-CD是最能还原首版音质的新格

式。SHM-CD为日本生产限定盘,虽然收藏价值极高,可惜发行不多,数量有限。

点此进入原版音乐吧SHM-CD专栏

21、什么是母带直刻CD?

母带直刻碟,是与母带效果最为贴近的刻录方式,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发烧制作的终极版本。最

早是2008年由香港TIS唱片公司推出的。

母带直刻碟的制作方式与制作母带的程序几乎一样,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母带的音质,减少中间

制作环节对音质的损耗,世界发烧制作界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无外乎用提高母带制作水平、用昂

贵的金属材料提高保真度等等,母带直刻碟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真——人工方

式刻录,每次只能生产一张碟,每一张碟制作的时间都很漫长,因而母带直刻碟的生产方式与批

量机器生产完全是两种概念。

母带直刻碟处处有手工制作的痕迹,除了音质之外,外包装手工制作的痕迹明显,甚至可以用粗

糙来形容,有的没歌词本,有时曲目、碟名甚至是手工写上去的,真是简单的不得了。

由于制作方式的特别,母带直刻碟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收藏价值也是非同一般的。同时带来的

麻烦是,由于数量少,制作周期长,备货周期相对也延长许多,某些断货的产品甚至要等几周才

能重新有货。

母带直刻碟的品质高低可说完全取决于母带本身的制作水平,由于TIS唱片公司向来追求高品

质的录音,母带录音制作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所以TIS唱片公司的发烧碟多年来在发烧友中向

来有口皆碑。

22、什么是AQCD?

AQCD(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采用特别研发的紫色基片,以更耐热、耐光的银

合金(SILVER ALLOY )取代传统的铝质表面涂层,透过精密的技术印制,重现模拟乙烯基密

纹(黑胶唱片)的效果,减少了数字CD光盘的误差,提高了音频重播的精度,无论现场感、平

衡度与细节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音效表现明显比一般CD优胜。

23、什么是AMCD?

全港首创 纯银PURE SILVER CD ,真正还原黑胶LP模拟音色,美国制造,所谓的首批限量版,每

张皆编印独立编号,就是把前一千个下生产线的产品印刷上独立的编号作为纪念版和限量版.

与普通版有什么区别?

其实欣赏价值一样,收藏价值少许区别。 但普通版产量也有限。

一些关于LP黑胶的知识

要步进发烧音响的殿堂,笔者认为回归黑胶唱盘是第一步,毕竟黑胶唱片带给我们的仿佛是

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不像CD这类数码科技时代的产物那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充满工业味道

的不纯粹音乐。

有许多希望走上发烧之道的入门级朋友,阅读了一些关于发烧音响的文章,读了很多遍仍然

不知所云,觉得发烧一词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仅仅对音乐、音响有着浓厚的兴

趣,同时也对很多器材以及各种发烧音响玩法都充满着好奇,唯独对音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

足,故欲成为发烧玩家而不知从何入手。也有许多人认为玩发烧音响和玩黑胶唱盘都是很深

奥难懂的事,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发烧的真谛。其实,笔者认为迈

出理想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以此文章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谈谈黑胶唱盘的入门之道。

凡事有人赞成也就自然会有人反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就请对黑胶唱片感兴趣的同道,

与我携游黑胶的历史之河,一同窥视发烧领域的初貌。

进入90年代,镭射唱片(CD,Compact Disc)技术大行其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占

领了整个音乐世界。镭射唱片凭借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集数码重播以及镭射光学

先进科技之大成,与当前数码时代接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供了一种最

佳的媒介。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于1993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而黑胶

唱片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与古董一词牵上关系了。不过,

在现代人互相追逐CD、MD、MP3以至MP4等等高科技音乐产物的同时,回到黑胶唱片怀

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刚刚浅涉发烧领域的初哥,也有拥有n年烧龄的老鸟,他们受

不了CD那种工业气息浓郁的声音,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黑胶唱片所独有的自然纯洁的音

乐世界来。黑胶唱片如今反倒发展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开始逐渐融入“新生代人类”的话

题中。每当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柔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质准确、音色逼真、原汁原味的声

音再现时,总会让人回忆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

黑胶唱片——即LP,英文全称Long Playing,来源于黑胶唱片的特性:唱片的响应频率与转

速形成正比关系,黑胶唱片转得越快,其响应的频率就越宽,但这样却引出了一个问题——

可录音时间的缩短。这是因为在唱片发展早期,技术还不够成熟,唱片必须以高转速来维持

较宽的响应频率,带出有保障的音质,从而造成可录音时间的不足。自从1948年开始,33

又3分之1转的黑胶唱片开始发行,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唱片单面可录音时间提升至约

30分钟,比以往的可录音时间增加了许多,其由此得名Long Playing。相对科技状况而言,

最初的黑胶唱片被称为SP,Standard Playing,其转速为78转/每分种;而后期发行的黑胶唱

片几乎都是33转/每分钟,黑胶唱片就被称为LP。此后,新的黑胶LP由于再技术和音质方

面都胜于旧式的SP,逐渐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时至今日LP就完全成为黑胶唱片的

代名词了。

今天要介绍的,是黑胶长片系统的传动设计。首先,入门者要知道的是黑胶唱盘的播放有别

于CD。我们听CD时只需要将其放进CD机就可以播放了,但黑胶唱片的播放却挺有学问。

播放黑胶唱片时动手成分比较多,不像CD机那样全自动,表面看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听黑胶

意味着落后,有种原始时代与科技时代之间的差距;但正因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调整音色、

改变音域等等,黑胶的魅力正源于此。

黑胶唱盘的推动设计主要分为三种:直接驱动式驱动(Direct Drive,简称直驱式)和皮带传

动式驱动(Belt Drive,简称带动式)。直驱式设计是指黑胶转盘直接由马达驱动,不使用任

何辅助零件。直接驱动唱盘出现时间较晚,在1970年由日本松下电器推出的Technics SP-10

为最早的直接驱动式黑胶唱盘。直接驱动式的基本原理在于将马达与转盘组合在一起,由马

达直接带动转盘的旋转,这种技术就当时来讲是相当有创新意念的。直驱式黑胶唱盘的优点

在于避免了带驱式唱盘皮带老化的问题,而另外一个闪光点则在于启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如

果配上较大扭力的马达,则几乎可以说是转停随人意,你要它转就转,停就停,滞后时间几

乎感觉不到。对于直驱式唱盘来说,马达的品质是整个唱盘优劣的关键,如其是否不产生转

动噪音等等。目前,直接驱动式唱盘比较少见,大多为日本产品,例如Technics、DENON、

SONY等大公司都曾经生产过直驱式黑胶唱盘。

带动式设计是以马达带动橡胶带拉动唱盘的转动。带动式黑胶唱盘可以说是黑胶唱盘中沿用

最为广泛者,其突出之处在于马达带动转盘是以皮带为介质的,皮带的传动过程可以部分抵

消马达带来的晃动,从而能够稳定音源,提升音质。与直驱式唱盘相比,其缺点在于启动速

度较慢,有明显的滞后感觉,另外就是皮带存在老化问题(其实大家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

如果您每天都使用机子的话皮带老化松驰的速度是不会太快的,其使用时间可能长达10多

年,反而不经常使用机子的话皮带一两年就会损坏)。由于带动式唱盘能带来更有味道的音

乐,其仍然居于黑胶唱盘的主流地位。从纯HiFi的角度来说,带动式黑胶唱盘所播放的音色

较纯正,杂音较少。而直驱式唱盘与之相比较,只在于保养方面比较简单(只要一般保养工

作做得好,即使一年才开一两次机也没多大问题)。如果大家想像DJ那样纯粹为了玩捽碟、

Remix等,直驱式唱盘就是你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只有直驱式唱盘的马达才能承受得起强制

式的前后转动、急停以及快速回复常速播放。但若你是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带动式唱

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其发出的美妙音质将令你如痴如醉。

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唱盘驱动技术——惰轮(中介轮)式驱动。惰轮式驱动即在转盘与马达之

间放放置一惰轮,作为两者的传动媒介,其作用在于可以仅仅依靠惰轮的接触与否来控制转

盘的转动,这一优点曾经为DJ津津乐道。DJ们只要控制惰轮与转盘的接触与否,就能随时

更换唱片。不过因其受惰轮的品质影响过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现在市场已不常见,

笔者也只在这里略提一下。

德国DUAL 瑞士LENCO 比较多使用

唱盘的驱动方式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一开始主打市场的是惰轮式驱动,紧接着是带驱式唱

主角,后来技术发展了,直驱式开始占领市场;最后,直驱式唱盘又退居二线,把首把椅子

让回带驱式唱盘。70年代,直接驱动式唱盘受日本厂商的大力推动,直驱式唱盘几乎占据

了整个高端市场,直驱成了音响界里高级的代名词了。由于直驱式唱盘所带来的音质似乎比

不上带驱式,这就成为带驱式现在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直驱式唱盘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如其可以成套使用,免了一般调整安装所带来的麻烦,

比较适合入门者;品质有一定保证;转速够稳定,且稳定下来的时间很短。后来直驱式退居

二线,是因为许多曾是直驱式唱盘的爱好者投向CD唱盘的阵营了,致使其开始没落。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级收藏玩家偏向于带驱式唱盘,与此同时仍在继续生产和销售黑胶

唱盘的厂家也多数以提供带驱式唱盘为主,大量二手直驱式旧唱盘流入市场,并且供货量相

对充足,因此玩家们更容易以低价在二手市场上买到。对于各位初级发烧友来讲,笔者建议

还是先买部直接驱动式唱盘,因为其价格较低,同时使用与保养也很容易。在大家对黑胶唱

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升级自己的黑胶系统吧。在一般的音量下,直接驱动式唱盘

的马达所造成的杂音其实不是太明显的,除非您将扩大机的音量开到最顶峰,才会有很明显

的杂音。试问一个爱好聆听温柔和谐音乐的黑胶发烧友又怎会忍受得了高音量对耳膜的刺激

呢!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

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

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

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

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

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

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 Cartridge)的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

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

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

电平。其中 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

的力推者。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 Cartridge)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

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 为主要生产代表厂

商,其生产的MI唱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MC,Moving-Coil Cartridge)是在针杆的后方绕上又小又薄的线圈,通过针杆

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生输出。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唱头中的唱针也是比较重要的配件,在这里笔者要略为提一下。

一般的唱针针尖可以分为圆形针尖、椭圆形针尖、超椭圆形针尖三种。其中,圆形针尖加工

程序比较简单,成本较为低廉。相对的,由于唱片的沟槽是 V形的90度角,圆形针尖因其

天生的缺陷使得它无法接触到沟槽的最底部;椭圆针尖则较为接近沟槽的形状,因此它能够

接触到更细微更底部的沟槽,其所拾取到的声音细节也就比圆形针尖丰富得多,播放效果比

圆形针尖要好得多。经过精密加工的超椭圆针尖,其边缘更加薄,能更加广泛地接触到高频

的沟槽。可以认为,超椭圆针尖所再生的频宽最高,椭圆针尖次之,圆形针尖的高频再生能

力最差。当然,也不能说圆形针尖一无是处的。圆形针尖因为容易调整,非常适合初学者使

用;相反,椭圆形针尖和超椭圆形针尖由于太薄,比较容易产生杂音、磨损、定位等问题。

唱头的角度是需要调整的,它的角度直接关系到唱针在唱盘沟槽里接触的情况,直接影响到

唱针接收信号的好坏程度。如果各种唱头的角度不准确,不仅会产生出声音单调、二声道音

量大小不对、相位不正确、杂音增多等问题,还会衍生出定位不准确、二声道声音不平衡、

音质不佳、音色不正确、声音沉闷等问题。简单来说,唱头角度的调整方法就是自己面对着

唱头,将唱头沿顺时钟或逆时钟的方向摆动。顺着这个调整步骤,用耳朵细心的聆听吧;当

你听到最和谐的、最不尖锐刺耳、声音层次感分明的、定位最明晰、杂音最少的声音时,说

明唱头的角度已经调整到恰到好处,你可以安下心来,慢慢品味着那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吧。

对于发烧友来说,整个黑胶系统如音箱等都是要经过“煲”的过程,才能使各个部件功能发

挥出极致的功效。所谓的“煲”,就是对一个部件一开始不断的使用,使整个部件真正运动

起来,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唱头也不例外,经过“煲”才能令其完全融入整个黑胶系统。

唱头“煲”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唱针放在唱片上,不断播放唱片,用心去听,直到你觉得

所播放的声音比较完美为止。这个过程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定,通常经过50到100个小时“煲”

的过程,就一定能令你感到唱头脱胎换骨,所播放的声音再不是刚开始时那般木讷了,而是

富有感情的、人性化的声音。

虽然动圈式唱头适宜中级以上者使用,刚入门的朋友应以动磁或者动铁唱头作为起步点,但

过渡到动圈式唱头已是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在前面着重介绍了动圈式唱头,希望对大家未来

的黑胶系统升级作一点启发性指导。

LP唱片的系统

现在如果想建立一套可以聆听LP唱片的系统,需要一台唱臂唱头皆完整的LP唱盘,以及有

『PHONE』输入端的扩音机(前级或综合皆可),如果没有『PHONE』输入端,则另需一部

『唱头放大器』,下面,我们就从最基础开始,与LP唱片开始一段美丽的相遇!

唱头放大器 PHONO唱头放大器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RIAA等化曲线之等化,另一个是

放大。我们先谈放大。一般而言,在CD为主流的今天,前级扩音机多半设计给CD唱盘或

其它『高电平输出』的讯源机器使用,一般CD唱盘的输出大约2V上下,可是唱头的输出

(MM唱头)大约才3mV上下,所以必须先经由一次放大,把唱头的输出提升到高电平水

准,才能回放出来。

如果使用的是MC唱头,那么输出将更低,大约才MM唱头的30分之1,所以MC唱头必

须经过两道放大手续,将MC唱头输出提升到MM唱头水准的这一段工作,可以用『前前

级』,或『升压器』。

有的唱头放大器或前级(或合并扩音机)的PHONE输入端,同时可接受MM及MC唱头,

此时则不需升压器或前前级(切换即可);反之,若唱头放大器或PHONE输入端只能接受

MM唱头,使用MC唱头时则必须。

那等化又是什么?这得细说了。唱片的录制是在唱片上刻出一道沟纹来记录声音,这道

沟纹的振幅与声音的频率有关(详细公式此略),低音振幅大,高音振幅小。

唱片发展之初遇到的难题就是:低音振幅往往过大,以致占据太多唱片面积,进而缩短

了可录音时间,偏偏高音又振幅太小,又被表面灰尘或杂因给掩盖了。为解决 此问题,就

有『施加等化』的作法,也就是录音时将低频压制(让振幅缩小),高频扩张(振幅放大),

放音时倒过来,将曲线还原,则两个问题就能同时解决。

早期唱片公司各有各的等化曲线,一直到1965年,RIAA(美国录音工业协会)将曲线统

一,所以后来的唱头放大器也有人称为RIAA唱头放大器。市售唱头放大器、有PHONO输

入端的扩音机,都内建此等化线路。

黑胶唱盘的迷思

最近,黑胶唱盘在音响市场上出现了回潮的现象。对于死抱黑胶唱片不放的朋友,当然

乐于见到回潮;对于从未玩过黑胶唱盘的朋友,更是跃跃欲试。值得注意的是,回潮的现象

只集中于硬件(黑胶唱盘),软件(黑胶唱片)并没有跟上。因此,对于开始玩黑胶系统的

新手,黑胶唱片的来源主要得靠二手碟;状况不错的二手碟,价格不菲,而且供应有限,不

是你想要的都能找到,而新录音几乎都不发行黑胶唱片,因此你只能听旧录音。此外,状况

欠佳的黑胶唱片,恼人的碟面噪音有如冤魂不散般地佯随着音乐,耳根更是难得清静。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死抱着黑胶唱片不放呢?

黑胶唱片最大的优点是音响从容自然、具有活生感,令人听了舒服。话虽如此,在新加

坡我听过无数的黑胶系统,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套。第一套是在瑞士FM Acoustics

的欣赏会上,由FM的老总Mr Manuel Huber亲自主持。在欣赏会上,他示范了FM-222磁

头放大器多种均衡曲线的威力。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磁头放大器与黑胶唱片的均衡曲线

准确配搭后,即使是单声道录音,音响同样生猛活泼,原来单声道录音竟是如此出色!五、

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在压片时采用不同的压缩曲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重放时,如果没有

配合适当的均衡曲线,根本无法重现准确的音响。

第二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医生的黑胶系统,它的动态凌厉、瞬态快如闪电,令人难以

置信!可惜的是,他将系统升级后,音响反而大不如前。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许多变数在影响着黑胶系统的表现,如: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

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等。以上调校都得靠眼睛目测及耳朵验收,结果

的高下优劣全在于个的眼力与听觉。此外,不同的唱头、唱臂、唱盘的音色亦截然不同,对

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

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这也就是为何很难听

到一套高水平黑胶系统的真正原因。

CD机的致命伤是音质神经兮兮,音响较为刻板,但自从Reimyo CDP-777出现后,其丰

富的音乐感及活生感已足以与黑胶唱盘平起平坐。任何黑胶唱盘只要稍为不在状况,随时都

会被拉下马来。遗憾的是,Reimyo CDP-777的价格高昂而且已经停产!

黑胶唱盘在最佳状况时,其表现确实会好过许多CD机,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精力却

是巨大的。想玩黑胶唱盘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黑胶唱盘的迷思

最近,黑胶唱盘在音响市场上出现了回潮的现象。对于死抱黑胶唱片不放的朋友,当然

乐于见到回潮;对于从未玩过黑胶唱盘的朋友,更是跃跃欲试。值得注意的是,回潮的现象

只集中于硬件(黑胶唱盘),软件(黑胶唱片)并没有跟上。因此,对于开始玩黑胶系统的

新手,黑胶唱片的来源主要得靠二手碟;状况不错的二手碟,价格不菲,而且供应有限,不

是你想要的都能找到,而新录音几乎都不发行黑胶唱片,因此你只能听旧录音。此外,状况

欠佳的黑胶唱片,恼人的碟面噪音有如冤魂不散般地佯随着音乐,耳根更是难得清静。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死抱着黑胶唱片不放呢?

黑胶唱片最大的优点是音响从容自然、具有活生感,令人听了舒服。话虽如此,在新加

坡我听过无数的黑胶系统,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套。第一套是在瑞士FM Acoustics

的欣赏会上,由FM的老总Mr Manuel Huber亲自主持。在欣赏会上,他示范了FM-222磁

头放大器多种均衡曲线的威力。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磁头放大器与黑胶唱片的均衡曲线

准确配搭后,即使是单声道录音,音响同样生猛活泼,原来单声道录音竟是如此出色!五、

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在压片时采用不同的压缩曲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重放时,如果没有

配合适当的均衡曲线,根本无法重现准确的音响。

第二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医生的黑胶系统,它的动态凌厉、瞬态快如闪电,令人难以

置信!可惜的是,他将系统升级后,音响反而大不如前。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许多变数在影响着黑胶系统的表现,如: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

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等。以上调校都得靠眼睛目测及耳朵验收,结果

的高下优劣全在于个的眼力与听觉。此外,不同的唱头、唱臂、唱盘的音色亦截然不同,对

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

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这也就是为何很难听

到一套高水平黑胶系统的真正原因。

CD机的致命伤是音质神经兮兮,音响较为刻板,但自从Reimyo CDP-777出现后,其丰

富的音乐感及活生感已足以与黑胶唱盘平起平坐。任何黑胶唱盘只要稍为不在状况,随时都

会被拉下马来。遗憾的是,Reimyo CDP-777的价格高昂而且已经停产!

黑胶唱盘在最佳状况时,其表现确实会好过许多CD机,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精力却

是巨大的。想玩黑胶唱盘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黑胶味道

黑胶唱机的声音,更真实,温暖。给人自然的感觉。

午后在家看书,听了几张CD,忽然想听黑胶,就去书房拿出一张陈松龄的 《天涯歌女》。

开启后,陈松龄的声音在房间里面飘起。这是一张近20年前的唱片了,其中唱的一些

歌曲,又是近百年前老上海滩的流行歌曲,如“天涯歌女”,“花好月圆”“龙华的桃花”等。

听着这些,让我回想流行音乐在沧桑古朴的老时代也曾辉煌,心中一时沉醉到许多电影里面

的老上海舞会情景。也算是有趣的听感。 科学上,黑胶唱片能保存和重放50%的接近现

场的原声。而CD只能保持1/3 不到。MD,MP3这些载体则更没有现场感可言在。正是由

于这样的原因,加让对音乐欣赏的某种执着追求,许多人选择用黑胶欣赏音乐,而不是选择

CD。黑胶唱片现在很少生产了,但是黑胶的音乐资料是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听越久远的

音乐,有时候就象喝越陈的普洱茶。

第一次从网上买到的LP唱片是--”BEEGEES 的SPIRITS HAVING FLOWN“,听后感觉很

好,黑胶真好听。而且这是一张刚好我出生那年发行的专集。也就是说,这是和我一样岁数

的的。这感觉让我兴奋。

其实真正的发烧友玩黑胶,是花大量金钱的。LP唱机,唱头,唱头放大器,公放,音

箱,这里的每一样设备,稍微讲究一点,都需要上万元一件。那样配置的音响系统就可听到

纯正的黑胶味道。而我这样的穷人,所谓听黑胶,只是用几百元的2手唱机,自制的唱头放

大器,加廉价的唱头而已。设备虽然低级,但是也具有黑胶韵味,音效优于普通CD机播放

的效果。

穷则穷玩。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带个人情感的东西.自己既然能够从中得到乐趣,那

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这所谓的‘黑胶味道’吧!

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

以下是一些正确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各位发烧友如能遵守,一定会有更佳的唱片重播效果。

(一)唱头位置调校

唱头的位置,必须调校在最准确的地方上,角度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严重影响重播效果。

就算你有最高级的转盘/唱臂/唱头的组合,假如唱头的位置调在不正确的地方上,可能只得

普通套机音色或甚至更差。

要调校唱头,使之在最佳位置和最佳角度,有三个地方是要注意:第一,为了使唱针能

完完全全垂直在唱片槽里循迹,或说避免则面循迹误差,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唱头位置,如

唱头只能牢牢的装在唱头壳上而又不能移动的话,就要将整支唱臂移前或移后了,量度仪器

方面量好采用一些随唱臂或唱盘附送的咭纸,将咭纸的小圆孔套在转盘的转轴功率平放在唱

盘执上,咭纸上有两点,分别代表唱片的外围的每一条纹与转至近中心时的最后一条纹,首

先将唱针放到最外的一点上,然后在唱头前面观察唱头是否能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出现偏

则,就试将唱头的位置移后或移前,以求调在唱头能与横线平行的最佳位置上。以相同的方

法再将唱针放在剩下的一点上,同样观察唱头能否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两点都没有问题,

唱头移前移后的工夫便大功告成。

第二,唱头的方位角是否在水平位置,这个调校更简单,如可以的话,旋转唱头到你认

为是水平的位置,然后取一面镜子,放在唱盘垫上,再将唱针放在镜上,然后在唱头前看看,

镜里唱头的倒影是否与唱头对称,有没有偏向左或偏向右,务求要唱头的倒影与唱头能百分

百对称,这样唱头的水平调节工夫便告妥当。水平调节不当,会影响声道分隔能力。

第三,最后看看唱头的高度是否正确。唱头的唱针在不加任何针压时,亦即唱臂在完全

的平衡状态时,唱针是否刚刚落在唱盘垫之上(记着是不是压着唱盘垫),如果不是就要调

校唱臂是不能调校高度,但如可能的话,也要将唱臂的高度调节器至最准备的位置。

(二)收紧螺丝

当你完成唱头的位置调校后,你一定要固定它在唱头壳之上,螺丝一定要收紧,好紧。

如此音色会靓些,但收紧至什么程度才算理想呢?绝对不可以像大水牛一样去扭紧螺丝,因

为可能会弄毁唱头的外壳与唱头壳,甚至螺丝扭至那一程度才是理想。建议大家在认为已是

扭至最紧最紧时,向后退回1/8转(即45度),那点应该是最理想的位置。

又选择螺丝与丝母也不能马虎,尼龙或塑胶的螺丝的丝母是最差的材料,大家切记不可

使用。普通铝质的算是不过不失,但最好还是用一些钢造的螺丝和丝母,效果最佳。

将唱头装上唱头壳时,最佳的方法是先将唱头壳除下来,装上唱头后才套回臂管上,但

有些唱头壳是与唱臂管连体设计,是不能除下来,这时候你便应将唱臂管除下来,才将唱头

装腔作势上唱头壳上。这样,唱头的安装工夫便办妥。

(三)循迹力与偏压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有很多人仍然不知唱头循迹力的重要性。不是其物理上的影响--

这是人所共知;而是它对音色平衡的影响力。只调整循迹力0.05g,也会有可闻的音色分别。

基本上低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轻而薄,高频光辉;高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过重,音色混浊.在两者之

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循迹力,便有最理想的音色。

一些测试循迹力的特别唱片,其实功效不大,因为单是测试某一个频率的循迹力是不准

确的,其实不能代表了一段真实的音乐演奏。要测试你唱头的循迹力,最好使用一些钢琴音

乐或大合唱等,因为假如循迹力不佳时,会很容易听到音色的变化。但要知道循迹力的表现

是随着唱针移动至近中心的唱片末段时越入越差,所以不可单试某一段唱片纹。

唱片的偏压往往使唱臂受一种向内移动时的向外反压力,引致声道分隔能力变差,而影

响音质。和调校循校迹力一样,最好使用音乐的片段来测试,单一频率的测试是没有意思的。

增加循迹力会减少垂直循迹角度,相等于将唱臂弄低了。所以增加循迹力会改善音调平

衡,但如将唱臂高度轻微校高,就会将定位与生动感变坏,所以如果你是减轻循迹力,最好

尝试将唱臂高度调低。

(四)唱盘的承托

将唱盘放在一个稳阵的地方,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最好就是找一张专用来承放唱盘的台

去承唱唱盘,例如英国Sound Organisation的唱盘台;又或可找一张轻但坚固的茶几去承唱

盘,虽然是多花一点金钱,但对重播效果有改善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将唱盘放在组合柜或其他柜里,应将螺丝转入木板内,但不可整粒螺丝转入木

板里,要留下螺丝头暴露于木板上,然后才将唱盘放在板上面,这个避震法据说是一们美国

发烧友想出来的计仔,闻说效果倒不错。

原理很简单,因为承托唱盘的木板,物理学上是一件低通滤波器,是很容易传导低频的震荡。

而选项用轻的材料因为重量是能量储存器,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

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将唱盘放在一张大而重的台上或放在摆满唱片的

柜里时,会受很大的储存能量影响,使动态减低,音像显得模糊。螺丝的原理是将木板连唱

盘与组合柜隔离,所以受到的震荡也减至最少。

唱盘受则面传来的震荡,往往是比从垂直传来的震荡大很多,所以在设计唱盘承托器时,

最好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尽量避免则面震荡。

(五)唱针清洁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火柴盒则面的火药面搽唱针,是有最佳的清洁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但如果因此弄毁你心爱的唱针的话,我们恕不负责,因为这只是专家的意见而已!

如果传统的清洁方法,即用搽涂一些清洁液在唱针上扫几次,清洁液与扫最好用Disc

Washer Kit。因为它被一致公认为其有基溶济品质最高,短毛唱针扫设计出色而不浪费清洁

液,对清除针上的顽积很有效。

使用电子唱针清洁器,效果也不错。当唱针放到能活动的垫上时,唱针的污秽便会在垫

上,但这类电子唱针清洁器有很多牌子的产品,所以选择时要留有那一款效果比较好,才买

那个。

清洗唱针时,搽唱针的方向要留意,一定要从后拉向前,绝对不能从前扫向后,或从旁

边扫唱针,因为唱针的悬挂系统会因此受损;又清洁时,应将扩音机的音量旋至最低,以免

损害扬声器。如果肯花多一点,购买一个放大镜是个不错的主意,对检查唱针尖的情形更一

目了然。

唱片知识简介—SP、EP、LP各种唱片类型详解

时间:2012-12-18 14:34来源:51555 作者:蓝岭飞鸟 点击:524次 0条评论

SP EP LP唱盘跟录音技术史和唱片史有关 SP——Single Playing EP——extended

play Single叫单曲,EP就大致等同于迷你碟 单曲(Single) 通常是一首比较好

听的歌曲,为了扩大影响,这首歌曲被乐队和唱片公司挑出来单独发行。通过电台

和电视台的反复播放,吸引歌迷购买单曲唱片,单曲的销售量排名就成了单曲排行

榜(chart),这无形中反映了某首歌曲在一定时间内的流行程度,同时为乐队带来

了好名声。这种专为上排行榜的单曲同时也叫做hit,就是热门歌曲的意思。

什么是EP?

EP:Extended Play,慢速唱片。EP是CD的一种,播放设备亦与普通CD一样,没什

么特殊要求。 EP(extended-playing record)是一种专辑模式,指的是短专辑。

所谓EP,是指时长远远不足一小时的短专辑,其实它更主要的意思是艺人的一种过

渡性专辑,是相对于专辑的一种独立概念的作品集合。 EP往往是一张唱片推出前,

发行一个简单的版本来刺探市场。它也经常派发到电台,作用有点像白版,但它是

在市场上流通的。

EP以普通规格的为最常见,其次是小规格的3寸版本,它可以放在碟机托盘最中心

的一槽。其次是图形版本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规则的图形状在CD

机读取时,因要读取信号机器飞速运转、虽然可以正常播放,但很伤机。EP因为不

像专辑或者精选可以录制近10首或者10首以上的歌曲,一般只能在五首以内,所

以叫“细碟”,它的发行量比普通大碟(专辑)小,有的EP的价格甚至远远超过了

大碟。

如:普通EP:张学友[忘记他]

3寸EP:香港新力公司90年初推出的一系列歌手单曲CD(如:徐小凤有三张,林

忆莲有三张)

图形EP:关淑怡[夜靠谁] 大碟(CD/LP) 专辑通常有两种,一种更为正式,收录

的歌曲较多(10首?),时间较长(40分钟以上?),能够让歌迷一次过足瘾,而

音乐家在上面花的心思也更多一些。象这种正式和规矩的专辑就称为大碟,或者干

脆就叫专辑。80年代以前专辑的主要发行方式是胶木唱片和磁带(Cassette),其

中胶木唱片更适合于收藏,而90 年代之后CD成为更为主要的介质。所以大碟通常

就是LP,但现在也渐渐用CD来称呼了。

密纹时代,因为录音的标准不同,转速不同,各种唱盘的音质也不同 45转的EP就

是比100/3转的LP要好很多,以前还有78转SP,我没听过,估计质量会…… 其

实简单想想就知道,78转,一张牒一面只能录一两首歌,所以Standard Playing 也

就被称作Single Playing,现在很多单曲唱片都是有两首歌的,为什么Single会

有两首?

就是密纹时代一面一首的传统(其实现在也不能说密纹时代过去了,黑胶唱片的音

质 绝对是好于母板较差的激光唱片的,具体的问题在录音技术里算一门学问) 到

了EP技术,一张牒正反面各能录3首歌左右,到了LP,一面五首,总共60分钟的

录音时间,唱片也才作为标准录音器材走入千家万户。

数码化之后,黑胶被CD取代,CD本身,是一个压缩的概念,普通LP 8、90分钟的

录音时间, 能够压缩在CD盘的一面上。

不论Single,EP,LP,都是一张塑料片解决 所以单曲EP的概念也就从录音技术定

义演化成唱片经销定义了 日本和欧美的歌手,很习惯于发Single,如果有人买他

们的唱片,就一只一只的做下去,时间差不多了,就合起来发一张Album,如果凑

的歌不是很多,就发成EP。 香港唱片业是以LP为主,他们一般没有单独发的Single,

但是有小一号的盘(mini-cd),EP,和常见的LP,大碟。

不过,现在很多EP也是拿大盘来做了,典型的比如黎明的EP和张国荣的EP。 香

港的唱片流程是,先用单曲打榜,成绩比较好,就会筹备整张大牒,然后一面卖一

面用接力主打和第三主打派台做宣传。容祖儿的第一张EP就是这样,五首歌全部打

到熟 。 新歌手,或者来不及筹备大牒的时候,歌手就会出EP,这个跟概念专辑不

是一回事,有的乐评人自己搞混了,虽然EP因为歌曲少,一般商业性的东西都会相

对少,整体结构也明显,确实有不少概念专辑以EP形式存在。

香港区分EP LP和单曲,其实是有标准的,不过似乎是IFPI定的标准,具体我记不

得了 用大号牒和小号牒发行的就不说了,即使都是大号牒,少于6个track,总时

间短于30分钟的都叫EP,而且,总track少于4个,并且总时间少于15分钟的EP,

是不作为IFPI标准唱片统计销量的,为了达到这一点,很多公司都学会凑track,

我记得这件事上,EEG的叶佩雯的EP,曾经有过争议。 Single呢,两个track,时

间短于12分钟?大致是这样吧,记不准 再补充说一下细碟 细碟(MCD/EP) 也就

是小专辑,时间也比较短,通常在15-20分钟左右。它是一种较不正式的专辑,乐

队有了几首成熟的作品,需要及时推出,但又够不上一张大碟的数量,所以就发行

这种细碟,当然也可能纯粹就是为了赚点外快。

日本歌手多会在一、两个月推出单曲,并将此单曲(俗称side A歌)配合一至两首较

为另类的 歌曲(俗称side B歌)结集成「细碟」发售。为了使细碟更具有吸引力,

乐队有时会在细碟上放一些较为罕见的歌曲,如现场或翻唱歌曲。作为一支摇滚乐

队来说,大碟是不可缺少的,细碟就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在胶木唱片时代这种

细碟叫做EP,现在当然就叫MCD了。mcd也可以用标准cd也可以用mini cd做。关

键看作品本身的长度。

另外,如果碰到Promo或Advanced Edition都是指在正式发行前提前流出的版本,

可能会和正式版本有一定的差别,地区性明显。 推出EP(CD细碟)已经成为一个新

趋势,随著市场的竞争,近几年推出的EP,形式亦渐趋多样化,就以近期所推出的

EP为例,已经可以分为几类型。

第一类:传统型 这类EP不玩花巧,全碟只收录四、五首歌,什麽VCD版、卡

拉OK版一律欠奉。因为这类EP的卖点是“好歌”,通常较有实力的歌手会推出这

类EP,例如王菲的《玩具》、莫文蔚最新的同名广东EP、古巨基的《跳飞机》等。

第二类:优惠型 这类EP以有著数吸引“买家”,碟内除了有四、五首新歌外,

还会附送多只MTV碟或卡拉OK碟之类,当然还有一大堆护肤品试用装、赠券、公仔

等,总之务求让消费者觉得买这只碟是绝对“有赚”的。通常推出这类碟的,多是

新进的偶像派,如张柏芝的《任何天气》、容祖儿的首张同名EP及最新的《不容错

失》、小雪的《说清楚》、陈晓东的《黑色领带》等。

第三类:换汤不换药型 这类EP话就话收录了四、五首新歌,但其实只是同一

首歌,多弄几个版本罢了,例如什麽卡拉OK版、欧陆Remix版、音乐版等。 蒋

嘉莹最新推出的首张EP《约会》,就是其中一个好例子。这张EP,其实只收录了三

首歌:《假如真的再有约会》、《单独约会》及《约会之後》,不过有些歌加多了

一个欧陆Remix版本及音乐版,于是又当是新歌收录。

另一张代表作,是天王张学友的《当我想起你》,这张EP只收录了三首歌,但其实

是一首歌而已,因为三首歌的旋律都一模一样,只是演绎的语言不同,包括广东话

版的《爱下去》、国语版的《当我想起你》及英文版的《Something Only you can do》。

第四类:混合型 属於这类的,是某些可能不愿推出EP的歌手,但又只有三、

四首新歌,於是加些旧歌推出“新歌加精选”。严格来说,这类碟不算是EP,亦不

可说是精选大碟,而是两者的混合体。

赵学而的《最好慢慢来》,就是属於这类EP唱碟,由五首新歌,再加十多首旧歌凑

成一只大碟。而黄耀明的《有朋岁月》,全碟更只有一首新歌《漂流睡房》,再加

十多首旧作及翻唱歌,又成了一只“新曲精选”大碟。但有一点很不明白的,黄耀

明在推出《有朋岁月》不久,又推出全新大碟《光天化日》,那又为何特别要先推

出一首新歌,出只“新曲精选”碟呢!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