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哀念巧)
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I-V400)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用I-V400仪器测量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2.适用范围
自然太阳光下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方法。
3.依据标准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
4.准备工作
人员
(1)检测人员应熟悉晶体硅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熟练掌握组件功率测试仪
的操作方法;
(2)本试验应由两名检测人员完成。
设备
测试采用设备仪器清单如下:
表4-1 测试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便携式光伏组
件功率测试仪
钳形电流表
数量 型号 量程
电流1~10A,电压
1 HT IV400 1~1000V,辐照度
700~1000W/m
1 FLUKE F317 电流:0~600A/DC
2
精度
电流±2%,电压
±2%,辐照度±2%
1
2
被测对象状态确认
应确认被测光伏组件表面无污渍、积灰,如有存在此类污渍应及时清除,再进入正式的
检测流程。
5.检测要求
技术要求
所有参与检测人员严格执行《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熟练掌握组件功
率测试仪的操作,以及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
安全要求
(1)开展测试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戴绝缘手套,以及做好其它的必要防护。
(2)本测试在室外开展,应避免在酷暑、极寒天气下试验,实验过程中保证至少两人
一组,避免单人独自作业;
(3)进行断电操作时,须用钳形电流表或万用表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展后续操作;
(4)主检人、复核人在检测组件过程中,应避免组件金属边框造成碰伤、割伤。
表5-1 危险源辨识
序号
1
2
3
4
5
危险源
光伏支架、组件边框
地形崎岖复杂,地面上有铁钉
等尖锐物品
触电
中暑
其他
应对方式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注意脚下安全,必要时绕行
佩戴绝缘手套,操作前验电
带好防暑用品,高温下避免长时间作业
按具体情况,由安全监督员拟定应对措施
环境设施要求
要求开展测量过程中晴朗少云,光伏组件倾斜面下辐照度不低于800W/m;辐照度稳定,
一次测量期间总辐照度的不稳定度不大于±1%。
2
6.检测方法
试验前准备
(1)根据电站的电缆敷设图,确定待测组件所属的组串、汇流箱(集中式)或逆变器
(组串式);
(2)由现场运维人员断开对应的汇流箱断路器(对组串式逆变器,由运维人员遥控断
开逆变器中相应组串);
(3)钳形电流表测对应组串进线端电流,若接近零,则用拔线钳拔开对应组件的正负
插头;若不为零,则系统可能存在短路,通知电站负责人。
(5)闭合汇流箱断路器,恢复其它支路发电。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操作,复核人做好监督。
特性测量
1)设置组件模板
(1)取出IV400测试主机,打开电源,按下“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
选中“DB”选项,进入模板设置测量界面。
(2)按“ENTER”键,在弹出菜单中选中“NEW”选项,进入模板定义界面。
(3)输入模板名称,规则为“组件厂商拼音首字母-MO/MU(单晶/多晶)-组件功率”,
按“SAVE”键保存。
(4)根据组件厂商提供信息以及组件背板铭牌,设置模板中对应参数。输入完成后点
击“SAVE”,完成模板定义。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复核人做好监督。
2)测试
(1)连接辐照计到I-V主机的“IRR”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到I-V主机的“AUX”接
口,红、绿、蓝、黑4条导线按照机身上的颜色表示连接到对应的接口。
(2)将辐照计置于待测组件相邻的组件表面,辐照计下表面与组件上表面完全贴合,
保证二者处于平行状态,用透明胶带固定。
(3)用红外测温仪扫描组件背板温度,选取温度有代表性且位于中心部位的点,用透
明胶粘贴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必须与背板紧密贴合,测量I-V前等待升温3-5分钟。
(4)将I-V400导线上的正/负电缆接头分别与待测组件上的负/正接头相连接。
(5)按下IV400测试仪上的“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选中“I-V Test”
选项,进入I-V测量界面。
(6)按“ENTER”键,在弹出菜单中选中“Settings”选项,进入设置界面。在项目
“Model”中,按左右键选择设置好的组件模板,按“SAVE”保存。
(7)在I-V测量界面下,观察组件电压实时值,判断连接是否正常;观察组件背板温
度实时值,确定已经达到稳定值;观察辐照度实时值,判断当前辐照稳定度是否达到要求。
(8)确认完成后,按下“GO STOP”按钮,开始组件I-V测试。
(9)测试完成后,记录仪器液晶屏幕上显示的组件测量参数;按“SAVE”键,显示并
记录组件的存储编号;再按“SAVE”键,完成当前数据的保存。
上述操作中由主检人完成,复核人做好监督。
现场恢复
1)关闭IV400电源
2)恢复组件接线并收纳入线槽中。
3)钳形电流表确定组串工作是否正常。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操作,复核人做好监督。
7.数据采集及处理
数据采集
按下IV400测试仪上的“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选中“MEM”选项,
进入存储记录界面。找到对应的存储编号,点击“ENTER”,软件将显示测试数据和I-V曲
线。
主检人现场记录检测结果,记录表格见附录,复核人负责结果的审核校验,对数据记
录结果无异议后,主检人和复核人在记录表中签字。
通过设备自带的TopView软件,可将设备内数据以EXCEL格式导入到电脑中,包括测
试数据及I-V曲线,供后续报告编辑使用。
当客户需要时,依据CHDER/CX27《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及JJF 《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
示》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提交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数据处理
实测的电流-电压特性应按照以下公式修正到标准测试条件,或另外选定的温度和辐照
度值。
式中:
I
1
,V
1
——实测特性点的坐标;
I
2
,V
2
——修正特性对应点的坐标;
I
SC
——试样的实测短路电流;
Q
C
——实测辐照度;
T
1
——试验实测温度;
T
2
——标准温度,或其它想要的温度;
和
——电流和电压温度系数;
R
S
——试样的内部串联电阻;
K
——曲线修正系数。
8.判断依据
所检测组件的实测功率与其铭牌标称值均会有所差距,但差值不应过大,一般在晴好天
气、组件基本洁净条件下,实测功率不应比标称值低30W以上。以本项目为例,组件标称功
率265W,,考虑实际运行的环境因素,实测功率一般应在235W~265W,如功率过低,则可能
存在组件内部故障。
组件的I-V、P-V特性曲线应平滑无突变、无畸变。特性曲线的处理由I-V400仪器自动
完成,但应采用仪器自带的TopView软件下载查看。软件安装方法与一般软件类似,应注意
的是,须在安装选项中提前选择安装的设备类型为I-V400及PV-Check模式。软件安装完成
后,使用连接线连接仪器与电脑后,即可按照操作指南下载查看数据。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哀念巧)
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I-V400)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用I-V400仪器测量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2.适用范围
自然太阳光下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方法。
3.依据标准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
4.准备工作
人员
(1)检测人员应熟悉晶体硅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熟练掌握组件功率测试仪
的操作方法;
(2)本试验应由两名检测人员完成。
设备
测试采用设备仪器清单如下:
表4-1 测试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便携式光伏组
件功率测试仪
钳形电流表
数量 型号 量程
电流1~10A,电压
1 HT IV400 1~1000V,辐照度
700~1000W/m
1 FLUKE F317 电流:0~600A/DC
2
精度
电流±2%,电压
±2%,辐照度±2%
1
2
被测对象状态确认
应确认被测光伏组件表面无污渍、积灰,如有存在此类污渍应及时清除,再进入正式的
检测流程。
5.检测要求
技术要求
所有参与检测人员严格执行《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熟练掌握组件功
率测试仪的操作,以及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
安全要求
(1)开展测试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戴绝缘手套,以及做好其它的必要防护。
(2)本测试在室外开展,应避免在酷暑、极寒天气下试验,实验过程中保证至少两人
一组,避免单人独自作业;
(3)进行断电操作时,须用钳形电流表或万用表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展后续操作;
(4)主检人、复核人在检测组件过程中,应避免组件金属边框造成碰伤、割伤。
表5-1 危险源辨识
序号
1
2
3
4
5
危险源
光伏支架、组件边框
地形崎岖复杂,地面上有铁钉
等尖锐物品
触电
中暑
其他
应对方式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注意脚下安全,必要时绕行
佩戴绝缘手套,操作前验电
带好防暑用品,高温下避免长时间作业
按具体情况,由安全监督员拟定应对措施
环境设施要求
要求开展测量过程中晴朗少云,光伏组件倾斜面下辐照度不低于800W/m;辐照度稳定,
一次测量期间总辐照度的不稳定度不大于±1%。
2
6.检测方法
试验前准备
(1)根据电站的电缆敷设图,确定待测组件所属的组串、汇流箱(集中式)或逆变器
(组串式);
(2)由现场运维人员断开对应的汇流箱断路器(对组串式逆变器,由运维人员遥控断
开逆变器中相应组串);
(3)钳形电流表测对应组串进线端电流,若接近零,则用拔线钳拔开对应组件的正负
插头;若不为零,则系统可能存在短路,通知电站负责人。
(5)闭合汇流箱断路器,恢复其它支路发电。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操作,复核人做好监督。
特性测量
1)设置组件模板
(1)取出IV400测试主机,打开电源,按下“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
选中“DB”选项,进入模板设置测量界面。
(2)按“ENTER”键,在弹出菜单中选中“NEW”选项,进入模板定义界面。
(3)输入模板名称,规则为“组件厂商拼音首字母-MO/MU(单晶/多晶)-组件功率”,
按“SAVE”键保存。
(4)根据组件厂商提供信息以及组件背板铭牌,设置模板中对应参数。输入完成后点
击“SAVE”,完成模板定义。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复核人做好监督。
2)测试
(1)连接辐照计到I-V主机的“IRR”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到I-V主机的“AUX”接
口,红、绿、蓝、黑4条导线按照机身上的颜色表示连接到对应的接口。
(2)将辐照计置于待测组件相邻的组件表面,辐照计下表面与组件上表面完全贴合,
保证二者处于平行状态,用透明胶带固定。
(3)用红外测温仪扫描组件背板温度,选取温度有代表性且位于中心部位的点,用透
明胶粘贴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必须与背板紧密贴合,测量I-V前等待升温3-5分钟。
(4)将I-V400导线上的正/负电缆接头分别与待测组件上的负/正接头相连接。
(5)按下IV400测试仪上的“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选中“I-V Test”
选项,进入I-V测量界面。
(6)按“ENTER”键,在弹出菜单中选中“Settings”选项,进入设置界面。在项目
“Model”中,按左右键选择设置好的组件模板,按“SAVE”保存。
(7)在I-V测量界面下,观察组件电压实时值,判断连接是否正常;观察组件背板温
度实时值,确定已经达到稳定值;观察辐照度实时值,判断当前辐照稳定度是否达到要求。
(8)确认完成后,按下“GO STOP”按钮,开始组件I-V测试。
(9)测试完成后,记录仪器液晶屏幕上显示的组件测量参数;按“SAVE”键,显示并
记录组件的存储编号;再按“SAVE”键,完成当前数据的保存。
上述操作中由主检人完成,复核人做好监督。
现场恢复
1)关闭IV400电源
2)恢复组件接线并收纳入线槽中。
3)钳形电流表确定组串工作是否正常。
上述操作由主检人完成操作,复核人做好监督。
7.数据采集及处理
数据采集
按下IV400测试仪上的“ESC MENU”按钮,进入主菜单,按上下键选中“MEM”选项,
进入存储记录界面。找到对应的存储编号,点击“ENTER”,软件将显示测试数据和I-V曲
线。
主检人现场记录检测结果,记录表格见附录,复核人负责结果的审核校验,对数据记
录结果无异议后,主检人和复核人在记录表中签字。
通过设备自带的TopView软件,可将设备内数据以EXCEL格式导入到电脑中,包括测
试数据及I-V曲线,供后续报告编辑使用。
当客户需要时,依据CHDER/CX27《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及JJF 《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
示》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提交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数据处理
实测的电流-电压特性应按照以下公式修正到标准测试条件,或另外选定的温度和辐照
度值。
式中:
I
1
,V
1
——实测特性点的坐标;
I
2
,V
2
——修正特性对应点的坐标;
I
SC
——试样的实测短路电流;
Q
C
——实测辐照度;
T
1
——试验实测温度;
T
2
——标准温度,或其它想要的温度;
和
——电流和电压温度系数;
R
S
——试样的内部串联电阻;
K
——曲线修正系数。
8.判断依据
所检测组件的实测功率与其铭牌标称值均会有所差距,但差值不应过大,一般在晴好天
气、组件基本洁净条件下,实测功率不应比标称值低30W以上。以本项目为例,组件标称功
率265W,,考虑实际运行的环境因素,实测功率一般应在235W~265W,如功率过低,则可能
存在组件内部故障。
组件的I-V、P-V特性曲线应平滑无突变、无畸变。特性曲线的处理由I-V400仪器自动
完成,但应采用仪器自带的TopView软件下载查看。软件安装方法与一般软件类似,应注意
的是,须在安装选项中提前选择安装的设备类型为I-V400及PV-Check模式。软件安装完成
后,使用连接线连接仪器与电脑后,即可按照操作指南下载查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