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夏玉米亩产800kg栽培技术研究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威凡雁)
舭蝴通地 2013.8粮食作物
夏玉米亩产800 kg栽培技术研究
李 勤 皇甫自起z董国靖
(1.河南省柘城县农业局 柘城476200;2.河南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476005)
●
摘要:采取大田调查和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夏玉米亩产800 kg品种的选用、保护性耕作、配方施肥、
种植方式、氮肥运筹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仍是超高产攻
关的主导品种。12块玉米高产田产量结构平均为亩穗数5 354穗、穗粒数493.9粒、千粒重349.9 g、
穗粒重155.3 g。种植方式主要是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0""22 cm。亩施肥量为优质有机肥
4 in3,纯氮(N)20.4 kg、纯磷(P2O5)8.9 kg、纯钾(K20)13.2 kg,硫酸锌或硼锌肥1.75 kg。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熟相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玉米是其主要秋粮作物。
800 kg以上的品种产量结构见表1。
2012年夏玉米收获面积80.5万亩.安排部级玉米万 将表1数据与大田玉米生产调查数据对照可以
亩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其中申桥乡2个,面积 看出,增加种植密度是高产创建的关键技术。l2块高
2.11万亩;胡襄镇1个,面积1.07万亩;整建制玉米 产田平均收获穗数为5 354穗/亩.比全县平均亩穗数
高产创建示范镇(起台镇)1个,面积3.02万亩。合计 增加19.2%。但是密度越大,倒伏的危险性越大,穗粒
面积为6.2万亩,平均亩产632.5 kg,较全县玉米平 数也越少,粒重也越轻。2012年秋季豫东地区风调雨
均亩产510.5 kg增加122 kg,增产23.8%。高产创建
顺,各种秋作物都是大丰收,玉米生长季节雨量充沛,
示范田对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全县出 光照充足,没有大风.每亩6 000株以上的地块也没
现了多处亩产800 kg以上的高产地块。为进一步提
有出现倒伏,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发展。但若在一般
升玉米高产创建的水平,进行了夏玉米超高产(亩产
年份,高密度超高产栽培,必须采取过硬的防倒措施。
800 kg以上)栽培技术研究。
1.3超高产品种的特性
1 玉米超高产品种及其特性、熟相
1.1超高产品种
调查表明,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品种,都具有
以下特征:(1)耐密性强。即株型紧凑、结实性好,密
柘城县高产创建和大面积应用的玉米品种主要
度达到5 000株/亩以上不空株、不秃尖;(2)穗部性
有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9、豫单998、滑
状好。每穗16行左右,行粒数32粒以上,平均每个
玉12、蠡玉37、成玉888等。结合高产创建项目的实
果穗500粒左右、千粒重350 g左右、穗粒重150 g
施,选择14个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新品种,进行了集
以上;(3)抗病抗逆性强。高产不倒伏,在灌浆期(产
中展示(大区品比试验),滑玉12、蠡玉37、成玉888
量形成关键期)能够保持较多的绿叶面积,实现活叶
表现较为突出。
1.2超高产的产量结构
活秆(棵)成熟。这与陈国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
2玉米超高产栽培地力基础与施肥
玉米亩产800 kg以上,必须有较高的地力基础。
玉米高产创建验收7块、科技示范户4块、一般
2.1 土壤肥力基础
农户高产田2块。面积均在1亩以上的12块亩产
基金项目: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
作者简介:李勤(1977一),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zcnyjlq@163.com
一
174—
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前。对5块玉米高产创建攻关
3玉米超高产栽培保护性耕作与播种
田进行了土壤养分测定,20 cm土壤耕层养分含量
3.1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
为:有机质11.6~14.8 g/kg、全氮(N)1.13 ̄1.37 g/kg、
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质量应符合JB/T 6678的
速效氮(N)86.7~113.6 mg/kg、速效磷(P2o5)18-3~
要求: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留茬平均高度
23.6 mg/kg、速效钾(K2O)102.9 ̄133.1 mg/kg、有效锌
≤8 cm;秸秆抛撒不均匀度≤20%。柘城县选用的新
含量0.4~0.6 mg/kg。
型小麦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留茬高度低于3 cm,秸
2.2配方施肥
秆粉碎度和抛撒均匀度都很高。严谨焚烧小麦秸秆
验收测产的l2块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田,前
和麦茬,焚烧小麦秸秆和麦茬不仅直接毁掉秸秆资
茬均是小麦.均连年施用优质农家肥,并且小麦玉米
源.还严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据试验
一
年两季进行秸秆还田。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
调查,留茬高度为15~20 cm的麦田,铁茬直播会使
每亩底施腐熟的优质圈肥3~5 m ,或鸡粪2~3 m’,亩
玉米拔节期株高降低6~10 em,减产3%一6%。
施纯氮(N)17.6~23.1 kg(尿素38.3-50.2 kg)、纯磷
3-2种植方式
(P205)7.5~10.3 kg(标准过磷酸钙62.3-85.6 kg)、纯
主要有两种.一是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间隔
钾(K2o)1O.7—15.6 kg(氯化钾17.8—26.0 kg)、硫酸锌
4个麦垄)、窄行40 cm(间隔2个麦垄);二是等行种植,
或硼锌肥1.5 ̄2.0 kg。 行距为60 cm(间隔3个麦垄)。株距均为20.--22 cm。
2.3肥料运筹
3.3铁茬直播
有机肥在中耕灭茬前一次施入。化肥运筹主要
80%以上的地块在6月9~13日采用玉米免耕精
有三种模式:(1)苗肥30%+穗肥50%+花粒肥20%
量播种机播种,作业质量符合NY厂r 1628—2008的要
(超高产攻关模式)。拔节期(第6叶展开),将氮肥总
求:种子机械破损率≤1.5%、种子深度合格率I>75%、
量的30%和全部的磷、钾、锌肥,沿幼苗一侧开沟深
施肥深度合格率1>75%、邻接行距合格率≥80%、株
施(15~20 cm),以促根壮苗。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
距合格率≥80%、晾籽率≤1.5%、漏播率≤2%、重播
55%~60%。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
率≤2%、单粒率≥85%。播深4~5 cm。误差不大于
以促穗大粒多。籽粒灌浆期(散粉后10 d)追施总氮
1 cm。种肥施于种粒一侧3~5 em,深于种子3—5 em。
量的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2)种肥
玉米播种量一般每亩2.5~3.0 kg。超高产栽培采用单
10%+苗肥30%+穗肥60%(高产创建模式)。使用播
粒机播,种子质量均高于GB4404.1—2008要求。具体
种施肥一体机随播种施入氮、磷、钾肥总量的10%,
为:种子纯度>198%,发芽率>195%,净度>198%,含
将氮肥总量的30%和其余的磷、钾、锌肥在拔节期开
水量≤13%。
沟施人,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60%。(3)苗肥
4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30%+穗肥70%(大田生产模式)。
4.1浇水排涝
因墒情不好播种后高产攻关田随即浇了蒙头
~
175—
.1 2013.8粮食作物
水。没有浇灌或浇透蒙头水的地块于6月中下旬浇
均是进入10月份才开始收获,直到l0月6日才收
了抗旱保苗水,以后没有再浇水。7月4日、8日柘城 获结束。由于光照充足,玉米生育中后期病害很轻或
县普降大暴雨(两次均在100 mm以上),高产攻关田
没有病害发生,叶片保护很好.实现了活叶活秆成
及时排除了积水。
4.2中耕除草
熟。玉米生育期延长、活叶活秆成熟是2012年玉米
实现超高产突破的关键因素,因此,实施夏玉米超高
玉米齐苗后及时进行了机械化中耕灭茬除草。
产创建,必须注重养根护叶,确保活叶活秆成熟。
高产攻关田进行了试验性深松机械作业.玉米拔节 5.2玉米完熟收获的增产效果
前期在80 cm宽行深松.深松宽度40~50 cm,深度 豫东地区习惯在蜡熟期(9月20日前后)收获玉
30 cm左右,深松结合追肥。普遍采用了化学除草。墒
情好的地块,播后苗前每亩用40%乙草胺・锈去津
(乙-阿合剂)200—250 mg对水50 进行封闭式喷
雾。浇”蒙头水”的地块,浇水后每亩用50%异丙甲草
胺・锈去津(都・阿合剂)100—150 ml,对水50 kg喷雾。
墒情差的地块,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4叶期,每
亩用4%烟嘧磺隆(玉农乐)悬浮剂100 mg或75%水
分散粒剂4 g,对水35 喷雾。
4.3防治病虫
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采用种子包衣或辛
硫磷等药剂拌种。幼苗期用5% ̄1t虫啉乳油2 500倍
液喷雾防治灰飞虱、蚜虫、蓟马,预防玉米粗缩病。玉
米粗缩病严重的地区采用100 kg玉米种子用10%111 ̄
虫啉125—150 g或70%噻虫嗪(锐胜)100 g拌种。防
治玉米螟重点有两个时期,小喇叭口期(第9-10片
叶展开),每亩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 kg,掺细
砂7.5 kg,混匀后撒人心叶(1.5~2 株);授粉后每株
用80%敌敌畏200倍液3Ⅱd滴于雌穗顶部花丝内,
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对雌穗花丝喷雾。
5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熟相与完熟收获
5.1 超高产玉米的熟相
玉米熟相即玉米成熟时的外部表相,也就是玉
米成熟期营养体形态色相的变化[21。不同玉米品种或
相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衰老过
程,有些品种自然衰老,成熟正常,有些品种却未老
先衰,从而形成形态表现各异的熟相类型。根据熟相
可大致判断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品种的抗病
抗逆性能和高产潜力发挥的程度。豫东地区玉米超
高产栽培的正常熟相为:成熟时活叶(中部和上部叶
片)活秆,果穗苞叶变黄(白)干枯,苞叶上口松散;籽
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形成。
2012年秋季气候条件适宜,豫东地区玉米生育
期较常年延长7~10 d,亩产800 kg以上的高产地块
一
176-
米。虽然此期果穗苞叶已经发黄变白,籽粒也已经变
硬,但籽粒灌浆仍在继续进行,一般8~10 d后籽粒重
量才能达到最大值。5块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田
在不同时间收获千粒重平均结果见表2所示。
表2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千粒重(单位:g)
由表1、表2可以看出,9月20日至10月5日,
收获期推迟15 d,千粒重增加51.4 g,亩产量提高
135.9 kg。收获期每推迟l d,千粒重增加3.43 g,亩产
量提高9.1 kg。9月2O一30日,收获期推迟10 d,千粒
重增加45.2 g,亩产量提高119.5 kg。收获期每推迟
1 d,千粒重增加4.52 g,亩产量提高11.9 kg。
5.3玉米完熟的判断
判断玉米是否完全成熟有3个标准【3】:第一,玉
米苞叶变白、变黄、上口松散。第二,把玉米剥开,从
中间掰断后观察玉米籽粒.若能看到籽粒中间有一
条黄白色的交界线(乳线),表明玉米未完全成熟,如
果看不到这条乳线,则代表玉米完全成熟,此时千粒
重达到最大,产量最高。乳线也叫灌浆线,一般在授
粉后30 d左右形成.即在胚的背面籽粒硬质部分与
乳质部分的一条横向分界线,随着玉米灌浆的进行,
乳线由籽粒顶部向基部下移,直至消失,这是玉米成
熟的主要标志。三是把玉米籽粒从果穗(棒)上脱下,
将籽粒基部(与穗轴连接处)的白色尖冠去掉,如果
看到一层黑色(黑色层出现),表明玉米已经成熟。
参考文献
【1】陈国平,等.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2】姜鸿明,等.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类型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
大学学报,1993,24(4):437—445.
【3】曹国鑫,等.适期晚收技术对曲周夏玉米增产作用研究[J].现
代农村科技.2010(21):8—9.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威凡雁)
舭蝴通地 2013.8粮食作物
夏玉米亩产800 kg栽培技术研究
李 勤 皇甫自起z董国靖
(1.河南省柘城县农业局 柘城476200;2.河南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476005)
●
摘要:采取大田调查和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夏玉米亩产800 kg品种的选用、保护性耕作、配方施肥、
种植方式、氮肥运筹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仍是超高产攻
关的主导品种。12块玉米高产田产量结构平均为亩穗数5 354穗、穗粒数493.9粒、千粒重349.9 g、
穗粒重155.3 g。种植方式主要是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0""22 cm。亩施肥量为优质有机肥
4 in3,纯氮(N)20.4 kg、纯磷(P2O5)8.9 kg、纯钾(K20)13.2 kg,硫酸锌或硼锌肥1.75 kg。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熟相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玉米是其主要秋粮作物。
800 kg以上的品种产量结构见表1。
2012年夏玉米收获面积80.5万亩.安排部级玉米万 将表1数据与大田玉米生产调查数据对照可以
亩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其中申桥乡2个,面积 看出,增加种植密度是高产创建的关键技术。l2块高
2.11万亩;胡襄镇1个,面积1.07万亩;整建制玉米 产田平均收获穗数为5 354穗/亩.比全县平均亩穗数
高产创建示范镇(起台镇)1个,面积3.02万亩。合计 增加19.2%。但是密度越大,倒伏的危险性越大,穗粒
面积为6.2万亩,平均亩产632.5 kg,较全县玉米平 数也越少,粒重也越轻。2012年秋季豫东地区风调雨
均亩产510.5 kg增加122 kg,增产23.8%。高产创建
顺,各种秋作物都是大丰收,玉米生长季节雨量充沛,
示范田对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全县出 光照充足,没有大风.每亩6 000株以上的地块也没
现了多处亩产800 kg以上的高产地块。为进一步提
有出现倒伏,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发展。但若在一般
升玉米高产创建的水平,进行了夏玉米超高产(亩产
年份,高密度超高产栽培,必须采取过硬的防倒措施。
800 kg以上)栽培技术研究。
1.3超高产品种的特性
1 玉米超高产品种及其特性、熟相
1.1超高产品种
调查表明,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品种,都具有
以下特征:(1)耐密性强。即株型紧凑、结实性好,密
柘城县高产创建和大面积应用的玉米品种主要
度达到5 000株/亩以上不空株、不秃尖;(2)穗部性
有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9、豫单998、滑
状好。每穗16行左右,行粒数32粒以上,平均每个
玉12、蠡玉37、成玉888等。结合高产创建项目的实
果穗500粒左右、千粒重350 g左右、穗粒重150 g
施,选择14个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新品种,进行了集
以上;(3)抗病抗逆性强。高产不倒伏,在灌浆期(产
中展示(大区品比试验),滑玉12、蠡玉37、成玉888
量形成关键期)能够保持较多的绿叶面积,实现活叶
表现较为突出。
1.2超高产的产量结构
活秆(棵)成熟。这与陈国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
2玉米超高产栽培地力基础与施肥
玉米亩产800 kg以上,必须有较高的地力基础。
玉米高产创建验收7块、科技示范户4块、一般
2.1 土壤肥力基础
农户高产田2块。面积均在1亩以上的12块亩产
基金项目: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
作者简介:李勤(1977一),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zcnyjlq@163.com
一
174—
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前。对5块玉米高产创建攻关
3玉米超高产栽培保护性耕作与播种
田进行了土壤养分测定,20 cm土壤耕层养分含量
3.1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
为:有机质11.6~14.8 g/kg、全氮(N)1.13 ̄1.37 g/kg、
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质量应符合JB/T 6678的
速效氮(N)86.7~113.6 mg/kg、速效磷(P2o5)18-3~
要求: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留茬平均高度
23.6 mg/kg、速效钾(K2O)102.9 ̄133.1 mg/kg、有效锌
≤8 cm;秸秆抛撒不均匀度≤20%。柘城县选用的新
含量0.4~0.6 mg/kg。
型小麦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留茬高度低于3 cm,秸
2.2配方施肥
秆粉碎度和抛撒均匀度都很高。严谨焚烧小麦秸秆
验收测产的l2块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田,前
和麦茬,焚烧小麦秸秆和麦茬不仅直接毁掉秸秆资
茬均是小麦.均连年施用优质农家肥,并且小麦玉米
源.还严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据试验
一
年两季进行秸秆还田。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
调查,留茬高度为15~20 cm的麦田,铁茬直播会使
每亩底施腐熟的优质圈肥3~5 m ,或鸡粪2~3 m’,亩
玉米拔节期株高降低6~10 em,减产3%一6%。
施纯氮(N)17.6~23.1 kg(尿素38.3-50.2 kg)、纯磷
3-2种植方式
(P205)7.5~10.3 kg(标准过磷酸钙62.3-85.6 kg)、纯
主要有两种.一是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间隔
钾(K2o)1O.7—15.6 kg(氯化钾17.8—26.0 kg)、硫酸锌
4个麦垄)、窄行40 cm(间隔2个麦垄);二是等行种植,
或硼锌肥1.5 ̄2.0 kg。 行距为60 cm(间隔3个麦垄)。株距均为20.--22 cm。
2.3肥料运筹
3.3铁茬直播
有机肥在中耕灭茬前一次施入。化肥运筹主要
80%以上的地块在6月9~13日采用玉米免耕精
有三种模式:(1)苗肥30%+穗肥50%+花粒肥20%
量播种机播种,作业质量符合NY厂r 1628—2008的要
(超高产攻关模式)。拔节期(第6叶展开),将氮肥总
求:种子机械破损率≤1.5%、种子深度合格率I>75%、
量的30%和全部的磷、钾、锌肥,沿幼苗一侧开沟深
施肥深度合格率1>75%、邻接行距合格率≥80%、株
施(15~20 cm),以促根壮苗。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
距合格率≥80%、晾籽率≤1.5%、漏播率≤2%、重播
55%~60%。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
率≤2%、单粒率≥85%。播深4~5 cm。误差不大于
以促穗大粒多。籽粒灌浆期(散粉后10 d)追施总氮
1 cm。种肥施于种粒一侧3~5 em,深于种子3—5 em。
量的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2)种肥
玉米播种量一般每亩2.5~3.0 kg。超高产栽培采用单
10%+苗肥30%+穗肥60%(高产创建模式)。使用播
粒机播,种子质量均高于GB4404.1—2008要求。具体
种施肥一体机随播种施入氮、磷、钾肥总量的10%,
为:种子纯度>198%,发芽率>195%,净度>198%,含
将氮肥总量的30%和其余的磷、钾、锌肥在拔节期开
水量≤13%。
沟施人,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60%。(3)苗肥
4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30%+穗肥70%(大田生产模式)。
4.1浇水排涝
因墒情不好播种后高产攻关田随即浇了蒙头
~
175—
.1 2013.8粮食作物
水。没有浇灌或浇透蒙头水的地块于6月中下旬浇
均是进入10月份才开始收获,直到l0月6日才收
了抗旱保苗水,以后没有再浇水。7月4日、8日柘城 获结束。由于光照充足,玉米生育中后期病害很轻或
县普降大暴雨(两次均在100 mm以上),高产攻关田
没有病害发生,叶片保护很好.实现了活叶活秆成
及时排除了积水。
4.2中耕除草
熟。玉米生育期延长、活叶活秆成熟是2012年玉米
实现超高产突破的关键因素,因此,实施夏玉米超高
玉米齐苗后及时进行了机械化中耕灭茬除草。
产创建,必须注重养根护叶,确保活叶活秆成熟。
高产攻关田进行了试验性深松机械作业.玉米拔节 5.2玉米完熟收获的增产效果
前期在80 cm宽行深松.深松宽度40~50 cm,深度 豫东地区习惯在蜡熟期(9月20日前后)收获玉
30 cm左右,深松结合追肥。普遍采用了化学除草。墒
情好的地块,播后苗前每亩用40%乙草胺・锈去津
(乙-阿合剂)200—250 mg对水50 进行封闭式喷
雾。浇”蒙头水”的地块,浇水后每亩用50%异丙甲草
胺・锈去津(都・阿合剂)100—150 ml,对水50 kg喷雾。
墒情差的地块,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4叶期,每
亩用4%烟嘧磺隆(玉农乐)悬浮剂100 mg或75%水
分散粒剂4 g,对水35 喷雾。
4.3防治病虫
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采用种子包衣或辛
硫磷等药剂拌种。幼苗期用5% ̄1t虫啉乳油2 500倍
液喷雾防治灰飞虱、蚜虫、蓟马,预防玉米粗缩病。玉
米粗缩病严重的地区采用100 kg玉米种子用10%111 ̄
虫啉125—150 g或70%噻虫嗪(锐胜)100 g拌种。防
治玉米螟重点有两个时期,小喇叭口期(第9-10片
叶展开),每亩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 kg,掺细
砂7.5 kg,混匀后撒人心叶(1.5~2 株);授粉后每株
用80%敌敌畏200倍液3Ⅱd滴于雌穗顶部花丝内,
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对雌穗花丝喷雾。
5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熟相与完熟收获
5.1 超高产玉米的熟相
玉米熟相即玉米成熟时的外部表相,也就是玉
米成熟期营养体形态色相的变化[21。不同玉米品种或
相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衰老过
程,有些品种自然衰老,成熟正常,有些品种却未老
先衰,从而形成形态表现各异的熟相类型。根据熟相
可大致判断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品种的抗病
抗逆性能和高产潜力发挥的程度。豫东地区玉米超
高产栽培的正常熟相为:成熟时活叶(中部和上部叶
片)活秆,果穗苞叶变黄(白)干枯,苞叶上口松散;籽
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形成。
2012年秋季气候条件适宜,豫东地区玉米生育
期较常年延长7~10 d,亩产800 kg以上的高产地块
一
176-
米。虽然此期果穗苞叶已经发黄变白,籽粒也已经变
硬,但籽粒灌浆仍在继续进行,一般8~10 d后籽粒重
量才能达到最大值。5块亩产800 kg以上的玉米田
在不同时间收获千粒重平均结果见表2所示。
表2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千粒重(单位:g)
由表1、表2可以看出,9月20日至10月5日,
收获期推迟15 d,千粒重增加51.4 g,亩产量提高
135.9 kg。收获期每推迟l d,千粒重增加3.43 g,亩产
量提高9.1 kg。9月2O一30日,收获期推迟10 d,千粒
重增加45.2 g,亩产量提高119.5 kg。收获期每推迟
1 d,千粒重增加4.52 g,亩产量提高11.9 kg。
5.3玉米完熟的判断
判断玉米是否完全成熟有3个标准【3】:第一,玉
米苞叶变白、变黄、上口松散。第二,把玉米剥开,从
中间掰断后观察玉米籽粒.若能看到籽粒中间有一
条黄白色的交界线(乳线),表明玉米未完全成熟,如
果看不到这条乳线,则代表玉米完全成熟,此时千粒
重达到最大,产量最高。乳线也叫灌浆线,一般在授
粉后30 d左右形成.即在胚的背面籽粒硬质部分与
乳质部分的一条横向分界线,随着玉米灌浆的进行,
乳线由籽粒顶部向基部下移,直至消失,这是玉米成
熟的主要标志。三是把玉米籽粒从果穗(棒)上脱下,
将籽粒基部(与穗轴连接处)的白色尖冠去掉,如果
看到一层黑色(黑色层出现),表明玉米已经成熟。
参考文献
【1】陈国平,等.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2】姜鸿明,等.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类型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
大学学报,1993,24(4):437—445.
【3】曹国鑫,等.适期晚收技术对曲周夏玉米增产作用研究[J].现
代农村科技.201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