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僪振)
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
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矿山乡境内,矿区距冷水江市中心13km,
市内有湘黔铁路和31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矿区地形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
升高,最高峰是岳高岭,海拔标高824.80m,最低处为南边玄山溪出口处,标高
220m。南北两矿之间的仙人界分水岭地带山顶标高为628.32~709.30m,由于区
内沟谷发育和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貌形态属构造剥蚀及局部堆积地形。
本区位于湘中北部涟源盆地,前泥盆系地层(Ptbn—S1)出露于盆地四周,
内部为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分布,总厚度近20km。锡矿山位于盆地的中部,
其南部有白马山—龙山东西构造带,北为冷家溪—九岭东西向构造带,东为株洲
—衡阳华夏新华夏构造带,西为雪峰山华夏新华夏构造带,它们构成了湘中盆地,
北北东向的城步—桃江深大断裂通过矿田西侧,并与北西向的双峰—涟源隐伏断
裂交汇于矿田南部,为成矿提供了优越的区域构造条件。区域岩浆岩广泛发育,
矿田北有沩山岩体,南有白马山复式岩体,南西有龙源花岗岩体,北西还有大神
山花岗岩体,除龙源花岗岩体距矿田较近(30km)外,其它岩体距矿田均达50km
以上。
一、地层
地层划分从1934~1984年,经五次修订,现已基本与区域地层配套。矿田
出露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地层,深部经坑道和钻探揭露,见到中泥盆统棋梓桥组
地层。将含矿岩系分述如下: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为厚—巨厚层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见于
南矿飞水岩深部坑道中(已揭露厚度约250m)。在F75下盘与其上部灰岩交汇
部位有较好的Ⅲ号矿体产出。
佘田桥组(D3S):为矿田出露最老之地层。自上而下分为页岩段(D3S3),
灰岩段(D3S2)和砂岩段(D3S1)。
页岩段(D3S3):岩性与上覆地层相近,地表和浅部为薄层页岩,中部多为
泥晶灰岩夹页岩互层,平均厚54m,矿田深部厚度增大至100余m,在其上下部
各出现一层生物灰岩,厚度分别为5-10m、10-20m,在构造发育部位有时被
硅化(局部矿化达2%左右),易与含矿层系混淆。底部为浅黄带灰色薄层页岩,
厚7-10m,作为与上覆地层划分的标志,以往对本段岩相变化注意不够,存在
分层不准确的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灰岩段(D3S2):为矿田主要含矿地层,厚218.77m,又可分为四小段、二
十七小层,其奇数层为灰岩或砂岩,有利于硅化和成矿,偶数层多为页岩,不易
硅化,起遮挡作用。
第四小段为灰岩,生物灰岩夹页岩,盛产珊瑚、腕足类化石,厚11.20m,
为Ⅰ号矿体的赋存层位。对应于二十七小层中的D3S2
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1
-1-D3S2-6,南矿Ⅰ
小层上部。 ,北矿Ⅰ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3
第三小段:为一套微晶灰岩夹薄层钙质砂岩韵律层,中部为白云质灰岩夹薄
层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呈书页状,下部为瘤状灰岩,底部为黑色页岩,厚56.02m,
为Ⅱ号矿体的赋矿层位,对应于D3S2-7-D3S2-10,主要矿体产于D3S2-7
小层上部。
第二小段:上部为厚层状灰岩或瘤状灰岩,中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夹粉砂岩,
底部为薄层灰岩与砂质页岩互层,厚40.61m,对应于D3S2-11-D3S2-16。
第一小段:顶部见同生角砾状灰岩,中部以厚层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生物碎
屑灰岩或砂质页岩,缝合线构造发育。下部为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
夹钙质粉砂岩,厚110.94m,对应于D3S2-17-D3S2-27。
上述一至二小段均为Ⅲ号矿体的赋存层位。
砂岩段(D3S1):以似层状白云母砂岩、粉砂岩为主,顶部夹粉砂质页岩,
底部夹灰岩或粉砂质灰岩,厚45.05m。此层位在飞水岩矿床1—11中段有Ⅲ号
矿体产出,其他中段未见工业矿体。
二、构造和矿产分布
矿田处于多种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并经多次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应力作用,
使构造变得非常复杂。
褶皱:从地质平面图上分析,矿田为一轴向北30°东,向南北两端倾伏的半
边背斜(称锡矿山背斜),其西翼有F75断裂,东翼有煌斑岩脉穿切和北东向断
裂。半边背斜内北东向次级褶皱发育,它们呈左行雁列展布,其轴向为北45°东
左右。自北至南有芦茅塘、白云岩、稻草湾、陈家冲、老矿山、童家院、飞水岩、
物华、月马山、贯场里等背斜构造。规模较大的向斜构造有仙人界、常子岩、大
树向斜等。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表和浅部的次级褶皱极为发育,东部甚至有
倒转褶皱,但深部的含矿系地层并未引起相应变形(详见39、41线剖面图)。
断裂:主要断裂构造:以F75为代表(又称西部断裂),它是由数条彼此平
行的裂面所组成的断裂带。走向北30°东,倾向北西,倾角45°-70°(上陡下缓),
呈波状弯曲,为正断层,断裂带宽40-60m,最窄只有1-2m,长20km。其断
距各处不一,最大达900余m(艳山红),往南北两端逐渐变小,对矿田成矿起
主要控制作用。此外,与F75走向相一致的尚有东部被煌斑岩脉充填的断裂带,
其倾向与F75相反,垂直和水平断距为20m左右,最大不超过40m。但切穿深
度很大。
次级断裂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为北东组,如F3、F71
且从F75
、F72、F36等,为F75的次级断裂,
下盘一侧分枝,貌似“入”字组合,走向北45°东,倾向北西,倾角40°
-70°,与次级背斜相伴而生,起着牵引次级半边背斜的重要作用(如童家院矿
床),与F75一同起控矿作用;另外,在矿田东部发育一组走向与次级断裂走
。F7已被南矿1向一致,但倾向相反,倾角70°-85°,如F7、F803、F772
-15中段揭露,成为飞水岩矿床东部的重要控矿构造。且预测东部的F803、
F772可能控矿。
第二组为北西组,如F63
等。现以F63为例说明。F63
(F219)、F64(F217)、F221、F104
地表走向北西,深部向南40°东延伸,倾角75°
以上,地表控制长1040m,断裂带宽0.10-0.50m,垂直断距不足20m,水平断
距40m,断面平直光滑,局部呈锯齿状,为平移正断层,在下盘与主要含矿层交
汇处形成富厚矿体,已探明金属资源储量近100kt,预测深部远景可继续扩大。
第三组为北东东组,地表不明显,在飞水岩11中段以上发育,断裂规模小,
倾向北东、南西,是控制飞水岩Ⅱ号矿体的重要构造。
第四组近东西向,除F53
左右,规模较大的有F53
、F108近乎东西外,其余为北西西,走向300°
、F22、F144和F111(飞水岩断层)。、F108
F111走向北70°西,倾向南西,倾角60°-28°(上陡下缓),断面粗糙,见磨
光面。地表控制长500m,垂直断距30-50m,破坏飞水岩矿床13一19中段Ⅰ、
Ⅲ号矿体的连续性。
层间破碎带,在F75下盘一侧,次级半边背斜核部及东翼的主要赋矿地层
中,层间破碎十分发育,且破碎层多被硅化,它是矿区内重要控矿构造之一,为
层状、似层状矿体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空间。
三、 岩浆岩
矿区内未发现岩体,仅在矿区东部见有一煌斑岩脉,走向30°-35°,宽3-
15m,地表控制长度大于7.5km(南起罐子冲,北至竹山煤矿)。此外,在53/ZK1、
53/ZK2各见一岩脉,但地表未出露。岩脉上、下盘界线清楚,脉中见捕虏体,
沿走向、倾向均有分支现象。岩脉两侧地层断距20m左右(最大不超过40m),
在七里江铁矿见一处煌斑岩与赤铁矿层接触,经采样鉴定磁铁矿含量3%以下,
说明成岩温度低,经K—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为119Ma,与成矿无直接关系。
四、围岩蚀变
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分布于F75和北东向(次级)断裂下盘一侧,
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到上泥盆统的锡矿山组都有硅化出现,但构成工业矿化的只
限于佘田桥组灰岩段(D3S2)、砂岩段(D3S1)和棋梓桥组灰岩段(D2q)中的
硅化层,矿体产于硅化岩中,没有硅化也就没有矿化,两者关系密切。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僪振)
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
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矿山乡境内,矿区距冷水江市中心13km,
市内有湘黔铁路和31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矿区地形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
升高,最高峰是岳高岭,海拔标高824.80m,最低处为南边玄山溪出口处,标高
220m。南北两矿之间的仙人界分水岭地带山顶标高为628.32~709.30m,由于区
内沟谷发育和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貌形态属构造剥蚀及局部堆积地形。
本区位于湘中北部涟源盆地,前泥盆系地层(Ptbn—S1)出露于盆地四周,
内部为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分布,总厚度近20km。锡矿山位于盆地的中部,
其南部有白马山—龙山东西构造带,北为冷家溪—九岭东西向构造带,东为株洲
—衡阳华夏新华夏构造带,西为雪峰山华夏新华夏构造带,它们构成了湘中盆地,
北北东向的城步—桃江深大断裂通过矿田西侧,并与北西向的双峰—涟源隐伏断
裂交汇于矿田南部,为成矿提供了优越的区域构造条件。区域岩浆岩广泛发育,
矿田北有沩山岩体,南有白马山复式岩体,南西有龙源花岗岩体,北西还有大神
山花岗岩体,除龙源花岗岩体距矿田较近(30km)外,其它岩体距矿田均达50km
以上。
一、地层
地层划分从1934~1984年,经五次修订,现已基本与区域地层配套。矿田
出露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地层,深部经坑道和钻探揭露,见到中泥盆统棋梓桥组
地层。将含矿岩系分述如下: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为厚—巨厚层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见于
南矿飞水岩深部坑道中(已揭露厚度约250m)。在F75下盘与其上部灰岩交汇
部位有较好的Ⅲ号矿体产出。
佘田桥组(D3S):为矿田出露最老之地层。自上而下分为页岩段(D3S3),
灰岩段(D3S2)和砂岩段(D3S1)。
页岩段(D3S3):岩性与上覆地层相近,地表和浅部为薄层页岩,中部多为
泥晶灰岩夹页岩互层,平均厚54m,矿田深部厚度增大至100余m,在其上下部
各出现一层生物灰岩,厚度分别为5-10m、10-20m,在构造发育部位有时被
硅化(局部矿化达2%左右),易与含矿层系混淆。底部为浅黄带灰色薄层页岩,
厚7-10m,作为与上覆地层划分的标志,以往对本段岩相变化注意不够,存在
分层不准确的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灰岩段(D3S2):为矿田主要含矿地层,厚218.77m,又可分为四小段、二
十七小层,其奇数层为灰岩或砂岩,有利于硅化和成矿,偶数层多为页岩,不易
硅化,起遮挡作用。
第四小段为灰岩,生物灰岩夹页岩,盛产珊瑚、腕足类化石,厚11.20m,
为Ⅰ号矿体的赋存层位。对应于二十七小层中的D3S2
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1
-1-D3S2-6,南矿Ⅰ
小层上部。 ,北矿Ⅰ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3
第三小段:为一套微晶灰岩夹薄层钙质砂岩韵律层,中部为白云质灰岩夹薄
层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呈书页状,下部为瘤状灰岩,底部为黑色页岩,厚56.02m,
为Ⅱ号矿体的赋矿层位,对应于D3S2-7-D3S2-10,主要矿体产于D3S2-7
小层上部。
第二小段:上部为厚层状灰岩或瘤状灰岩,中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夹粉砂岩,
底部为薄层灰岩与砂质页岩互层,厚40.61m,对应于D3S2-11-D3S2-16。
第一小段:顶部见同生角砾状灰岩,中部以厚层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生物碎
屑灰岩或砂质页岩,缝合线构造发育。下部为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
夹钙质粉砂岩,厚110.94m,对应于D3S2-17-D3S2-27。
上述一至二小段均为Ⅲ号矿体的赋存层位。
砂岩段(D3S1):以似层状白云母砂岩、粉砂岩为主,顶部夹粉砂质页岩,
底部夹灰岩或粉砂质灰岩,厚45.05m。此层位在飞水岩矿床1—11中段有Ⅲ号
矿体产出,其他中段未见工业矿体。
二、构造和矿产分布
矿田处于多种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并经多次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应力作用,
使构造变得非常复杂。
褶皱:从地质平面图上分析,矿田为一轴向北30°东,向南北两端倾伏的半
边背斜(称锡矿山背斜),其西翼有F75断裂,东翼有煌斑岩脉穿切和北东向断
裂。半边背斜内北东向次级褶皱发育,它们呈左行雁列展布,其轴向为北45°东
左右。自北至南有芦茅塘、白云岩、稻草湾、陈家冲、老矿山、童家院、飞水岩、
物华、月马山、贯场里等背斜构造。规模较大的向斜构造有仙人界、常子岩、大
树向斜等。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表和浅部的次级褶皱极为发育,东部甚至有
倒转褶皱,但深部的含矿系地层并未引起相应变形(详见39、41线剖面图)。
断裂:主要断裂构造:以F75为代表(又称西部断裂),它是由数条彼此平
行的裂面所组成的断裂带。走向北30°东,倾向北西,倾角45°-70°(上陡下缓),
呈波状弯曲,为正断层,断裂带宽40-60m,最窄只有1-2m,长20km。其断
距各处不一,最大达900余m(艳山红),往南北两端逐渐变小,对矿田成矿起
主要控制作用。此外,与F75走向相一致的尚有东部被煌斑岩脉充填的断裂带,
其倾向与F75相反,垂直和水平断距为20m左右,最大不超过40m。但切穿深
度很大。
次级断裂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为北东组,如F3、F71
且从F75
、F72、F36等,为F75的次级断裂,
下盘一侧分枝,貌似“入”字组合,走向北45°东,倾向北西,倾角40°
-70°,与次级背斜相伴而生,起着牵引次级半边背斜的重要作用(如童家院矿
床),与F75一同起控矿作用;另外,在矿田东部发育一组走向与次级断裂走
。F7已被南矿1向一致,但倾向相反,倾角70°-85°,如F7、F803、F772
-15中段揭露,成为飞水岩矿床东部的重要控矿构造。且预测东部的F803、
F772可能控矿。
第二组为北西组,如F63
等。现以F63为例说明。F63
(F219)、F64(F217)、F221、F104
地表走向北西,深部向南40°东延伸,倾角75°
以上,地表控制长1040m,断裂带宽0.10-0.50m,垂直断距不足20m,水平断
距40m,断面平直光滑,局部呈锯齿状,为平移正断层,在下盘与主要含矿层交
汇处形成富厚矿体,已探明金属资源储量近100kt,预测深部远景可继续扩大。
第三组为北东东组,地表不明显,在飞水岩11中段以上发育,断裂规模小,
倾向北东、南西,是控制飞水岩Ⅱ号矿体的重要构造。
第四组近东西向,除F53
左右,规模较大的有F53
、F108近乎东西外,其余为北西西,走向300°
、F22、F144和F111(飞水岩断层)。、F108
F111走向北70°西,倾向南西,倾角60°-28°(上陡下缓),断面粗糙,见磨
光面。地表控制长500m,垂直断距30-50m,破坏飞水岩矿床13一19中段Ⅰ、
Ⅲ号矿体的连续性。
层间破碎带,在F75下盘一侧,次级半边背斜核部及东翼的主要赋矿地层
中,层间破碎十分发育,且破碎层多被硅化,它是矿区内重要控矿构造之一,为
层状、似层状矿体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空间。
三、 岩浆岩
矿区内未发现岩体,仅在矿区东部见有一煌斑岩脉,走向30°-35°,宽3-
15m,地表控制长度大于7.5km(南起罐子冲,北至竹山煤矿)。此外,在53/ZK1、
53/ZK2各见一岩脉,但地表未出露。岩脉上、下盘界线清楚,脉中见捕虏体,
沿走向、倾向均有分支现象。岩脉两侧地层断距20m左右(最大不超过40m),
在七里江铁矿见一处煌斑岩与赤铁矿层接触,经采样鉴定磁铁矿含量3%以下,
说明成岩温度低,经K—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为119Ma,与成矿无直接关系。
四、围岩蚀变
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分布于F75和北东向(次级)断裂下盘一侧,
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到上泥盆统的锡矿山组都有硅化出现,但构成工业矿化的只
限于佘田桥组灰岩段(D3S2)、砂岩段(D3S1)和棋梓桥组灰岩段(D2q)中的
硅化层,矿体产于硅化岩中,没有硅化也就没有矿化,两者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