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施工技术2019考点归纳-名词解释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寸暄和)
名词解释
1.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流砂现象: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
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3.冻土:当温度低于0℃,含有水分而冻结的各类土为冻土。
名词解释
1.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系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科作为固化剂,通
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城。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
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成,使软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2. 预压地基:预压地基是在建筑物施工前,在地基表面分级堆土或其他荷重,使地基
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减少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量。待达到预定标准
后再卸载,建造建筑物。
3. 注浆地基:注浆地基是指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
而将土粒胶结起来的地基处理方法。
4. 箱型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以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
封闭的箱体,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
名词解释
1、吊式脚手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外挂脚手架,随主体结构逐层向上施工,用塔
式起重机吊升,悬挂在结构上。在装饰施工阶段,该脚手架改为从屋顶吊挂,逐层下降。
2、配筋砌体:是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体受力构件的结构。
名词解释
1、早拆体系模板:就是通过合理的支设模板,将较大跨度的楼盖,通过增加支设点(支
柱),缩小楼盖的跨度,从而达到早拆模板后拆支柱的目的
2、闪光对焊:是利用对焊机时两端刚刚接触,利用低电压的强电流,在钢筋被加热到
一定温度变然后进行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
3、电阻点焊
4、实验室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置强度经过适配和调整
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5、施工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6、自然养护:是指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保水材料或草帘等对混凝土
加以覆盖后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条件下硬化
7、人工养护:就是用人工来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8、蓄热养护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
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名词解释:
1、预应力混凝结构(构件):所谓预应力混凝结构(构件),就是在结构(构件)受拉区预先
施加压力产生预压应力,从而使结构(构件)在使用阶段产生的拉应力,首先抵消预压应力,
从而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2、无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是指在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没有粘结力,
预应力筋张拉力完全靠构件两端的锚具传递给构件。
名词解释
1、无损探伤:无损探伤就是利用放射线、超声波、电磁辐射、磁性、涡流、渗透性等
物理现象,在不损伤被检产品的情况下,发现和检查内部或表面缺陷的方法。
名词解释
1、卷材防水屋面:用胶结材料粘贴卷材进行防水的屋面。
2、基层处理剂:为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
层上的涂料,其选择应与所用卷材的材性相容。
3、冷粘法施工:利用毛刷将胶粘剂涂刷在基层或卷材上,然后直接铺贴卷材,使卷材
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粘结的方法
4、自粘法施工: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不用热施工,也不需冻胶结材料,而进
行粘结的方法
5、涂膜防水屋面:在屋面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一层有一定厚度和弹性
的整体涂膜,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一种防水屋面形式。
6、防水混凝土结构: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
土结构。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寸暄和)
名词解释
1.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流砂现象: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
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3.冻土:当温度低于0℃,含有水分而冻结的各类土为冻土。
名词解释
1.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系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科作为固化剂,通
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城。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
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成,使软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2. 预压地基:预压地基是在建筑物施工前,在地基表面分级堆土或其他荷重,使地基
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减少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量。待达到预定标准
后再卸载,建造建筑物。
3. 注浆地基:注浆地基是指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
而将土粒胶结起来的地基处理方法。
4. 箱型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以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
封闭的箱体,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
名词解释
1、吊式脚手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外挂脚手架,随主体结构逐层向上施工,用塔
式起重机吊升,悬挂在结构上。在装饰施工阶段,该脚手架改为从屋顶吊挂,逐层下降。
2、配筋砌体:是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体受力构件的结构。
名词解释
1、早拆体系模板:就是通过合理的支设模板,将较大跨度的楼盖,通过增加支设点(支
柱),缩小楼盖的跨度,从而达到早拆模板后拆支柱的目的
2、闪光对焊:是利用对焊机时两端刚刚接触,利用低电压的强电流,在钢筋被加热到
一定温度变然后进行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
3、电阻点焊
4、实验室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置强度经过适配和调整
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5、施工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6、自然养护:是指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保水材料或草帘等对混凝土
加以覆盖后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条件下硬化
7、人工养护:就是用人工来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8、蓄热养护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
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名词解释:
1、预应力混凝结构(构件):所谓预应力混凝结构(构件),就是在结构(构件)受拉区预先
施加压力产生预压应力,从而使结构(构件)在使用阶段产生的拉应力,首先抵消预压应力,
从而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2、无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是指在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没有粘结力,
预应力筋张拉力完全靠构件两端的锚具传递给构件。
名词解释
1、无损探伤:无损探伤就是利用放射线、超声波、电磁辐射、磁性、涡流、渗透性等
物理现象,在不损伤被检产品的情况下,发现和检查内部或表面缺陷的方法。
名词解释
1、卷材防水屋面:用胶结材料粘贴卷材进行防水的屋面。
2、基层处理剂:为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
层上的涂料,其选择应与所用卷材的材性相容。
3、冷粘法施工:利用毛刷将胶粘剂涂刷在基层或卷材上,然后直接铺贴卷材,使卷材
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粘结的方法
4、自粘法施工: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不用热施工,也不需冻胶结材料,而进
行粘结的方法
5、涂膜防水屋面:在屋面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一层有一定厚度和弹性
的整体涂膜,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一种防水屋面形式。
6、防水混凝土结构: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
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