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145例临床分析

IT圈 admin 38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沈天路)

2012年4月5日第21卷第7期 中目荔 

临床医药・ 

China Pharmaceuf 

Clinical Medicine 

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1 45例临床分析 

张艳芳,李维琼 

(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9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45例,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3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出院 

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纽约心脏学会分级I~Ⅱ级。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1年、2年后各种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剂量,同时记录 

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2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或13受体阻滞剂(卡维地 

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剂量;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p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 

用靶剂量。结果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均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径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 

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所上升。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分别为31.72%和35.86%,两药剂量均达标率为15.86%。B组 

随访2年后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与B组比较,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 arin步行试验结果较长,两年内再次入院次数较少。 

结论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的依从性,能最大限度地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用达到靶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p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969.4;R972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2)07—0091—02 

合理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是心力 床医师判断每位患者是否达到应用的靶剂量及应用剂量,同时记 

衰竭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观察 录6 ar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 

并分析了14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参 

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随访终 

考。现报道如下。 止于调查后2年。 

1 资料与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1 1 一般资料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45例,均符合Framingham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病程均在6月以上;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 

2 结果 

Ⅲ~Ⅳ级;心率均大于60次/rain;血压均大于90/60 mmHg;均 2.1 随访中备观察指标变化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3月内及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随访2年后,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者。其中男73例,女72例;年龄37~81岁;扩张性心肌病44例,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 

缺血性心肌病3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4例;左室射血分数 径较出院时有所下降,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前有所上升。结果见 

(0.31±0.04)%。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 

表1。 

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 

袁1 心力衰竭患者随访中各观察指标变化( ±s。 ;145) 

或B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 

出院时 随访6个月 随访1年 随访2年 

剂量,共74例;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卡托普利片剂量(mg)12.34±4.32 18.75±3.18 22.17±6.38 55.67±6.38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用靶剂量,共71例。 

卡维地洛片剂量(mg) 6.25±2.18 5.77±1.68 lO.99±2.79 11.34±6.68 

1 2 方法 

左室收缩末内径(mm)71.97±1.52 7O.97±2.17 67.89±1.56 66.89±1.56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6rain步行试验(m) 300.56±33.17 313.67±15.63 335.57±18.89 364.45±26.89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或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 

注:与出院时比较. P<O.05。 

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心功能均恢复 

2.2 达靶剂量情况 

至NYHA分级I一Ⅱ级。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后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受体阻滞剂(卡维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由心内科临 

地洛片)在应用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均达到循证医学的靶剂量。 

用,经济实惠,可临床推广 一lOl。 

[6]洪丽君,程春华,闫焕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分析[J].中国现代医 

参考文献: 

生,2009,47(2):146,148. 

[1]王丹华.早产儿喂养[J].中国新生儿杂志,2006,21(5):317—318. 

[7]陈超.早产儿的临床问题与处理[J].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 

[2]黄晓梅,眭玉霞,陈宇星.红霉素在治疗胃肠运动障碍疾病中的应用[J]. 

253—256. 

海峡药学,2008,20(9):103—104. 

[8]王 萍,任榕娜.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及在儿科临床中的 

[3]李彬.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5,21(6): 

应用[J].海峡药学,2004,16(1):90—91. 

418—4l9. 

[9]邵伟丽.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现 

[4】常艳美,刘惠丽,葛美茹,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J]. 

代医生,2007,45(12):90.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268—269. 

[10]姚 云.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海 

[5]邵肖梅.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的支持治疗[J].小儿急救医 

峡药学,2009,21(11):141—142. 

学,2002,9(1):7—8. 

(收稿日期:2011—08—14) 

临床医药・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Pharmaceu虎口 

中回茜 

2012年4月5日第21卷第7期 

Vo1.21,No.7,April 5,2012 

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靶剂量分别有46例(31.72%)和 

52例(35.86%),两药剂量均达靶剂量23例15.86%。 

2.3 随访2年后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2年后的临床改善情况比较( ±s) 

组别 左室收缩末内径(mm)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m)2年内再次入院次数 

小、左室射血分数正常、6 min步行距离提高、2年内住院次数明 

显降低。这与阿特拉斯(ATLAS)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 

患者预后。 

374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试验结果显示,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17%)、心血管死亡率 

(18%)和心脏性猝死(20%)[31。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治疗研究 

(CIBIS一11)、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肌梗死发作后的临床作用 

注:与A组比较. P<0.05。 

(CAPRICORN)研究结果提示,卡维地洛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猝死、 

3 讨论 

降低死亡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早期、足量、维持应用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患 

者长期预后。对每位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加 

强患者随访的依从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应用的靶剂量,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心脏性猝死,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受益。 

作者简介:张艳芳(1975一),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 

床心血管内科工作,(电子信箱)526967658@qq.COB。 

参考文献: 

[1】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 

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2]Tan LB,Schlosshan D,Barker D.Fiftieth anniversary of aldosterone; 

from discovery to cardiovascular therapy[J].Int J Cardiol,2004,96: 

321—333. 

心力衰竭是一种终末期心脏疾病。据调查,我国心力衰竭患 

病率为0.9%…。随着对心力衰竭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认 

为,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肌 

重构中起关键作用,并增加死亡率 。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和B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将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列为I类神经内分泌抑制 

剂。然而,全球都存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剂量不足的 

现象,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对全国各地41家医院 

1980年、1990年和2000年3个全年段10 795例心力衰竭住院 

患者回顾性调查资料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 

为14.0%,26.4%和40.4%。对于B受体阻滞剂,同样也存在剂 

量使用不足的情况。 

本研究中,通过对145例患者随访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 

仅为31.72%和35.86%。根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 

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组后,发现剂量达标组患者两年后心脏变 

[3]A1一Mallah MH,Tleyjeh IM,Abdel—Latif AA,et a1.Angiotennsincon— 

vetting enzyme inhibito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 

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irals[J].J Am Coll Cardiol,2006,47 

(8):1 576—1 583. 

(收稿日期:2011—09—08) 

拉莫三嗪致药疹1例 

中图分类号:R969.3;R971 .43 

捷 

401147) 

文章编号:1006—4931(2012)07—0092—01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文献标识码:D 

患者女,37岁,因患“双相情感障碍”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片 

起皮疹…。临床研究发现,拉莫三嗪与丙戊酸盐合用可导致药源 

性综合征及其他一些副作用;丙戊酸钠可使拉莫三嗪血药稳态浓 

度增加约40%,故两药合用时应采用小剂量递增方法,拉莫三嗪 

的初始剂量应为25 mg、隔日1次,2周后加量 。因此,提示临床 

医师联合应用两药时,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加强观察,以减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提高对药疹 

的认识,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喻东山,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 

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3—368. 

[2]杨剑虹,沈鑫华.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制的对照研究[J]. 

0.2~0.4 g、每日3次治疗。2010年9月6日来我院精神科住院 

治疗,次日医师给予拉莫三嗪(商品名为利必通,葛兰素史克<中 

国>投资有限公司,批号为ZJ0083)晚12.5 mg口服,服药13 d后 

改为早12.5 mg、晚12.5 mg口服。服药第18日开始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无皮疹,体温正常。服药第22日出现全身皮肤暗红色丘 

疹,压之褪色。考虑为拉莫三嗪所致皮疹,立即停药,给予氯苯那 

敏4ITIg口服、每日3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 每日1次。服 

药第23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9.2℃,全身皮肤呈暗红色丘疹,头 

面部有呈簇状的小水疱,有剧烈痒痛,咽喉部充血,查血白细胞 

5.31×10 /L,中性粒细胞88.6%。立即转皮肤科,诊断为拉莫三 

嗪所致药疹。给予人血白蛋白、地塞米松以及抗菌、降温、对症治 

疗,10 d后病情好转。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91.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9—80. 

讨论:拉莫三嗪对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均有治疗效果” 。 

此患者为中年女性,文献报道,女性服用拉莫三嗪比男性容易引 

(收稿日期:2011—10—11) 

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沈天路)

2012年4月5日第21卷第7期 中目荔 

临床医药・ 

China Pharmaceuf 

Clinical Medicine 

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1 45例临床分析 

张艳芳,李维琼 

(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9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45例,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3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出院 

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纽约心脏学会分级I~Ⅱ级。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1年、2年后各种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剂量,同时记录 

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2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或13受体阻滞剂(卡维地 

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剂量;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p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 

用靶剂量。结果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均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径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 

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所上升。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分别为31.72%和35.86%,两药剂量均达标率为15.86%。B组 

随访2年后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与B组比较,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 arin步行试验结果较长,两年内再次入院次数较少。 

结论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的依从性,能最大限度地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用达到靶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p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969.4;R972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2)07—0091—02 

合理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是心力 床医师判断每位患者是否达到应用的靶剂量及应用剂量,同时记 

衰竭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观察 录6 ar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随访患者心脏B超中左室收缩末内 

并分析了14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参 

径、左室射血分数,并记录患者再次入院情况(入院次数)。随访终 

考。现报道如下。 止于调查后2年。 

1 资料与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1 1 一般资料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45例,均符合Framingham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病程均在6月以上;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 

2 结果 

Ⅲ~Ⅳ级;心率均大于60次/rain;血压均大于90/60 mmHg;均 2.1 随访中备观察指标变化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3月内及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随访2年后,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者。其中男73例,女72例;年龄37~81岁;扩张性心肌病44例,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剂量较出院时有所上升,左室收缩末内 

缺血性心肌病3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4例;左室射血分数 径较出院时有所下降,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前有所上升。结果见 

(0.31±0.04)%。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应 

表1。 

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 

袁1 心力衰竭患者随访中各观察指标变化( ±s。 ;145) 

或B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达到应用靶剂量,或两者均达到靶 

出院时 随访6个月 随访1年 随访2年 

剂量,共74例;B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卡托普利片剂量(mg)12.34±4.32 18.75±3.18 22.17±6.38 55.67±6.38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均未达到应用靶剂量,共71例。 

卡维地洛片剂量(mg) 6.25±2.18 5.77±1.68 lO.99±2.79 11.34±6.68 

1 2 方法 

左室收缩末内径(mm)71.97±1.52 7O.97±2.17 67.89±1.56 66.89±1.56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 

6rain步行试验(m) 300.56±33.17 313.67±15.63 335.57±18.89 364.45±26.89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氢氯噻嗪片或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 

注:与出院时比较. P<O.05。 

高辛片等药物常规治疗。所有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心功能均恢复 

2.2 达靶剂量情况 

至NYHA分级I一Ⅱ级。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后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受体阻滞剂(卡维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由心内科临 

地洛片)在应用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均达到循证医学的靶剂量。 

用,经济实惠,可临床推广 一lOl。 

[6]洪丽君,程春华,闫焕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分析[J].中国现代医 

参考文献: 

生,2009,47(2):146,148. 

[1]王丹华.早产儿喂养[J].中国新生儿杂志,2006,21(5):317—318. 

[7]陈超.早产儿的临床问题与处理[J].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 

[2]黄晓梅,眭玉霞,陈宇星.红霉素在治疗胃肠运动障碍疾病中的应用[J]. 

253—256. 

海峡药学,2008,20(9):103—104. 

[8]王 萍,任榕娜.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及在儿科临床中的 

[3]李彬.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5,21(6): 

应用[J].海峡药学,2004,16(1):90—91. 

418—4l9. 

[9]邵伟丽.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现 

[4】常艳美,刘惠丽,葛美茹,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J]. 

代医生,2007,45(12):90.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268—269. 

[10]姚 云.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海 

[5]邵肖梅.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的支持治疗[J].小儿急救医 

峡药学,2009,21(11):141—142. 

学,2002,9(1):7—8. 

(收稿日期:2011—08—14) 

临床医药・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Pharmaceu虎口 

中回茜 

2012年4月5日第21卷第7期 

Vo1.21,No.7,April 5,2012 

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剂量达靶剂量分别有46例(31.72%)和 

52例(35.86%),两药剂量均达靶剂量23例15.86%。 

2.3 随访2年后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2年后的临床改善情况比较( ±s) 

组别 左室收缩末内径(mm)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m)2年内再次入院次数 

小、左室射血分数正常、6 min步行距离提高、2年内住院次数明 

显降低。这与阿特拉斯(ATLAS)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 

患者预后。 

374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试验结果显示,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17%)、心血管死亡率 

(18%)和心脏性猝死(20%)[31。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治疗研究 

(CIBIS一11)、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肌梗死发作后的临床作用 

注:与A组比较. P<0.05。 

(CAPRICORN)研究结果提示,卡维地洛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猝死、 

3 讨论 

降低死亡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早期、足量、维持应用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患 

者长期预后。对每位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加 

强患者随访的依从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应用的靶剂量,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心脏性猝死,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受益。 

作者简介:张艳芳(1975一),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 

床心血管内科工作,(电子信箱)526967658@qq.COB。 

参考文献: 

[1】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 

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2]Tan LB,Schlosshan D,Barker D.Fiftieth anniversary of aldosterone; 

from discovery to cardiovascular therapy[J].Int J Cardiol,2004,96: 

321—333. 

心力衰竭是一种终末期心脏疾病。据调查,我国心力衰竭患 

病率为0.9%…。随着对心力衰竭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认 

为,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肌 

重构中起关键作用,并增加死亡率 。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和B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将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列为I类神经内分泌抑制 

剂。然而,全球都存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剂量不足的 

现象,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对全国各地41家医院 

1980年、1990年和2000年3个全年段10 795例心力衰竭住院 

患者回顾性调查资料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 

为14.0%,26.4%和40.4%。对于B受体阻滞剂,同样也存在剂 

量使用不足的情况。 

本研究中,通过对145例患者随访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卡托普利片)、B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剂量达标率 

仅为31.72%和35.86%。根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 

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分组后,发现剂量达标组患者两年后心脏变 

[3]A1一Mallah MH,Tleyjeh IM,Abdel—Latif AA,et a1.Angiotennsincon— 

vetting enzyme inhibito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 

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irals[J].J Am Coll Cardiol,2006,47 

(8):1 576—1 583. 

(收稿日期:2011—09—08) 

拉莫三嗪致药疹1例 

中图分类号:R969.3;R971 .43 

捷 

401147) 

文章编号:1006—4931(2012)07—0092—01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文献标识码:D 

患者女,37岁,因患“双相情感障碍”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片 

起皮疹…。临床研究发现,拉莫三嗪与丙戊酸盐合用可导致药源 

性综合征及其他一些副作用;丙戊酸钠可使拉莫三嗪血药稳态浓 

度增加约40%,故两药合用时应采用小剂量递增方法,拉莫三嗪 

的初始剂量应为25 mg、隔日1次,2周后加量 。因此,提示临床 

医师联合应用两药时,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加强观察,以减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提高对药疹 

的认识,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喻东山,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 

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3—368. 

[2]杨剑虹,沈鑫华.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制的对照研究[J]. 

0.2~0.4 g、每日3次治疗。2010年9月6日来我院精神科住院 

治疗,次日医师给予拉莫三嗪(商品名为利必通,葛兰素史克<中 

国>投资有限公司,批号为ZJ0083)晚12.5 mg口服,服药13 d后 

改为早12.5 mg、晚12.5 mg口服。服药第18日开始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无皮疹,体温正常。服药第22日出现全身皮肤暗红色丘 

疹,压之褪色。考虑为拉莫三嗪所致皮疹,立即停药,给予氯苯那 

敏4ITIg口服、每日3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 每日1次。服 

药第23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9.2℃,全身皮肤呈暗红色丘疹,头 

面部有呈簇状的小水疱,有剧烈痒痛,咽喉部充血,查血白细胞 

5.31×10 /L,中性粒细胞88.6%。立即转皮肤科,诊断为拉莫三 

嗪所致药疹。给予人血白蛋白、地塞米松以及抗菌、降温、对症治 

疗,10 d后病情好转。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91.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9—80. 

讨论:拉莫三嗪对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均有治疗效果” 。 

此患者为中年女性,文献报道,女性服用拉莫三嗪比男性容易引 

(收稿日期:2011—10—1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