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闽天元)
第一单元
1.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
A.清除病原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2.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人、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C.病毒、细菌、人 D.人、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D)
A.病原体 B.传染性 C.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后免疫 D.以上均是
4.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D)
A.临床资料 B.流行病学资料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D.以上均是
5.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包括:(D)
A.隔离与消毒 B.护理 C.心理治疗 D.以上均是
6.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要求几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A)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 传染病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仅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的疾病 B. 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
C. 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变化规律的学科 D.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传给人的疾
病
8. 病原体的概念,以下完整的答案是(A)
A. 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B. 细菌、病毒
C. 真菌 D. 寄生虫、立克次体
9. 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
为(C)
A. 显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带菌者
10. 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是(E)
A. 显性感染增加 B. 轻症病人增加 C. 潜在性感染增加
D. 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11.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A)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病原体清除 D. 病原体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12. 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后症状再次出现称为(A)
A. 复发 B. 再感染 C. 重复感染 D. 二重感染
13.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A)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人、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C. 病毒、细菌、人 D. 人、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14.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A)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 病原体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 病原体、人体、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15. 关于宿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包括人和动物
B. 一些病原体宿主细胞(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只感染人
C. 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
D. 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
16.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力相互作用后,最终结局有(AB)
A. 斗争 B. 共生 C. 不斗争,仅共生 D. 共生,不斗争
第二单元
1.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HAV B:HIV C:HBA D:EB
2. 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
A:性接触 B:血液及体液接触 C:母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3. 艾滋病期常并发:(A)
A:卡波西肉瘤 B:淋巴瘤 C:脂肪瘤 D:血管瘤
4.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C)
A:白细胞减少 B:尿蛋白阳性 C: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D:血红蛋白减少
5. 以下哪项不是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D)
A:NRTIs B:NNRTIs C:蛋白酶抑制剂 D:左氧氟沙星
6. 以下关于艾滋病的预防,不正确的是:(D)
A:做好宣教工作,鼓励正确使用安全套 B: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C:洁身自好 D:不与艾滋病患者说话
7. HIV主要侵犯、破坏的细胞是(A)
A. CD4+T淋巴细胞 B. CD8+T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 D. NK细胞
8.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 HAV B. HIV C. HEV D. EB
9. 下列哪种不属于艾滋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D)
A. 发热 B. 恶心、呕吐 C. 咽痛、肌痛、关节痛 D. 卡波西肉瘤
10. 艾滋病期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是(B)
A.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B. 肺孢子菌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肺炎支原体肺炎
11.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C)
A. 白细胞减少 B. 尿蛋白阳性 C. 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D. 血红蛋白减少
12. 艾滋病诊断的金标准是(C)
A. 白细胞减少 B. 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C. HIV-1/HIV-2抗体检测阳性 D. 尿蛋白阳性
13. 以下哪项属于艾滋病期最常见的肿瘤(B)
A. 淋巴瘤 B. 卡波西肉瘤 C. 血管瘤 D. 白血病
14. 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D)
A. 高危人群用避孕套,规范治疗性病 B. 严格筛查血液及血制品,用一次性注射器
C.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剃须刀等 D. 不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15.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以下哪几种(ABCD)
A. NRTIs B. NNRTIs C. 整合酶抑制剂 D. 蛋白酶抑制剂
16.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ACD)
A. 性接触传播 B. 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C. 血液接触传播 D. 母婴传播
第三单元
1. 疟疾的典型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C)
A:寒战高热 B:肝脾大 C:咳嗽咳痰 D:贫血
2. 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D)
A:间日疟原虫 B:卵形疟原虫 C: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D:以上均是
3. 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A: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粪-口途径 D:一般接触
4. 以下疟疾最凶险的是:(C)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闽天元)
第一单元
1.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
A.清除病原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2.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人、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C.病毒、细菌、人 D.人、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D)
A.病原体 B.传染性 C.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后免疫 D.以上均是
4.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D)
A.临床资料 B.流行病学资料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D.以上均是
5.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包括:(D)
A.隔离与消毒 B.护理 C.心理治疗 D.以上均是
6.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要求几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A)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 传染病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仅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的疾病 B. 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
C. 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变化规律的学科 D.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传给人的疾
病
8. 病原体的概念,以下完整的答案是(A)
A. 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B. 细菌、病毒
C. 真菌 D. 寄生虫、立克次体
9. 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
为(C)
A. 显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带菌者
10. 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是(E)
A. 显性感染增加 B. 轻症病人增加 C. 潜在性感染增加
D. 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11.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A)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病原体清除 D. 病原体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12. 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后症状再次出现称为(A)
A. 复发 B. 再感染 C. 重复感染 D. 二重感染
13.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A)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人、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C. 病毒、细菌、人 D. 人、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14.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A)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 病原体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 病原体、人体、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15. 关于宿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包括人和动物
B. 一些病原体宿主细胞(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只感染人
C. 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
D. 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
16.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力相互作用后,最终结局有(AB)
A. 斗争 B. 共生 C. 不斗争,仅共生 D. 共生,不斗争
第二单元
1.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HAV B:HIV C:HBA D:EB
2. 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
A:性接触 B:血液及体液接触 C:母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3. 艾滋病期常并发:(A)
A:卡波西肉瘤 B:淋巴瘤 C:脂肪瘤 D:血管瘤
4.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C)
A:白细胞减少 B:尿蛋白阳性 C: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D:血红蛋白减少
5. 以下哪项不是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D)
A:NRTIs B:NNRTIs C:蛋白酶抑制剂 D:左氧氟沙星
6. 以下关于艾滋病的预防,不正确的是:(D)
A:做好宣教工作,鼓励正确使用安全套 B: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C:洁身自好 D:不与艾滋病患者说话
7. HIV主要侵犯、破坏的细胞是(A)
A. CD4+T淋巴细胞 B. CD8+T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 D. NK细胞
8.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 HAV B. HIV C. HEV D. EB
9. 下列哪种不属于艾滋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D)
A. 发热 B. 恶心、呕吐 C. 咽痛、肌痛、关节痛 D. 卡波西肉瘤
10. 艾滋病期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是(B)
A.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B. 肺孢子菌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肺炎支原体肺炎
11.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C)
A. 白细胞减少 B. 尿蛋白阳性 C. 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D. 血红蛋白减少
12. 艾滋病诊断的金标准是(C)
A. 白细胞减少 B. 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C. HIV-1/HIV-2抗体检测阳性 D. 尿蛋白阳性
13. 以下哪项属于艾滋病期最常见的肿瘤(B)
A. 淋巴瘤 B. 卡波西肉瘤 C. 血管瘤 D. 白血病
14. 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D)
A. 高危人群用避孕套,规范治疗性病 B. 严格筛查血液及血制品,用一次性注射器
C.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剃须刀等 D. 不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15.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以下哪几种(ABCD)
A. NRTIs B. NNRTIs C. 整合酶抑制剂 D. 蛋白酶抑制剂
16.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ACD)
A. 性接触传播 B. 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C. 血液接触传播 D. 母婴传播
第三单元
1. 疟疾的典型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C)
A:寒战高热 B:肝脾大 C:咳嗽咳痰 D:贫血
2. 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D)
A:间日疟原虫 B:卵形疟原虫 C: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D:以上均是
3. 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A: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粪-口途径 D:一般接触
4. 以下疟疾最凶险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