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发(作者:厍娅欣)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目 录
1、平均温度t
p
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
的计算
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2
…………………………………………………
……………………………………… 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
4、接触线拉出值a
地
的计算公式 …………………………………………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
max
的计算公式
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
15
的确定
7、定位器坡度1/X的确定
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
………………………
…………………………………
………………………………………………
………………………………………………
…………………………
………
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
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
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
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
…………………………………………
……………………………… 13、曲线水平力P
RC
和P
RJ
的计算公式
14、直线定位之字力P
之
的计算公式
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
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
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
…………………………………
…………………………………
…………………………………………
………………………………………………
………………………………………
………………………………………
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
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
20、外轨超高h的计算公式 …………………………………………
1.平均温度t
p
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
的计算
t
max
+t
min
① t
p
=
2
t
max
+t
min
② t
o
弹
= -5
2
t
max
+t
min
③ t
o
简
= -10
2
式中 t
p
—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
t
o
弹
、t
o
简
—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
t
max
—设计最高温度℃;
t
min
—设计最低温度℃;
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n
∑L
I
3
LD=
i=1
n
∑L
I
√ i=1
式中L
D
—锚段当量跨距(m);
n
∑L
I
3
=(L
1
3
+ L
2
3
+……+ L
n
3
)—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
i=1
n
∑L
I
=(L
1
+ L
2
+……+ L
n
)—锚段中各跨距之和;
i=1
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
B≈H+e+I(h/d+1/10)h/2
式中 B—肩架高度(mm);
H—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
e—支持器有效高度(mm);
I—定位器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
d—定位点处轨距(mm);
h—定位点外轨超高(mm);
4.接触线拉出值a
地
的计算公式
H
a
地
=a- h
d
式中 a
地
—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a
地
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
地
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
应在线路的低轨侧。
H—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h—外轨超高(mm);
d—轨距(mm);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
max
的计算公式
Δa
max
=I
z
-√I
2
z
-E
2
max
式中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I
z
—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
E
max
—极限温度时定位器的最大偏移值(mm);
由上式可知 E=0时 Δa=0
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
15
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
p
=15℃)
a
15
=a±1/2Δa
max
式中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a
15
—定位器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a
15
与a
的变化关系,主要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Δa
max
的变化量的大小,当
Δa
max
变化量较大时,则a
15
相对a值的变化较大,当Δa
max
变化量较小时,
则a
15
相对a值变化量较小。但Δa
max
的变化量又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
时E
max
值的大小,当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偏移值较大时,则Δa
max
变化也
较大,则a
15
≠a,反之偏移值较小时,则Δa
max
变化也较小,则a
15
≈a。
所以确定平均温度时定位点拉出值a
15
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极限温度时,
拉出值不超过允许误差。除直线反定位以外,当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
时,拉出值都将是增大。因此,调整a
15
时应满足下列关系为好:
即:270≤ a
15
<300。曲线区段由于Δa
max
较小,a
15
≈a。即在调整
时按a值进行。
±—由定位的型式决定,直线反定位器取“+”号,其余定位型式
取“-”号。
7.定位器坡度1/X的确定:
1 1 Δhc 1
—≤ — + —— ≤ —
10 X Ld 5
式中 1/X—表示定位器在任意温度时的坡度;
Ld—定位器的长度;
Δhc—定位点在极限温度和调整温度时高度变化Δh之差,即
Δhc=Δh极-Δh调;
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
L-2×4
① X
0
简单
=
K-1
L-2×8.5
② X
0
弹性
=
K-1
式中 X
0
简单
—简单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X
0
弹性
—弹性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L —跨距长度(m);
K—跨中吊弦布置的根数;
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
E=La(t
x
-t
p
)
式中 E—偏移值(m);
L—所计算的吊弦、定位器、限制管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a—线胀系数1/℃(全补偿吊弦偏移值E计算时:a=a
j
-a
c
,a
j
表示
接触线线胀系数,a
c
表示承力索线胀系数);
t
x
—检调时温度(℃);
t
p
—平均温度(℃);
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
H
zx
=H
0
+Δh±f+30
式中H
zx
—在任意温度时,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mm);
H
0
—导线设计高度
Δh—第一吊弦点(即定位点)高度变化量
f—中心锚结辅助绳固定处接触线弛度
“±”—取决于调整时的温度,当调整温度大于无弛度温度时取“-”
号,反之取“+”;
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
① a=a
min
+nLa(t
x
-t
min
)
② b=b
min
+nLa(t
max
-t
x
)
式中 a—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m);
b— 补偿器坠砣底面距基础(或地)面最高点的距离(m);
n—传动比,传动比为1:2时,n=2;传动比为1:3时,n=3;
a
min
—a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b
min
—b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L—补偿器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t
max
—设计最高温度(℃);
t
min
—设计最低温度(℃);
t
x
—检调时温度(℃);
a—线胀系数1/℃;
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L
钢绞线
=ßH+2×500-U
T
-N
G
式中 L
钢绞线
—拉线(钢绞线)下料长度(mm);
ß—计算系数,它的值由拉线与地面的夹角a确定:当∠a=45
0
时,ß=1.414;当∠a=60
0
时,ß=1.155;
H—支柱出土点至承锚、线锚角钢的距离(mm);
U
T
—表示U
T
楔形线夹(或调整螺栓)的长度(mm);
N
G
—拉线拉杆长度(mm);
13.曲线水平力P
RC
和P
RJ
的计算公式
① 承力索:P
RC
=T
C
L/R
② 接触线:P
RJ=
T
J
L/R
式中 P
RC
—承力索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P
RJ
—接触线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T
C
—承力索张力(N);
T
J
—接触线张力(N);
R—曲线半径(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
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4.直线定位之字力P
之
的计算公式
P
之
=4T
j
a/L
式中 P
之
—直线定位之字力(N);
T
j
—接触线张力(N);
a—定位点拉出值(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
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
F=(A+C)/2-B
式中 F—承力索弛度(mm);
L=(L
1
+L
2
)/2
L=(L
1
+L
2
)/2
A和C—两悬挂点承力索至轨面的高度(mm);
B—跨中承力索最低点至轨面的高度(mm);
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
d=0.1+U
e
/150
式中 d—空气绝缘间隙(m);
U
e
—接触网额定电压(kv);
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
C=h-gx(L-x)/2T
c
或 C=h-4XF
o
(L-x)/L
2
式中 C—所求吊弦长度(m);
L—跨距长度(m);
h—悬挂点结构高度(m);
x—所求吊弦距支柱定位点的距离(m);
g—每米接触悬挂的重量(kg);
T
c
—承力索的张力(kg);
F
o
—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m);
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
b
n
=√c
2
h
+ a
2
n
式中 b
n
—承力索分段长度(m);
c
h
—相邻两直吊弦的高度差(m);
a
n
—横向承力索上相邻两悬挂间的水平距离(m);如a
1
、a
2
、a
3
…a
n
。
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
ΔB=16F/3L-ΔC
式中 ΔB—横向承力索长度变化值(mm);
L—横向承力索在两支柱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mm);
F—横向承力索的弛度(mm);
ΔC—最短吊弦长度变化值(mm);
20. 外轨超高h的计算公式
h=7.6V
2
max
/R
式中 h—外轨超高(mm);
V
max
—列车最大运行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2024年7月9日发(作者:厍娅欣)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目 录
1、平均温度t
p
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
的计算
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2
…………………………………………………
……………………………………… 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
4、接触线拉出值a
地
的计算公式 …………………………………………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
max
的计算公式
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
15
的确定
7、定位器坡度1/X的确定
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
………………………
…………………………………
………………………………………………
………………………………………………
…………………………
………
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
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
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
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
…………………………………………
……………………………… 13、曲线水平力P
RC
和P
RJ
的计算公式
14、直线定位之字力P
之
的计算公式
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
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
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
…………………………………
…………………………………
…………………………………………
………………………………………………
………………………………………
………………………………………
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
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
20、外轨超高h的计算公式 …………………………………………
1.平均温度t
p
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
的计算
t
max
+t
min
① t
p
=
2
t
max
+t
min
② t
o
弹
= -5
2
t
max
+t
min
③ t
o
简
= -10
2
式中 t
p
—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
t
o
弹
、t
o
简
—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
t
max
—设计最高温度℃;
t
min
—设计最低温度℃;
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n
∑L
I
3
LD=
i=1
n
∑L
I
√ i=1
式中L
D
—锚段当量跨距(m);
n
∑L
I
3
=(L
1
3
+ L
2
3
+……+ L
n
3
)—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
i=1
n
∑L
I
=(L
1
+ L
2
+……+ L
n
)—锚段中各跨距之和;
i=1
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
B≈H+e+I(h/d+1/10)h/2
式中 B—肩架高度(mm);
H—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
e—支持器有效高度(mm);
I—定位器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
d—定位点处轨距(mm);
h—定位点外轨超高(mm);
4.接触线拉出值a
地
的计算公式
H
a
地
=a- h
d
式中 a
地
—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a
地
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
地
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
应在线路的低轨侧。
H—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h—外轨超高(mm);
d—轨距(mm);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
max
的计算公式
Δa
max
=I
z
-√I
2
z
-E
2
max
式中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I
z
—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
E
max
—极限温度时定位器的最大偏移值(mm);
由上式可知 E=0时 Δa=0
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
15
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
p
=15℃)
a
15
=a±1/2Δa
max
式中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a
15
—定位器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a
15
与a
的变化关系,主要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Δa
max
的变化量的大小,当
Δa
max
变化量较大时,则a
15
相对a值的变化较大,当Δa
max
变化量较小时,
则a
15
相对a值变化量较小。但Δa
max
的变化量又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
时E
max
值的大小,当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偏移值较大时,则Δa
max
变化也
较大,则a
15
≠a,反之偏移值较小时,则Δa
max
变化也较小,则a
15
≈a。
所以确定平均温度时定位点拉出值a
15
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极限温度时,
拉出值不超过允许误差。除直线反定位以外,当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
时,拉出值都将是增大。因此,调整a
15
时应满足下列关系为好:
即:270≤ a
15
<300。曲线区段由于Δa
max
较小,a
15
≈a。即在调整
时按a值进行。
±—由定位的型式决定,直线反定位器取“+”号,其余定位型式
取“-”号。
7.定位器坡度1/X的确定:
1 1 Δhc 1
—≤ — + —— ≤ —
10 X Ld 5
式中 1/X—表示定位器在任意温度时的坡度;
Ld—定位器的长度;
Δhc—定位点在极限温度和调整温度时高度变化Δh之差,即
Δhc=Δh极-Δh调;
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
L-2×4
① X
0
简单
=
K-1
L-2×8.5
② X
0
弹性
=
K-1
式中 X
0
简单
—简单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X
0
弹性
—弹性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L —跨距长度(m);
K—跨中吊弦布置的根数;
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
E=La(t
x
-t
p
)
式中 E—偏移值(m);
L—所计算的吊弦、定位器、限制管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a—线胀系数1/℃(全补偿吊弦偏移值E计算时:a=a
j
-a
c
,a
j
表示
接触线线胀系数,a
c
表示承力索线胀系数);
t
x
—检调时温度(℃);
t
p
—平均温度(℃);
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
H
zx
=H
0
+Δh±f+30
式中H
zx
—在任意温度时,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mm);
H
0
—导线设计高度
Δh—第一吊弦点(即定位点)高度变化量
f—中心锚结辅助绳固定处接触线弛度
“±”—取决于调整时的温度,当调整温度大于无弛度温度时取“-”
号,反之取“+”;
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
① a=a
min
+nLa(t
x
-t
min
)
② b=b
min
+nLa(t
max
-t
x
)
式中 a—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m);
b— 补偿器坠砣底面距基础(或地)面最高点的距离(m);
n—传动比,传动比为1:2时,n=2;传动比为1:3时,n=3;
a
min
—a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b
min
—b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L—补偿器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t
max
—设计最高温度(℃);
t
min
—设计最低温度(℃);
t
x
—检调时温度(℃);
a—线胀系数1/℃;
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L
钢绞线
=ßH+2×500-U
T
-N
G
式中 L
钢绞线
—拉线(钢绞线)下料长度(mm);
ß—计算系数,它的值由拉线与地面的夹角a确定:当∠a=45
0
时,ß=1.414;当∠a=60
0
时,ß=1.155;
H—支柱出土点至承锚、线锚角钢的距离(mm);
U
T
—表示U
T
楔形线夹(或调整螺栓)的长度(mm);
N
G
—拉线拉杆长度(mm);
13.曲线水平力P
RC
和P
RJ
的计算公式
① 承力索:P
RC
=T
C
L/R
② 接触线:P
RJ=
T
J
L/R
式中 P
RC
—承力索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P
RJ
—接触线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T
C
—承力索张力(N);
T
J
—接触线张力(N);
R—曲线半径(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
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4.直线定位之字力P
之
的计算公式
P
之
=4T
j
a/L
式中 P
之
—直线定位之字力(N);
T
j
—接触线张力(N);
a—定位点拉出值(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
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
F=(A+C)/2-B
式中 F—承力索弛度(mm);
L=(L
1
+L
2
)/2
L=(L
1
+L
2
)/2
A和C—两悬挂点承力索至轨面的高度(mm);
B—跨中承力索最低点至轨面的高度(mm);
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
d=0.1+U
e
/150
式中 d—空气绝缘间隙(m);
U
e
—接触网额定电压(kv);
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
C=h-gx(L-x)/2T
c
或 C=h-4XF
o
(L-x)/L
2
式中 C—所求吊弦长度(m);
L—跨距长度(m);
h—悬挂点结构高度(m);
x—所求吊弦距支柱定位点的距离(m);
g—每米接触悬挂的重量(kg);
T
c
—承力索的张力(kg);
F
o
—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m);
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
b
n
=√c
2
h
+ a
2
n
式中 b
n
—承力索分段长度(m);
c
h
—相邻两直吊弦的高度差(m);
a
n
—横向承力索上相邻两悬挂间的水平距离(m);如a
1
、a
2
、a
3
…a
n
。
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
ΔB=16F/3L-ΔC
式中 ΔB—横向承力索长度变化值(mm);
L—横向承力索在两支柱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mm);
F—横向承力索的弛度(mm);
ΔC—最短吊弦长度变化值(mm);
20. 外轨超高h的计算公式
h=7.6V
2
max
/R
式中 h—外轨超高(mm);
V
max
—列车最大运行速度(km/h);
R—曲线半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