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X70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2024年8月9日发(作者:房问筠)
鞍钢技术
,##w
年第
j
期
*lJ*lJR{Kel|f|J}
xzyx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
王春明吴杏芳
鞍钢集团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摘要主要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表现为多种类型混合组织
&
体
$
准多边形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
珠光体和
()’*
岛等
+
各类组织的比例随加工
工艺不同变化较大
+
提高冷却速度和降低终冷温度可以增加针状铁素体的比例
+
冷却速度较
时
&
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珠光体
+
低
$,-).%
关键词
!"#
管线钢显微组织针状铁素体
*/012.3.4/(3564.768578694:!"#;3<913/9=7991
>?@ABCD@EF@A
$*/.G0/H64/0/I=7991J648>DMF@AN?@A
$O93P3/Q=539/590/IR95G/414Q2S/3T96.372%
UVWXY?ZXRG9[3564.768578694:!"#<3<913/9.7991.G4.[0/272<9.4:[3]7869.76857869&[03/12
3/518I3/Q<412Q4/:966379&[0..3T9:966379$.0[90.<412Q4/:966379%&05358106:966379&Q603/^03/379&
<90613790/I()*3.10/I.975LLRG9607344:905G.76857869Q6907125G0/Q9.37GI3::969/7<6459..3/QLRG9
607344:05358106:966379[023/5690.9^2603.3/Q54413/Q.<99I0/II95690.3/Q:3/0154413/Q79[<9607869L
;90613794^T348.1245586.3/7G9.768578698/I96149654413/Q.<99I$,-).%L
_‘a>bYcW!"#<3<913/9.7991[3564.7685786905358106:966379
d
前言
管线钢是低合金高强度钢
$
的典型代
e=f*%
表
&
它集材料设计
’
微合金元素运用和控轧控冷工
艺于一体
&
按组织状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g
珠光体钢
+
基本成分是
K
这是
,$d%
铁素体
h’(/+#
世纪
i#
年代以前管线钢所具有的基本组织形态
+
珠光体钢
k!j,
级以下的管线钢基本是铁素体
h
少量珠光体钢
+
通过
l!ji’!i#
一般是铁素体
h^’
等微合金元素的控制
&
已生产出
!m’R3"#
级的少
珠光体钢
+
针
$,%
针状铁素体和超低碳贝氏体钢
+
状铁素体
$
钢通过微合金化和控
*5358106n966379%
制轧制
&
综合利用晶粒细化
’
微合金化元素的析出
相与位错亚结构的强化效应
&
强度级别提高很多
+
从长远观点看
&
未来的管线钢
$o%
低碳索氏体钢
+
将向着更高的强韧化方向发展
+
如果控制轧制技
术满足不了这种要求
&
可以采用淬火
p
回火的热
dr
我处理工艺
&
通过形成低碳索氏体组织来达到
q
+
国管线钢研究起步较晚
&
到
,#
世纪
s#
年代才相
均为铁素体
h
继开发出
!ij
以下级别的管线钢
&
珠光体型
+
近年来
&
我国高强度级别管线钢的研究
发展迅速
&
特别是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已能够批量
西气东输
u
工程
&
选用了生产
+
最近刚刚完工的
t
促进了国内管线钢的发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
&
展
+
鞍钢在管线钢研究方面进步很快
&
已成功开发
出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及以下各强度级别的
管线钢
&
成为
t
西气东输
u
工程供货商之一
+
本文采
用热模拟实验方法
&
对鞍钢
!"#
针状铁素体管线
钢在不同工艺制度下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
&
并
对组织分类进行了探讨
+
,
实验方法
,Ld
实验材料
王春明
&
高级工程师
&
现任鞍钢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
$dvsv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固体物理专业
&ddw#,d%+
[‘‘[
鞍钢技术
b’$$,
年第
+
期
a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如表
!
所示
"
采用
!
转
#$%
经炉外精炼后
&
浇铸成
’
炉冶炼
&($))*!++$))
连铸坯
&
再经热连轧机组轧成
!,-.))*!++$))
的卷板
"
从现场连铸坯上取样进行热模拟实验
&
试
样尺寸为
/#))*!.))"
采用
012342%’!
型金相
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
采用
567’$$$89
型透射电
子显微镜进行电镜观察
"
透射电镜所用的金属样
由电火花切割成厚度为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
再经机械法减薄到
+
用电
$-’))
的薄片
&$;)
后
&
解双喷法获得厚度小于
!$$<)
的薄区
"
所用的电
解液为
+
抛光电压
+
电流
=
高氯酸乙酸溶液
&$>&
#$)?"
表
!
实验钢化学成分
@=
元素
含量
@=
ABCDGCAH0CD2
$L’’
0?IEJ)
$L!#
A1K
$L,$$L$..$L’$!L+.$L$!,$L$$!’$L$,M$L$’M$L$’!$L!#$L!N$L$$M.$L$+’
注
:OJ)PAQRD@!$QBC@($Q0C@.$Q+UVW1KPAQD<@.QRASQD2Q>T@+QR0CQAHT@!+"
’L’
控轧控冷工艺热模拟实验
为模拟实际热连轧机组控轧控冷工艺过程
&
在
XI11FI1!+$$
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热模拟实验
&
在高温区采用三次高温变形
&
模拟热连轧机组的
粗轧和精轧过程
"
选取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快冷
&
并在一定的温度停止快冷
&
随后以
$
的冷
L+Y@Z
却速度缓慢冷却至
(
研究其组
$$Y
后空冷至室温
"
织变化情况
"
热模拟实验方案见表
’"
表
’
热模拟实验方案
样品号
!
’
(
,
+
.
M
#
N
加热温度
@Y
时间
R@)C!!+$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形变温度
@
形变量
@YR=T
第一次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第二次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第三次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
!+
($
’
!+
($
’
!+
($
冷却过程
!
冷却速度
@Y[Z
停止温度
@Y
.$$
.$$
.$$
++$
++$
++$
+$$
+$$
+$$
(
实验结果
(L!
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
光学显微镜下
9M$
管线钢典型的微观组织如
图
!
所示
"
表现为多种类型组织混合存在
"
主要有
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粒状贝
氏体和珠光体
"
对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定量
分析表明
&
冷却速度为
’
时
&
组织中约有
.Y@Z$=
多边形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N=
珠光体
冷却速度为
!
时
&
组织及微量的其它组织
V+Y@Z
中约有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
粒状贝氏体及微量的其它组织
"
(L’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9M$
管线钢在不同工艺制
度下的微观组织如图
’
所示
"
可见
&
在透射电子显
微镜下可以更仔细地区分各种组织
"
主要有
:
等轴
铁素体
R
多边形铁素体
T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R
或称
]
或称为
D@?
岛以及不规则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
R
等
"
退化珠光体
T
(L(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从图
’
可见
&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较
大
"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为
’
的试样
$$Y]Y@Z
中
&
较多的是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的不规则块状
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较少
R
图
’
同时还可见若干
^T"
尺寸较大的方形析出物
R!$$_’$$<)T"
该类析出
物为脱溶碳
]
氮化合物
"
图
’
与图
’
中等轴多边
FJ
形铁素体较少或几乎未见
&
该类先形成的铁素体
呈不规则形态
&
尺寸明显小于图
’
试样中的铁素
^
准多边形铁素体
T
板条形铁素体
R
针状铁素体
T]]
王春明吴杏芳
"#$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ACBA
图
!
光学显微镜下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体
0
在冷却速度为
!
的试样中
,
针状铁素体
-)*+
比例增多
,
高密度位错存在于针状铁素体中
%
图
的试样中是以长度为
!(/’0
冷却速度为
1$)*+2
图
(
热变
(34
的针状铁素体为主的组织
%5’0
可见
,
形工艺相同
,
终冷温度为
6$$)
的上述三个试样随
冷却速度的提高
,
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减少
,
不规
则块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增加
0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分别为
(-$),)*+7
以及
1
试样的显微组织分别示于图
!-)*+$)*+
图
(
图
(
的试样中
,
等
(8797:0
在冷却速度为
()*+
轴多边形铁素体尺寸不均匀
,
较大的直径约
较小的约
;
在铁素体中弥散分布细小的
!$34,340
析出相
,
析出相尺寸为
(
具有在位错处
$<4
左右
,
优先成核并与基体保持共格或半共格关系的特点
图
(
和
1
的试样
%=’0
在冷却速度为
!-)*+$)*+
中
,
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针状铁素体
0
后者试样中针
状铁素体占主导
,
针状束的宽度明显小于前者
0
图
中除了显示有宽度为
!(934
以上的针状铁素体
外
,
还有奥氏体中温分解的类珠光体产物
,
即在铁
素体中的碳化物并不具有平行与平直的特点
0
该
分解产物产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低碳
,
同时也是
由于控冷控轧的特点
,
也可称作退化型珠光体
0
图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
终冷温度
6
终冷温度
6$$).%5’
冷却速度
1$)*+,$$).%8’
冷却
速度
(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9’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冷却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速度
!-)*+,$$).%@’
冷却速度
1$)*+,
-$$)
终冷温度
6%&’
冷却速度
()*+,$$).%/’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1$)*+,-$).%=’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分别为
($$),)*+7
和
1
试样的显微组织分别示于图
(!-)*+$)*+>7
U_^U
鞍钢技术
a!AA*
年第
X
期
‘
图
!
图
!"#$%
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与前面两
多边形铁组规律完全一致
%
即随冷却速度的提高
&
素体量减少
&
而针状铁素体量增加
%
这主要是由于
热变形后加速冷却
&
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温
度降低
&
过冷度增加
&
从而增加了铁素体的形核
率
&
细化铁素体组织
%
在抑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
的过程中
&
增加了向贝氏体型相变的转变
%
从图
!
中还发现了呈现不规则形状的黑色块状组织
&
该
类组织就是被称为
’()
岛的复相结构
%’()
岛的
相
&
这样对工程应用中的组织分析更为有利
%
本研
究中典型的针状铁素体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呈
其内部存在亚结构及高密度的位错
%
条状
&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最佳组织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被称为第二代管线钢
&
比
第一代的铁素体
<
珠光体管线钢具有多方面的优
势
%
它的应力
<
应变曲线与传统的铁素体
<
珠光体
管线钢曲线相比有很大区别
&
其特征是具有连续
屈服现象
%
这一特性使其具有高的形变强化能力
&
数量随冷却速度的提高而略有减少
%
*
讨论
*+,
关于针状铁素体的概念
如前所述
&
在光学显微镜下
&
针状铁素体管线
钢的组织中含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状
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等几种组织
%
在透射
电子显微镜下
&
组织中主要有典型的等轴铁素体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
或称准多边形铁素体
.#
板条
形针状铁素体
#
珠光体
%
文献中对管线钢中针状铁
素体的定义一直不十分统一
%/012345#67"89
和
/3:2437;5
提出
&’5<’0<=>
针状铁素体钢的组织
是以针状铁素体为基体
&
带有一定数量的岛状马
氏体和渗碳体组织
%
还提出针状铁素体是连续冷
却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的亚结构和位错密度的非
等轴相
&
具有切变和扩散混合型相变机制
&
形成温
度略高于贝氏体
?!@
%!A
世纪
BA
年代初期
&
日本学
者提出针状铁素体是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
种不规则形状铁素体的混合组织
&
标以
CDEF%
国
内对此也存在不同认识
%
有学者认为可将连续冷
却过程中形成的准多边形铁素体
#
无原奥氏体晶
界的贝氏体铁素体
#
粒状铁素体及
’()
组元归类
到工程用针状铁素体组织的范畴
%
还有学者认为
&
应将管线钢的微观组织简化为铁素体和贝氏体两
大类
&
而不一一区分各种铁素体
&
将板条形针状铁
素体归为贝氏体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归为铁素体
&
以方便工程分析应用
?G@
%
这些观点在某些方面都
有一定的道理
&
有待在实践中逐步统一
%
从我们的
研究实验情况看
&
笔者认为工程用针状铁素体组
织的界定除了
/012345
等人提出的特点外
&
还应突
出两大特征
&
即在光学显微镜下的针状形态和在
电子显微镜下的非等轴相
%
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针状铁素体即指这种针状形态非等轴
从而可补偿和抵消因包申格效应所引起的强度损
失
%
具有这一优良特性的原因
&
被归结于针状铁素
体中存在高密度的可移动的位错
&
从而易于实现
多滑移
%
此外
&
在焊接性能
#
耐腐蚀性能
#
低温韧性
等方面
&
针状铁素体钢管线钢都显示出优良的性
能
%
针状铁素体钢管线钢所具备的这些优良性能
与其微观组织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
或者说是由材
料的热变形工艺和冷却制度所决定的
%
从管线钢的强化分析可知
&
其强化机制仍符
合
H;11公式
&
即
K
L
M
NL
A
OL
M9
OL
P9
OL
29
OL
89
OL
Q
式中
KL
A
RR
铁素体基体强度
S
L
M9
RR
固溶强化
S
L
P9
RR
沉淀强化
S
L
29
RR
位错强化
S
L
89
RR
织构强化
S
L
Q
RR
细晶强化
%
从中可见影响其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K
细
晶强化
#
位错强化
#
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
%
针状铁
素体管线钢以针状铁素体组织为特点
&
是当今高
强韧性管线钢的理想组织之一
%
针状铁素体钢的
优点是
K
靠氮化钛析出物和控制轧制来细化奥氏
体晶粒
&
限制了魏氏组织和粗晶贝氏体的形成
&
使
钢的韧性极高
?*@
%
其中细晶强化项可表示为
L
Q
NT
:
UV
W,(!
%
对针状铁素体而言
&
它的典型微观形态是
板条状的
%
强化项式中的晶粒直径
V
可用针状铁
素体板条束尺寸表示
%
分析本实验数据
&
针状铁素
体束尺寸
V
在
XY7
左右
-
图
,>.&
比例系数
T
:
取
,XZ,[,Z,=77
WG(!
之间
?X@
&
估算
L
Q
在
!,GZX*[
!XXZB]’I;
范围内
%
可见
&
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强化
作用十分突出
%
因此对选择工艺参数而言
&
以追求
针状铁素体比例最高和尺寸更细化为方向
%
从本
文实验结果可知
&
实验钢最终形成的组织为多相
王春明吴杏芳
,-.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suts
混合组织
!
提高冷却速度和降低终冷温度有助于
有文针状铁素体比例的提高
"
但事物不是绝对的
!
献认为
!
管线钢的针状铁素体比例不是越高越好
!
针状铁素体含量过高
!
将导致其冲击韧性下降
"
具
’(
有
#$%
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强韧性最好
&
"
从
我们的实验看
!
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比例
"
在工艺制
化为方向
"
参考文献
管线钢组织性能焊接行为
4
西安
5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
高惠临
4
社
!*66$!7#899
3:;<=>?@2A!0BC?I?>>BJ?KLF2LJ??FB@?
度设计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
ABO?0;UHMH@=VBP2OS
OJSX?YB?Z4W@5::;ROH@P!*6-’!*9
柴慧芬
!
郭生武等
4
低碳超低碳微合金化管线钢显微组
7
冯耀荣
!
材料导报
!
织的研究进展
43..3!’!68*3
$
结论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表现为多种类型
混合组织
!
主要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
状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
"
电子显微镜下还
可以更仔细区分各种组织
!
并观察到
01
退
2
岛
/
化珠光体等
"
)3+
各种类型组织的比例随热变形工艺的不
同而变化
"
针状铁素体的比例随热变形后的冷却
速度的提高和终冷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
在实际工
作中
!
应以追求针状铁素体比例最高和尺寸更细
凌平
!
邓澄等
4
管线钢品种开发与生产技术
4
钢铁钒钛
!
9
徐勇
!
*663!9!$$8’9
于浩
!
王克鲁等
4:LA
低碳钢薄板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
$
康永林
!
研究
4
钢铁
!3..7!*!3.83’
’4H@H@]H4^:;@J>;<=X;<BO^4W@J?>@HJB;@H<
0?JH编辑
)
袁晓青
+
收稿日期
53..9a.-a7.
‘‘‘‘‘‘‘‘‘‘‘‘‘‘‘‘‘‘‘‘‘‘‘‘‘‘‘‘‘‘‘‘‘‘‘‘‘‘‘‘‘‘‘‘‘‘‘‘
上接第
3).
页
+
得了突破性进展
!
线钢热轧卷板先后中标国内近
*
目前已逐渐形成
,.
条重点管线工
938,-.
系
尤其是独家中标全长约
*
程
!’..]R
的中国西南
成品油管线工程
"
鞍钢热轧带钢厂批量生产出
3..383..9
年
!
)$b’8*3b$+RRc)6..8*9#.+RRcd
高韧性管
线钢
,
热轧卷板约
*’.)F9*$/F9*$0e+’
万
J"
根
鞍钢
,
据各管线工程项目部的安排
!’.)F9*$/
管线钢热轧卷板发往中油和中石化有关
F9*$0e+
骨干制管厂
!
制成
)f9$-8f#*7+RRc)$b’8
且
,’.*3b$+RRcg
规格的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
管线钢钢管实物质量达到了
)F9*$/F9*$0e+
和
hUe16-**b*a*666i/hUe16-**b3a*666i
相应管道工程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技术规格书
i
的
h
要求
!
并已成功应用于上述管道工程
"
先后批量生产
,
列管线钢产品
!’.8,-.
管线钢
热轧卷板约
7
其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
.
万
J!
品的先进水平
"
鞍钢
,’.
热轧卷板采用
:S0@S_QSl
系少珠
光体钢设计
!
工艺采用纯净钢冶炼连铸技术和热
高韧性
!
尤其机械轧制技术
"
其产品具有高强度
/
是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
!
实物质量满
足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钢的使用要求
!
已成功
应用于国内近
*.
条管线工程
"
参考文献
)7+
董玉华等
4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4
焊管
!*
高惠临
!*666!l33
3FBGUG;mGH@!nH@TIG@RB@T!nH@ToGQB@40;>>BMB;@ne4AHMJ
$
结语
鞍钢
j
九五
k
和
j
十五
k
期间大规模技术改造的
成功
!
大幅度提高了鞍钢冶炼
a
炉外精炼
a
连铸
产品的竞争力
a
轧钢综合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
明显提高
"
鞍钢高钢级管线钢热轧卷板开发取
3..3
年
!
H@=IGJG>?p?Y?<;OR?@J;NKLF2LJ??e?BrB@T50?JH<TBDHPA>?!**8*6
铌在钢中物理冶金基本原理
4
铌
s
科学与
72@JC;@PE4p?H>=;4
技术
!
北京
5
冶金工业出版社
!3..7!3-*87*7
编辑
)
袁晓青
+
收稿日期
53..9a.$a39
2024年8月9日发(作者:房问筠)
鞍钢技术
,##w
年第
j
期
*lJ*lJR{Kel|f|J}
xzyx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
王春明吴杏芳
鞍钢集团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摘要主要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表现为多种类型混合组织
&
体
$
准多边形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
珠光体和
()’*
岛等
+
各类组织的比例随加工
工艺不同变化较大
+
提高冷却速度和降低终冷温度可以增加针状铁素体的比例
+
冷却速度较
时
&
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珠光体
+
低
$,-).%
关键词
!"#
管线钢显微组织针状铁素体
*/012.3.4/(3564.768578694:!"#;3<913/9=7991
>?@ABCD@EF@A
$*/.G0/H64/0/I=7991J648>DMF@AN?@A
$O93P3/Q=539/590/IR95G/414Q2S/3T96.372%
UVWXY?ZXRG9[3564.768578694:!"#<3<913/9.7991.G4.[0/272<9.4:[3]7869.76857869&[03/12
3/518I3/Q<412Q4/:966379&[0..3T9:966379$.0[90.<412Q4/:966379%&05358106:966379&Q603/^03/379&
<90613790/I()*3.10/I.975LLRG9607344:905G.76857869Q6907125G0/Q9.37GI3::969/7<6459..3/QLRG9
607344:05358106:966379[023/5690.9^2603.3/Q54413/Q.<99I0/II95690.3/Q:3/0154413/Q79[<9607869L
;90613794^T348.1245586.3/7G9.768578698/I96149654413/Q.<99I$,-).%L
_‘a>bYcW!"#<3<913/9.7991[3564.7685786905358106:966379
d
前言
管线钢是低合金高强度钢
$
的典型代
e=f*%
表
&
它集材料设计
’
微合金元素运用和控轧控冷工
艺于一体
&
按组织状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g
珠光体钢
+
基本成分是
K
这是
,$d%
铁素体
h’(/+#
世纪
i#
年代以前管线钢所具有的基本组织形态
+
珠光体钢
k!j,
级以下的管线钢基本是铁素体
h
少量珠光体钢
+
通过
l!ji’!i#
一般是铁素体
h^’
等微合金元素的控制
&
已生产出
!m’R3"#
级的少
珠光体钢
+
针
$,%
针状铁素体和超低碳贝氏体钢
+
状铁素体
$
钢通过微合金化和控
*5358106n966379%
制轧制
&
综合利用晶粒细化
’
微合金化元素的析出
相与位错亚结构的强化效应
&
强度级别提高很多
+
从长远观点看
&
未来的管线钢
$o%
低碳索氏体钢
+
将向着更高的强韧化方向发展
+
如果控制轧制技
术满足不了这种要求
&
可以采用淬火
p
回火的热
dr
我处理工艺
&
通过形成低碳索氏体组织来达到
q
+
国管线钢研究起步较晚
&
到
,#
世纪
s#
年代才相
均为铁素体
h
继开发出
!ij
以下级别的管线钢
&
珠光体型
+
近年来
&
我国高强度级别管线钢的研究
发展迅速
&
特别是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已能够批量
西气东输
u
工程
&
选用了生产
+
最近刚刚完工的
t
促进了国内管线钢的发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
&
展
+
鞍钢在管线钢研究方面进步很快
&
已成功开发
出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及以下各强度级别的
管线钢
&
成为
t
西气东输
u
工程供货商之一
+
本文采
用热模拟实验方法
&
对鞍钢
!"#
针状铁素体管线
钢在不同工艺制度下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
&
并
对组织分类进行了探讨
+
,
实验方法
,Ld
实验材料
王春明
&
高级工程师
&
现任鞍钢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
$dvsv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固体物理专业
&ddw#,d%+
[‘‘[
鞍钢技术
b’$$,
年第
+
期
a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如表
!
所示
"
采用
!
转
#$%
经炉外精炼后
&
浇铸成
’
炉冶炼
&($))*!++$))
连铸坯
&
再经热连轧机组轧成
!,-.))*!++$))
的卷板
"
从现场连铸坯上取样进行热模拟实验
&
试
样尺寸为
/#))*!.))"
采用
012342%’!
型金相
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
采用
567’$$$89
型透射电
子显微镜进行电镜观察
"
透射电镜所用的金属样
由电火花切割成厚度为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
再经机械法减薄到
+
用电
$-’))
的薄片
&$;)
后
&
解双喷法获得厚度小于
!$$<)
的薄区
"
所用的电
解液为
+
抛光电压
+
电流
=
高氯酸乙酸溶液
&$>&
#$)?"
表
!
实验钢化学成分
@=
元素
含量
@=
ABCDGCAH0CD2
$L’’
0?IEJ)
$L!#
A1K
$L,$$L$..$L’$!L+.$L$!,$L$$!’$L$,M$L$’M$L$’!$L!#$L!N$L$$M.$L$+’
注
:OJ)PAQRD@!$QBC@($Q0C@.$Q+UVW1KPAQD<@.QRASQD2Q>T@+QR0CQAHT@!+"
’L’
控轧控冷工艺热模拟实验
为模拟实际热连轧机组控轧控冷工艺过程
&
在
XI11FI1!+$$
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热模拟实验
&
在高温区采用三次高温变形
&
模拟热连轧机组的
粗轧和精轧过程
"
选取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快冷
&
并在一定的温度停止快冷
&
随后以
$
的冷
L+Y@Z
却速度缓慢冷却至
(
研究其组
$$Y
后空冷至室温
"
织变化情况
"
热模拟实验方案见表
’"
表
’
热模拟实验方案
样品号
!
’
(
,
+
.
M
#
N
加热温度
@Y
时间
R@)C!!+$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形变温度
@
形变量
@YR=T
第一次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第二次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N$$R(+T
第三次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
!+
($
’
!+
($
’
!+
($
冷却过程
!
冷却速度
@Y[Z
停止温度
@Y
.$$
.$$
.$$
++$
++$
++$
+$$
+$$
+$$
(
实验结果
(L!
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
光学显微镜下
9M$
管线钢典型的微观组织如
图
!
所示
"
表现为多种类型组织混合存在
"
主要有
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粒状贝
氏体和珠光体
"
对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定量
分析表明
&
冷却速度为
’
时
&
组织中约有
.Y@Z$=
多边形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N=
珠光体
冷却速度为
!
时
&
组织及微量的其它组织
V+Y@Z
中约有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
’+=
粒状贝氏体及微量的其它组织
"
(L’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微观组织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9M$
管线钢在不同工艺制
度下的微观组织如图
’
所示
"
可见
&
在透射电子显
微镜下可以更仔细地区分各种组织
"
主要有
:
等轴
铁素体
R
多边形铁素体
T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R
或称
]
或称为
D@?
岛以及不规则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
R
等
"
退化珠光体
T
(L(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从图
’
可见
&
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较
大
"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为
’
的试样
$$Y]Y@Z
中
&
较多的是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的不规则块状
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较少
R
图
’
同时还可见若干
^T"
尺寸较大的方形析出物
R!$$_’$$<)T"
该类析出
物为脱溶碳
]
氮化合物
"
图
’
与图
’
中等轴多边
FJ
形铁素体较少或几乎未见
&
该类先形成的铁素体
呈不规则形态
&
尺寸明显小于图
’
试样中的铁素
^
准多边形铁素体
T
板条形铁素体
R
针状铁素体
T]]
王春明吴杏芳
"#$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ACBA
图
!
光学显微镜下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体
0
在冷却速度为
!
的试样中
,
针状铁素体
-)*+
比例增多
,
高密度位错存在于针状铁素体中
%
图
的试样中是以长度为
!(/’0
冷却速度为
1$)*+2
图
(
热变
(34
的针状铁素体为主的组织
%5’0
可见
,
形工艺相同
,
终冷温度为
6$$)
的上述三个试样随
冷却速度的提高
,
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减少
,
不规
则块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增加
0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分别为
(-$),)*+7
以及
1
试样的显微组织分别示于图
!-)*+$)*+
图
(
图
(
的试样中
,
等
(8797:0
在冷却速度为
()*+
轴多边形铁素体尺寸不均匀
,
较大的直径约
较小的约
;
在铁素体中弥散分布细小的
!$34,340
析出相
,
析出相尺寸为
(
具有在位错处
$<4
左右
,
优先成核并与基体保持共格或半共格关系的特点
图
(
和
1
的试样
%=’0
在冷却速度为
!-)*+$)*+
中
,
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针状铁素体
0
后者试样中针
状铁素体占主导
,
针状束的宽度明显小于前者
0
图
中除了显示有宽度为
!(934
以上的针状铁素体
外
,
还有奥氏体中温分解的类珠光体产物
,
即在铁
素体中的碳化物并不具有平行与平直的特点
0
该
分解产物产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低碳
,
同时也是
由于控冷控轧的特点
,
也可称作退化型珠光体
0
图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
终冷温度
6
终冷温度
6$$).%5’
冷却速度
1$)*+,$$).%8’
冷却
速度
(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9’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
冷却
终冷温度
-
终冷温度
速度
!-)*+,$$).%@’
冷却速度
1$)*+,
-$$)
终冷温度
6%&’
冷却速度
()*+,$$).%/’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
---$).%:’
冷却速度
1$)*+,-$).%=’
冷却速度
()*
终冷温度为
-
冷却速度分别为
($$),)*+7
和
1
试样的显微组织分别示于图
(!-)*+$)*+>7
U_^U
鞍钢技术
a!AA*
年第
X
期
‘
图
!
图
!"#$%
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与前面两
多边形铁组规律完全一致
%
即随冷却速度的提高
&
素体量减少
&
而针状铁素体量增加
%
这主要是由于
热变形后加速冷却
&
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温
度降低
&
过冷度增加
&
从而增加了铁素体的形核
率
&
细化铁素体组织
%
在抑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
的过程中
&
增加了向贝氏体型相变的转变
%
从图
!
中还发现了呈现不规则形状的黑色块状组织
&
该
类组织就是被称为
’()
岛的复相结构
%’()
岛的
相
&
这样对工程应用中的组织分析更为有利
%
本研
究中典型的针状铁素体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呈
其内部存在亚结构及高密度的位错
%
条状
&
*+!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最佳组织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被称为第二代管线钢
&
比
第一代的铁素体
<
珠光体管线钢具有多方面的优
势
%
它的应力
<
应变曲线与传统的铁素体
<
珠光体
管线钢曲线相比有很大区别
&
其特征是具有连续
屈服现象
%
这一特性使其具有高的形变强化能力
&
数量随冷却速度的提高而略有减少
%
*
讨论
*+,
关于针状铁素体的概念
如前所述
&
在光学显微镜下
&
针状铁素体管线
钢的组织中含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状
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等几种组织
%
在透射
电子显微镜下
&
组织中主要有典型的等轴铁素体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
-
或称准多边形铁素体
.#
板条
形针状铁素体
#
珠光体
%
文献中对管线钢中针状铁
素体的定义一直不十分统一
%/012345#67"89
和
/3:2437;5
提出
&’5<’0<=>
针状铁素体钢的组织
是以针状铁素体为基体
&
带有一定数量的岛状马
氏体和渗碳体组织
%
还提出针状铁素体是连续冷
却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的亚结构和位错密度的非
等轴相
&
具有切变和扩散混合型相变机制
&
形成温
度略高于贝氏体
?!@
%!A
世纪
BA
年代初期
&
日本学
者提出针状铁素体是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
种不规则形状铁素体的混合组织
&
标以
CDEF%
国
内对此也存在不同认识
%
有学者认为可将连续冷
却过程中形成的准多边形铁素体
#
无原奥氏体晶
界的贝氏体铁素体
#
粒状铁素体及
’()
组元归类
到工程用针状铁素体组织的范畴
%
还有学者认为
&
应将管线钢的微观组织简化为铁素体和贝氏体两
大类
&
而不一一区分各种铁素体
&
将板条形针状铁
素体归为贝氏体
&
不规则块状铁素体归为铁素体
&
以方便工程分析应用
?G@
%
这些观点在某些方面都
有一定的道理
&
有待在实践中逐步统一
%
从我们的
研究实验情况看
&
笔者认为工程用针状铁素体组
织的界定除了
/012345
等人提出的特点外
&
还应突
出两大特征
&
即在光学显微镜下的针状形态和在
电子显微镜下的非等轴相
%
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针状铁素体即指这种针状形态非等轴
从而可补偿和抵消因包申格效应所引起的强度损
失
%
具有这一优良特性的原因
&
被归结于针状铁素
体中存在高密度的可移动的位错
&
从而易于实现
多滑移
%
此外
&
在焊接性能
#
耐腐蚀性能
#
低温韧性
等方面
&
针状铁素体钢管线钢都显示出优良的性
能
%
针状铁素体钢管线钢所具备的这些优良性能
与其微观组织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
或者说是由材
料的热变形工艺和冷却制度所决定的
%
从管线钢的强化分析可知
&
其强化机制仍符
合
H;11公式
&
即
K
L
M
NL
A
OL
M9
OL
P9
OL
29
OL
89
OL
Q
式中
KL
A
RR
铁素体基体强度
S
L
M9
RR
固溶强化
S
L
P9
RR
沉淀强化
S
L
29
RR
位错强化
S
L
89
RR
织构强化
S
L
Q
RR
细晶强化
%
从中可见影响其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K
细
晶强化
#
位错强化
#
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
%
针状铁
素体管线钢以针状铁素体组织为特点
&
是当今高
强韧性管线钢的理想组织之一
%
针状铁素体钢的
优点是
K
靠氮化钛析出物和控制轧制来细化奥氏
体晶粒
&
限制了魏氏组织和粗晶贝氏体的形成
&
使
钢的韧性极高
?*@
%
其中细晶强化项可表示为
L
Q
NT
:
UV
W,(!
%
对针状铁素体而言
&
它的典型微观形态是
板条状的
%
强化项式中的晶粒直径
V
可用针状铁
素体板条束尺寸表示
%
分析本实验数据
&
针状铁素
体束尺寸
V
在
XY7
左右
-
图
,>.&
比例系数
T
:
取
,XZ,[,Z,=77
WG(!
之间
?X@
&
估算
L
Q
在
!,GZX*[
!XXZB]’I;
范围内
%
可见
&
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强化
作用十分突出
%
因此对选择工艺参数而言
&
以追求
针状铁素体比例最高和尺寸更细化为方向
%
从本
文实验结果可知
&
实验钢最终形成的组织为多相
王春明吴杏芳
,-.
管线钢微观组织分析
suts
混合组织
!
提高冷却速度和降低终冷温度有助于
有文针状铁素体比例的提高
"
但事物不是绝对的
!
献认为
!
管线钢的针状铁素体比例不是越高越好
!
针状铁素体含量过高
!
将导致其冲击韧性下降
"
具
’(
有
#$%
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强韧性最好
&
"
从
我们的实验看
!
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比例
"
在工艺制
化为方向
"
参考文献
管线钢组织性能焊接行为
4
西安
5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
高惠临
4
社
!*66$!7#899
3:;<=>?@2A!0BC?I?>>BJ?KLF2LJ??FB@?
度设计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
ABO?0;UHMH@=VBP2OS
OJSX?YB?Z4W@5::;ROH@P!*6-’!*9
柴慧芬
!
郭生武等
4
低碳超低碳微合金化管线钢显微组
7
冯耀荣
!
材料导报
!
织的研究进展
43..3!’!68*3
$
结论
)*+,-.
管线钢的微观组织表现为多种类型
混合组织
!
主要有多边形铁素体
/
块状铁素体
/
针
状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
"
电子显微镜下还
可以更仔细区分各种组织
!
并观察到
01
退
2
岛
/
化珠光体等
"
)3+
各种类型组织的比例随热变形工艺的不
同而变化
"
针状铁素体的比例随热变形后的冷却
速度的提高和终冷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
在实际工
作中
!
应以追求针状铁素体比例最高和尺寸更细
凌平
!
邓澄等
4
管线钢品种开发与生产技术
4
钢铁钒钛
!
9
徐勇
!
*663!9!$$8’9
于浩
!
王克鲁等
4:LA
低碳钢薄板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
$
康永林
!
研究
4
钢铁
!3..7!*!3.83’
’4H@H@]H4^:;@J>;<=X;<BO^4W@J?>@HJB;@H<
0?JH编辑
)
袁晓青
+
收稿日期
53..9a.-a7.
‘‘‘‘‘‘‘‘‘‘‘‘‘‘‘‘‘‘‘‘‘‘‘‘‘‘‘‘‘‘‘‘‘‘‘‘‘‘‘‘‘‘‘‘‘‘‘‘
上接第
3).
页
+
得了突破性进展
!
线钢热轧卷板先后中标国内近
*
目前已逐渐形成
,.
条重点管线工
938,-.
系
尤其是独家中标全长约
*
程
!’..]R
的中国西南
成品油管线工程
"
鞍钢热轧带钢厂批量生产出
3..383..9
年
!
)$b’8*3b$+RRc)6..8*9#.+RRcd
高韧性管
线钢
,
热轧卷板约
*’.)F9*$/F9*$0e+’
万
J"
根
鞍钢
,
据各管线工程项目部的安排
!’.)F9*$/
管线钢热轧卷板发往中油和中石化有关
F9*$0e+
骨干制管厂
!
制成
)f9$-8f#*7+RRc)$b’8
且
,’.*3b$+RRcg
规格的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
管线钢钢管实物质量达到了
)F9*$/F9*$0e+
和
hUe16-**b*a*666i/hUe16-**b3a*666i
相应管道工程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技术规格书
i
的
h
要求
!
并已成功应用于上述管道工程
"
先后批量生产
,
列管线钢产品
!’.8,-.
管线钢
热轧卷板约
7
其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
.
万
J!
品的先进水平
"
鞍钢
,’.
热轧卷板采用
:S0@S_QSl
系少珠
光体钢设计
!
工艺采用纯净钢冶炼连铸技术和热
高韧性
!
尤其机械轧制技术
"
其产品具有高强度
/
是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
!
实物质量满
足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钢的使用要求
!
已成功
应用于国内近
*.
条管线工程
"
参考文献
)7+
董玉华等
4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4
焊管
!*
高惠临
!*666!l33
3FBGUG;mGH@!nH@TIG@RB@T!nH@ToGQB@40;>>BMB;@ne4AHMJ
$
结语
鞍钢
j
九五
k
和
j
十五
k
期间大规模技术改造的
成功
!
大幅度提高了鞍钢冶炼
a
炉外精炼
a
连铸
产品的竞争力
a
轧钢综合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
明显提高
"
鞍钢高钢级管线钢热轧卷板开发取
3..3
年
!
H@=IGJG>?p?Y?<;OR?@J;NKLF2LJ??e?BrB@T50?JH<TBDHPA>?!**8*6
铌在钢中物理冶金基本原理
4
铌
s
科学与
72@JC;@PE4p?H>=;4
技术
!
北京
5
冶金工业出版社
!3..7!3-*87*7
编辑
)
袁晓青
+
收稿日期
53..9a.$a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