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燕友易)
1948年,中国首次直接选举
1948年的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举行的实质性国会议员(亦称代议士)选
举。当时政权仍及于全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60名立法
委员。以当时中华民国名义上控制的中国4亿7000万人口来计算,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中国国
会议员的立法委员。该次国会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实际上,
1948年中国立法委员选举不但是该国有史以来的首度全国性民意代表的民主选举,后来也因种种因
素,成为迄今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国全国性的民代普选。(立法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与国
民大会共同相当于其他民主国家中的国会。)
举行时间
1947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三千多名制宪代表(即国民大会代表)所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开始
施行,依照宪法,立法院立法委员必须由人民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因此,中华民国于隔年的1948
年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由于幅员广阔,该选举各省并不完全相同,约略是在1948
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间举行。
选举方式
在当选名额方面,1948年立法委员采区域,职业,以及自治民族三种方式。其中区域立委占绝
大部份。其中,各省与直辖市选出者,该地区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选出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
每满一百万人增选一人,比较特殊的是,当选人有其妇女保障名额设计,除此,称为自治民族区的蒙
古与西藏也共选出6位。另外还有工业团体,教育团体,劳工团体,华侨团体,也都是由具有相关资
格的选民直接选出其立法委员。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3亿7000万的中国,共预计要在此选举中,
共选出773名立法委员。
波折
此次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拒绝参与,而仅有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及无所
属特定党籍或小党参与。在选举方式方面,经过公民登记的年满廿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以单选、无记
名、秘密的方式参与投票。其中除了少数的职业团体人士与自治民族之外,全国皆于设籍住所附近的
选务所参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录率来换算,该选举据估计至少有1亿5000万人参与。另外,
因为有两处直辖市于中国共产党实际统治下,无法进行投票。因此名额原定773名的立法委员,最后
选出了760名。
后续
1948年1月选出的第一届立法委员于5月齐聚南京,共有643名,未报到者包含部分转任官职,
侨选与职业团体。5月8日立法委员集会于南京国民大会堂,并选出孙科与陈立夫为正、副院长,至
5月18日立法院第1届第1会期第1次会议正式开议。其时,并分设21个常设委员会开始运作。
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的中华民国政府迁徙台湾,760名立法委员当中,仅有380余名随之前往台
湾。该380余名立法委员的任期,原应于1951年 5月届满,但是国民党政府为了政权合法性,以司
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第31号解释,让其380余名立委继续行使职权。直到1991年年底才结束任期,
期间长达43年。
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和稍前举行的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建国以来
首次举行的实质性国会议员直接选举。
当时政权仍及于全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中华民国政府,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60名立法委员。
以当时中华民国全国的4.61亿人口来计算,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国会议员的立法委员。
该次选举和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当时的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
国家。
背景
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达成全中国名义上的统一后,即公布施行《训政纲领》,并成立立
法院。但其时的立法委员并未直接选举,而是由国民政府指派,任期两年。名额则由初期的49名增
加到抗日战争前的194名。而1934年遴选出来的194名立法委员任期则因二战原因,延至二战后的
1947年。
1947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同年12月25日开始施行。1947年4月,依据政治协
商会议决议,国民政府改组容纳各政党(青年党,民社党)参加。1948年初,依据宪法第64条,举
办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因为幅员广阔,各省选举日期并不完全相同,其起迄日期为1月21
日至1月23日。
因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发生的纷扰(即党内人员不经政党推荐,自行征集选民联署推荐参
选),国民党中央加强了对党内代表提名的审查,国民政府规定:
国民政府就立法委员候选人提名办法之规定
1. 各级选举所委员,各政党均有人员参加,关于签署提名立委候选人有无党籍,应由各级选所抄
录名单,先送各党各省级党务机关审查,取具正式公文附卷。
2. 如确系政党党员,未经政党提名而自由参选时,应受政党提名补充规定之限制,不予公告。
3. 如受政党提名补充规定限制之立委签署候选人,虽经公告,亦应予以撤销。
经此规定,仅无党派人士才可以三千选民联署提名的方式推荐候选人,政党代表必须遵守各个政
党之纪律,由该政党提名候选人。
选务
依照《中华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立法委员依下述规定选出:
1. 各省、各直辖市选出者,其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每满一百万人增
选一人
2. 蒙古各盟旗选出者
3. 西藏选出者
4. 各民族在边疆地区选出者
5. 侨居国外之国民选出者
6. 职业团体选出者
其中妇女在各省、各直辖市选区,有保障名额之设计。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4.61亿人口的
中国,在此选举中应选出773名立法委员。其名额分配如下:
1. 各省、各直辖市选出者:622名
2. 蒙古各盟旗选出者:22名
3. 西藏选出者:15名
4. 各民族在边疆地区选出者:6名
5. 侨居国外之国民选出者:19名
6. 职业团体选出者:89名
候选人之产生:立法委员选举罢免法第十二条规定,有被选举权而欲为候选人时,经三千名以上
选举人之签署,或由政党提名,得登记为候选人,公开竞选。非登记者,不得当选。侨民及职业团体
由规定数目之若干选民签署提名方可参选。由于当时宪政伊始,反对党势力过小,绝大部分候选人实
际由国民党提名产生。
民国政府中民选产生之公职人员
名称 机构性质 宪法规定 增修条文规定
总统 国家元首 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 自由地区人民直接选举
国大代表 政权机关 全体国民直接选举 冻结国民大会改由自由地区人民
直接行使政权
立法委员 立法机关 全体国民直接选举 自由地区人民直接选举
监察委员 监察机关 省议会间接选举 总统任命,立法院同意
选举过程
作为行宪交接程序,在民选政府成立前,依照《训政结束程序法》由国民政府组织第一届国会选
举。按照《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选举条例》,1947年6月25日,国民政府在中央设立选举
总事务所,各地设立省市县选举事务所。1948年1月21日至1月23日,全国47省、市及蒙古18
盟旗、西藏区和国内各职业、妇女团体各地,以及海外侨胞聚居区,约有近2亿选民,投票选举了立
法委员。由于国共内战,在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内无法进行民选,国民政府通过了补充条例,规定由
临近地区人民选举绥靖区内代表。
此次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拒绝参与,而仅有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及无所属
特定党籍或小党参与。在选举方式方面,经过公民登记的年满廿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单选、无记名、
秘密”的方式参与投票。其中除了少数的职业团体人士与自治民族之外,全国皆于设籍住所附近的选
务所参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录率来换算,该选举据估计至少有1亿5000万人参与。尽管参
选率较低,此届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选举仍是迄今为止大中华地区唯一的一次直接民选。
另外,西藏地区少选出1名,海外侨民少选出11名,职业团体少选出1名,因此名额原定773
名的立法委员,最后选出了760名。
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目睹国大代表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说:“以美国人眼光看中国大选,
难免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此事之教育价值,实无法估计。中国经此一开端,即正式步入民主大道,
对于国家之民主建设,必当发生至佳之影响。”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
蒋中正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月十日
今天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国庆纪念日,中华民国宪法已于本年元旦公布,国民大会代表和立、监
两院委员的选举,将于本年年内完成,而宪法即将全部实施。我们在此训政结束,宪政发轫的时期,
来纪念中华民国的生辰,更感觉其意义的重大了。
在过去一年间,国民政府召开了国民大会,颁布了宪法,集合各党派、无党派领袖人士参加政府,
共负建国的责任。在今后一年间,更将迎接宪政政府的诞生,完成建国大纲的程序,以实现还政于民
的夙愿。我们际此政治演进的关头。必须憬悟民国成立以来历史的教训,在这三十六年间,全国仁人、
志士、爱国民众,相率集中于三民主义旗帜之下,为完成建国实行民主而奋斗;但在事实上,先有袁
世凯玩弄约法而毁弃约法,继而封建军阀托名自治,割据自雄;最后则共党匪徒假借民主,而破坏民
主。一部民国宪政史,乃是建国护法与叛国毁法两个力量艰苦斗争的纪录。到了今日,民主宪政接近
了最后成功,而共匪颠覆国本,毁法乱纪的阴谋暴行,也达到了最凶狠最残忍的阶段。我们不能听任
民主宪政功败垂成,我们必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幸福,更须巩固领土主权,以完整的国家付托
于即将成立的宪政政府,才算是尽了革命建国的责任。
自从国军克复延安以后,共党匪徒已完全暴露其流寇的本来面目,他一方面调集冀晋边区的部队
分途流窜,一方面订定地下工作纲领,指挥他潜伏各地的匪党与外围份子,企图在国军后方煽动各种
风潮,开辟其所谓“第二战场”。但是他主要目标,仍在固守胶东,以维持关内外匪军的交通线,所
以他渡黄河南下的流寇,最初目的在于分散国军的力量,以策应他东北的攻击,解救他胶东的危急;
到了国军扫荡胶东,收复烟台,共匪既定的战略是全盘失败了,关内外匪军的联络是完全切断了,于
是他在关外发动其所谓“第六次攻势”,企图彻底破坏我东北领土主权;他在关内则是企图在桐柏山
区与大别山区建立其苟延残喘的根据地,更妄冀威胁我长江中部的安全,并阻挠邻近各区的普选。我
在此必须指出,共匪在东北的蠢动,无论如何猛烈,终必循?第五次攻势的先例,遭受彻底的惩创。
至于关内匪军已陷于孤立的境地,国军对流亡于黄河以南的股匪,必能严密追剿,予以包围和消灭,
绝不使其阴谋得逞。然而我们必须警觉在胶东共匪失败之后,这一个短期间内,只要各地国军和各级
政府有一点疏忽的处所,他们必乘机蠢动,在乡村则随时可有暴动,在城市则随处可有风潮;这一类
倒行逆施的举动,其目的就在于破坏社会的安定,惟有民众与政府通力合作,持之以定力,贯之以信
心,不摇不夺,击破奸谋;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方面作密切配合的努力,才能消灭这个背叛
国家、破坏宪法、扰害民生的匪徒,完成戡乱建国的使命。
当选名单
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
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于1948年1月21日至23日选出,应选773席实选760席,实际报到
643席。原定任期至1951年5月,由于两岸情势关系,随国民政府迁台者一直没有进行改选,许多
委员一直当到过世,未过世者则一直担任至1991年底方才全面退休。
名单
包括直接选举当选名单及递补
选区 名额 国民党 其他 递补名单
江苏省 38
林 栋、周厚钧、陈光甫、周绍成、于锡来、许闻天、张道行、薛明剑、宗伯宣、张九如、王艮仲、
吴绍澍、严欣淇、仲肇湘、狄 膺、李云良、葛克信、储家昌、封中平、谢承炳、韩 同、周杰人、
朱 华、陈康和、陈海澄、相菊潭、汪宝瑄、牛践初、徐 铨、庞寿峰、曹寅甫、刘云昭、王子兰、
苗启平、邵镜人、王德箴、张维桢、庄 静、陈桂清、陈 洪、李焕之、徐汉豪、彭利人、乔一凡、
朱延丰、赵淑嘉
浙江省 23
陈立夫、罗霞天、葛敬恩、杨 云、刘湘女、金呜盛、陈 成、周兆棠、毛翼虎、岳树犹、李祖谦、
萧 铮、许绍棣、陈苍正、倪文亚、洪瑞钊、郑文礼、楼桐孙、姜卿云、陈正修、胡维藩、刘谱人、
钱 英、沈友梅、林树艺、姜绍谟、刘子鹏(青)
安徽省 25
刘 真、陈紫枫、张庆桢、陆福廷、李膺生、程元斟、黄梦飞、刘启瑞、端木杰、范苑声、汪新民、
佘凌云、朱子帆、徐君佩、汪少伦、王培仁、范春阳、邵 华、李荫五、王丹岑、徐中岳、马景常、
夏馥棠、丁澄芳、仝道云、魏寿永、夏涛声、朱世龙、汪秀瑞
江西省 22
詹纯鉴、程天放、梅汝璈、王泽民、黄 强、张一清、陈际唐、文 群、甘家馨、彭醇士、刘 实、
彭镇寰、幸华鉄、何人豪、王又庸、谢建华、周雍能、涂公遂、罗运炎、姜伯彰、程 琇、程孝福
曾华英
湖北省 28
刘先云、邓翔宇、钱云阶、金绍先、徐源泉、夏斗寅、刘文岛、孔 庚、胡秋原、黄建中、晏勋甫、
王孟邻、杨玉清、汤汝梅、余 拯、陶尧阶、钱纳水、秦祖培、杨一如、王开化、习文德、崔学礼、
罗贡华、饶凤璜、张文和、田 鹏、叶叶琴、周 敏、万 灿、艾 时、陶希圣、钟朴生、胡 淳
湖南省 33
宋宜山、柳克述、朱如松、韩中石、余文杰、鲁荡平、汤如炎、白 瑜、戴修骏、贺醒汉、杨幼炯、
毛 飞、王力航、梁 栋、李毓尧、邓公玄、廖维藩、邓飞黄、周 斓、骆启莲、蒋肇周、萧赞育、
莫萱元、傅树苍、周天贤、萧逄蔚、伍家宥、许孝炎、邱昌渭、谌小岑、谭愓吾、唐国桢、黄振华、
赵家焯、萧文铎、朱有为、蒋 固
四川省 53
李天民、李琢仁、黄 鳌、赵惠谟、梅恕曾、尹静夫、魏廷鹤、黄应干、唐昭明、李公权、曾扩情、
林云根、沈重宇、但懋辛、黄肃芳、徐中齐、余富庠、刘航琛、解维哲、夏仲寔、李永懋、施槐青、
顾鹤皋、彭勋武、杨公达、刘明扬、高新亚、王兆荣、谢星曲、冯家邦、冯均琏、石体元、曾宝森、
皮德中、任和平、李亚东、李朝信、吴 干、费有浚、赵巨旭、刘士笃、杜均衡、朱启明、王子野、
李显威、谢百城、彭善承、蹇幼樵、黄稚荃、赵懋华、邓季惺、王纯碧、皮以书、杜履谦、刘文质、
许大川、喻孝权
西康省 5
刘润之、胡恭先、杨仲华、谭其蓁、伍 璘
河北省 31
张宝树、吴延环、李培基、张清源、李东园、张兴周、王南复、于纪梦、崔敬伯、张之江、王鸿韶、
李 荷、侯绍文、卢郁文、张翰书、秦荣甲、王启江、张希之、吉佑民、张光涛、马焕文、陈纪滢、
王秉钧、韩振声、王耀漳、段永庆、崔书琴、曲直生、马润民、王冬珍、崔璞珍、王述先、王化民
山东省 40
宋宪亭、赵公鲁、孟云桥、卢逮曾、史亦江、刘效义、赵华叔、李郁廷、张汇文、阎实甫、刘阶平、
范予遂、蔡自声、王仲裕、毕圃仙、刘振东、葛 覃、初香山、林鸣九、刘志平、牟尚斋、韩方正、
潘维芳、杜光埙、张静愚、傅斯年、陈名豫、李汉鸣、于心澄、孔令灿、龚舜衡、李文斋、臧元骏、
李汉三、张里元、宋梅村、王隽英、杨宝琳、吕云章、陈久敬、贾和甫、延国符、崔唯吾、熊梦宾、
田谊民
山西省 16
王竹咸、杨思诚、武和轩、孙慧西、武誓彭、赵仲容、刘 杰、张子扬、邓励豪、张志智、席尚谦、
邓鸿业、乔鹏书、严廷飏、解子清、刘慕真、马木斋、马济霖、朱 点、傅晋媛
河南省 36
胡长怡、郑震宇、段剑岷、周树声、史宗周、张金鉴、杨一峰、杜希夷、王三祝、赵振洲、王升庭、
宋垣忠、朱纪章、张雨生、萧 洒、刘景健、田镇南、简贯三、李雅仙、郑若谷、刘 暨、易伯坚、
周 南、姚廷芳、李 定、杨保东、罗梦册、王汝泮、郭安宇、马乘风、王广庆、刘锡五、张纯明、
张广仁、傅 岩、胡曼奇、李宏基、张鸿烈、张其彭、丁汉三
陕西省 13
周伯敏、郭景唐、潘廉方、郑自毅、陈顾远、张廷赞、刘楚材、于振瀛、刘次枫、黄 统、冉寅谷、
营尔斌、吴云芳、张廷镛、魏惜言、杨迺儒、杨觉天
甘肃省 8
王董正、苏振甲、段 焯、朱贯三、李世军、杨集瀛、刘友琛、魏佩兰
青海省 5
赵 佩、高文远、冶存礼、谢刚杰、丑辉瑛、韩树淼
福建省 14
刘 通、林炳康、郭公木、何 遂、谢澄宇、李 钰、黄哲真、连 谋、吴春晴、叶道渊、赖 琏、
张 贞、丘汉平、刘我英、林可玑
台湾省 8
刘明朝、罗万伡、黄国书、蔡焙火、郭天乙、谢 娥、林 慎、郑品聪 何景寮
广东省 33
吴铁城、郑彦棻、黄元彬、高廷梓、王光海、张超良、黄麟书、任国荣、陈茹玄、潘衍兴、陈绍贤、
方少云、林作民、杨德昭、马耐园、郑汉川、刘 平、何春帆、邓青阳、陈 衡、司徙德、梁寒操、
邓澂涛、邓世增、陆宗骐、谭惠泉、黄玉明、郑 丰、韩汉藩、王 俊、陈逸云、李曼瑰、黄佩兰、
李雨田、伍藻池、刘崇龄、陈祖贻、陈 素、沈之敬、卢崇善、梁朝威、张希哲、何 适、陈翰华
广西省 16
张岳灵、韦永成、张任民、李任仁、翟念劬、黄绍竑、陈锡珖、林 虎、陈克文、程思远、苏希洵、
雷 殷、黄启汉、曾 彦、楼亦文、苏汝洤(无)、廖竞存、满击云、马晓军、陈寿民
云南省 14
安恩溥、裴存藩、杨天理、段克武、窦子进、杨适生、杨家麟、陶 镕、孙秉权、李培天、李希泌、
马崇六、蒋公亮、罗 衡、廖行超、赵 澍、沈 沅
贵州省 12
谷正鼎、宋述樵、吴道安、商文立、李仲公、刘健群、张道藩、吴剑平、黄宇人、尹述贤、李居平、
陈明仙
辽宁省 13
刘圣斌、罗大愚、石九龄、王化一、孟广厚、齐世英、王德溥、莫寒竹、费希平、董正之、李继武、
刘郁中、周慕文
安东省 5
刘不同、关大成、刘博昆、包一民、董 微(青)
辽北省 5
刘赞周、洪 声、梁肃戎、高语和、富静岩
吉林省 9
李锡恩、张潜华、阎孟华、霍战一、韩玉符、程 烈、蓝文征、田雨时、李芗蘅
松江省 6
刘兆勋、齐 廉、李 峰、董其政、王寒生、倪玉洁、赵祖贻
合江省 5
师连舫、李田林、刘明侯、郎冰侠、解文超
黑龙江省 5
樊德润、杜荀若、王汉倬、郭德权、纪清漪
嫩江省 5
吴越潮、杨致焕、刘全忠、王兆民、黄节文
兴安省 5
赵宪文、卢宗濂、房殿华、王孝华、李毓华
热河省 8
王维新、赵自齐、成蓬一、张大田、赵炳琪、李郁才、李慧民、王者宾、刘仲平
察哈尔省 5
童冠贤、张季春、贾维矩、吕 复、李秀芬
绥远省 5
赵允义、祁志厚、辛崇业、刘 汉、莫淡云
宁夏省 5
马书城、白建民、程福刚、张明经、强 斌
新疆省 5
广 禄、华声慕、阿合买提孜牙依、倪华德、爱美娜
南京市 5
胡钝俞、黄 通、刘百闵、秦 杰、刘蘅静
上海市 7
王新衡、郑毓秀、朱文德、颜惠庆、方志超、马树礼、王剑锷、曹 俊、谢仁钊、钱剑秋
北平市 5
吴铸人、李 蒸、成舍我、唐嗣尧、王霭芬、刘秋芳
天津市 5
王任远、郭紫峻、温士源、李曜林、夏景如
青岛市 5
姜黎川、李宗理、胡道远、崔纫秋、战庆辉(无)、 张晓古、吴竹铭
重庆市 5
陈介生、龙文治、胡子昂、王履冰、包华国
大连市 5
穆 超、王洽民、汪渔洋、侯庭督、邢淑孍
哈尔滨市 5
孙桂籍、何正卓、谭学融、徐百川、于汝洲
广州市 5
孙 科、钟天心、伍智梅、许崇清、吴尚鹰、黄仲榆、邹志奋、袁良骅、伍根华
汉口市 5
郎维汉、熊东皋、李荐廷、费 侠、萧觉天、黄焕如
沈阳市 5
刘广瑛、王常裕、胡赓年、金绍贤、项润昆
西安市 5
赵和亭、杨大干、王普涵、李芝亭、陈建晨、冯大轰、赵文艺
蒙古 22
德古来、白莲贞、许占魁、金养浩、白大诚、李永新、薛兴儒、吴云鹏、杨俊生、吉利占泰、席振铎、
巴图毕力格、汪鹏程、荣 照、杭嘉骧、达密林旺楚克、达 瓦、齐木公旺札勒拉卜坦、阿福寿、胡
海滨、乔嘉甫、乌静彬、李 清
西藏地方 8
土丹桑布、绛巴阿汪、丹增当却、计晋美、蔡仁团柱、图丹尼麻、洛桑坚赞、纳旺金巴
藏族 5
华宝藏、土观呼图克图、刘家驹、麻倾翁、杨生华
边疆民族 6
安则法、罗 英、岭光电、索赵士雅、黄云焕、石宏规
侨民 8
潘朝英、陈汝舟、李炳瑞、李继渊、刘志轩、刘如心、冯正忠、王健海 刘伯骥、
周庭和
职业团体 89
邱有珍、李庆麟、吴望伋、乔启明、牛进禄、白如初、赵连芳、杨不平、林竞忠、马润庠、漆中权、
胡德渊、张守约、凌子惟、张鸿学、贾成章、史敏济、孙继绪、许蟠云、姜佐周、谢哲声、王宜声、
陆京士、孙翔风、安辅廷、雷鸣龙、张剑百、沈家杰、黄 俊、陈铁夫、阿不都拉土满、 王大任、
郭中兴、孙履平、彭尔康、袁其炯、王长慧、凌英贞、张平江、朱惠清、骆清华、徐宏玉、姬奠川、
陈芸田、许绍勤、何佐治、潘昌猷、王汉生、傅汝霖、杨管北、刘丕基、李烛尘、滕昆田、郑家俊、
王世宪、缪嘉铭、柴春霖、束云章、石 坚、周鸿经、欧元怀、胡庶华、程其保、程毅志、叶溯中、
傅统先、郭登敖、夏开权、雷沛鸿、龚自知、郝耀东、赵石溪、王孝英、拉希达、黄少谷、程沧波、
陈训悆、陈博生、胡健中、端木恺、江一平、方冀达、邹树文、曾养甫、奚玉书、覃 勤、施今墨、
俞松筠、杨崇瑞、冷彭(青)、杨粹、李树滋、孙金柱、田亚丹、何盖民、潘士浩、马俊德、张 云、
萨孟武、黄龙先、任培道、刘树仁、王学超、宋漱石、刘蓬瀛、王梦云
注记说明:(青)-青年党;(无)-无党籍
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燕友易)
1948年,中国首次直接选举
1948年的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举行的实质性国会议员(亦称代议士)选
举。当时政权仍及于全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60名立法
委员。以当时中华民国名义上控制的中国4亿7000万人口来计算,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中国国
会议员的立法委员。该次国会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实际上,
1948年中国立法委员选举不但是该国有史以来的首度全国性民意代表的民主选举,后来也因种种因
素,成为迄今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国全国性的民代普选。(立法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与国
民大会共同相当于其他民主国家中的国会。)
举行时间
1947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三千多名制宪代表(即国民大会代表)所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开始
施行,依照宪法,立法院立法委员必须由人民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因此,中华民国于隔年的1948
年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由于幅员广阔,该选举各省并不完全相同,约略是在1948
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间举行。
选举方式
在当选名额方面,1948年立法委员采区域,职业,以及自治民族三种方式。其中区域立委占绝
大部份。其中,各省与直辖市选出者,该地区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选出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
每满一百万人增选一人,比较特殊的是,当选人有其妇女保障名额设计,除此,称为自治民族区的蒙
古与西藏也共选出6位。另外还有工业团体,教育团体,劳工团体,华侨团体,也都是由具有相关资
格的选民直接选出其立法委员。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3亿7000万的中国,共预计要在此选举中,
共选出773名立法委员。
波折
此次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拒绝参与,而仅有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及无所
属特定党籍或小党参与。在选举方式方面,经过公民登记的年满廿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以单选、无记
名、秘密的方式参与投票。其中除了少数的职业团体人士与自治民族之外,全国皆于设籍住所附近的
选务所参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录率来换算,该选举据估计至少有1亿5000万人参与。另外,
因为有两处直辖市于中国共产党实际统治下,无法进行投票。因此名额原定773名的立法委员,最后
选出了760名。
后续
1948年1月选出的第一届立法委员于5月齐聚南京,共有643名,未报到者包含部分转任官职,
侨选与职业团体。5月8日立法委员集会于南京国民大会堂,并选出孙科与陈立夫为正、副院长,至
5月18日立法院第1届第1会期第1次会议正式开议。其时,并分设21个常设委员会开始运作。
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的中华民国政府迁徙台湾,760名立法委员当中,仅有380余名随之前往台
湾。该380余名立法委员的任期,原应于1951年 5月届满,但是国民党政府为了政权合法性,以司
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第31号解释,让其380余名立委继续行使职权。直到1991年年底才结束任期,
期间长达43年。
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和稍前举行的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建国以来
首次举行的实质性国会议员直接选举。
当时政权仍及于全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中华民国政府,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60名立法委员。
以当时中华民国全国的4.61亿人口来计算,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国会议员的立法委员。
该次选举和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当时的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
国家。
背景
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达成全中国名义上的统一后,即公布施行《训政纲领》,并成立立
法院。但其时的立法委员并未直接选举,而是由国民政府指派,任期两年。名额则由初期的49名增
加到抗日战争前的194名。而1934年遴选出来的194名立法委员任期则因二战原因,延至二战后的
1947年。
1947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同年12月25日开始施行。1947年4月,依据政治协
商会议决议,国民政府改组容纳各政党(青年党,民社党)参加。1948年初,依据宪法第64条,举
办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因为幅员广阔,各省选举日期并不完全相同,其起迄日期为1月21
日至1月23日。
因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发生的纷扰(即党内人员不经政党推荐,自行征集选民联署推荐参
选),国民党中央加强了对党内代表提名的审查,国民政府规定:
国民政府就立法委员候选人提名办法之规定
1. 各级选举所委员,各政党均有人员参加,关于签署提名立委候选人有无党籍,应由各级选所抄
录名单,先送各党各省级党务机关审查,取具正式公文附卷。
2. 如确系政党党员,未经政党提名而自由参选时,应受政党提名补充规定之限制,不予公告。
3. 如受政党提名补充规定限制之立委签署候选人,虽经公告,亦应予以撤销。
经此规定,仅无党派人士才可以三千选民联署提名的方式推荐候选人,政党代表必须遵守各个政
党之纪律,由该政党提名候选人。
选务
依照《中华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立法委员依下述规定选出:
1. 各省、各直辖市选出者,其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每满一百万人增
选一人
2. 蒙古各盟旗选出者
3. 西藏选出者
4. 各民族在边疆地区选出者
5. 侨居国外之国民选出者
6. 职业团体选出者
其中妇女在各省、各直辖市选区,有保障名额之设计。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4.61亿人口的
中国,在此选举中应选出773名立法委员。其名额分配如下:
1. 各省、各直辖市选出者:622名
2. 蒙古各盟旗选出者:22名
3. 西藏选出者:15名
4. 各民族在边疆地区选出者:6名
5. 侨居国外之国民选出者:19名
6. 职业团体选出者:89名
候选人之产生:立法委员选举罢免法第十二条规定,有被选举权而欲为候选人时,经三千名以上
选举人之签署,或由政党提名,得登记为候选人,公开竞选。非登记者,不得当选。侨民及职业团体
由规定数目之若干选民签署提名方可参选。由于当时宪政伊始,反对党势力过小,绝大部分候选人实
际由国民党提名产生。
民国政府中民选产生之公职人员
名称 机构性质 宪法规定 增修条文规定
总统 国家元首 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 自由地区人民直接选举
国大代表 政权机关 全体国民直接选举 冻结国民大会改由自由地区人民
直接行使政权
立法委员 立法机关 全体国民直接选举 自由地区人民直接选举
监察委员 监察机关 省议会间接选举 总统任命,立法院同意
选举过程
作为行宪交接程序,在民选政府成立前,依照《训政结束程序法》由国民政府组织第一届国会选
举。按照《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选举条例》,1947年6月25日,国民政府在中央设立选举
总事务所,各地设立省市县选举事务所。1948年1月21日至1月23日,全国47省、市及蒙古18
盟旗、西藏区和国内各职业、妇女团体各地,以及海外侨胞聚居区,约有近2亿选民,投票选举了立
法委员。由于国共内战,在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内无法进行民选,国民政府通过了补充条例,规定由
临近地区人民选举绥靖区内代表。
此次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拒绝参与,而仅有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及无所属
特定党籍或小党参与。在选举方式方面,经过公民登记的年满廿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单选、无记名、
秘密”的方式参与投票。其中除了少数的职业团体人士与自治民族之外,全国皆于设籍住所附近的选
务所参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录率来换算,该选举据估计至少有1亿5000万人参与。尽管参
选率较低,此届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选举仍是迄今为止大中华地区唯一的一次直接民选。
另外,西藏地区少选出1名,海外侨民少选出11名,职业团体少选出1名,因此名额原定773
名的立法委员,最后选出了760名。
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目睹国大代表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说:“以美国人眼光看中国大选,
难免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此事之教育价值,实无法估计。中国经此一开端,即正式步入民主大道,
对于国家之民主建设,必当发生至佳之影响。”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
蒋中正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月十日
今天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国庆纪念日,中华民国宪法已于本年元旦公布,国民大会代表和立、监
两院委员的选举,将于本年年内完成,而宪法即将全部实施。我们在此训政结束,宪政发轫的时期,
来纪念中华民国的生辰,更感觉其意义的重大了。
在过去一年间,国民政府召开了国民大会,颁布了宪法,集合各党派、无党派领袖人士参加政府,
共负建国的责任。在今后一年间,更将迎接宪政政府的诞生,完成建国大纲的程序,以实现还政于民
的夙愿。我们际此政治演进的关头。必须憬悟民国成立以来历史的教训,在这三十六年间,全国仁人、
志士、爱国民众,相率集中于三民主义旗帜之下,为完成建国实行民主而奋斗;但在事实上,先有袁
世凯玩弄约法而毁弃约法,继而封建军阀托名自治,割据自雄;最后则共党匪徒假借民主,而破坏民
主。一部民国宪政史,乃是建国护法与叛国毁法两个力量艰苦斗争的纪录。到了今日,民主宪政接近
了最后成功,而共匪颠覆国本,毁法乱纪的阴谋暴行,也达到了最凶狠最残忍的阶段。我们不能听任
民主宪政功败垂成,我们必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幸福,更须巩固领土主权,以完整的国家付托
于即将成立的宪政政府,才算是尽了革命建国的责任。
自从国军克复延安以后,共党匪徒已完全暴露其流寇的本来面目,他一方面调集冀晋边区的部队
分途流窜,一方面订定地下工作纲领,指挥他潜伏各地的匪党与外围份子,企图在国军后方煽动各种
风潮,开辟其所谓“第二战场”。但是他主要目标,仍在固守胶东,以维持关内外匪军的交通线,所
以他渡黄河南下的流寇,最初目的在于分散国军的力量,以策应他东北的攻击,解救他胶东的危急;
到了国军扫荡胶东,收复烟台,共匪既定的战略是全盘失败了,关内外匪军的联络是完全切断了,于
是他在关外发动其所谓“第六次攻势”,企图彻底破坏我东北领土主权;他在关内则是企图在桐柏山
区与大别山区建立其苟延残喘的根据地,更妄冀威胁我长江中部的安全,并阻挠邻近各区的普选。我
在此必须指出,共匪在东北的蠢动,无论如何猛烈,终必循?第五次攻势的先例,遭受彻底的惩创。
至于关内匪军已陷于孤立的境地,国军对流亡于黄河以南的股匪,必能严密追剿,予以包围和消灭,
绝不使其阴谋得逞。然而我们必须警觉在胶东共匪失败之后,这一个短期间内,只要各地国军和各级
政府有一点疏忽的处所,他们必乘机蠢动,在乡村则随时可有暴动,在城市则随处可有风潮;这一类
倒行逆施的举动,其目的就在于破坏社会的安定,惟有民众与政府通力合作,持之以定力,贯之以信
心,不摇不夺,击破奸谋;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方面作密切配合的努力,才能消灭这个背叛
国家、破坏宪法、扰害民生的匪徒,完成戡乱建国的使命。
当选名单
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
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于1948年1月21日至23日选出,应选773席实选760席,实际报到
643席。原定任期至1951年5月,由于两岸情势关系,随国民政府迁台者一直没有进行改选,许多
委员一直当到过世,未过世者则一直担任至1991年底方才全面退休。
名单
包括直接选举当选名单及递补
选区 名额 国民党 其他 递补名单
江苏省 38
林 栋、周厚钧、陈光甫、周绍成、于锡来、许闻天、张道行、薛明剑、宗伯宣、张九如、王艮仲、
吴绍澍、严欣淇、仲肇湘、狄 膺、李云良、葛克信、储家昌、封中平、谢承炳、韩 同、周杰人、
朱 华、陈康和、陈海澄、相菊潭、汪宝瑄、牛践初、徐 铨、庞寿峰、曹寅甫、刘云昭、王子兰、
苗启平、邵镜人、王德箴、张维桢、庄 静、陈桂清、陈 洪、李焕之、徐汉豪、彭利人、乔一凡、
朱延丰、赵淑嘉
浙江省 23
陈立夫、罗霞天、葛敬恩、杨 云、刘湘女、金呜盛、陈 成、周兆棠、毛翼虎、岳树犹、李祖谦、
萧 铮、许绍棣、陈苍正、倪文亚、洪瑞钊、郑文礼、楼桐孙、姜卿云、陈正修、胡维藩、刘谱人、
钱 英、沈友梅、林树艺、姜绍谟、刘子鹏(青)
安徽省 25
刘 真、陈紫枫、张庆桢、陆福廷、李膺生、程元斟、黄梦飞、刘启瑞、端木杰、范苑声、汪新民、
佘凌云、朱子帆、徐君佩、汪少伦、王培仁、范春阳、邵 华、李荫五、王丹岑、徐中岳、马景常、
夏馥棠、丁澄芳、仝道云、魏寿永、夏涛声、朱世龙、汪秀瑞
江西省 22
詹纯鉴、程天放、梅汝璈、王泽民、黄 强、张一清、陈际唐、文 群、甘家馨、彭醇士、刘 实、
彭镇寰、幸华鉄、何人豪、王又庸、谢建华、周雍能、涂公遂、罗运炎、姜伯彰、程 琇、程孝福
曾华英
湖北省 28
刘先云、邓翔宇、钱云阶、金绍先、徐源泉、夏斗寅、刘文岛、孔 庚、胡秋原、黄建中、晏勋甫、
王孟邻、杨玉清、汤汝梅、余 拯、陶尧阶、钱纳水、秦祖培、杨一如、王开化、习文德、崔学礼、
罗贡华、饶凤璜、张文和、田 鹏、叶叶琴、周 敏、万 灿、艾 时、陶希圣、钟朴生、胡 淳
湖南省 33
宋宜山、柳克述、朱如松、韩中石、余文杰、鲁荡平、汤如炎、白 瑜、戴修骏、贺醒汉、杨幼炯、
毛 飞、王力航、梁 栋、李毓尧、邓公玄、廖维藩、邓飞黄、周 斓、骆启莲、蒋肇周、萧赞育、
莫萱元、傅树苍、周天贤、萧逄蔚、伍家宥、许孝炎、邱昌渭、谌小岑、谭愓吾、唐国桢、黄振华、
赵家焯、萧文铎、朱有为、蒋 固
四川省 53
李天民、李琢仁、黄 鳌、赵惠谟、梅恕曾、尹静夫、魏廷鹤、黄应干、唐昭明、李公权、曾扩情、
林云根、沈重宇、但懋辛、黄肃芳、徐中齐、余富庠、刘航琛、解维哲、夏仲寔、李永懋、施槐青、
顾鹤皋、彭勋武、杨公达、刘明扬、高新亚、王兆荣、谢星曲、冯家邦、冯均琏、石体元、曾宝森、
皮德中、任和平、李亚东、李朝信、吴 干、费有浚、赵巨旭、刘士笃、杜均衡、朱启明、王子野、
李显威、谢百城、彭善承、蹇幼樵、黄稚荃、赵懋华、邓季惺、王纯碧、皮以书、杜履谦、刘文质、
许大川、喻孝权
西康省 5
刘润之、胡恭先、杨仲华、谭其蓁、伍 璘
河北省 31
张宝树、吴延环、李培基、张清源、李东园、张兴周、王南复、于纪梦、崔敬伯、张之江、王鸿韶、
李 荷、侯绍文、卢郁文、张翰书、秦荣甲、王启江、张希之、吉佑民、张光涛、马焕文、陈纪滢、
王秉钧、韩振声、王耀漳、段永庆、崔书琴、曲直生、马润民、王冬珍、崔璞珍、王述先、王化民
山东省 40
宋宪亭、赵公鲁、孟云桥、卢逮曾、史亦江、刘效义、赵华叔、李郁廷、张汇文、阎实甫、刘阶平、
范予遂、蔡自声、王仲裕、毕圃仙、刘振东、葛 覃、初香山、林鸣九、刘志平、牟尚斋、韩方正、
潘维芳、杜光埙、张静愚、傅斯年、陈名豫、李汉鸣、于心澄、孔令灿、龚舜衡、李文斋、臧元骏、
李汉三、张里元、宋梅村、王隽英、杨宝琳、吕云章、陈久敬、贾和甫、延国符、崔唯吾、熊梦宾、
田谊民
山西省 16
王竹咸、杨思诚、武和轩、孙慧西、武誓彭、赵仲容、刘 杰、张子扬、邓励豪、张志智、席尚谦、
邓鸿业、乔鹏书、严廷飏、解子清、刘慕真、马木斋、马济霖、朱 点、傅晋媛
河南省 36
胡长怡、郑震宇、段剑岷、周树声、史宗周、张金鉴、杨一峰、杜希夷、王三祝、赵振洲、王升庭、
宋垣忠、朱纪章、张雨生、萧 洒、刘景健、田镇南、简贯三、李雅仙、郑若谷、刘 暨、易伯坚、
周 南、姚廷芳、李 定、杨保东、罗梦册、王汝泮、郭安宇、马乘风、王广庆、刘锡五、张纯明、
张广仁、傅 岩、胡曼奇、李宏基、张鸿烈、张其彭、丁汉三
陕西省 13
周伯敏、郭景唐、潘廉方、郑自毅、陈顾远、张廷赞、刘楚材、于振瀛、刘次枫、黄 统、冉寅谷、
营尔斌、吴云芳、张廷镛、魏惜言、杨迺儒、杨觉天
甘肃省 8
王董正、苏振甲、段 焯、朱贯三、李世军、杨集瀛、刘友琛、魏佩兰
青海省 5
赵 佩、高文远、冶存礼、谢刚杰、丑辉瑛、韩树淼
福建省 14
刘 通、林炳康、郭公木、何 遂、谢澄宇、李 钰、黄哲真、连 谋、吴春晴、叶道渊、赖 琏、
张 贞、丘汉平、刘我英、林可玑
台湾省 8
刘明朝、罗万伡、黄国书、蔡焙火、郭天乙、谢 娥、林 慎、郑品聪 何景寮
广东省 33
吴铁城、郑彦棻、黄元彬、高廷梓、王光海、张超良、黄麟书、任国荣、陈茹玄、潘衍兴、陈绍贤、
方少云、林作民、杨德昭、马耐园、郑汉川、刘 平、何春帆、邓青阳、陈 衡、司徙德、梁寒操、
邓澂涛、邓世增、陆宗骐、谭惠泉、黄玉明、郑 丰、韩汉藩、王 俊、陈逸云、李曼瑰、黄佩兰、
李雨田、伍藻池、刘崇龄、陈祖贻、陈 素、沈之敬、卢崇善、梁朝威、张希哲、何 适、陈翰华
广西省 16
张岳灵、韦永成、张任民、李任仁、翟念劬、黄绍竑、陈锡珖、林 虎、陈克文、程思远、苏希洵、
雷 殷、黄启汉、曾 彦、楼亦文、苏汝洤(无)、廖竞存、满击云、马晓军、陈寿民
云南省 14
安恩溥、裴存藩、杨天理、段克武、窦子进、杨适生、杨家麟、陶 镕、孙秉权、李培天、李希泌、
马崇六、蒋公亮、罗 衡、廖行超、赵 澍、沈 沅
贵州省 12
谷正鼎、宋述樵、吴道安、商文立、李仲公、刘健群、张道藩、吴剑平、黄宇人、尹述贤、李居平、
陈明仙
辽宁省 13
刘圣斌、罗大愚、石九龄、王化一、孟广厚、齐世英、王德溥、莫寒竹、费希平、董正之、李继武、
刘郁中、周慕文
安东省 5
刘不同、关大成、刘博昆、包一民、董 微(青)
辽北省 5
刘赞周、洪 声、梁肃戎、高语和、富静岩
吉林省 9
李锡恩、张潜华、阎孟华、霍战一、韩玉符、程 烈、蓝文征、田雨时、李芗蘅
松江省 6
刘兆勋、齐 廉、李 峰、董其政、王寒生、倪玉洁、赵祖贻
合江省 5
师连舫、李田林、刘明侯、郎冰侠、解文超
黑龙江省 5
樊德润、杜荀若、王汉倬、郭德权、纪清漪
嫩江省 5
吴越潮、杨致焕、刘全忠、王兆民、黄节文
兴安省 5
赵宪文、卢宗濂、房殿华、王孝华、李毓华
热河省 8
王维新、赵自齐、成蓬一、张大田、赵炳琪、李郁才、李慧民、王者宾、刘仲平
察哈尔省 5
童冠贤、张季春、贾维矩、吕 复、李秀芬
绥远省 5
赵允义、祁志厚、辛崇业、刘 汉、莫淡云
宁夏省 5
马书城、白建民、程福刚、张明经、强 斌
新疆省 5
广 禄、华声慕、阿合买提孜牙依、倪华德、爱美娜
南京市 5
胡钝俞、黄 通、刘百闵、秦 杰、刘蘅静
上海市 7
王新衡、郑毓秀、朱文德、颜惠庆、方志超、马树礼、王剑锷、曹 俊、谢仁钊、钱剑秋
北平市 5
吴铸人、李 蒸、成舍我、唐嗣尧、王霭芬、刘秋芳
天津市 5
王任远、郭紫峻、温士源、李曜林、夏景如
青岛市 5
姜黎川、李宗理、胡道远、崔纫秋、战庆辉(无)、 张晓古、吴竹铭
重庆市 5
陈介生、龙文治、胡子昂、王履冰、包华国
大连市 5
穆 超、王洽民、汪渔洋、侯庭督、邢淑孍
哈尔滨市 5
孙桂籍、何正卓、谭学融、徐百川、于汝洲
广州市 5
孙 科、钟天心、伍智梅、许崇清、吴尚鹰、黄仲榆、邹志奋、袁良骅、伍根华
汉口市 5
郎维汉、熊东皋、李荐廷、费 侠、萧觉天、黄焕如
沈阳市 5
刘广瑛、王常裕、胡赓年、金绍贤、项润昆
西安市 5
赵和亭、杨大干、王普涵、李芝亭、陈建晨、冯大轰、赵文艺
蒙古 22
德古来、白莲贞、许占魁、金养浩、白大诚、李永新、薛兴儒、吴云鹏、杨俊生、吉利占泰、席振铎、
巴图毕力格、汪鹏程、荣 照、杭嘉骧、达密林旺楚克、达 瓦、齐木公旺札勒拉卜坦、阿福寿、胡
海滨、乔嘉甫、乌静彬、李 清
西藏地方 8
土丹桑布、绛巴阿汪、丹增当却、计晋美、蔡仁团柱、图丹尼麻、洛桑坚赞、纳旺金巴
藏族 5
华宝藏、土观呼图克图、刘家驹、麻倾翁、杨生华
边疆民族 6
安则法、罗 英、岭光电、索赵士雅、黄云焕、石宏规
侨民 8
潘朝英、陈汝舟、李炳瑞、李继渊、刘志轩、刘如心、冯正忠、王健海 刘伯骥、
周庭和
职业团体 89
邱有珍、李庆麟、吴望伋、乔启明、牛进禄、白如初、赵连芳、杨不平、林竞忠、马润庠、漆中权、
胡德渊、张守约、凌子惟、张鸿学、贾成章、史敏济、孙继绪、许蟠云、姜佐周、谢哲声、王宜声、
陆京士、孙翔风、安辅廷、雷鸣龙、张剑百、沈家杰、黄 俊、陈铁夫、阿不都拉土满、 王大任、
郭中兴、孙履平、彭尔康、袁其炯、王长慧、凌英贞、张平江、朱惠清、骆清华、徐宏玉、姬奠川、
陈芸田、许绍勤、何佐治、潘昌猷、王汉生、傅汝霖、杨管北、刘丕基、李烛尘、滕昆田、郑家俊、
王世宪、缪嘉铭、柴春霖、束云章、石 坚、周鸿经、欧元怀、胡庶华、程其保、程毅志、叶溯中、
傅统先、郭登敖、夏开权、雷沛鸿、龚自知、郝耀东、赵石溪、王孝英、拉希达、黄少谷、程沧波、
陈训悆、陈博生、胡健中、端木恺、江一平、方冀达、邹树文、曾养甫、奚玉书、覃 勤、施今墨、
俞松筠、杨崇瑞、冷彭(青)、杨粹、李树滋、孙金柱、田亚丹、何盖民、潘士浩、马俊德、张 云、
萨孟武、黄龙先、任培道、刘树仁、王学超、宋漱石、刘蓬瀛、王梦云
注记说明:(青)-青年党;(无)-无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