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发(作者:进懋)
第1期(总第397期)
调查研究
53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1-0053-03
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对策
瞿祖双
(陇川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摘要
陇川678700)
甘蔗是陇川县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拥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县内也具备甘蔗初加工的工业条件,近年来,陇川县甘
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
S225.5+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1673-887X.2023.01.018
蔗收获机械化率逐年递增,文章介绍了全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SugarcaneHarvestingMechanization
inLongchuanCounty
QuZushuang
(Longchuan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TechnologyExtensionCenter,Longchuan678700,Yunnan,China)
Abstract:Sugarcaneisthemostplantedcrop,uanCountyalsohasthein‐
ntyears,themechanizationrateofsugarcaneharvestinLongchuanCountyhasin‐
perintroducedand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ofsugarcaneharvestmechanizationinthewholecoun‐
ty,andputforwardthesolutionsandways.
Keywords:sugarcane,harvestingmechanization,countermeasure
陇川县位于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与缅甸毗邻,全县国土面积1931km
2
(其中山区面积占77.5%),森林覆盖率61.3%。甘蔗是重要
的制糖作物,甘蔗产业在陇川拥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是陇
川县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陇川县被列为“国家糖料基
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甘蔗主产区的生产大县,辖区
内拥有英茂集团景罕糖厂、陇川糖厂2家制糖企业,日榨产能
15000t。全县甘蔗种植涉及9个乡镇和1个陇川农场,59个
村委会、692个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县村委会数量的86.7%、占
全县村小组数量的90%;蔗户2.32×10
4
户,占全县农户总数
的60.5%;蔗农10.9×10
4
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7.3%。
2020年的4.8%、2021年的31.4%。
2
2.1
陇川县发展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
解决收获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几年来,陇川县青壮人员外出打工多,导致劳动力短
缺,甘蔗砍运季节基本依靠缅籍人员入境开展砍运工作。现
有劳动力难以满足砍蔗、种蔗用工的需求,砍蔗出现用工荒。
而采用机械化收获,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避免
了每年近1×10
8
元的砍蔗费用外流。
2.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比较效益
2020年,全县人工甘蔗砍收费用为80元/t,2021年急速
上涨为120元/t。仅机械化甘蔗收获一项,每0.067hm
2
就能
为农户节省成本200余元。开展甘蔗机械化收获通过节省支
出增加了蔗农收入,提高了甘蔗比较效益,增强了蔗农种植
的积极性,稳定了甘蔗产业种植面积。
1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
2019年—2020年榨季,陇川县甘蔗机械收获9.66×10
4
t,
机收率4.8%。2020年—2021年榨季,全县甘蔗收榨面积
2.4×10
4
hm
2
,农业总产量190.03×10
4
t,工业入榨量177.43
×10t,工农业总产值21.28×10元,机械化联合收获甘蔗
55.8×10
4
t,机收率31.4%,较上榨季提高26.6%。2021年,全
县拥有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122台,其中:中联AC60(57
台)、柳工S718(21台)、沃德鸿龙4GQ-1(18台)、辰汉4GQ-
130(10台)、辰汉4GQ-180(8台)、迪尔CH330(4台)、凯斯
A4000(4台)。近5年来,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占比逐年提
高,分别为2017年的0.8%、2018年的2.1%、2019年的3.3%、
48
3
3.1
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
土地经营分散,种植不规范,宜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陇川县蔗农多数是单家独户分散的生产模式;还
有很多蔗地生产地块面积过小,机耕道路、排灌沟渠不配套
或配套不合理,宜机化程度与机械化高效生产存在较大差
距;在甘蔗的种植环节,没有按机收标准要求进行农机、农艺
的深度融合,如:沟行距过窄、地头转运点设置和田块开沟方
向布局不合理;部分高培土影响机械操控稳定问题。
3.2甘蔗的砍运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与机械化高效生产要求
根据陇川实际,近2个榨季是机械化甘蔗收获作业的高
速发展期,辖区糖厂长期以来以人力砍运形成了固定的砍运
存在差距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机械化。
2022-12-09
瞿祖双(1982-),女,云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4
调查研究
瞿祖双: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对策
管理模式,加之机收甘蔗要求在收获后16h内就要进厂入
榨,受地块、产量等因素影响,机收甘蔗每日入榨量波动较
大,导致与糖厂的制糖生产衔接不够,制约了机械化收获生
产效率的发挥和效益的实现,同时也对甘蔗的砍运管理系统
提出了新的挑战。
3.3机械全地域适应性差
陇川县还有大量蔗地分布在山地、坡地,但当前全县拥
有及推广运用的甘蔗收获机械多为大中型机具,对田块环
境、道路通行条件要求较高,适应山地、坡地生产的成熟生产
机具装备、生产技术措施满足不了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成为
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短板之一。
3.4收获机械价格高
甘蔗联合收获机等大中型机具价格高昂,农户投资大、
风险高、相对投资效益较低、回收慢,制约了甘蔗机械化生产
节本增效的进一步实现。
3.5机收损失较大
机手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切稍方向、底刀深浅控制不协
调,部分易损件维修更换不及时,导致机收甘蔗带泥带根
含杂较多;装运过程泼撒情况突出,收割和转运环节造损
失较大。
3.6机收甘蔗含杂率较高
2020年—2021年秋季,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德宏州甘科
所、德宏英茂集团景罕糖厂相关人员,对蔗区所有机型,按品
种、地块分类,深入实地进行了含杂量实测,共采集样品36
个,统计结果平均含杂率5.85%,最低含杂量4.12%,最高含
杂率13.54%,在厂内对机收甘蔗随机抽查检测,含杂率均在
5%~12%。而现行糖厂针对机收甘蔗执行固定扣杂标准(统
一按5%),一定程度影响了机收甘蔗质量的管理,同时增加
了生产加工环节的处理难度,对设备运行产生了极大影响。
3.7机械收获破损率较高
由于使用机械收获甘蔗,收获车辆对蔗田进行多次碾
压,同时,在操作甘蔗收获机械时,容易伤到甘蔗根,影响来
年出苗,影响产量。
小的问题,通过规模生产的实施及专业户、专业村等专业
化生产的建立,凭借规模聚集效应进一步发展本地区甘蔗
产业。
4.2普及与推广适应性强的收获机具
在适合山区、坡地开展机械化收获的机型尚未确定之
前,主要在地势平整、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坝区加大甘蔗砍
收机械的推广,其中:宿根甘蔗推广“凯斯A4000、洛阳辰汉
4GQ130”等收获机械,能够减少碾压,延长宿根年限;田块较
小、窄行距的蔗田推广“约翰迪尔330”型号,能够充分发挥该
机型机动性高、转弯灵活的特点,尤其可选装外部辊和侧刀
有效处理倒伏甘蔗。
4.3提升农机化作业服务水平
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经营良好、规模较大、服务
全面、效益较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
水平、质量和效益,带动全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健康、快速发
展。陇川县政府需要关注农技推广人员知识及技能培训,组
建一批综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推广、管理、鉴定人才队
伍。同时,积极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农机
大户及农机合作社等。此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参与
农村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创办领办,组建爱农村、爱农民、懂
农业的农机一线人才队伍,为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提供助力。
4.4扩大规模化生产
鼓励引导农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全程生
产托管,互助性、合作化生产经营,或合理、自愿地流转土地,
培育更多规模更大的生产大户或生产合作组织。一是积极
建设“双高”示范基地,并建设适宜机收甘蔗的耕种管理模式
示范基地;二是加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以不同品
种、不同机具、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土壤改良方法、不同土地
整治方法、不同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技术为对象,展开对比试
验,筛选与陇川县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相适应的农艺与机
具,总结甘蔗机械化收获模式;三是做好“双高”基地地块面
积、种植农艺及机具使用标准的制定;四是做好“双高”基地
配套措施的完善工作,以机械化收获要求为根据积极组建服
务组织并建设机耕道;五是加大丘陵山区机械化试验示范的
开展力度,深入研发与大坡度相适应的机具,通过高性能机
具的推广,促进机具作业效率的提高。
4.5优化升级机械装备
围绕生产需要,解决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难题,优
化升级生产装备,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索全
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生产模式、机械装备;在主产区建立全程
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加强农机农艺措施融合,发挥样板示范
的辐射效应。
4.6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砍运
围绕提质增效,加强和改进甘蔗砍运管理。辖区糖厂要
积极探索砍运管理模式从人工砍运为主到人工、机械收获并
(下转第57页)
4对策及建议
按照陇川县委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甘蔗将作为主要农作
物重点加快发展,生产规模将继续保持在第一位,种植面积
稳定在2×10
4
hm
2
左右,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核心种植规
模力争达到1.33×10
4
hm
2
以上。“十四五”末甘蔗完成机械化
联合收获作业面积10000hm
2
(90×10
4
t)以上,机收率达
50%以上。下一步,随着糖料核心基地及高标准农田等耕地
改造、整治项目的推进,全县蔗地宜机化建设将不断推进,蔗
地宜机化面积不断扩大。
4.1持续改善农田条件
改善生产用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宜机化改造,
扩大生产地块面积,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与机械化生产要求
相适应。为了更好地发展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应从加快土
地流转入手,鼓励专业户参与土地承包过程,缓解土地规模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期(总第397期)
农业技术与装备
4.2.2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调查研究
57
发展乡村旅游;闲环线打造,北边水桥社区一带,要深入挖掘
林下资源优势,发展野生菌产业,扩大人工食用菌种植面积,
培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菌产业;中部以“三五”大河
彼岸,扩大康乃馨、玫瑰为主的鲜切花种植。
4.1.2在培育优势产业上
巩固早蚕豆、板栗、农作物制种等传统产业,将“蔡营早
蚕豆”“曾所板栗”口碑转化提升为品牌。推进与正大种子公
司的深度合作,在逐年扩大玉米制种面积的基础上,将制种
范围逐步向小麦、油菜拓展,形成多品种、大面积的制种规
模。要壮大洋蓟产业,加强与洋蓟生产企业合作,逐年增加
种植面积。要做优人工食用菌产业,加大政府扶贫、政策支
持力度,发展壮大人工食用菌产业。同时探索食用菌废料回
收、二次利用等农用有机肥使用推广模式,带动周边有机绿
色蔬菜、水果种植,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要探索藕田生态
养殖产业,以梅营社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周围发展藕田
生态养殖湿地,改善县城小气候,逐步形成产业业态。
4.1.3在分步组织实施上
要遵从客观规律,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树立战略眼光和
长远思维。一是通过政府引导、组织协调,引进有专业生产
技术、成熟经营理念、稳定销售渠道的种植、养殖企业及专业
大户,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经
营,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及就近务工收益。二是通过大户
经营带动周边群众广泛参与,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一定规
模的产业业态,形成“农户+基地+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4.2
4.2.1
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特色产业引领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龙头企业经营成效好坏及牵引能力大小直接决定着产
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是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建议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的力度,在政策
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在服务上优化、在管理上加强。深入
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奖励机制,
加大农产品开发的力度。
通过中介组织架起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
梁,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要积极支持个人、集体、单位和社
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
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特
色产业中的中介组织作用。
4.2.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一是要抓好“第一车间”的管理工作,切实规范种植大
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的生产习
惯,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动物饲料及食品添加剂等,从源头上
堵住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漏洞。二是切实加大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执法管理的力度,改变目前只监测、不
执法的现状。三是严格农产品及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
产品及食品认证工作,严禁不合格农产品和食品上市经营。
4.2.4发挥引导服务职能,推动特色产业经营的发展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是推进特色产业经营的条件之一。
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公司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采用
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产业化建设,形成政府引
导、社会力量跟进的局面。为特色产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法
制、投资、人文、生态、信息等方面的外部条件。加强各部门
之间的协调,理顺各种关系,为特色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4.3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抓品牌创建
充分发挥龙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加大“三品一标”认
证力度,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要通过网络、电视广告、
展销会、农博会等方式和平台,大力宣传推荐龙泉名特优农
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为农产品进入大超市、
大市场贴上“身份证”和“通行证”,提升区域品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2]
沈婷,李伟.“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的途径研究
[J].中国市场,2019(22):54-55+64.
李劲松.农业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
(14):49-51.
(上接第54页)
制,利用各地电视台、乡镇公告栏、村委会大喇叭广播、流动
宣传册及宣传挂图等宣传平台,帮助农民了解农机价格,避
免出现超额购进农机的情况。
重的及时转变,科学规划砍运进度安排。
4.7统一价格标准,酌情减少收获机械价格
通过深入调查农机产品市场形势,围绕价格走向展开全
面分析,实施甘蔗收获机械指导性定价,从农机购买方面入
手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导。针对不同市、县区域实行最高限
价,要求农机生产销售企业以市场需求、产品及服务质量为
根据,合理确定售价,为农民提供充盈的选择空间。同时,各
地农机主管部门可建立完善甘蔗收获机械政策信息公开机
5结语
甘蔗收获机械化是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能够降低蔗农甘蔗生产成本,增
加蔗农收入,提高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引导甘蔗产业的
良性发展,达到蔗农、企业、政府“三赢”的效果,对全县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及实施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9月29日发(作者:进懋)
第1期(总第397期)
调查研究
53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1-0053-03
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对策
瞿祖双
(陇川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摘要
陇川678700)
甘蔗是陇川县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拥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县内也具备甘蔗初加工的工业条件,近年来,陇川县甘
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
S225.5+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1673-887X.2023.01.018
蔗收获机械化率逐年递增,文章介绍了全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SugarcaneHarvestingMechanization
inLongchuanCounty
QuZushuang
(Longchuan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TechnologyExtensionCenter,Longchuan678700,Yunnan,China)
Abstract:Sugarcaneisthemostplantedcrop,uanCountyalsohasthein‐
ntyears,themechanizationrateofsugarcaneharvestinLongchuanCountyhasin‐
perintroducedand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ofsugarcaneharvestmechanizationinthewholecoun‐
ty,andputforwardthesolutionsandways.
Keywords:sugarcane,harvestingmechanization,countermeasure
陇川县位于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与缅甸毗邻,全县国土面积1931km
2
(其中山区面积占77.5%),森林覆盖率61.3%。甘蔗是重要
的制糖作物,甘蔗产业在陇川拥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是陇
川县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陇川县被列为“国家糖料基
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甘蔗主产区的生产大县,辖区
内拥有英茂集团景罕糖厂、陇川糖厂2家制糖企业,日榨产能
15000t。全县甘蔗种植涉及9个乡镇和1个陇川农场,59个
村委会、692个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县村委会数量的86.7%、占
全县村小组数量的90%;蔗户2.32×10
4
户,占全县农户总数
的60.5%;蔗农10.9×10
4
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7.3%。
2020年的4.8%、2021年的31.4%。
2
2.1
陇川县发展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
解决收获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几年来,陇川县青壮人员外出打工多,导致劳动力短
缺,甘蔗砍运季节基本依靠缅籍人员入境开展砍运工作。现
有劳动力难以满足砍蔗、种蔗用工的需求,砍蔗出现用工荒。
而采用机械化收获,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避免
了每年近1×10
8
元的砍蔗费用外流。
2.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比较效益
2020年,全县人工甘蔗砍收费用为80元/t,2021年急速
上涨为120元/t。仅机械化甘蔗收获一项,每0.067hm
2
就能
为农户节省成本200余元。开展甘蔗机械化收获通过节省支
出增加了蔗农收入,提高了甘蔗比较效益,增强了蔗农种植
的积极性,稳定了甘蔗产业种植面积。
1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
2019年—2020年榨季,陇川县甘蔗机械收获9.66×10
4
t,
机收率4.8%。2020年—2021年榨季,全县甘蔗收榨面积
2.4×10
4
hm
2
,农业总产量190.03×10
4
t,工业入榨量177.43
×10t,工农业总产值21.28×10元,机械化联合收获甘蔗
55.8×10
4
t,机收率31.4%,较上榨季提高26.6%。2021年,全
县拥有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122台,其中:中联AC60(57
台)、柳工S718(21台)、沃德鸿龙4GQ-1(18台)、辰汉4GQ-
130(10台)、辰汉4GQ-180(8台)、迪尔CH330(4台)、凯斯
A4000(4台)。近5年来,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占比逐年提
高,分别为2017年的0.8%、2018年的2.1%、2019年的3.3%、
48
3
3.1
陇川县甘蔗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
土地经营分散,种植不规范,宜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陇川县蔗农多数是单家独户分散的生产模式;还
有很多蔗地生产地块面积过小,机耕道路、排灌沟渠不配套
或配套不合理,宜机化程度与机械化高效生产存在较大差
距;在甘蔗的种植环节,没有按机收标准要求进行农机、农艺
的深度融合,如:沟行距过窄、地头转运点设置和田块开沟方
向布局不合理;部分高培土影响机械操控稳定问题。
3.2甘蔗的砍运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与机械化高效生产要求
根据陇川实际,近2个榨季是机械化甘蔗收获作业的高
速发展期,辖区糖厂长期以来以人力砍运形成了固定的砍运
存在差距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机械化。
2022-12-09
瞿祖双(1982-),女,云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4
调查研究
瞿祖双: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对策
管理模式,加之机收甘蔗要求在收获后16h内就要进厂入
榨,受地块、产量等因素影响,机收甘蔗每日入榨量波动较
大,导致与糖厂的制糖生产衔接不够,制约了机械化收获生
产效率的发挥和效益的实现,同时也对甘蔗的砍运管理系统
提出了新的挑战。
3.3机械全地域适应性差
陇川县还有大量蔗地分布在山地、坡地,但当前全县拥
有及推广运用的甘蔗收获机械多为大中型机具,对田块环
境、道路通行条件要求较高,适应山地、坡地生产的成熟生产
机具装备、生产技术措施满足不了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成为
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短板之一。
3.4收获机械价格高
甘蔗联合收获机等大中型机具价格高昂,农户投资大、
风险高、相对投资效益较低、回收慢,制约了甘蔗机械化生产
节本增效的进一步实现。
3.5机收损失较大
机手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切稍方向、底刀深浅控制不协
调,部分易损件维修更换不及时,导致机收甘蔗带泥带根
含杂较多;装运过程泼撒情况突出,收割和转运环节造损
失较大。
3.6机收甘蔗含杂率较高
2020年—2021年秋季,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德宏州甘科
所、德宏英茂集团景罕糖厂相关人员,对蔗区所有机型,按品
种、地块分类,深入实地进行了含杂量实测,共采集样品36
个,统计结果平均含杂率5.85%,最低含杂量4.12%,最高含
杂率13.54%,在厂内对机收甘蔗随机抽查检测,含杂率均在
5%~12%。而现行糖厂针对机收甘蔗执行固定扣杂标准(统
一按5%),一定程度影响了机收甘蔗质量的管理,同时增加
了生产加工环节的处理难度,对设备运行产生了极大影响。
3.7机械收获破损率较高
由于使用机械收获甘蔗,收获车辆对蔗田进行多次碾
压,同时,在操作甘蔗收获机械时,容易伤到甘蔗根,影响来
年出苗,影响产量。
小的问题,通过规模生产的实施及专业户、专业村等专业
化生产的建立,凭借规模聚集效应进一步发展本地区甘蔗
产业。
4.2普及与推广适应性强的收获机具
在适合山区、坡地开展机械化收获的机型尚未确定之
前,主要在地势平整、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坝区加大甘蔗砍
收机械的推广,其中:宿根甘蔗推广“凯斯A4000、洛阳辰汉
4GQ130”等收获机械,能够减少碾压,延长宿根年限;田块较
小、窄行距的蔗田推广“约翰迪尔330”型号,能够充分发挥该
机型机动性高、转弯灵活的特点,尤其可选装外部辊和侧刀
有效处理倒伏甘蔗。
4.3提升农机化作业服务水平
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经营良好、规模较大、服务
全面、效益较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
水平、质量和效益,带动全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健康、快速发
展。陇川县政府需要关注农技推广人员知识及技能培训,组
建一批综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推广、管理、鉴定人才队
伍。同时,积极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农机
大户及农机合作社等。此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参与
农村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创办领办,组建爱农村、爱农民、懂
农业的农机一线人才队伍,为陇川县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提供助力。
4.4扩大规模化生产
鼓励引导农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全程生
产托管,互助性、合作化生产经营,或合理、自愿地流转土地,
培育更多规模更大的生产大户或生产合作组织。一是积极
建设“双高”示范基地,并建设适宜机收甘蔗的耕种管理模式
示范基地;二是加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以不同品
种、不同机具、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土壤改良方法、不同土地
整治方法、不同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技术为对象,展开对比试
验,筛选与陇川县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相适应的农艺与机
具,总结甘蔗机械化收获模式;三是做好“双高”基地地块面
积、种植农艺及机具使用标准的制定;四是做好“双高”基地
配套措施的完善工作,以机械化收获要求为根据积极组建服
务组织并建设机耕道;五是加大丘陵山区机械化试验示范的
开展力度,深入研发与大坡度相适应的机具,通过高性能机
具的推广,促进机具作业效率的提高。
4.5优化升级机械装备
围绕生产需要,解决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难题,优
化升级生产装备,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索全
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生产模式、机械装备;在主产区建立全程
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加强农机农艺措施融合,发挥样板示范
的辐射效应。
4.6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砍运
围绕提质增效,加强和改进甘蔗砍运管理。辖区糖厂要
积极探索砍运管理模式从人工砍运为主到人工、机械收获并
(下转第57页)
4对策及建议
按照陇川县委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甘蔗将作为主要农作
物重点加快发展,生产规模将继续保持在第一位,种植面积
稳定在2×10
4
hm
2
左右,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核心种植规
模力争达到1.33×10
4
hm
2
以上。“十四五”末甘蔗完成机械化
联合收获作业面积10000hm
2
(90×10
4
t)以上,机收率达
50%以上。下一步,随着糖料核心基地及高标准农田等耕地
改造、整治项目的推进,全县蔗地宜机化建设将不断推进,蔗
地宜机化面积不断扩大。
4.1持续改善农田条件
改善生产用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宜机化改造,
扩大生产地块面积,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与机械化生产要求
相适应。为了更好地发展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应从加快土
地流转入手,鼓励专业户参与土地承包过程,缓解土地规模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期(总第397期)
农业技术与装备
4.2.2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调查研究
57
发展乡村旅游;闲环线打造,北边水桥社区一带,要深入挖掘
林下资源优势,发展野生菌产业,扩大人工食用菌种植面积,
培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菌产业;中部以“三五”大河
彼岸,扩大康乃馨、玫瑰为主的鲜切花种植。
4.1.2在培育优势产业上
巩固早蚕豆、板栗、农作物制种等传统产业,将“蔡营早
蚕豆”“曾所板栗”口碑转化提升为品牌。推进与正大种子公
司的深度合作,在逐年扩大玉米制种面积的基础上,将制种
范围逐步向小麦、油菜拓展,形成多品种、大面积的制种规
模。要壮大洋蓟产业,加强与洋蓟生产企业合作,逐年增加
种植面积。要做优人工食用菌产业,加大政府扶贫、政策支
持力度,发展壮大人工食用菌产业。同时探索食用菌废料回
收、二次利用等农用有机肥使用推广模式,带动周边有机绿
色蔬菜、水果种植,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要探索藕田生态
养殖产业,以梅营社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周围发展藕田
生态养殖湿地,改善县城小气候,逐步形成产业业态。
4.1.3在分步组织实施上
要遵从客观规律,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树立战略眼光和
长远思维。一是通过政府引导、组织协调,引进有专业生产
技术、成熟经营理念、稳定销售渠道的种植、养殖企业及专业
大户,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经
营,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及就近务工收益。二是通过大户
经营带动周边群众广泛参与,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一定规
模的产业业态,形成“农户+基地+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4.2
4.2.1
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特色产业引领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龙头企业经营成效好坏及牵引能力大小直接决定着产
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是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建议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的力度,在政策
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在服务上优化、在管理上加强。深入
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奖励机制,
加大农产品开发的力度。
通过中介组织架起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
梁,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要积极支持个人、集体、单位和社
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
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特
色产业中的中介组织作用。
4.2.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一是要抓好“第一车间”的管理工作,切实规范种植大
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的生产习
惯,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动物饲料及食品添加剂等,从源头上
堵住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漏洞。二是切实加大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执法管理的力度,改变目前只监测、不
执法的现状。三是严格农产品及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
产品及食品认证工作,严禁不合格农产品和食品上市经营。
4.2.4发挥引导服务职能,推动特色产业经营的发展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是推进特色产业经营的条件之一。
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公司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采用
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产业化建设,形成政府引
导、社会力量跟进的局面。为特色产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法
制、投资、人文、生态、信息等方面的外部条件。加强各部门
之间的协调,理顺各种关系,为特色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4.3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抓品牌创建
充分发挥龙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加大“三品一标”认
证力度,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要通过网络、电视广告、
展销会、农博会等方式和平台,大力宣传推荐龙泉名特优农
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为农产品进入大超市、
大市场贴上“身份证”和“通行证”,提升区域品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2]
沈婷,李伟.“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的途径研究
[J].中国市场,2019(22):54-55+64.
李劲松.农业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
(14):49-51.
(上接第54页)
制,利用各地电视台、乡镇公告栏、村委会大喇叭广播、流动
宣传册及宣传挂图等宣传平台,帮助农民了解农机价格,避
免出现超额购进农机的情况。
重的及时转变,科学规划砍运进度安排。
4.7统一价格标准,酌情减少收获机械价格
通过深入调查农机产品市场形势,围绕价格走向展开全
面分析,实施甘蔗收获机械指导性定价,从农机购买方面入
手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导。针对不同市、县区域实行最高限
价,要求农机生产销售企业以市场需求、产品及服务质量为
根据,合理确定售价,为农民提供充盈的选择空间。同时,各
地农机主管部门可建立完善甘蔗收获机械政策信息公开机
5结语
甘蔗收获机械化是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能够降低蔗农甘蔗生产成本,增
加蔗农收入,提高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引导甘蔗产业的
良性发展,达到蔗农、企业、政府“三赢”的效果,对全县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及实施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