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发(作者:歧平乐)
·254·
价值工程
AReviewoftheEconomicDevelopmentofDevelopmentZone
开发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戚瑞双QIRui-shuang曰马洁MAJie曰耿慧慧GENGHui-hui曰
董丽丽DONGLi-li曰杨明远YANGMing-yuan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176)
(BeijingPolytechnic,Beijing100176,China)
摘要院开发区作为我国自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伟大尝试,很多学者一直关注开发区发展并进行了多学科角度
的研究。研究内容上,最初侧重开发区选址等内容研究,后来主要集中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开发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
关系研究以及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研究等方面,研究对象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
打造、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区创新要素、开发区管理和开发模式、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产
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生态等关键词也进入研究视野。
Abstract:Asagreatattempttopromot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sincethedeepeningofreformandopeningupinChina,many
scholarshavebeenpayingattentiontothedevelopmesof
researchcontent,theresearchfocusesonthelocationofdevelopmentzonesatfirst,andthenfocusesontheconstructionofhigh-tech
industrialparks,theinteractionbetweendevelopmentzonesandsurroundingcities,andthemanagementsystemandeconomicstructureof
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
thecreationofindustrialclusters,theefficiencyoflanduse,theinnovationelements,themanagementanddevelopmentmode,andthe
interactntyears,thekeywordssuchastheintegration
ofindustryandcity,high-qualitydevelopmentandecologyhavealsoenteredtheresearchfield.
关键词院开发区;经济发展;综述
Keywords:developmentzone;economicdevelopment;review
中图分类号院F299.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20)34-0254-04
0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
发区经历了探索发展、高速发展和规范发展几个阶段。应
该说开发区是我国自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
展的伟大尝试,一般作为国家层面推动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与主引擎,是技术密集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聚合
点。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等诸多类型。开发区历来是城市地
理、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
学界对开发区的研究随着中国开发区建设与发展也在逐
渐深入。目前围绕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
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开发区的政策、政
府治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开发区转型升级、产城融合、高
质量发展的路径内涵及实践研究等几个方面。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1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
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区位
导向性产业政策之一。从最初单纯以经济产出为目标的
各类工业园区,到强调产城融合的综合型产业新城,开发
区已经成为政府推动城镇化和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政策
手段。
1.1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经济社会互动关系
李俊莉等(2006)、WuJ等(2013)、李耀尧等(2010)研
究认为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优
惠吸引的大量投资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城
市面貌具有重要作用。陶然等(2009)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
的进入不仅能为当地带来稳定的增值税收入,大量劳动力
的进入也有助于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升,或
称为制造业发展的溢出效应。Zheng等(2015)研究也发现
开发区的建设能够显著的提升周边地区房地产市场和服
基金项目院本论文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内《开发区经济发
务业市场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邵明哲等(2009)研究认
展重要问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随着大城市中心地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
作者简介院戚瑞双(1975-),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为,
研究方向为住房政策与市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马
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区建设也成为大城市解决城市空
洁(1979-),女,河北衡水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在
间拓展和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王战和等(2006)、郑
读),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与发
国(2007)等学者也从社会阶层分化、职住分离等角度提出
展、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耿慧慧(1986-),女,山东临
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给城市或区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沂人,讲师,资产评估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职业
1.2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空间互动关系
教育理论与实践;董丽丽(1986-),女,河南周口人,讲
李小云(2005)、李哲林(2012)研究指出开发区通过大
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会计;杨明远
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人口迁移等,能
(1982-),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
够推动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形成。郑国等
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组织管理和发展。
ValueEngineering
(2005)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开
发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郊区化进程,逐渐成为大城市
郊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刘玲等(2003)认为中关村科技园
的建设加快了北京向“郊区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北京市多
中心格局的形成,并引导产业轴线空间发生战略性转移。
近年来,开发区的生态建设已然成为开发区发展和城
市的联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谢家平等(2005)、于成学
等(2007)、Gibbs&Deutz(2007)等学者都较早的对开发区
的生态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学者也对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
·255·
自2000年以后,我国开发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关
开发区发展历程以及转型升级的研究逐渐增多,安礼伟
(2013)、阳镇(2017)、韩亚欣(2015)等学者探讨了开发区
管理体制、创新环境、外资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开发区转
型的因素。而沈宏婷(2011)则在转型动力方面,围绕政府、
市场与企业宏微观外部与内部动力进行了探讨。葛守昆
(2012)、杨东峰等(2006)、王兴平(2008)主要围绕拓宽转
变视角、整合资源以寻求新发展定位、由“集聚功能”向“创
新功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转型目标和方向的研究。胡彬
(2014)、雷诚等(2010)则从管理体制、空间层面、产业层面
进行了研究。张荣等(1997)、冯晓星等(2004)、王兴平
(2006)、陈家祥(2009)等以不同案例或视角研究指出,开
发区之间存在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竞
争,需要研究协调发展机制。
2开发区的设立尧政策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2.1
(2010
Sakr
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
)、Shi
et
et
al.(
al.
2011
(2010
)、
)等国内外学者都对生态工业园政
邓南圣(2001)、Li(2011)、Chaeetal.
策对企业行为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园区环境再造、
资源的利用等政策能够使企业间和企业与辅助性机构间
产生相互合作的工业共生关系。周明等(2011)、黄训江
(2015)等学者从开发区商业/产业生态系统角度研究了交
易费用、外部性理论等在开发区对企业间生产率等的作
用。Sunetal.(2012)、赵小风等(2012)等研究发现开发区
的持续发展与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扶持政策具有较强的相
关关系。同时,张占录(2007)、蔡
昉
等(2009);Boonsetal.
(2011)、唐承丽等(2013)研究也发现开发区土地利用和区
域规划的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开发区企业与周边利
益相关者的协同发展,
et
最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的大量异质性专业化分工和同质企业之间的不完全竞争
al.(2005)、甄杰(2013)等研究发现开发区企业之间存在
Koh
进一步促进了开发区内要素的流动。
Ratinho
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等(2010)、Lindel觟f
开发区产业聚集能够不仅促进资本
&L觟fsten(2002
Lu
)、
et
Tan
al.
(
(
2006
2015
)
)
等
、
积累和就业,还将形成开发区技术等资源的良性循环,从
而在研究机构等主体和企业的联系以及园区集群效应作
用下提高企业效率。
2.2
Greenbaum
Harris
企业的投资选址等活动的影响
(1991)、Schalk&Untied(2000)、Bondonio
区域定向补贴能够有效激发来自企业层面的投资行为,
(2007);Criscuolo&Martin(2009)等学者认为
&
但
是Brozini&Deblasio(2006)研究也提出但可能产生跨期
替代效应。相较于未成功申请到补贴的企业,享受政策优
惠的企业更具备投资的动机,但这一投资行为在政策项目
实施后逐年弱化,即出现了明显的替代效应。中国学者郑
江淮等(2008)、朱希伟等(2011)、王缉慈(2014)研究认为
压低主地价格等政策不是一种有效的增长方式,甚至可能
是一种不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竞次”摸式。
3开发区发展历程尧转型升级尧产城融合尧高质量发
展等开发区发展相关研究
3.1开发区发展及转型升级研究
对开发区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
3.2开发区产城融合研究
有关产城融合的研究是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中
逐渐被重视的。雷诚等(2010)通过案例综合比较了“产业
能级提升”和“建设综合新城”两种模式,得出结论:无论以
哪种模式发展的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都是其发
展的最终归宿。刘剑峰(2007)、戴桂林等(2011)、李幼林
2011)、沈宏婷等(2011)、梁晶等(2012)、舒先林等(2012)
等学者分别对广州、青岛、上海、苏州、南京、武汉等的开发
区转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也证实,产城融合是开发区转型
的必然趋势。向乔玉(2014)、邹伟勇等(2014)、唐永伟等
2015)、刘畅等(2012)等则从开发区新城化发展的驱动因
素、实现路径角度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林华(2011)、
姜增明(2013)、蒋宵宵(2013)、孔翔,杨帆(2013)、钟睿等
2016)、李文彬等(2012)、肖林等(2012)、王启魁(2013)、
唐永伟等(2015)、刘畅等(2012)、曾振等(2013)、洪亮平
2014)、任俊宇等(2018)、余义勇等(2019)、何则等
2020)、陈红霞(2017)等分别就产城融合的内涵、模式,产
城关系演变、建设路径以及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等内容进行
了深入研究。苏林和郭兵等(2013)、王霞等(2014)、唐晓宏
2014)、王菲(2014)、刘欣英(2016)、顾子恒等(2017)、唐
承丽,吴艳等(2018)则对产城融合评价以及指标体系的构
建进行了探索。
3.3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自“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高质量发展以
来,我国已经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自然
也要进行高质量发展。目前围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评
价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等几
个方面。肖金成(2020)提出,开发区要高质量发展,就要产
城融合,集约和绿色发展。黄煌(2020)、熊小熊(2019)、河
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2017)、周
锐等(2017)、张冰(2017)、刘清(2018)、祝尔娟(2017)等对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以及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
究并分别以西安、河南、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高新技术开
发区、北京、河北、天津或选取全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的
开发区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郭子涵等(2017)、薛强等
2014)、陈向龙等(2019)、徐永宁(2017)等分别从创新驱
动、金融机制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行
了现状分析、建设路径探析以及政策建议。还有一些学者
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某一个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
(
(
(
(
(
(
(
·256·
田金平(2018)在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
展的背景下,建立绿色发展指数体系,对国家级经开区的
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田金平等(2019)还进行了精细
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的案例研究。
4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袁人力资源聚集与创新
生态系统构建相关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与人力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梁林等(2019)、刘
兵等(2018)、许刚(2011)等都认为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
展的核心问题,并对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
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谷人旭等(2001)分析认为人才资源
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
及优化方面,文革等(2006)研究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
投入的效应和主体,认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投入具有马
太效应,同时,实现可持续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需要
将开发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来等建议。梁
洨
洁等(2016)提出构建区域人才生态循环系统的概念。曹鹏
等(2018)研究认为不同内涵的开发区在人才开发机制上
应各有侧重。彭川宇(2011)则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
资本集聚的模式及优化路径。梁林等(2019)通过实证研究
发现,增加教育投资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要高于对
科技创新的投资。由此,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等4条优化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此外,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开发区创
新驱动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也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在
创新要素地区之间的流动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的
空间关联性研究逐渐被重视。余泳泽等(2013)运用空间面
板模型分别考证了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空间外溢和价值链
外溢的显著性。白俊红等(2015)运用空间计量技术证实创
新主体关联和区域空间关联均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产
生了正向影响。邵汉华等(2019)测度了长江经济带29个
国家高新区综合创新能力,并创新网络结构及效应进行了
考察。另一方面,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以及评价也有
学者进行了研究。MaleckiEJ(2011)、刘云等(2014)研究
了区域层面的创新治理机制和功能结构及其治理。在创新
生态系统评价方面,覃荔荔等(2011)、刘洪久等(2013)先
后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对
一些城市进行了实证评价。在此基础上,姚艳虹(2019)、刘
钒等(2019)又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段进军等(2017)还将成熟度测算模型引入创新生态系统
评价,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5开发区相关研究总结
5.1研究内容不断演进
针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随着我国开发
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的研究大多侧重开发区选址等
内容,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开发区在
全国各地方政府的推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开发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关系
研究以及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研究等方面,研究
对象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偏移。随着开发区的逐渐规
范和成熟,对开发区的研究领域更加细分,开发区产业结
价值工程
构升级、产业集群打造、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区创新
要素、开发区管理和开发模式、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
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和产
城融合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5.2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
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的经验研究、案例研究、定性研
究逐渐转入了实证研究,定量研究。
5.3研究理论基础具有交叉性
在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方面,涉及城市规划学、经济
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城市规划方面主要
是三大城市空间结构经典理论以及在吸收了经济学、社
会学、生态学以及信息化、互联网等思想的基础上,以三
大理论为基础创新发展的一些新的空间发展理论。经济
学方面,研究多依据的是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同
时,产业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与广度经济理论,也是开发
区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经济学和地理学交
叉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的区域聚集理论和城市体系理
论也是开发区相关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
深入以及研究方向的细化,社会学视角以及社会学相关
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开发区相关研究。比如开发
区居住隔离、人口结构、产城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多涉及计
社会学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院
China's
[1]WuJ,DengY,HuangJ,ives
China:
[2]Zheng
ectronicJournal[J].
and
2013,9.
outcomes:
Working
measuring
S,Sun
thespillover
W,WuJ,
effects
etal.
of
The
industrial
birthof
parks
edge
[J].
cities
NBER
in
success
[3]Sakr,
Papers,
D.,
2015.
Baas,L.,El-Haggar,singh,D.,Critical
and
andlimitingfactorsforeco-industrialparks:globaltrends
(11):
Egyptiancontext[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1,19
with
[4]Shi
1158-1169.
Technological
eco-industrial
H,Chertow
parks:
M,
a
Song
case
Y.
study
Developing
ofthe
countryexperience
Production,
DevelopmentAreainChina[J].
TianjinEconomic-
economic
[5]LiW.
2010,
JournalofCleaner
Comprehensive
18(3):191-199.
2011,
performanceofeco-industrial
evaluation
parks
researchoncircular
waste
[6]Chae
5:1682-1688.
[J].EnergyProcedia,
SH,KimS
Energy,
heatutilizationnetwork
H,
in
Yoon
aneco-industrial
SG,zation
park[J].Applied
ofa
Linhai
[7]Sun
2010,
2012,
Industrial
Y,
87(6):
Li
Zone
L,Mao
1978-1988.
in
H.
Xingcheng
LandIntensive
City[J].
Utilization
AsianSocial
Evaluation
Science,
of
of
[8]Boons,
8(7):219-223.
F.,Spekkink,zakitis,Y.,Thedynamics
upon
industrialsymbiosis:aproposalforaconceptualframeworkbased
Production,
acomprehensiveliteraturereview[J].JournalofCleaner
Micro
[9]Lu
Social
-Level
Y,
2011,
Evidence
Wang
19(9):
J,
905-911.
from
ZhuL.
China's
DoPlace-BasedPoliciesWork?
[10]Ratinho
ScienceElectronic
T,Henriques
Publishing,
2015.
EconomicZoneProgram[J].
roleofscienceparksand
ValueEngineering
business
[J].Technovation,
incubatorsinconvergingcountries:EvidencefromPortugal
new
[11]Lindel觟fP,
2010,
L觟fsten
30(4):
H.
278-290.
Growth,managementandfinancingof
of
143-154.
firms
technology
located
-based
onand
firms
offScience
—assessing
Parks
value
[J].
-added
Omega,
contributions
2002,30(3):
from
[12]of
Venturing,
Beijing
2006,
Zhongguancun
industry
21(6):827-850.
Science
clusters
Park
and
[J].Journal
innovation:
ofBusiness
Lessons
[J].广东社会科学,
[13]李耀尧,杨国泰.我国开发区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14]陶然,陆曦,
2010
苏福兵,
(6):41-47.
等
[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15]邵明哲,沈正平
[J].
.
经济研究,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
2009(7):21-33.
展:解析上海与北京城市区域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型
[16]李
祎
,吴缚龙,
(社会科学版)
.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
尼克·费尔普斯
,2009
.中国特色的
(03):47-51.
问题及对策探究
“边缘城市”
[J].国际城市
发
规划,2008(04)
州:浙江大学,
[17]李小云
:
.开发区的布局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2-6.
[D].杭
研究
[18]
[J].城市规划学刊,
郑国,
2005.
周一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北京郊区化的影响
2005(6):23-26.
地位与作用
[19]刘玲,
[J].
沈体雁
人文地理,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
2003(01):
州:华南理工大学,
[20]李哲林.开发区发展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6-69.
[D].广
证分析
[21]王兴平
2012.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2]
[M].
.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
陈家祥
南京:
.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京高新区为例
[23]陈家祥.国家高新区功能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
2009(11):30-35.
[J].城市规划汇刊,
[24]冯晓星,
[J].人文地理,
赵民
2009(2):78-83.
—以南
2004
.
(
论苏锡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发展
理[J].
[25]
城市规划,
张荣,傅绶宁
1):18-24.
1997
.试论城市开发区群体的合理布局与协调管
园的发展
[26]王缉慈,陈平,
(3)
马铭波
:56-58.
援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
效[J]援
[27]郑江淮,
[J]援北京大学学报:
高彦彦,胡小文
自然科学版,2010(1):147-154.
106.
[28]
经济研究,
朱希伟
2008
援偏好、
,15
技术与工业化
:45-46.
援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
[J].经济研究,2004(11):96-
2011(
[29]
3
朱希伟,陶永亮援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援世界经济文汇,
兼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取向
[30]
):
朱仲羽,
11-25.
经济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性特区功能形惑的演变:
[J].世界经济,2001(12
报,2001
[31]邓南圣,吴峰.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
):
安全与环境学
69-72.
中国土地科学,
[32]
(
张占录,
4):24-27.
2007
李永亮.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33]周明,梁培培,
(2)
石风光
:4-9.
.区域生态工业系统演化数值模拟
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
[34]黄训江.生态工业园生态链网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2011(5):970-975.
—基
的分层线性模型实证研究
[35]赵小风,黄贤金,钟太洋,
[J].管理评论,2015(6):111-119.
[J].地理研究,
等.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2012(9):1611-1620.
[J].经济研究,
[36]蔡
昉
,
2009
王德文,曲
玥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顶层设计
[37]唐承丽,周海兰,
(9):4-14.
等.湖南省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的
择[J].
[38]甄杰
[J].经济地理,
.创新集群内企业间合作模式:
2013(1):112-118.
的培育——
[39]
当代财经,
—
安礼伟,
2013(5):72-81.
影响因素、类型及选
基于江苏的实践
张二震援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开放高地
[J]援南京社会科学,2013(3)
型研究——
[40]
—
阳镇,
基于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许英杰援产城融合视角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
:11-17.
[J]援湖北社会
科学,
约束与突破——
[41]
2017
韩亚欣,
(4):79-87援
—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
吴非,李华民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
[J]援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
[J]援城市发展研究,
[42]
2015
沈宏婷,
(5):
陆玉麒
150-163.
2011(
援
12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
):69-73.
放大功能推动开发区率先转型升级
[43]《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J]援
课题组,
唯实,2012
葛守昆
(7
援整合资源、
管委会模式为例
[44]胡彬.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与变革问题研究——
):44-49援
城市郊区工业园规划模式研究
[45]唐永伟,
[J].
彭宏业,
外国经济与管理,
—以
陈怀录“产城融合”援
2014(4):
理念下西北河谷型
72-80援
施路径
[46]刘畅,李新阳,
[J].现代城市研究,2015(7):9-14.
展[J].
[47]
[J]援城市规划学刊,
杭小强
2012(
援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
11):104-109.
上海综合经济,
肖林,马海倩,
2012
等
(
援产城融合引领上海新城和产业转型发
8)
案例的经验
[48]王启奎
硏
究
.产业园区规划思路及方法——
:3-14.
[R].2013.
—基于国内外典型
[J].城市发展研究,
[49]沈宏停,陆玉麟
2011(
援
12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
):
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
[50]孙翔,杨帆“产城融合”.
69-73.
[J]援经济问题探索,
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
济与科技,
[51]熊小熊
2019(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
2013(5):124原128
10):
[J].合作经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2]“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54-55.
—以河南省为例[J].调研
.高
世界,
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
[53]
2017
周锐,
(11)
王宝平,
:60-65.
张伊娜,
[J].城乡规划,
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
2017(10):
与选择研究
[54]薛强,王帅,芮雪,等.我国高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
76-81,104.
评估
究[D].
[55]张冰
[J].
.陕西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效率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9-72.
区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探析
[56]
西安:
陈向龙,
西北大学,
孙运香,
2017.
马晓彩,等.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调研世界,
[57]黄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8):41-47.
与路径优化
[58]祝尔娟,
2020(2
何
):
[J].
皛
44-49.
值链外溢效应——
[59]余泳泽,
[J].中国流通经济,
彦.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测度
2017(9):109-119.
[J].管理世界,2013
—
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
(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
7
经济研究,
[60]白俊红,
2015(
蒋伏心
):6-20.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援
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61]刘兵,曾建丽,
7):174-187.
[J].
梁林,
科技管理研究,
李
嫄
,李青.
2018
基于
(
DEA
14):49-56.
的地区科技人
2024年10月13日发(作者:歧平乐)
·254·
价值工程
AReviewoftheEconomicDevelopmentofDevelopmentZone
开发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戚瑞双QIRui-shuang曰马洁MAJie曰耿慧慧GENGHui-hui曰
董丽丽DONGLi-li曰杨明远YANGMing-yuan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176)
(BeijingPolytechnic,Beijing100176,China)
摘要院开发区作为我国自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伟大尝试,很多学者一直关注开发区发展并进行了多学科角度
的研究。研究内容上,最初侧重开发区选址等内容研究,后来主要集中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开发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
关系研究以及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研究等方面,研究对象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
打造、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区创新要素、开发区管理和开发模式、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产
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生态等关键词也进入研究视野。
Abstract:Asagreatattempttopromot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sincethedeepeningofreformandopeningupinChina,many
scholarshavebeenpayingattentiontothedevelopmesof
researchcontent,theresearchfocusesonthelocationofdevelopmentzonesatfirst,andthenfocusesontheconstructionofhigh-tech
industrialparks,theinteractionbetweendevelopmentzonesandsurroundingcities,andthemanagementsystemandeconomicstructureof
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
thecreationofindustrialclusters,theefficiencyoflanduse,theinnovationelements,themanagementanddevelopmentmode,andthe
interactntyears,thekeywordssuchastheintegration
ofindustryandcity,high-qualitydevelopmentandecologyhavealsoenteredtheresearchfield.
关键词院开发区;经济发展;综述
Keywords:developmentzone;economicdevelopment;review
中图分类号院F299.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20)34-0254-04
0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
发区经历了探索发展、高速发展和规范发展几个阶段。应
该说开发区是我国自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
展的伟大尝试,一般作为国家层面推动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与主引擎,是技术密集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聚合
点。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等诸多类型。开发区历来是城市地
理、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
学界对开发区的研究随着中国开发区建设与发展也在逐
渐深入。目前围绕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
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开发区的政策、政
府治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开发区转型升级、产城融合、高
质量发展的路径内涵及实践研究等几个方面。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1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
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区位
导向性产业政策之一。从最初单纯以经济产出为目标的
各类工业园区,到强调产城融合的综合型产业新城,开发
区已经成为政府推动城镇化和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政策
手段。
1.1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经济社会互动关系
李俊莉等(2006)、WuJ等(2013)、李耀尧等(2010)研
究认为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优
惠吸引的大量投资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城
市面貌具有重要作用。陶然等(2009)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
的进入不仅能为当地带来稳定的增值税收入,大量劳动力
的进入也有助于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升,或
称为制造业发展的溢出效应。Zheng等(2015)研究也发现
开发区的建设能够显著的提升周边地区房地产市场和服
基金项目院本论文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内《开发区经济发
务业市场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邵明哲等(2009)研究认
展重要问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随着大城市中心地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
作者简介院戚瑞双(1975-),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为,
研究方向为住房政策与市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马
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区建设也成为大城市解决城市空
洁(1979-),女,河北衡水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在
间拓展和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王战和等(2006)、郑
读),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与发
国(2007)等学者也从社会阶层分化、职住分离等角度提出
展、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耿慧慧(1986-),女,山东临
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给城市或区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沂人,讲师,资产评估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职业
1.2开发区与城市或区域的空间互动关系
教育理论与实践;董丽丽(1986-),女,河南周口人,讲
李小云(2005)、李哲林(2012)研究指出开发区通过大
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会计;杨明远
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人口迁移等,能
(1982-),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
够推动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形成。郑国等
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组织管理和发展。
ValueEngineering
(2005)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开
发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郊区化进程,逐渐成为大城市
郊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刘玲等(2003)认为中关村科技园
的建设加快了北京向“郊区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北京市多
中心格局的形成,并引导产业轴线空间发生战略性转移。
近年来,开发区的生态建设已然成为开发区发展和城
市的联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谢家平等(2005)、于成学
等(2007)、Gibbs&Deutz(2007)等学者都较早的对开发区
的生态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学者也对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
·255·
自2000年以后,我国开发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关
开发区发展历程以及转型升级的研究逐渐增多,安礼伟
(2013)、阳镇(2017)、韩亚欣(2015)等学者探讨了开发区
管理体制、创新环境、外资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开发区转
型的因素。而沈宏婷(2011)则在转型动力方面,围绕政府、
市场与企业宏微观外部与内部动力进行了探讨。葛守昆
(2012)、杨东峰等(2006)、王兴平(2008)主要围绕拓宽转
变视角、整合资源以寻求新发展定位、由“集聚功能”向“创
新功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转型目标和方向的研究。胡彬
(2014)、雷诚等(2010)则从管理体制、空间层面、产业层面
进行了研究。张荣等(1997)、冯晓星等(2004)、王兴平
(2006)、陈家祥(2009)等以不同案例或视角研究指出,开
发区之间存在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竞
争,需要研究协调发展机制。
2开发区的设立尧政策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2.1
(2010
Sakr
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
)、Shi
et
et
al.(
al.
2011
(2010
)、
)等国内外学者都对生态工业园政
邓南圣(2001)、Li(2011)、Chaeetal.
策对企业行为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园区环境再造、
资源的利用等政策能够使企业间和企业与辅助性机构间
产生相互合作的工业共生关系。周明等(2011)、黄训江
(2015)等学者从开发区商业/产业生态系统角度研究了交
易费用、外部性理论等在开发区对企业间生产率等的作
用。Sunetal.(2012)、赵小风等(2012)等研究发现开发区
的持续发展与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扶持政策具有较强的相
关关系。同时,张占录(2007)、蔡
昉
等(2009);Boonsetal.
(2011)、唐承丽等(2013)研究也发现开发区土地利用和区
域规划的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开发区企业与周边利
益相关者的协同发展,
et
最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的大量异质性专业化分工和同质企业之间的不完全竞争
al.(2005)、甄杰(2013)等研究发现开发区企业之间存在
Koh
进一步促进了开发区内要素的流动。
Ratinho
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等(2010)、Lindel觟f
开发区产业聚集能够不仅促进资本
&L觟fsten(2002
Lu
)、
et
Tan
al.
(
(
2006
2015
)
)
等
、
积累和就业,还将形成开发区技术等资源的良性循环,从
而在研究机构等主体和企业的联系以及园区集群效应作
用下提高企业效率。
2.2
Greenbaum
Harris
企业的投资选址等活动的影响
(1991)、Schalk&Untied(2000)、Bondonio
区域定向补贴能够有效激发来自企业层面的投资行为,
(2007);Criscuolo&Martin(2009)等学者认为
&
但
是Brozini&Deblasio(2006)研究也提出但可能产生跨期
替代效应。相较于未成功申请到补贴的企业,享受政策优
惠的企业更具备投资的动机,但这一投资行为在政策项目
实施后逐年弱化,即出现了明显的替代效应。中国学者郑
江淮等(2008)、朱希伟等(2011)、王缉慈(2014)研究认为
压低主地价格等政策不是一种有效的增长方式,甚至可能
是一种不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竞次”摸式。
3开发区发展历程尧转型升级尧产城融合尧高质量发
展等开发区发展相关研究
3.1开发区发展及转型升级研究
对开发区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
3.2开发区产城融合研究
有关产城融合的研究是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中
逐渐被重视的。雷诚等(2010)通过案例综合比较了“产业
能级提升”和“建设综合新城”两种模式,得出结论:无论以
哪种模式发展的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都是其发
展的最终归宿。刘剑峰(2007)、戴桂林等(2011)、李幼林
2011)、沈宏婷等(2011)、梁晶等(2012)、舒先林等(2012)
等学者分别对广州、青岛、上海、苏州、南京、武汉等的开发
区转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也证实,产城融合是开发区转型
的必然趋势。向乔玉(2014)、邹伟勇等(2014)、唐永伟等
2015)、刘畅等(2012)等则从开发区新城化发展的驱动因
素、实现路径角度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林华(2011)、
姜增明(2013)、蒋宵宵(2013)、孔翔,杨帆(2013)、钟睿等
2016)、李文彬等(2012)、肖林等(2012)、王启魁(2013)、
唐永伟等(2015)、刘畅等(2012)、曾振等(2013)、洪亮平
2014)、任俊宇等(2018)、余义勇等(2019)、何则等
2020)、陈红霞(2017)等分别就产城融合的内涵、模式,产
城关系演变、建设路径以及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等内容进行
了深入研究。苏林和郭兵等(2013)、王霞等(2014)、唐晓宏
2014)、王菲(2014)、刘欣英(2016)、顾子恒等(2017)、唐
承丽,吴艳等(2018)则对产城融合评价以及指标体系的构
建进行了探索。
3.3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自“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高质量发展以
来,我国已经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自然
也要进行高质量发展。目前围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评
价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等几
个方面。肖金成(2020)提出,开发区要高质量发展,就要产
城融合,集约和绿色发展。黄煌(2020)、熊小熊(2019)、河
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2017)、周
锐等(2017)、张冰(2017)、刘清(2018)、祝尔娟(2017)等对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以及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
究并分别以西安、河南、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高新技术开
发区、北京、河北、天津或选取全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的
开发区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郭子涵等(2017)、薛强等
2014)、陈向龙等(2019)、徐永宁(2017)等分别从创新驱
动、金融机制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行
了现状分析、建设路径探析以及政策建议。还有一些学者
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某一个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
(
(
(
(
(
(
(
·256·
田金平(2018)在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
展的背景下,建立绿色发展指数体系,对国家级经开区的
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田金平等(2019)还进行了精细
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的案例研究。
4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袁人力资源聚集与创新
生态系统构建相关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与人力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梁林等(2019)、刘
兵等(2018)、许刚(2011)等都认为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
展的核心问题,并对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
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谷人旭等(2001)分析认为人才资源
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
及优化方面,文革等(2006)研究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
投入的效应和主体,认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投入具有马
太效应,同时,实现可持续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需要
将开发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来等建议。梁
洨
洁等(2016)提出构建区域人才生态循环系统的概念。曹鹏
等(2018)研究认为不同内涵的开发区在人才开发机制上
应各有侧重。彭川宇(2011)则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
资本集聚的模式及优化路径。梁林等(2019)通过实证研究
发现,增加教育投资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要高于对
科技创新的投资。由此,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等4条优化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此外,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开发区创
新驱动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也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在
创新要素地区之间的流动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的
空间关联性研究逐渐被重视。余泳泽等(2013)运用空间面
板模型分别考证了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空间外溢和价值链
外溢的显著性。白俊红等(2015)运用空间计量技术证实创
新主体关联和区域空间关联均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产
生了正向影响。邵汉华等(2019)测度了长江经济带29个
国家高新区综合创新能力,并创新网络结构及效应进行了
考察。另一方面,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以及评价也有
学者进行了研究。MaleckiEJ(2011)、刘云等(2014)研究
了区域层面的创新治理机制和功能结构及其治理。在创新
生态系统评价方面,覃荔荔等(2011)、刘洪久等(2013)先
后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对
一些城市进行了实证评价。在此基础上,姚艳虹(2019)、刘
钒等(2019)又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段进军等(2017)还将成熟度测算模型引入创新生态系统
评价,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5开发区相关研究总结
5.1研究内容不断演进
针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随着我国开发
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的研究大多侧重开发区选址等
内容,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开发区在
全国各地方政府的推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研究、开发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关系
研究以及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研究等方面,研究
对象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偏移。随着开发区的逐渐规
范和成熟,对开发区的研究领域更加细分,开发区产业结
价值工程
构升级、产业集群打造、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区创新
要素、开发区管理和开发模式、开发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
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和产
城融合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5.2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
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的经验研究、案例研究、定性研
究逐渐转入了实证研究,定量研究。
5.3研究理论基础具有交叉性
在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方面,涉及城市规划学、经济
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城市规划方面主要
是三大城市空间结构经典理论以及在吸收了经济学、社
会学、生态学以及信息化、互联网等思想的基础上,以三
大理论为基础创新发展的一些新的空间发展理论。经济
学方面,研究多依据的是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同
时,产业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与广度经济理论,也是开发
区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经济学和地理学交
叉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的区域聚集理论和城市体系理
论也是开发区相关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
深入以及研究方向的细化,社会学视角以及社会学相关
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开发区相关研究。比如开发
区居住隔离、人口结构、产城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多涉及计
社会学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院
China's
[1]WuJ,DengY,HuangJ,ives
China:
[2]Zheng
ectronicJournal[J].
and
2013,9.
outcomes:
Working
measuring
S,Sun
thespillover
W,WuJ,
effects
etal.
of
The
industrial
birthof
parks
edge
[J].
cities
NBER
in
success
[3]Sakr,
Papers,
D.,
2015.
Baas,L.,El-Haggar,singh,D.,Critical
and
andlimitingfactorsforeco-industrialparks:globaltrends
(11):
Egyptiancontext[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1,19
with
[4]Shi
1158-1169.
Technological
eco-industrial
H,Chertow
parks:
M,
a
Song
case
Y.
study
Developing
ofthe
countryexperience
Production,
DevelopmentAreainChina[J].
TianjinEconomic-
economic
[5]LiW.
2010,
JournalofCleaner
Comprehensive
18(3):191-199.
2011,
performanceofeco-industrial
evaluation
parks
researchoncircular
waste
[6]Chae
5:1682-1688.
[J].EnergyProcedia,
SH,KimS
Energy,
heatutilizationnetwork
H,
in
Yoon
aneco-industrial
SG,zation
park[J].Applied
ofa
Linhai
[7]Sun
2010,
2012,
Industrial
Y,
87(6):
Li
Zone
L,Mao
1978-1988.
in
H.
Xingcheng
LandIntensive
City[J].
Utilization
AsianSocial
Evaluation
Science,
of
of
[8]Boons,
8(7):219-223.
F.,Spekkink,zakitis,Y.,Thedynamics
upon
industrialsymbiosis:aproposalforaconceptualframeworkbased
Production,
acomprehensiveliteraturereview[J].JournalofCleaner
Micro
[9]Lu
Social
-Level
Y,
2011,
Evidence
Wang
19(9):
J,
905-911.
from
ZhuL.
China's
DoPlace-BasedPoliciesWork?
[10]Ratinho
ScienceElectronic
T,Henriques
Publishing,
2015.
EconomicZoneProgram[J].
roleofscienceparksand
ValueEngineering
business
[J].Technovation,
incubatorsinconvergingcountries:EvidencefromPortugal
new
[11]Lindel觟fP,
2010,
L觟fsten
30(4):
H.
278-290.
Growth,managementandfinancingof
of
143-154.
firms
technology
located
-based
onand
firms
offScience
—assessing
Parks
value
[J].
-added
Omega,
contributions
2002,30(3):
from
[12]of
Venturing,
Beijing
2006,
Zhongguancun
industry
21(6):827-850.
Science
clusters
Park
and
[J].Journal
innovation:
ofBusiness
Lessons
[J].广东社会科学,
[13]李耀尧,杨国泰.我国开发区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14]陶然,陆曦,
2010
苏福兵,
(6):41-47.
等
[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15]邵明哲,沈正平
[J].
.
经济研究,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
2009(7):21-33.
展:解析上海与北京城市区域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型
[16]李
祎
,吴缚龙,
(社会科学版)
.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
尼克·费尔普斯
,2009
.中国特色的
(03):47-51.
问题及对策探究
“边缘城市”
[J].国际城市
发
规划,2008(04)
州:浙江大学,
[17]李小云
:
.开发区的布局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2-6.
[D].杭
研究
[18]
[J].城市规划学刊,
郑国,
2005.
周一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北京郊区化的影响
2005(6):23-26.
地位与作用
[19]刘玲,
[J].
沈体雁
人文地理,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
2003(01):
州:华南理工大学,
[20]李哲林.开发区发展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6-69.
[D].广
证分析
[21]王兴平
2012.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2]
[M].
.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
陈家祥
南京:
.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京高新区为例
[23]陈家祥.国家高新区功能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
2009(11):30-35.
[J].城市规划汇刊,
[24]冯晓星,
[J].人文地理,
赵民
2009(2):78-83.
—以南
2004
.
(
论苏锡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发展
理[J].
[25]
城市规划,
张荣,傅绶宁
1):18-24.
1997
.试论城市开发区群体的合理布局与协调管
园的发展
[26]王缉慈,陈平,
(3)
马铭波
:56-58.
援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
效[J]援
[27]郑江淮,
[J]援北京大学学报:
高彦彦,胡小文
自然科学版,2010(1):147-154.
106.
[28]
经济研究,
朱希伟
2008
援偏好、
,15
技术与工业化
:45-46.
援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
[J].经济研究,2004(11):96-
2011(
[29]
3
朱希伟,陶永亮援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援世界经济文汇,
兼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取向
[30]
):
朱仲羽,
11-25.
经济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性特区功能形惑的演变:
[J].世界经济,2001(12
报,2001
[31]邓南圣,吴峰.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
):
安全与环境学
69-72.
中国土地科学,
[32]
(
张占录,
4):24-27.
2007
李永亮.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33]周明,梁培培,
(2)
石风光
:4-9.
.区域生态工业系统演化数值模拟
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
[34]黄训江.生态工业园生态链网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2011(5):970-975.
—基
的分层线性模型实证研究
[35]赵小风,黄贤金,钟太洋,
[J].管理评论,2015(6):111-119.
[J].地理研究,
等.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2012(9):1611-1620.
[J].经济研究,
[36]蔡
昉
,
2009
王德文,曲
玥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顶层设计
[37]唐承丽,周海兰,
(9):4-14.
等.湖南省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的
择[J].
[38]甄杰
[J].经济地理,
.创新集群内企业间合作模式:
2013(1):112-118.
的培育——
[39]
当代财经,
—
安礼伟,
2013(5):72-81.
影响因素、类型及选
基于江苏的实践
张二震援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开放高地
[J]援南京社会科学,2013(3)
型研究——
[40]
—
阳镇,
基于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许英杰援产城融合视角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
:11-17.
[J]援湖北社会
科学,
约束与突破——
[41]
2017
韩亚欣,
(4):79-87援
—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
吴非,李华民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
[J]援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
[J]援城市发展研究,
[42]
2015
沈宏婷,
(5):
陆玉麒
150-163.
2011(
援
12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
):69-73.
放大功能推动开发区率先转型升级
[43]《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J]援
课题组,
唯实,2012
葛守昆
(7
援整合资源、
管委会模式为例
[44]胡彬.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与变革问题研究——
):44-49援
城市郊区工业园规划模式研究
[45]唐永伟,
[J].
彭宏业,
外国经济与管理,
—以
陈怀录“产城融合”援
2014(4):
理念下西北河谷型
72-80援
施路径
[46]刘畅,李新阳,
[J].现代城市研究,2015(7):9-14.
展[J].
[47]
[J]援城市规划学刊,
杭小强
2012(
援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
11):104-109.
上海综合经济,
肖林,马海倩,
2012
等
(
援产城融合引领上海新城和产业转型发
8)
案例的经验
[48]王启奎
硏
究
.产业园区规划思路及方法——
:3-14.
[R].2013.
—基于国内外典型
[J].城市发展研究,
[49]沈宏停,陆玉麟
2011(
援
12
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
):
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
[50]孙翔,杨帆“产城融合”.
69-73.
[J]援经济问题探索,
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
济与科技,
[51]熊小熊
2019(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
2013(5):124原128
10):
[J].合作经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2]“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54-55.
—以河南省为例[J].调研
.高
世界,
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
[53]
2017
周锐,
(11)
王宝平,
:60-65.
张伊娜,
[J].城乡规划,
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
2017(10):
与选择研究
[54]薛强,王帅,芮雪,等.我国高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
76-81,104.
评估
究[D].
[55]张冰
[J].
.陕西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效率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9-72.
区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探析
[56]
西安:
陈向龙,
西北大学,
孙运香,
2017.
马晓彩,等.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调研世界,
[57]黄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8):41-47.
与路径优化
[58]祝尔娟,
2020(2
何
):
[J].
皛
44-49.
值链外溢效应——
[59]余泳泽,
[J].中国流通经济,
彦.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测度
2017(9):109-119.
[J].管理世界,2013
—
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
(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
7
经济研究,
[60]白俊红,
2015(
蒋伏心
):6-20.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援
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61]刘兵,曾建丽,
7):174-187.
[J].
梁林,
科技管理研究,
李
嫄
,李青.
2018
基于
(
DEA
14):49-56.
的地区科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