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业书白)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二)
机械效率的计算专训
单选题:
1、
(2020河池.中考模拟)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 η甲=η乙 , W甲=W乙 B . η甲>η乙 , W甲>W乙 C . η甲<η乙 , W甲<W乙 D . η甲>η乙 , W甲<W乙
2、
(2020陕西.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10s。已知物体A重500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拉力F的功率为30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 拉力F的大小为40N C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 滑轮组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1000J
3、
(2020营口.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动物体A,已知物体A重为1000N,动滑轮重为8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经过20s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4m,拉力F做功为3200J(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2880J B .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C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D . 拉力的功率是160W
4、
(2020石家庄.中考模拟) 力F1将物体A匀速提升了s,若改用滑轮组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s,拉力为F2 , 此过程滑轮组( )
A . 总功为F2s B . 额外功为F1s C . 机械效率 D . 额外功为
5、
(2020新泰.中考模拟)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 s内将重为1 5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 m,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②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
③拉力F的功率为375 W 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A . 只有①和② B . 只有②和③ C . 只有③和④ D . 只有①和④
6、
(2016黑龙江.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 端的拉力F为60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B . 动滑轮自重2N C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7、
(2020自贡.中考真卷) 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部移到顶部,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s,高为h,拉力为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 . B . C . D .
8、
(2020本溪.中考真卷) 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N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m,用时3mi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小鹏计算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m/s B . 做的有用功为8640J C . 拉力为240N
D . 拉力的功率为48W
9、
(2020重庆.中考真卷) 滑轮是提升重物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机械,工人师傅用500N的拉力F,利用图所示的滑轮将重800N的重物在30s内匀速提高了6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B .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C . 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为200W D .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3600J
10、
(2019福建.中考真卷) 工人用图中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 G物:G滑轮=9 : 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
A . 10% B . 45% C . 80% D . 90%
11、
(2020常德.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 F1做功6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 做功为10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过程中的拉力F1= 3F2 B . F1 做功的功率比F2做功的功率小 C .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40% D . F2 做功的距离为3h
12、
(2020广州.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甲
5.5N
F乙
12 N
F丙
5.5 N
F丁
8 N
GM
5 N
GN
10 N
A . 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 . 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 . 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 . 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13、
(2021广安.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0.5m,F1做功为3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B . F2 做功的功率比 F1做功的功率大 C . 动滑轮的重力为4N D . 两个过程物体B都匀速运动,机械能不变
14、
(安徽.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FA ,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15、
B . C . D .
(2021百色.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子自由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 B . 两套装置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C . 甲装置做的总功比乙的多 D . 两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填空题:
16、
(2020南开.中考模拟) 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7、
(2020齐齐哈尔.中考真卷) 小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4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是250N。此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8、
(2019哈尔滨.中考真卷) 如图,用2N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5N物体提升0.1m,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为________ ;若物体重变大,则滑轮机械效率将________。
19、
(2020南京.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物体重210N,动滑轮重25N。工人用125N的拉力将物体匀速提升3m,用了10s,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________%。
20、
(2020.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1s内物体向左运动了4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8N,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1、
(2017平南.中考模拟) 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攻为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2、
(2016当涂.中考模拟) 一台水泵功率2000W,它在5min内可以将10t的水抽到5.4m高的水槽中,该水泵的效率为________.
23、
(2019扬州.中考真卷) 华为公司推出首款5G折叠屏MateX手机,该款手机采用向外折叠、可弯曲的屏幕,屏幕材料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给手机充电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手机采用双电池结构,电池总容量可达4500mAh,可以在30min内快速充电80%则充电电流为________A。
实验探究题:
24、
(2020湘潭.中考真卷) 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力 钩码上升高绳端移动距实验次数 拉力 机械效率
度 离
1 1.0 5 15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4 2.0 10 1.0 30
(1) 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__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N。
(2) 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 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
(4)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A . 增大绳重 B . 减轻动滑轮重 C . 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25、
(2020大庆.中考真卷) 小红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的装置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并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测力计拉绳端移动距离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s/m
3 0.1 0.3
(1) 上表中测力计拉力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拉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N。
(2) 此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6、
(2020天津.中考真卷)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两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小明把两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钩码所受的重提升高度h/m 拉力F/N
力G/N
2.0 0.1 1.0
蝇瑞移动的距机械效率????
离s/m
0.3 66.7%
2
3
4.0
6.0
0.1
0.1
1.8
2.5
0.3
0.3
74.1%
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 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________;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 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
27、
(2018德州.中考真卷)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22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①实验时沿竖直方步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②装置图
骤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________做的实验。③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实验序钩码重钩码上升高度绳端拉力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n
号 量G/N h/m F/N
表1 4 0.1 1.8 0.3 74%
格
2 8 0.1 3.1 0.3 86%
3 8 0.1 2.5 0.4
通过比较________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结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论 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问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题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讨虑到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论
机械效率的计算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24.答案:
25.答案:
26.答案:
27.答案: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业书白)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二)
机械效率的计算专训
单选题:
1、
(2020河池.中考模拟)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 η甲=η乙 , W甲=W乙 B . η甲>η乙 , W甲>W乙 C . η甲<η乙 , W甲<W乙 D . η甲>η乙 , W甲<W乙
2、
(2020陕西.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10s。已知物体A重500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拉力F的功率为30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 拉力F的大小为40N C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 滑轮组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1000J
3、
(2020营口.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动物体A,已知物体A重为1000N,动滑轮重为8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经过20s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4m,拉力F做功为3200J(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2880J B .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C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D . 拉力的功率是160W
4、
(2020石家庄.中考模拟) 力F1将物体A匀速提升了s,若改用滑轮组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s,拉力为F2 , 此过程滑轮组( )
A . 总功为F2s B . 额外功为F1s C . 机械效率 D . 额外功为
5、
(2020新泰.中考模拟)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 s内将重为1 5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 m,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②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
③拉力F的功率为375 W 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A . 只有①和② B . 只有②和③ C . 只有③和④ D . 只有①和④
6、
(2016黑龙江.中考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 端的拉力F为60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B . 动滑轮自重2N C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7、
(2020自贡.中考真卷) 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部移到顶部,设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s,高为h,拉力为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 . B . C . D .
8、
(2020本溪.中考真卷) 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N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m,用时3mi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小鹏计算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m/s B . 做的有用功为8640J C . 拉力为240N
D . 拉力的功率为48W
9、
(2020重庆.中考真卷) 滑轮是提升重物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机械,工人师傅用500N的拉力F,利用图所示的滑轮将重800N的重物在30s内匀速提高了6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B .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C . 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为200W D .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3600J
10、
(2019福建.中考真卷) 工人用图中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 G物:G滑轮=9 : 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
A . 10% B . 45% C . 80% D . 90%
11、
(2020常德.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 F1做功6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 做功为10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过程中的拉力F1= 3F2 B . F1 做功的功率比F2做功的功率小 C .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40% D . F2 做功的距离为3h
12、
(2020广州.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甲
5.5N
F乙
12 N
F丙
5.5 N
F丁
8 N
GM
5 N
GN
10 N
A . 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 . 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 . 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 . 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13、
(2021广安.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0.5m,F1做功为3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B . F2 做功的功率比 F1做功的功率大 C . 动滑轮的重力为4N D . 两个过程物体B都匀速运动,机械能不变
14、
(安徽.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FA ,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15、
B . C . D .
(2021百色.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子自由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 B . 两套装置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C . 甲装置做的总功比乙的多 D . 两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填空题:
16、
(2020南开.中考模拟) 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7、
(2020齐齐哈尔.中考真卷) 小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4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是250N。此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8、
(2019哈尔滨.中考真卷) 如图,用2N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5N物体提升0.1m,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为________ ;若物体重变大,则滑轮机械效率将________。
19、
(2020南京.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物体重210N,动滑轮重25N。工人用125N的拉力将物体匀速提升3m,用了10s,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________%。
20、
(2020.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1s内物体向左运动了4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8N,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1、
(2017平南.中考模拟) 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攻为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2、
(2016当涂.中考模拟) 一台水泵功率2000W,它在5min内可以将10t的水抽到5.4m高的水槽中,该水泵的效率为________.
23、
(2019扬州.中考真卷) 华为公司推出首款5G折叠屏MateX手机,该款手机采用向外折叠、可弯曲的屏幕,屏幕材料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给手机充电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手机采用双电池结构,电池总容量可达4500mAh,可以在30min内快速充电80%则充电电流为________A。
实验探究题:
24、
(2020湘潭.中考真卷) 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力 钩码上升高绳端移动距实验次数 拉力 机械效率
度 离
1 1.0 5 15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4 2.0 10 1.0 30
(1) 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__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N。
(2) 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 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
(4)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A . 增大绳重 B . 减轻动滑轮重 C . 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25、
(2020大庆.中考真卷) 小红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的装置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并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测力计拉绳端移动距离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s/m
3 0.1 0.3
(1) 上表中测力计拉力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拉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N。
(2) 此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6、
(2020天津.中考真卷)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两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小明把两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钩码所受的重提升高度h/m 拉力F/N
力G/N
2.0 0.1 1.0
蝇瑞移动的距机械效率????
离s/m
0.3 66.7%
2
3
4.0
6.0
0.1
0.1
1.8
2.5
0.3
0.3
74.1%
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 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________;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 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
27、
(2018德州.中考真卷)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22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①实验时沿竖直方步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②装置图
骤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________做的实验。③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实验序钩码重钩码上升高度绳端拉力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n
号 量G/N h/m F/N
表1 4 0.1 1.8 0.3 74%
格
2 8 0.1 3.1 0.3 86%
3 8 0.1 2.5 0.4
通过比较________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结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论 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问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题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讨虑到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论
机械效率的计算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24.答案:
25.答案:
26.答案:
27.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