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三星堆导游词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校从蓉)

综合馆:

三星堆博物馆室内展馆分为综合馆和青铜馆。从游客中心进来往里走,步行不到五分钟,就到达综合馆了。综合馆由序厅和六个单元主题展厅组成。进入综合馆序厅,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副大型的壁画。这幅壁画叫“长江文明之源”,它通过很多空间角度,集合了各种地图展示了三星堆的地理位置和遗址分布,揭示三星堆对长江上游文明的重要意义。这样一看啊,才知道三星堆遗址不仅时间悠久,而且遗址规模还非常大呢!是的,三星堆遗址总面积有12平方公里,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的古城,城区面积将近4平方公里。这就是著名的三星伴月。

哇哦!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全国都很少见啊!三星堆啊,越发引起我的好奇心了。那我们接着看。这里有一张综合馆的平面图。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是雄踞西南。这个展厅正中有一面巨大的墙,上面雕刻着一个造型奇特的“蜀“字,你等下可以注意一下它有什么不同。好的。待会儿你还可以给我讲讲的是古蜀国2000年的沧桑历。和古蜀国5代蜀王的故事。没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展厅和第一个展厅一样大,就在第一展厅的后面。那里由物华天府和化土成器两个单元主题构成。化土成器介绍的应该是陶制品,那么物华天府呢?物华天府里展示了农业和生活用具,还有海贝、铜贝,象牙等古代货币。反映出的当时农业和商贸的情况。噢!过道右手边展厅是第四单元玉石器,左手边展厅是以三星堆冶炼技术为主题的第五单元。

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这两个展厅里陈列的玉石器、青铜器,让你看到的不仅是古蜀人高超的技艺,还有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综合馆的最里面还陈列着一棵4米高的青铜神树-----通天神树,这棵树被称之为三星堆综合馆的镇馆之宝。那我们就出发吧,去一一参观各个主题里的展品,了解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的传奇故事。

雄踞西南:

雄踞西南是我们进入综合馆参观的第一个展厅,这里展示的物品种类很多,石器、陶器、玉器,还有大量的文字典籍介绍,内容很丰富啊!是的。这里全方位地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古代蜀国的宏大规模。

我知道三星堆文化延续了2000多年,从考古地质层学和类型学上被分为了4期,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所以我们现在所在的雄踞西南展厅保留了很多遗迹,供我们认识古代蜀国,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你看,我们进来第一眼就会看到展厅中央的墙上有个造型奇特的“蜀”字,它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

李白的《蜀道难》里有一句描写古蜀国的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你听过吧?我们仔细看这个“蜀”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中间的“虫”特别突出,其实这个虫呢就是指的古蜀国第一代蜀王——蚕丛了。哦,蚕丛倒是听过一些他的故事,他可是蜀人的祖先呢。但为什么他跟“蜀”字的“虫”有关系呢?其实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猜测出来了,因为他最大的的功绩就是教会大家种桑树养蚕,对古蜀国农业发展贡献特别大。我们再说说第二代蜀王叫柏灌,据说他的墓在成都温江区寿安镇长青村。那他又有什么贡献呢?柏灌和第三代蜀王鱼凫在史书上的记载都很少。只知道柏灌是一种水鸟,而鱼凫指的就是鱼鹰。

三星堆发现的文物中有很多是鸟的造型,而其中又数鱼鹰的形象最多,这是不是和这两位蜀王有关呢?嗯,有很多专家也这样认为。有意思的是第四代蜀王杜宇也和鸟有关。相传,他善于耕作,但是却不会治理水患,于是把王位禅让给了第五代蜀王开明氏。杜宇死后化身为杜鹃,每到3月,用叫声催促蜀国人民及时播种。人们爱戴他,于是称他为望帝。噢!原来“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就是杜宇啊!那开明氏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得到杜宇心甘情愿的把王位让给他?开明是古蜀国一个朝代的名称,历代的君主都叫“开明”,所以大家叫他们开明氏。第一世开明帝原名叫鳖灵,因为他治理洪水有功,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取代了

杜宇,成为了第五代蜀王。原来如此。那么开明这个朝代又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开明共延续了12代,在这期间,他们把国都迁到了今天的成都。到了公元前316年才被秦惠王所灭国。听了五代蜀王的故事,再结合遗址中的出土文物看来,古蜀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三星堆也不是一般的聚集村寨,而是雄踞在西南的早期城市了。

物华天府:

在第二单元物化天府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的陶盆陶缸等,大多体型硕大,这应该是用来储存粮食的容器。这些容器多种多样,是为了储存不同的作物。这就反映出古蜀人当时生活富足,农作物也并不单一。你看这个30多厘米的陶器,像一个水壶,顶部有一个圆形的壶口,底部由三只袋子形状的脚所支撑,周围还放着6只瓶子,看起来好特别啊。

这个陶制品叫陶盉(HE二声),是用来装酒的,三足鼎立的设计呢便于加热。它周围的小瓶子叫瓶形杯。在遗址的一个土坑中,曾经发现一件陶盉和20多个瓶形杯放在一起。可见它们是配套使用的。瓶形杯就像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酒瓶,瓶身比较长,瓶口做成了喇叭口、底部还是比较圆的底。以前酿酒技术不成熟的时候,酒会有粮食渣滓,就是我们常说的酒渣。根据学者推测呢,瓶口被设计为细瓶颈,应该是帮助去酒渣。由此推断,三星堆先民喝的古酒与中原地区连酒渣一起食用的酒不同,是一种去掉了酒渣的清酒。噢~原来如此。真想不到,在那时,粮食除了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外,已经有了剩余的部分用来酿酒。可见当时农业的发达和人们的富足。说到富足啊,还得看看展厅里展示的原始货币—贝壳。

嗯,这里展出的贝壳有黑、白两种颜色,长约1.5厘米,形状像昆虫的卵,背部比较高的部分有一个孔,可能是为了穿上绳子,方便携带。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海贝。古蜀国地处内陆地区,三星堆祭祀坑中却出土了5000多枚这样的海贝。这些海贝也许是古蜀国在人文明社会初期商品交换来的原始货币。祭祀坑保留下来的就有这么多的海贝,证明当时的古蜀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一定很频繁。是的。有学者从三星堆出土文物推断出古蜀国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等海外城市有了商业来往。这一点从遗址内出土的象牙也可以看出,这些象牙也可能是商贸交易的结果。三星堆总共出土了80多枚象牙,经过鉴定是亚洲象的牙齿。虽然经过修复,但眼前的象牙大多数都已经碎裂,象牙表面也看不出原来的光泽了。这是因为象牙在掩埋前曾经被焚烧过,再加上时间太久远,象牙从里到外都遭到了破坏。嗯,我听说象牙是统治阶级财富的象征。那么,这个虎牙代表的什么呢?蜀国人崇尚老虎,认为老虎威武凶猛的形象让人敬畏。所以这些虎牙制作的工艺品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被他们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生活中用到的陶器,和其他地区交往使用的贝壳和象牙,看到这些东西,我们不难想象,三星堆时期的古蜀国,农业和商业是有多么的繁荣。

化土成器:

大家都知道陶器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进程,刚刚我们在第二单元物华天府展厅中,看到了很多三星堆时期人们使用的陶器,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到3000年前的古蜀人在陶器制作上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了。刚刚看到的陶器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前面的“化土成器”展厅你将更直观的感受古蜀人民的聪明才智。

来到第三单元,果然有好多造型各异的陶制品呀,简直每一件都是艺术品。嗯,陶器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又具有不透水,不怕高温烧烤的特点,烧制陶器的温度一般要在1000度左右,而有记载在10000多年以前就有制陶的历史了。仔细观察展厅里展出的这些陶器,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修复后,依然能看出朴实无华的特质,还有古蜀人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嗯,我赞同你的看法,像这个陶三足炊器就很有意思!你好好观察一下,它非常具有本地特色,你能猜到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的底是三足鼎立的造型,相比之下,它中

空的袋子形状的足部直径更大,能容纳更多的水。顶部宽大的盘面内还有一个瓶口。上半部分和今天四川地区常见的泡菜坛很像。这是不是就是最早的泡菜坛啊?猜错了,这三足炊器设计三足,是为了架火升温,泡菜是不需要加热的。所以人们猜测,这个是古蜀国人蒸煮食物的炊器,还有人说,宽大的坛边是为了放上水,方便古人一边加热食物一边吃。

嘿!这不就像今天的火锅吗?原来四川吃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啊。真是不简单。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古人还会用手捏一些小动物造型的陶器。不过它们的实用性,可能只是玩具或装饰之类的。这些陶器做得很有神韵,古蜀人很有生活情趣呀,你看这个大一点的鸟头柄勺,应该是用来舀水舀酒的,勺的把还制作成了惟妙惟肖的鸟的造型,有点像鱼鹰,看来他们把把崇拜的图腾都融进了生活之中呢。没错,而且通过这些或是用来观赏或是生活使用的陶器,都可以感觉的得到古蜀人生活是很富足的。而我们对于神秘古蜀人的真实生活面貌了解又多了一步。

以玉通神: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而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在古代,玉石常被雕刻成鸟兽鱼虫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因为被作为图腾标志,玉石融入了一些公共活动,包括原始的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那么在三星堆文明里表现出的“以玉通神”是不是就是巫术礼仪活动的产物呢?是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古文里记载了玉的成因和作用。说玉是天地之精,把玉推崇为事物的尊者。还衍生出佩戴玉制作的饰品,能够辟邪除祸,延年益寿的说法。一些专家也分析出佩戴玉石可以增加精神上心理上的抵抗力,精神气儿充沛了,自然也就不容易得病啦。

首先一进展厅我们就能看到几块大玉石,它们是博物馆里我们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的玉石,是从三星堆北面的鸭子河里挖出来的,而玉石的大部分原料都来自于四川的龙门山脉,鸭子河作为一条纽带连接着两个地方。噢!原来是这样。这些石料虽然没有造型,但是表面有很明显的刻痕,肯定是加工过的。但是这就有疑问了,当时古人是用什么来切割坚硬的玉石呢,会不会用的是青铜器或者铁器呢?

问得好,这就是三星堆留给世人的千古谜题了。首先青铜器的硬度在5度,而玉石的硬度有6度,青铜没有玉石硬,排除掉。其次是铁器,而铁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所有在当时没有什么比玉石再硬了。而根据推测,古人用的可能是“线切法”。就是用的兽皮、水和金刚砂,来回拉动慢慢磨出来的。

所以才有句话叫做玉不琢不成器啊,我们来看看玉石器的成品吧。这些玉石器都是用来祭祀的吧。我发现,好像玉石不同,祭祀的对象也不同。你看这块玉璧。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我记得在周礼中,璧就列为了重要活动所需要的礼器之一,而且排名首位。

这块玉璧是在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上面有同心圆阴线纹路,各组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均匀相等,可见制作的时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而且,玉器里面圆形的都用来祭天,方形的都用来祭地,正好印证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我们再看看旁边这些玉璋,它们可是三星堆里面出土最多的玉器呢。我知道玉璋也是三星堆的国宝呢,你看这些有大有小,形状也不各不一样。嗯,玉璋呢据推算应该是用来祭山的,最长的有1.59米,而形状最有特色的要数鱼形玉璋,人们猜测可能跟第三代蜀王鱼凫有关。真是每一个物件都大有奥妙呀。难怪有人说,三星堆的玉石器群和青铜器群能够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三星堆文明的最高成就。一点没错。除此之外,这里的玉圭、玉琮等玉器也很有看点,咱们也去一一了解吧。

烈火镕金:

来到“烈火熔金”展厅我们可以了解到三星堆时期的冶炼技术,这儿展示的代表是三星堆里非常有特色的青铜器。青铜器与前一展厅我们看到的玉石器有所不同,玉石器可以去雕琢,

而青铜器只能用模具浇筑而成。哦,你看这两个铜挂铃,看上去就很精美啊,我在想这么精致的铜铃到现在还能不能发出响声呢?

这两个铜铃,一个叫做鹰形铜铃,另一个叫做花型铜铃,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尽管埋藏了三千年,但到现在仍然可以发出声音。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做模具的工艺已经相当高超了。这么厉害啊,你看这边还展示着金器,看起来闪闪发光呢。眼力不错,不过三星堆时期的金器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4K纯金,而是沙金,就是沙子里掏出来的金子。主要成分以金和银为主,含金量在85%左右,相当于现在21K的含金量。这儿还把中国与国外的面具做了对比,中国的金面具是金箔的工艺,是贴上去的。而国外的面具则是鎏金工艺。

从展示的金器数量上看,我感觉金器在这里算不上是重点。可你看那根金杖,看上去非常漂亮,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

好眼光,它是三星堆发现的金器里最大的一件,而且也是一件国宝。金杖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量约500克。是用金条摔打成金皮后,包在木杖上的。现在木杖已经碳化,而金杖上布满了花纹,有鱼,有鸟,其中有之前在别的展厅物品上看见过的鱼鹰。难道金杖和几位蜀王有关?

没错,关于金杖的性质,有人说它是法杖,有人说是祭祀用的祭仗。但金杖上的鱼鹰和鸟是三星堆古国最繁盛阶段,鱼凫王时期的图腾。更多的学者则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治和宗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噢,也就说这柄金杖不仅仅代表了王的地位,也是宗教赋予王者的神权代表。就像古埃及文明中长老的法杖一样。是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三星堆文明受到了古埃及和古西亚等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的产物。

噢~除了金杖,这里还有鱼形、虎形等造型的金箔饰品,上面都有纹路。制作工艺也非常细致,它们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大体上工匠先采用原始方法用水淘洗金沙,再用高温熔化冶炼形成合金,最后经过人工捶打和碾压做成金带,金皮,金箔等。其间运用到了用模具压,雕刻,镂空,粘贴等技术。噢!古蜀人在那个时候就拥有这么高超的金器冶炼技术了,真不可思议。是啊,说完金器,再说回青铜器。我们现在到综合馆最里面的第六单元展厅去,那里展出着整个博物馆最精妙的青铜器。走吧,我们边看边说

通天神树:

当我们走进综合馆的最后一个展厅,绝对无法忽略掉大厅中间的那棵青铜神树带给来的震撼。

是的,这棵在圆台上固定的神树,被巨大的玻璃罩所包围。玻璃罩的顶部围绕了一圈太阳光芒造型的装饰,在深蓝色星空底纹的屋顶映衬下,神树被周围的灯光打造得更加古老和神秘。

是的,这棵神树高3.96米,是目前全世界所知范围内最大的青铜器,重达上千斤。神树的底座是神山,因为古人认为山离天最近,所以山形座上树立了神树,寓意神树像梯子一样把天地连接起来。

我看到神树分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枝,整棵树共9枝。每棵树枝上站立着一只鸟,我知道古人喜欢把鸟比作太阳,把它们放在连接天地的棵树上,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我们首先看这鸟,它被古人称为金乌鸟。而这树呢据推测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而关于扶桑树还有这“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说法。按你的说法也就是树上应该有10只鸟,代表着10个太阳。那这棵树为什么只有9只鸟呢?其实呢通天神树是古蜀人根据“十日传说”制造的一件青铜器,出土的时候只有9只,但顶端有损坏。所以专家推测,第十只神鸟有可能就在神树最顶端。

噢~这样就很明显得表达了古蜀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哎你看,神树底座旁边还有一条龙,尾巴朝天,龙头向下。这是神龙下凡景象的表现吗?没错,龙头朝下表现的是龙从天而降。据说通灵的帝王和巫师中的长老,就是借助这些神树上天入地,向百姓们传达上天的旨意。

噢,原来通天神树不仅反映了古蜀人的太阳崇拜,还表达了他们与神灵沟通的愿望。是啊,

所以据说青铜神树在那时候常常被设置在宗庙中用于祭祀呢。而且这座神树也是国宝之一,同时也是三星堆唯一的一件镇馆之宝,更是全国永久性禁止出外巡展的文物原件,只能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像这种风格的青铜器在发掘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真的是一件极为神秘和珍贵的文物啊,你看那边还有一棵青铜神树,跟这棵样子长得差不多,但体积却小了很多呢。那是2号神树,比镇馆之宝青铜神树小几号。三星堆一共出土了8棵青铜神树,其中6棵受损严重,不能进行修复。只有眼前这两棵是修复完成让观众可以一睹全貌的。这展厅里还有一棵摇钱树,在四川全省都有发现,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也是为了表现古蜀先民对树的崇拜。从陶器、玉器到青铜器、金器,再到眼前这代表古蜀人智慧与精神象征的通天神树,整个综合馆让我们对三星堆文明有了深入的认识,接下来的青铜馆我们还会看到那些神秘和精彩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青铜馆:

我们从综合馆参观结束出来,沿着林荫小路往前步行几分钟,就到青铜馆了。

这青铜馆的外形看起来非常熟悉啊,我在很多三星堆的宣传照上都看到过。你看它圆圆的大立柱上有三根细柱支在一起,一头像是要直插入天空,有点像发射塔。你熟悉很正常,因为这青铜馆可算的上是三星堆的标志性建筑了,它的设计可是很有内涵的,你说的三角构架,象征的是通天之梯,将天地连接,人与神灵沟通,把三星堆这一含量极为丰富的古蜀文化讯息传向天际,传向华夏神州。那三角构架上有三个硕大的青铜纵目面具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青铜纵目面具啊本来就是三星堆的文物标志,放在这里是代表三星堆的古人与今人高瞻远瞩、极目眺望,笑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这外观设计果然意义非凡呀,还没进入馆区,就已经让人满怀期待了。我们接着往里走,肯定还有好多精彩等着我们。嗯,绝对值得期待,因为青铜馆里边可都展示的是三星堆的文物精华呢。

进来后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你看大厅中央有一尊青铜人首鸟身像,而背景是一大幅文物浮雕图,我想这组主题雕塑肯定也有特殊意义吧。是的,首先你看到“青铜人首鸟身像”呢身子较短,带着面具,脸形是和纵目面具等人物像一样,方方正正,大耳朵高鼻梁,双眼外凸。它其实是一个放大制作的艺术品,原件只有12厘米,是一种小型的青铜神树树枝的顶端部分。结合综合馆了解到的知识,鸟在人古蜀人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图腾。那这人首鸟身像应该是代表一种“人神合一”吧?没错,据推测呢这尊塑像可能和古神话中的蜀人先祖“大鸟王”颛顼有关,可以确定的是这尊造像肯定是古蜀先民崇拜的主神。你再看这背景浮雕,其实上面呢刻得都是青铜馆里面展示的国宝级文物,整组雕塑像我们揭示的就是青铜馆的陈列主题——“人与神”!

“人与神”?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珍贵文物,了解古蜀先民对神的崇拜,它们的精神追求吗?这个话题本身就让人好奇心倍增呀。是的,我们将在这儿欣赏到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兽面具、青铜大鸟头这些国宝级文物,和综合馆一样,这里也有6个不同主题的展厅,走,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吧!

奇秘面具:

走进青铜馆,第一个展厅叫做奇秘面具。展示的应该就是青铜面具了。你看,展厅门口的这个大面具够大吧,我可想象不到有哪个人能戴的上那么大的面具。这是目前发掘出来的最大的面具。面孔非常夸张,浓眉大眼,鹰钩鼻孔。据说面具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的形象。不过面具最早是与巫术有关,面具是灵魂的载体,所以现在少数民族很多地方还有这种祭神活动,都会佩戴面具。这么说,他们戴着面具感觉自己就是神的代言人了呀。哎,你看这些面具都是平面的,这些面具怎么戴到脸上呢?

你看面具两边都有穿孔,表示在祭祀时这些面具都是挂起来供人们祭拜的。而额头正中的孔,

是用来装上一些饰物用的。在三星堆所有面具当中,有一个看上去特别怪异。那就是咱们眼前的这个青铜纵目面具。它是博物馆的第四件国宝,同时也是博物馆的馆会标志。我对这个面具印象很深,现在看到实物,它突出的眼睛和大耳朵给人很强视觉冲击,这算不算是一种夸张呢?这个青铜面具重达80公斤。耳朵是阔耳,眼睛突出眼眶的长度就有16厘米,所以被人们称为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蚕丛,就有着“有蜀后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的记载。所以咱们眼前看到的这个面具很可能就是蜀王蚕丛的样子了,这个面具也表现出古人对祖先的崇拜,通过夸大祖先的特征来将祖先神化了。诶,你看后边还有一些长得很像眼睛的青铜器啊,难道他们也有眼睛崇拜吗?

是啊,古人认为眼睛就是一种神物。眼睛可以传神,因为它是心灵的窗户,是用来认识和观察世界的。眼睛也能产生一种震慑力,所以在祭祀的时候也要崇拜眼睛的。

哎,我现在才发现,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是多神崇拜呢。一路走来,就见到了对鸟、对鱼、对太阳、对树的崇拜,甚至对眼睛的崇拜,无形中就给人们传递了一种神圣的敬畏感。

是呀,要不怎么说万物有灵呢,这都属于原始宗教的特色。这些面具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接下来在神巫群像展厅,我们将看到更为震撼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揭开古蜀先民祭祀神像的谜团。

神巫群像:

刚刚我们在第一展厅看到的青铜纵目面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在第二展厅,我们将欣赏到古蜀先民的青铜人头像,保准也让你震撼。一进到第二展厅,氛围就更加神秘了很多,你看这些人头像一字排开,加上这昏暗的灯光,都有点像是外星人了。

你看它们的下巴是方形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戴了面具。刚刚我们也讲了只有巫师才有资格戴面具,戴了面具就能代表神了。而且你注意看人头像的后面,有一些能看出轮廓圆润了不少,所以推测出其中也有女性人头像。我刚刚大体数了一下,这个展厅里陈列的人头像就有十几个,你看那边还有几个脸上贴了金的人头像呢,他们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吧。

没错。三星堆一共发现57个人头像,其中有6件带着金面具。这中间三件完全脱落,另外三件保存的比较完好。而且这些金面具很薄,厚度不超过0.2毫米,我们现在说的往人脸上贴金,其实就是源于这里的。这57个人头像,据推测应该代表了当时57个部落首领,换到现在就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了。哈,说的可真够贴切的,所以可以说是它们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统治机构。话说回来,你看这些面罩和头像结合得真是严丝合缝,仅仅露出眉毛和眼睛的部分,在灯光下面,面罩凹陷部分金光闪闪的,脸部轮廓坚毅严肃,它们让我想到了神话故事里的天兵天将。这些既戴有金面具,又有神巫特色的头像,应该就是古蜀国的统治者呢?因为它们能和神沟通,且外形特殊,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金面青铜人头像可能既是政治上的国王又兼任宗教中神巫之王的地位。也就是说,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它的社会形态就已经是我们所说的政教合一了。

祭祀大典: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祭祀和征战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青铜馆第三展厅叫做祭祀大典,展示的就是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进行推理想象,模拟的古蜀人宗教祭祀仪式。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是古人祭祀大典的微缩场景。看上去祭祀大典复原得跟真的一样。神坛的底部是两头一正一反、平行站立的怪兽。怪兽托着的圆座上,四个站立的巫师双手抱握,好像在礼敬天地四方。巫师头顶着的是象征着大山的山形座。再上边是四面镂空的方形建筑,每方各有五个跪坐人像。最顶部的四面正中是人首鸟身神像。

你观察的真够仔细的。纵观整个神坛,其实里面已经概括了古人认知中的三界:怪兽象征地界,巫师象征人界,人首鸟身象征神界。在祭坛中央,还能看到有尊手拿法杖的青铜立人像。

他的周围是那些眼睛外凸的巨大兽面像。其中还有高大的通天神树挺立其间。所以这就是古蜀先民祭祀的盛况吧?是的,模型依据复原的文物,借助成都羊子山祭台考古实例,构筑出祭祀大典的模拟场景。古蜀先民的祭祀活动确实壮观震撼,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件事相当重视。

是呀,古蜀人可是将祭祀列为了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祭祀也成为了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年中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祭祀来解决。那你能讲讲祭祀大典的流程是怎样的吗?

好的。无论祭祀仪式有多么隆重,总的来说都包括两类活动:一是掩埋玉器,二是焚烧牺牲,焚烧牺牲就是把供奉给神灵的家畜烧掉。但是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祭祀活动,却令人触目惊心。据说祭祀坑被发掘开的时候,各种器物混杂一处。但是细细观察,发现每一类器物在入坑时还是分门别类放置的。首先放入坑底的是玉石器,然后是金杖等金器,其后是青铜人头像、面具、铜尊等青铜制品,再倒入碎骨渣,最后放入玉璋、玉戈等大型玉器以及部分陶器等。

是的!规模之大,价值之高,令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们都咋舌。这几乎已经不叫祭祀,而是毁灭。你想,把一个国家里最最珍贵的宝物通通人为地毁坏还不够,再烧上一把火,然后全部掩埋掉。毁掉的珍宝,相当于一个十万人的国家上百年的劳动剩余价值。难怪当考古工作者把这些破碎的出土文物一件件复原起来,全世界都震惊了。数千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被破坏,这得是多么惊心动魄的祭祀大典啊。是啊,所以三星堆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的发现和研究将一个高度发达又非常神秘的王国展示到了我们眼前。

群巫之长:

我发现越往青铜馆里走,铜像越具体。第一单元展出的是面具,第二单元展出的是戴着面具的人头像,到了第四展厅,已经可以看到全身的青铜像了。这些人像造型各异,真是有意思。

你来看这个青铜小人像,非常精致。头残缺了,手里拿着的叫做璋,之前我们讲过璋是用来祭祀山神的,在这儿就能看出,璋在祭祀时是拿在手上的。

嗯,我发现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大厅中央这尊站立的人像,他双手握成了大大的圈,应该就有名的青铜大立人像吧?是的,它可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第五件国宝,也是三星堆中最后一件国宝。当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这尊人像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巨人。据说在展出期间,英国人甚至开出了10亿英镑的天价想将它买下呢。10亿英镑?这应该是无价之宝啊。来到三星堆,得看到它,这一趟才算没有白来。

嗯,让我们走近看看,青铜大立人通高有2.62米,除去头上戴的莲花状高冠和底座,他有1.72米左右。但我们要关注大立人像的重点是它的手。你看他的双手握成两个大大的圈,两手是错开的应该拿的是带弧度的东西。关于拿的是什么,有人说可能是象牙,有人说也许拿了两样东西,甚至有人说什么都没拿,这也是青铜大立人最大的一个疑点。嗯,有待考证的还有很多。你看大立人的衣服也很精美啊,前短后长,很像现在的燕尾服啊。而且人像头戴高冠,脸戴面具,穿着华丽却赤脚站在高台上,这些特征只能让我想到一个身份。大立人是大祭司,站在高台之上是在主持一场祭祀活动吧。

你的联想能力真丰富,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再来看看旁边大立人服饰的拓片,上面的纹饰也很有意思。你看上面方格的纹带饰代表了权威,而且还能有龙纹,我们都知道,一般对于衣服来说只有皇帝的皇袍才有龙纹。所以眼前的这件龙袍有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一件龙袍了。

哦,那总结为一句话不就是,青铜大立人就是集神、巫、王三人于一体的这样一个身份了,是真正的群巫之长呀。对的,而且就在最近,青铜大立人也进入了第三批全国出土文物禁止巡展的名单。这跟之前咱们在综合馆里看到的通天神树是一样的。它原件就只有从这里才能看到了。

千载蜀魂:

我们从群巫之长展厅出来,会看到青铜馆中央有一棵巨大的通天神树,它是原件放大三倍的复制品。顺着神树旁的旋转阶梯往上,就可以到达青铜馆二楼了。对,位于青铜馆二楼的第五单元展厅被称为千载蜀魂,展示了包括刚才我们看到的通天神树在内,三星堆文物中最具神秘意味的10组典型器物。哇,这10组器物造型各异,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很是让人好奇呀。嗯,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是非常具有中原文化色彩的一件器物,叫青铜尊,同时期还有比较有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但是它们用途一样,都是祭祀当中用来盛酒的器物。哦,你看旁边还有“尊”字的金文写法,非常形象,就是一双手捧着盛酒的容器。

对的,古文里也讲过,“尊,酒器也”,自古以来就是盛酒的。而且衍生到现在,有关“尊”字还有着“尊敬”、“九五之尊”这些词语都显示了“尊”的崇高地位。哦,原来是这样,看过了青铜尊,你看前面还有个奇怪的人像?它叫什么呢?这是青铜鸟脚人像。鸟脚的高度就有50厘米,上面人身部分有些残缺,也有31.2厘米。这鸟的造型很抽象啊,不仔细观察联想,很难想到呢。上部分的人像穿着紧身短裙也很不可思议。几千年前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竟然就拥有这么好的弹性,能包裹出人像的曲线。那时候连棉花都没有种植啊。是的。这也是三星堆未解之谜中的一个。我们已知的是这件器物反映的可能也是一个“人神合体”的形象。跟我来,你对这个肯定有兴趣。你看看这是什么?好大的一个方向盘啊!这个呀,叫青铜太阳轮,直径约85厘米。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三星堆出土了一共6件青铜轮形的器具,这只是其中一件。学术界一般认为这和太阳有关。B:我明白了,这应该是古蜀人对太阳崇拜的表现,他们希望能够风调雨顺。

是的,你再看旁边这只青铜大鸟头,在三星堆发现最多的动物造型就是鸟,而这个鸟头是最大的,但它更像鱼鹰,由此可以看出它应该是第三蜀王——鱼凫的象征。这个之前讲过,而且鱼鹰也是一种鸟,古人习惯把鸟比作太阳,在藏传佛教里,还认为鸟就是神的使者呢。对,整个展厅里还有像青铜鸡、青铜神坛、青铜蛇等好几组代表器物也很有意味,它们的造型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细细了解这些宗庙神器,因为它们每一件都传承着几千年的古蜀之魂。

心路历程:

我们从第五展厅来到三楼,这儿宽阔的走廊两旁布满图片和文字展板。上面介绍了几个多世纪以来三星堆发现与发掘的心路历程。是的,这儿是青铜馆最后一个展厅,由三部分组成,你说的是第一部分,讲述“三星堆发现的故事”。主要以老照片、图说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千古之谜”,介绍的是三星堆发掘后留下的悬念,就如同我们之前看到的青铜太阳轮的疑问一样;第三部分是特地设立的数字博物馆和小型放映厅。早就听说三星堆文物古老,陈列馆却极富现代感和高科技含量,是游客最喜欢参与的互动娱乐活动。一会儿一定要去好好领略一下。要参加活动,得对三星堆有深厚的了解啊。

到这里,我们差不多把三星堆博物馆逛了一个遍了,对于三星堆的了解,虽然比不上你,但是回去给朋友介绍起来,我还是非常有自信的。那你知道三星堆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呃……这个,据说是一个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无意中发现的。至于具体情形,我不太清楚。是这样的,在1929年的春天,当地村民燕道诚和他儿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子旁挖沟渠,挖着挖着突然发现了一堆玉石器。燕道诚怀疑里面还藏有珠宝金器,不敢声张,又用土把它们掩埋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发动全家一起连夜搬运玉石器回家,其中有“古代圭、璧、琮、玉圈、石珠”各若干。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而且罕见,一个村民要是拿出去,别人肯定得疑心啊。是的,后来燕家淘沟挖宝的事,在当地逐渐传开了。这种传言引起了在广汉的英国传教士董宜笃的兴趣,他联系了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一起对三星堆进行了调查。噢~所以这张看起来发黄的合照就是当时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队在燕家的院子里调查时所留的。

没错,1934年,葛维汉教授带领考古队开始在燕家院子附近进行了发掘,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遗址考古热由此展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尤其是1986年7月至9月间,两个大型祭祀坑相继被发现,4000多件精品文物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到了1992年,三星堆遗址旁建立起了专题性遗址博物馆。1997年10月,才有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三星堆博物馆,历时半个多世纪呀,因为有了这一代一代的考古人员的付出,才有了三星堆文明昭显于世的今天,这些全是他们的心血之作。是啊,所以来了三星堆,得好好在这个展厅看看,才不算辜负了考古先辈的付出。

祭祀台:

从综合馆和青铜馆一路参观过来,你肯定对神秘古蜀国的故事还意犹未尽吧,走,我们沿着青铜馆右手边的小路直走,去祭祀台看看。这祭祀台是座四方形状的建筑,有三层,下方还有一个圆形的广场,应该是人们模拟建造的吧?是的,整组建筑呢象征着天圆地方,主要用来展现三星堆时期古蜀国的祭祀活动场景。这样的模拟祭祀活动场景肯定很震撼,我们平时能欣赏到吗?平时不能,一般有重大节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到时候的场面可是非常的宏大呢。有机会一定要来感受一下。你看祭祀台的顶部矗立着青铜大立人的仿制像。把他放在这里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这尊青铜大立人的来历可是意义非凡呢。2008年的时候,三星堆作为奥运圣火传递点之一。当时博物馆经过半年多的策划,把祭祀台改作成北京奥运圣火纪念台。经过考虑,人们认为青铜大立人身上不仅拥有太阳纹饰,而且地位崇高,具有代表性。所以在这里建造了青铜大立人塑像,高度定位5米,象征三星堆5千年的历史。我想起来了,当时电视上还放了青铜大立人手持火炬的画面呢,这三星堆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结合,还真是巧妙呢。对,走,我们沿着石阶去祭祀台最高的平台看看,上面可以看到青铜馆的全貌。

好的,虽然今天不能亲身感受古蜀祭祀的场面,但整个祭祀台给人感觉庄严神秘,古蜀先民神圣的祭祀仪式仿佛就在眼前展开来了。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校从蓉)

综合馆:

三星堆博物馆室内展馆分为综合馆和青铜馆。从游客中心进来往里走,步行不到五分钟,就到达综合馆了。综合馆由序厅和六个单元主题展厅组成。进入综合馆序厅,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副大型的壁画。这幅壁画叫“长江文明之源”,它通过很多空间角度,集合了各种地图展示了三星堆的地理位置和遗址分布,揭示三星堆对长江上游文明的重要意义。这样一看啊,才知道三星堆遗址不仅时间悠久,而且遗址规模还非常大呢!是的,三星堆遗址总面积有12平方公里,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的古城,城区面积将近4平方公里。这就是著名的三星伴月。

哇哦!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全国都很少见啊!三星堆啊,越发引起我的好奇心了。那我们接着看。这里有一张综合馆的平面图。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是雄踞西南。这个展厅正中有一面巨大的墙,上面雕刻着一个造型奇特的“蜀“字,你等下可以注意一下它有什么不同。好的。待会儿你还可以给我讲讲的是古蜀国2000年的沧桑历。和古蜀国5代蜀王的故事。没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展厅和第一个展厅一样大,就在第一展厅的后面。那里由物华天府和化土成器两个单元主题构成。化土成器介绍的应该是陶制品,那么物华天府呢?物华天府里展示了农业和生活用具,还有海贝、铜贝,象牙等古代货币。反映出的当时农业和商贸的情况。噢!过道右手边展厅是第四单元玉石器,左手边展厅是以三星堆冶炼技术为主题的第五单元。

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这两个展厅里陈列的玉石器、青铜器,让你看到的不仅是古蜀人高超的技艺,还有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综合馆的最里面还陈列着一棵4米高的青铜神树-----通天神树,这棵树被称之为三星堆综合馆的镇馆之宝。那我们就出发吧,去一一参观各个主题里的展品,了解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的传奇故事。

雄踞西南:

雄踞西南是我们进入综合馆参观的第一个展厅,这里展示的物品种类很多,石器、陶器、玉器,还有大量的文字典籍介绍,内容很丰富啊!是的。这里全方位地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古代蜀国的宏大规模。

我知道三星堆文化延续了2000多年,从考古地质层学和类型学上被分为了4期,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所以我们现在所在的雄踞西南展厅保留了很多遗迹,供我们认识古代蜀国,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你看,我们进来第一眼就会看到展厅中央的墙上有个造型奇特的“蜀”字,它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

李白的《蜀道难》里有一句描写古蜀国的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你听过吧?我们仔细看这个“蜀”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中间的“虫”特别突出,其实这个虫呢就是指的古蜀国第一代蜀王——蚕丛了。哦,蚕丛倒是听过一些他的故事,他可是蜀人的祖先呢。但为什么他跟“蜀”字的“虫”有关系呢?其实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猜测出来了,因为他最大的的功绩就是教会大家种桑树养蚕,对古蜀国农业发展贡献特别大。我们再说说第二代蜀王叫柏灌,据说他的墓在成都温江区寿安镇长青村。那他又有什么贡献呢?柏灌和第三代蜀王鱼凫在史书上的记载都很少。只知道柏灌是一种水鸟,而鱼凫指的就是鱼鹰。

三星堆发现的文物中有很多是鸟的造型,而其中又数鱼鹰的形象最多,这是不是和这两位蜀王有关呢?嗯,有很多专家也这样认为。有意思的是第四代蜀王杜宇也和鸟有关。相传,他善于耕作,但是却不会治理水患,于是把王位禅让给了第五代蜀王开明氏。杜宇死后化身为杜鹃,每到3月,用叫声催促蜀国人民及时播种。人们爱戴他,于是称他为望帝。噢!原来“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就是杜宇啊!那开明氏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得到杜宇心甘情愿的把王位让给他?开明是古蜀国一个朝代的名称,历代的君主都叫“开明”,所以大家叫他们开明氏。第一世开明帝原名叫鳖灵,因为他治理洪水有功,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取代了

杜宇,成为了第五代蜀王。原来如此。那么开明这个朝代又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开明共延续了12代,在这期间,他们把国都迁到了今天的成都。到了公元前316年才被秦惠王所灭国。听了五代蜀王的故事,再结合遗址中的出土文物看来,古蜀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三星堆也不是一般的聚集村寨,而是雄踞在西南的早期城市了。

物华天府:

在第二单元物化天府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的陶盆陶缸等,大多体型硕大,这应该是用来储存粮食的容器。这些容器多种多样,是为了储存不同的作物。这就反映出古蜀人当时生活富足,农作物也并不单一。你看这个30多厘米的陶器,像一个水壶,顶部有一个圆形的壶口,底部由三只袋子形状的脚所支撑,周围还放着6只瓶子,看起来好特别啊。

这个陶制品叫陶盉(HE二声),是用来装酒的,三足鼎立的设计呢便于加热。它周围的小瓶子叫瓶形杯。在遗址的一个土坑中,曾经发现一件陶盉和20多个瓶形杯放在一起。可见它们是配套使用的。瓶形杯就像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酒瓶,瓶身比较长,瓶口做成了喇叭口、底部还是比较圆的底。以前酿酒技术不成熟的时候,酒会有粮食渣滓,就是我们常说的酒渣。根据学者推测呢,瓶口被设计为细瓶颈,应该是帮助去酒渣。由此推断,三星堆先民喝的古酒与中原地区连酒渣一起食用的酒不同,是一种去掉了酒渣的清酒。噢~原来如此。真想不到,在那时,粮食除了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外,已经有了剩余的部分用来酿酒。可见当时农业的发达和人们的富足。说到富足啊,还得看看展厅里展示的原始货币—贝壳。

嗯,这里展出的贝壳有黑、白两种颜色,长约1.5厘米,形状像昆虫的卵,背部比较高的部分有一个孔,可能是为了穿上绳子,方便携带。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海贝。古蜀国地处内陆地区,三星堆祭祀坑中却出土了5000多枚这样的海贝。这些海贝也许是古蜀国在人文明社会初期商品交换来的原始货币。祭祀坑保留下来的就有这么多的海贝,证明当时的古蜀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一定很频繁。是的。有学者从三星堆出土文物推断出古蜀国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等海外城市有了商业来往。这一点从遗址内出土的象牙也可以看出,这些象牙也可能是商贸交易的结果。三星堆总共出土了80多枚象牙,经过鉴定是亚洲象的牙齿。虽然经过修复,但眼前的象牙大多数都已经碎裂,象牙表面也看不出原来的光泽了。这是因为象牙在掩埋前曾经被焚烧过,再加上时间太久远,象牙从里到外都遭到了破坏。嗯,我听说象牙是统治阶级财富的象征。那么,这个虎牙代表的什么呢?蜀国人崇尚老虎,认为老虎威武凶猛的形象让人敬畏。所以这些虎牙制作的工艺品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被他们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生活中用到的陶器,和其他地区交往使用的贝壳和象牙,看到这些东西,我们不难想象,三星堆时期的古蜀国,农业和商业是有多么的繁荣。

化土成器:

大家都知道陶器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进程,刚刚我们在第二单元物华天府展厅中,看到了很多三星堆时期人们使用的陶器,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到3000年前的古蜀人在陶器制作上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了。刚刚看到的陶器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前面的“化土成器”展厅你将更直观的感受古蜀人民的聪明才智。

来到第三单元,果然有好多造型各异的陶制品呀,简直每一件都是艺术品。嗯,陶器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又具有不透水,不怕高温烧烤的特点,烧制陶器的温度一般要在1000度左右,而有记载在10000多年以前就有制陶的历史了。仔细观察展厅里展出的这些陶器,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修复后,依然能看出朴实无华的特质,还有古蜀人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嗯,我赞同你的看法,像这个陶三足炊器就很有意思!你好好观察一下,它非常具有本地特色,你能猜到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的底是三足鼎立的造型,相比之下,它中

空的袋子形状的足部直径更大,能容纳更多的水。顶部宽大的盘面内还有一个瓶口。上半部分和今天四川地区常见的泡菜坛很像。这是不是就是最早的泡菜坛啊?猜错了,这三足炊器设计三足,是为了架火升温,泡菜是不需要加热的。所以人们猜测,这个是古蜀国人蒸煮食物的炊器,还有人说,宽大的坛边是为了放上水,方便古人一边加热食物一边吃。

嘿!这不就像今天的火锅吗?原来四川吃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啊。真是不简单。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古人还会用手捏一些小动物造型的陶器。不过它们的实用性,可能只是玩具或装饰之类的。这些陶器做得很有神韵,古蜀人很有生活情趣呀,你看这个大一点的鸟头柄勺,应该是用来舀水舀酒的,勺的把还制作成了惟妙惟肖的鸟的造型,有点像鱼鹰,看来他们把把崇拜的图腾都融进了生活之中呢。没错,而且通过这些或是用来观赏或是生活使用的陶器,都可以感觉的得到古蜀人生活是很富足的。而我们对于神秘古蜀人的真实生活面貌了解又多了一步。

以玉通神: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而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在古代,玉石常被雕刻成鸟兽鱼虫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因为被作为图腾标志,玉石融入了一些公共活动,包括原始的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那么在三星堆文明里表现出的“以玉通神”是不是就是巫术礼仪活动的产物呢?是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古文里记载了玉的成因和作用。说玉是天地之精,把玉推崇为事物的尊者。还衍生出佩戴玉制作的饰品,能够辟邪除祸,延年益寿的说法。一些专家也分析出佩戴玉石可以增加精神上心理上的抵抗力,精神气儿充沛了,自然也就不容易得病啦。

首先一进展厅我们就能看到几块大玉石,它们是博物馆里我们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的玉石,是从三星堆北面的鸭子河里挖出来的,而玉石的大部分原料都来自于四川的龙门山脉,鸭子河作为一条纽带连接着两个地方。噢!原来是这样。这些石料虽然没有造型,但是表面有很明显的刻痕,肯定是加工过的。但是这就有疑问了,当时古人是用什么来切割坚硬的玉石呢,会不会用的是青铜器或者铁器呢?

问得好,这就是三星堆留给世人的千古谜题了。首先青铜器的硬度在5度,而玉石的硬度有6度,青铜没有玉石硬,排除掉。其次是铁器,而铁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所有在当时没有什么比玉石再硬了。而根据推测,古人用的可能是“线切法”。就是用的兽皮、水和金刚砂,来回拉动慢慢磨出来的。

所以才有句话叫做玉不琢不成器啊,我们来看看玉石器的成品吧。这些玉石器都是用来祭祀的吧。我发现,好像玉石不同,祭祀的对象也不同。你看这块玉璧。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我记得在周礼中,璧就列为了重要活动所需要的礼器之一,而且排名首位。

这块玉璧是在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上面有同心圆阴线纹路,各组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均匀相等,可见制作的时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而且,玉器里面圆形的都用来祭天,方形的都用来祭地,正好印证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我们再看看旁边这些玉璋,它们可是三星堆里面出土最多的玉器呢。我知道玉璋也是三星堆的国宝呢,你看这些有大有小,形状也不各不一样。嗯,玉璋呢据推算应该是用来祭山的,最长的有1.59米,而形状最有特色的要数鱼形玉璋,人们猜测可能跟第三代蜀王鱼凫有关。真是每一个物件都大有奥妙呀。难怪有人说,三星堆的玉石器群和青铜器群能够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三星堆文明的最高成就。一点没错。除此之外,这里的玉圭、玉琮等玉器也很有看点,咱们也去一一了解吧。

烈火镕金:

来到“烈火熔金”展厅我们可以了解到三星堆时期的冶炼技术,这儿展示的代表是三星堆里非常有特色的青铜器。青铜器与前一展厅我们看到的玉石器有所不同,玉石器可以去雕琢,

而青铜器只能用模具浇筑而成。哦,你看这两个铜挂铃,看上去就很精美啊,我在想这么精致的铜铃到现在还能不能发出响声呢?

这两个铜铃,一个叫做鹰形铜铃,另一个叫做花型铜铃,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尽管埋藏了三千年,但到现在仍然可以发出声音。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做模具的工艺已经相当高超了。这么厉害啊,你看这边还展示着金器,看起来闪闪发光呢。眼力不错,不过三星堆时期的金器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4K纯金,而是沙金,就是沙子里掏出来的金子。主要成分以金和银为主,含金量在85%左右,相当于现在21K的含金量。这儿还把中国与国外的面具做了对比,中国的金面具是金箔的工艺,是贴上去的。而国外的面具则是鎏金工艺。

从展示的金器数量上看,我感觉金器在这里算不上是重点。可你看那根金杖,看上去非常漂亮,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

好眼光,它是三星堆发现的金器里最大的一件,而且也是一件国宝。金杖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量约500克。是用金条摔打成金皮后,包在木杖上的。现在木杖已经碳化,而金杖上布满了花纹,有鱼,有鸟,其中有之前在别的展厅物品上看见过的鱼鹰。难道金杖和几位蜀王有关?

没错,关于金杖的性质,有人说它是法杖,有人说是祭祀用的祭仗。但金杖上的鱼鹰和鸟是三星堆古国最繁盛阶段,鱼凫王时期的图腾。更多的学者则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治和宗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噢,也就说这柄金杖不仅仅代表了王的地位,也是宗教赋予王者的神权代表。就像古埃及文明中长老的法杖一样。是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三星堆文明受到了古埃及和古西亚等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的产物。

噢~除了金杖,这里还有鱼形、虎形等造型的金箔饰品,上面都有纹路。制作工艺也非常细致,它们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大体上工匠先采用原始方法用水淘洗金沙,再用高温熔化冶炼形成合金,最后经过人工捶打和碾压做成金带,金皮,金箔等。其间运用到了用模具压,雕刻,镂空,粘贴等技术。噢!古蜀人在那个时候就拥有这么高超的金器冶炼技术了,真不可思议。是啊,说完金器,再说回青铜器。我们现在到综合馆最里面的第六单元展厅去,那里展出着整个博物馆最精妙的青铜器。走吧,我们边看边说

通天神树:

当我们走进综合馆的最后一个展厅,绝对无法忽略掉大厅中间的那棵青铜神树带给来的震撼。

是的,这棵在圆台上固定的神树,被巨大的玻璃罩所包围。玻璃罩的顶部围绕了一圈太阳光芒造型的装饰,在深蓝色星空底纹的屋顶映衬下,神树被周围的灯光打造得更加古老和神秘。

是的,这棵神树高3.96米,是目前全世界所知范围内最大的青铜器,重达上千斤。神树的底座是神山,因为古人认为山离天最近,所以山形座上树立了神树,寓意神树像梯子一样把天地连接起来。

我看到神树分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枝,整棵树共9枝。每棵树枝上站立着一只鸟,我知道古人喜欢把鸟比作太阳,把它们放在连接天地的棵树上,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我们首先看这鸟,它被古人称为金乌鸟。而这树呢据推测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而关于扶桑树还有这“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说法。按你的说法也就是树上应该有10只鸟,代表着10个太阳。那这棵树为什么只有9只鸟呢?其实呢通天神树是古蜀人根据“十日传说”制造的一件青铜器,出土的时候只有9只,但顶端有损坏。所以专家推测,第十只神鸟有可能就在神树最顶端。

噢~这样就很明显得表达了古蜀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哎你看,神树底座旁边还有一条龙,尾巴朝天,龙头向下。这是神龙下凡景象的表现吗?没错,龙头朝下表现的是龙从天而降。据说通灵的帝王和巫师中的长老,就是借助这些神树上天入地,向百姓们传达上天的旨意。

噢,原来通天神树不仅反映了古蜀人的太阳崇拜,还表达了他们与神灵沟通的愿望。是啊,

所以据说青铜神树在那时候常常被设置在宗庙中用于祭祀呢。而且这座神树也是国宝之一,同时也是三星堆唯一的一件镇馆之宝,更是全国永久性禁止出外巡展的文物原件,只能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像这种风格的青铜器在发掘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真的是一件极为神秘和珍贵的文物啊,你看那边还有一棵青铜神树,跟这棵样子长得差不多,但体积却小了很多呢。那是2号神树,比镇馆之宝青铜神树小几号。三星堆一共出土了8棵青铜神树,其中6棵受损严重,不能进行修复。只有眼前这两棵是修复完成让观众可以一睹全貌的。这展厅里还有一棵摇钱树,在四川全省都有发现,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也是为了表现古蜀先民对树的崇拜。从陶器、玉器到青铜器、金器,再到眼前这代表古蜀人智慧与精神象征的通天神树,整个综合馆让我们对三星堆文明有了深入的认识,接下来的青铜馆我们还会看到那些神秘和精彩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青铜馆:

我们从综合馆参观结束出来,沿着林荫小路往前步行几分钟,就到青铜馆了。

这青铜馆的外形看起来非常熟悉啊,我在很多三星堆的宣传照上都看到过。你看它圆圆的大立柱上有三根细柱支在一起,一头像是要直插入天空,有点像发射塔。你熟悉很正常,因为这青铜馆可算的上是三星堆的标志性建筑了,它的设计可是很有内涵的,你说的三角构架,象征的是通天之梯,将天地连接,人与神灵沟通,把三星堆这一含量极为丰富的古蜀文化讯息传向天际,传向华夏神州。那三角构架上有三个硕大的青铜纵目面具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青铜纵目面具啊本来就是三星堆的文物标志,放在这里是代表三星堆的古人与今人高瞻远瞩、极目眺望,笑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这外观设计果然意义非凡呀,还没进入馆区,就已经让人满怀期待了。我们接着往里走,肯定还有好多精彩等着我们。嗯,绝对值得期待,因为青铜馆里边可都展示的是三星堆的文物精华呢。

进来后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你看大厅中央有一尊青铜人首鸟身像,而背景是一大幅文物浮雕图,我想这组主题雕塑肯定也有特殊意义吧。是的,首先你看到“青铜人首鸟身像”呢身子较短,带着面具,脸形是和纵目面具等人物像一样,方方正正,大耳朵高鼻梁,双眼外凸。它其实是一个放大制作的艺术品,原件只有12厘米,是一种小型的青铜神树树枝的顶端部分。结合综合馆了解到的知识,鸟在人古蜀人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图腾。那这人首鸟身像应该是代表一种“人神合一”吧?没错,据推测呢这尊塑像可能和古神话中的蜀人先祖“大鸟王”颛顼有关,可以确定的是这尊造像肯定是古蜀先民崇拜的主神。你再看这背景浮雕,其实上面呢刻得都是青铜馆里面展示的国宝级文物,整组雕塑像我们揭示的就是青铜馆的陈列主题——“人与神”!

“人与神”?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珍贵文物,了解古蜀先民对神的崇拜,它们的精神追求吗?这个话题本身就让人好奇心倍增呀。是的,我们将在这儿欣赏到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兽面具、青铜大鸟头这些国宝级文物,和综合馆一样,这里也有6个不同主题的展厅,走,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吧!

奇秘面具:

走进青铜馆,第一个展厅叫做奇秘面具。展示的应该就是青铜面具了。你看,展厅门口的这个大面具够大吧,我可想象不到有哪个人能戴的上那么大的面具。这是目前发掘出来的最大的面具。面孔非常夸张,浓眉大眼,鹰钩鼻孔。据说面具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的形象。不过面具最早是与巫术有关,面具是灵魂的载体,所以现在少数民族很多地方还有这种祭神活动,都会佩戴面具。这么说,他们戴着面具感觉自己就是神的代言人了呀。哎,你看这些面具都是平面的,这些面具怎么戴到脸上呢?

你看面具两边都有穿孔,表示在祭祀时这些面具都是挂起来供人们祭拜的。而额头正中的孔,

是用来装上一些饰物用的。在三星堆所有面具当中,有一个看上去特别怪异。那就是咱们眼前的这个青铜纵目面具。它是博物馆的第四件国宝,同时也是博物馆的馆会标志。我对这个面具印象很深,现在看到实物,它突出的眼睛和大耳朵给人很强视觉冲击,这算不算是一种夸张呢?这个青铜面具重达80公斤。耳朵是阔耳,眼睛突出眼眶的长度就有16厘米,所以被人们称为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蚕丛,就有着“有蜀后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的记载。所以咱们眼前看到的这个面具很可能就是蜀王蚕丛的样子了,这个面具也表现出古人对祖先的崇拜,通过夸大祖先的特征来将祖先神化了。诶,你看后边还有一些长得很像眼睛的青铜器啊,难道他们也有眼睛崇拜吗?

是啊,古人认为眼睛就是一种神物。眼睛可以传神,因为它是心灵的窗户,是用来认识和观察世界的。眼睛也能产生一种震慑力,所以在祭祀的时候也要崇拜眼睛的。

哎,我现在才发现,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是多神崇拜呢。一路走来,就见到了对鸟、对鱼、对太阳、对树的崇拜,甚至对眼睛的崇拜,无形中就给人们传递了一种神圣的敬畏感。

是呀,要不怎么说万物有灵呢,这都属于原始宗教的特色。这些面具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接下来在神巫群像展厅,我们将看到更为震撼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揭开古蜀先民祭祀神像的谜团。

神巫群像:

刚刚我们在第一展厅看到的青铜纵目面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在第二展厅,我们将欣赏到古蜀先民的青铜人头像,保准也让你震撼。一进到第二展厅,氛围就更加神秘了很多,你看这些人头像一字排开,加上这昏暗的灯光,都有点像是外星人了。

你看它们的下巴是方形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戴了面具。刚刚我们也讲了只有巫师才有资格戴面具,戴了面具就能代表神了。而且你注意看人头像的后面,有一些能看出轮廓圆润了不少,所以推测出其中也有女性人头像。我刚刚大体数了一下,这个展厅里陈列的人头像就有十几个,你看那边还有几个脸上贴了金的人头像呢,他们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吧。

没错。三星堆一共发现57个人头像,其中有6件带着金面具。这中间三件完全脱落,另外三件保存的比较完好。而且这些金面具很薄,厚度不超过0.2毫米,我们现在说的往人脸上贴金,其实就是源于这里的。这57个人头像,据推测应该代表了当时57个部落首领,换到现在就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了。哈,说的可真够贴切的,所以可以说是它们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统治机构。话说回来,你看这些面罩和头像结合得真是严丝合缝,仅仅露出眉毛和眼睛的部分,在灯光下面,面罩凹陷部分金光闪闪的,脸部轮廓坚毅严肃,它们让我想到了神话故事里的天兵天将。这些既戴有金面具,又有神巫特色的头像,应该就是古蜀国的统治者呢?因为它们能和神沟通,且外形特殊,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金面青铜人头像可能既是政治上的国王又兼任宗教中神巫之王的地位。也就是说,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它的社会形态就已经是我们所说的政教合一了。

祭祀大典: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祭祀和征战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青铜馆第三展厅叫做祭祀大典,展示的就是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进行推理想象,模拟的古蜀人宗教祭祀仪式。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是古人祭祀大典的微缩场景。看上去祭祀大典复原得跟真的一样。神坛的底部是两头一正一反、平行站立的怪兽。怪兽托着的圆座上,四个站立的巫师双手抱握,好像在礼敬天地四方。巫师头顶着的是象征着大山的山形座。再上边是四面镂空的方形建筑,每方各有五个跪坐人像。最顶部的四面正中是人首鸟身神像。

你观察的真够仔细的。纵观整个神坛,其实里面已经概括了古人认知中的三界:怪兽象征地界,巫师象征人界,人首鸟身象征神界。在祭坛中央,还能看到有尊手拿法杖的青铜立人像。

他的周围是那些眼睛外凸的巨大兽面像。其中还有高大的通天神树挺立其间。所以这就是古蜀先民祭祀的盛况吧?是的,模型依据复原的文物,借助成都羊子山祭台考古实例,构筑出祭祀大典的模拟场景。古蜀先民的祭祀活动确实壮观震撼,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件事相当重视。

是呀,古蜀人可是将祭祀列为了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祭祀也成为了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年中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祭祀来解决。那你能讲讲祭祀大典的流程是怎样的吗?

好的。无论祭祀仪式有多么隆重,总的来说都包括两类活动:一是掩埋玉器,二是焚烧牺牲,焚烧牺牲就是把供奉给神灵的家畜烧掉。但是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祭祀活动,却令人触目惊心。据说祭祀坑被发掘开的时候,各种器物混杂一处。但是细细观察,发现每一类器物在入坑时还是分门别类放置的。首先放入坑底的是玉石器,然后是金杖等金器,其后是青铜人头像、面具、铜尊等青铜制品,再倒入碎骨渣,最后放入玉璋、玉戈等大型玉器以及部分陶器等。

是的!规模之大,价值之高,令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们都咋舌。这几乎已经不叫祭祀,而是毁灭。你想,把一个国家里最最珍贵的宝物通通人为地毁坏还不够,再烧上一把火,然后全部掩埋掉。毁掉的珍宝,相当于一个十万人的国家上百年的劳动剩余价值。难怪当考古工作者把这些破碎的出土文物一件件复原起来,全世界都震惊了。数千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被破坏,这得是多么惊心动魄的祭祀大典啊。是啊,所以三星堆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的发现和研究将一个高度发达又非常神秘的王国展示到了我们眼前。

群巫之长:

我发现越往青铜馆里走,铜像越具体。第一单元展出的是面具,第二单元展出的是戴着面具的人头像,到了第四展厅,已经可以看到全身的青铜像了。这些人像造型各异,真是有意思。

你来看这个青铜小人像,非常精致。头残缺了,手里拿着的叫做璋,之前我们讲过璋是用来祭祀山神的,在这儿就能看出,璋在祭祀时是拿在手上的。

嗯,我发现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大厅中央这尊站立的人像,他双手握成了大大的圈,应该就有名的青铜大立人像吧?是的,它可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第五件国宝,也是三星堆中最后一件国宝。当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这尊人像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巨人。据说在展出期间,英国人甚至开出了10亿英镑的天价想将它买下呢。10亿英镑?这应该是无价之宝啊。来到三星堆,得看到它,这一趟才算没有白来。

嗯,让我们走近看看,青铜大立人通高有2.62米,除去头上戴的莲花状高冠和底座,他有1.72米左右。但我们要关注大立人像的重点是它的手。你看他的双手握成两个大大的圈,两手是错开的应该拿的是带弧度的东西。关于拿的是什么,有人说可能是象牙,有人说也许拿了两样东西,甚至有人说什么都没拿,这也是青铜大立人最大的一个疑点。嗯,有待考证的还有很多。你看大立人的衣服也很精美啊,前短后长,很像现在的燕尾服啊。而且人像头戴高冠,脸戴面具,穿着华丽却赤脚站在高台上,这些特征只能让我想到一个身份。大立人是大祭司,站在高台之上是在主持一场祭祀活动吧。

你的联想能力真丰富,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再来看看旁边大立人服饰的拓片,上面的纹饰也很有意思。你看上面方格的纹带饰代表了权威,而且还能有龙纹,我们都知道,一般对于衣服来说只有皇帝的皇袍才有龙纹。所以眼前的这件龙袍有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一件龙袍了。

哦,那总结为一句话不就是,青铜大立人就是集神、巫、王三人于一体的这样一个身份了,是真正的群巫之长呀。对的,而且就在最近,青铜大立人也进入了第三批全国出土文物禁止巡展的名单。这跟之前咱们在综合馆里看到的通天神树是一样的。它原件就只有从这里才能看到了。

千载蜀魂:

我们从群巫之长展厅出来,会看到青铜馆中央有一棵巨大的通天神树,它是原件放大三倍的复制品。顺着神树旁的旋转阶梯往上,就可以到达青铜馆二楼了。对,位于青铜馆二楼的第五单元展厅被称为千载蜀魂,展示了包括刚才我们看到的通天神树在内,三星堆文物中最具神秘意味的10组典型器物。哇,这10组器物造型各异,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很是让人好奇呀。嗯,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是非常具有中原文化色彩的一件器物,叫青铜尊,同时期还有比较有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但是它们用途一样,都是祭祀当中用来盛酒的器物。哦,你看旁边还有“尊”字的金文写法,非常形象,就是一双手捧着盛酒的容器。

对的,古文里也讲过,“尊,酒器也”,自古以来就是盛酒的。而且衍生到现在,有关“尊”字还有着“尊敬”、“九五之尊”这些词语都显示了“尊”的崇高地位。哦,原来是这样,看过了青铜尊,你看前面还有个奇怪的人像?它叫什么呢?这是青铜鸟脚人像。鸟脚的高度就有50厘米,上面人身部分有些残缺,也有31.2厘米。这鸟的造型很抽象啊,不仔细观察联想,很难想到呢。上部分的人像穿着紧身短裙也很不可思议。几千年前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竟然就拥有这么好的弹性,能包裹出人像的曲线。那时候连棉花都没有种植啊。是的。这也是三星堆未解之谜中的一个。我们已知的是这件器物反映的可能也是一个“人神合体”的形象。跟我来,你对这个肯定有兴趣。你看看这是什么?好大的一个方向盘啊!这个呀,叫青铜太阳轮,直径约85厘米。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三星堆出土了一共6件青铜轮形的器具,这只是其中一件。学术界一般认为这和太阳有关。B:我明白了,这应该是古蜀人对太阳崇拜的表现,他们希望能够风调雨顺。

是的,你再看旁边这只青铜大鸟头,在三星堆发现最多的动物造型就是鸟,而这个鸟头是最大的,但它更像鱼鹰,由此可以看出它应该是第三蜀王——鱼凫的象征。这个之前讲过,而且鱼鹰也是一种鸟,古人习惯把鸟比作太阳,在藏传佛教里,还认为鸟就是神的使者呢。对,整个展厅里还有像青铜鸡、青铜神坛、青铜蛇等好几组代表器物也很有意味,它们的造型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细细了解这些宗庙神器,因为它们每一件都传承着几千年的古蜀之魂。

心路历程:

我们从第五展厅来到三楼,这儿宽阔的走廊两旁布满图片和文字展板。上面介绍了几个多世纪以来三星堆发现与发掘的心路历程。是的,这儿是青铜馆最后一个展厅,由三部分组成,你说的是第一部分,讲述“三星堆发现的故事”。主要以老照片、图说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千古之谜”,介绍的是三星堆发掘后留下的悬念,就如同我们之前看到的青铜太阳轮的疑问一样;第三部分是特地设立的数字博物馆和小型放映厅。早就听说三星堆文物古老,陈列馆却极富现代感和高科技含量,是游客最喜欢参与的互动娱乐活动。一会儿一定要去好好领略一下。要参加活动,得对三星堆有深厚的了解啊。

到这里,我们差不多把三星堆博物馆逛了一个遍了,对于三星堆的了解,虽然比不上你,但是回去给朋友介绍起来,我还是非常有自信的。那你知道三星堆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呃……这个,据说是一个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无意中发现的。至于具体情形,我不太清楚。是这样的,在1929年的春天,当地村民燕道诚和他儿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子旁挖沟渠,挖着挖着突然发现了一堆玉石器。燕道诚怀疑里面还藏有珠宝金器,不敢声张,又用土把它们掩埋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发动全家一起连夜搬运玉石器回家,其中有“古代圭、璧、琮、玉圈、石珠”各若干。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而且罕见,一个村民要是拿出去,别人肯定得疑心啊。是的,后来燕家淘沟挖宝的事,在当地逐渐传开了。这种传言引起了在广汉的英国传教士董宜笃的兴趣,他联系了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一起对三星堆进行了调查。噢~所以这张看起来发黄的合照就是当时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队在燕家的院子里调查时所留的。

没错,1934年,葛维汉教授带领考古队开始在燕家院子附近进行了发掘,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遗址考古热由此展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尤其是1986年7月至9月间,两个大型祭祀坑相继被发现,4000多件精品文物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到了1992年,三星堆遗址旁建立起了专题性遗址博物馆。1997年10月,才有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三星堆博物馆,历时半个多世纪呀,因为有了这一代一代的考古人员的付出,才有了三星堆文明昭显于世的今天,这些全是他们的心血之作。是啊,所以来了三星堆,得好好在这个展厅看看,才不算辜负了考古先辈的付出。

祭祀台:

从综合馆和青铜馆一路参观过来,你肯定对神秘古蜀国的故事还意犹未尽吧,走,我们沿着青铜馆右手边的小路直走,去祭祀台看看。这祭祀台是座四方形状的建筑,有三层,下方还有一个圆形的广场,应该是人们模拟建造的吧?是的,整组建筑呢象征着天圆地方,主要用来展现三星堆时期古蜀国的祭祀活动场景。这样的模拟祭祀活动场景肯定很震撼,我们平时能欣赏到吗?平时不能,一般有重大节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到时候的场面可是非常的宏大呢。有机会一定要来感受一下。你看祭祀台的顶部矗立着青铜大立人的仿制像。把他放在这里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这尊青铜大立人的来历可是意义非凡呢。2008年的时候,三星堆作为奥运圣火传递点之一。当时博物馆经过半年多的策划,把祭祀台改作成北京奥运圣火纪念台。经过考虑,人们认为青铜大立人身上不仅拥有太阳纹饰,而且地位崇高,具有代表性。所以在这里建造了青铜大立人塑像,高度定位5米,象征三星堆5千年的历史。我想起来了,当时电视上还放了青铜大立人手持火炬的画面呢,这三星堆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结合,还真是巧妙呢。对,走,我们沿着石阶去祭祀台最高的平台看看,上面可以看到青铜馆的全貌。

好的,虽然今天不能亲身感受古蜀祭祀的场面,但整个祭祀台给人感觉庄严神秘,古蜀先民神圣的祭祀仪式仿佛就在眼前展开来了。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