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发(作者:从凌波)
2016年民生新闻稿件
1.最近有什么重大的社会 民生 新闻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此次修改,我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在此之前,从全国来看,山东、四川等27个省、市、区在上世纪末已实行“双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自湖北、甘肃、内蒙古在2002年实行此政策以来,我省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实行此政策的省份。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黑体为修改部分) 第十七条 符合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经县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鉴定,报省辖市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三)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 (六)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七)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放宽] 农民夫妻只有一个女孩也可生二胎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是:60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修改之前,对于想要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条例》原第十七条规定:符合其中六个条件之一。此次修改,又增加了第七个条件: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
其中的第四个条件还被修改为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原条例规定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修订前的《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除了适用第十七条规定外,符合下面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一)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家庭又确有困难的;(二)男到有女无儿的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父母的(若姊妹数人,只照顾一人);(三)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四)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
修改后,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中的“家庭又确有困难的”一句删除。 [鼓励] 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扶政策有增加 尽管我省放开双独家庭二胎规定,但我省仍然提倡和鼓励只生育一个子女。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女方应有四年以上生育间隔时间,但二十八周岁以上者除外。 《条例》将我省现行的奖扶政策梳理并纳入。
相比之前的规定,修改后的第三十八条新补充很多内容。领取到《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与以前相比,可凭证享受下列待遇: 自发证之月至子女满十八周岁(原为十四周岁)止,奖给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奖励费二十元(原条例规定为十元)以上。
按人分配城镇拆迁安置、移民搬迁安置、新农村建设安置、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和征地补偿时,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以前没有此规定)。 同时,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九条:对年满六十周岁,符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夫妻,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扶助。
奖励扶助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并建立利益增长机制,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删改] 与《行政处罚法》不一致的条款被删 修改后的《条例》还新规定,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计划生育双女父母,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对居家养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计划生育双女父母,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另外,《条例》还删除了属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增加设定的行政处罚。
《条例》原第四十七条规定:“故意为不符合本条例生育规定的公民提供条件造成生育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并给予行政处分。”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认为,该条属于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增加设定的行政处罚,与《行政处罚法》的精神不一致,予以删除。
专家观点 应对老龄化社会所需 双独家庭能否放开二胎政策,早已引起省人大代表的关注。在2010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董广安、尹志国等联名提交了相关议案。
昨日下午,董广安对记者说,这一次正式审议和高票通过,是经过多次测算、调研论证的结果。 “我省对二胎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性别比例的测算等多方面影响所致。”
董广安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单纯考虑人口数量的阶段了,更多的要考虑人口的质量、结构,考虑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董广安说:“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二胎政策不调整,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
全国多省市早已放宽二胎制度,河南不放宽政策,很多高层次人才有可能因此流失。另外,我省的养老体系还未健全。
2.民生新闻的介绍
民生新闻也就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关注民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因此民生新闻比重也将会越来越高,同时关注民生方矶的新闻也会越来越重要。
3.一些比较好的有关民生新闻的资料
真的有用的话我就多打一些吧。。。可惜我没有扫描仪。否则全部扫给你。
其实你去杂志上看会有很多。比如《中国记者》《新闻传播》之类的。
我觉得民生新闻这个话题已经热了好几年了。也有很多人研究过。之前我自己也想写这个题目,不过考虑到很多期刊杂志都研究很透了,再写也都这些了。所以也没做这个题目。
网上应该也有很多材料。你可以搜搜看。
背景材料:
1. 2008年,江西卫视《传奇故事》、CCTV2《春暖2007》两档节目荣登中国电视节目榜榜外榜获奖名单。分别被誉为 最会讲故事的新闻节目 和最具民生关怀意识公益节目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每晚为观众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社会故事。除了有广泛的收视影响力,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讲正面故事,到让负面故事产生正面效果,使观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春暖2007 通过电视直播,展示社会全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场面与故事。其大型活动以独具感染力的电视语言,关注施助者与受助者个体的健康精神风貌。
2.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单独提出。 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3. 《南京零距离》可以说是民生新闻成功的范例。
民生新闻概念的提出,是与《南京零距离》这一档电视新闻节目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将“实用咨询,生活投诉和社会新闻”这几个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的《南京零距离》及其同类节目,用旧有的诸如 社会新闻 舆论监督等带年来概括已经严重词不达意。
4. 央视东方时空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确构建了电视节目的平民意识,体现出一种民本取向,但 生活空间 所讲述的老百姓的故事只是具有一定的新闻性的故事,并非严格意义的新闻,更非民生新闻。因此,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至多只能说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孕育。
5. 1995年诞生的都市报,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为市民生活报,最具特色的新闻报道是 市民新闻。刘建明先生做过中肯的分析,《华西都市报》在确定市民新闻的空间上做了精心的选择,在众多的新闻印刷媒体中独领风骚。
都市报这种市民新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前期崛起的新兴的晚报 如 扬子晚报 钱江晚报 深圳晚报 武汉晚报 中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都市报,晚报的这种小市民新闻 与后来的民生新闻在题材选择与价值取向上已经具有一致性,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雏形。
相关理论:
1. 独特内涵:a。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聚焦平民百姓的生活
生计,生存生命。具体事例可查找相关报纸。
b。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平视而不是俯视百姓,聚焦平民百姓和若是群体,更多的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新闻传播过程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者为中心。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
c。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
d。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
例如,电话热线,说新闻,等。
2. 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关系。
3. 存在的问题:孤立地报道琐碎小事。
媒体缺乏总体引导舆论的正确观念,迎合大众的低俗趣味和猎奇愿望。
记者智能错位,介入,干预新闻事件。
追求短平快,缺乏对事实本身内涵的思考。
忽视农民话语权。
十七大报告为民生新闻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1. 明确和扩大民生领域
2. 给民众提供意见表达的渠道,也要正确引导舆论
3. 通过报道民生新闻实现一定的舆论监督。
4. 重视农民民生的报道。
4.急需一条民生新闻题目,导语.急..关于停车乱收费的
停车场乱收费,还不开发票?2010-10-15 14:50:00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96496呼叫中心求助。李先生介绍,他的电动三轮车被扣押在一停车场,停放了1个多月,听说扣押一天的费用是5元。13日下午,他去取车时,对方竟然收取停车费300元,后来还价至260元才将车取走,且没有任何票据。李先生说,他的电动三轮车9月10日被扣押,截至昨天取车时只有33天,一天5元,按理该收停车费165元。
昨天下午,记者、李先生与维扬区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了该停车场,当时收取李先生停车费的停车场老板也在场。在核实过程中,停车场老板否认李先生所说的缴纳260元停车费一事,他说收取停车费不可能不开发票。而李先生立即反驳说,当时他确实索要了发票,可是老板却说没有。看到老板否认此事,李先生说,当时他缴纳260元停车费时,在门卫收费登记处的本子上有收费登记。
于是,李先生带着记者与物价局负责人一起来到门卫处,在门卫桌上的本子上,10月13日有一笔260元的收费记录,李先生说,这就是自己当天缴纳的停车费记录。记者问门卫这是不是李先生的收费记录时,对方表示这是她随便写的,有什么事情问老板。
老板解释,33天应该收165元,老板提出还有拖车费,可李先生又否认了老板的说法。最后经协调,停车场老板退还了李先生95元停车费。
物价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被扣押的车辆取车缴费后一定要向收
费单位及时索要发票,如当时觉得收费不合理,就应立即拨打价格举报中心电话投诉,而作为收费方,收费多少应按照条款执行,按照实际情况收费,还应主动开发票给缴费人。 帮办记者 马燕洁
事由 缴纳停车费遭遇老板自报价,应缴165元停车费,却被收取260元停车费,李先生认为收费很不合理,在缴费后且没有任何收取发票。
结果 经协调停车场退还李先生95元停车费。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5.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内涵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
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 民生新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3.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4. 民
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5.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我们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科学概念。
传统新闻学领域对于新闻体裁样式的划分都是遵循着单一的标准,而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比较之下,本研究小组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嘻嘻,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用请给好评哦!谢谢。
6.中国十佳民生新闻节目有哪些
给你点最新电影
好看网 这里看很好。
如:
牙仙
九死
禁闭岛
拍档侦探
孤堡惊情
谍战巴黎
基督再临
艾力之书
太空运输
黑暗侵袭2
吸血鬼助手
爱丽丝梦游仙境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未来警察
火龙对决
越光宝盒
美丽密令
撕票风云
月满轩尼诗
7.民生新闻特征
民生新闻有其独特的四个特征,能让受众最大限度地从新闻中得到“实惠”:一、题材选择上民生内容“民生”无小事,新华社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总结了民生新闻的12大主要内容,基本上能涵盖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它们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还有的学者把民生内容归纳为10个字:“衣食住行用、安教医乐理”。这些内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以小见大,从老百姓身边小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做民生新闻。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更为可喜的是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把“民生”单独列为报告的一条,也即第八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更进一步显示了国家高层领导对民众生活的关心。
关注民生,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也正体现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都市报道》等一大批民生新闻节目正式报道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例如10月28号《都市报道》有关津城强雾对出行造成影响的一组全方位报道,十分贴近市民的生活。二、报道立场上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用老百姓的眼光来观察新闻。
站在百姓的立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是《都市报道》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其他很多民生新闻节目的亮点。民生新闻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报道方式,转而采用“平视”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把政治色彩降到最低点,从而赢得了老百姓的赞美。
传统新闻带有的那种“上情下达”,带有说教式的功能,离老百姓的生活似乎太遥远,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的到普通百姓的认同。普通百姓需要的是于自己站在一起的记者,而不是被记者“俯视”报道。
三、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在传统的新闻中,报道的主体通常是政府官员、知名人士、社会精英等,而把普通百姓拒之门外。形成一种新闻报道中典型的“官本位”。
而民生新闻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使得新闻报道的理念有官本位向民本为转变。民生新闻记者在判断一个新闻的价值时,注重百姓的实际需求,“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会更多地出现在新闻中。
把普通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民神新闻的“民本意识”例如《都市报道》曾报道的有一处卖干果的地方,价格很低,从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市民的消费。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五中全会高举“以人为本”的大旗,再到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中央高层对民本的高度重视。
其中“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民生新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2003年的“非典”事件触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变革,媒介话语权逐步下放,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的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新闻传媒事业的改革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紧密相联。新闻媒体不再完全是宣传说教的工具,而是给普通民众留出一定的话语空间。
像电视台惯用的“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民生新闻这种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实现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
民生新闻中强调让老百姓来说话,让老百姓通过对社会事务发表意见最终形成公共意见的做法,是“民众话语”的集中体现。有学者曾对南京和成都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节目统计发现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50%,其中有的甚至高达80%。
普通市民的话语权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得越充分,越能形成媒介的公信力,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总体来说,《都市报道》已形成了自己的播报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综观节目,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1、民众话语权体现的不够充分,民众参与程度不够;2、负面新闻、批评新闻少,舆论监督力度有待加强3、作为“软新闻”的民生新闻节目中,一般情况下不宜出现国内、国际新闻中属于“硬新闻”的时政新闻,否则给人一种本市新闻不够,其他新闻填充的嫌疑。
2024年1月31日发(作者:从凌波)
2016年民生新闻稿件
1.最近有什么重大的社会 民生 新闻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此次修改,我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在此之前,从全国来看,山东、四川等27个省、市、区在上世纪末已实行“双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自湖北、甘肃、内蒙古在2002年实行此政策以来,我省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实行此政策的省份。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黑体为修改部分) 第十七条 符合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经县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鉴定,报省辖市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三)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五)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 (六)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七)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放宽] 农民夫妻只有一个女孩也可生二胎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是:60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修改之前,对于想要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条例》原第十七条规定:符合其中六个条件之一。此次修改,又增加了第七个条件: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
其中的第四个条件还被修改为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原条例规定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修订前的《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除了适用第十七条规定外,符合下面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一)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家庭又确有困难的;(二)男到有女无儿的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父母的(若姊妹数人,只照顾一人);(三)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四)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
修改后,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中的“家庭又确有困难的”一句删除。 [鼓励] 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扶政策有增加 尽管我省放开双独家庭二胎规定,但我省仍然提倡和鼓励只生育一个子女。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女方应有四年以上生育间隔时间,但二十八周岁以上者除外。 《条例》将我省现行的奖扶政策梳理并纳入。
相比之前的规定,修改后的第三十八条新补充很多内容。领取到《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与以前相比,可凭证享受下列待遇: 自发证之月至子女满十八周岁(原为十四周岁)止,奖给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奖励费二十元(原条例规定为十元)以上。
按人分配城镇拆迁安置、移民搬迁安置、新农村建设安置、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和征地补偿时,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以前没有此规定)。 同时,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九条:对年满六十周岁,符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夫妻,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扶助。
奖励扶助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并建立利益增长机制,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删改] 与《行政处罚法》不一致的条款被删 修改后的《条例》还新规定,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计划生育双女父母,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对居家养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计划生育双女父母,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另外,《条例》还删除了属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增加设定的行政处罚。
《条例》原第四十七条规定:“故意为不符合本条例生育规定的公民提供条件造成生育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并给予行政处分。”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认为,该条属于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增加设定的行政处罚,与《行政处罚法》的精神不一致,予以删除。
专家观点 应对老龄化社会所需 双独家庭能否放开二胎政策,早已引起省人大代表的关注。在2010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董广安、尹志国等联名提交了相关议案。
昨日下午,董广安对记者说,这一次正式审议和高票通过,是经过多次测算、调研论证的结果。 “我省对二胎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性别比例的测算等多方面影响所致。”
董广安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单纯考虑人口数量的阶段了,更多的要考虑人口的质量、结构,考虑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董广安说:“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二胎政策不调整,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
全国多省市早已放宽二胎制度,河南不放宽政策,很多高层次人才有可能因此流失。另外,我省的养老体系还未健全。
2.民生新闻的介绍
民生新闻也就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关注民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因此民生新闻比重也将会越来越高,同时关注民生方矶的新闻也会越来越重要。
3.一些比较好的有关民生新闻的资料
真的有用的话我就多打一些吧。。。可惜我没有扫描仪。否则全部扫给你。
其实你去杂志上看会有很多。比如《中国记者》《新闻传播》之类的。
我觉得民生新闻这个话题已经热了好几年了。也有很多人研究过。之前我自己也想写这个题目,不过考虑到很多期刊杂志都研究很透了,再写也都这些了。所以也没做这个题目。
网上应该也有很多材料。你可以搜搜看。
背景材料:
1. 2008年,江西卫视《传奇故事》、CCTV2《春暖2007》两档节目荣登中国电视节目榜榜外榜获奖名单。分别被誉为 最会讲故事的新闻节目 和最具民生关怀意识公益节目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每晚为观众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社会故事。除了有广泛的收视影响力,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讲正面故事,到让负面故事产生正面效果,使观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春暖2007 通过电视直播,展示社会全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场面与故事。其大型活动以独具感染力的电视语言,关注施助者与受助者个体的健康精神风貌。
2.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单独提出。 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3. 《南京零距离》可以说是民生新闻成功的范例。
民生新闻概念的提出,是与《南京零距离》这一档电视新闻节目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将“实用咨询,生活投诉和社会新闻”这几个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的《南京零距离》及其同类节目,用旧有的诸如 社会新闻 舆论监督等带年来概括已经严重词不达意。
4. 央视东方时空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确构建了电视节目的平民意识,体现出一种民本取向,但 生活空间 所讲述的老百姓的故事只是具有一定的新闻性的故事,并非严格意义的新闻,更非民生新闻。因此,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至多只能说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孕育。
5. 1995年诞生的都市报,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为市民生活报,最具特色的新闻报道是 市民新闻。刘建明先生做过中肯的分析,《华西都市报》在确定市民新闻的空间上做了精心的选择,在众多的新闻印刷媒体中独领风骚。
都市报这种市民新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前期崛起的新兴的晚报 如 扬子晚报 钱江晚报 深圳晚报 武汉晚报 中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都市报,晚报的这种小市民新闻 与后来的民生新闻在题材选择与价值取向上已经具有一致性,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雏形。
相关理论:
1. 独特内涵:a。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聚焦平民百姓的生活
生计,生存生命。具体事例可查找相关报纸。
b。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平视而不是俯视百姓,聚焦平民百姓和若是群体,更多的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新闻传播过程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者为中心。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
c。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
d。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
例如,电话热线,说新闻,等。
2. 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关系。
3. 存在的问题:孤立地报道琐碎小事。
媒体缺乏总体引导舆论的正确观念,迎合大众的低俗趣味和猎奇愿望。
记者智能错位,介入,干预新闻事件。
追求短平快,缺乏对事实本身内涵的思考。
忽视农民话语权。
十七大报告为民生新闻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1. 明确和扩大民生领域
2. 给民众提供意见表达的渠道,也要正确引导舆论
3. 通过报道民生新闻实现一定的舆论监督。
4. 重视农民民生的报道。
4.急需一条民生新闻题目,导语.急..关于停车乱收费的
停车场乱收费,还不开发票?2010-10-15 14:50:00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96496呼叫中心求助。李先生介绍,他的电动三轮车被扣押在一停车场,停放了1个多月,听说扣押一天的费用是5元。13日下午,他去取车时,对方竟然收取停车费300元,后来还价至260元才将车取走,且没有任何票据。李先生说,他的电动三轮车9月10日被扣押,截至昨天取车时只有33天,一天5元,按理该收停车费165元。
昨天下午,记者、李先生与维扬区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了该停车场,当时收取李先生停车费的停车场老板也在场。在核实过程中,停车场老板否认李先生所说的缴纳260元停车费一事,他说收取停车费不可能不开发票。而李先生立即反驳说,当时他确实索要了发票,可是老板却说没有。看到老板否认此事,李先生说,当时他缴纳260元停车费时,在门卫收费登记处的本子上有收费登记。
于是,李先生带着记者与物价局负责人一起来到门卫处,在门卫桌上的本子上,10月13日有一笔260元的收费记录,李先生说,这就是自己当天缴纳的停车费记录。记者问门卫这是不是李先生的收费记录时,对方表示这是她随便写的,有什么事情问老板。
老板解释,33天应该收165元,老板提出还有拖车费,可李先生又否认了老板的说法。最后经协调,停车场老板退还了李先生95元停车费。
物价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被扣押的车辆取车缴费后一定要向收
费单位及时索要发票,如当时觉得收费不合理,就应立即拨打价格举报中心电话投诉,而作为收费方,收费多少应按照条款执行,按照实际情况收费,还应主动开发票给缴费人。 帮办记者 马燕洁
事由 缴纳停车费遭遇老板自报价,应缴165元停车费,却被收取260元停车费,李先生认为收费很不合理,在缴费后且没有任何收取发票。
结果 经协调停车场退还李先生95元停车费。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5.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内涵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
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 民生新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3.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4. 民
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5.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我们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科学概念。
传统新闻学领域对于新闻体裁样式的划分都是遵循着单一的标准,而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比较之下,本研究小组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嘻嘻,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用请给好评哦!谢谢。
6.中国十佳民生新闻节目有哪些
给你点最新电影
好看网 这里看很好。
如:
牙仙
九死
禁闭岛
拍档侦探
孤堡惊情
谍战巴黎
基督再临
艾力之书
太空运输
黑暗侵袭2
吸血鬼助手
爱丽丝梦游仙境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未来警察
火龙对决
越光宝盒
美丽密令
撕票风云
月满轩尼诗
7.民生新闻特征
民生新闻有其独特的四个特征,能让受众最大限度地从新闻中得到“实惠”:一、题材选择上民生内容“民生”无小事,新华社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总结了民生新闻的12大主要内容,基本上能涵盖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它们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还有的学者把民生内容归纳为10个字:“衣食住行用、安教医乐理”。这些内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以小见大,从老百姓身边小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做民生新闻。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更为可喜的是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把“民生”单独列为报告的一条,也即第八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更进一步显示了国家高层领导对民众生活的关心。
关注民生,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也正体现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都市报道》等一大批民生新闻节目正式报道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例如10月28号《都市报道》有关津城强雾对出行造成影响的一组全方位报道,十分贴近市民的生活。二、报道立场上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用老百姓的眼光来观察新闻。
站在百姓的立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是《都市报道》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其他很多民生新闻节目的亮点。民生新闻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报道方式,转而采用“平视”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把政治色彩降到最低点,从而赢得了老百姓的赞美。
传统新闻带有的那种“上情下达”,带有说教式的功能,离老百姓的生活似乎太遥远,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的到普通百姓的认同。普通百姓需要的是于自己站在一起的记者,而不是被记者“俯视”报道。
三、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在传统的新闻中,报道的主体通常是政府官员、知名人士、社会精英等,而把普通百姓拒之门外。形成一种新闻报道中典型的“官本位”。
而民生新闻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使得新闻报道的理念有官本位向民本为转变。民生新闻记者在判断一个新闻的价值时,注重百姓的实际需求,“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会更多地出现在新闻中。
把普通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民神新闻的“民本意识”例如《都市报道》曾报道的有一处卖干果的地方,价格很低,从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市民的消费。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五中全会高举“以人为本”的大旗,再到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中央高层对民本的高度重视。
其中“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民生新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2003年的“非典”事件触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变革,媒介话语权逐步下放,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的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新闻传媒事业的改革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紧密相联。新闻媒体不再完全是宣传说教的工具,而是给普通民众留出一定的话语空间。
像电视台惯用的“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民生新闻这种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实现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
民生新闻中强调让老百姓来说话,让老百姓通过对社会事务发表意见最终形成公共意见的做法,是“民众话语”的集中体现。有学者曾对南京和成都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节目统计发现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50%,其中有的甚至高达80%。
普通市民的话语权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得越充分,越能形成媒介的公信力,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总体来说,《都市报道》已形成了自己的播报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综观节目,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1、民众话语权体现的不够充分,民众参与程度不够;2、负面新闻、批评新闻少,舆论监督力度有待加强3、作为“软新闻”的民生新闻节目中,一般情况下不宜出现国内、国际新闻中属于“硬新闻”的时政新闻,否则给人一种本市新闻不够,其他新闻填充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