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IT圈 admin 108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莘空)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汽车电子是现代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助推器,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新引擎。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市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已经跻身全国第二方阵,城市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汽车电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尚不完善、创新和投入不足、配套能力还较弱等问题。根据《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顺应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演进趋势,以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为主线,着力提升关键环节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构筑完善技术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未来汽车业务模式演进,着力打造专业园区开展应用示范,引领构建汽车电子特色生态,把汽车电子产业打造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1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按照起步培育阶段统筹布局、产业强基,提升发展阶段创新突破、规模聚集的实施策略,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起步培育(2020-2022年):统筹布局、产业强基。全面布局建设汽车电子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打造全国未来汽车业务创新先行区。一是加快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依托高新区、天府新区打造车载软件创新产业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依托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打造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二是打造高新区和崇州市汽车电子元器件、双流区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邛崃市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拓展区,提升本地配套保障支撑能力。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引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建设产融协同创新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加快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

——企业培育。引进全球汽车电子百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15家以上;培育100亿元级企业1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0家,亿元级企业达到100家,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企业数量超过6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2

总规模达500亿元1。

——产链配套。引进和培育车载芯片、车载显示屏、车载传感、软件算法以及电池、功率半导体等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20家以上,大力提升现有整车厂的本地配套水平,力争实现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0.82;引入和培育一批面向车规级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载体建设。完成11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7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在东部新区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东部新区的人才公寓及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环境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推动建设1个国家级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认证平台;在三大核心产业园建设1个汽车电子协同创新中心、1个汽车电子产品测试与应用推广展示体验中心;三大核心产业园引进10名以上高端人才、30个以上创新团队;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化合作项目达8个以上。

——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建成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基础道路设施和环境,建成示范性封闭测试场、5平方公里以上半开放式体

1 测算依据:2018年成都市汽车整车产值约1600亿元,以目前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25%、并按照本地整零配套比0.4测算,2018年成都市汽车电子产值约为160亿元。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子10%的年化增长率(来源:Gartner、IHS),且到2022年本地整零配套比达到更为合理的0.8为目标,2022年汽车电子产值接近500亿元。

2 整零配套比:指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上游零部件产值的比例。

3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验区和15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经开区和东部新区,打造覆盖封闭和半封闭测试场、城市综合道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等场景的智能网联测试和应用示范,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依托机场、公交线路、物流园区等特定场所打造出一批自动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无人接驳等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未来智慧交通典型应用示范解决方案,车载网联通信、影音娱乐以及UBI保险、紧急救援等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新车市场普及率达到30%以上。

提升发展(2022-2025年):创新突破、规模聚集。汽车电子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一是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和基础及配套设施全面完善,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项目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二是三大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形成涵盖“信息娱乐、车载通信、车身便捷”的车载电子和涵盖“高级辅助驾驶、动力传动、底盘安全”的车控电子两大完整产业链,聚集全市70%以上的汽车电子企业。三是车规级汽车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制造、系统零部件集成、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等关键环节形成国内市场竞争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运、实现达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新能源、汽车即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

4

——企业培育。在蓉落户的全球百强汽车电子企业达到25家以上,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的汽车电子独角兽企业超过5家,10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5家,亿元级企业超过200家;三大核心产业园内落户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产链配套。汽车电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壮大,检测认证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IC设计、分立器件和代工与封装测试等上游基础配套能力齐备,高级辅助驾驶、信息娱乐、动力传动等核心汽车电子系统产品的本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有效融入全球汽车电子供应链体系,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1。

——载体建设。累计完成66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38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东部新区可用于承载汽车电子产业的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引进国内外整车及汽车电子龙头企业研发中心4家以上,推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行业组织和专家团队在蓉设立教学和科研机构10家以上,推动本5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地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项目15个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区吸引全球领军人才达20人以上,创新团队超过5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超过5个,形成并成功转化一批专利,培育出一批关键软硬件产品。

——应用场景。持续完善和扩大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的功能和规模,建成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建成1-2个“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大规模开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城市级规模测试及应用推广能力。车载信息娱乐服务、车联网维修诊断、保险救援等后市场服务业态在新车市场的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基本普及。

图1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推进体系

未来十年,力争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6

汽车电子产业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规模总体量、骨干企业聚集数、产业链条完善度、技术创新领导力、应用场景示范性全面提升,形成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的汽车电子创新中心和研发制造基地。

三、发展重点

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前瞻性布局,按照技术、产品、服务三个层次,推进突破智能技术、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基础关键共性技术等四个方面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等三大领域重点产品,加快培育基于智能网联的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和车联网信息服务等三大类别新型服务业态,构建以未来汽车业务为特色的新型汽车电子产业体系。

7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图2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核心架构

(一)核心技术。智能技术。视觉识别及跟踪、三维点云处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实时动态差分、惯性导航、高精度地图以及组合导航等定位技术;特征级和数据级多车载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行为规划和轨迹动作规划等智能技术;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及新型控制算法等控制技术;语音交互、车载增强现实、驾驶员状态监测等人机交互技术。网联技术。高速率车载以太网、车内高速无线通信等车内通信技术;5G、蜂窝车联(C-V2X)等车外通信技术;车路协同感知、移动边缘计算、远程驾驶等车路协同技术。新能源技术。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石墨烯电8

池等新型储能材料技术;高比能量、高安全锂电池技术;电池均衡和热管理技术;分布式电驱动和电控技术;电动车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双向充放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充电技术。基础关键共性技术。车载操作系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电子和总线协议规范、车联网云控平台、道路基础设施以及测试验证技术、车联网通信安全及认证技术等。

(二)重点产品。半导体元器件。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等功能芯片,具备AI计算能力的车载主控计算芯片,CMOS及MEMS关键感知器件,柔性及异形车载屏幕,C-V2X3通信芯片及模组,高速率信号连接器,功率半导体,高压大功率电气连接器等。零部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高分辨率车载摄像头、高线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导航及定位等先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域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车载计算平台;基于5G及C-V2X的T-Box、车载单元(OBU)、智能网关以及路侧单元(RSU);中央控制系统、车载抬头显示、智能座舱等信息娱乐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主动悬架等底盘控制系统;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轮毂电机、电磁变速器等动力传动产品;新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电池总成;紧急制动、驱动防滑、碰撞预警、车身电子稳定控制、变道辅助等高级主动安全系统;

3 C-V2X:是指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其中C代表蜂窝网络,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9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智能车灯控制、高效电动车空调系统等车身电子产品。算法及软件。符合AutoSar标准4的汽车电子开发软件,车载操作系统、功能软件、自动驾驶算法、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虚拟路测、仿真试验、平行测试等自动驾驶测试环境;车载导航、驾驶状态监测、车载支付、车载办公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等应用软件,信息加密、访问控制、完整性检查等软件算法。

(三)新型服务。智慧交通服务。面向智能网联的基础道路和网络通信环境,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协同式自适应巡航、高速不停车收费等车路协同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应用,编队行驶、自主泊车、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应用。新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站及换电站部署建设,充电预警、充/换电调度、驾驶行为优化、无线充电、双向充放电、动力电池回收等新兴业态。车联网信息服务。车载影音娱乐、车载通讯、移动办公、共享出行、车联网UBI保险5、远程车辆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6、车联网服务平台和车载通信终端安全评

4 AutoSar标准: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由全球汽车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及其他电子、半导体和软件系统公司联合建立的致力于制定汽车电子软件标准的联盟,面向汽车工业开发出的开放的、标准化的软件架构及标准体系。

5 车联网UBI保险:UBI(Usage-based insurance),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基于用户驾驶行为的车险业务,根据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驾驶经验等使用习惯制定相应的保费。

6 OTA升级: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指通过无线通信的空中接口实现对终端软件及数据的更新维护升级等服务。

10

估评测等信息服务。

四、发展布局

按照 “三园三区”总体布局(图3),分别打造汽车电子产业三大核心产业园和三大拓展配套区。

图3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核心产业园

1. 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主要依托汽车产业功能区及简州新城,重点布局车载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线控底盘等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以及充电机、逆变器等新能源产品,规划建设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半开放体验区及公共开放测试道路。

11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2. 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新经济活力区和科学城,重点布局汽车芯片设计和感知决策算法软件,发展车载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和高精度地图等基础软件服务。

3. 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简州新城,重点布局汽车智能计算平台、高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车载以太网、智能网关等核心车控系统,发展车载流媒体与增强现实显示、智能人机交互、激光照明等智能座舱及车身电子系统,发展多功能天线、OBU7等车载通信系统。

(二)拓展配套区

1. 汽车电子元器件拓展配套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新区西区),布局发展计算处理芯片、通信芯片及模组、车载微控制器(MCU)、车载屏幕及相关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

2. 新能源新材料拓展配套区。依托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布局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电池材料、功率半导体等新能源配套及应用产品、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

3. 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拓展配套区。依托芯谷,布局发展5G、C-V2X车载通信芯片与模组、卫星导航以及加解密、

7 OBU:OBU(On board Unit),指汽车上搭载的车载电子系统单元,通常指车载通信设备。

12

权限管理、数据分级、安全认证、隐私保护等车联网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

五、重点任务

(一)聚焦关键短板环节实施强链补链

一是重大项目投建促建。促进华为鲲鹏生态基地、国民天成化合物半导体生态产业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究院、清华云科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及测试平台、锂动力电源系统研发生产等XX个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二是关键环节靶向招商。深化与华为等ICT企业的战略合作,动态更新全市汽车电子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分批次、按年度确定招引重点,实施靶向招商,在“三园三区”产业园引进一批汽车电子关键领域具有标识意义的重大项目。三是配套体系强链补链。依托龙头企业生态牵引,切实提升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车联网信息服务等六大领域产品及服务的本地配套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二)聚焦未来汽车业务推动协同创新

一是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蓉漂计划”、 “蓉贝”软件人才计划等引导作用,落实产业生态圈人才新政,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支持在蓉高13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校联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一批汽车电子新工科项目,创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二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依托整车企业,在高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线控系统、动力传动和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优质企业技术中心;按照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参与、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则,建设若干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平台与应用推广中心;推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建设行业服务体系。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进试车场、智能网联测试场、碰撞线、电磁兼容实验室等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化引领,推动开展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等车规级创新产品认证,建设国家级汽车电子检测认证中心。

(三)聚焦基础设施保障加快载体建设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三园三区”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专业园区的道路、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起企业公共服务、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服务配套的完整体系。二是建设试点示范载体。推进在未来汽车城、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重点区域划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范围;加快基于5G、C-V2X的道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交14

通信号灯、路侧传感器等设施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差异化配置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的充、换电网络;加快建设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等服务平台,加快部署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基站等基础设施。

(四)聚焦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示范推广

一是智能网联业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十字路口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等安全预警服务,车辆编队行驶、不停车收费等高速公路应用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自动泊车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服务,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二是新能源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智能充/换电调度、双向充放电等电能应用服务,固定车位无线充电、高速公路移动充电等新能源服务模式。三是车联网信息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驾驶行为优化、安全监控等信息服务,远程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等车辆远程服务,基于5G、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车载通讯、影音娱乐等车载视听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一是落实专班推进。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推进专班,把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纳入市软件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办工作内容。二是强化区域协同。强化市、区协同,借力省市促进区域协同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成渝合作共建先进制造业(未来汽车业务)集群。三是加强目标管理。不断强化全市发展共识和推进力度,按年度分解发展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加强督导督查,统筹推进功能区布局、招商引资、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重点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对上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布局,切实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多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等对汽车电子关键产品研发、应用示范等项目的支持。二是加强市级引导。落实好《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市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切16

实兑现政策红利。三是加强功能区配套。推动重点布局区(市)县和功能区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形成推进合力。

(三)加强政务保障

一是科学服务管理。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驾驶公共开放道路测试规范,建立涵盖安全风险评估、情报监测共享、事件通报、应急处理和责任认定等环节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车联网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汽车电子检测认证和应用示范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合作交流。筹建未来汽车业务发展联盟,联合龙头企业拓展汽车电子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支持举办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论坛、数字车载供应商峰会、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产业交流活动。三是扶持创新创业。创新政府、科研机构、汽车企业合作运营模式,鼓励合资成立科技创新公司、创投基金公司,加快汽车电子产业孵化器、创业园等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四)加强运行监测

一是加强行业统计。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调查制度》,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汽车电子行业统计方法制度,科学客观分析掌握汽车电子产业运行态势。二是实施发展评估。开展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组建汽车电17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准确把脉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动态、路径和战略,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围绕政策法规、产业规模、市场主体、重点产品、技术专利、标准规范、专业人才、创新中心等方面,评估发展推进成效,发布《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报告》。

18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莘空)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汽车电子是现代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助推器,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新引擎。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市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已经跻身全国第二方阵,城市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汽车电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尚不完善、创新和投入不足、配套能力还较弱等问题。根据《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顺应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演进趋势,以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为主线,着力提升关键环节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构筑完善技术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未来汽车业务模式演进,着力打造专业园区开展应用示范,引领构建汽车电子特色生态,把汽车电子产业打造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1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按照起步培育阶段统筹布局、产业强基,提升发展阶段创新突破、规模聚集的实施策略,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起步培育(2020-2022年):统筹布局、产业强基。全面布局建设汽车电子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打造全国未来汽车业务创新先行区。一是加快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依托高新区、天府新区打造车载软件创新产业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依托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打造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二是打造高新区和崇州市汽车电子元器件、双流区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邛崃市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拓展区,提升本地配套保障支撑能力。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引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建设产融协同创新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加快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

——企业培育。引进全球汽车电子百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15家以上;培育100亿元级企业1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0家,亿元级企业达到100家,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企业数量超过6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2

总规模达500亿元1。

——产链配套。引进和培育车载芯片、车载显示屏、车载传感、软件算法以及电池、功率半导体等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20家以上,大力提升现有整车厂的本地配套水平,力争实现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0.82;引入和培育一批面向车规级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载体建设。完成11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7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在东部新区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东部新区的人才公寓及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环境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推动建设1个国家级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认证平台;在三大核心产业园建设1个汽车电子协同创新中心、1个汽车电子产品测试与应用推广展示体验中心;三大核心产业园引进10名以上高端人才、30个以上创新团队;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化合作项目达8个以上。

——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建成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基础道路设施和环境,建成示范性封闭测试场、5平方公里以上半开放式体

1 测算依据:2018年成都市汽车整车产值约1600亿元,以目前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25%、并按照本地整零配套比0.4测算,2018年成都市汽车电子产值约为160亿元。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子10%的年化增长率(来源:Gartner、IHS),且到2022年本地整零配套比达到更为合理的0.8为目标,2022年汽车电子产值接近500亿元。

2 整零配套比:指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上游零部件产值的比例。

3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验区和15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经开区和东部新区,打造覆盖封闭和半封闭测试场、城市综合道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等场景的智能网联测试和应用示范,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依托机场、公交线路、物流园区等特定场所打造出一批自动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无人接驳等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未来智慧交通典型应用示范解决方案,车载网联通信、影音娱乐以及UBI保险、紧急救援等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新车市场普及率达到30%以上。

提升发展(2022-2025年):创新突破、规模聚集。汽车电子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一是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和基础及配套设施全面完善,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项目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二是三大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形成涵盖“信息娱乐、车载通信、车身便捷”的车载电子和涵盖“高级辅助驾驶、动力传动、底盘安全”的车控电子两大完整产业链,聚集全市70%以上的汽车电子企业。三是车规级汽车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制造、系统零部件集成、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等关键环节形成国内市场竞争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运、实现达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新能源、汽车即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

4

——企业培育。在蓉落户的全球百强汽车电子企业达到25家以上,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的汽车电子独角兽企业超过5家,10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5家,亿元级企业超过200家;三大核心产业园内落户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产链配套。汽车电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壮大,检测认证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IC设计、分立器件和代工与封装测试等上游基础配套能力齐备,高级辅助驾驶、信息娱乐、动力传动等核心汽车电子系统产品的本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有效融入全球汽车电子供应链体系,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1。

——载体建设。累计完成66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38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东部新区可用于承载汽车电子产业的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引进国内外整车及汽车电子龙头企业研发中心4家以上,推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行业组织和专家团队在蓉设立教学和科研机构10家以上,推动本5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地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项目15个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区吸引全球领军人才达20人以上,创新团队超过5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超过5个,形成并成功转化一批专利,培育出一批关键软硬件产品。

——应用场景。持续完善和扩大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的功能和规模,建成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建成1-2个“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大规模开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城市级规模测试及应用推广能力。车载信息娱乐服务、车联网维修诊断、保险救援等后市场服务业态在新车市场的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基本普及。

图1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推进体系

未来十年,力争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6

汽车电子产业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规模总体量、骨干企业聚集数、产业链条完善度、技术创新领导力、应用场景示范性全面提升,形成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的汽车电子创新中心和研发制造基地。

三、发展重点

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前瞻性布局,按照技术、产品、服务三个层次,推进突破智能技术、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基础关键共性技术等四个方面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等三大领域重点产品,加快培育基于智能网联的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和车联网信息服务等三大类别新型服务业态,构建以未来汽车业务为特色的新型汽车电子产业体系。

7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图2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核心架构

(一)核心技术。智能技术。视觉识别及跟踪、三维点云处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实时动态差分、惯性导航、高精度地图以及组合导航等定位技术;特征级和数据级多车载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行为规划和轨迹动作规划等智能技术;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及新型控制算法等控制技术;语音交互、车载增强现实、驾驶员状态监测等人机交互技术。网联技术。高速率车载以太网、车内高速无线通信等车内通信技术;5G、蜂窝车联(C-V2X)等车外通信技术;车路协同感知、移动边缘计算、远程驾驶等车路协同技术。新能源技术。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石墨烯电8

池等新型储能材料技术;高比能量、高安全锂电池技术;电池均衡和热管理技术;分布式电驱动和电控技术;电动车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双向充放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充电技术。基础关键共性技术。车载操作系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电子和总线协议规范、车联网云控平台、道路基础设施以及测试验证技术、车联网通信安全及认证技术等。

(二)重点产品。半导体元器件。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等功能芯片,具备AI计算能力的车载主控计算芯片,CMOS及MEMS关键感知器件,柔性及异形车载屏幕,C-V2X3通信芯片及模组,高速率信号连接器,功率半导体,高压大功率电气连接器等。零部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高分辨率车载摄像头、高线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导航及定位等先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域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车载计算平台;基于5G及C-V2X的T-Box、车载单元(OBU)、智能网关以及路侧单元(RSU);中央控制系统、车载抬头显示、智能座舱等信息娱乐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主动悬架等底盘控制系统;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轮毂电机、电磁变速器等动力传动产品;新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电池总成;紧急制动、驱动防滑、碰撞预警、车身电子稳定控制、变道辅助等高级主动安全系统;

3 C-V2X:是指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其中C代表蜂窝网络,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9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智能车灯控制、高效电动车空调系统等车身电子产品。算法及软件。符合AutoSar标准4的汽车电子开发软件,车载操作系统、功能软件、自动驾驶算法、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虚拟路测、仿真试验、平行测试等自动驾驶测试环境;车载导航、驾驶状态监测、车载支付、车载办公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等应用软件,信息加密、访问控制、完整性检查等软件算法。

(三)新型服务。智慧交通服务。面向智能网联的基础道路和网络通信环境,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协同式自适应巡航、高速不停车收费等车路协同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应用,编队行驶、自主泊车、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应用。新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站及换电站部署建设,充电预警、充/换电调度、驾驶行为优化、无线充电、双向充放电、动力电池回收等新兴业态。车联网信息服务。车载影音娱乐、车载通讯、移动办公、共享出行、车联网UBI保险5、远程车辆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6、车联网服务平台和车载通信终端安全评

4 AutoSar标准: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由全球汽车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及其他电子、半导体和软件系统公司联合建立的致力于制定汽车电子软件标准的联盟,面向汽车工业开发出的开放的、标准化的软件架构及标准体系。

5 车联网UBI保险:UBI(Usage-based insurance),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基于用户驾驶行为的车险业务,根据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驾驶经验等使用习惯制定相应的保费。

6 OTA升级: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指通过无线通信的空中接口实现对终端软件及数据的更新维护升级等服务。

10

估评测等信息服务。

四、发展布局

按照 “三园三区”总体布局(图3),分别打造汽车电子产业三大核心产业园和三大拓展配套区。

图3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核心产业园

1. 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主要依托汽车产业功能区及简州新城,重点布局车载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线控底盘等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以及充电机、逆变器等新能源产品,规划建设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半开放体验区及公共开放测试道路。

11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2. 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新经济活力区和科学城,重点布局汽车芯片设计和感知决策算法软件,发展车载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和高精度地图等基础软件服务。

3. 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简州新城,重点布局汽车智能计算平台、高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车载以太网、智能网关等核心车控系统,发展车载流媒体与增强现实显示、智能人机交互、激光照明等智能座舱及车身电子系统,发展多功能天线、OBU7等车载通信系统。

(二)拓展配套区

1. 汽车电子元器件拓展配套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新区西区),布局发展计算处理芯片、通信芯片及模组、车载微控制器(MCU)、车载屏幕及相关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

2. 新能源新材料拓展配套区。依托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布局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电池材料、功率半导体等新能源配套及应用产品、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

3. 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拓展配套区。依托芯谷,布局发展5G、C-V2X车载通信芯片与模组、卫星导航以及加解密、

7 OBU:OBU(On board Unit),指汽车上搭载的车载电子系统单元,通常指车载通信设备。

12

权限管理、数据分级、安全认证、隐私保护等车联网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

五、重点任务

(一)聚焦关键短板环节实施强链补链

一是重大项目投建促建。促进华为鲲鹏生态基地、国民天成化合物半导体生态产业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究院、清华云科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及测试平台、锂动力电源系统研发生产等XX个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二是关键环节靶向招商。深化与华为等ICT企业的战略合作,动态更新全市汽车电子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分批次、按年度确定招引重点,实施靶向招商,在“三园三区”产业园引进一批汽车电子关键领域具有标识意义的重大项目。三是配套体系强链补链。依托龙头企业生态牵引,切实提升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车联网信息服务等六大领域产品及服务的本地配套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二)聚焦未来汽车业务推动协同创新

一是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蓉漂计划”、 “蓉贝”软件人才计划等引导作用,落实产业生态圈人才新政,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支持在蓉高13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校联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一批汽车电子新工科项目,创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二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依托整车企业,在高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线控系统、动力传动和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优质企业技术中心;按照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参与、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则,建设若干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平台与应用推广中心;推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建设行业服务体系。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进试车场、智能网联测试场、碰撞线、电磁兼容实验室等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化引领,推动开展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等车规级创新产品认证,建设国家级汽车电子检测认证中心。

(三)聚焦基础设施保障加快载体建设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三园三区”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专业园区的道路、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起企业公共服务、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服务配套的完整体系。二是建设试点示范载体。推进在未来汽车城、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重点区域划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范围;加快基于5G、C-V2X的道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交14

通信号灯、路侧传感器等设施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差异化配置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的充、换电网络;加快建设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等服务平台,加快部署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基站等基础设施。

(四)聚焦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示范推广

一是智能网联业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十字路口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等安全预警服务,车辆编队行驶、不停车收费等高速公路应用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自动泊车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服务,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二是新能源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智能充/换电调度、双向充放电等电能应用服务,固定车位无线充电、高速公路移动充电等新能源服务模式。三是车联网信息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驾驶行为优化、安全监控等信息服务,远程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等车辆远程服务,基于5G、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车载通讯、影音娱乐等车载视听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一是落实专班推进。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推进专班,把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纳入市软件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办工作内容。二是强化区域协同。强化市、区协同,借力省市促进区域协同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成渝合作共建先进制造业(未来汽车业务)集群。三是加强目标管理。不断强化全市发展共识和推进力度,按年度分解发展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加强督导督查,统筹推进功能区布局、招商引资、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重点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对上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布局,切实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多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等对汽车电子关键产品研发、应用示范等项目的支持。二是加强市级引导。落实好《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市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切16

实兑现政策红利。三是加强功能区配套。推动重点布局区(市)县和功能区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形成推进合力。

(三)加强政务保障

一是科学服务管理。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驾驶公共开放道路测试规范,建立涵盖安全风险评估、情报监测共享、事件通报、应急处理和责任认定等环节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车联网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汽车电子检测认证和应用示范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合作交流。筹建未来汽车业务发展联盟,联合龙头企业拓展汽车电子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支持举办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论坛、数字车载供应商峰会、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产业交流活动。三是扶持创新创业。创新政府、科研机构、汽车企业合作运营模式,鼓励合资成立科技创新公司、创投基金公司,加快汽车电子产业孵化器、创业园等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四)加强运行监测

一是加强行业统计。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调查制度》,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汽车电子行业统计方法制度,科学客观分析掌握汽车电子产业运行态势。二是实施发展评估。开展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组建汽车电17

成都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准确把脉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动态、路径和战略,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围绕政策法规、产业规模、市场主体、重点产品、技术专利、标准规范、专业人才、创新中心等方面,评估发展推进成效,发布《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报告》。

18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