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IT圈 admin 39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宓雪萍)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于周五发布,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创建的操作系统技术先进,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它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②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它有四个特点:分布式架构,自然流畅性,内核安全性和生态共享。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地适应整个场景的丰富终端形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幕、手机、PC等,可以灵活地部署,对应不同的设备。

③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今天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5G领先位置那个阶段强了一大截。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鸿蒙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

④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到了催生作用。鸿蒙问世无疑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开发核心技术。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高科技必须实现的战略突破。这是中国解决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鸿蒙与Apple和Android操作系统相比无疑正处于建设自身生态的早期阶段,但毫无疑问,它将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全球。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虽然中国的超级市场需要大量的内部协调,但这个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⑤一旦形式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手机的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以及中国操作系统和软件产业回归的全面繁荣。这笔大帐中国社会算得清,它的合理性也必将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市场方式,以促进鸿蒙的成功。中国其他软件应用商和各利益实体将在全社会的推动下支持鸿蒙的开源,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⑥世界憎恨美国电信和IT巨头的垄断,鸿蒙的问世是打破美国垄断的现实解决方案,它对全球技术平衡具有积极意义。虽然Apple和Android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但欢迎竞争是市场的本质。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他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鸿蒙可以说已朝这个方向发出了最有力的一击,这不能成为华为与美国队比赛的一次失误。华为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没有退路,他们正在坚定地前进。虽然他们经历了短时间的困难期,但历史不会给中国的崛起提供另一种方案。

⑦我们还要看到,华为的坚强抵抗为中国其他相关制造商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这使华为的屹立不倒具有了全局意义。中国制造商彼此既是竞争对手,又形成了一个微妙但却真实的利益共同体。让鸿蒙的生态系统得以建立,这不仅对华为的生死至关重要,也对中国所有相关制造商的未来生存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社评《鸿蒙,中国高科技突围的英勇带动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

B.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美国对华为的压力在鸿蒙的出现中发挥了作用。

C.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中国这个超级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D.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针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华为鸿蒙的出现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这一论点。

B.本文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述了鸿蒙系统的特点、作用、意义。

C.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D.本文论证了鸿蒙操作系统之所以可以在不同设备间灵活部署,是因为它采用了分布式架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具规模。

B.现在谈论鸿蒙的成功或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现实来看,它的问世无疑成为解决美国垄断问题的有效办法。

C.鸿蒙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中国市场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D.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的手机销量将会下滑,但这种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

【答案】 (1)D

(2)C

(3)B

【解析】【分析】(1)D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因果错误。原文第3段说明,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追切需要。故选D。

(2)C项,“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错误。原文的第2段对“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没有明确的表述,缺少依据。故选C。

(3)A项,在原文第6段。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此处将“已初具规模”换成了“已具规模”。C项,在原文第6段。写的是“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此项中缺少了条件“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D项,在原文笫5段。写的是“一旦形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

华为的手机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此项缺少限制“短时间内”“暂时性的”。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C;⑶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扶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城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计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裁人之间货币资金特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

不过,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未报记者来访时表示,条码支付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近年来受到了商户、消费者、银行及支付机构的青睐,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从市场层面看,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时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道求业务发展速度,违规发展商户,带来各类安全隐患。”董希淼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4日)

(1)相较而言,下列行为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一项是( )

A. 在餐饮门店扫码小额支付 B. 出示支付码,由商家扫码收款

C. 定期更改手机支付密码 D. 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应用广泛,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但已经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从2014年起,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 移动支付让广大市民安坐于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的服务,但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

D. 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国家颁布了新规,这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1)D项,“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因为扫码安装手机软件有可能会导致手机中毒。故选D。

(2)A项,“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错误,由原文“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可知,移动支付城乡差异并不大。A错误。B项,“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错误,由材料二图表可知,2020年用户规模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而不是同比增长的速度。B错误。C项,正确。D项,“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错误,由原文“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可知,国家颁布了新规,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还有是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

—— (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WIND,地方政府统计局)

材料三:

大湾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世界500强聚集,民营企业多,以全国0.6%的面积贡献了12.4%的GDP,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大湾区是铁路、航空的重要枢纽,交通方面有堪称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和广东也高铁相通。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

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粤港澳大湾区11城区位分工明确,特色明显,优势互补。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来源:中国网 2018-07-03)

材料四: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摘自《大湾区2035年目标来了》,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B.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

C. 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D.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将给香港澳门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B. 世界四大湾区均有各自的经济重点,其中,电子互联网产业成为四大湾区的核心竞争产业。粤港澳大湾区要想赶超其他三大湾区,不能不发展电子互联网产业。

C.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

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

D.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果能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那么就可以使粤港澳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有机整体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3)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哪些发展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中3点。

【答案】 (1)C

(2)C

(3)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解析】【分析】(1)A项表述绝对,“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表述绝对化,根据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可知,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不是之最。A项错误。B项曲解文意,“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对材料二图表分析有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GDP总量只是比旧金山湾区高等,“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的说法也不够准确,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比东京湾区相差不是太远,不能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B项错误。C项正确,“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的理解来自材料三“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C项正确。D项强加因果、表述绝对,“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表述有误,据材料四“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的说法,“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和“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没有因果关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是“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的原因,并且“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说法相对于“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来说绝对化。D项错误。故选C。

(2)C项混淆概念、曲解文意,“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表述有误,据材料三“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可知,应该是“海港群、空港群”而非“海港与空港”,原文“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

速交通网络”这些信息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中表述的“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的递进关系。故选C。

(3)材料一中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编制本规划”,材料一选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此可以概括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国家支持的优势。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大湾区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如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材料三“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这些信息都能表现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由此可以概括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经济资金的优势。从材料三中“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地理位置优势。从材料三中“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的这些信息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科技创新优势。材料三中说“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可见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材料一“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信息和材料二的图表都能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和人口上的优势,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根据上述分析,作答时概括出3条即可。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 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庭梅野鹤

程习武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②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③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④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⑤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⑥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⑦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⑧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⑨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⑩苏庭梅就开始打理行装了。

⑪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⑫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⑬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⑭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⑮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⑯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⑰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

⑱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选自“绿地丛书”程习武小小说集《庭梅野鹤》)

(1)试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

②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

(2)结合故事情节,简析苏庭梅的形象。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试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技巧。

【答案】 (1)①“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把“青纱小轿”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

②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辛野鹤此举是在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行,不要到朝廷为官。

(2)①品行高洁,铁骨铮铮。苏庭梅拒绝知县的邀请,终老荒村。②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苏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违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对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县太爷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挣扎,体现了他有改变困难家庭和报答县太爷识才之心的想法,写出了他的家庭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3)①反问句式,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②夸张手法,“站了三天三夜”,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③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④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4)①开放式的两个结尾。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②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③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解析】【分析】(1)句①处于文章中的开头,有引起下文,交代故事情节的作用。先阅读理解全文,由“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可知“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又由“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可见所谓的“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指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抓住句子主干“青纱小轿像一面炫目的旗帜”,结合知县的行为,可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句②位于小说高潮部分,联系上下文,由“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可知辛野鹤此举是在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行,不要到朝廷为官;而“辛野鹤的画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可见这幅牡丹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

(2)从“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可见其品行高洁,铁骨铮铮;从“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

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可见其内心矛盾与挣扎,面对自身孤高、自己的妻子孩子、改善家境的责任、珍惜县太爷的惜才之心,表现了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3)从句式的选择看,“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用了反问,情感上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从修辞手法上,“站了三天三夜”用了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从语体色彩上,其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从词语的选择上,“微微”“隐隐”等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4)小说结尾“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从其结构技巧上看,这是开放式的两个结尾,表达效果上,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再结合全文看其结构技巧,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从修辞手法看,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故答案为:⑴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把“青纱小轿”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

⑵ ①品行高洁,铁骨铮铮。苏庭梅拒绝知县的邀请,终老荒村。②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苏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违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对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县太爷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挣扎,体现了他有改变困难家庭和报答县太爷识才之心的想法,写出了他的家庭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⑶ ①反问句式,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②夸张手法,“站了三天三夜”,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③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④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⑷ ①开放式的两个结尾。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②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③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点评】 (1)本题考核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者复指意味的词语或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先从文本中筛选出人物的相关情节,再从情节中一一概括出人物的情节。

(3)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题时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小说结尾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枪挑紫金冠

李修文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

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1)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 请概括文中作者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3) 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4)本文在构思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 (1)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2)《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3)①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的内容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化平淡为激烈,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④照应标题与文章开头,使结构更加谨严。

(4)①用所看几部戏曲串联起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③开头发问,引起读者兴趣。

【解析】【分析】(1)该题解题时要分外注意修饰成分“唯有”“实际”“古怪到不可理喻的”,再联系前段中“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以及后段中“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从而可分析得出: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2)从文中第四段“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可分析得出:《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从文中“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可分析得出:《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从文中“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可分析得出:《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3)题干中要求回答“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的作用”,也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分析。如要概括文章主旨,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 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从文中倒数第二段中“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可以分析出作者对那些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态度是愤怒的。而通过文中标题“枪挑紫金冠”与最后一段想象的内容,可以分析结构上照应标题。

(4)文中开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就用了发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兴趣。同时结尾最后一段想象的内容与文中标题“枪挑紫金冠”,结构上照应标题。文段中通过《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来串联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

故答案为:⑴ 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⑵ 《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⑶ ①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的内容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化平淡为激烈,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④照应标题与文章开头,使结构更加谨严。

⑷ ①用所看几部戏曲串联起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③开头发问,引起读者兴趣。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

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⑵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⑶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⑷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构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材料四: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1)下列对材料中“成人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有悠久的“成人礼”历史和传统,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和女子15岁时行笄礼,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

B. 当代中国将18岁作为一个人的成人标志,而且十分注重“成人礼”仪式,而“成人礼”仪式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

C. 在思想情感方面,相对于“成人礼”前,“成人礼”后,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

D. 中英两国的“成人礼”都有宣誓环节,所不同的是前者对国旗宣誓,而后者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因此前者高于后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前不忘道义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 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 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感教育,“成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 “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忽视

的是成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3)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B

(2)B

(3)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 对祖先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解析】【分析】(1)A项,题干中“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错误,从材料中第一段内容“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可分析出,选项错误。C项,题干中“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错误,材料三表格中的一项——敬爱老师,并没有得到明显增强,故选项错误。D项,题干中“都有宣誓环节”错误,材料二表明英国“成人礼”并不一定都宣誓,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并且题干中“前者高于后者”错误,因宣誓对象不同,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说法。故选B。

(2)B项,“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错误,材料一原文中说的是“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浙江省于2000年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其他地方是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选项中“紧随其后”一说错误。故选B。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回答时注意分为“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是指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即为事物的外形。也有指办事的方法。形式上的不同,可从材料二与材料四分析,从英国“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中国“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从而分析可得: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内容上的不同,从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英国“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中国“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从而分析可得: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⑴B;⑵B;

⑶ 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 对祖先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点评】(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此题主要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主要观点和深度思考某种特点的综合分析能力。做题

时首先找到每个选项的在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把每个选项与之一、一对应,分析是否错误,同时还要注意每个选项常见的错误:绝对化、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等。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露天教室

李汉荣

记得那是秋天,我刚上小学一年级。

我们坐的那个教室,低矮,潮湿,光线昏暗。窗玻璃碎了,就用报纸糊上,好像舍不得用白纸糊。学校太穷了,但我们不怨学校,因为同学们都是农家子弟,都穷。学校再穷也有这么大的教室,我们家里可没有这么大的房子。

但是,几十个小孩子挤在教室里,又闷又暗,这可比不上家里那么自在、随便。我和同桌喜娃都感觉上学不好玩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姓王,别的老师叫他岳仁老师,他好像是忍不住了。

那天上语文课,王老师扶扶眼睛,擦擦脸上的汗,说,同学们,闷不闷呢?

大家齐声说:闷。热不热呢?热。暗不暗呢?暗。怎么办呢?教室默然。

王老师看看大家,说,我有一个想法,校长也同意。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如果天不下雨,就到野外去上。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你们愿意吗?愿意!

于是,刚刚“圈养”起来的这批乡下孩子,就有了“放生”的机会。

那个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

我们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天,天好像也在低下头,面对面的看着我们。这时我们已有一点点“文化”了。忽然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

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哪个字是“山”?同学们都认识了“山”,老师说,是啊,我们的四面八方到处都写着山,这就是象形字,模拟自然物象发明的字,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

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

最有意思的是这几节课。那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早早就来到坡地。

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

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

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

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此时的我们,使用的是多么大的课本啊。

太阳渐渐靠近了月亮。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

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

就这么我们认识了日,认识了月,认识了明。那个蓝莹莹的黑板,就写着这三个字。三个字,再过一万年都在记忆里刻着。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

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坡地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让我们注意,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

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

是的,也是多了一横,这个人字就变成“大”字了。

老师继续说,这就是说,劳动使人变大了,或者说,大人们总是很辛苦地劳动。

我看那个人,似乎很熟悉,仔细读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就是我父亲。

父亲始终不知道,多年前他是我们的一个象形字,他被很多孩子写进了记忆的黑板上。

老师接着说,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

我们回答不上来。

老师指着远处渐渐变小了的人字(我们的象形字,就是我的父亲),说,这位叔叔,也就是这个“人”字,因为劳动(那多出的一横,那根扁担)是“大”了,你们再往高处移动一点点,是个更大的东西,你们看见那是什么?

老师指着我渐渐变小的父亲,那个移动的大字和大字上方,领着我们齐声读出一个字:天,天空的天,天亮的天,天天向上的天。

在坡地,在露天教室里,我们只上了不到十节课,这位王老师就被调到别处了,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段快乐有趣的日子,重新回到低矮、潮湿、昏暗的教室。由“放生”回到“圈养”,回到小小的课本里。

这些年,已是中年的我,常常回想往事,把日历一天天倒着往回翻,翻着翻着,就翻到了童年的那些日子。我也曾访问过我当年的中学小学,令我伤感的是当年的教室都拆了,校址也搬迁了,竟然找不到往日的一石一瓦,那多梦的年华,全都深埋进岁月的厚土里了。

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

它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平缓,略微倾斜。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

坡地四周有许多树,柏树,松树,槐树,香椿树,青冈树,是个杂木林。我坐在被树木的绿荫和香气笼罩的坡地上,闭起眼睛,让时光倒流,流到那露天的童年,流到那鸟飞草香的童年,流到那写满象形字的童年。

山还在那里写着山,水还在那里写着水,云还在写云,雾还在写雾,田还在写田,苗还在写苗,虫还在写虫,羊还在写着、念着自己:羊羊羊。

我用手掬起一捧土,贴近耳朵,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

我伏下身子,注视一丛苜蓿花,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我被这单纯的香浓缩成一个简单的思想,一个简单的字。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

到黄昏,我仍然坐在坡地上,一一辨认着写在高天厚地、刻在青山流水上的无数象形字,直到银河哗啦啦打开。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

是的,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

(有删节)

(1)结合全文,概括王老师的教学特点。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结尾说:“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对此,你怎么理解?

(4)联系全文,谈谈为何以“露天教室”为题。

【答案】 (1)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②贴近生活与自然;③重启发,重交流。④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苜蓿笑着凋零又年年温习记忆,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念念不忘;②通过“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③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表现了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影响。

(3)①“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②“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成为心灵永不磨灭的印记。③“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永远保持对宇宙的探索和敬畏。

(4)“露天教室”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露天教室”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塑造了一群让人印象深刻的师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解析】【分析】(1)结合“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坡地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让我们注意,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贴近生活与自然;结合“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哪个字是……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生

动有趣,寓教于乐;结合“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分析,王老师的教学重启发,重交流。结合“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2)结合“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分析,抓住“认识我”“笑”等分析,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印象深刻。结合“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词分析,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结合“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等分析,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突出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的影响深远。

(3)结合“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分析,“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结合第一题的王老师的教学特点分析,“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等,令人难以忘怀,对人影响深远。结合“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分析,“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不断探索。

(4) “露天教室”,结合“那个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分析,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结合“我们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天,天好像也在低下头,面对面的看着我们。这时我们已有一点点‘文化’了。忽然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此时的我们,使用的是多么大的课本啊”“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等分析,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结合“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

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等分析,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故答案为:⑴ 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②贴近生活与自然;③重启发,重交流。④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⑵ 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苜蓿笑着凋零又年年温习记忆,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念念不忘;②通过“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③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表现了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影响。

⑶ ①“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②“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成为心灵永不磨灭的印记。③“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永远保持对宇宙的探索和敬畏。

⑷ “露天教室”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露天教室”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塑造了一群让人印象深刻的师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⑷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楚天都市报》披露,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七年级 4 个实验班欲更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 2000 元。由于该校七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曾几何时,择校费是百姓深恶痛绝的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而在上述新闻的学校里,择班

费就那么现实而残酷地摆在了学生及其家长面前:交了钱,就可以上“小班”也就是“富班”,教学质量佳,教学设施全,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 35 人;不交钱,那就去挤近百人一个教室的大班。交了钱,就可以享受到“贵族班”富贵的教育;不交钱,校长就会教育家长,“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中小学是如此,高校里更直接,教育部不得不强调,高校不得按学生贫富安排住宿。

凡此种种,难怪 09 年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 30 个省、市、区 2952 名公众进行的调查中,有 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

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而校园里存在着的“穷富班”,让孩子们体味到了贫富的差别。

“穷富班”的出现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尽管 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到 20 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要达到 4%,但这个目标目前尚未实现。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而学校的最大资源,就是学生,多交钱进“富班”、“实验班”,没钱么,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改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的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打出的招牌,盛行坊间,大行其道。

“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

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满意不满意, 恐怕不能只问家长,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

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牵制着、撕扯着,在各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活力之源,来自于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来自于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健全人格, 使他们在成长中追求“有灵魂的卓越”,而不是沦为考试机器。

《今日教育》2010 年 09 期

材料三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边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低下。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全球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有 60.9%的企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比较不满意,有 8.7%的企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非常不满意,而且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与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或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威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徐德清说,到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所学与所用差距很大。而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林可夫也对公司招收的几百名大学生不甚满意,他认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事业心不强,挫折压力承受力不大,而且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力弱,复合型不强。

摘自《网易财经》

材料四

教育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石。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有学上”,实现学有所教。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到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突出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要求相比,还面临严峻的挑战,离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特别表现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较大差距。要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

改编自《新浪新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为获得更多资金,向学生家长收取择班费,出现“贫富班” 的不公平现象,民众为此担忧。

B.“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只让家长满意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偏离了立足于学生的教育本位。

C.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是因为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用和所学脱节,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D.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2)下列对于“教育公平”这一观点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B.我国目前确实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其它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C.择校费是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教育规模正不断扩大,消除了教育不公。

D.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上好学”,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

(3)如何才能真正办好教育?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

【答案】 (1)C

(2)A

(3)①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②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③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解析】【分析】(1)C项,“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可知,应为“大部分大学生”,故选C。

(2)B项,“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于文无据,无中生有;C项,“消除了教育不公” 错误

依据材料四第一段“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可知,“消除了教育不公”说法过于绝对。D项,“上好学”张冠李戴,依据材料四第二段“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可知,“上好学”是“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问题。故选A。

(3)依据材料一第四段“‘穷富班’的出现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可知,措施一是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第五段“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可推知措施二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依据材料三第二段“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亟待提高”可知,措施三是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依据材料四第二段“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要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可知,措施四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故答案为:⑴C;⑵A;

⑶ ①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②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③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

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⑶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回归原文,从材料中筛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准确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而且,美育能够为人的各种精神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展提供基础和助力。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来自达尔文在其《自传》中的自述:“到了30岁,或30多一点,各类诗歌,诸如弥尔顿、格雷、拜伦、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菜等人的诗作给了我很大的乐趣,我甚至像一个中学生似地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以前,绘画也给我相当大的乐趣。但是;经过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差不多丧失了……我的思想几乎已成了机器,只会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材料中别出一般规律。”这也从反面为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原理提供了支持。

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是中国传统儒家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由此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此,王国维评价说,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所谓“始于美育”,就是孔子讲“兴于诗”,而且还带领学子“玩天然之美”,其目的就是“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这种礼乐教化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传统儒家对人格养成却一直延续着重视从感性入手、注重情感体验、实现教养内化的原则。所谓“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怡情养性”等等都是不脱离感性、不断深化感性、持续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方法。这个原则和方法植根于一种信念,那就是人格教育的内在性。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尹焞注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这里从“知到“好”再到“乐”的层层递进,恰恰是一个由外在性句内在性递进的过程。对于道,只有“有所得,也就是内化了,才会有“乐”,这是数自内心的。也就是说,要教化人,仅仅使人知道一些道理还是不够的,而是要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内化于心,并以听闻和践行这些道理为快乐,这才算是达到了目的。《礼记·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物格而后如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这里的“明明德”与其后的“意诚”、“心正”都追求教化的内在性。到了明代,王阳明在讲“孝”时指出,对父母问寒问暖不能是礼节性的,而要出于诚心,出于孝心:“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这个“城”强调的是带有深度情感体验的孝道,它是内化于个体内心深处的。反之,只是迫于礼节,虚情假意地“尽孝”,那还是不孝。因此,教人孝道,也就必然要使孝道以感性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情感体验)深入人心,使人诚心诚意地践行孝道。这种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使之内在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思想和实践,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育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具有深厚美有传统的国家。

(节选自社卫《美育三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格教育是可以通过美育来完成的,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B. 席勒认为,相较于为健康、为认知、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

C. 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全面和谐。

D. 中国儒家有悠久丰富的美育思想;一直倡导和践行用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健全人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

B. 达尔文《自传》中的话从反面论证了包括审美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充分协调的发展才能催生真正的创造力。

C. 王国维先生对孔子话语的理解和分析证明了在我们传统儒家的育人观中,美育既是教育之始,也是教育之终。

D. 人格教育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递进的过程,文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举出了《礼记·大学》和王阳明论孝的例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美育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其目标是内化人格教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 传统人格教面从“知之”开始,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

C. “孝”要出于诚心,有些地方的“奖孝金”制度并非是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

D.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潜移默化。这种独特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感性体验的“美育”.

【答案】 (1)D

(2)A

(3)B

【解析】【分析】(1)A项,“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错误,由原文“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可知,“人格”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而不是因为“美育”。B项,“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错误,由原文“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可知,“美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所以在席勒认为,“美的教育”应该更重要。C项,“美

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可知,美育的目的是“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不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故选D。

(2)A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可知,文章引用了《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人性的完整必须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而美育可以实现这种和谐统一。A错误。故选A。

(3)B项,“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错误,由原文“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可知,从“知之”始,以“乐之”终,是人格教化由外而内的过程,而“‘无欲!‘纯粹’之‘我’”是人格教育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在“乐之”的阶段就能实现的。B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A;⑶B;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个。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811万种英语书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

例”,即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的最高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在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反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体积。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界第一,但有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陆巷尾属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1)第④断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A. 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有所关联。

B. 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位息息相关。

C. 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D. 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家实力提升。

(2)对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 B. 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 表现平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 D. 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18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

(3)第⑦断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________。

(4)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

(5)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1)A

(2)D

(3)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4)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5)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解析】【分析】(1)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出现在第④段结尾处,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能力。由第③段可知,第④段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不同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的具体数据,“1900”“建国前后”“1960”“1966”这几个时间段正是中国命运发生变化的几个时期,由此可知,数据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与中国命运有关联,可见答案应为A项。

(2)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⑤段谈的是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中的发展态势,画线句子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在威兰博览会上”推广和介绍了中国皮影,并在日后做了演出,可见歌德对中国皮影的喜爱。以歌德的影响力,也就不难理解“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所以本题答案应是D项。

(3)第⑦段中“12个非遗项目与”“300年书籍大数据”,“排位世界第一”和“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形成巨大反差,这就说明了我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冷热不均”,受冷遇的情况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4)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找到能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如,第②段中,作者说“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这是以往研究所做不到的;第⑥段中“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

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是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而第⑦段中作者横向比较了中国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得出了“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的结论。

(5)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解释什么是“知名度排名”量化统计法,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知名度排名”法要依据原文中的“谷歌”“关键词”“词频统计”“知名度”等关键词来解释;自己的理解可答“严密”,也可答“不严密”。如答“严密”,可从研究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箱、数据的数量等角度分析;如答“不严密”,则可从书籍的滞后性、英语的的片面性等角度来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故答案为:⑴A;⑵D;⑶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⑷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⑸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衔接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前后文的具体关系进行把握,重点理解前后文的具体联系准确理解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划线句子含义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把握,这是一道选择题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相关选项的表述进行佐证。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本题考查列数字的作用。一般来说,文中列数字的目的是为了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把握,准确理解即可。 高考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七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站在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准确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

材料二:

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2018年第6期)

材料四: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在保费方面,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B.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江南著名“粮仓”浏阳市北盛镇农业发展更快,粮食更好,农民更富了。

C.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

D. 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高,保费补贴丰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多,参与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离不开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要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乡村衰退问题无法回避也不容忽视。

C.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

D. 现阶段,德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技术服务、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请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答案】 (1)C

(2)C

(3)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②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或“农业现代化”);③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⑤推行扶农惠农的农业保险制度;⑥成立类似于“农民协会”的组织服务农民。

【解析】【分析】(1)C项,“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把“或然”说成“必然”,根据材料三,只能说有望逐步得出解决。故选C。

(2)C项,“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曲解文意,对比原文“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可知“后期”表述不当,应该是“中后期”。故选C。

(3)材料一列举实例,指出“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更为丰富、健康、多元”可以得出①;材料二列举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的实例,可得出答案②③;根据材料三,结合城乡发展现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得出答案四④;材料四《乡

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结合文本信息“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可推知答案⑤;“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可得出答案⑥。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②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或“农业现代化”);③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⑤推行扶农惠农的农业保险制度;⑥成立类似于“农民协会”的组织服务农民。

【点评】(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又是一年春天

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

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万……”说罢,妗子又抡起钁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关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

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

“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眉毛、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

【注释】①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 妗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 小说使用“俺”“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2)小说以“又是一年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1)A

(2)①交待故事时间。本文以“春天”为时间贯穿全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②一语双关。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③暗示主题。文中,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就如同“春天”般充满希望和生机,“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3)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③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解析】【分析】(1)A项,“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错误,“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只是绿色的,并没有花色繁多之意,故选A。

(2)标题本身“春天”:从内容上,本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一语双关;结构上,“春天”为时间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 “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3)按人称,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按顺序分:文章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年我高三”“上小学时”“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此处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按方式: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故答案为:⑴A;

⑵①交待故事时间。本文以“春天”为时间贯穿全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②一语双关。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③暗示主题。文中,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就如同“春天”般充满希望和生机,“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⑶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③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分析标题的作用时,应从标题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⑶本题考查鉴赏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叙述的划分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按顺序分:顺叙,插叙,倒叙;按人称:第1人称,第2人称,第3人称;按方式:间接叙述,直接叙述,对话,还有客观叙述,主观叙述。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 毛 儿

老 舍

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的,虽然没有那么胖。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

禄的事儿。可是他自己找打。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

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

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的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他没说一个字,拉住我的手。

“走吧,我住的离这儿不远。”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几本书。

没有五分钟便到了家。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宝贝确实落在手中。可是我没法说话了。问他什么呢?我改变了战略,开始告诉他我这些年的经过,费了许多周折,我才用上了这个公式———“我说完了,该听你的了。”“还不都在乎脾气,”他微微摇着头。“那时候咱俩还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没对你说过;说真的那时节我自己也还没觉出来是怎回事。后来我才明白了,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双好好的眼睛吗?”我说。

“平日是好好的一对眼;不过,有时候犯病。”

你不用看人脸的全部,而单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点可恶来。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还举个例说吧,有一回我去看戏,旁边来了个三十多岁的人,很体面,穿得也讲究。我的眼一斜,看出来,他可恶。正在这么个当儿,查票了。这位先生没有票,瞪圆了眼向查票员说:“我姓王,没买过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还是不买!”我没法管束自己了。我并不是要惩罚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来。我给了他一个顶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样?他嘴里嚷着,走了。要不怎说他可恶呢。这不是弱点,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没人常打他。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问。

他似乎没听见,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我不能说我以这个为一种享受;不过,不犯病的时候更难堪———明知人们可恶而看不出,明知是梦而醒不了。”

“以前,我见着可恶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虽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自信我比别人强。及至一想结婚,与世界共同敷衍,坏了;我原来不比别

人强,不过只多着双病眼罢了。很希望别人指着脸子说我可恶,可是没人肯那么办。”他又愣了一会儿。“生命的真文章比人作的文章更周到?耶稣为仇人、为土匪祷告:他是个人物。他的眼或者就和我这对一样,能始终是硬的,因为他始终是软的。普通人只能软,不能硬,所以世界没有骨气。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

他把酒喝净,立起来。

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遮满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小时候仁禄梳俩大“歪毛”和我梳着个“小坠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 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C. 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可见,他已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正努力地改变自己。

D.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2)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歪毛儿白仁禄的那双“病眼”?

(3)文章直接以“歪毛儿”为话题的内容并不多,却以“歪毛儿”为题。试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答案】 (1)C

(2)①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②体现他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③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3)①生活化,口语化,与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致。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解析】【分析】(1)C 项,“正努力地改变自己”,说法错误;因为纵观全文,文章通过塑造歪毛仁禄的形象,通过歪毛仁禄的一双正义的“病眼”, 揭示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且,文中通过歪毛仁禄说的“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所以,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是对社会的讽刺与无奈,而不是“正努力地改变自己”。故选C。

(2)纵观全文,通过歪毛仁禄所说,“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以及仁禄讲述的在戏园遇到的不买票的男人,可见,歪毛仁禄的眼睛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正是这双眼睛,清晰得洞察了社会的黑暗,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了歪毛仁禄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他落魄悲惨的名运。

(3)本文以“歪毛儿”为题,带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与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一致,也与作者老舍是北京人,作品带有很多北京地道的口语有关,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能够吸

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歪毛儿”为题,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后文写了歪毛卖书的贫寒与辛酸形象,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歪毛儿作为作者笔下的人物,在文中一直是作者刻画的中心,前半部分写了歪毛的清新可爱,后半部分写了歪毛的穷困潦倒,文章一直围绕歪毛儿来写,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②体现他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③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⑶①生活化,口语化,与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致。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鉴赏。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第一特征是价值观(病态之眼),其次是在价值观下形成的性格特征(愤世嫉俗),最后是这些内容和主题思想(揭示现实的虚伪黑暗)之间的关系。

⑶表面上本题是分析小说标题的,但本质上是考查对小说主要艺术特点的鉴赏能力。小说艺术鉴赏一般包括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主题和艺术,以及开头和结尾等几个方面,不同作品特点各异,标题典型的艺术特征,一是语言生活化,二是人物活化,三是故事情节发展上的对比。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古各个王朝的核心区域(中国)很小,但与当时王朝之外的文化,有着或密切或疏远的交换关系。即使在过去认为相对封闭的上古时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与周边的文化、种族、宗教、物品上的交融也相当密切。上古三代,各王朝血统都未必像古史传说中“黄帝之苗裔”那么单纯,比如商代,它真的是一个“汉族”或“华夏族”吗?傅斯年就不那么认为,他说,殷人就是“夷人”,殷商建立的王朝,是东夷与西夏冲突交融,甚至是“夷人胜夏”的结果。他还提醒人们,向来被认为是后来中国文化源头的齐鲁,其实也是夷人的中心。还有人更说,殷商的文化渊源“与日后的通古斯族群文化,有相当的关系”。

在我看来,那种整齐同一、秩序井然、边界清楚的“周文化”,恐怕更多地是后世的追怀和想象,就像把周礼归之于周公制作一样。其实,大体能够称为周文化核心的,主要是两个传统的交织,即“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现在看来,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对于所谓“文化”或“传统”,其实处在一种并不“自觉”而只是“自在”的状态,看上去“混沌”的和谐,其实包孕着种种“七窍”的差异。正因如此,“礼崩乐坏”的时代,恰恰成为“文化启蒙”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便导致“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的分化现象,孔子、墨子和老子等学者,儒、墨、道等等潮流,加上各种各样冲突的知识、信仰和风俗,正是在这个多元而分裂的时代产生的,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

时代”,也恰恰提供了后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无尽资源。

因此,秦汉一统王朝继承下来并且扩而大之的“中国”,原本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种族、思想、文化和地域,彼此混融交错的空间。不过,汉族“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文化取向,却在秦汉大一统时代,将这些杂糅的元素第一次凝固重铸起来,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思想兼容,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的思想整合,开始形成“中国的”文化世界,而“中国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在来自“匈奴”、“西域”、“西南夷”等等的压力下,开始浮现。

应该承认,由于秦代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想象与传说中“九州”为中心区域的“中国”开始出现,以“华夏”为核心的汉民族开始形成,以天下中央的意识、阴阳五行的观念、王霸道(儒法)杂之的政治、汉字书写的习惯、宗族伦理的秩序等等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开始成型。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一句对中国的自我描述,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西面是关中、巴蜀、天水,南面到番禺、儋耳,北面是龙门碣石、辽东、燕涿,东面是海岱、江浙,这已经大体划出“疆域”,它表明“中国”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葛兆光《叠加与凝固——重思中国文化史的重心与主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原指中国古代王朝的核心区域,范围不大,与周边文化有某种联系。

B. “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是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周文化”的核心。

C. 秦汉一统王朝的“中国”与先秦时期的“中国”,在内容、含义上已有不同。

D. 汉民族的形成,既与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有关,也与“九州”的想象有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中国”的概念变迁为主要脉络,阐述了汉民族文化初步形成的过程。

B. 作者引用傅斯年的观点是为了证明商代并没有真正的“汉族”或“华夏族”。

C. 对于“中国”的内涵,作者引用各种史料加以辨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D. 作者认为“中国”主要是制度、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与地理疆域关系不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比大一统时代为后代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文化资源。

B. “中国”文化世界的形成与相应的“中国的”文化认同几乎是同步出现的。

C. “中国文化”的形成是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王朝政权统一的结果。

D. 《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既着眼于地理疆域,也着眼于文化。

【答案】 (1)B

(2)D

(3)A

【解析】【分析】(1)B项,“周文华”是“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错,作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文中“在我看来,那种整齐同一、秩序井然、边界清楚的“周文化”,恐怕更多地是后世的追怀和想象,就像把周礼归之于周公制作一样。其实,大体能够称为周文化核心的,主要是两个传统的交织,即“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文中的“大体能够”和“主要”两个词

语,就可知题干错误。故选B。

(2)D项不符合文意。文章最后一段“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一句对中国的自我描述,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西面是关中、巴蜀、天水,南面到番禺、儋耳,北面是龙门碣石、辽东、燕涿,东面是海岱、江浙,这已经大体划出“疆域”,它表明“中国”的初步形成”就是在补充说明“中国”初步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疆域”。

(3)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比较,“并不能说为后代提供更多”,文中只是说到“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也恰恰提供了后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无尽资源”,从“因此,秦汉一统王朝继承下来并且扩而大之的“中国”,原本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种族、思想、文化和地域,彼此混融交错的空间。不过,汉族“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文化取向,却在秦汉大一统时代”也可知道二者不能分开进行对比。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D;⑶A;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筛选整合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娘患病死了。

自从后娘进门,红霞在家里话就少,即便说上三言两语,也是一些非说不可的话。从前爹老嫌红霞整天像不安生的麻雀似的叽叽喳噎,吵得人脑瓜疼,现在红霞沉静下来,反倒不习惯了。爹总是没话找话跟红霞说,红霞有时哼一声,有时白爹一眼,不搭腔。红霞在家里憋久了,就一个人跑到娘的坟地,跪在坟前哭着说着,流干了眼泪。

凭良心说,后娘对红霞不错。后娘进门那年,红霞14岁,还在念初中。家里虽不宽裕,但是红霞夏有单,冬有棉,衣食无虞。红霞后来辍学了,是她自己没考上高中,怨不得后娘。后娘对她所做的一切,红霞心里明白着呢,但她和后娘永远就是两张皮,从未黏合到一起。当然,红霞也未跟后娘争过吵过,甚至没顶过一句嘴,就像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和平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既近在眼前,又远隔千里。

转眼间红霞长大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红霞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红霞外出打工,结识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说话间两人就要结婚了。红霞的嫁妆置办停当了,可是爹还是犯难。黄泥湾有哭嫁的风俗,新娘离家要和娘家女眷抱头痛哭一场,表示和亲人难舍难分。红霞和后娘的关系仿佛一直处在隆冬时节,她们是一块冰对着另一块冰,难道会有春天的暖流瞬间融化这两块坚冰吗?

其实,黄泥湾当今的姑娘们大都闯过天下,见过世面,对家乡古老的风俗不以为然。结婚是人生大喜,有好哭的?哭嫁这种风俗便如吊在树上风干了的昆虫,外形栩栩如生,却只剩下了空皮囊。人们虽还能偶然看到个别新娘感情充沛,将哭嫁演绎得格外逼真,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但一出村口,就会很快擦干眼泪。

然而,这样的场面十分罕见。多数新娘都是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即便下了雨也是大晴天的毛毛雨,日头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零星的雨点很快被和风吹散,连地皮都打不湿。

别的新娘无论怎么哭嫁都没什么,没有人挑理,红霞就不同了。紅霞的娘是后娘,出嫁时如果不抱着后娘大哭一场,邻居就该议论了,这母女俩怎么不懂事呢,到底是母不慈还是女不孝?这不明摆着让人笑话吗?

红霞出嫁那天,天空睛朗,仿佛有人劈手浇了一桶蓝靛染过一样,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爬行。越爬越高的太阳照在红霞家房前的几棵大树上,浓密的树影将房子遮蔽得严严实实,房里顿显阴沉红霞慢吞吞地挪着碎步,正要迈过门槛,跟在旁边的后娘突然贴过来,左手扶着她的后背,右手高扬,一道绿光便游龙似的从后娘的手心钻进她高挽的发髻里。红霞站住了,摸了摸发髻,拔出一根通体晶莹剔透的碧玉簪,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着后娘。

这根碧玉簪是红霞家祖上留传下来的传家宝,不知沿袭了多少代,一向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小时候她看见娘逢年过节时戴过,后来又看见后娘逢年过节时戴上。听爹说,奶奶和几个妯娌为了这根簪子大打出手,差点惊官动府,奶奶作为长门长媳,以嘴皮和武力捍卫了这根簪子,却深深得罪了其他几个奶奶。她们生视奶奶为寇仇,与奶奶老死不相往来。爹曾经将这根簪子拿给行家鉴定,行家断言,这根簪子久经人体滋养,已成活玉,价格不菲。有人愿出两万元收藏,爹没有出手,放言要代代流传下去。按照常规,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红霞是没有理由继承这根簪子的,它只能由爹和后娘的儿子、红霞的弟弟继承,今后要戴在弟媳头上的。

娘,我不要,留给弟弟吧。红霞将簪子递给后娘,轻轻地说。

后娘接过簪子,又替红霞别上,拍了拍红霞的肩膀。后娘哽咽地说,妮子,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娘没把你看外,娘没啥好东西给你做陪嫁,就这根簪子了,让这根簪子代替娘陪陪你吧。

红霞的眼眶湿了,她再次拔出簪子,递给后娘,低下头说,娘的心意女儿领了,以前都是女儿不懂事,对不起娘。

后娘抹一把泪说,乖妮子,啥也别说了,娘知道你心里有娘。

后娘还想替红霞別上簪予,红霞赶紧避让,推挡之间,碧玉簪叭地一声脆响,摔在地上,碎了。

后娘愣了,红霞愣了,所有在场的人都愣了。一群人塑像似的戳了一地。

还是后娘最先缓过神来,连声说,没事儿没事儿,碎了好碎了好,岁岁平安。

红霞心里好像开了个油盐酱醋铺,而油盐酱醋在刹那间统统被打翻了,汩汩流淌出来,弥漫

在铺里铺外,什么滋味都有。她猛地伏在后娘肩头,偎着后娘号啕大哭起来,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

(《四川文学》2007年2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写到红霞很少说话,不时跑到娘的坟地哭泣,可以看出红霞经历丧亲一事后内心的孤独痛苦,也可以看出她对后娘的抗拒排斥心理,人物形象真实丰富。

B. 小说第四、五段详细描写了黄泥湾的哭嫁场面,这一古老的风俗在黄泥湾已然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反而促使黄泥湾人变得虚伪无情,和后文红霞的真情哭嫁形成鲜明对照。

C. 红霞出嫁时,“浓密的树影将房子遮蔽得严严实实,房里顿显阴郁沉闷”运用环境烘托的手法,从侧面写出了红霞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为出嫁情节的展开蓄势。

D. 从“永远是两张皮”到“偎着后娘号啕大哭起来”,红霞与后娘之间的亲情关系一步步深化,无私的爱是化解苦痛激发真情的催化剂,故事感人至深,主题引人深思。

(2)文章第九段详细介绍了碧玉簪的来历,有何作用?

(3)结合文本评析这篇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

【答案】 (1)B

(2)①通过对碧玉簪的详细介绍,说明这根玉簪价值非凡,为后文玉簪意外摔碎的情节作铺垫;②后娘将珍贵的玉簪送与红霞,玉簪的可贵与后文摔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后娘内心无私、真诚待继女的性格特征;③正因后娘以珍贵的玉簪陪嫁与玉簪意外打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使心存芥蒂的红霞猛然体会到后娘无私的爱,真情“哭嫁”,彰显了真诚无私之爱终能激发真情的主题。

(3)①巧设悬念。文中多处设置悬念,比如以“娘患病死了”开头,红霞与后娘的关系是否会缓和,红霞该如何面对“哭嫁”这一风俗,这些悬念的设置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波三折。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多有波澜,突出体现在“哭嫁”这一情节中,昂贵的玉簪竟然送给了红霞,却出乎意料地摔碎了,后娘却又不以为意,这些情节变化富有戏剧性,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张力。③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前文一直在铺叙红霞与后娘的关系如同“两张皮”,故事结尾红霞伏在后娘肩头哭得死去活来,出人意料,而正是后娘对红霞无私的爱最终融化了两人之间的坚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凸显小说主题。④线索明晰。小说以红霞和后娘的亲情关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勾勒了红霞长大至出嫁的人生经历,揭示红霞对后娘的态度由淡漠到信赖的变化。

【解析】【分析】(1)B项,“哭嫁风俗促使黄泥湾人变得虚伪无情”一说有误。哭嫁只是黄泥湾的风俗习惯,所以选项中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B。

(2)根据对第九段情节内容的把握,介绍玉簪的来历和价格不菲,是为了从推动后文的情节上起铺垫和推动的作用。从人物形象上,碧玉簪的昂贵和打碎后后母的态度,这足以体现了后母的慈爱和温顺的人物特性。从主题上看,母女二人的涣然冰释,是由于后母的真爱,化解了多年来女儿的抵触的心理,突出了只要世间充满真爱,即可温暖人心的主题。

(3)本文从设置悬念上,文章的开篇和中间部分就充满了悬念,给读者以悬疑,想继续读下去的想法,想要弄清楚母女二人最终能走到什么境地。小说紧紧围绕女孩和后母的关系这一线索,文章结构严谨。从小说的结局上看,母女二人冰释前嫌,这一结局在意料之

外又在情理之中,给小说的情节艺术增添了色彩。

故答案为:⑴B

⑵ ①通过对碧玉簪的详细介绍,说明这根玉簪价值非凡,为后文玉簪意外摔碎的情节作铺垫;②后娘将珍贵的玉簪送与红霞,玉簪的可贵与后文摔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后娘内心无私、真诚待继女的性格特征;③正因后娘以珍贵的玉簪陪嫁与玉簪意外打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使心存芥蒂的红霞猛然体会到后娘无私的爱,真情“哭嫁”,彰显了真诚无私之爱终能激发真情的主题。 ⑶ ①巧设悬念。文中多处设置悬念,比如以“娘患病死了”开头,红霞与后娘的关系是否会缓和,红霞该如何面对“哭嫁”这一风俗,这些悬念的设置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波三折。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多有波澜,突出体现在“哭嫁”这一情节中,昂贵的玉簪竟然送给了红霞,却出乎意料地摔碎了,后娘却又不以为意,这些情节变化富有戏剧性,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张力。③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前文一直在铺叙红霞与后娘的关系如同“两张皮”,故事结尾红霞伏在后娘肩头哭得死去活来,出人意料,而正是后娘对红霞无私的爱最终融化了两人之间的坚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凸显小说主题。④线索明晰。小说以红霞和后娘的亲情关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勾勒了红霞长大至出嫁的人生经历,揭示红霞对后娘的态度由淡漠到信赖的变化。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理解其中的艺术特色,然后阅读选项辨析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分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本的中心主旨。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研读相关的文段,概括其主要内容,结合文本的主旨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情节的鉴赏能力,注意整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从文本的结构 、主旨等方面分析并组织答案。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

林清玄

①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圆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

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 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 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2)第②段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请简要赏析。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答案】 (1)D

(2)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⑤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⑥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相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3)①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③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解析】【分析】(1)D项错在“告诫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犯了牵强附会的毛病。故选D项。

(2) “晶润透明”“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是从视觉角度描写,“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是从触觉角度描写苦瓜的“清凉滑润”,“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联想,“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是比较、对比,同时也是衬托,兼有比喻,都是为了表现苦瓜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本题中,开篇就用简短而朴实的一句话赞美苦瓜美;紧接着第二段写到苦瓜的外表美,并联想到“白玉苦瓜”,可见作者对苦瓜的爱;三到七段写到吃苦瓜,其中有自己年幼怕吃苦瓜到后来嗜吃苦瓜,还写到友人对苦瓜的各种吃法,表达出一种感情的变化;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上升到人生的味道,正如文中作者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整篇文章从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苦瓜的爱。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⑤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⑥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相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⑶①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③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艺术特色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注意结合语境。

⑵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

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本题中,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是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写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运用衬托手法。“仿佛是白玉一般”是运用的比喻修辞。“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联想。“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是对比手法。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⑶此题考查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能力。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即可。这篇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通过前三段先写了苦瓜的外表美,4——8段写出吃苦瓜的经历,最后两段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然后具体梳理概括即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醉酒之后

刘庆邦

项云中喝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一口气喝了小半瓶。酒下去了,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却翻了上来,肺腑里发出压抑很久的哭声。这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自习,初二班的同学听见了项老师的哭声,吃惊之余,难免从教室里溜出来,挤在老师门外。不料老师的门是虚掩的,同学们一挤一拥,竟把老师的门推开,蜂拥到屋里去了。

项老师不只是哭,还在诉:太绝情了!说好的你等我三年,我调到市里,咱们就结婚。这才一年多,你咋就不理我了呢!

当晚,校长专门安排食堂为项老师做了他最爱吃的酸汤面叶儿。校长说,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项老师是到我校来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我们指望项老师能挑起学校的大梁呢!

项云中低着眉,懊悔地苦笑一下,摇了摇头。他想:不能再待下去了,该写一份请调报告了。

次日上课,项老师发现同学们变了。以往每天第一节课,总有同学迟到,而今全班齐刷刷的。以前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把王大牛的光头打得啪啪响。王大牛学习不咋样,但他把自己当成同学们的开心果,一点儿都不介意同学们打他。可今天,同学们不再打了。

还有,班长余红霞带着值日的同学,到项老师宿舍打扫卫生了。项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对卫生不是很讲究。余红霞在扫床底时看到一双翻毛皮棉鞋。因地面有些潮湿,鞋底上还沾有黄泥巴,棉鞋已经发霉,翻毛上面像是又长了一层毛。

一天晚上,一位家长给项老师打电话,一上来就给项老师道辛苦。家长说,这几天孩子回家挺晚,说是在学校上晚自习,谢谢项老师啊!项老师并没安排学生晚自习,他很警惕地说:您的孩子学习挺自觉的,表现挺好的,放心吧。

第二天,项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又发现了新情况:王大牛的脸是肿的,肿得像一只小面盆一样,肿得把眼珠子都包住了。他问:王大牛,你的脸怎么回事儿?

王大牛站起来了,说没事儿。

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项老师走到王大牛课桌旁边,要看得更仔细些。

见老师向他走来,王大牛赶紧低下头:老师,真没事儿,我就是不小心被马蜂蜇了一下。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宓雪萍)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于周五发布,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创建的操作系统技术先进,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它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②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它有四个特点:分布式架构,自然流畅性,内核安全性和生态共享。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地适应整个场景的丰富终端形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幕、手机、PC等,可以灵活地部署,对应不同的设备。

③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今天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5G领先位置那个阶段强了一大截。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鸿蒙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

④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到了催生作用。鸿蒙问世无疑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开发核心技术。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高科技必须实现的战略突破。这是中国解决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鸿蒙与Apple和Android操作系统相比无疑正处于建设自身生态的早期阶段,但毫无疑问,它将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全球。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虽然中国的超级市场需要大量的内部协调,但这个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⑤一旦形式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手机的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以及中国操作系统和软件产业回归的全面繁荣。这笔大帐中国社会算得清,它的合理性也必将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市场方式,以促进鸿蒙的成功。中国其他软件应用商和各利益实体将在全社会的推动下支持鸿蒙的开源,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⑥世界憎恨美国电信和IT巨头的垄断,鸿蒙的问世是打破美国垄断的现实解决方案,它对全球技术平衡具有积极意义。虽然Apple和Android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但欢迎竞争是市场的本质。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他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鸿蒙可以说已朝这个方向发出了最有力的一击,这不能成为华为与美国队比赛的一次失误。华为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没有退路,他们正在坚定地前进。虽然他们经历了短时间的困难期,但历史不会给中国的崛起提供另一种方案。

⑦我们还要看到,华为的坚强抵抗为中国其他相关制造商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这使华为的屹立不倒具有了全局意义。中国制造商彼此既是竞争对手,又形成了一个微妙但却真实的利益共同体。让鸿蒙的生态系统得以建立,这不仅对华为的生死至关重要,也对中国所有相关制造商的未来生存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社评《鸿蒙,中国高科技突围的英勇带动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

B.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美国对华为的压力在鸿蒙的出现中发挥了作用。

C.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中国这个超级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D.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针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华为鸿蒙的出现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这一论点。

B.本文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述了鸿蒙系统的特点、作用、意义。

C.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D.本文论证了鸿蒙操作系统之所以可以在不同设备间灵活部署,是因为它采用了分布式架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具规模。

B.现在谈论鸿蒙的成功或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现实来看,它的问世无疑成为解决美国垄断问题的有效办法。

C.鸿蒙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中国市场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D.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的手机销量将会下滑,但这种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

【答案】 (1)D

(2)C

(3)B

【解析】【分析】(1)D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因果错误。原文第3段说明,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追切需要。故选D。

(2)C项,“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错误。原文的第2段对“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没有明确的表述,缺少依据。故选C。

(3)A项,在原文第6段。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此处将“已初具规模”换成了“已具规模”。C项,在原文第6段。写的是“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此项中缺少了条件“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D项,在原文笫5段。写的是“一旦形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

华为的手机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此项缺少限制“短时间内”“暂时性的”。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C;⑶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扶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城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计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裁人之间货币资金特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

不过,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未报记者来访时表示,条码支付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近年来受到了商户、消费者、银行及支付机构的青睐,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从市场层面看,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时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道求业务发展速度,违规发展商户,带来各类安全隐患。”董希淼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4日)

(1)相较而言,下列行为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一项是( )

A. 在餐饮门店扫码小额支付 B. 出示支付码,由商家扫码收款

C. 定期更改手机支付密码 D. 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应用广泛,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但已经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从2014年起,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 移动支付让广大市民安坐于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的服务,但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

D. 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国家颁布了新规,这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1)D项,“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因为扫码安装手机软件有可能会导致手机中毒。故选D。

(2)A项,“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错误,由原文“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可知,移动支付城乡差异并不大。A错误。B项,“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错误,由材料二图表可知,2020年用户规模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而不是同比增长的速度。B错误。C项,正确。D项,“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错误,由原文“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可知,国家颁布了新规,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还有是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

—— (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WIND,地方政府统计局)

材料三:

大湾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世界500强聚集,民营企业多,以全国0.6%的面积贡献了12.4%的GDP,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大湾区是铁路、航空的重要枢纽,交通方面有堪称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和广东也高铁相通。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

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粤港澳大湾区11城区位分工明确,特色明显,优势互补。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来源:中国网 2018-07-03)

材料四: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摘自《大湾区2035年目标来了》,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B.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

C. 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D.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将给香港澳门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B. 世界四大湾区均有各自的经济重点,其中,电子互联网产业成为四大湾区的核心竞争产业。粤港澳大湾区要想赶超其他三大湾区,不能不发展电子互联网产业。

C.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

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

D.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果能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那么就可以使粤港澳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有机整体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3)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哪些发展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中3点。

【答案】 (1)C

(2)C

(3)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解析】【分析】(1)A项表述绝对,“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表述绝对化,根据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可知,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不是之最。A项错误。B项曲解文意,“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对材料二图表分析有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GDP总量只是比旧金山湾区高等,“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的说法也不够准确,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比东京湾区相差不是太远,不能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B项错误。C项正确,“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的理解来自材料三“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C项正确。D项强加因果、表述绝对,“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表述有误,据材料四“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的说法,“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和“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没有因果关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是“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的原因,并且“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说法相对于“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来说绝对化。D项错误。故选C。

(2)C项混淆概念、曲解文意,“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表述有误,据材料三“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可知,应该是“海港群、空港群”而非“海港与空港”,原文“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

速交通网络”这些信息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中表述的“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的递进关系。故选C。

(3)材料一中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编制本规划”,材料一选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此可以概括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国家支持的优势。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大湾区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如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材料三“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这些信息都能表现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由此可以概括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经济资金的优势。从材料三中“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地理位置优势。从材料三中“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的这些信息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科技创新优势。材料三中说“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可见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材料一“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信息和材料二的图表都能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和人口上的优势,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根据上述分析,作答时概括出3条即可。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 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庭梅野鹤

程习武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②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③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④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⑤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⑥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⑦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⑧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⑨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⑩苏庭梅就开始打理行装了。

⑪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⑫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⑬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⑭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⑮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⑯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⑰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

⑱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选自“绿地丛书”程习武小小说集《庭梅野鹤》)

(1)试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

②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

(2)结合故事情节,简析苏庭梅的形象。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试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技巧。

【答案】 (1)①“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把“青纱小轿”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

②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辛野鹤此举是在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行,不要到朝廷为官。

(2)①品行高洁,铁骨铮铮。苏庭梅拒绝知县的邀请,终老荒村。②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苏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违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对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县太爷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挣扎,体现了他有改变困难家庭和报答县太爷识才之心的想法,写出了他的家庭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3)①反问句式,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②夸张手法,“站了三天三夜”,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③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④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4)①开放式的两个结尾。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②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③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解析】【分析】(1)句①处于文章中的开头,有引起下文,交代故事情节的作用。先阅读理解全文,由“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可知“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又由“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可见所谓的“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指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抓住句子主干“青纱小轿像一面炫目的旗帜”,结合知县的行为,可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句②位于小说高潮部分,联系上下文,由“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可知辛野鹤此举是在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行,不要到朝廷为官;而“辛野鹤的画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可见这幅牡丹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

(2)从“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可见其品行高洁,铁骨铮铮;从“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

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可见其内心矛盾与挣扎,面对自身孤高、自己的妻子孩子、改善家境的责任、珍惜县太爷的惜才之心,表现了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3)从句式的选择看,“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用了反问,情感上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从修辞手法上,“站了三天三夜”用了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从语体色彩上,其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从词语的选择上,“微微”“隐隐”等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4)小说结尾“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从其结构技巧上看,这是开放式的两个结尾,表达效果上,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再结合全文看其结构技巧,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从修辞手法看,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故答案为:⑴ ①“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把“青纱小轿”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

⑵ ①品行高洁,铁骨铮铮。苏庭梅拒绝知县的邀请,终老荒村。②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苏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违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对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县太爷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挣扎,体现了他有改变困难家庭和报答县太爷识才之心的想法,写出了他的家庭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⑶ ①反问句式,表明了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②夸张手法,“站了三天三夜”,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③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④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⑷ ①开放式的两个结尾。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②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③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义。

【点评】 (1)本题考核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者复指意味的词语或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先从文本中筛选出人物的相关情节,再从情节中一一概括出人物的情节。

(3)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题时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小说结尾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枪挑紫金冠

李修文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

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1)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 请概括文中作者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3) 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4)本文在构思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 (1)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2)《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3)①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的内容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化平淡为激烈,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④照应标题与文章开头,使结构更加谨严。

(4)①用所看几部戏曲串联起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③开头发问,引起读者兴趣。

【解析】【分析】(1)该题解题时要分外注意修饰成分“唯有”“实际”“古怪到不可理喻的”,再联系前段中“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以及后段中“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从而可分析得出: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2)从文中第四段“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可分析得出:《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从文中“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可分析得出:《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从文中“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可分析得出:《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3)题干中要求回答“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的作用”,也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分析。如要概括文章主旨,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 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从文中倒数第二段中“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可以分析出作者对那些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态度是愤怒的。而通过文中标题“枪挑紫金冠”与最后一段想象的内容,可以分析结构上照应标题。

(4)文中开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就用了发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兴趣。同时结尾最后一段想象的内容与文中标题“枪挑紫金冠”,结构上照应标题。文段中通过《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来串联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

故答案为:⑴ 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戏剧中的人物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只有遵守那些戒律,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⑵ 《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⑶ ①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的内容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化平淡为激烈,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④照应标题与文章开头,使结构更加谨严。

⑷ ①用所看几部戏曲串联起全文,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主旨明确。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③开头发问,引起读者兴趣。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

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⑵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⑶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⑷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构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材料四: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1)下列对材料中“成人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有悠久的“成人礼”历史和传统,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和女子15岁时行笄礼,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

B. 当代中国将18岁作为一个人的成人标志,而且十分注重“成人礼”仪式,而“成人礼”仪式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

C. 在思想情感方面,相对于“成人礼”前,“成人礼”后,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

D. 中英两国的“成人礼”都有宣誓环节,所不同的是前者对国旗宣誓,而后者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因此前者高于后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前不忘道义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 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 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感教育,“成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 “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忽视

的是成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3)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B

(2)B

(3)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 对祖先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解析】【分析】(1)A项,题干中“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错误,从材料中第一段内容“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可分析出,选项错误。C项,题干中“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错误,材料三表格中的一项——敬爱老师,并没有得到明显增强,故选项错误。D项,题干中“都有宣誓环节”错误,材料二表明英国“成人礼”并不一定都宣誓,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并且题干中“前者高于后者”错误,因宣誓对象不同,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说法。故选B。

(2)B项,“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错误,材料一原文中说的是“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浙江省于2000年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其他地方是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选项中“紧随其后”一说错误。故选B。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回答时注意分为“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是指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即为事物的外形。也有指办事的方法。形式上的不同,可从材料二与材料四分析,从英国“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中国“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从而分析可得: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内容上的不同,从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英国“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中国“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从而分析可得: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⑴B;⑵B;

⑶ 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 对祖先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点评】(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此题主要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主要观点和深度思考某种特点的综合分析能力。做题

时首先找到每个选项的在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把每个选项与之一、一对应,分析是否错误,同时还要注意每个选项常见的错误:绝对化、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等。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露天教室

李汉荣

记得那是秋天,我刚上小学一年级。

我们坐的那个教室,低矮,潮湿,光线昏暗。窗玻璃碎了,就用报纸糊上,好像舍不得用白纸糊。学校太穷了,但我们不怨学校,因为同学们都是农家子弟,都穷。学校再穷也有这么大的教室,我们家里可没有这么大的房子。

但是,几十个小孩子挤在教室里,又闷又暗,这可比不上家里那么自在、随便。我和同桌喜娃都感觉上学不好玩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姓王,别的老师叫他岳仁老师,他好像是忍不住了。

那天上语文课,王老师扶扶眼睛,擦擦脸上的汗,说,同学们,闷不闷呢?

大家齐声说:闷。热不热呢?热。暗不暗呢?暗。怎么办呢?教室默然。

王老师看看大家,说,我有一个想法,校长也同意。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如果天不下雨,就到野外去上。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你们愿意吗?愿意!

于是,刚刚“圈养”起来的这批乡下孩子,就有了“放生”的机会。

那个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

我们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天,天好像也在低下头,面对面的看着我们。这时我们已有一点点“文化”了。忽然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

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哪个字是“山”?同学们都认识了“山”,老师说,是啊,我们的四面八方到处都写着山,这就是象形字,模拟自然物象发明的字,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

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

最有意思的是这几节课。那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早早就来到坡地。

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

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

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

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此时的我们,使用的是多么大的课本啊。

太阳渐渐靠近了月亮。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

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

就这么我们认识了日,认识了月,认识了明。那个蓝莹莹的黑板,就写着这三个字。三个字,再过一万年都在记忆里刻着。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

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坡地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让我们注意,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

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

是的,也是多了一横,这个人字就变成“大”字了。

老师继续说,这就是说,劳动使人变大了,或者说,大人们总是很辛苦地劳动。

我看那个人,似乎很熟悉,仔细读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就是我父亲。

父亲始终不知道,多年前他是我们的一个象形字,他被很多孩子写进了记忆的黑板上。

老师接着说,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

我们回答不上来。

老师指着远处渐渐变小了的人字(我们的象形字,就是我的父亲),说,这位叔叔,也就是这个“人”字,因为劳动(那多出的一横,那根扁担)是“大”了,你们再往高处移动一点点,是个更大的东西,你们看见那是什么?

老师指着我渐渐变小的父亲,那个移动的大字和大字上方,领着我们齐声读出一个字:天,天空的天,天亮的天,天天向上的天。

在坡地,在露天教室里,我们只上了不到十节课,这位王老师就被调到别处了,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段快乐有趣的日子,重新回到低矮、潮湿、昏暗的教室。由“放生”回到“圈养”,回到小小的课本里。

这些年,已是中年的我,常常回想往事,把日历一天天倒着往回翻,翻着翻着,就翻到了童年的那些日子。我也曾访问过我当年的中学小学,令我伤感的是当年的教室都拆了,校址也搬迁了,竟然找不到往日的一石一瓦,那多梦的年华,全都深埋进岁月的厚土里了。

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

它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平缓,略微倾斜。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

坡地四周有许多树,柏树,松树,槐树,香椿树,青冈树,是个杂木林。我坐在被树木的绿荫和香气笼罩的坡地上,闭起眼睛,让时光倒流,流到那露天的童年,流到那鸟飞草香的童年,流到那写满象形字的童年。

山还在那里写着山,水还在那里写着水,云还在写云,雾还在写雾,田还在写田,苗还在写苗,虫还在写虫,羊还在写着、念着自己:羊羊羊。

我用手掬起一捧土,贴近耳朵,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

我伏下身子,注视一丛苜蓿花,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我被这单纯的香浓缩成一个简单的思想,一个简单的字。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

到黄昏,我仍然坐在坡地上,一一辨认着写在高天厚地、刻在青山流水上的无数象形字,直到银河哗啦啦打开。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

是的,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

(有删节)

(1)结合全文,概括王老师的教学特点。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结尾说:“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对此,你怎么理解?

(4)联系全文,谈谈为何以“露天教室”为题。

【答案】 (1)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②贴近生活与自然;③重启发,重交流。④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苜蓿笑着凋零又年年温习记忆,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念念不忘;②通过“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③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表现了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影响。

(3)①“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②“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成为心灵永不磨灭的印记。③“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永远保持对宇宙的探索和敬畏。

(4)“露天教室”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露天教室”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塑造了一群让人印象深刻的师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解析】【分析】(1)结合“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坡地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让我们注意,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贴近生活与自然;结合“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哪个字是……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生

动有趣,寓教于乐;结合“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分析,王老师的教学重启发,重交流。结合“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等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2)结合“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分析,抓住“认识我”“笑”等分析,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印象深刻。结合“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词分析,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结合“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等分析,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突出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的影响深远。

(3)结合“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分析,“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结合第一题的王老师的教学特点分析,“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等,令人难以忘怀,对人影响深远。结合“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分析,“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不断探索。

(4) “露天教室”,结合“那个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分析,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结合“我们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天,天好像也在低下头,面对面的看着我们。这时我们已有一点点‘文化’了。忽然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此时的我们,使用的是多么大的课本啊”“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那个平缓的山坡、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我心中的名胜古迹”等分析,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结合“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

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拆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等分析,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故答案为:⑴ 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②贴近生活与自然;③重启发,重交流。④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⑵ 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苜蓿笑着凋零又年年温习记忆,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念念不忘;②通过“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③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表现了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影响。

⑶ ①“有一种教室”特指“露天教室”,不会被拆除、搬迁。②“有一种教室”所代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美好感受成为心灵永不磨灭的印记。③“有一种教室”承载了无限延展的知识,引领人们永远保持对宇宙的探索和敬畏。

⑷ “露天教室”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意象,也是全文的线索;“露天教室”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主要场所),塑造了一群让人印象深刻的师生,使另类有趣的王老师跃然纸上;通过对“露天教室”往事的回忆,传递了对童年求学经历的深深怀念与对这种自然教育的感恩。通过“露天教室”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⑷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楚天都市报》披露,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七年级 4 个实验班欲更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 2000 元。由于该校七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曾几何时,择校费是百姓深恶痛绝的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而在上述新闻的学校里,择班

费就那么现实而残酷地摆在了学生及其家长面前:交了钱,就可以上“小班”也就是“富班”,教学质量佳,教学设施全,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 35 人;不交钱,那就去挤近百人一个教室的大班。交了钱,就可以享受到“贵族班”富贵的教育;不交钱,校长就会教育家长,“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中小学是如此,高校里更直接,教育部不得不强调,高校不得按学生贫富安排住宿。

凡此种种,难怪 09 年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 30 个省、市、区 2952 名公众进行的调查中,有 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

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而校园里存在着的“穷富班”,让孩子们体味到了贫富的差别。

“穷富班”的出现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尽管 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到 20 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要达到 4%,但这个目标目前尚未实现。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而学校的最大资源,就是学生,多交钱进“富班”、“实验班”,没钱么,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改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的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打出的招牌,盛行坊间,大行其道。

“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

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满意不满意, 恐怕不能只问家长,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

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牵制着、撕扯着,在各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活力之源,来自于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来自于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健全人格, 使他们在成长中追求“有灵魂的卓越”,而不是沦为考试机器。

《今日教育》2010 年 09 期

材料三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边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低下。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全球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有 60.9%的企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比较不满意,有 8.7%的企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非常不满意,而且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与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或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威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徐德清说,到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所学与所用差距很大。而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林可夫也对公司招收的几百名大学生不甚满意,他认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事业心不强,挫折压力承受力不大,而且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力弱,复合型不强。

摘自《网易财经》

材料四

教育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石。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有学上”,实现学有所教。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到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突出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要求相比,还面临严峻的挑战,离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特别表现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较大差距。要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

改编自《新浪新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为获得更多资金,向学生家长收取择班费,出现“贫富班” 的不公平现象,民众为此担忧。

B.“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只让家长满意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偏离了立足于学生的教育本位。

C.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是因为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用和所学脱节,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D.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2)下列对于“教育公平”这一观点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B.我国目前确实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其它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C.择校费是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教育规模正不断扩大,消除了教育不公。

D.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上好学”,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

(3)如何才能真正办好教育?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

【答案】 (1)C

(2)A

(3)①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②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③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解析】【分析】(1)C项,“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可知,应为“大部分大学生”,故选C。

(2)B项,“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于文无据,无中生有;C项,“消除了教育不公” 错误

依据材料四第一段“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可知,“消除了教育不公”说法过于绝对。D项,“上好学”张冠李戴,依据材料四第二段“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可知,“上好学”是“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问题。故选A。

(3)依据材料一第四段“‘穷富班’的出现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可知,措施一是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第五段“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可推知措施二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依据材料三第二段“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亟待提高”可知,措施三是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依据材料四第二段“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要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可知,措施四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故答案为:⑴C;⑵A;

⑶ ①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②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样化教学。③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

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⑶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回归原文,从材料中筛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准确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而且,美育能够为人的各种精神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展提供基础和助力。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来自达尔文在其《自传》中的自述:“到了30岁,或30多一点,各类诗歌,诸如弥尔顿、格雷、拜伦、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菜等人的诗作给了我很大的乐趣,我甚至像一个中学生似地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以前,绘画也给我相当大的乐趣。但是;经过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差不多丧失了……我的思想几乎已成了机器,只会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材料中别出一般规律。”这也从反面为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原理提供了支持。

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是中国传统儒家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由此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此,王国维评价说,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所谓“始于美育”,就是孔子讲“兴于诗”,而且还带领学子“玩天然之美”,其目的就是“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这种礼乐教化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传统儒家对人格养成却一直延续着重视从感性入手、注重情感体验、实现教养内化的原则。所谓“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怡情养性”等等都是不脱离感性、不断深化感性、持续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方法。这个原则和方法植根于一种信念,那就是人格教育的内在性。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尹焞注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这里从“知到“好”再到“乐”的层层递进,恰恰是一个由外在性句内在性递进的过程。对于道,只有“有所得,也就是内化了,才会有“乐”,这是数自内心的。也就是说,要教化人,仅仅使人知道一些道理还是不够的,而是要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内化于心,并以听闻和践行这些道理为快乐,这才算是达到了目的。《礼记·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物格而后如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这里的“明明德”与其后的“意诚”、“心正”都追求教化的内在性。到了明代,王阳明在讲“孝”时指出,对父母问寒问暖不能是礼节性的,而要出于诚心,出于孝心:“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这个“城”强调的是带有深度情感体验的孝道,它是内化于个体内心深处的。反之,只是迫于礼节,虚情假意地“尽孝”,那还是不孝。因此,教人孝道,也就必然要使孝道以感性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情感体验)深入人心,使人诚心诚意地践行孝道。这种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使之内在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思想和实践,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育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具有深厚美有传统的国家。

(节选自社卫《美育三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格教育是可以通过美育来完成的,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B. 席勒认为,相较于为健康、为认知、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

C. 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全面和谐。

D. 中国儒家有悠久丰富的美育思想;一直倡导和践行用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健全人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

B. 达尔文《自传》中的话从反面论证了包括审美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充分协调的发展才能催生真正的创造力。

C. 王国维先生对孔子话语的理解和分析证明了在我们传统儒家的育人观中,美育既是教育之始,也是教育之终。

D. 人格教育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递进的过程,文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举出了《礼记·大学》和王阳明论孝的例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美育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其目标是内化人格教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 传统人格教面从“知之”开始,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

C. “孝”要出于诚心,有些地方的“奖孝金”制度并非是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

D.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潜移默化。这种独特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感性体验的“美育”.

【答案】 (1)D

(2)A

(3)B

【解析】【分析】(1)A项,“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错误,由原文“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可知,“人格”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而不是因为“美育”。B项,“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错误,由原文“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可知,“美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所以在席勒认为,“美的教育”应该更重要。C项,“美

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可知,美育的目的是“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不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故选D。

(2)A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可知,文章引用了《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人性的完整必须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而美育可以实现这种和谐统一。A错误。故选A。

(3)B项,“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错误,由原文“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可知,从“知之”始,以“乐之”终,是人格教化由外而内的过程,而“‘无欲!‘纯粹’之‘我’”是人格教育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在“乐之”的阶段就能实现的。B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A;⑶B;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个。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811万种英语书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

例”,即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的最高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在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反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体积。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界第一,但有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陆巷尾属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1)第④断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A. 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有所关联。

B. 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位息息相关。

C. 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D. 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家实力提升。

(2)对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 B. 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 表现平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 D. 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18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

(3)第⑦断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________。

(4)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

(5)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1)A

(2)D

(3)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4)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5)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解析】【分析】(1)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出现在第④段结尾处,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能力。由第③段可知,第④段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不同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的具体数据,“1900”“建国前后”“1960”“1966”这几个时间段正是中国命运发生变化的几个时期,由此可知,数据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与中国命运有关联,可见答案应为A项。

(2)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⑤段谈的是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中的发展态势,画线句子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在威兰博览会上”推广和介绍了中国皮影,并在日后做了演出,可见歌德对中国皮影的喜爱。以歌德的影响力,也就不难理解“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所以本题答案应是D项。

(3)第⑦段中“12个非遗项目与”“300年书籍大数据”,“排位世界第一”和“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形成巨大反差,这就说明了我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冷热不均”,受冷遇的情况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4)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找到能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如,第②段中,作者说“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这是以往研究所做不到的;第⑥段中“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

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是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而第⑦段中作者横向比较了中国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得出了“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的结论。

(5)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解释什么是“知名度排名”量化统计法,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知名度排名”法要依据原文中的“谷歌”“关键词”“词频统计”“知名度”等关键词来解释;自己的理解可答“严密”,也可答“不严密”。如答“严密”,可从研究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箱、数据的数量等角度分析;如答“不严密”,则可从书籍的滞后性、英语的的片面性等角度来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故答案为:⑴A;⑵D;⑶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⑷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⑸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衔接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前后文的具体关系进行把握,重点理解前后文的具体联系准确理解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划线句子含义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把握,这是一道选择题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相关选项的表述进行佐证。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本题考查列数字的作用。一般来说,文中列数字的目的是为了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把握,准确理解即可。 高考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七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站在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准确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

材料二:

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2018年第6期)

材料四: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在保费方面,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B.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江南著名“粮仓”浏阳市北盛镇农业发展更快,粮食更好,农民更富了。

C.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

D. 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高,保费补贴丰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多,参与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离不开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要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乡村衰退问题无法回避也不容忽视。

C.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

D. 现阶段,德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技术服务、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请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答案】 (1)C

(2)C

(3)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②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或“农业现代化”);③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⑤推行扶农惠农的农业保险制度;⑥成立类似于“农民协会”的组织服务农民。

【解析】【分析】(1)C项,“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把“或然”说成“必然”,根据材料三,只能说有望逐步得出解决。故选C。

(2)C项,“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曲解文意,对比原文“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可知“后期”表述不当,应该是“中后期”。故选C。

(3)材料一列举实例,指出“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更为丰富、健康、多元”可以得出①;材料二列举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的实例,可得出答案②③;根据材料三,结合城乡发展现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得出答案四④;材料四《乡

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结合文本信息“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可推知答案⑤;“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可得出答案⑥。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②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或“农业现代化”);③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⑤推行扶农惠农的农业保险制度;⑥成立类似于“农民协会”的组织服务农民。

【点评】(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又是一年春天

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

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万……”说罢,妗子又抡起钁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关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

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

“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眉毛、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

【注释】①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 妗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 小说使用“俺”“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2)小说以“又是一年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1)A

(2)①交待故事时间。本文以“春天”为时间贯穿全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②一语双关。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③暗示主题。文中,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就如同“春天”般充满希望和生机,“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3)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③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解析】【分析】(1)A项,“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错误,“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只是绿色的,并没有花色繁多之意,故选A。

(2)标题本身“春天”:从内容上,本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一语双关;结构上,“春天”为时间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 “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3)按人称,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按顺序分:文章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年我高三”“上小学时”“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此处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按方式: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故答案为:⑴A;

⑵①交待故事时间。本文以“春天”为时间贯穿全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②一语双关。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③暗示主题。文中,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就如同“春天”般充满希望和生机,“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⑶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③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分析标题的作用时,应从标题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⑶本题考查鉴赏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叙述的划分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按顺序分:顺叙,插叙,倒叙;按人称:第1人称,第2人称,第3人称;按方式:间接叙述,直接叙述,对话,还有客观叙述,主观叙述。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 毛 儿

老 舍

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的,虽然没有那么胖。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

禄的事儿。可是他自己找打。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

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

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的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他没说一个字,拉住我的手。

“走吧,我住的离这儿不远。”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几本书。

没有五分钟便到了家。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宝贝确实落在手中。可是我没法说话了。问他什么呢?我改变了战略,开始告诉他我这些年的经过,费了许多周折,我才用上了这个公式———“我说完了,该听你的了。”“还不都在乎脾气,”他微微摇着头。“那时候咱俩还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没对你说过;说真的那时节我自己也还没觉出来是怎回事。后来我才明白了,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双好好的眼睛吗?”我说。

“平日是好好的一对眼;不过,有时候犯病。”

你不用看人脸的全部,而单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点可恶来。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还举个例说吧,有一回我去看戏,旁边来了个三十多岁的人,很体面,穿得也讲究。我的眼一斜,看出来,他可恶。正在这么个当儿,查票了。这位先生没有票,瞪圆了眼向查票员说:“我姓王,没买过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还是不买!”我没法管束自己了。我并不是要惩罚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来。我给了他一个顶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样?他嘴里嚷着,走了。要不怎说他可恶呢。这不是弱点,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没人常打他。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问。

他似乎没听见,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我不能说我以这个为一种享受;不过,不犯病的时候更难堪———明知人们可恶而看不出,明知是梦而醒不了。”

“以前,我见着可恶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虽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自信我比别人强。及至一想结婚,与世界共同敷衍,坏了;我原来不比别

人强,不过只多着双病眼罢了。很希望别人指着脸子说我可恶,可是没人肯那么办。”他又愣了一会儿。“生命的真文章比人作的文章更周到?耶稣为仇人、为土匪祷告:他是个人物。他的眼或者就和我这对一样,能始终是硬的,因为他始终是软的。普通人只能软,不能硬,所以世界没有骨气。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

他把酒喝净,立起来。

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遮满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小时候仁禄梳俩大“歪毛”和我梳着个“小坠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 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C. 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可见,他已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正努力地改变自己。

D.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2)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歪毛儿白仁禄的那双“病眼”?

(3)文章直接以“歪毛儿”为话题的内容并不多,却以“歪毛儿”为题。试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答案】 (1)C

(2)①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②体现他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③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3)①生活化,口语化,与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致。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解析】【分析】(1)C 项,“正努力地改变自己”,说法错误;因为纵观全文,文章通过塑造歪毛仁禄的形象,通过歪毛仁禄的一双正义的“病眼”, 揭示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且,文中通过歪毛仁禄说的“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所以,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是对社会的讽刺与无奈,而不是“正努力地改变自己”。故选C。

(2)纵观全文,通过歪毛仁禄所说,“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以及仁禄讲述的在戏园遇到的不买票的男人,可见,歪毛仁禄的眼睛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正是这双眼睛,清晰得洞察了社会的黑暗,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了歪毛仁禄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他落魄悲惨的名运。

(3)本文以“歪毛儿”为题,带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与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一致,也与作者老舍是北京人,作品带有很多北京地道的口语有关,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能够吸

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歪毛儿”为题,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后文写了歪毛卖书的贫寒与辛酸形象,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歪毛儿作为作者笔下的人物,在文中一直是作者刻画的中心,前半部分写了歪毛的清新可爱,后半部分写了歪毛的穷困潦倒,文章一直围绕歪毛儿来写,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②体现他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③揭示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⑶①生活化,口语化,与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致。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幼时的外貌特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少年时的清秀可爱的外表与始终如一的“硬脾气”形成对照,揭示主题,引人深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鉴赏。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第一特征是价值观(病态之眼),其次是在价值观下形成的性格特征(愤世嫉俗),最后是这些内容和主题思想(揭示现实的虚伪黑暗)之间的关系。

⑶表面上本题是分析小说标题的,但本质上是考查对小说主要艺术特点的鉴赏能力。小说艺术鉴赏一般包括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主题和艺术,以及开头和结尾等几个方面,不同作品特点各异,标题典型的艺术特征,一是语言生活化,二是人物活化,三是故事情节发展上的对比。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古各个王朝的核心区域(中国)很小,但与当时王朝之外的文化,有着或密切或疏远的交换关系。即使在过去认为相对封闭的上古时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与周边的文化、种族、宗教、物品上的交融也相当密切。上古三代,各王朝血统都未必像古史传说中“黄帝之苗裔”那么单纯,比如商代,它真的是一个“汉族”或“华夏族”吗?傅斯年就不那么认为,他说,殷人就是“夷人”,殷商建立的王朝,是东夷与西夏冲突交融,甚至是“夷人胜夏”的结果。他还提醒人们,向来被认为是后来中国文化源头的齐鲁,其实也是夷人的中心。还有人更说,殷商的文化渊源“与日后的通古斯族群文化,有相当的关系”。

在我看来,那种整齐同一、秩序井然、边界清楚的“周文化”,恐怕更多地是后世的追怀和想象,就像把周礼归之于周公制作一样。其实,大体能够称为周文化核心的,主要是两个传统的交织,即“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现在看来,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对于所谓“文化”或“传统”,其实处在一种并不“自觉”而只是“自在”的状态,看上去“混沌”的和谐,其实包孕着种种“七窍”的差异。正因如此,“礼崩乐坏”的时代,恰恰成为“文化启蒙”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便导致“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的分化现象,孔子、墨子和老子等学者,儒、墨、道等等潮流,加上各种各样冲突的知识、信仰和风俗,正是在这个多元而分裂的时代产生的,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

时代”,也恰恰提供了后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无尽资源。

因此,秦汉一统王朝继承下来并且扩而大之的“中国”,原本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种族、思想、文化和地域,彼此混融交错的空间。不过,汉族“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文化取向,却在秦汉大一统时代,将这些杂糅的元素第一次凝固重铸起来,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思想兼容,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的思想整合,开始形成“中国的”文化世界,而“中国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在来自“匈奴”、“西域”、“西南夷”等等的压力下,开始浮现。

应该承认,由于秦代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想象与传说中“九州”为中心区域的“中国”开始出现,以“华夏”为核心的汉民族开始形成,以天下中央的意识、阴阳五行的观念、王霸道(儒法)杂之的政治、汉字书写的习惯、宗族伦理的秩序等等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开始成型。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一句对中国的自我描述,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西面是关中、巴蜀、天水,南面到番禺、儋耳,北面是龙门碣石、辽东、燕涿,东面是海岱、江浙,这已经大体划出“疆域”,它表明“中国”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葛兆光《叠加与凝固——重思中国文化史的重心与主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原指中国古代王朝的核心区域,范围不大,与周边文化有某种联系。

B. “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是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周文化”的核心。

C. 秦汉一统王朝的“中国”与先秦时期的“中国”,在内容、含义上已有不同。

D. 汉民族的形成,既与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有关,也与“九州”的想象有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中国”的概念变迁为主要脉络,阐述了汉民族文化初步形成的过程。

B. 作者引用傅斯年的观点是为了证明商代并没有真正的“汉族”或“华夏族”。

C. 对于“中国”的内涵,作者引用各种史料加以辨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D. 作者认为“中国”主要是制度、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与地理疆域关系不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比大一统时代为后代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文化资源。

B. “中国”文化世界的形成与相应的“中国的”文化认同几乎是同步出现的。

C. “中国文化”的形成是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王朝政权统一的结果。

D. 《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既着眼于地理疆域,也着眼于文化。

【答案】 (1)B

(2)D

(3)A

【解析】【分析】(1)B项,“周文华”是“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错,作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文中“在我看来,那种整齐同一、秩序井然、边界清楚的“周文化”,恐怕更多地是后世的追怀和想象,就像把周礼归之于周公制作一样。其实,大体能够称为周文化核心的,主要是两个传统的交织,即“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文中的“大体能够”和“主要”两个词

语,就可知题干错误。故选B。

(2)D项不符合文意。文章最后一段“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一句对中国的自我描述,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西面是关中、巴蜀、天水,南面到番禺、儋耳,北面是龙门碣石、辽东、燕涿,东面是海岱、江浙,这已经大体划出“疆域”,它表明“中国”的初步形成”就是在补充说明“中国”初步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疆域”。

(3)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比较,“并不能说为后代提供更多”,文中只是说到“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也恰恰提供了后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无尽资源”,从“因此,秦汉一统王朝继承下来并且扩而大之的“中国”,原本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种族、思想、文化和地域,彼此混融交错的空间。不过,汉族“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文化取向,却在秦汉大一统时代”也可知道二者不能分开进行对比。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D;⑶A;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筛选整合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娘患病死了。

自从后娘进门,红霞在家里话就少,即便说上三言两语,也是一些非说不可的话。从前爹老嫌红霞整天像不安生的麻雀似的叽叽喳噎,吵得人脑瓜疼,现在红霞沉静下来,反倒不习惯了。爹总是没话找话跟红霞说,红霞有时哼一声,有时白爹一眼,不搭腔。红霞在家里憋久了,就一个人跑到娘的坟地,跪在坟前哭着说着,流干了眼泪。

凭良心说,后娘对红霞不错。后娘进门那年,红霞14岁,还在念初中。家里虽不宽裕,但是红霞夏有单,冬有棉,衣食无虞。红霞后来辍学了,是她自己没考上高中,怨不得后娘。后娘对她所做的一切,红霞心里明白着呢,但她和后娘永远就是两张皮,从未黏合到一起。当然,红霞也未跟后娘争过吵过,甚至没顶过一句嘴,就像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和平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既近在眼前,又远隔千里。

转眼间红霞长大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红霞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红霞外出打工,结识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说话间两人就要结婚了。红霞的嫁妆置办停当了,可是爹还是犯难。黄泥湾有哭嫁的风俗,新娘离家要和娘家女眷抱头痛哭一场,表示和亲人难舍难分。红霞和后娘的关系仿佛一直处在隆冬时节,她们是一块冰对着另一块冰,难道会有春天的暖流瞬间融化这两块坚冰吗?

其实,黄泥湾当今的姑娘们大都闯过天下,见过世面,对家乡古老的风俗不以为然。结婚是人生大喜,有好哭的?哭嫁这种风俗便如吊在树上风干了的昆虫,外形栩栩如生,却只剩下了空皮囊。人们虽还能偶然看到个别新娘感情充沛,将哭嫁演绎得格外逼真,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但一出村口,就会很快擦干眼泪。

然而,这样的场面十分罕见。多数新娘都是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即便下了雨也是大晴天的毛毛雨,日头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零星的雨点很快被和风吹散,连地皮都打不湿。

别的新娘无论怎么哭嫁都没什么,没有人挑理,红霞就不同了。紅霞的娘是后娘,出嫁时如果不抱着后娘大哭一场,邻居就该议论了,这母女俩怎么不懂事呢,到底是母不慈还是女不孝?这不明摆着让人笑话吗?

红霞出嫁那天,天空睛朗,仿佛有人劈手浇了一桶蓝靛染过一样,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爬行。越爬越高的太阳照在红霞家房前的几棵大树上,浓密的树影将房子遮蔽得严严实实,房里顿显阴沉红霞慢吞吞地挪着碎步,正要迈过门槛,跟在旁边的后娘突然贴过来,左手扶着她的后背,右手高扬,一道绿光便游龙似的从后娘的手心钻进她高挽的发髻里。红霞站住了,摸了摸发髻,拔出一根通体晶莹剔透的碧玉簪,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着后娘。

这根碧玉簪是红霞家祖上留传下来的传家宝,不知沿袭了多少代,一向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小时候她看见娘逢年过节时戴过,后来又看见后娘逢年过节时戴上。听爹说,奶奶和几个妯娌为了这根簪子大打出手,差点惊官动府,奶奶作为长门长媳,以嘴皮和武力捍卫了这根簪子,却深深得罪了其他几个奶奶。她们生视奶奶为寇仇,与奶奶老死不相往来。爹曾经将这根簪子拿给行家鉴定,行家断言,这根簪子久经人体滋养,已成活玉,价格不菲。有人愿出两万元收藏,爹没有出手,放言要代代流传下去。按照常规,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红霞是没有理由继承这根簪子的,它只能由爹和后娘的儿子、红霞的弟弟继承,今后要戴在弟媳头上的。

娘,我不要,留给弟弟吧。红霞将簪子递给后娘,轻轻地说。

后娘接过簪子,又替红霞别上,拍了拍红霞的肩膀。后娘哽咽地说,妮子,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娘没把你看外,娘没啥好东西给你做陪嫁,就这根簪子了,让这根簪子代替娘陪陪你吧。

红霞的眼眶湿了,她再次拔出簪子,递给后娘,低下头说,娘的心意女儿领了,以前都是女儿不懂事,对不起娘。

后娘抹一把泪说,乖妮子,啥也别说了,娘知道你心里有娘。

后娘还想替红霞別上簪予,红霞赶紧避让,推挡之间,碧玉簪叭地一声脆响,摔在地上,碎了。

后娘愣了,红霞愣了,所有在场的人都愣了。一群人塑像似的戳了一地。

还是后娘最先缓过神来,连声说,没事儿没事儿,碎了好碎了好,岁岁平安。

红霞心里好像开了个油盐酱醋铺,而油盐酱醋在刹那间统统被打翻了,汩汩流淌出来,弥漫

在铺里铺外,什么滋味都有。她猛地伏在后娘肩头,偎着后娘号啕大哭起来,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

(《四川文学》2007年2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写到红霞很少说话,不时跑到娘的坟地哭泣,可以看出红霞经历丧亲一事后内心的孤独痛苦,也可以看出她对后娘的抗拒排斥心理,人物形象真实丰富。

B. 小说第四、五段详细描写了黄泥湾的哭嫁场面,这一古老的风俗在黄泥湾已然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反而促使黄泥湾人变得虚伪无情,和后文红霞的真情哭嫁形成鲜明对照。

C. 红霞出嫁时,“浓密的树影将房子遮蔽得严严实实,房里顿显阴郁沉闷”运用环境烘托的手法,从侧面写出了红霞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为出嫁情节的展开蓄势。

D. 从“永远是两张皮”到“偎着后娘号啕大哭起来”,红霞与后娘之间的亲情关系一步步深化,无私的爱是化解苦痛激发真情的催化剂,故事感人至深,主题引人深思。

(2)文章第九段详细介绍了碧玉簪的来历,有何作用?

(3)结合文本评析这篇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

【答案】 (1)B

(2)①通过对碧玉簪的详细介绍,说明这根玉簪价值非凡,为后文玉簪意外摔碎的情节作铺垫;②后娘将珍贵的玉簪送与红霞,玉簪的可贵与后文摔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后娘内心无私、真诚待继女的性格特征;③正因后娘以珍贵的玉簪陪嫁与玉簪意外打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使心存芥蒂的红霞猛然体会到后娘无私的爱,真情“哭嫁”,彰显了真诚无私之爱终能激发真情的主题。

(3)①巧设悬念。文中多处设置悬念,比如以“娘患病死了”开头,红霞与后娘的关系是否会缓和,红霞该如何面对“哭嫁”这一风俗,这些悬念的设置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波三折。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多有波澜,突出体现在“哭嫁”这一情节中,昂贵的玉簪竟然送给了红霞,却出乎意料地摔碎了,后娘却又不以为意,这些情节变化富有戏剧性,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张力。③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前文一直在铺叙红霞与后娘的关系如同“两张皮”,故事结尾红霞伏在后娘肩头哭得死去活来,出人意料,而正是后娘对红霞无私的爱最终融化了两人之间的坚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凸显小说主题。④线索明晰。小说以红霞和后娘的亲情关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勾勒了红霞长大至出嫁的人生经历,揭示红霞对后娘的态度由淡漠到信赖的变化。

【解析】【分析】(1)B项,“哭嫁风俗促使黄泥湾人变得虚伪无情”一说有误。哭嫁只是黄泥湾的风俗习惯,所以选项中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B。

(2)根据对第九段情节内容的把握,介绍玉簪的来历和价格不菲,是为了从推动后文的情节上起铺垫和推动的作用。从人物形象上,碧玉簪的昂贵和打碎后后母的态度,这足以体现了后母的慈爱和温顺的人物特性。从主题上看,母女二人的涣然冰释,是由于后母的真爱,化解了多年来女儿的抵触的心理,突出了只要世间充满真爱,即可温暖人心的主题。

(3)本文从设置悬念上,文章的开篇和中间部分就充满了悬念,给读者以悬疑,想继续读下去的想法,想要弄清楚母女二人最终能走到什么境地。小说紧紧围绕女孩和后母的关系这一线索,文章结构严谨。从小说的结局上看,母女二人冰释前嫌,这一结局在意料之

外又在情理之中,给小说的情节艺术增添了色彩。

故答案为:⑴B

⑵ ①通过对碧玉簪的详细介绍,说明这根玉簪价值非凡,为后文玉簪意外摔碎的情节作铺垫;②后娘将珍贵的玉簪送与红霞,玉簪的可贵与后文摔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后娘内心无私、真诚待继女的性格特征;③正因后娘以珍贵的玉簪陪嫁与玉簪意外打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使心存芥蒂的红霞猛然体会到后娘无私的爱,真情“哭嫁”,彰显了真诚无私之爱终能激发真情的主题。 ⑶ ①巧设悬念。文中多处设置悬念,比如以“娘患病死了”开头,红霞与后娘的关系是否会缓和,红霞该如何面对“哭嫁”这一风俗,这些悬念的设置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波三折。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多有波澜,突出体现在“哭嫁”这一情节中,昂贵的玉簪竟然送给了红霞,却出乎意料地摔碎了,后娘却又不以为意,这些情节变化富有戏剧性,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张力。③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前文一直在铺叙红霞与后娘的关系如同“两张皮”,故事结尾红霞伏在后娘肩头哭得死去活来,出人意料,而正是后娘对红霞无私的爱最终融化了两人之间的坚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凸显小说主题。④线索明晰。小说以红霞和后娘的亲情关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勾勒了红霞长大至出嫁的人生经历,揭示红霞对后娘的态度由淡漠到信赖的变化。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理解其中的艺术特色,然后阅读选项辨析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分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本的中心主旨。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研读相关的文段,概括其主要内容,结合文本的主旨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情节的鉴赏能力,注意整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从文本的结构 、主旨等方面分析并组织答案。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

林清玄

①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圆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

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 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 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2)第②段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请简要赏析。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答案】 (1)D

(2)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⑤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⑥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相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3)①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③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解析】【分析】(1)D项错在“告诫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犯了牵强附会的毛病。故选D项。

(2) “晶润透明”“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是从视觉角度描写,“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是从触觉角度描写苦瓜的“清凉滑润”,“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联想,“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是比较、对比,同时也是衬托,兼有比喻,都是为了表现苦瓜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本题中,开篇就用简短而朴实的一句话赞美苦瓜美;紧接着第二段写到苦瓜的外表美,并联想到“白玉苦瓜”,可见作者对苦瓜的爱;三到七段写到吃苦瓜,其中有自己年幼怕吃苦瓜到后来嗜吃苦瓜,还写到友人对苦瓜的各种吃法,表达出一种感情的变化;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上升到人生的味道,正如文中作者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整篇文章从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苦瓜的爱。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⑤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⑥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相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⑶①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③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艺术特色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注意结合语境。

⑵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

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本题中,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是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写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运用衬托手法。“仿佛是白玉一般”是运用的比喻修辞。“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联想。“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是对比手法。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⑶此题考查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能力。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即可。这篇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通过前三段先写了苦瓜的外表美,4——8段写出吃苦瓜的经历,最后两段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然后具体梳理概括即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醉酒之后

刘庆邦

项云中喝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一口气喝了小半瓶。酒下去了,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却翻了上来,肺腑里发出压抑很久的哭声。这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自习,初二班的同学听见了项老师的哭声,吃惊之余,难免从教室里溜出来,挤在老师门外。不料老师的门是虚掩的,同学们一挤一拥,竟把老师的门推开,蜂拥到屋里去了。

项老师不只是哭,还在诉:太绝情了!说好的你等我三年,我调到市里,咱们就结婚。这才一年多,你咋就不理我了呢!

当晚,校长专门安排食堂为项老师做了他最爱吃的酸汤面叶儿。校长说,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项老师是到我校来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我们指望项老师能挑起学校的大梁呢!

项云中低着眉,懊悔地苦笑一下,摇了摇头。他想:不能再待下去了,该写一份请调报告了。

次日上课,项老师发现同学们变了。以往每天第一节课,总有同学迟到,而今全班齐刷刷的。以前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把王大牛的光头打得啪啪响。王大牛学习不咋样,但他把自己当成同学们的开心果,一点儿都不介意同学们打他。可今天,同学们不再打了。

还有,班长余红霞带着值日的同学,到项老师宿舍打扫卫生了。项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对卫生不是很讲究。余红霞在扫床底时看到一双翻毛皮棉鞋。因地面有些潮湿,鞋底上还沾有黄泥巴,棉鞋已经发霉,翻毛上面像是又长了一层毛。

一天晚上,一位家长给项老师打电话,一上来就给项老师道辛苦。家长说,这几天孩子回家挺晚,说是在学校上晚自习,谢谢项老师啊!项老师并没安排学生晚自习,他很警惕地说:您的孩子学习挺自觉的,表现挺好的,放心吧。

第二天,项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又发现了新情况:王大牛的脸是肿的,肿得像一只小面盆一样,肿得把眼珠子都包住了。他问:王大牛,你的脸怎么回事儿?

王大牛站起来了,说没事儿。

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项老师走到王大牛课桌旁边,要看得更仔细些。

见老师向他走来,王大牛赶紧低下头:老师,真没事儿,我就是不小心被马蜂蜇了一下。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