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程骊霞)
揭示联想收购IBM失败的原因
发表于 2009-2-6 11:07 只看该作者
该帖被浏览 333 次,回复 0 次
何大壮:揭示联想收购IBM失败的原因
昨天(2月5日)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柳传志重新出山做联想的董事长了,那么我就写一写联想吧。有网友对我何大壮和联想的关系很好奇,先做一个说明吧,我对联想是比较熟悉,但是我只买过联想的股票,做过联想的股东;而我何大壮没有帮联想打过工,也没有做过联想的经销商或者是供应商,更惭愧的是,我以前还用过联想的think pad电脑,但是现在都没有用了。
昨天联想公布业绩,其中第三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而第四季度巨亏也是已经成为定局;随即公布柳传志做联想的主席,而杨元庆改任首席执行官,当初从戴尔挖过来的阿梅里奥则给炒了。其实,这已经是今年的联想的第二次改组了,在元月8日,联想公布全球裁员2500人,其中在北京上地的总部裁员200多人,并把从基层干上来的70年出生的少帅陈绍鹏提拔为负责联想的大半部分业务。联想的这个行动,就表明了联想本土派的全面复辟,而联想的洋人都被赶走了,也表明了联想国际化的失败。
联想的亏损说明了联想当初收购IBM的电脑业务基本上是已经失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联想收购IBM,主要是看重IBM的欧美业务,而联想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一直都是很好的,都是有盈利的。但是自收购以来,联想的欧美业务除了在此08年三月份有过短暂的盈利以外,其他的时候都是亏损的多,所以联想根本没有凭借IBM的品牌成功打开欧美市场,反而让戴尔和惠普等美国公司抢了很多市场分额。不说别的吧,我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以前很多在华的外企都是用IBM的笔记本的,而在联想收购以后,这些外企大部分都转用了戴尔笔记本了!你问问你身边的外企朋友就知道了。
当然啦,我说联想收购IBM失败,我们当中的很多爱国者肯定是不服气的,那么我就再拿资本市场的表现来说明吧。联想当初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笔记本,当时市场真的很振奋,联想市值达到了837亿港元(联想在香港上市),而现在呢,3年过去了,市值只剩下了130多亿元。当然,其中有金融风暴的原因,但是IBM的欧美业务迟迟不能够赢利是主要的原因。
而展望未来,我何大壮也感到非常悲观。联想的国际化失败了,联想以前想凭借高端商用机来开拓欧美市场,打败戴尔和惠普,也失败了。现在柳传志要走回头路,主攻低端的新兴市场,说白了中国的新兴市场其实就是前段时间搞家电下乡的农村市场啦;柳传志等人当初就是靠拼杀从中国的低端市场走出来的,所以现在杀个回马枪抢占低端根本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抢了低端市场,毛利肯定低了,而国际化的美梦也完蛋罗。
那么联想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何大壮看来,联想是太急啦。当初联想在中国战无不胜,靠得是柳传志,杨元庆和马雪征三驾马车;但是收购了IBM以后呢,柳传志和马雪征马上隐退,而从国外公司挖来了戴尔的阿梅里奥等一大批洋人,同时,联想大规模的采用国外的管理方法,如大规模的整合供应链啊,请几百号专家来花几年时间实施高端的ERP系统SAP啊,等等。这些改革有用吗?当然有用,但是无可置疑,联想在全面国际化的同时,把自己的优秀的中国企业管理的那套给丢掉了,这可能是失败原因之一吧。
好了,现在老将出马,柳传志回来了,有人在猜想马雪征也有可能回来,希望联想能搞好吧。哎,我何大壮曾经很傻很天真,以为联想会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并购外企成功的公司,还因此做过几天联想股东。现在看起来还不行啊。中国的企业要真正走出国门,看来时机还没有到哦。
IBM出售PC——一石六鸟
作者:颛引玉
作者:goodyearall 回复日期:2005-7-22 12:59:04
IBM通过把充分市场竞争下不赚钱的PC业务出售,腾出手来专心致志于它的大型机、服务器和“服务”等具有垄断优势业务的市场垄断战略!
IBMPC的管理如何呢?有目共睹,不然IBM也不会把它当包袱甩掉了! IBM这一招极
其高明:
一、按经济学“木桶原理”,换掉了PC这块最短的木板,还卖了个好价钱;
二、吸走了联想的绝大部分资金,而且导致联想的战略不得不转移,绝大部分高层都要把绝大部分精力转移到消化IBMPC这头“大象”上面。联想跟IBM有竞争和潜在竞争的服务器、大型运算业务上还能优先开展,还能继续“活下去”吗?
三、IBM卖的只是PC薄利的制造销售等低端,可是不包括“服务”最赚钱的这一块,而且,协议规定联想必须把这一块交给IBM来做,利润大部分最终流到谁的手里,谁给谁打工?
四、IBM通过出售PC业务“隐性裁员”,还保留了核心骨干人员,联想得到什么,一群拿着高薪却无法帮IBM赚到钱的“大爷”!
五、联想收购IBM与其说是中国媒体做联想的广告,还不如说是做IBM的广告,因为首先要证明IBMPC的优秀与先进性,是有价值的;既然IBM一个甩掉的破包袱都被包装得这么漂亮,从我们常人的简单推理,IBM其他强势业务的质量就更不用说了——IBM自己做广告要达到这种效果,请广告业的行家估估,要花多少钱?
六、收购完后不久,IBM公开宣布其PC部门这几年的巨额亏损状况,又狠狠踩了联想一脚,可怜联想还傻乎乎的把它当成“盟友”。
如果联想把收购IBM的风声放出来(太简单了,请个村妇就可以做得很好),大家帮柳总一起分析,总比他一个人抓脑壳子强吧!用得着拿这么多钱收购吗?我们想想,IBM为什么不让曝光?一个罩着光环显得神秘而高大的品牌在舆论的强光下会自然缩水的。何况,IBM PC还是借的它的大型机和服务器的光。
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联想的这个举动被作为大学经济学课堂上的一个反面案例,被称为蛇吞象。因为IBM的实力应该来说强于联想,最重要的是联想的原有计划是看中了IBM原有的美国市场,想通过收购IBM电脑部抢占原有的美国市场份额 ,但让人遗憾的是,由于美国人天生的傲慢以及对中国的偏见,美国政府的阻扰,使得原本IBM占有的美国政府部门采购联想基本都没得到,反而便宜了戴尔,而美国普通用户也不甘心自己的品牌被自己看不起的中国收购,所以大多转向戴尔等其他品牌,所以联想的战略目的没达到,反而为IBM背上他的包袱,要不是中国政府从来不可能放弃联想这个中国的IT业王牌招牌,拼命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帮助,换一个企业,早就因为消化不良被活活撑死了,相信以后联想不会再干类似的傻事了。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程骊霞)
揭示联想收购IBM失败的原因
发表于 2009-2-6 11:07 只看该作者
该帖被浏览 333 次,回复 0 次
何大壮:揭示联想收购IBM失败的原因
昨天(2月5日)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柳传志重新出山做联想的董事长了,那么我就写一写联想吧。有网友对我何大壮和联想的关系很好奇,先做一个说明吧,我对联想是比较熟悉,但是我只买过联想的股票,做过联想的股东;而我何大壮没有帮联想打过工,也没有做过联想的经销商或者是供应商,更惭愧的是,我以前还用过联想的think pad电脑,但是现在都没有用了。
昨天联想公布业绩,其中第三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而第四季度巨亏也是已经成为定局;随即公布柳传志做联想的主席,而杨元庆改任首席执行官,当初从戴尔挖过来的阿梅里奥则给炒了。其实,这已经是今年的联想的第二次改组了,在元月8日,联想公布全球裁员2500人,其中在北京上地的总部裁员200多人,并把从基层干上来的70年出生的少帅陈绍鹏提拔为负责联想的大半部分业务。联想的这个行动,就表明了联想本土派的全面复辟,而联想的洋人都被赶走了,也表明了联想国际化的失败。
联想的亏损说明了联想当初收购IBM的电脑业务基本上是已经失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联想收购IBM,主要是看重IBM的欧美业务,而联想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一直都是很好的,都是有盈利的。但是自收购以来,联想的欧美业务除了在此08年三月份有过短暂的盈利以外,其他的时候都是亏损的多,所以联想根本没有凭借IBM的品牌成功打开欧美市场,反而让戴尔和惠普等美国公司抢了很多市场分额。不说别的吧,我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以前很多在华的外企都是用IBM的笔记本的,而在联想收购以后,这些外企大部分都转用了戴尔笔记本了!你问问你身边的外企朋友就知道了。
当然啦,我说联想收购IBM失败,我们当中的很多爱国者肯定是不服气的,那么我就再拿资本市场的表现来说明吧。联想当初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笔记本,当时市场真的很振奋,联想市值达到了837亿港元(联想在香港上市),而现在呢,3年过去了,市值只剩下了130多亿元。当然,其中有金融风暴的原因,但是IBM的欧美业务迟迟不能够赢利是主要的原因。
而展望未来,我何大壮也感到非常悲观。联想的国际化失败了,联想以前想凭借高端商用机来开拓欧美市场,打败戴尔和惠普,也失败了。现在柳传志要走回头路,主攻低端的新兴市场,说白了中国的新兴市场其实就是前段时间搞家电下乡的农村市场啦;柳传志等人当初就是靠拼杀从中国的低端市场走出来的,所以现在杀个回马枪抢占低端根本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抢了低端市场,毛利肯定低了,而国际化的美梦也完蛋罗。
那么联想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何大壮看来,联想是太急啦。当初联想在中国战无不胜,靠得是柳传志,杨元庆和马雪征三驾马车;但是收购了IBM以后呢,柳传志和马雪征马上隐退,而从国外公司挖来了戴尔的阿梅里奥等一大批洋人,同时,联想大规模的采用国外的管理方法,如大规模的整合供应链啊,请几百号专家来花几年时间实施高端的ERP系统SAP啊,等等。这些改革有用吗?当然有用,但是无可置疑,联想在全面国际化的同时,把自己的优秀的中国企业管理的那套给丢掉了,这可能是失败原因之一吧。
好了,现在老将出马,柳传志回来了,有人在猜想马雪征也有可能回来,希望联想能搞好吧。哎,我何大壮曾经很傻很天真,以为联想会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并购外企成功的公司,还因此做过几天联想股东。现在看起来还不行啊。中国的企业要真正走出国门,看来时机还没有到哦。
IBM出售PC——一石六鸟
作者:颛引玉
作者:goodyearall 回复日期:2005-7-22 12:59:04
IBM通过把充分市场竞争下不赚钱的PC业务出售,腾出手来专心致志于它的大型机、服务器和“服务”等具有垄断优势业务的市场垄断战略!
IBMPC的管理如何呢?有目共睹,不然IBM也不会把它当包袱甩掉了! IBM这一招极
其高明:
一、按经济学“木桶原理”,换掉了PC这块最短的木板,还卖了个好价钱;
二、吸走了联想的绝大部分资金,而且导致联想的战略不得不转移,绝大部分高层都要把绝大部分精力转移到消化IBMPC这头“大象”上面。联想跟IBM有竞争和潜在竞争的服务器、大型运算业务上还能优先开展,还能继续“活下去”吗?
三、IBM卖的只是PC薄利的制造销售等低端,可是不包括“服务”最赚钱的这一块,而且,协议规定联想必须把这一块交给IBM来做,利润大部分最终流到谁的手里,谁给谁打工?
四、IBM通过出售PC业务“隐性裁员”,还保留了核心骨干人员,联想得到什么,一群拿着高薪却无法帮IBM赚到钱的“大爷”!
五、联想收购IBM与其说是中国媒体做联想的广告,还不如说是做IBM的广告,因为首先要证明IBMPC的优秀与先进性,是有价值的;既然IBM一个甩掉的破包袱都被包装得这么漂亮,从我们常人的简单推理,IBM其他强势业务的质量就更不用说了——IBM自己做广告要达到这种效果,请广告业的行家估估,要花多少钱?
六、收购完后不久,IBM公开宣布其PC部门这几年的巨额亏损状况,又狠狠踩了联想一脚,可怜联想还傻乎乎的把它当成“盟友”。
如果联想把收购IBM的风声放出来(太简单了,请个村妇就可以做得很好),大家帮柳总一起分析,总比他一个人抓脑壳子强吧!用得着拿这么多钱收购吗?我们想想,IBM为什么不让曝光?一个罩着光环显得神秘而高大的品牌在舆论的强光下会自然缩水的。何况,IBM PC还是借的它的大型机和服务器的光。
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联想的这个举动被作为大学经济学课堂上的一个反面案例,被称为蛇吞象。因为IBM的实力应该来说强于联想,最重要的是联想的原有计划是看中了IBM原有的美国市场,想通过收购IBM电脑部抢占原有的美国市场份额 ,但让人遗憾的是,由于美国人天生的傲慢以及对中国的偏见,美国政府的阻扰,使得原本IBM占有的美国政府部门采购联想基本都没得到,反而便宜了戴尔,而美国普通用户也不甘心自己的品牌被自己看不起的中国收购,所以大多转向戴尔等其他品牌,所以联想的战略目的没达到,反而为IBM背上他的包袱,要不是中国政府从来不可能放弃联想这个中国的IT业王牌招牌,拼命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帮助,换一个企业,早就因为消化不良被活活撑死了,相信以后联想不会再干类似的傻事了。